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面部發(fā)黃怎么辦?
專家簡介:施寶民,中德雙博士、博士后、主任醫(y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F(xiàn)任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yī)院普外科主任、同濟醫(yī)院大外科副主任。擅長普外科各種疑難雜癥的診治,尤其是肝膽胰脾良惡性腫瘤、各類膽石癥、門靜脈高壓癥的外科治療及胃腸肝膽外科疾病的微創(chuàng)外科治療。
施寶民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2月15日525
1
2
-
【專家解析】哪些胰腺癌患者容易出現(xiàn)黃疸癥狀?身體出現(xiàn)哪些信號需盡早就醫(yī)?
當胰腺癌患者最初出現(xiàn)的是黃疸的癥狀呢?很多人比較疑惑,非疼痛樣癥狀往往會被大家忽略,導致錯過治療最佳時機。這是因為,胰腺的胰頭位置是膽總管下端匯入十二指腸的位置,膽總管下端與胰管在這個位置匯合,并逐步匯合成壺腹部,到達十二指腸,膽汁從膽管往下流動。如果胰頭的腫瘤生長,腫瘤會壓迫膽管,導致膽管狹窄,繼而膽汁無法流出,從而導致黃疸的出現(xiàn),屬于梗阻性的黃疸,膽汁逆流。所以,如果胰頭癌生長比較大,引起膽管的壓迫,就會引起黃疸的癥狀。而胰體癌、胰尾癌一般不會引起黃疸的癥狀,因為胰體、胰尾離胰頭的膽管下端位置距離比較遠,腫瘤生長不會引起膽管的壓迫。所以胰腺癌會導致黃疸一般是見于胰頭的癌癥,因此我們一直提醒大家,當人體內的膽紅素代謝出現(xiàn)障礙,就會引起的血液內的膽紅素濃度升高,這種疾病就是黃疸。而患上黃疸之后,多余的膽紅素會從皮膚或者是其他網(wǎng)膜排出來。因此,黃疸的癥狀一般表現(xiàn)為鞏膜、皮膚等組織偏黃,尿液、淚水等也偏黃。而有不少的胰腺癌患者在早期會出現(xiàn)黃疸癥狀,而且即使經(jīng)過治療黃疸也不會有什么緩解,反而會導致癥狀越來越嚴重,那么這個時候就一定要及時就醫(yī)。
錢祝銀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2月11日564
0
1
-
吃母乳的孩子黃疸為什么消退緩慢呢
母乳性黃疸的孩子暫時中斷母乳,改配方奶喂養(yǎng)后黃疸可明顯下降,再次母乳喂養(yǎng),黃疸又上升。所以推測是因為母乳中的一些物質,現(xiàn)在一般認為是一種叫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物質所致。這種酶可水解孩子小腸內那些本應被排泄的結合膽紅素,使其轉變成未結合膽紅素,然后又被腸道重吸收回人體,從而引起黃疸持續(xù)不退。對成人來說,黃疸意味著疾病,但對新生兒和小嬰兒,黃疸可以是一種生理狀態(tài),并不一定意味著疾病。目前認為母乳性黃疸是生理性黃疸的延續(xù),只要孩子的膽紅素沒有達到光療的標準,就不必干預。能導致孩子黃疸不退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母乳性黃疸,一些疾病比如感染、膽道梗阻、遺傳代謝病等同樣可導致這個問題,而我們目前又沒有辦法將母乳性黃疸檢測出來。因為對導致黃疸不退的那些疾病性因素的擔心,以及疫苗部門拒絕給黃疸的孩子接種疫苗,讓家長倍感焦慮,導致很多母乳性黃疸的孩子被過度的檢查和治療。
付朝杰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2月04日300
0
0
-
母乳相關的黃疸
1.早發(fā)型母乳性黃疸,亦稱母乳喂養(yǎng)失敗性黃疸,出生一周內,因為缺乏母乳喂養(yǎng)知識等原因,母乳喂養(yǎng)遇到困難,導致新生兒攝入不足導致黃疸加重。2.母乳性黃疸,孩子母乳喂養(yǎng)而且生長發(fā)育良好,但黃疸出現(xiàn)時間較晚,而且持續(xù)很久不退。
付朝杰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2月04日235
0
0
-
不符合生理性黃疸,就是病理性黃疸嗎
不是比如黃疸持續(xù)不退,在病理性黃疸和生理性黃疸過程中都可出現(xiàn)。宮內或出生后感染、肝酶缺陷、膽汁淤積等疾病因素可導致黃疸持續(xù)不退;但母乳喂養(yǎng)也可引發(fā)。還有部分母乳性黃疸合并肝臟酶缺陷(如Gilbert綜合征),也就是同時存在病理因素。這就給我們的判斷帶來更多的困難。多數(shù)母乳性黃疸在出生2周內達高峰,然后在3-12周逐漸消退。這可是很折磨人的漫長過程。雖然目前認為母乳性黃疸是生理性黃疸的延續(xù),是一個良性的過程,通常無需特別干預,觀察就行。但麻煩的是,母乳性黃疸沒有化驗確診方法,臨床要求診斷母乳性黃疸前需排除其他疾病因素。問題是,如果一一排查可能疾病,孩子又要面臨多種檢查。一個簡單、粗暴的方法可幫助判斷是否母乳性黃疸:母乳回避試驗。也就是對比回避母乳前、后孩子黃疸的變化?;乇苣溉楹螅ㄆ陂g吃數(shù)日配方奶),黃疸如有顯著下降,則考慮;否則考慮其他病理因素。但顧及母乳喂養(yǎng)對寶寶和母親具有無法替代的優(yōu)勢,所以不建議通過回避母乳來判斷。所以很多時候,如果孩子經(jīng)過醫(yī)生評估生長發(fā)育不錯,沒有其他典型病理性黃疸的特征,通常建議門診隨訪。由此可見,確定寶寶黃疸的原因并不簡單,難以靠家長看科普文獨自完成,需要持續(xù)觀察、就診、隨訪、以及必要的輔助檢查,而這些都需要專業(yè)醫(yī)生的參與。
付朝杰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2月04日489
0
0
-
為什么會有病理性黃疸?
哪些原因會導致病理性黃疸?1、導致膽紅素生成過多的疾病因素:紅細胞增多、溶血、出血;2、導致膽紅素清除下降的疾病因素:肝臟酶缺陷、喂養(yǎng)不足、消化道梗阻、宮內感染或生后感染、使用特殊藥物(個別藥物會競爭肝膽紅素結合位點,如頭孢曲松和磺胺類)、部分遺傳代謝性病等。如果是疾病導致的黃疸,不僅可能需要針對黃疸的治療(比如,光療),也可能需要針對病因的干預(比如,控制溶血、確保攝入、誘導肝酶成熟、控制感染、解除梗阻、甚至肝臟移植等)。因為病理性黃疸可能存在不良結局,所以在臨床決策時,盡管醫(yī)生知道大多數(shù)新生兒黃疸是生理因素導致,但還是會首先排查有無疾病可能。也正因為存在病理性黃疸的可能,所以黃疸寶寶的家長往往比較擔心。
付朝杰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2月04日492
0
1
-
黃疸會傳染給家人嗎?
黃疸會傳染給家人嗎? 小劉自己早就發(fā)現(xiàn)有膽囊結石,那是在n年前的事,公司組織體檢發(fā)現(xiàn)的,自己也沒有不舒服,能吃能喝能睡,工作不影響,根本就沒在意。一周前,因為有飯局,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回家后沒幾個小時,就有上腹部疼痛,自己認為是鬧“胃病”,這次疼痛非同小可,疼得滿頭大汗,真想在地上打滾,足足持續(xù)了幾個小時,于是他下決心去醫(yī)院看看。可是在第二天,發(fā)現(xiàn)自己的尿液顏色特別深,像隔夜的濃茶水,一照鏡子嚇了一大跳,眼珠子都發(fā)黃了,自己都嚇懵了,自己究竟得了什么病?真是誠惶誠恐。再有就是,以前聽說黃疸性肝炎,這會不會傳染給自己家里人???孩子那么小,抵抗力很低,特別特別擔心啊。于是第二天就去了醫(yī)院,醫(yī)生診斷為膽管梗阻,那么這種病引起的黃疸是否會傳染給家人呢?是不是需要隔離呢?還能不能和家人一起吃飯呢? 大家的擔心也是有道理的。臨床上黃疸分成以下三類: 第一類是肝細胞性黃疸,如果這一類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比如甲乙丙丁戊肝炎,那么是有可能傳染的,所以生活上一定需要注意,必要時需要隔離的。 第二類黃疸是溶血性黃疸,這類黃疸是血液疾病,是紅細胞受到過度破壞引起的,并不是感染性疾病,所以沒有傳染性。病人沒有必要隔離。 第三類黃疸我們稱之為梗阻性黃疸,是膽管受到結石或者腫瘤引起的黃疸,比如以上小劉的病例,本身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也沒有傳染性,完全沒有必要隔離,完全可以和家人生活在一起,需要家人的細心照顧,更需要家人的溫暖支持,抓緊時間去醫(yī)院搞清楚是結石還是腫瘤。
凌曉鋒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12月26日819
0
2
-
ERCP是什么?
ERCP即經(jīng)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是指將十二指腸鏡插至十二指腸降部,找到十二指腸乳頭,由活檢管道內插入造影導管至乳頭開口部,注入造影劑后X線攝片,以顯示胰膽管的檢查技術。隨著ERCP技術的發(fā)展,如十二指腸乳頭括約肌切開術(EST),十二指腸乳頭球囊擴張術,胰膽管支架置入術等,以及各種附件和輔助設備的研發(fā),ERCP可以應用于幾乎所有肝膽胰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同時極大提升了手術的成功率和安全性。由于不用開刀,創(chuàng)傷小,手術時間短,并發(fā)癥率低,住院時間明顯縮短,因此ERCP已經(jīng)成為當今肝膽胰疾病重要的診斷和治療手段,深受患者歡迎。(點擊播放ERCP演示動畫)ERCP手術時間一般ERCP所需時間為30分鐘,涉及更多的操作時,時間會延長,約60分鐘,個別病人甚至更長。如果加上術前麻醉評估準備、術后麻醉復蘇,一般病人ERCP總共時間約1-1.5小時。ERCP費用ERCP過程中,需要根據(jù)疾病和治療目的,選擇不同的操作方式和手術耗材。因此,每個病人的ERCP費用也會不同,一般在15000-25000之間(大部分可醫(yī)保報銷),但是如果涉及到一些特殊操作或耗材,治療費用也會相應增加。ERCP主要適應癥:1.膽總管結石或部分肝內膽管結石2.疑有腫瘤、炎癥、寄生蟲或不明原因梗阻致黃疸3.膽囊切除或膽道手術后癥狀復發(fā)4.癥狀或體征提示胰腺惡性腫瘤,而影像學無發(fā)現(xiàn)或矛盾時5.不明原因的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或胰腺假性囊腫的評估和治療6.懷疑有膽總管囊腫、膽胰管匯流異常、胰腺分裂等先天性畸形7.不明原因上腹痛而懷疑有膽胰疾病者8.經(jīng)良性、惡性狹窄或竇道放置支架9.膽管、胰管外傷致膽胰管破裂處理10.外科術后(包括肝移植)膽漏和胰漏的引流11.不適宜外科切除的乳頭癌或乳頭良性腫瘤的內鏡下切除12.膽道或胰管內支架或異物的取出溫馨提醒文章作者:陳康杰副主任醫(yī)師門診咨詢方式:
陳康杰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12月08日7471
17
33
-
慢性膽紅素腦病(核黃疸)
慢性膽紅素腦病(核黃疸) — CBE以前也稱為核黃疸,1歲以內發(fā)生。 一般而言,CBE患兒的認知功能相對正常。CBE的主要神經(jīng)系統(tǒng)特征可反映腦組織典型受累區(qū)域(基底節(jié)和負責眼動功能和聽覺功能的腦干核團)及小腦、海馬體、腦干的MRI表現(xiàn)。 ●舞蹈手足徐動癥樣腦癱(舞蹈病、投擲癥、震顫和肌張力障礙)。 ●聽神經(jīng)病導致的感音神經(jīng)性聾(BAER異常但OAE正常)。 ●凝視異常,尤其是向上凝視受限。 ●牙釉質發(fā)育不良,CBE患者中重度至極重度高膽紅素血癥的一種遠期后遺癥。 大多數(shù)發(fā)生CBE的嬰兒具有部分或所有ABE相關表現(xiàn)。然而,CBE嬰兒伴較高TB值但沒有或僅有少數(shù)ABE征象的病例已有報道。
付朝杰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9月21日934
0
0
-
第1講:黃疸怎么辦——退黃必讀,零基礎了解黃疸
一、黃疸是什么黃疸是常見的癥狀與體征。黃疸的發(fā)生是由于膽紅素代謝障礙,引起血清的膽紅素濃度升高所致。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鞏膜、皮膚、尿液被染成黃色,簡稱為“眼睛黃、皮膚黃、尿黃”。由于鞏膜含有較多的彈性硬蛋白,與膽紅素結合力比較強,因而黃疸患者的鞏膜發(fā)黃要早于皮膚變黃。當血清總膽紅素在17.1~34.2μmol/L時,肉眼看不出黃疸,稱為“隱性黃疸”。當血清總膽紅素濃度超過34.2μmol/L時,臨床上肉眼可發(fā)現(xiàn)黃疸,稱為“顯性黃疸”。判斷黃疸的類型非常重要,不同類型的原因、表現(xiàn)、化驗和檢查、治療、預后均不盡相同。根據(jù)教科學傳統(tǒng)分類,總體上分為溶血性、肝細胞性、梗阻性三種類型。二、溶血性黃疸(1)機理方面溶血性黃疸是由于紅細胞大量破壞(溶血)后,間接膽紅素生成增多,大量間接膽紅素運輸至肝臟,使肝細胞負擔增加。當超過肝臟處理(攝取、結合)間接膽紅素能力時,則引起血液中間接膽紅素濃度增高。此外,大量溶血導致貧血,使肝細胞處在缺氧、缺血狀態(tài)下。這樣肝臟(肝細胞)處理間接膽紅素的能力必然降低,導致間接膽紅素在血液中濃度更為增高,因而出現(xiàn)黃疸。(2)病因方面凡能引起溶血的疾病均可產(chǎn)生溶血性黃疸,包括先天性溶血性貧血和后天性獲得性溶血性貧血。先天性包括海洋性貧血(地中海貧血)、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等。后天性包括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新生兒溶血病、不同血型輸血后溶血及蠶豆病、伯氨喹啉、蛇毒、毒蕈、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等。(3)表現(xiàn)方面一般黃疸為輕度,呈淺檸檬色。急性溶血時可有發(fā)熱、寒戰(zhàn)、頭痛、嘔吐、腰痛,并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和血紅蛋白尿(尿呈醬油色或茶色),嚴重者可有急性腎功能衰竭。慢性溶血多為先天性,除伴貧血外,還有脾腫大。(4)診斷方面溶血性黃疸者有貧血、網(wǎng)織紅細胞增多、以間接膽紅素增高為主,尿膽原(+)、尿膽紅素(-)、骨髓中紅系增生明顯等表現(xiàn),據(jù)此做出診斷。(5)治療方面首先針對溶血性疾病本身進行治療。清除病因(如瘧疾引起紅細胞破壞需根治瘧疾才能糾正)、去除誘因(如G-6-PD缺乏癥患者應避免食用蠶豆和使用具有氧化性質藥物)、對癥治療(如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血漿置換,對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某些類型地中海貧血、藥物治療無效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患者行脾切除等)。其次對癥退黃治療,常用思美泰、中藥等藥物。需要注意的是,如溶血未解除,退黃是困難的,而且效果是暫時的。三、肝細胞性黃疸肝組織(肝細胞)絕對不足可出現(xiàn)肝細胞性黃疸。如果肝內生長巨大癌塊,占據(jù)了70%以上肝體積,那么剩余正常肝體積不足30%,則不足以維持正常的膽紅素代謝功能,導致黃疸。如果病人存在乙肝和肝硬化,可能癌塊只占據(jù)50%的肝體積,剩余50%肝臟還是不足以維持正常的膽紅素代謝功能,從而導致黃疸。這種由于肝內腫瘤占據(jù)導致剩余肝臟不夠維持生命產(chǎn)生的黃疸,如果黃疸超過了63μmol/L,則不宜進行抗癌治療。一般除了肝移植(必須要有移植指征)外,無較好的治療方法。在大肝癌或多發(fā)肝癌的外科手術切除前,醫(yī)師可能會讓患者做肝癌的三維CT成像檢查,計算癌塊體積和剩余肝組織體積,從而評估癌塊切除后(癌塊連同周邊肝臟一并切除),剩余肝臟組織的體積能否維持正常的膽紅素代謝。還有一種情況比如肝門部膽管癌,計劃手術治療,把癌塊和右半肝一并切除,剩余的左半肝不夠用,怎么辦?此時可以先做門靜脈栓塞(Portalveinembolization,PVE)。通過介入的方法栓塞門靜脈右支,這樣促使左半肝增生長大。待半個月長大到可維持人體生命需要的時候,再開刀,切除肝門部癌塊和右半肝。如果肝細胞大量壞死,還存活的肝細胞不足以維持正常的膽紅素代謝功能,產(chǎn)生的黃疸也屬于肝組織(肝細胞)絕對不足導致。重癥黃疸肝炎的病理基礎是肝臟大塊組織壞死,病因主要包括藥物、毒物、病毒、細菌、酒精、放射線、自身免疫等。在化驗檢查方面,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同等上升,超聲、CT或磁共振等檢查顯示肝內膽管不擴張。治療方面除了護肝利膽退黃等內科治療外,還需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必要時可以人工肝替代治療。肝組織(肝細胞)的功能下降可出現(xiàn)肝細胞性黃疸。常見于慢性肝病或急性輕度肝損害,比如慢性肝炎或肝硬化,一些化療等藥物引起的輕度肝損害,導致肝細胞功能下降,代謝膽紅素能力不足,從而出現(xiàn)黃疸。在治療方面,除了常規(guī)的護肝利膽退黃藥物治療后,還需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比如戒酒、抗病毒、抗肝纖維化等。中醫(yī)藥治療肝細胞性黃疸具有獨特優(yōu)勢,聯(lián)合西藥治療效果更好。有人認為中藥(草藥)傷肝,因而不敢使用中草藥。為了消除大家的顧慮,我們潛心研究,創(chuàng)建國內外首個肝病草藥庫,從該庫中選擇中藥組方,從未出現(xiàn)過藥物性肝損害。我們的不少癌癥病人長期服用中草藥五年以上,均未出現(xiàn)肝損害,而且還有護肝退黃作用。病人的黃疸可能是多種類型并存。比如大肝癌或多發(fā)肝癌病人伴有乙肝和肝硬化,一方面剩余肝組織不夠用,另一方面又存在乙肝和肝硬化,兩種類型并存。四、梗阻性黃疸梗阻性黃疸又稱阻塞性黃疸,是臨床較常見的病理狀態(tài),主要由于肝外或肝內膽管部分或完全機械性梗阻,膽汁由膽管排入腸道的過程受到阻礙,導致膽汁淤滯、膽紅素反流入血引起的黃疸。在病因方面分為良性和惡性。良性梗阻性黃疸,主要病因有結石、炎癥、蛔蟲等。由結石引起的梗阻性黃疸,黃疸程度會隨著結石情況發(fā)生變化。當結石完全嵌頓引起膽道炎癥水腫導致膽道完全梗阻時,黃疸會隨之加深。當結石松動,炎癥水腫消退時,黃疸會減輕。因結石引起的膽道梗阻,常常有右上腹疼痛,呈持續(xù)性鈍痛、隱痛、絞痛,結石嵌頓時疼痛劇烈,難以緩解。結石引起的梗阻性黃疸并發(fā)感染時,可有發(fā)熱。由膽管炎引起的梗阻性黃疸,常見的膽管炎有急性化膿性膽管炎、硬化性膽管炎,表現(xiàn)為發(fā)熱,體溫常在39℃以上,波動幅度大,24h內波動范圍超過2℃。寒戰(zhàn)者多為急性化膿性膽管炎,持續(xù)低熱數(shù)天不退者常是硬化性膽管炎。如果出現(xiàn)急性化膿性膽管炎,需要及時穿刺引流治療,不能耽誤。否則感染加重,發(fā)生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膽道蛔蟲引起的梗阻性黃疸,主要表現(xiàn)為上腹部絞痛,需要驅蟲治療,目前該類型黃疸很少見。惡性梗阻性黃疸是由腫瘤引起的梗阻性黃疸。肝癌、膽管癌、胰腺癌、膽囊癌、轉移性肝癌、其他癌癥肝門部淋巴結轉移等,壓迫或侵犯膽管,導致膽管完全或部分阻塞,上游膽汁淤積。惡性梗阻性黃疸如果不能手術,則需要及時退黃治療,因為藥物治療幾乎無效。惡性梗阻性黃疸發(fā)展相當迅速,有的病人在家里耽誤后導致黃疸越來越高,等到人吃不消了再來我們醫(yī)院,即使穿刺引流成功,效果也不好。因為較長時間的黃疸導致肝細胞發(fā)生了損害,不容易恢復。還有少數(shù)病人穿刺引流后黃疸暫時性輕度下降,隨后再次上升,越升越高,最后肝衰竭。我們在治療惡性梗阻性黃疸方面積累了豐富經(jīng)驗,2020年成功做了400多次穿刺引流,穿刺成功率高,并發(fā)癥少。根據(jù)梗阻的部位分為肝外膽管梗阻和肝內膽管阻塞。肝外膽管阻塞,如膽總管結石、膽道蛔蟲病、術后膽道狹窄、膽管癌及先天性膽道閉鎖等;肝外膽管受壓,如胰頭癌、肝胰壺腹癌、膽總管癌、肝癌以及肝門部或膽總管周圍腫大淋巴結(癌腫轉移)壓迫等。肝內膽管阻塞又分為肝內阻塞性膽汁淤滯與肝內膽汁淤滯。前者常見于肝內膽管泥沙樣結石、原發(fā)性硬化性膽管炎、癌栓(多為肝癌)、華支睪吸蟲病等;后者常見于毛細膽管性病毒性肝炎、藥物膽汁淤積癥等。膽管因多種原因發(fā)生梗阻后,梗阻上部的膽管內則有大量膽汁淤積,膽管擴張,壓力升高,膽汁通過破裂的小膽管和毛細膽管流入組織間隙和血竇,引起血內膽紅素增多(膽汁酸鹽也進入血液循環(huán)),產(chǎn)生黃疸。梗阻性黃疸除了眼睛黃、皮膚黃和尿黃之外,還常伴有皮膚瘙癢、大便顏色變淺(白色或白陶土樣)?;炛笜丝偰懠t素(TBIL)增高(>34.2μmol/L),直接膽紅素(CB)明顯升高,直接膽紅素/總膽紅素>50%,谷氨酰轉肽酶(GGT)、堿性磷酸酶(ALP)、血清總膽酸(TBA)增高。超聲、CT或磁共振檢查見肝內膽管擴張,也有膽管不擴張,則為小膽管或毛細膽管膽汁淤積。在治療方面,如果肝內膽管明顯擴張,可以穿刺引流治療,將膽汁引流出來則黃疸減退,同時中藥配合治療,增加膽紅素下降速度。如果肝內膽管不擴張,則西醫(yī)內科藥物治療,同時配合中醫(yī)藥利膽退黃治療,以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等為主。五、如何判斷黃疸嚴重程度及類型在肝功能化驗報告單中,膽紅素分為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三種,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當患者出現(xiàn)黃疸時,如何根據(jù)肝功能報告單初步判斷黃疸的嚴重程度?主要看總膽紅素這項指標。黃疸程度總膽紅素數(shù)值隱形黃疸17.1~34.2μmol/L輕度34.2~171μmol/L中度171~342μmol/L重度>342μmol/L這種判斷方式只能作為初步判斷,具體還要結合病因、黃疸類型、轉氨酶和其他組織器官等情況綜合判斷疾病嚴重程度。根據(jù)肝功能報告單可以初步判斷黃疸的類型。類型膽紅素升高直接膽紅素與總膽紅素的比值溶血性黃疸間接膽紅素升高為主直接膽紅素/總膽紅素<0.2梗阻性黃疸直接膽紅素升高為主直接膽紅素/總膽紅素>0.5肝細胞黃疸直接膽紅素升高,間接膽紅素升高直接膽紅素/總膽紅素>0.2,但<0.5根據(jù)尿常規(guī)報告單也可以初步判斷黃疸的類型。尿膽紅素尿膽原提示陰性(-)陽性(+)溶血性黃疸陽性(+)陽性(+)肝細胞性黃疸陽性(+)陰性(-)梗阻性黃疸以上判斷只是初步判斷,病人家屬需要和專業(yè)醫(yī)師一起進行準確判斷,實施針對性治療。(吳孝雄,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七人民醫(yī)院,腫瘤二科副主任醫(yī)師,碩士生導師。畢業(yè)于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西醫(yī)結合七年制本碩連讀專業(yè),師從腫瘤專家朱世杰教授,獲醫(yī)學碩士學位。擅長肺癌、肝膽癌、胃腸癌等常見腫瘤微創(chuàng)介入、放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及中醫(yī)藥治療;癌性胸腹水、梗阻性黃疸的穿刺治療。好大夫網(wǎng)上診室https://wuxxdf.haodf.com)
吳孝雄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9月20日2675
0
8
黃疸相關科普號

王小虎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小虎 副主任醫(yī)師
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
新生兒科
92粉絲1.3萬閱讀

龍振晝醫(yī)生的科普號
龍振晝 副主任醫(yī)師
寧德市閩東醫(yī)院
感染性疾病科
255粉絲34.2萬閱讀

吳孝雄醫(yī)生的科普號
吳孝雄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七人民醫(yī)院
腫瘤介入科
320粉絲42.6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陳晨 主任醫(yī)師湖南省人民醫(yī)院 肝膽外科
膽結石 153票
膽管結石 25票
肝癌 17票
擅長:擅長膽管結石、肝癌、肝血管瘤、膽囊癌、膽管癌、膽囊結石、膽囊息肉樣病變、胰腺炎、胰腺癌等疾病的診斷及治療。 -
推薦熱度4.5鐘蕓詩 主任醫(yī)師上海中山醫(yī)院 內鏡中心
腸息肉 37票
膽管結石 23票
食道癌 16票
擅長:膽胰疾病的內鏡微創(chuàng)治療(ERCP治療膽總管和胰管結石,膽管腫瘤的射頻消融和光動力治療,梗阻性黃疸、胰腺囊腫),復雜消化道梗阻內鏡支架及引流術,食管癌、胃癌和結直腸肛管癌的ESD切除(尤其擅長化療免疫治療后ESD切除),賁門失弛緩癥POEM手術,神經(jīng)內分泌腫瘤的內鏡治療,胃腸間質瘤和平滑肌瘤的內鏡切除(尤其擅長藥物縮小后內鏡手術),復雜結直腸息肉病的診治,返流性食管炎的內鏡微創(chuàng)治療,食管巨大憩室的內鏡治療,各種消化道瘺的內鏡診治。 -
推薦熱度4.5吳亞光 主任醫(yī)師山東省立醫(yī)院 肝膽外科
膽管癌 17票
肝癌 15票
胰腺癌 13票
擅長:肝膽胰系統(tǒng)疾病,對肝癌、膽管癌、胰腺癌的診斷、可切除性預測、術前綜合治療、對急性胰腺炎的診治有較高的造詣,熟練掌握肝膽外科微創(chuàng)技術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