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科普:今天你黃了嗎
在肝膽外科,黃疸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癥狀,是由于血中膽紅素升高導致的皮膚、粘膜、鞏膜等組織黃染。黃疸并不可怕,而是一種預警信號,提示你身體出現(xiàn)了問題。了解的膽紅素的代謝過程,就不會感到手足無措了。循環(huán)血液中的紅細胞在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代謝,形成非結合膽紅素,即間接膽紅素;到達肝臟后,與葡萄糖醛酸結合,形成結合膽紅素,即直接膽紅素。直接膽紅素經膽管進入腸道,形成尿膽原。一部分膽紅素形成腸肝循環(huán),極少量的尿膽素原逸入血液循環(huán),從腎臟排出。產生黃疸主要有一下三種常見的原因:1、當紅細胞大量溶血時,膽紅素產生過多,超過肝臟的處理能力,進入血液中,表現(xiàn)為直接間接膽紅素均升高,但間接膽紅素升高更明顯,D/T<20%。這就提示你可能要去血液科看醫(yī)生了;2、當膽管受阻時,膽汁排泄障礙,逆流入血,血中膽紅素升高,并以直接膽紅素升高為主,D/T>60%,由于直接膽紅素具有水溶性,進入血液后經尿液排出,出現(xiàn)尿黃,腸道中膽紅素少,出現(xiàn)白陶土樣大便,出現(xiàn)以上癥狀,就提示你要來肝膽外科了;3、還有一種是由于肝炎或者其他原因導致肝細胞的大量死亡,使肝臟攝取、轉化、排泄功能均受阻,表現(xiàn)為間膽、直膽均升高。這就提示你應該去肝臟內科了。每天洗漱照鏡子時,看看自己有沒有“黃”,也是對自己身體的保護。(程義 李楠)
李楠醫(yī)生的科普號2018年04月09日2962
1
2
-
遺傳性膽紅素清除異?!狣ubin-Johnson 綜合征
---寫給轉診來的梗阻性黃疸小伙子家長Dubin-Johnson綜合征是1945年Dubin和SprinZ等人最早報道的。這種病例通常見于健康年青人,表現(xiàn)為慢性輕微程度的梗阻性黃疸(結膽升高為主),肝臟大體為黑色,但無其他肝膽系統(tǒng)疾病。這是一個常染色體隱形遺傳疾病。它是ABCC2/MRP2基因的純合或雜合突變導致其表達不足或缺失。通常這種病癥出現(xiàn)在青年人,主要表現(xiàn)為高結合性膽紅素血癥,肝功其他結果均正常。大部分病人除了偶有腹痛,沒有其他不適。該病不會發(fā)展成為肝纖維化或者肝硬化。極偶然情況下,患兒會在新生兒期出現(xiàn)嚴重黃疸癥狀,隨著肝臟的成熟,黃疸癥狀會消失直到生命晚些時候,再次出現(xiàn)間歇性高結合膽紅素血癥。Dubin-Johnson綜合征是一個良性疾病,不需要治療。但是需要注意做一些必要檢查以除外其他黃疸性疾病的可能。除了肝功能檢查,尿糞卟啉原分析是必須的。肝臟的同位素檢查對診斷也有幫助。而肝活檢往往非必須。當然有條件的話可以考慮做相關基因的分型。本文系王瑋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王瑋醫(yī)生的科普號2017年08月22日3323
1
0
-
“小引流大作用” 救命的膽道引流管治療晚期腫瘤性黃疸
好多病人及家屬咨詢晚期腫瘤合并梗阻性黃疸的治療策略,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什么是梗阻性黃疸,怎么治療,那種方法最好?要想明白什么是梗阻性黃疸,先要了解正常膽汁的合成、分泌及流經途徑。正常的膽汁是淡黃色的,類似豆油的顏色,膽汁是人體肝臟及毛細膽管生成的,成人每天大約分泌1000ml左右,分泌的膽汁經過肝內膽管流到肝總管,儲存于膽囊內,等到吃飯時受到食物的刺激,大量的膽汁從膽囊內經膽總管流到十二指腸,參與食物的消化吸收,膽汁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作用,膽汁中的膽鹽、膽固醇和卵磷脂等可降低脂肪的表面張力,使脂肪乳化成許多微滴,利于脂肪的消化吸收。在膽汁流經的途中,只要一個地方堵塞了,都會引起梗阻,膽汁排出受阻,也就是老百姓說的梗阻性黃疸。病人表現(xiàn)為全身發(fā)黃,最明顯的是眼球,皮膚瘙癢,小便茶水色,大便發(fā)白。引起膽管堵塞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惡性腫瘤及膽結石,后者能治愈,前者無法治愈。
張西坤醫(yī)生的科普號2017年01月26日8752
3
4
-
膽紅素高,是怎么回事?
每到開學、求職季,就有很多人拿著肝功能檢查報告單,輾轉于醫(yī)院和網絡,一遍又一遍地問:“我的膽紅素高了,是怎么回事?”如果患有肝膽疾病還好解釋,可是,這部分人中,很多除了膽紅素高外,其他檢查并無發(fā)現(xiàn)異常,也沒有任何不適,最多會說:“我的尿有點黃?!被蛘哒f:“感覺我的皮膚黃黃的。” 于是,在某些醫(yī)生或者網絡答案的建議下,他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檢查、吃藥、再檢查,結果往往并不能如愿,化驗結果顯示,膽紅素依然會高一點。那么,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回答這個問題前,讓我們首先來認識一下膽紅素。 膽紅素是血紅素的終末產物,而血紅素主要來源于血紅蛋白。人體每天大約有5克的血紅蛋白因為功能減退,被單核吞噬細胞吞噬并裂解,產生大約25克游離膽紅素,也就是間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通過與白蛋白結合運送到肝臟,在一種叫做葡糖醛酸轉移酶的催化下,與谷胱甘肽S-轉移酶結合,轉換成結合膽紅素,即直接膽紅素。之后,直接膽紅素由肝細胞分泌入毛細膽管,再進入膽囊和排入小腸,由糞和尿排出。 正常血清中的膽紅素,其產生和清除是平衡的。但是,當膽紅素代謝過程中某一個或幾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了,就可能出現(xiàn)高膽紅素血癥。血清膽紅素超過34.2μmol/L時,可使皮膚、黏膜和鞏膜發(fā)黃,叫做黃疸。最先出現(xiàn)黃疸的部位是鞏膜,因為鞏膜中含有較多的彈性蛋白,對膽紅素有較強的親和力。 所以,黃疸的發(fā)生,不外乎在膽紅代謝過程中出了三個問題:產生過多;攝取、結合、分泌障礙;返流入血。 肝功能檢驗報告單中,涉及膽紅素的項目有三個: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其中,總膽紅素是后兩者之和。臨床上,常依據(jù)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的升高以及誰占優(yōu)勢,將黃疸分類并判斷其原因。黃疸依其性質,可分為溶血性、肝細胞性和阻塞性三種,當然,三種黃疸不是孤立的,可合并發(fā)生。下面是一些簡單的判斷辦法: 1、間接膽紅素升高:血紅蛋白是膽紅素的主要來源,所以,當發(fā)生溶血時,紅細胞破壞,其中的血紅蛋白裂解,釋放出大量的游離(間接)膽紅素,這時,檢查到的膽紅素升高,主要由間接膽紅素占絕對優(yōu)勢。還有一種特殊情況,是由于基因缺陷導致葡糖醛酸轉移酶表達減少或活性降低,使血中的結合膽紅素升高,叫做Gilbert縩合癥,這種病一般間接膽紅素不超過70μmol/L,但這是種良性的疾病,一般不會引起嚴重病變,所以并不需要治療,僅需觀察及定期復查。也有不是在疾病的狀態(tài)下,出現(xiàn)間接膽紅素的輕微升高,不伴有肝轉氨酶的異常,這種情況在正常成年人中很是常見,并不是病理狀態(tài)。本文開頭講到的大多數(shù)單純膽紅素升高,就屬于這種情況。 2、直接膽紅素升高:直接膽紅素升高占優(yōu)勢,主要由肝炎時肝細胞病變引起。肝炎時,兩種膽紅素可同時升高,初期以直接膽紅素為主,恢復期以間接膽紅素為主。另外,直接膽紅素升高還見于淤膽性疾病,包括膽道阻塞、淤膽型肝炎、妊娠期淤膽等。 黃疸的持續(xù)時間,也是人們經常糾結的問題。通常,血清膽紅素水平在下降過程中,呈現(xiàn)2期的模式,早期下降較快,后期下降較慢,主要是因為直接膽紅素與白蛋白結合,而白蛋白的半衰期長(18-20天)所致。另外,由于膽紅素和富含彈性蛋白的鞏膜結合緊密,因此,有時,即使血清膽紅素正常,仍能看到眼睛有那么一點黃。(原創(chuàng)文章,紙媒轉載需經過作者同意)
龍振晝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09月21日70526
8
10
-
關于黃疸你應該了解的
我一直想寫一寫關于黃疸診療的文章,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但由于很多家屬甚至醫(yī)務人員在黃疸的診療上存在著一些認知誤區(qū),導致了很多困惑,甚至對寶寶的健康造成了不良影響。但由于關于黃疸診療相對專業(yè)和系統(tǒng),國內外的進展也比較多,所以一直沒有動筆。今天我終于抽出時間,以問答的方式、分幾個專題來具體和系統(tǒng)的講解一下高膽紅素血癥。 1.你誤解了高膽紅素血癥么? 2.黃疸不治療究竟會不會自己消退?是不是所有的黃疸不治療都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3.黃疸的數(shù)值超過多少是有危害的? 4.母乳性黃疸是怎么回事?啥時候需要停母乳?怎么知道自己的寶寶是不是母乳性黃疸? 5.黃疸的治療有哪些?藍光治療安全么? 6.黃疸茵陳口服液到底應該怎么吃?配合的益生菌呢? 7.黃疸需要查肝功么?查肝功的目的是啥? 8.如何判斷黃疸的程度? 9.吃黃疸藥拉肚子怎么辦? 1你誤解了高膽紅素血癥么? 誤區(qū)①:黃疸不需要治療。 Dr.王 答:大部分新生兒的黃疸不需要特殊處理,但如果黃疸程度高,進展快,必須及時處理,因為少部分黃疸會對寶寶的神經系統(tǒng)造成不可逆的損害。特別注意的是,很多黃疸對神經系統(tǒng)的危害是發(fā)生在生后7天以內的。 誤區(qū)②:黃疸程度不是很高就可以觀察幾天。 Dr.王 答:首先程度高或者不高需要專業(yè)目測或經皮測膽、膽紅素測定進行定量測量。其次,單純看程度是不夠的,如果黃疸出現(xiàn)早(比如生后1天、2天內出現(xiàn))、進展快,是容不得耽誤的。因為還是那句話,很多黃疸對神經系統(tǒng)的危害是發(fā)生在生后7天以內的。15天以上的黃疸,對神經系統(tǒng)危害相對較小。 誤區(qū)③:黃疸長時間不退,肝臟受影響,頭腦受影響。 Dr.王 答:不能一概而論,有些黃疸程度不高,持續(xù)時間長,是需要查肝功的。但黃疸往往是肝功受損的表現(xiàn)。孩子日齡大、黃疸程度較低對頭腦是沒有影響的。 誤區(qū)④:反正黃疸早晚能自己退掉,那還治療啥? Dr.王 答:是的,大多數(shù)黃疸是可以自己消退的,即使你不做任何治療!但即使如此,并不等于不需要治療。因為治療黃疸的目的并不是要讓黃疸消退,而是盡量減少黃疸對神經系統(tǒng)的損害,減少膽紅素腦病的發(fā)生。這也是美國兒科學會提出的理念。也就是說如果黃疸很重,即使后來退掉了,造成的神經系統(tǒng)損害卻可能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說難以挽回。 2.黃疸不治療究竟會不會自己消退?是不是所有的黃疸不治療都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在門診坐診的時候,在網上咨詢的時候,經常聽到、看到一些言論,說黃疸不需要治療,自己就可以消掉了。是不是這樣呢? Dr.王 答:答案可能出乎意料。除了一些少見的肝臟、膽道方面引起的黃疸,絕大多數(shù)黃疸是可以自己消退的,即使你不做任何治療!但即使如此,并不等于不需要治療。因為治療黃疸的目的并不是要讓黃疸消退,而是盡量減少黃疸對神經系統(tǒng)的損害,減少膽紅素腦病的發(fā)生。這也是美國兒科學會提出的理念。也就是說如果黃疸很重,即使后來退掉了,造成的神經系統(tǒng)損害卻可能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說難以挽回。而對于孩子15天以上,數(shù)值在15mg/dl以下的黃疸,對神經系統(tǒng)基本沒有影響。 3. 黃疸的數(shù)值超過多少是有危害的? Dr.王 答:和傳統(tǒng)的生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定義不同,目前采用的是小時膽紅素的概念,同時黃疸和孩子是不是早產有關系。所以只能簡單的說一下足月兒的,早產兒具體要問醫(yī)生。 出生小于1天 黃疸>6mg/dl 出生 1-2天 黃疸>9mg/dl 出生 2-3天 黃疸>12mg/dl 出生 >3天 黃疸>15mg/dl 凡是超過這個數(shù)值的,都需要進行干預和治療。 4.母乳性黃疸是怎么回事?為什么要查肝功?啥時候需要停母乳?怎么知道自己的寶寶是不是母乳性黃疸? Dr.王 答:目前缺乏診斷手段。根據(jù)孩子表現(xiàn)來診斷。 足月兒多見,一般情況好,吃奶好,糞便色黃,尿不黃,不影響生長發(fā)育,肝臟不大,肝功正常,無肝病及溶血表現(xiàn),停母乳1-2天后黃疸迅速下降30-50% 所以,有時候需要查肝功排除其他異常才可以診斷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大于1個月的孩子,測黃疸大于8,可以考慮停母乳72小時。 5.黃疸的治療有哪些?藍光治療安全么?吃葡萄糖水如何? 根據(jù)黃疸情況不同,至于肝炎綜合征和溶血有其他特殊治療這里不討論了。 常用的治療方法: ①曬太陽(注意適度,防治燙傷) ②口服退黃口服液配合益生菌 ③藍光和換血 藍光治療是目前國內外都公認的方法,相當安全,但要符合光療的指征。所以不建議自己在家里給孩子照光療。 吃葡萄糖水是九十年代的方法,現(xiàn)在已經淘汰不用。 6.黃疸茵陳口服液到底應該怎么吃?配合的益生菌呢? 黃疸茵陳口服液在兩次吃奶中間吃,根據(jù)孩子反應調整劑量。如無腹瀉嘔吐的情況,1次10ml,1天3次。如有嘔吐腹瀉明顯,可減半。 益生菌如寶樂安,可以1次0.5包,1天2次。如腹瀉明顯,可加倍。 7.黃疸需要查肝功么?查肝功的目的是啥? 有時候需要查肝功排除其他異常來診斷母乳性黃疸。查肝功目的是排除肝炎綜合征、提示有無膽道閉鎖等情況。 8.如何判斷黃疸的程度? 判斷黃疸程度需要經驗,這里只是參考的粗略方法。 僅面部黃:輕度 面部及軀干黃:中度 面部、軀干、四肢都黃:中或重度 9.吃黃疸藥拉肚子怎么辦? 減量,配合益生菌治療,必要時加用蒙脫石,并停用退黃口服液。 本文系王小虎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王小虎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08月25日8189
11
3
-
黃疸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黃疸? 黃疸,醫(yī)學術語又稱高膽紅素血癥,輕度時可能難以發(fā)現(xiàn),最先出現(xiàn)的表現(xiàn)是尿色加深,然后出現(xiàn)眼鞏膜泛黃,這時家人或朋友可能會首先發(fā)現(xiàn),問你怎么眼睛黃黃的;然后再出現(xiàn)皮膚黃染,并伴有皮膚瘙癢感,自覺不自覺的撓抓,這就說明你可能有黃疸了。當然,是否真是黃疸,還是血檢驗最可靠,正常成人血清總膽紅素值為3.4~17.1umol/L,其中直接膽紅素為0.6~0.8umol/L,間接膽紅素為1.7~10.2umol/L。由于鞏膜、皮膚、指甲床下和上腭含有較多的彈性蛋白,對膽紅素有較強的親和力,極易黃染。膽紅素水平在17~34umol/L之間時,肉眼難以看到鞏膜與皮膚的黃染,成為隱形黃疸。當膽紅素水平超過34umol/L以上,肉眼可觀察到組織黃染,稱為顯性黃疸。當然,這些數(shù)值也只是一個參考,而且各醫(yī)院檢驗正常值也可能稍有差異,有時總膽紅素值稍微比正常上限高也不一定是病理表現(xiàn),還需要醫(yī)生綜合全身情況和其它指標來分析才能判斷是否黃疸。黃疸是怎么產生的?黃疸只是疾病的表現(xiàn)癥狀,不是疾病本身,那黃疸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呢?我們來了解一下膽紅素的來龍去脈吧。人體每日產生250~400mg的膽紅素,80%以上來自于衰老紅細胞破壞所釋放的血紅蛋白。紅細胞壽命約120天,衰老的紅細胞被體內的吞噬細胞系統(tǒng)識別吞噬,釋放出血紅蛋白,通過分解代謝生成膽紅素再釋放入血。膽紅素進入血液后與清蛋白(相當于快遞小哥接活)結合,這種膽紅素叫間接膽紅素,由清蛋白負責運輸?shù)礁渭毎ぱ]域再分解游離出膽紅素(快遞小哥交貨給買家——肝細胞),膽紅素被肝細胞攝取。在肝細胞的內質網中與葡糖醛酸基轉移酶結合成直接膽紅素(結合膽紅素)(肝細胞內質網加工廠加工一下成為直接膽紅素),然后再由肝細胞分泌膽紅素進入膽小管,再逐步進入更大一級肝膽管,最后匯集到肝總管經膽總管進入十二指腸,參與食物的代謝過程(小的輸送管道輸送到大的輸送管道一步步集中進入市場)。直接膽紅素進入腸道后,又在腸道細菌作用下,還原呈膽素原,大部分隨糞便排出體外,并經空氣氧化生成棕黃色的糞膽素,是糞便的主要顏色來源。少量膽素原(10%~20%)被腸道黏膜重吸收,經門靜脈再回到肝臟,然后大部分又排入腸道,形成膽素原的腸肝循環(huán)。小部分隨尿排出,尿膽素原被氧化后形成尿膽素,是尿液的主要顏色來源。黃疸的原因?了解了膽紅素的來龍去脈之后,我們理解黃疸就容易多了,通俗的原因無非三大方面:膽紅素來源過多,發(fā)生在膽紅素進入肝臟之前,又稱為肝前性黃疸,臨床最常見的就是溶血性黃疸,紅細胞大量破壞,生成的膽紅素過多超過了肝臟攝取、結合和排泄的能力,血中間接膽紅素濃度增高。肝臟加工不足,屬于肝細胞本身功能不足的原因,所以又稱為肝細胞性黃疸,最常見的就是所謂的黃疸型肝炎:甲肝、乙肝和丙肝各型肝炎發(fā)作都是如此;肝硬化、肝臟腫瘤等損害肝細胞,造成肝細胞對膽紅素的攝取、結合和排泄能力降低。膽紅素排出障礙,因為是肝臟排出膽紅素受阻,發(fā)生在肝細胞加工處理之后,又稱為肝后性黃疸,也就是廣義上的阻塞性黃疸,也稱梗阻性黃疸,常見的原因有各種膽管狹窄性疾病、膽道結石、膽管炎、肝臟和膽道腫瘤以及胰頭、十二指腸腫瘤等。膽道完全梗阻時,膽紅素不能排入腸腔,糞便中因無膽素而呈灰白色似陶土樣。出現(xiàn)黃疸怎么辦?出現(xiàn)黃疸怎么辦,依據(jù)黃疸原因不同,診治的醫(yī)生分科也不同,例如溶血性黃疸需要看血液科;肝細胞性黃疸往往是消化內科或肝病科;而阻塞性黃疸主要屬肝膽外科主治。醫(yī)學科普不同于其它自然科學知識,即使知道了相關理論知識也不是就能看病的,盡管以上說了那么多黃疸的知識,真正遇到黃疸,估計病友們還是很茫然不知所措的。一個原則就是發(fā)現(xiàn)黃疸,毫無疑問看醫(yī)生!有問題看醫(yī)生是最正確的做法,并且首先就是找你身邊的就近最方便的正規(guī)醫(yī)院醫(yī)生看,很多問題在當?shù)鼐湍芗皶r解決。即使有些疑難病例一時不能確診或治療,當?shù)蒯t(yī)生也會給你再往上級醫(yī)院怎么看提供非常有益的建議,比如該掛哪個科、預計是否需要手術等,然后帶上你已做的檢查檢驗資料,按當?shù)蒯t(yī)生的建議一步到位掛號診治。會比你一開始就往大醫(yī)院跑,毫無目標,掛號不對一個一個科轉,反而耽誤更多的時間和機會。不正確的做法是自己上網百度或買書看,更不對的就是自己找偏方,這樣做可能會耽誤疾病的診治時機,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很多不正確的先入為主的觀念,甚至會對接診醫(yī)生給你的正確建議產生疑問和抵觸。本文系冷建軍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冷建軍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05月22日32507
19
24
-
小嬰兒梗阻性黃疸
黃疸是新生兒和小嬰兒常見健康問題,需要到小兒外科治療的黃疸多為梗阻性黃疸-即直接膽紅素升高,因此對于黃疸的患兒來講,單純測量經皮膽紅素是不夠的,需要鑒別是直接膽紅素升高還是間接膽紅素升高。 對于直接膽紅素升高的患兒,直接膽紅素占總膽紅素80%以上者,可診斷為梗阻性黃疸,應注意大便顏色,此時應到小兒外科就診。 本文系張志波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張志波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03月15日4330
0
1
-
區(qū)分黃疸形成原因,不做小“黃”人
臉色發(fā)黃是我們常見的表現(xiàn),有些是我們勞累,熬夜休息不好導致的,而有些就提示我們你的身體出現(xiàn)了問題。黃疸是我們不太陌生的醫(yī)學詞語,通常人們會把黃疸和肝炎聯(lián)系起來,怕會受到傳染。其實并不是所有的黃疸都是肝炎引起的。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有關黃疸的問題,不做小“黃”人。引起黃疸的因素-----血清膽紅素 首先,我們要知道,黃疸是指由于血清中膽紅素水平過高,而沉積于組織中,引起鞏膜、黏膜、皮膚、體液等被染成黃色。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鞏膜,舌系帶等部位。 臨床中,我們常用的指標是血清總膽紅素。正常血清總膽紅素濃度一般為1.7~17.1μmol/L。當總膽紅素的濃度高于正常上限的2倍(即>34μmol/L)時,機體即可出現(xiàn)黃疸的表現(xiàn)。但臨床中膽紅素指標在17.1μmol/L~34.2μmol/L時,身體皮膚沒有黃染表現(xiàn),我們稱為隱性黃疸。 那么,皮膚黃染一定是身患疾病嗎?答案是否定的,一些非病理原因也會導致皮膚發(fā)黃,這種情況下不需過分緊張:1、一些人因進食過多的胡蘿卜、南瓜等,或者服用黃色的藥物,如米帕林等出現(xiàn)了皮膚黃染。這樣的情況下,雖有皮膚有黃染癥狀,但眼睛鞏膜不發(fā)黃、總膽紅素的指標并不會升高。我們稱為假性黃疸。2、還有一些.新生兒肝臟酶系統(tǒng)發(fā)育還不完善,產生的膽紅素不能及時轉化。在出生時會出現(xiàn)黃疸表現(xiàn),一般可以自行消退,我們稱為生理性黃疸。 還有一些是由于疾病原因導致的黃疸,按病因分為以下幾類: 一般成年人如果出現(xiàn)黃疸,按照發(fā)病原因一般分為:溶血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以及膽汁淤積性黃疸。我們來看看這三者的區(qū)別:1、病因及常見疾?。篈 溶血性黃疸——因紅細胞大量破壞或者無效生成增多而產生溶血現(xiàn)象的疾病,均可發(fā)生黃疸。常見于血液系統(tǒng)的疾病:先天性——如地中海性貧血、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等后天性——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新生兒溶血、不同血型輸血后的溶血以及蠶豆病、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等。B 肝細胞性黃疸——主要是因為肝細胞廣泛損害引起黃疸常見于各種肝?。喝纾翰《拘愿窝?、肝硬化、肝癌、中毒性肝炎等;其他還見于鉤體病、敗血癥等。C 膽汁淤積性黃疸:肝內膽汁淤積——毛細膽管型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膽汁淤積(如氯丙嗪,甲基睪丸酮等)、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妊娠多發(fā)性黃疸等。肝內阻塞性—— 肝膽管結石、癌腫侵犯形成癌栓、華支睪吸蟲等肝外阻塞性——膽總管出現(xiàn)炎癥、結石、狹窄、腫瘤、蛔蟲等2、三種黃疸特征性表現(xiàn):3、實驗室檢查: 明確出現(xiàn)黃疸的病因,并在此基礎上針對病因,對癥治療是黃疸的治療原則。在臨床上,各人的表現(xiàn)各不相同,這些指標只能作為參考,需要結合患者的癥狀,體征以及化驗檢查等進行綜合評價,制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陳京龍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01月28日12744
8
11
-
肝門部膽道梗阻的減黃手術選擇:PTCD or ERCP?
對于梗阻性黃疸,肝門部膽道梗阻是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情況,也是治療的難點。所以這樣,均在于其梗阻部位的特殊情況。膽道自肝內成形至匯合成膽總管,并引流至十二指腸,在形態(tài)上象一棵大樹。膽汁流動方向是由肝內膽管(“樹枝”)流向膽總管(“樹干”),繼而至十二指腸。肝門部膽管梗阻相當于大量“樹枝”匯合成“樹干”部位的梗阻。往往是單處病變引起雙側,甚至復雜多支膽管的梗阻。給引流手術治療帶來很大的困難;實現(xiàn)梗阻多支膽管的同時引流是治療方面的挑戰(zhàn)。開刀手術之外,常見的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選擇僅有PTCD或ERCP,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選擇?所以提起這個話題,是因為最近連續(xù)數(shù)例患者因肝門部膽道梗阻ERCP放置數(shù)支內涵管(有醫(yī)生叫作支架)后病情無緩解,甚至梗阻加重,轉行PTCD治療后,病情緩解。原放置內涵管因為對PTCD的不良影響,短期內再次行十二指腸鏡檢查,拔除。周折的治療過程,既浪費了治療時間,甚至錯過治療最好時機,引起膽管炎,也在經濟上造成了浪費。肝門部膽道梗阻ERCP治療后為什么有時引流效果這么差呢?甚至有時會加重病情?主要是因為梗阻部位的特殊。肝門部梗阻,會大大增加ERCP時放置內涵管或支架的難度,有時勉強置入,也很難保證其合適位置(通過梗阻部位,至肝內擴張膽管內),置入位置不夠深在,就無法實現(xiàn)通暢引流。多支內涵管集中在肝總管、膽總管位置,無法實現(xiàn)肝內膽管膽汁引流,就演變?yōu)槟懣偣墚愇?,引起膽道更嚴重梗阻,有的患者因此在治療后會加重病情。相對于ERCP自“樹干”向“樹枝”方向的困難的逆向操作,PTCD的操作方向是自“樹枝”順行向“樹干”方向,大大減少了通過梗阻部位的難度;在影像學上,借助造影劑,局部影像清晰度遠超過ERCP時的透視效果,清晰的影像是支架或引流管精確放置的根本保證。經PTCD途徑,無論放置引流管或支架,其內徑均遠超過內涵管,引流通暢率得到保證。而且,引流管口徑多樣,在其陳舊后,僅需十數(shù)分鐘即可更換新管。PTCD途徑,可以方便的進行雙側或多支膽管引流。對于一些特殊的良性病變(如膽腸吻合口狹窄),經PTCD途徑,還可以進行球囊擴張等治療,有可能完全治愈局部狹窄。·綜上,如果肝門部膽管梗阻引起梗阻性黃疸,無論什么病因,在選擇膽道引流方式時,應慎重在PTCD途徑或ERCP途徑中作出合理選擇,以盡快控制病情,免走治療彎路,絕對避免無謂的“置入又短期取出”的尷尬,避免經濟上無謂的花費。本文系王昌明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王昌明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01月14日8987
3
1
-
膽紅素升高怎么辦?
最近有很多患者咨詢被不明原因的膽紅素升高,然而究竟什么原因能引起膽紅素升高呢?膽紅素升高常見于一下幾種情況:1.肝細胞性黃疸:肝病科醫(yī)生所以先提這種情況,各種肝臟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遺傳代謝性肝病都能引起膽紅素升高。 肝硬化、肝癌等,也都能引起膽紅素升高。肝細胞性黃疸特點:直接和間接膽紅素均升高,而且其他的肝酶的也可能升高、如果肝功能失代償,白/球比值的會出現(xiàn)倒置。在肝衰竭患者中,膽紅素可常大于171μmol/l。而且膽紅素高低可以反映肝損傷程度,該類黃疸以病因和保肝治療為主。2.溶血性黃疸所謂溶血性貧血,可以理解為紅細胞破了,里面的血紅蛋白代謝之后變?yōu)槟懠t素。溶血性黃疸的特點是以間接膽紅素升高為主,黃疸一般為輕度,沒有皮膚瘙癢。常見于一下兩類:常見于血液系統(tǒng)疾病,不詳細介紹。a. 先天性溶血性貧血, 如地中海貧血、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b. 后天性獲得性溶血性貧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G6PD、新生兒溶血、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蛇毒、毒蕈中毒等。溶血性黃疸的特點是以間接膽紅素升高為主,黃疸一般為輕度,沒有皮膚瘙癢。 3.阻塞性黃疸顧名思義,就是膽道梗阻引起的黃疸,膽道梗阻又可分為肝內和肝外。a。 肝外膽管阻塞常見原因,有膽管結石(最常見)、膽管炎性水腫、腫瘤,蛔蟲及先天性膽道閉鎖等;而膽管外壓迫引起的膽總管阻塞的常見胰腺疾病,如胰頭癌等。b. 肝內膽管阻塞又可分為肝內阻塞性膽汁郁積與肝內膽汁郁積。前者常見于肝內膽管泥沙樣結石、癌栓(多為肝癌)、華支睪吸蟲病等;后者常見于毛細膽管型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膽汁郁積癥(如氯丙嗪、甲睪酮、口服避孕藥等)、細菌性膿毒血癥、妊娠期復發(fā)性黃疸、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及少數(shù)心臟或腹部手術后等。阻塞性黃疸(膽汁郁積性黃疸)的特點是直接膽紅素升高為主同時伴有皮膚瘙癢,肝功指標中堿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轉肽酶明顯升高,阻塞嚴重者大便顏色變淺或呈白陶土色。后期隨著肝功能損害的加重,間接膽紅素也會明顯升高。 4.最后一個,但絕不是最不重要的一種。先天性黃疸 系指膽紅素的代謝有先天性的缺陷引起的膽紅素升高。這類黃疸臨床上并非罕見。這一類臨床上常見的有以下四種Gilbert綜合征:臨床上最常見的遺傳性膽紅素升高綜合征。發(fā)病機制是肝細胞攝取非結合膽紅素障礙及肝細胞微粒體中葡萄糖醛酸轉移酶不足所致。本病特征,除膽紅素升高外,其他肝功能試驗都正常。重點:這種疾病怎么確診?可以肝穿刺活檢(不建議,因為肝穿為有創(chuàng)檢查);也可以通過致病基因測序(部分醫(yī)院開展,但價格較高)。關于治療:一般無需治療,不要過度勞累。b. Dubin-Johnson綜合征:引起黃疸的原因是非結合膽紅素在肝細胞內轉化為結合膽紅素后,結合膽紅素的轉運及向毛細膽管排泌功能發(fā)生障礙。這類綜合征診斷和治療均與gilbert類似。c. Rotor綜合征:發(fā)生黃疸的原因是肝細胞攝取非結合膽紅素以及結合膽紅素向毛細膽管排泌均有部分障礙所致。本病特征為血清非結合與結合膽紅素都增高, 預后一般良好。d. Crigler-Najjar綜合征:發(fā)生黃疸的原因是肝細胞微粒體內缺乏葡萄糖醛酸轉移酶,使非結合膽紅素不能轉化為結合膽紅素。由此可見,引起膽紅素升高的原因很多??赡転楦尾。赡懿皇?,可能需要治療,可能不需要。如體檢出現(xiàn)持續(xù)的膽紅素升高,請咨詢醫(yī)生。本文系陳瓏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陳瓏醫(yī)生的科普號2015年12月13日13075
2
2
黃疸相關科普號

冷建軍醫(yī)生的科普號
冷建軍 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首鋼醫(yī)院
肝膽胰外科
1592粉絲11.7萬閱讀

謝印法醫(yī)生的科普號
謝印法 主任醫(yī)師
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介入科
395粉絲51.2萬閱讀

周玉斌醫(yī)生的科普號
周玉斌 主任醫(yī)師
遼寧省人民醫(yī)院
介入醫(yī)學科
112粉絲45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陳晨 主任醫(yī)師湖南省人民醫(yī)院 肝膽外科
膽結石 153票
膽管結石 26票
肝癌 17票
擅長:擅長膽管結石、肝癌、肝血管瘤、膽囊癌、膽管癌、膽囊結石、膽囊息肉樣病變、胰腺炎、胰腺癌等疾病的診斷及治療。 -
推薦熱度4.5吳亞光 主任醫(yī)師山東省立醫(yī)院 肝膽外科
膽管癌 16票
肝癌 15票
胰腺癌 13票
擅長:肝膽胰系統(tǒng)疾病,對肝癌、膽管癌、胰腺癌的診斷、可切除性預測、術前綜合治療、對急性胰腺炎的診治有較高的造詣,熟練掌握肝膽外科微創(chuàng)技術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 -
推薦熱度4.5鐘蕓詩 主任醫(yī)師上海中山醫(yī)院 內鏡中心
腸息肉 37票
膽管結石 24票
食道癌 16票
擅長:膽胰疾病的內鏡微創(chuàng)治療(ERCP治療膽總管和胰管結石,膽管腫瘤的射頻消融和光動力治療,梗阻性黃疸、胰腺囊腫),復雜消化道梗阻內鏡支架及引流術,食管癌、胃癌和結直腸肛管癌的ESD切除(尤其擅長化療免疫治療后ESD切除),賁門失弛緩癥POEM手術,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內鏡治療,胃腸間質瘤和平滑肌瘤的內鏡切除(尤其擅長藥物縮小后內鏡手術),復雜結直腸息肉病的診治,返流性食管炎的內鏡微創(chuàng)治療,食管巨大憩室的內鏡治療,各種消化道瘺的內鏡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