精選內容
-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療和鼓膜置管適應癥
網上小孩子家長問得最多的問題是分泌性中耳炎怎樣治療和到底要不要置管。這個問題說起來簡單,回答起來卻不簡單,因為每個小孩子的情況各不相同,應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來說,發(fā)現分泌性中耳炎不用過于緊張,因為這是兒童的常見病,特別是在秋冬季節(jié),多數能夠痊愈。如果是新近發(fā)現的分泌性中耳炎,我們一般治療半個月(消炎、滴鼻),然后停藥觀察,大多數能自愈,但如果3月以后還有鼓室積液就需要做鼓膜置管。 分泌性中耳炎雖然是一種并不復雜的疾病,但有因人而異的不同情況,因此下面列出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適應癥。1.慢性滲出性中耳炎 藥物保守治療無效雙側發(fā)病病程長于3月單側發(fā)病病程長于6月以下情況需及早置管:1) 顯著聽力下降 (>25 dB)2) 明顯的內陷袋3) 平衡障礙或眩暈4) 持續(xù)性耳鳴5) 與分泌性中耳炎無關的永久性聽力障礙6) 懷疑或已診斷的言語發(fā)育遲緩7) 孤獨癥8) 綜合征(例如Down綜合征)或顱面疾病9) 盲人或不可矯正的視力缺陷10) 腭裂伴或不伴相關綜合征11) 發(fā)育遲緩2.反復發(fā)作的急性中耳炎尤其是抗生素效果不佳 過去6月有三次以上發(fā)作病史過去一年四次以上發(fā)作病史,最近曾發(fā)作3.反復發(fā)作的滲出性中耳炎 每次發(fā)作均夠不上慢性標準,但各次發(fā)作時間累計較長(6-12月)4.發(fā)現或懷疑并發(fā)化膿性中耳炎鼓膜穿刺或鼓膜切開后置管可以促進中耳液體流出并改善通氣5.咽鼓管功能不良持續(xù)性或反復發(fā)作,藥物效果不佳,不論是否伴有中耳積液。出現耳鳴、聽力下降(通常是波動性)、平衡障礙或眩暈表現。需要接受高壓氧治療
楊軍醫(yī)生的科普號2010年07月18日17433
5
0
-
別讓中耳炎“謀殺”孩子聽力
今日接診5月患兒,雙耳流膿性分泌物,為引起廣大家長們及同仁們的注意,特轉發(fā)此文章。 5歲的佳佳是一個乖巧聽話的孩子。可前一段日子,佳佳的爸爸媽媽突然發(fā)現她變得“不聽話”了。有時奶奶喊她吃飯,她卻自顧自趴在地板上玩玩具,半天也不搭理一下。看動畫片時,佳佳也會吵著鬧著要把電視的音量調高。 “這孩子是不是耳朵有問題?。俊惫霉玫囊痪渫嫘υ?,讓細心的佳佳媽媽開始擔心佳佳的聽力是不是出了問題。而醫(yī)生的診斷證實了佳佳媽媽的擔心,佳佳的聽力確實因為患了分泌性中耳炎而受到了損傷。 一個看起來十分普通的兒科疾病,為何會導致如此嚴重的后果?作為父母,又該如何預防或者治療呢?記者為此專門采訪了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五官科醫(yī)院的張?zhí)煊罱淌凇? 點擊:什么是中耳炎? 中耳炎在臨床上多見于兒童,它是由病毒或細菌引起中耳部位發(fā)生炎性變化的一種耳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這兩類各自又可分為非化膿性和化膿性兩種。 急性非化膿性中耳炎在兒童中僅見于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沒有耳痛和耳道流水的癥狀,但會出現輕度聽力障礙。而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則會出現發(fā)熱、耳痛、聽力減退、膿液外流等癥狀,甚至還會轉變?yōu)槁灾卸住? 張?zhí)煊罱淌诟嬖V記者,根據美國國家健康中心的報告,三分之二的孩子在一歲前曾罹患過急性中耳炎,到3歲時,有將近一半的孩子至少得過3次急性中耳炎。而7歲左右更是中耳炎的高發(fā)期,發(fā)生率高達15%。 由于中耳炎會導致孩子的聽力受到損傷,因此張?zhí)煊罱淌诜磸蛷娬{,千萬不要對此病掉以輕心。 說明:中耳炎的危害性 雖然由中耳炎導致的聽力受損,通過治療一般都能恢復,但也有極少部分孩子可能會因此而永久性耳聾。張?zhí)煊罱淌诟嬖V記者,永久性耳聾是不可逆轉的,它對孩子今后的成長會造成極大的影響。因此,父母一旦發(fā)現孩子的聽力有問題,就應當盡早帶他到醫(yī)院就診,及時治療。 觀察:如何發(fā)現孩子聽力異常 因為年幼,絕大部分的孩子根本就不懂什么是聽力受損,他們以為周圍環(huán)境中的聲音本來就是這樣的,所以,在自己的聽力受到損傷后不會主動告訴父母。而且孩子在聽力受損后并沒有明顯的表現癥狀。這些都增加了“早期發(fā)現、早期治療”的難度。因此,在平時的生活中,父母要細心觀察孩子的行為,及時發(fā)現問題。 張?zhí)煊罱淌诮榻B說,孩子在聽力受損后一般會出現一些異常行為—— 1、 對外部世界的反應不夠靈敏; 2、 不樂意和別人交流; 3、 學習成績突然下降; 4、 喜歡調高電視、音響的聲音; 5、 焦躁不安或不停用手抓耳朵。 如果孩子突然出現這些癥狀,父母就應當及時帶他去醫(yī)院的耳科進行檢查,以確定孩子的聽力是否出現了問題,然后進行相關的治療。 護理:中耳炎的家庭護理法 在孩子6歲以前,他的耳咽管由于尚未發(fā)育成熟,所以比較平、比較短,一旦孩子的鼻、咽等部位受到感染,病原比較容易經耳咽管進入中耳,引發(fā)中耳炎。這也是中耳炎在兒童期高發(fā)的原因。 雖然目前還沒有辦法完全避免中耳炎的發(fā)生,但父母還是可以通過一些適當的家庭護理方法,在孩子患中耳炎期間,盡量降低疾病給他的聽力帶來的損傷。 1、中耳炎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所以父母應該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為孩子選擇敏感的抗生素,一般多采用青霉素及青霉素族,切不可盲目亂用抗生素。給藥途徑多選擇靜脈點滴,這可以使藥物更快地到達病灶,發(fā)揮作用。 2、向耳道內滴藥是治療中耳炎的重要方法,滴耳藥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局部,使藥物的作用發(fā)揮得更充分。 在給孩子滴藥的時候,可以讓他側臥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頭向一側偏斜,然后進行滴藥。 孩子的外耳道有一定的傾斜度,所以在滴藥前應將耳道拉直,以便藥液順利流入耳道。滴入藥液后,要用手指輕壓孩子的耳屏數次,使藥液到達患處。 4、如果孩子的耳朵有出膿的現象,應先用3%雙氧水清潔他的耳道,然后再滴藥。孩子滴藥后要側臥,待藥液滲入組織后再起來活動。 5、在給孩子滴藥前要注意:藥液溫度要與體溫相近,如果藥液過冷的話,應該稍稍加溫,以免孩子在藥液滴入后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 此外,滴藥的滴管不要接觸外耳道壁,以免造成污染。 6、時刻保持孩子外耳道及耳前皮膚的清潔,如果有膿性分泌物,要及時清理。 7、如果孩子患的是慢性中耳炎,經上述治療仍不見好,且膿有惡臭,耳后紅腫疼痛,說明有可能合并乳突炎,要及時帶孩子到醫(yī)院診治,必要時需拍片。如果是慢性乳突炎還需手術治療。 養(yǎng)生小貼士 1、中耳炎是導致嬰幼兒聾啞的一大原因,所以要定期讓孩子預防接種,從小注意體格鍛煉,多讓孩子到戶外活動,多曬陽光,促進新陳代謝,增強他的體質和抗病能力。 2、天氣寒冷或氣候變化劇烈時,要讓孩子注意防寒保暖,預防上呼吸道感染。 3、耳朵內常有膿液流出的孩子,一定要經常將他耳內的膿液清洗干凈。具體做法是:將孩子的耳廓向后下方牽拉,同時將耳屏向前推移,使外耳道變直張開,再用消毒棉簽輕輕進行清洗。 3、在孩子洗澡、洗頭前,要用消毒棉球填塞他的兩個耳孔,防止污水進入耳朵。此外,不要讓孩子跳水或游泳,防止因鼓膜破裂而導致聽力受損。 4、孩子的飲食要清淡、容易消化、營養(yǎng)豐富,要讓他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酒、蔥、蒜等,以防熱毒內攻。平時,也可以讓孩子多吃一點清火敗毒的食物,如金銀花露、綠豆湯等。
李學英醫(yī)生的科普號2010年03月29日17572
3
0
-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療
治療原則為清除中耳積液,改善中耳通氣和引流,控制感染,病因治療。1.非手術治療(1)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給予抗生素抗炎。(2)糖皮質激素短期治療。(3)用減充血劑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暢,咽鼓管吹張。2.手術治療(1)鼓膜穿刺術抽出積液。必要時可重復穿刺,抽液后注入糖皮質激素、α-糜蛋白酶等藥物。(2)液體較粘稠、鼓膜穿刺無法吸出或不能吸盡,或經反復穿刺積液在抽吸后又迅速生成積聚者,可行鼓膜切開術。(3)病情遷延長期不愈,或反復發(fā)作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膠耳等,可行鼓膜切開加置管術。通氣管的留置時間6~8周。(4)其他:積極治療鼻咽或鼻部疾病,如腺樣體刮除、鼻息肉摘除、下鼻甲部分切除、鼻中隔矯正、鼻竇炎治療等。(5)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經各種治療無效,又未查出明顯病因,疑有早期粘連性中耳炎或膽固醇肉芽腫者,可行鼓室探查術或單純乳突開放術。
梁勇醫(yī)生的科普號2010年03月23日6186
0
0
-
分泌性中耳炎有哪些臨床表現?
以耳內悶脹感或堵塞感、聽力減退及耳鳴為最常見癥狀。常發(fā)生于感冒后,或不知不覺中發(fā)生。有時頭位變動可覺聽力改善。有自聽增強。部分病人有輕度耳痛。兒童常表現為聽話遲鈍或注意力不集中。 (1)聽力減退:聽力下降、自聽增強。頭位前傾或偏向健側時,因積液移動,聽力可暫時改善(變位性聽力改善)。積液粘稠時,聽力可不因頭位變動而改變。小兒常對聲音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而由家長領來就醫(yī)。如一耳患病,另耳聽力正常,可長期不被覺察,而于體檢時始被發(fā)現。 (2)耳痛:急性者可有隱隱耳痛,常為患者的第一癥狀,可為持續(xù)性,亦可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顯。本病甚為有關耳內閉塞或悶脹感,按壓耳屏后可暫時減輕。 (3)耳鳴:多為低調間歇性,如“劈啪”聲,嗡嗡聲及流水聲等。當頭部運動或打呵欠、擤鼻時,耳內可出現氣過水聲。 (4)患者周圍皮膚有發(fā)“木”感,心理上有煩悶感。
苗相波醫(yī)生的科普號2010年03月07日5916
0
0
-
分泌性中耳炎應該做哪些檢查?
4分泌性中耳炎應該做哪些檢查? (1) 鼓氣耳鏡檢查 鼓膜活動受限,松馳部或全鼓膜內陷,表現為光錐縮短、變形或消失,錘骨柄向后、上移位,捶骨短突明顯外突、前后皺襞夾角變小。鼓室積液時鼓膜失去正常光澤,呈單黃、橙紅油亮或琥珀色,光錐變形或移位。慢性者可呈灰蘭或乳白色,鼓膜緊張部有擴張的微血管,短突顯比堊色,捶骨柄呈浮雕狀。若液體為漿液性,且未充滿鼓室,可透過鼓膜見到液平面。此液面狀如弧形發(fā)絲,稱為發(fā)狀線,凹面向上,頭位變動時,其與地面平行的關系不變。透過鼓膜有時尚可見到氣泡,咽鼓管吹張后氣泡可增多。 (2)緊壓耳屏后速放試驗,雙耳分別試驗,患者自覺患耳有類似拔瓶塞時的聲響。(3)聽力檢查:音叉試驗及純音聽閾測試結果顯示傳導性聾。聽力損失程度不一,重者可達40dB HL左右。因積液量常有變化,故聽閾可有一定波動。聽力損失一般以低頻為主。聲導抗測聽對診斷有重要價值,平坦型(B型)為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曲線;高負力型(C3型)示鼓咽管功能不良,部分有鼓室積液。聽力障礙顯著者,應行聽性腦干反應和耳聲發(fā)射檢查,以確定是否對內耳產生影響。(4) 鼻咽鏡檢查,以便了解咽鼓管情況,排除鼻咽部惡性腫瘤。(5)鼓膜穿刺試驗 有液體抽出,稀黃色或粘稠或膠凍樣。(6)CT掃描可見中耳系統(tǒng)氣腔有不同程度密度增高。 分泌性中耳炎長期不愈可發(fā)展為粘連性中耳炎或并發(fā)鼓室硬化癥。
苗相波醫(yī)生的科普號2010年03月07日5101
0
0
-
分泌性中耳炎的防治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見病,它以鼓室積液、聽力下降為主要特征,分急性和慢性兩種,春、秋季多發(fā),兒童多發(fā),發(fā)病高峰年齡為 4——8歲,是兒童耳聾的常見原因之一。發(fā)病年齡越早,對兒童的語言發(fā)展障礙越大,影響兒童智力發(fā)育,目前世界上普遍對兒童的分泌性中耳炎給予了高度的重視。那么,什么原因造成分泌性中耳炎呢?1。咽鼓管阻塞或功能不良 為本病發(fā)生的基礎, 如腺樣體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腫瘤、鼻咽填塞等。2.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除使咽鼓管功能不良外,輕型感染也可侵入中耳,由于在中耳的積液中找到了細菌和病毒,所以認為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的一種輕型或低毒性的細菌感染。。3.免疫反應 由于近年來中耳積液的細菌培養(yǎng)陽性率較高,并從積液中檢出了細菌的特異性抗體,提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Ⅲ型變態(tài)反應所致的中耳粘膜的損害。4.其他 如腭裂、鼻咽癌放療后、潛水、高空飛行等,據雜志報道,父母抽煙的兒童,分泌性中耳炎發(fā)病率較高,這是因為香煙、煙塵直接對中耳的咽鼓管粘膜作用,引起感染,因此希望家長朋友不要在孩子面前吸煙。 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 1.聽力減退 急性者多在感冒后出現聽力下降,伴自聽增強。變動頭位如前傾或偏向患側時,因積液離開蝸窗,聽力可暫時改善。小兒常因對聲音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而由家長領來就醫(yī)。如一耳患病,另一耳聽力正常,可長期不被察覺,而于體檢時才被發(fā)現。2.耳痛、耳悶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可有輕度耳痛,慢性者耳痛不明顯,患者有耳內閉塞感,按壓耳屏后可暫時減輕。 3.耳鳴 可為間歇性,如“劈啪”聲,當頭部活動或打哈欠、擤鼻時,耳內可出現氣過水聲。檢查病人的耳部,發(fā)現鼓膜內陷,鼓膜呈淡黃或橙紅色,透過鼓膜可見到液平線,液面為一弧形線,凹面向上,可隨頭位變動而改變,有時透過鼓膜可見氣泡,咽鼓管吹張后氣泡增多。聽力檢查顯示傳導性耳聾。對于單側鼓室積液的病人,應仔細檢查鼻咽部,排除鼻咽部腫瘤后才能確診為分泌性中耳炎。 怎樣有效的治療分泌性中耳炎呢?1.病因治療 治療鼻及鼻咽部炎癥、腫瘤及變態(tài)反應。腺樣體肥大應予以切除。 2.藥物治療 為保持鼻腔及咽鼓管口通暢,用1%麻黃素加地塞米松液滴鼻。急性者口服地塞米松的同時,服用抗生素7—10天。3.咽鼓管吹張 有助于鼓室通氣、排液和防止鼓膜粘連??刹捎媚蟊枪臍夥?、波氏球法或導管法??山泴Ч芟蜓使墓苎士诖等氲厝姿勺⑸湟?,隔日一次,每次每側1ml,共3—6次。4.中耳積液的處理(1)鼓膜穿刺抽液:用斜面短的7號長針頭,在無菌操作下經鼓膜前下方穿刺抽出積液,注入激素類藥物或α-糜蛋白酶,必要時可重復穿刺(圖A)。圖A 鼓膜穿刺術位置示意圖 圖B 鼓膜切開術切口位置(1)(2)(2)鼓膜切開術:積液粘稠穿刺不能抽出,小兒不合作,局麻下無法作鼓膜穿刺時,應作鼓膜切開術(圖B)。手術于局麻或全麻(小兒)下進行。術時用鼓膜切開刀在鼓膜前下象限弧形切口,注意勿傷及鼓室內壁粘膜,鼓膜切開后應將鼓室內液體全部吸盡,然后向鼓室內注人α-糜蛋白酶、透明質酸酶或50%尿素。(3)鼓室置管術: 長期不愈或反復發(fā)作者,鼓室積液清除后,可經鼓膜留置通氣管于鼓室內,以改善通氣引流,有利于恢復咽鼓管功能(圖C)。通氣管留置時間一般為6—8周,最長可達半年至一年。待咽鼓管功能恢復后,通氣管常自行排出于外耳道內。圖C 鼓室置管另外,紫外線或超短波,He-Ne激光照射等物理療法,可改善中耳血液循環(huán),促進積液吸收。如何預防分泌性中耳炎呢?根據本病的發(fā)病原因,防止感冒和及時治療上呼吸道感染,保持鼻腔通暢,是預防本病的關鍵。加強衛(wèi)生宣傳,提高家長和教師對本病的認識,對10歲以下兒童應進行定期普查,早期發(fā)現,及時治療。成年人不吸煙或少吸煙,兒童要遠離有煙環(huán)境,腺樣體肥大兒童應手術切除。對鼻及鼻咽部的炎癥要積極治療,防止引起咽鼓管感染。, 以上介紹了分泌性中耳炎的發(fā)病原因、臨床表現、治療和預防,如讀者朋友還有耳鼻咽喉科方面的問題需要解答,請給我留言.
魏曉麗醫(yī)生的科普號2009年10月11日12792
0
0
-
偷走兒童聽力的元兇(詳見家庭醫(yī)生2009年11期)
l 父母必讀偷走兒童聽力的元兇l 陳兵(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yī)院)媽媽,外面怎么那么吵? 這是明明醒過來之后,對媽媽說的第一句話。然而,病房里只有電視機里發(fā)出的,并不算大的聲音。可是在剛剛接受完手術的他聽來,卻十分不適應。這是因為他的聽力已經很久沒有這么好過了——因為分泌性中耳炎,手術前他的聽力已經明顯下降了。 分泌性中耳炎既往又被稱為非化膿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等等,由于沒有耳朵流膿或者明顯的耳痛癥狀。比如說明明,他本是個非常聽話的孩子??捎卸螘r間,他媽媽卻發(fā)現給他講話時,他總是沒有反應,或者答非所問。老師也她抱怨,明明近期上課注意力總不太集中,喜歡東張西望。其實這些都是因為明明患上了分泌性中耳炎,導致聽力緩慢下降。然而這一切都悄悄地發(fā)生,明明并沒有明顯的不適。直到他媽媽終于懷疑孩子的聽力是不是出了問題,把明明帶到醫(yī)院檢查才發(fā)現。只是此時,明明只能接受手術治療了。元兇,唯一的通道堵了 中耳與外界被一層鼓膜隔開,因此唯一的聯(lián)系通道有點曲折,那就是通過咽鼓管到鼻腔,然后再與外界相通,這可以使中耳的氣壓和外界基本保持一致。萬一這條通路出現了故障,例如感冒發(fā)燒,咽鼓管里的黏膜腫脹,把咽鼓管給堵住了,中耳就無法和外界相通,算是成了個“密室”。這下子,中耳里空氣慢慢被吸收,氣壓就變得比外界小,鼓膜就被大氣壓擠向了中耳,于是耳朵就出現了悶脹感。另外,這種負壓還會影響耳內黏膜,使其分泌出更多的液體。但是中耳與外界的通路已經被切斷,這些液體就只能留在耳朵里,出不去。于是就形成了分泌性中耳炎。中耳里的負壓、液體都會導致聽力下降。分泌性中耳炎,“偏愛”兒童 中耳炎在兒童中很常見,在美國,大約80%以上的兒童至少患過一次中耳炎。這是因為兒童的咽鼓管有其自身的特點:幼兒的咽鼓管還處在生長發(fā)育階段,比較寬、平;咽鼓管的“看門”肌肉收縮無力,影響咽鼓管的開放功能;小兒咽鼓管的軟骨彈性比較差,當中耳處于負壓狀態(tài)時,咽鼓管管壁容易塌陷,從而進一步加重鼓室負壓,導致鼓室積液。 兒童的腺樣體往往肥大,如果僅幾歲大的小朋友有可能像成人一樣睡覺打呼嚕,家長就要及時帶孩子到醫(yī)院請醫(yī)生診治;另外,兒童抵抗力差,免疫功能尚未完善,容易反復出現上呼吸道感染,鼻粘膜的充血腫脹致咽鼓管開口變小,管腔也變得狹窄。這些都是兒童容易出現中耳炎的原因。留意細節(jié),及早發(fā)現 分泌性中耳炎一般沒有太明顯的不適,急性期尚可有輕微耳痛,慢性者由于無明顯耳痛等不適。病人大多是耳朵有點悶脹感,像是堵了一團棉花。聽力下降也很常見,但通常是緩慢下降,所以不注意的話可能早期不太容易被發(fā)現。病人平躺時,耳朵的悶脹感和聽力下降都會改善,可是一站起來就會恢復原樣。另外,病人自己講話的時候,感覺聲音很大。如果家長發(fā)現小兒對聲音反應遲鈍,注意不集中,就應考慮小兒是否有聽力下降,及時帶小兒去醫(yī)院檢查。手術,“人造”一根咽鼓管 在早期,可采用藥物保守治療。但若病變較重、病程較長,可能就需要采用手術治療。手術治療也很簡單,只不過因為考慮到病兒的合作問題,一般采用全身麻醉。然后在鼓膜上作一個放射狀或弧形的小切口,再放入一根微小的通氣管,以臨時代替咽鼓管保持中耳氣壓平衡,這個小管子不會妨礙小朋友的日常生活。另外,如果是因為腺樣肥大而造成的咽鼓管故障,還可在置管的同時可能把肥大的增殖體也順便切除一部分,以改善咽鼓管的功能。手術效果可以說是立竿見影,就像明明一樣,手術后感覺聽力明顯提高,甚至嫌“太吵”。(編輯:譚敏)
陳兵醫(yī)生的科普號2009年08月10日10423
3
3
-
分泌性中耳炎常見問題問答
兒童分泌型中耳炎十問 1、 兒童分泌性中耳炎是常見疾病嗎?是的。雖然,國外循證醫(yī)學研究結果證實,高達96%的兒童患過分泌性中耳炎,且復發(fā)率高,但家長不必過度擔心。因為,多數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可以自愈,絕大多數經過合理的治療,可以完全恢復正常,僅極少數需要進一步的手術治療。由于嬰幼兒及兒童生長發(fā)育的特點,分泌性中耳炎的發(fā)生及轉歸不同于成人,有其獨特的特征和臨床特點。在兒童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聽力對兒童認知能力和智力的綜合發(fā)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早期診斷和合理治療顯得十分的必要和迫切。慢性可因急性期未得到及時與恰當的治療,或反復發(fā)作、遷延而致。作為家長應關注兒童的日常行為,爭取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 2、兒童分泌性中耳炎都有那些名字?很多似是而非的名字,以中耳內積液及聽力下降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膿性炎性疾病。中耳積液可為漿液性漏出液或滲出液,亦可為粘液。臨床醫(yī)生可能稱之為滲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漿液性中耳炎、漿液粘液性中耳炎、非化膿性中耳炎等,對病人而言,其實都差不多,現在多統(tǒng)稱為分泌性中耳炎。 3、為什么兒童會患這樣的疾病呢?目前醫(yī)學研究結果雖然沒有徹底查明病因,但發(fā)現主要與咽鼓管功能障礙、感染和免疫反應等三大因素密切相關。其中,咽鼓管功能不良是為主要原因。在兒童中腺樣體肥大是引起咽鼓管阻塞或咽鼓管功能不良的最常見原因。此外,本病常繼發(fā)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極可能是中耳的一種輕型的或低毒性的細菌感染。最后,由于中耳為一獨立的免疫防御系統(tǒng),在兒童期尚未發(fā)育成熟,這也是兒童易患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4、咽鼓管是干什么的?咽鼓管是連接中耳腔和鼻咽部的一個肌性管道,通過其軟骨段管腔的開閉具有調節(jié)中耳氣壓,使之與外界大氣壓基本保持平衡的功能。咽鼓管功能不良時,外界空氣不能進入中耳,中耳內氣體被粘膜逐漸吸收,腔內形成負壓,致使中耳粘膜腫脹,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鼓室內出現漏出液。如負壓持續(xù),中耳粘膜可發(fā)生一系列病理變化,表現為上皮增厚,上皮細胞化生,杯狀細胞增多,分泌增加,上皮下有病理性腺體樣組織形成,固有層血管周圍出現以淋巴細胞及漿細胞為主的圓形細胞浸潤,恢復期,腺體逐漸退化,分泌物減少,粘膜漸趨正常。膠耳多出現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后期。 5、家長應關注兒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蛛絲馬跡兒童常表現為聽話遲鈍或注意力不集中。較大的兒童會告訴家長,耳內悶脹感或堵塞感、聽力減退,耳內有響聲等。多發(fā)生于感冒后,或不知不覺中發(fā)生。 6、為什么一定要做聽力檢查?聲阻抗-導納測試是最常進行的基本聽力學診斷測試,是診斷的重要參考。同時是判斷疾病恢復程度的重要依據,所以,醫(yī)生會經常要求你的小孩做這樣的檢查。 7、醫(yī)生是如何診斷分泌性中耳炎的?根據臨床聽力下降的癥狀,檢查發(fā)現鼓膜內陷、粉紅色或黃色油亮、發(fā)線等表現,聽力學檢查發(fā)現B型鼓室導抗圖,一般診斷不難。但極少數情況下,可能需要在無菌操作下作診斷性鼓膜穿刺術確診。8、治療分泌性中耳炎都有那些方法呢?1、改善中耳通氣法:可用含麻黃素和激素的滴鼻液滴鼻。較大的兒童可采用捏鼻鼓氣法或導管吹張法。2、清除中耳積液法:.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開術、鼓膜置管術等。一旦鼓膜置管,多需在半年左右咽鼓管功能康復后拔管。3、尋找病因,對因治療: 對于腺樣體肥大者,多需要行腺樣體切除術。當然,在急性期可選用抗生素預防或控制感染。9、兒童分泌型中耳炎必須進行手術治療嗎?1、 首先是保守治療:發(fā)病3個月內的需要密切觀察。建議2-4周隨診一次,酌情對癥處理。期間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療2、 對于合并鼻炎、鼻阻塞的患兒可使用滴鼻劑,使鼻腔通暢,利用咽鼓管的功能恢復。3、 對患有打呼嚕、睡眠憋氣的兒童,則應積極的考慮腺樣體和扁桃體的手術問題。4、 保守治療3個月無好轉,多需要采用鼓膜切開置管術。鼻咽阻塞或慢性腺樣體炎時行腺樣體切除術。5、 再次手術:鼓膜置管脫出或取管后復發(fā),可以再次手術。再次置管時,一并行腺樣體切除術(腭裂或黏膜下腭裂除外)。10、在治療期需要注意什么? 一定要規(guī)范用藥,注意減少或避免感冒發(fā)生,定期復診尤為必要。張?zhí)煊?009/3/10個人觀點謝絕轉載
張?zhí)煊钺t(yī)生的科普號2009年03月10日17468
8
5
-
5歲兒童中耳炎積液能用咽鼓管吹張法嗎?
患者:五歲兒童一月前突發(fā)中耳炎,三天后發(fā)現有積液,可是孩子小 不會屏鼻吹張法,3周后復查無好轉.請問對年幼不會配合的兒童,除屏鼻吹張法,貴院還有什么有效方法幫助幼兒排除積液?波氏吹球法貴科室是否有? 上海五官科醫(yī)院耳鼻喉科張?zhí)煊睿河變悍置谛椭卸椎闹委煟涸卺t(yī)生監(jiān)控下使用 1、鼻腔收斂劑 2、全身抗生素 3、隨訪觀察3月,如未恢復或反復較多,應采用鼓膜置管治療。各種咽鼓管吹張對兒童不推薦多在3月內痊愈?;颊撸?.關于全身抗生素的使用問題: 11月6號發(fā)病時服了2天阿奇霉素 停三天服了 2天希舒美,之后再沒用 過抗生素.孩子只發(fā)病時痛了一天,這一個月來開始10天說有耳朵有氣,后來只是偶爾說癢,沒其他癥狀 .現在是否需要用抗生素?用抗生素的指征是什么? 2 鼻腔收斂劑發(fā)病一周內用過,但當時滴的方法不對 .可能沒發(fā)揮任何作 12月1號開始用貴院的含地塞米松的收斂劑,請問使用天數是否有限制?效果如何.(最近夜里本身沒有鼻塞,但感覺呼吸聲音重) 3.服用沐舒坦2周了,復查沒好轉,現在又在繼續(xù)服用,請問是否必要?這樣服下去,對孩子有無副作用? 4.您說各種咽鼓管吹張對兒童不推薦 現在發(fā)病已經5周,繼續(xù)用沐舒坦和滴鼻液外,如果2周一次繼續(xù)下去,一直沒好轉就要手術.難道在此期間沒有其他任何辦法改善積液體嗎? 另外為什么咽鼓管吹張對兒童不推薦呢?現在孩子偶爾屏鼻吹張能吹通,到底吹張效果如何,有何弊端呢? 上海五官科醫(yī)院耳鼻喉科張?zhí)煊睿?、如果孩子自己能做捏鼻鼓氣吹張也好。但重要的是鼻咽部的炎癥恢復,咽鼓管功能才可以恢復,此時,鼓室積液就不成為問題了。 2、需要足夠的觀察時間。
張?zhí)煊钺t(yī)生的科普號2009年02月11日18726
0
0
-
兒童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造成兒童聽力下降最常見的原因,大約90%的兒童曾患有分泌性中耳炎,多發(fā)生在出生后6個月到4歲之間。大部分孩子的病情在3個月內可以自然痊愈,但也有些孩子的病情可以持續(xù)時間很長,甚至達到1年以上。分泌性中耳炎通常并沒有什么癥狀,有時在醫(yī)院檢查其他疾病或者查體的時候偶爾發(fā)現患有分泌性中耳炎。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腔內出現液體,沒有發(fā)熱、耳痛、耳流膿癥狀。中耳腔內的液體可以像水一樣稀薄,顏色通常有點淡黃。如果時間長,也可能會非常粘稠,橡膠水一樣。分泌性中耳炎病因是什么?急性中耳炎(耳朵痛、發(fā)熱)患兒痊愈以后,可能會遷延不愈形成分泌性中耳炎,即使急性中耳炎的癥狀已經消失,中耳內液體也會延續(xù)數周或數月。分泌性中耳炎在患感冒或其它上呼吸道感染的兒童中也很常見;平臥位喂奶、接觸其他患上呼吸道感染的孩子、被動吸煙等因素都可以增加兒童患分泌性中耳炎的可能。其它可能造成分泌性中耳炎的因素還有免疫功能異常以及增殖體肥大等。洗澡或游泳時耳朵里面進水會造成分泌性中耳炎嗎?患分泌性中耳炎時中耳腔出現液體,是在鼓膜(俗稱耳膜)內側。洗澡或游泳時耳朵里面進水,不會造成分泌性中耳炎,卻有可能造成急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會傳染嗎?分泌性中耳炎不會傳染,但是上呼吸道感染可以傳染,減少上呼吸道感染機會可以有效預防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有什么癥狀?分泌性中耳炎通常沒有什么明顯癥狀。較大的孩子可能會告訴家長,耳朵悶,像有東西塞住,耳朵里面嗡嗡的響,聽力下降,學習成績不好,注意力不集中;年幼的孩子可能說不出這些癥狀,而是常常把電視的音量調得很高;別人跟他說話的時,常常說“什么”;一些嬰幼兒對周圍的聲音反應遲鈍,比如沒有將頭轉向聲源,語言發(fā)育延遲等等。發(fā)現孩子有這些癥狀時,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到醫(yī)院檢查,排除分泌性中耳炎的可能。分泌性中耳炎如何治療?1、由于分泌性中耳炎大多可以自愈,所以不必過于擔心。有時候醫(yī)生可能會根據患兒的病情給一些抗生素、糖皮質激素、抗組胺藥、減充血劑等藥物治療。應經常帶患兒到醫(yī)院復查,直到中耳腔內的液體消失。2、如果4-6個月后如果中耳腔液體還沒有消退,并且出現聽力下降(>20dB),可以考慮做鼓膜置管手術;如果伴有增殖體(位于鼻咽部的淋巴組織)的炎癥或者肥大,患兒出現后鼻孔阻塞、睡眠時打鼾或憋氣,可以將增殖體切除,手術以后可以減少分泌性中耳炎復發(fā)的機會。
李慶忠醫(yī)生的科普號2008年11月17日14660
2
0
相關科普號

鄧邦魚醫(yī)生的科普號
鄧邦魚 副主任醫(yī)師
蘇州市立醫(yī)院
耳鼻咽喉科
5411粉絲53.1萬閱讀

李慶忠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慶忠 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yī)院
耳科中心
402粉絲20.8萬閱讀

吳旋醫(yī)生的科普號
吳旋 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耳鼻咽喉科/耳???/p>
4993粉絲3.9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黃益燈 主任醫(yī)師溫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耳鼻咽喉科
中耳炎 69票
鼓膜穿孔 26票
膽脂瘤型中耳炎 23票
擅長:擅長喉部疾病及嗓音疾病的微創(chuàng)治療,眩暈、耳鳴、耳聾的診治,尤其擅長中耳炎的手術治療,人工耳蝸植入,耳硬化癥的手術治療等。 -
推薦熱度5.0任冬冬 主任醫(yī)師上海市五官科醫(yī)院 耳科中心
中耳炎 64票
鼓膜穿孔 45票
耳聾 20票
擅長:耳顯微、耳內鏡微創(chuàng)和耳神經顱底外科,中耳炎個體化治療,人工耳蝸植入術、各種類型耳聾、眩暈和面癱疾病精準臨床診斷和治療。 -
推薦熱度4.7彭宏 主任醫(yī)師廣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中耳炎 43票
膽脂瘤型中耳炎 21票
鼓膜穿孔 7票
擅長:1. 各型中耳炎、中耳膽脂瘤、耳硬化癥、先天性小耳畸形、聽神經瘤、耳部及側顱底腫瘤以及耳聾、眩暈、面癱等疾病的診斷和外科手術治療,尤其擅長于結合顯微鏡及耳內鏡完成各類旨在提高聽力的聽力重建微創(chuàng)外科手術和聽覺植入手術(如:人工耳蝸植入術、振動聲橋或骨橋植入術等);2.兒童耳鼻咽喉科疾病的診斷和個性化治療;3. 鼻腔-鼻竇及咽喉疾病的內窺鏡微創(chuàng)手術;4. 鼻咽癌等頭頸部腫瘤的早期診斷與綜合治療;5. 聾病基因篩查、耳聾基因診斷和遺傳咨詢以及優(yōu)生優(yōu)育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