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皓主治醫(yī)師 南昌大學二附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因為喉癌早期癥狀主要表現為咽部異物感,吞咽不適等,容易誤診為咽炎。聲帶區(qū)域的喉癌早期的主要表現為聲音沙啞,有時也可誤診為聲帶炎。不大引起患者的注意,尤其是從事演講、歌唱、主持、講課、語言交流等,諸如教師、醫(yī)生、影視媒體等需要聲音交流職業(yè)的人士,出現上述表現,往往簡單認為只是聲帶疲勞,休息幾天,喝喝潤喉藥、消消炎,就好了。這類人群更容易延誤診斷和處置,釀成禍果。 喉癌的發(fā)生發(fā)展與其他部位癌腫發(fā)生的要素類似,主要包括:慢性炎癥反應、組織中的致癌物、以及身體抗癌的免疫功能下降。其中身體抗癌免疫功能受社會因素和人際環(huán)境關系精神應激、生活方式和生物節(jié)律等穩(wěn)定調節(jié)有關。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避免過度的精神應激,作息和飲食規(guī)律是維系免疫系統(tǒng)良好工作狀態(tài),預防惡性腫瘤發(fā)生的重要措施。喉部黏膜的慢性炎癥病因主要是微生物(特別是病毒)的慢性感染,以及微生物或者化學物質引發(fā)的免疫反應炎癥。而此處黏膜組織內的致癌物質尚不太明確。 再來了解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內容物(胃酸、胃蛋白酶原、膽汁酸,甚至食物)反流如食管(甚至咽喉和口腔)引起沿途的黏膜損傷或相關癥狀的一類疾病。胃內容物反流至咽喉,幾乎可以通過上面所說喉癌發(fā)生的所有三方面因素導致喉癌的發(fā)生。 關于咽喉癌與胃食管反流關系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超過三分之二的喉癌組織中能夠檢測出胃蛋白酶的成分或胃蛋白酶的基因遺傳物質編碼片段(DNA序列)。體外,用低濃度的胃蛋白酶原與喉黏膜細胞一起培養(yǎng),能夠引發(fā)喉黏膜細胞的惡性變。也就是說,胃食管反流來源的胃蛋白酶原是喉室黏膜的直接致癌物質。胃食管反流的物質胃酸、膽汁酸等能夠通過“消化”和“祛垢”作用,破壞喉黏膜表面的黏液保護層,直接引發(fā)黏膜炎癥,也對其他損傷或感染因素的侵襲起到“助紂為虐”的作用。臨床資料顯示,有一定比例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是以咽喉炎癥狀為首要臨床癥狀的。研究顯示,以聲音嘶啞為主要癥狀就診的患者中,月60%合并患有不同程度的胃食管反流。流行病學資料還顯示,胃食管反流病在我國發(fā)病率逐年升高?;趦煞N疾病的內在聯系,有學者相信喉癌發(fā)病率增加或與胃食管反流病的增加有一定關系。 在預防方面,首先,胃食管反流病的機制與胃-食管連接處發(fā)揮抗反流的“閥門”——食管下括約肌的松弛有關。這塊平滑肌的松弛增加與精神激惹的應激反應有關。從預防胃食管反流的意義講,應當盡量避免過度精神緊張、疲勞、熬夜等。工作、學習和事業(yè)方面,宜量力而行,隨遇而安,勞逸結合等。另外,香煙中某些成分會舒張此處的肌肉,應避免過度抽煙。 其次,胃食管反流與胃內壓力升高有關。過飽飲食、肥胖體型、彎腰負重動作,以及右側臥位睡姿等容易引發(fā)胃內壓力升高。再一個因素就是胃食管反流患者可能存在胃酸分泌較多。增加胃酸分泌的生活因素,多見于過分甜、辣和油膩,以及過多攝入咖啡、濃茶等食物有關。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膽汁反流。膽汁是肝臟分泌、由膽道經位于十二指腸壁上的Oddi括約肌,排到小腸內,幫助消化食物用的。正常人空腹狀態(tài)下,膽汁存在膽囊內,很少排到胃腸道中。餐后,胃內食物排入十二指腸才引發(fā)膽汁的排出。如果飲食不規(guī)律、十二指腸黏膜炎癥或空腹狀態(tài)下也蠕動增加,就會造成,膽汁酸在小腸內的過度暴露。造成向胃內和食管內,甚至咽喉部反流機會增加。因此,避免膽汁反流的生活因素,應該盡量做到規(guī)律飲食,定點定量進餐,而不是少食多餐,或者違反進食規(guī)律的不定時餐飲。 以下是預防胃食管反流與咽喉部疾病相關的防范科普知識,經常發(fā)生聲音嘶啞、清嗓動作頻繁、咽部不適、慢性咳痰喘,要想到是否存在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能。特別是這些表現多發(fā)生在早晨起床時,或者常伴有上腹不適、腹部或胸骨后燒灼感、燒心、反酸、咽部異物感、吞咽不適等癥狀。醫(yī)生幫您做的針對性檢查包括咽喉鏡檢查、胃鏡檢查、食管鋇餐透視,以及食管壓力測定以及食管內的酸度檢測等2019年12月28日
1552
0
0
-
黨華副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 耳鼻喉科 聲音沙啞有幾個主要原因: 1、聲帶息肉,聲帶小結,慢性喉炎,患者多有過度發(fā)音,如長時間講話,高聲喊叫,長時間啼哭的病史,或者有用聲不當,就會出現持續(xù)性聲嘶,而聲帶小結和聲帶息肉多表現為持續(xù)性聲嘶。 2、伴有喉痛,吞咽痛,在感冒發(fā)熱后出現,可能為急性咽喉炎。嚴重的喉痛,長時間不愈,還要考慮喉結核或者惡性腫瘤的可能。 3、聲音沙啞,甚至刺耳,伴有喉部阻塞感,咳嗽,痰中帶血,伴有頸部包塊,年齡較大的病人要警惕喉癌的可能。 4、部異物感,伴有咳嗽,聲音易發(fā)倦,或有睡前喜食,或經常出現返酸,噯氣,也可能是返流性喉炎,但有的返流性喉炎的病人也可僅有一種癥狀2019年12月26日
1654
0
0
-
雷文斌主任醫(yī)師 中山一院 耳鼻咽喉科/咽喉專科 癌癥,聞者生畏。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希望了解癌癥、預防癌癥。相信大家對肺癌、胃癌和肝癌等都不陌生,但您知道喉癌么?其實,它離我們并不遙遠。據傳,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李文華、知名主持人李詠和李連杰的二哥皆因此病逝。喉癌在頭頸惡性腫瘤中位列第三,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 ~5%,病死率為1.1/10萬。我國喉癌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僅2015年新發(fā)病例約2.64萬,華北和東北地區(qū)遠高于南方各省。喉癌更青睞于男性,患者男女比例9∶1,發(fā)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吃得太辣、太咸,感冒,煙酒過度等均可引發(fā)聲音嘶啞,因為太常見,往往被人們忽視、覺得無大礙。雷文斌教授特別提醒:超過一個月的聲音嘶啞或痰中帶血,小心喉癌,切勿掉以輕心!咽喉炎會變成喉癌么?普通咽喉炎通過藥物治療,多在短期內康復,有時甚至自愈。久治不愈的慢性咽喉炎造成喉黏膜反復損傷,不斷損傷、修復和增生的惡性循環(huán)會增加癌變風險。如果懷疑有喉癌,建議到醫(yī)院耳鼻咽喉科進行檢查。雖然檢查手段很多,但最好先行電子纖維喉鏡觀察整個喉腔的細微變化,電子喉鏡下發(fā)現可疑病變時,立即取點組織做個活檢就能明確診斷。還有一些隱匿的病灶,可以通過影像學檢查CT、MRI等查找和確定。得了喉癌怎么治療? 目前,喉癌的治療方法較多,國內流行開放性手術或激光微創(chuàng)手術,國外則多數選擇放療。晚期喉癌需要綜合治療,包括術后放化療、同步放化療、靶向治療和多手段聯合方案等。喉癌術后還能說話嗎? 大多數喉癌患者術后都能照常說話。中山一院耳鼻咽喉科每年接診300至400個喉癌患者,超過1/3者接受激光微創(chuàng)手術,術后嗓音就像術前一樣,一點問題沒有;部分接受開放性手術者聲音會稍微遜色一點;接受全喉切除者發(fā)音會有一定的障礙,但還是有辦法解決的,比如安裝發(fā)音管,或使用電子喉輔助恢復發(fā)聲功能。喉癌的療效如何? 喉癌的整體預后情況相當樂觀。早期喉癌五年生存率達90%以上,中晚期喉癌五年生存率也有60~70%,所以得了喉癌不必太灰心喪氣,應該積極治療,一定會得到很好的效果。喉癌容易復發(fā)嗎? 喉癌同其他惡性腫瘤一樣會復發(fā),特別是晚期患者,復發(fā)率可達20~30%。但只要定期復查,早期發(fā)現復發(fā)或可疑病變并及時干預,也能獲得良好控制。即便復發(fā)后切除全喉,五年生存率也是相當高的,所以,一定要積極治療。如何預防喉癌?喉癌的發(fā)生發(fā)展與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相關。吸煙與飲酒在致癌方面有協同效應,也就是說既吸煙又喝酒的人得喉癌的幾率更高,所以一定要戒煙戒酒。喉癌發(fā)生和空氣污染有關,盡量避免廚房油煙和吸入灰塵。喉癌還和病毒感染(人乳頭狀瘤病毒,HPV)、胃食道反流有關。另外,必須高度重視喉癌的癌前病變,比如聲帶白斑、慢性肥厚性喉炎、成人喉乳頭狀瘤等;如果有上述疾病,一定要盡快診治、長期隨訪,一旦發(fā)現變化及時處理。受試者招募目前,廣東省廣州市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耳鼻喉科二區(qū)雷文斌教授團隊正開展一項“安羅替尼在二線及以上治療失敗的復發(fā)和/或轉移性頭頸部鱗癌中的前瞻性、單中心、單臂臨床觀察研究”,凡是經病理或細胞學確診的頭頸部鱗癌患者(如口咽癌、下咽癌或喉癌),曾接受過化療但未控制或無法耐受,就有機會加入該項研究,獲得免費贈藥。如果您符合條件或有意向參加,請與我們聯系;或在評論區(qū)留下聯系方式,我們會有助理聯系您。歡迎咨詢相關事宜。雷文斌團隊隨訪電話:(020)87333733,13527600759(可加微信,加時注明受試者招募)2019年12月14日
4387
2
3
-
2019年11月18日
3521
0
0
-
謝正元主任醫(yī)師 南昌大學二附院 消化內科 近日,50歲李詠因喉癌去世,喉癌再次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那么,喉癌為何發(fā)病率成升高趨勢?喉癌有哪些預警信號? 喉癌早期癥狀主要表現為咽部異物感、吞咽不適等,容易誤診為咽炎。聲帶區(qū)域的喉癌早期的主要表現為聲音沙啞,有時也可誤診為聲帶炎,不易引起患者的注意。尤其是從事演講、歌唱、主持、講課等需要聲音交流職業(yè)的人士,出現上述表現,往往認為只是聲帶疲勞,休息幾天就好了。這類人群更容易延誤診斷和處置,釀成禍根。 早期易誤診為咽炎 喉癌的發(fā)生與常見咽喉部疾病如咽炎有一定的共性,如都好發(fā)于吸煙的中老年男性,但從疾病的性質上說,喉癌是進展極快的惡性腫瘤,而咽炎多較為穩(wěn)定、與飲食環(huán)境相關性比較強,所以兩者在疾病發(fā)展上有較明顯的差別。 咽炎可分為急性咽炎與慢性咽炎,兩者病程不同。急性咽炎主要癥狀是起病急,初起時咽部干燥、灼熱,繼而疼痛,吞咽唾液時咽痛往往比進食時更為明顯,可伴發(fā)熱、頭痛、食欲不振和四肢酸痛,侵及喉部,可伴聲嘶和咳嗽。慢性咽炎的主要癥狀是咽部不適,干、癢、脹,每年至少2個月,分泌物多而灼痛,有異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以上癥狀尤其會在說話稍多、食用刺激性食物后、疲勞或天氣變化時加重。 喉癌和下咽癌通稱為咽喉癌,因發(fā)病部位不同,癥狀也有所不同??傮w而言,如果出現了下列癥狀,應及時去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長期不愈的聲音嘶?。?個月以上),吞咽疼痛且久治不愈,痰中帶血,吞咽困難,呼吸困難,頸淋巴結腫大等。 與消化系統(tǒng)疾病關系密切 喉癌的發(fā)生發(fā)展與其他部位癌腫發(fā)生的要素類似,主要包括慢性炎癥反應、組織中的致癌物,以及身體抗癌的免疫功能下降。此外,喉癌的發(fā)生還與消化科疾病——胃食管反流病特別相關。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內容物(胃酸、胃蛋白酶原、膽汁酸甚至食物)反流入食管(甚至咽喉和口腔)引起沿途的黏膜損傷或相關癥狀的一類疾病。關于喉癌與胃食管反流關系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超過2/3的喉癌組織中能夠檢測出胃蛋白酶的成分或胃蛋白酶的基因遺傳物質編碼片段(DNA序列)。在體外,用低濃度的胃蛋白酶原與喉黏膜細胞一起培養(yǎng),能夠引發(fā)喉黏膜細胞惡性變。也就是說,來自胃食管反流的胃蛋白酶原是喉室黏膜的直接致癌物質。 胃食管反流的物質胃酸、膽汁酸等能夠通過“消化”和“祛垢”作用,破壞喉黏膜表面的黏液保護層,直接引發(fā)黏膜炎癥,也對其他損傷或感染因素的侵襲起到“助紂為虐”的作用。臨床資料顯示,有一定比例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是以咽喉炎癥狀為首要臨床癥狀的。研究顯示,以聲音嘶啞為主要癥狀就診的患者中,約60%合并患有不同程度的胃食管反流,而胃食管反流病在我國發(fā)病率逐年升高?;趦煞N疾病的內在聯系,有學者相信喉癌發(fā)病率增加或與胃食管反流病的增加有一定關系。 胃食管反流病的機制與胃—食管連接處發(fā)揮抗反流的“閥門”——食管下括約肌的松弛有關,從預防胃食管反流的意義講,應當盡量避免過度精神緊張、疲勞、熬夜等,避免過度抽煙。另外,下面因素也會引發(fā)胃食管反流病,應引起高度注意。 1.胃食管反流與胃內壓力升高有關。過飽飲食、肥胖體型、彎腰負重動作,以及右側臥位睡姿等容易引發(fā)胃內壓力升高。 2.胃食管反流患者可能存在胃酸分泌較多。增加胃酸分泌的生活因素,多見于過分甜、辣和油膩,以及過多攝入咖啡、濃茶等食物有關。 3.膽汁反流。正常人空腹狀態(tài)下,膽汁存在膽囊內,很少排到胃腸道中。餐后,胃內食物排入十二指腸才引發(fā)膽汁的排出。如果飲食不規(guī)律、十二指腸黏膜炎癥或空腹狀態(tài)下也蠕動增加,就會造成膽汁酸在小腸內的過度暴露,向胃內和食管內甚至咽喉部反流機會增加。因此,應該規(guī)律飲食,定點定量進餐,而不是少食多餐,或者違反進食規(guī)律的不定時餐飲。 以預防喉癌為目的,如何提防胃食管反流呢?長期臨床經驗告訴我們,如果經常發(fā)生聲音嘶啞、清嗓動作頻繁、咽部不適、慢性咳喘,有存在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能。特別是這些表現多發(fā)生在早晨起床時,或者常伴有上腹不適、腹部或胸骨后燒灼感、燒心、反酸、咽部異物感、吞咽不適等癥狀,應請醫(yī)生幫您做針對性檢查,包括咽喉鏡檢查、胃鏡檢查、食管鋇餐透視,以及食管壓力測定、食管內的酸度檢測等。在咨詢專業(yè)醫(yī)生的基礎上,自己短期內(2周)試驗性服用非處方抑酸藥物(如奧美拉唑20~40mg,一天二次),如果能夠改善上述癥狀,也提示胃食管反流的存在。2019年11月14日
1970
0
1
-
王琪主任醫(yī)師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 耳鼻喉科 哎,聲帶麻疲呢,跟頭頸部腫瘤有一定關系,聲帶麻痹僅僅是一個臨床表現呢,我們可可以看到哪哪些腫瘤呢,第一個的鼻癌鼻癌鼻癌,如果說呢情況到顱底的神經的話會引起的聲帶***第二個呢,如果喉部的一些腫瘤,比如說喉部的腫瘤任何頭頸部的腫瘤。 嗯,引起那個頸部淋巴結腫大,這種淋巴結轉移了之后呢,損傷損傷的那個后返神經的話,侵犯了喉返神經就會引起聲帶***,那本身的這個腫瘤勤奮也會引起呃,比如說晚期的喉癌晚期的下咽癌等等,除了侵犯神經肌肉以外呢,也會出現侵犯到神經,所以頭頂部的這個腫瘤往往會發(fā)現。 聲帶麻痹,如果出現聲帶麻痹,要嚴格的進行排查,是不是有頸部腫瘤的發(fā)生。2019年10月03日
10937
0
4
-
2019年09月27日
6370
0
0
-
2019年09月24日
7972
0
2
-
2019年09月10日
7319
1
5
-
2019年09月10日
7917
0
4
喉癌相關科普號

謝李醫(yī)生的科普號
謝李 主任醫(yī)師
湖南省腫瘤醫(yī)院
頭頸外科
1029粉絲3.8萬閱讀

郭曄醫(yī)生的科普號
郭曄 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東方醫(yī)院
腫瘤科
653粉絲4.3萬閱讀

解光醫(yī)生的科普號
解光 主任醫(yī)師
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
耳鼻咽喉科
419粉絲4.4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