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寧主任醫(yī)師 哈醫(yī)大一院 骨科 患者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劉寧醫(yī)生。我們在門診出診時經常會遇到一些病人主訴每天清晨早起腳落時,或者長時間徒步或登山活動后足底非常痛,一般持續(xù)1周甚至更長時間。一般聽到病人這樣描述自己的病情,大部分患者應該就是得了足底筋膜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跟痛癥。大約十分之一的40-60歲的人都會經歷這樣的痛。大多數足底筋膜炎患者都是體力勞動較多或每天行走較多的人,如果得不到正確的治療和休息,這些疼痛會漸漸加重,而且在爬樓梯或長時間站立后疼痛加劇。影響工作和生活。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關節(jié)外科劉寧產生足底筋膜炎的原因 在正常情況下,足底筋膜就像一個具有彈性并且?guī)椭覀儨p震的弓弦樣結構,支撐著我們的足弓。走路時,當我們的腳著地的時候,會拉伸足底筋膜。如果拉伸的張力或壓力太大,就會在筋膜上產生小的撕裂。反復拉伸和撕裂會刺激足底筋膜并引起炎癥反應,形成疤痕組織,在走路和站立時就會疼痛。然而,也有一些原因不明確的疼痛存在。足底筋膜炎的預防 首先要學會照顧好你的腳,盡量穿具有足弓支撐和后跟較軟的休閑鞋子,保持體重,避免肥胖。同時建議每天站立較多或行走較多的朋友每天晚上睡前做點拉伸或是按摩運動,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如足底筋膜伸展運動:一手固定腳跟,另一手握住腳趾,用力將腳趾往上扳至筋膜有被拉扯感覺為止;每次拉扯后停留10秒鐘再放松,重復10次?;蛘卟捎酶鼮橄冗M的筋膜槍來幫助拉伸以及放松肌肉和筋膜組織。足底筋膜炎的治療方法 足底筋膜炎高達大多不需要進行手術,而手術的效果至今仍不算確切。很多患者朋友通過改善生活作息,會在發(fā)病2個月-半年左右緩解。包括多休息,避免足底過度勞累,減少過度跑步、跳舞或跳躍。另外可以外用消炎止痛藥,比如扶他林軟膏等。以及使用體外沖擊波治療等都是有效的治療措施。其次還可以考慮采用專門的足跟痛鞋墊或3D打印定制鞋墊來使我們的足部負重更加均勻,同時也能夠幫助克服不正確的行走姿勢等。2020年08月09日
2096
0
10
-
何博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德濟醫(yī)院 骨科 肌肉和筋膜的無菌性炎癥反應,若在急性期沒有得到徹底的治療而轉入慢性;或者由于病人受到反復的勞損、風寒等不良刺激,可能反復出現持續(xù)或者間斷的慢性肌肉疼痛、酸軟無力等癥狀。好發(fā)于腰背部,又稱“腰背肌損傷”、“腰背部纖維炎”。其次好發(fā)于頸肩部及胸背部一、病因1、慢性勞損是最多見的原因之一。肌肉、筋膜受損后發(fā)生纖維化改變,使軟組織處于高張力狀態(tài),從而出現微小的撕裂性損傷,最后又使纖維樣組織增多、收縮,擠壓局部的毛細血管和末稍神經出現疼痛。2、潮濕、寒冷的氣候環(huán)境為另一重要發(fā)病因素,濕冷可使肌肉血管收縮,缺血,水腫引起局部纖維漿液滲出,最終形成纖維織炎。3、慢性感染、精神憂郁、睡眠障礙、甲狀腺功能低下以及高尿酸血癥等疾病也經常并發(fā)肌筋膜炎。二、誘因1、外傷2、長期保持固定姿勢,或體位。3、風寒濕冷刺激4、抵抗力低下,發(fā)育畸形三、癥狀體征1、固定壓痛點。2、局部軟組織,肌肉痛。3、缺血性疼痛。4、功能受限,僵硬。四、分類1、頸部筋膜炎2、肩背筋膜炎3、腰背筋膜炎4、臀肌筋膜炎5、跖筋膜炎五、治療 肌筋膜炎這類疾病主要以保守是治療為主,首先藥物有非甾體類抗炎藥物,物理治療,包括:物理按摩、透熱療法(各式熱浴、紅外線、超短波、微波等)。中醫(yī)中藥內服外敷;中醫(yī)按摩和手法(揉、壓、撥、拿、搓、叩等。局部封閉術,針刀治療,射頻治療。骨骼肌肉,關節(jié)功能鍛煉。2020年07月29日
1763
0
1
-
張昊華主任醫(yī)師 北京積水潭醫(yī)院 矯形骨科 有一種傷不起的痛,叫肌筋膜炎北京積水潭醫(yī)院矯形骨科張昊華來源:骨科疾病防治與康復作者: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 張波肌筋膜炎是一種臨床常見,而又常被忽略或誤診的痛癥,肩頸腰部的肌肉、韌帶、關節(jié)囊的急性或慢性的損傷、勞損等是本病的基本病因。肌筋膜炎好發(fā)于腰背部,因此又稱“腰背肌損傷”、“腰背部纖維炎”、“腰背筋膜疼痛癥候群”等。其次好發(fā)于頸肩部及胸背部,是指肌肉和筋膜的無菌性炎癥反應,若在急性期沒有得到徹底的治療而轉入慢性;或者由于病人受到反復的勞損、風寒等不良刺激,可能反復出現持續(xù)或者間斷的慢性肌肉疼痛、酸軟無力等癥狀。本病治療以對癥保守治療為主,必要時手術。肌筋膜炎最常見的疼痛部位肌筋膜炎的病因慢性勞損是最多見的原因之一。肌肉、筋膜受損后發(fā)生纖維化改變,使軟組織處于高張力狀態(tài),從而出現微小的撕裂性損傷,最后又使纖維樣組織增多、收縮,擠壓局部的毛細血管和末稍神經出現疼痛。潮濕、寒冷的氣候環(huán)境為另一重要發(fā)病因素,濕冷可使肌肉血管收縮,缺血,水腫引起局部纖維漿液滲出,最終形成纖維織炎。慢性感染、精神憂郁、睡眠障礙、甲狀腺功能低下以及高尿酸血癥等疾病也經常并發(fā)肌筋膜炎。常見如下幾個誘發(fā)因素:01外傷史部分患者有程度不等的外傷史。肌肉、筋膜受損傷后,未及時治療或治療不徹底,留下隱患,遷延日久而致病。02久坐久站長期單一姿勢工作者不少患者雖沒有明顯急性外傷史,但因長時間坐班少活動;或因工作姿勢不良,長期處于單一的特定姿勢;或因工作緊張,持續(xù)性負重,過度勞累等,遷延日久而致病。03感受風寒濕邪經絡阻滯、氣血運行不暢影響肌肉筋膜的營養(yǎng)和代謝,遷延日久而致病。04抵抗力低下或者發(fā)育畸形患者體弱抵抗力低下或者發(fā)育畸形患者體弱,免疫功能不強;或是腰骶椎先天變異(畸形);或是脊柱退行性疾病(骨質增生)誘發(fā)。肌筋膜炎的臨床表現01固定壓痛點肌腱的附著點或肌腹上有固定疼痛區(qū)和壓痛點。壓痛點位置常固定在肌肉的起止點附近或兩組不同方向的肌肉交接處,壓痛點深部可摸到痛性硬結或痛性肌索。按壓痛點可引發(fā)區(qū)域性的不按神經根感覺分布的分散痛。02局部肌肉痛慢性持續(xù)性酸脹痛或鈍痛,疼痛呈緊束感或重物壓迫感,最長見于腰、背、頸、肩部疼痛,骶、臀、腿、膝、足底、肘或腕等也均可發(fā)生。體檢時發(fā)現局部肌肉緊張、痙攣、隆起、攣縮或僵硬。03缺血性疼痛增加肌肉血流的治療可使疼痛減輕,局部受涼或全身疲勞、天氣變冷會誘發(fā)疼痛,深夜睡眠中會痛醒、晨起僵硬疼痛,活動后減輕但常在長時間工作后或傍晚時加重,當長時間不活動或活動過度甚至情緒不佳時也可疼痛加重。04可能有局部或臨近部位損傷史,女性發(fā)病多于男性。05診斷筋膜炎還需排除局部占位性或破壞性病變。肌筋膜炎的分類01腰背肌筋膜炎急性期腰部疼痛劇烈,有燒灼感,腰部活動時癥狀加重,局部壓痛顯著,有時體溫升高、血液檢查可見白細胞增高。急性發(fā)作后,少數患者癥狀完全消退,多數會遺留疼痛,或相隔數月、數年再次發(fā)作。慢性者表現為腰部酸痛,肌肉僵硬,有沉重感,晨起或天氣變化及受涼后癥狀加重,稍加活動可緩解,勞累后又加重,腰部壓痛廣泛,多無局限性壓痛,腰活動可正常,但活動時酸痛明顯。02臀肌筋膜炎臀部酸痛不適,肌肉僵硬板滯,有重壓感,有時皮下可捫及痛性硬結或痛性肌索。晨起或天氣變化及受涼后癥狀加重,活動后則疼痛減輕,常反復發(fā)作。急性發(fā)作時,局部肌肉緊張、痙攣,活動受限。03肩背肌筋膜炎頸、肩和背部疼痛僵硬,沉重感、活動不靈和肩臂酸脹及麻木等;陰雨、潮濕、風寒、勞累、扭傷等可使癥狀加重;患處肌肉僵硬、壓之酸痛或觸及索狀物,揉壓患處感到舒適、癥狀減輕。04頸后肌筋膜炎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工作,尤其是長期伏案,低頭工作的工種,易患此病,一般僅限于頸后部不適。主要癥狀:頸后部疼痛、酸脹、僵硬、沉重、壓迫感、活動不靈,一般無神經癥狀,晨起加重,活動后減輕。病情嚴重可伴有頭痛及肩背部麻木等。05跖筋膜炎多為長時間走路(如登山、徒步、逛街等)引起的足底慢性損傷。此外,鞋跟太硬造成對足跟壓迫,常穿高跟鞋也會加重足底損傷。單腳足跟疼痛最常見,也可以足弓或前足疼痛。晨起當腳剛接觸地面、準備站起來的瞬間,疼痛非常劇烈,稍加活動可減輕,行走一段時間后又加重。肌筋膜炎的治療01物理治療在非急性疼痛期,可嘗試做小燕飛、鯉魚打挺等動作,舒緩肌肉勞損。還可以遵醫(yī)囑進行物理按摩、透熱療法(各式熱浴、紅外線、超短波、微波等),是肌筋膜炎的基礎治療,對疼痛緩解有不錯療效,很多輕中度患者堅持理療即可治愈。02西藥治療消炎鎮(zhèn)痛、消腫解痙類藥物能迅速減輕癥狀和改善生活質量,尤其對急性期患者療效奇佳,常用的如芬必得、扶他林、西樂葆、邁之靈、妙納等。西醫(yī)封閉治療對很多痛點局限的患者也有特效,但要注意防止可能的并發(fā)癥。03中醫(yī)藥治療臨床經驗證實很多中藥或外用膏藥也能達到消腫、消炎和解痙鎮(zhèn)痛的目的,還有中醫(yī)按摩和手法(揉、壓、撥、拿、搓、叩等)也對很多患者有效。04介入或手術治療對極少數臨床上癥狀頑固,久治不愈的患者就需介入或手術治療。介入治療屬于微創(chuàng)治療,其中超聲引導下的小針刀或者射頻等肌肉松解治療效果不錯,如果療效還不佳則需開放手術切除病變組織。但肌筋膜炎常為多發(fā)性病變,手術只能解決一處癥狀,故應嚴格掌握手術指征。肌筋膜炎的預防注意安全,避免外傷;注意氣候變化,保暖,防止寒濕侵襲;控制體重,減輕腰部負重;床墊要不軟不硬,有足夠支撐,符合人體生理曲線;工作臺面高低要合適,長期伏案工作者,建議墊高電腦顯示器,盡量平視或輕微仰視屏幕,或者將座椅適當降低;不要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不要過于勞累,應勞逸結合,每一小時建議起來走動一下,舒展一下筋骨;體育鍛煉前應先做熱身運動,強度要循序漸進,減少足部沖擊性活動;在進行專業(yè)訓練或強度較大運動時,要采取必要保護措施,如配戴護腰帶、護腕、護肘、護膝、護踝、足弓護墊等。End提示:一切視患者自身情況和以專業(yè)醫(yī)生診斷治療為準。2020年07月28日
5299
0
3
-
程歡主任醫(yī)師 霍山縣醫(yī)院 骨科 跟痛癥 足底筋膜炎 腳底板疼痛是醫(yī)生在門診經常遇到的疾病,跟痛癥常見的病因有: 足底筋膜炎 跟腱炎 足底脂肪墊萎縮 其中足底筋膜炎是最常見的, 在USA,每年有3百萬人因為足底筋膜炎就診 01 怎么判斷“足底筋膜炎” 典型表現 早上剛下床的那一段時間是最痛的 踮腳站立,或者上樓梯的時候更痛一些 長時間站立也會疼痛 足底筋膜炎的經典疼痛部位在足跟前方一點點,跟骨和足底筋膜連接的位置 有時候拍片子會在這個地方看到有骨刺生長。 什么是足底筋膜 這是腳底板的一條韌帶,寬厚而堅韌,它構成足弓的弓弦部分。 當足底筋膜過度拉伸時,可能會導致足底筋膜炎,同時造成: 足跟痛 骨刺 02 為什么會有“足底筋膜炎” 哪些人容易得跟痛癥? 足底筋膜的反復牽拉刺激的人容易得“足底筋膜炎” 負重和足底筋膜炎的關系 所有造成足弓下塌的行為和動作都會加重“足底筋膜炎” 比如:肥胖、過度行走、平足…… 03 治療 保守治療 減少負重 更換合適的平底鞋 拉伸足底筋膜 口服鎮(zhèn)痛藥物 體外沖擊波治療 手術治療 手術原則:切除炎性的筋膜 關節(jié)鏡手術: 也是切除足底筋膜的炎性部分, 相對傳統(tǒng)手術方式,關節(jié)鏡手術微創(chuàng)、恢復快、風險低 Foot 治療的誤區(qū) 封閉針治療 反復注射封閉針使足底筋膜變脆,更容易撕裂。 更不好的是造成足底脂肪墊萎縮,這樣更難治療。 骨刺造成疼痛 很多病人要求醫(yī)生切除足跟的骨刺,其實這種觀點是不對的, 我們說足底筋膜炎同時造成了疼痛和骨刺,所以我們只要治療了足底筋膜炎,即使不切除骨刺,同樣能解決疼痛問題。2020年07月12日
8484
0
3
-
王麗娜主任醫(yī)師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疼痛科 近日,蘇大附一院疼痛科王麗娜主任門診上來了一位57歲的李女士,患者退休后經常暴走步行和跑步鍛煉,3個月前早晨起床行走時突然感到左腳跟疼痛,但是每當下地走一陣以后,疼痛就逐漸減輕;但李女士為了鍛煉還是堅持暴走,最近足底痛越來越重,甚至到了不走路都痛的程度。有人說她是腎虧,有人說是足跟痛,有人說是得了風濕病,究竟是怎么回事? 1.什么是跟痛癥/足跟痛/足底筋膜炎/跖腱膜炎 經過詳細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初步排除脊柱關節(jié)病等癥后,王主任告訴李女士她可能患的病叫“”跟痛癥“,俗話又叫足跟痛,以病因命名又可叫足底筋膜炎,跖腱膜炎等。其典型癥狀是清晨下地的第一步,足跟部特別疼痛。有的活動幾分鐘后,疼痛反而消失;當坐下來休息一段時間,再次站立時又會出現疼痛。這種情況有時可以自然消失,不治自愈,但是,有的可以持續(xù)數月至數年不等,檢查時多可見跟骨內側面有局限壓痛。這毛病雖然不大,但嚴重困擾著人們的生活,給人們的活動、行走帶來嚴重不便。 所有年齡階段的人都可能會患此病,就目前來看,多發(fā)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以及有足弓問題的人群,女性多見,男性也時有發(fā)生;老年人本身的足底脂肪墊萎縮,其緩沖震蕩、防止摩擦的作用減弱,使局部更容易受到損傷而出現疼痛。尤其那些喜歡穿軟的、薄底布鞋的人群更容易發(fā)生足跟痛。 以下人群為發(fā)病的高危人群,務必注重足底保養(yǎng)和預防性康復鍛煉:40-60歲中老年人,年老體弱,肥胖者;扁平足或高足弓;長期跑步又不注意拉伸的運動愛好者;訓練量過大的運動員;愛穿高跟鞋、拖鞋(尤其人字拖)、有過足外傷史;長期站立或行走如保安、售貨員等。 2.發(fā)病原因是什么 1)雖然部分發(fā)病人員x線檢查發(fā)現跟骨骨刺,但這往往不是導致疼痛的直接原因,只是隆起的骨刺,更容易使局部組織受到摩擦、勞損,產生無菌性炎癥,其足跟疼痛的程度與局部炎癥反應的輕重有關,而與骨刺大小無直接關系。 2)足底筋膜炎其實更更類似于一種退化性疾病。我們的身體具有自愈能力,但如果年老體弱,運動強度過大,或足弓支撐力不佳,超過了身體的承受能力就會造成疼痛的產生。因此,它不是真正的”發(fā)炎“,對其治療不能”封閉“,”消炎“了事。 3)小腿肌肉的緊張,或患者肌力不均衡致使髖-膝-踝關節(jié)聯(lián)動機制有問題,失代償后變會限制踝關節(jié)的運動,尤其是限制其背伸運動(腳背上勾的運動)。如原發(fā)或繼發(fā)的小腿腓腸肌,比目魚?。ǘ吆戏Q小腿三頭肌)緊張,在行走的時候就會過度的使用腳心或前腳掌的力量,甚至全腳掌著地出現后天足弓塌陷,導致小腿三頭肌進一步緊張,按照肌筋膜鏈理論也會限制后表鏈包括腘繩肌的拉伸等。 3.得了跟痛癥怎么辦 1)家庭和保守治療: (1)盡可能的少走動,至少休息1周,可使用手杖,減輕足部負重;冰敷疼痛部位:每次10-15分鐘,每天至少兩次,發(fā)作的前幾天冰敷次數可增加; (2)選擇舒適的鞋子,有條件建議嚴格區(qū)分運動與平時穿的鞋。運動時要穿專業(yè)的訓練鞋,這類鞋的減震效果比較好,對足部能起到一個比較好的保護作用。但是有些運動鞋雖然也穿起來非常舒適,但是由于其前腳掌部位是翹起狀態(tài),無法讓整個足部均衡受力,所以建議平時不要常穿。 (3)有條件者可請醫(yī)生協(xié)助進行肌內效貼的貼敷持續(xù)促進康復;有靜息痛(不動的時候也痛)患者,還可急性期在夜間使用專用支架固定患足 (4)口服非甾體抗炎藥(NSAIDs)緩解疼痛不適 (5)中藥熏洗、熱敷、局部理療,以及外用軟膏、藥油、膏藥等,也可以緩解疼痛 2)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疼痛科特色治療: (1)早期首選放散狀沖擊波理療,5-7天一次,5-7次一個療程 (2)行肌筋膜觸發(fā)點(激痛點)干針技術松解重點肌群,根據嚴重程度2-7天一次,5次一個療程??山Y合沖擊波和肌內效貼貼敷技術 (3)中重度患者建議預約入院完善檢查后,行超聲引導下PRP(富血小板血漿)修復技術,肌筋膜脈沖射頻術。根據嚴重程度入院1-5天不等,2-4周一次,3次一個療程。 3)預防及康復鍛煉:所有鍛煉先保證質量(按標準做到自己極限),再保證數量,最后再強調速度。不僅適用于高危人群,也適用于跟痛病因未解除,而癥狀已緩解的人群。日常保養(yǎng)鍛煉可增加全身有氧鍛煉,提高全身關節(jié)的穩(wěn)定和靈活性,糾正體態(tài)失衡等,詳見王麗娜主任公眾號其他文章。 (1)避免久站、久坐;可以多來回走動,避免突然起身跳、扭動踝部;坐下時將腿抬高,或者交替做踢腿運動;工作時,最好每半小時起身活動; (2)鞋子選擇見”家庭和保守治療“(2); (3)促進腿部血液循環(huán):盡量避免行走于水泥地、石子路等堅硬不平的路面,可通過散步、慢跑、游泳、騎車等鍛煉腿部肌肉,避免做一些使足跟負重增加的活動,如搬重物、爬樓梯等;注意足部防寒保暖,盡量不使踝部暴露;每天溫水泡腳增加局部血液循環(huán); (4)肌肉強化訓練: 腳趾走路:先用腳尖站立,慢慢開始行走,一開始每次走10-15步,熟練后可以走20-25步; 小腿拉伸:如此站在樓梯上,需手扶欄桿;也可以單腳進行;堅持15-20秒,每天做4個循環(huán)。拉伸原則:足部上提和下降,應當以自己可以控制的強度來運動,大約1秒向上和1秒下降腿部的節(jié)律進行。但要量力而行,隨著堅持,可以逐漸加多次數。也可以一腿伸直,另一腿彎曲,如做推墻動作,堅持10秒;換腿重復;每天做20個循環(huán);有條件還建議使用彈力帶拉伸。 泡沫滾軸放松小腿三頭肌 (5)坐位鍛煉:可以患足在上,蹺二郎腿,一手抓住大腳趾,慢慢的向身體處搬動,另一只手護住足底,堅持10秒,每天重復20次;足底滾動網球。也可以用腳趾做撿筆或抓毛巾的運動,撿到或抓到后保持數秒,每天重復10次。 務必不要過度,鍛煉完疼痛患者可4度冷水礦泉水瓶滾敷15分鐘。 本人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出處!2020年07月04日
3378
0
2
-
徐明民主任醫(yī)師 浙江省榮軍醫(yī)院 超聲介入科 基本病因主要是足底筋膜(跖腱膜)組織及其止點受到多次反復的超負荷牽拉,其次是足弓結構或生物力學異常引起足底筋膜跟骨止點的反復微損傷所導致的無菌性炎性。誘發(fā)因素特定的運動:如長跑、長時間行走和爬山、芭蕾舞等。生理因素:如患有扁平足、高弓足等。肥胖和內分泌因素:多余的體重會給足底筋膜帶來較大的壓力,糖尿病等內分泌因素亦可誘發(fā)足底筋膜炎。職業(yè)因素:如教師、警察等需要長時間站立或行走的職業(yè)。典型癥狀慢性足底筋膜炎的疼痛部位較為固定,通常表現為足跟或足底靠近足跟處的疼痛,單側多見。疼痛在患者早晨起床后邁出前幾步時最為明顯,也可在長時間休息后站起時發(fā)生。運動后疼痛比運動中明顯。長時間行走或跑步、大運動量、赤足行走、用足尖行走或上樓等動作也可誘發(fā)疼痛。足底筋膜炎導致的足跟痛常影響人們的生活,使生活質量下降。伴隨癥狀足底筋膜炎相關的神經感覺異常相對少見,患者可出現整個足底內側的緊張(足底筋膜整體張力增加)。2020年06月10日
1368
0
0
-
王祥瑞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東方醫(yī)院 疼痛科 嗜酸性筋膜炎是伴嗜酸細胞增高性彌漫性筋膜炎,彌漫性腫脹硬化為特征,主要以筋膜發(fā)生彌漫性腫脹、硬化為特征的疾病. 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不明,臨床上較少見,是一種致殘率極高的疾病。Shulman于1984 年首次報道。嗜酸性筋膜炎發(fā)病年齡多集中在40 ~50 歲,但也有在老年人、兒童發(fā)病。Shulman LE. Diffuse fasciitis with hypergammaglobulinemia and eosinophilia:a new syndrome[J]. J Rheumatol,1984,11(5): 569 -570病因病因未明,30% ~46%的患者在發(fā)病前有過度體力活動或肌肉創(chuàng)傷。其發(fā)病可能與疏螺旋體、布魯桿菌、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體感染、化學物質接觸、蚊蟲叮咬、辛伐他汀、苯妥英、阿托伐他汀、抗結核藥物、靜脈注射鐵劑、疫苗接種相關。臨床表現嗜酸性筋膜炎以皮膚受累為主,主要表現為3 個階段:(1)受累肢體彌漫性水腫;(2) 不同程度橘皮樣改變;(3)皮膚硬化。。通常表現為受累肢體突然疼痛腫脹,多為對稱性。全身皮膚均可受累,以四肢最多見,常以患區(qū)皮下深部組織硬腫、繃緊、萎縮,病損表面呈橘皮樣凹凸不平橘皮樣表現及溝槽征為主要特點,或兼有皮膚紅斑及關節(jié)活動受限。實驗室檢查各項免疫指標均正常,病人一般無明顯全身癥狀,少數患者可伴關節(jié)或肌肉酸痛、乏力等。檢查MRI 是診斷嗜酸性筋膜炎的首選影像學檢查,其典型表現為T1 加權成像序列中深部筋膜增厚,T2 加權成像序列中肌肉組織高信號。注射對比劑后,筋膜處異常高信號,且僅局限于筋膜,肌肉和皮下脂肪多為正常,短時間反轉恢復序列( STIR) 相呈現出筋膜彌漫性水腫和炎性改變。診斷主要標準:(1)皮膚腫脹、硬化、增厚,呈對稱性或非對稱性,可分為彌漫性(四肢、軀體和腹部)或局限性(四肢);(2) 活檢提示筋膜增厚伴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的聚集伴或不伴嗜酸粒細胞的聚集。次要標準:(1) 嗜酸粒細胞>0. 5 ×109 / L;(2) 丙種球蛋白>1. 5 g/ L;(3) 肌無力或醛縮酶水平增高;(4) 凹陷征或橘皮樣改變;(5) MRI 示T2 增強相中筋膜高信號。排除系統(tǒng)性硬化癥后,滿足2 條主要標準或1 條主要標準加上2 條次要標準即可診斷嗜酸性筋膜炎。治療:藥物治療首選糖皮質激素。大多數患者對激素治療的初期反應良好,但單用激素治療療程長,病情易反復且不良反應大。多用中到大劑量。對于激素反應不佳者,甲潑尼龍沖擊療法可獲得較好療效, 為對于難治性及有系統(tǒng)損害時應盡早加用免疫抑制劑如環(huán)磷酰胺、霉酚酸酯(商品名驍悉)、甲氨蝶呤、環(huán)孢素A等。但我們認為無論是否存在系統(tǒng)受累,激素治療同時都應加用免疫抑制劑。以便激素盡快減量,減少長期大劑量激素應用的不良反應。西咪替丁部分有效。中醫(yī)診治風寒濕邪外襲經絡,脈絡痹阻,蘊結化熱,氣血運行不暢,肌膚筋脈失養(yǎng)而致。發(fā)展期以瘀血阻滯為主,治以活血化瘀為主,附以清熱涼血。萎縮期以氣血虛弱為主,治以補益氣血、軟堅通絡。方中芍藥、川芎、當歸活血化瘀,雞血藤、全蝎、皂角刺軟堅通絡,茯苓、白術健脾益氣,在此基礎上隨證加減.藥用:茯苓、白術各15g,芍藥12g,川芎l0g,當歸12g,雞血藤15g,全蝎、皂角刺各l0g。發(fā)展期加生地15g,丹參9g,牡丹皮10g;萎縮期加黃芪25g,熟地15g;病變在上肢加桂枝15g,下肢加川牛膝25g。水煎服,日1劑,3個月為1個療程。兒童及老年人用量酌減。2020年04月09日
3282
0
10
-
陳碧波副主任醫(yī)師 灌南縣第一人民醫(yī)院 骨科 足底筋膜炎在運動和非運動人群中均普遍存在,尤其是在跑步人群中高發(fā),占全部足跟痛患者的80%。其中,長跑愛好者的患病率明顯高于普通人群,據統(tǒng)計,10%的長跑運動員或有長跑習慣的人罹患此病。表現為行走時足跟附近疼痛,跳和跑時疼痛加??;在跖腱膜近側附著處(跟結節(jié))有明顯壓痛;跖趾關節(jié)被動牽拉時也產生疼痛。 足底筋膜是位于足底脂肪層深面的帶狀結締組織,被兩條淺溝分為三部分:中央帶、外側帶、內側帶。其中內側帶較薄,外側帶較厚,中間帶最厚,堅韌致密,也稱為足底腱膜。足底筋膜呈長三角形,尖向后附著于跟骨結節(jié),底向前分裂為五束,止于各趾的趾腱鞘,但彼此借橫纖維相連,附著于跖趾關節(jié)囊和趾腱鞘。足底內側神經及其分支位于足底內側半和內側三個半趾足底面的皮膚。足底外側神經則分布于足底外側半和外側一個半趾足底面的皮膚。說了半天,就是為了告訴大家,此處神經豐富,一旦發(fā)作,疼吶! 一、足底筋膜炎為何久治不愈?且聽筆者道來。雖然稱為“足底筋膜炎”,但其本質上是一類疼痛的統(tǒng)稱,其核心乃是局部退行性變,包括肌肉勞損,足跟部脂肪墊消退。當然也有跟骨結節(jié)處發(fā)生慢性滑囊炎,導致反復刺激跖內側神經及外側神經而引起的疼痛的病例。近年來的國內外研究表明:罹患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實際上并沒有“發(fā)炎”,而是局部組織發(fā)生退行性改變,譬如膠原退變、膠原纖維排列紊亂、粘液基質紊亂、成纖維細胞過度增殖和鈣化等病理現象,而非傳統(tǒng)的以白細胞、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等炎癥細胞浸潤為特征的“炎癥反應”。在諸多病例研究的組織學切片中也少見炎癥細胞。看到這您可能猜到了,足底筋膜炎之所以久治不愈。原來是治療方向上就錯了??诜蜃⑸湎姿幨蔷壞厩篝~! 看到這,跑友們終于弄清楚足底筋膜炎是怎么回事,動動自己的腳,仿佛隱約似乎好像也有那么一點疼。接下來,如何自查足底筋膜炎,幫您松一口氣。 足跟特定部位按壓疼痛和晨起下床足跟痛,是判斷足底筋膜炎的重要依據。此外,跑友可以通過一個被稱為“卷揚機試驗”的測試來實現簡單自查:采用坐位,握住大腳趾,將大腳趾上翹,如果誘發(fā)疼痛,則提示有可能是足底筋膜炎。 當然了,去醫(yī)院讓大夫告訴您還是最準確的 X線檢查:可顯示足跟部軟組織是否鈣化或跟骨是否有骨刺 骨掃描:可顯示跟骨的鈣攝取增加。 核磁共振(MRI):可顯示足底筋膜是否增厚。 二、關于足底筋膜炎的發(fā)病原因與機制并未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踝關節(jié)活動受限 足底筋膜是足底的重要結構,承載較大的生物力學負荷。當足跟著地時,承受約2-3倍的體重。在正常步態(tài)分析中, 從足跟著地時的旋前力道全足著地中期至足趾離地時的旋后力,足底筋膜于松弛狀態(tài)和緊張狀態(tài)交替轉變。全足著地中期足底筋膜張力增加,至足趾背屈抬離地面時達到高峰。 人體生物力學研究表明正常人在行走時踝關節(jié)約能背屈10°~ 15°,這種背屈活動可減輕行走時對足底筋膜的牽拉作用。如果踝關節(jié)活動因各種因素受到限制后,這種緩沖作用就由跖趾關節(jié)背屈活動來代償。在走路和跑步的過程中由于足底部著地面積擴大,做內旋動作時足底筋膜被拉長,當足邁出時足趾背屈,其張力增強,如此長期、反復的拉長導致足底筋膜微細纖維極易受到損傷,既為足底筋膜炎的病理基礎。 過度使用性損傷 實驗研究發(fā)現足底筋膜后部是承受最大張拉應力的部位,其次是足底長韌帶。這種高張力刺激機制是誘發(fā)足底筋膜炎的力學因素。當足底筋膜承受能力超過了其生理限度的作用力時,長期反復超負荷將會導致組織退變、纖維化,導致足底筋膜炎的產生。長期的、反復的高張力牽拉容易在足底筋膜的起點處造成微細的組織撕裂。正常情況下,對于微細的組織損傷機體會進行自動修復,但是如果組織的損傷程度大于機體修復能力,或者在原有微細損傷復原前不斷有新的微細損傷出現并不斷疊加,當這種情況積累到一定程度,組織就會慢慢產生退化,最終導致足底筋膜炎。另外,與足底筋膜相連接的部分為纖維軟骨,彼此之間形成類似“骨腱結合部”的結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此類區(qū)域因為血液供應相對不充分,長期大量重復性的負荷很容易造成組織修復不充分,微損傷長期積累,非常容易引起退行性病變。退行性病變出現后,筋膜和纖維軟骨區(qū)常處于緊張狀態(tài),使得組織內壓升高,營養(yǎng)彌散受阻,繼發(fā)的組織水腫又會進一步加高組織內壓,使主要結構的營養(yǎng)進一步不足,造成惡性循環(huán)。 足底固有肌 足底固有肌分為四層:第一層,拇展肌、趾短伸肌、小趾展??;第二層:跖方肌、蚓狀??;第三層:拇短屈肌、拇短收肌、小趾短屈??;第四層,骨間背側肌、骨間足底肌。足底固有肌與足底筋膜、足部韌帶和肌腱之間廣泛連接。所有這些組織形成了動、靜力結構的強力復合體。足底筋膜提供趾短屈肌的附著,還作為其他一些肌如拇展肌的筋膜性表明覆蓋物;肌腱和神經血管在足底固有肌經過中穿經足底筋膜到達足趾;復雜的垂直隔和外側連接結構,將足底筋膜與深層結構、皮膚等互相連接在一起。 許多人被診斷為足底筋膜炎,但是并沒有足跟疼痛的現象。這時候就應該考慮是不是位于足底筋膜深處的肌肉出現了問題,要考慮是不是肌肉張力出現問題而引起了疼痛,而非筋膜本身的原因。 自身零件沒毛病,跑鞋出問題了(高風險因素) 有許多鞋子的設計,直接導致足底筋膜承受異常的張力,并使得足部肌肉不被使用。 1.鞋前翹 現在的很多鞋子,其中包括大多數運動鞋,鞋頭前面區(qū)域會有一個上翹的曲線,這個曲線被稱為“Toe Spring”。該曲線會產生一個“搖擺”的作用,使穿著者體重從腳跟轉移到前足,穿著這種鞋子步行時,大部分時間里腳趾都是上提、離開地面的狀態(tài),即跖趾關節(jié)處于背屈位。上文中已經講過,這種狀態(tài)下足底筋膜會被拉長,并一直處于緊張狀態(tài),維持在一個不自然的拉長位置。而且鞋頭前翹會阻礙腳趾抓住地面,會阻礙腳掌內部用來支撐足弓的肌肉進行收縮,進而影響足底筋膜。在跑步落地時受到額外的拉伸,結果可想而知,很容易造成損傷。 2.鞋跟較高 除了女性經常穿的中、高跟鞋,大部分傳統(tǒng)的鞋子,腳跟比前足會至少高出10mm。鞋跟較高會導致下面兩個問題:一、踝關節(jié)處于跖屈位,導致小腿后側肌肉適應性縮短。小腿部肌肉柔韌性不足也是足底筋膜炎的風險因素之一。二、影響人體足部分配配重的方式。 3.鞋底較硬 鞋底太過于剛硬必然會影響足部的自然運動形態(tài)。太硬的鞋底會限制足部的很多動作,如運動過程中腳著地時由腳跟向整個腳掌滾動的著地方式會受到限制,導致足部平緩的緩沖過程不能順利實現。 三、足底筋膜炎的治療,如此全面的資料,還不趕快收藏 足底筋膜的組織特性及其位置的特殊性,決定了其治療的復雜性和長期性,因為它不是肌肉組織,所以恢復起來不如肌肉損傷快,再加上其位于腳底,日常的生活、活動都需要它的參與。下面提供幾種治療及緩解方法供大家參考。 1、松解筋膜和肌肉 充分地拉伸小腿和足底筋膜,也是緩解足底筋膜炎的有效方法,因為小腿過緊是足底筋膜炎的危險因素。反復拉伸小腿,對于改善足踝柔韌性,減少足底筋膜張力非常重要。 松解足底筋膜:最好的方式之一是腳踩網球或高爾夫球前后左右來回的按摩放松。 足底筋膜拉伸:取座位,用手抓住腳趾向上向后牽拉,直到感覺足底牽拉開感到舒服,維持15~30s,然后放松。重復3~5次為一組,每天訓練三組。 蹲踞式足底牽拉:取膝蓋一高一低的蹲姿,雙手觸地。將身體重心放在后方膝蓋上,慢慢把這個膝蓋往前移動,腳趾著地并拱起腳掌。足底的肌肉和肌腱可能會非常緊繃,做這個動作時,注意不要用力太猛或動作太快,以免產生運動損傷。此牽拉動作對足底固有肌的牽拉作用較好:主要作用肌群為:屈趾短肌、外展拇趾肌、外展小趾肌、跖方肌。 站立位腓腸肌牽拉: 面對墻站立,,將患腿盡量向后伸,雙臂前舉扶墻至肩水平。前腿膝蓋稍彎曲,身體前傾。 程中保持后腿伸直,腳跟盡量不離地。 當感到小腿后有牽拉感時,維持 20-30s。 當沒有緊張牽拉感時,可以增加前傾程度,直到小腿后方緊張感出現為止。 每 3-5 組,每組 3 次。 站立位比目魚肌牽拉:面墻站立,使患腿在后,雙手前伸于肩水平扶墻。 彎曲雙膝至下蹲位,腳跟不離地。人向前傾,身體重量施加在腳上,但是腳跟始終不離地。 后腿有牽拉緊張感后,保持20-30s。 如果能夠輕松完成,沒有明顯緊張感時,可以更向前傾或者將膝關節(jié)屈至更低位置,以增加訓練難度,達到更好的效果。 每天 3-5 組,每組 3 次。 2、增加赤足活動 注意此處指的赤足活動是指在各種地面上赤足行走以鍛煉足部的肌肉和靈活性,并不是指赤足跑。雖然這種原生態(tài)的復古治療方法有療效!很流行!很炫酷!但赤足狀態(tài)下足部著地時產生的沖擊力較大,對髖膝踝都會帶來較大沖擊。請謹慎選擇。 3、加強足底筋膜和肌肉力量 赤足活動可以起到加強足底筋膜和肌肉力量的效果,但是除此之外,還可以專門進行此項練習。 腳趾抓毛巾 將毛巾平鋪在地面上,患腳平放于毛巾上,腳后跟著地,用腳趾不斷地抓住毛巾,然后放開。 每組 10-20 次,重復3組。 強化小腿三頭肌 站在地面或臺階邊緣,做提踵練習。兩腿伸直,腳跟抬起離地,然后再將腳跟慢慢放下,直至接近地面或者低于臺階平面,然后再次踮起腳尖抬高。每次重復10~20次,共3組。 4、體外沖擊波治療 體外沖擊波治療肌肉骨骼系統(tǒng)疾病已有十多年的歷史,主要用于治療過度運動造成的腱性組織損傷疾病。但是文獻報道體外沖擊波治療足底筋膜炎的成功率從34% 至 88% 不等,這可能與使用的沖擊波治療儀型號各異、治療參數各不相同以及效果評價標準不一有關。沖擊波治療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痛點的準確定位。準確定位的痛點往往又受肌群或筋膜的厚度、硬度、觸壓痛點引發(fā)的放射性疼痛范圍的影響。所以若采用體外沖擊波治療,必須通過臨床醫(yī)生的仔細檢查,必要時利用影像學的幫助來定位痛點。問題是,據筆者所知,全國各大醫(yī)院的沖擊波治療儀質量參差不齊。不要盲目追逐這種治療手段哦~ 《微創(chuàng)關節(jié)鏡手術》 足底筋膜炎需要做手術的患者,多數為頑固性的跖筋膜炎,或病史超過半年以上,經康復訓練或鞋墊的辦法無法改善者。手術一般采用微創(chuàng)治療方式,即在腳后跟內側、外側做0.5cm的小切口,通過內鏡或關節(jié)鏡切斷足底筋膜的1/3。待傷口愈合后,需盡量鼓勵患者早期下地負重訓練,做跖筋膜和跟腱的牽拉訓練,使跖筋膜更好的拉長,避免復發(fā)。術后患者可穿戴特殊的行走靴維持跖筋膜的張力。2020年04月06日
4339
0
0
-
朱偉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北京 手外科 出現足底疼痛的人群其實是比較多的,您經歷過嗎?在臨床上有將近6%的成年人都曾經出現過足部的疼痛,這跟我們需要用腳長時間的行走以及進行各種運動是有一定關系的,今天我們就來嘮一嘮,如果足底出現疼痛應該怎么辦?首先要做的是回憶下癥狀出現多久了,是否有誘因?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如果您的身體出現了癥狀,困擾了您,往往都是有原因的。出現足底部位疼痛的常見原因,是因為足底一層比較致密的筋膜叫做足底筋膜,出現了無菌性的炎癥,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足底筋膜炎。這層筋膜對于維持我們足底足弓的角度,承擔足部所負擔的壓力,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當其承受了過度的刺激,就有可能造成整個筋膜的無菌性炎癥,也有可能造成筋膜與骨連接部位的細小撕裂,造成水腫和炎癥反應導致疼痛。一般情況下出現足底筋膜炎疼痛多見于以下幾種原因:●突然間的狀態(tài)改變,比如以前從來不運動,突然間想運動了,以前每天走5公里,突然有一段時間,每天走10公里?!駬Q了一雙鞋,原來的鞋底是比較軟的,但最近可能換了一雙比較硬的鞋,這是臨床上出現足底疼痛比較常見的原因?!褡罱眢w狀態(tài)怎么樣?是否頻繁的出現無力口渴,甚至有進行性的消瘦,因為往往糖尿病人是非常容易出現足底疼痛的。●體重過大,體重嚴重的超標自然也會增加足底所承受的壓力,也容易在反復的運動過程當中刺激足底筋膜出現癥狀。分析下自己的癥狀特點,方便和醫(yī)生溝通出現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往往有一些癥狀上的特點:●早上起來下地第1腳特別疼,有些人甚至會因為害怕這種疼痛不敢下地?!耠S著行走時間的延長,疼痛有可能慢慢消失掉了?!癜滋旃ぷ鞯臅r候休息一段時間,或者是久坐一段時間之后再次起立行走,又要重復以上的過程,比較疼痛之后走一段時間正常消失?!袢绻凶叩牧勘容^多,疼痛會再次出現。如果您有以上的癥狀,有以上的誘因,先自己處理看看!如果您的癥狀和誘因比較符合謝醫(yī)生所說的這些情況,那么建議您可以先不用去醫(yī)院治療,謝醫(yī)生給您支幾招:第一,積極的去除導致疼痛的病因。比如您是最近換了一雙鞋導致出現的癥狀,那么建議您要更換一雙鞋底比較軟而且底比較厚的鞋,這樣可以減輕我們的足底筋膜,在行走的過程當中所承受的壓力,有的時候換上一雙比較好的氣墊鞋以后癥狀會有明顯的減輕。如果您是運動方式改變導致的癥狀,那么建議要休息一段時間,這樣給損傷的足底筋膜一個休息的機會,一個恢復的機會。如果您是因為血糖出現了問題,導致了疼痛,建議您要在內科醫(yī)生的幫助下積極的控制血糖,適當的行走,不要過度的運動,避免足底筋膜受到反復的牽拉,大家要知道血糖如果越高就越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炎癥。那么如果您體重比較大,建議就要積極的控制飲食,科學合理的運動了,如果是通過慢跑、快走這些運動來減肥,對于足底筋膜炎的患者來講是不適合的,可以采取游泳的辦法,這是非常好的一種減肥方式,而且對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以及足底都不會造成太大的刺激。第二,冰敷或者熱敷。一般情況下,如果足底筋膜炎疼痛的時間比較短,在兩周或者是三周時間以內,建議采取冷敷的辦法,因為這個時候往往足底筋膜出現的撕裂是新鮮的,有比較新的水腫撕裂和炎癥,那么此時冷敷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控制炎癥反應減輕疼痛促進損傷的愈合。比較好的辦法是拿一個礦泉水瓶,裝一些水放到冰箱里稍微凍一下,有一點點冰碴就可以,這種情況是屬于冰水混合物,為零度,是屬于冷療的溫度,我們可以把這個礦泉水瓶放在腳下一邊做冷敷一邊滾動,礦泉水瓶既起到了按摩的作用,又起到了冰敷的作用,一般15~20分鐘就足夠了。如果是足底筋膜炎癥狀已經時間非常長了,可能超過了兩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那么冷敷的作用可能會非常小,如果您想要通過熱敷的辦法去改善一下血液循環(huán),幫助緩解一下癥狀是可以的,但是切記溫度不要過高,45度左右就可以了,而且時間不要過長,應該也是在20分鐘以內。第三,藥物。我們的足底角質層是比較厚的,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也不是特別的豐富,所以口服和外用藥物相對來講略差,如果在兩者之間硬選一個的話,謝醫(yī)生建議還是要采取外用的辦法,氟比洛芬酯凝膠膏是一種外用藥膏,是一種比較好的非甾體抗炎鎮(zhèn)痛藥膏,它的特點主要是可以比較好的包繞疼痛的部位,而且每天使用兩次,12小時更換一次,對于患者來講使用的方式比較簡單,但是價格略貴。外用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也是比較好的辦法,但是每天要使用超過6次才有一定的效果。第四,肌內效貼是一個好辦法。肌內效貼是在運動醫(yī)學使用范圍比較廣的一種物理治療措施,它沒有特殊的藥物,主要還是通過這種貼布的技術來提拉患出的筋膜,促進局部的淋巴循環(huán),來幫助患者促進損傷的恢復,減輕腫脹,對于足底筋膜炎的治療是有一定作用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當地醫(yī)院的康復科或者是康復理療科,是否有這個技術。第五,康復鍛煉。其實出現了足底筋膜炎康復鍛煉往往是最有效的辦法,但由于起效相對來講比較慢,需要堅持的時間比較長,很少有人能真正的堅持下去。以下這些康復鍛煉可以說基本不怎么花錢,需要的就是您付出一定時間的努力和堅持,慢慢的癥狀就會有緩解?!褡愕撞染W球或者是按摩球:無論是網球或者是按摩球都有比較好的按摩,局部筋膜的作用可以起到一定的拉伸作用,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幫助我們慢慢的控制住足底筋膜炎的癥狀,很多患者通過采各種各樣的球形結構,其實都得到了一定的效果,民間偏方采胡椒粒兒的,有采硬的石頭子兒的,目的都是都是一樣的。建議有足底筋膜炎的朋友,沒事在看電視的時候,休息的時候都可以踩上幾分鐘幫助自己緩解緩解癥狀。●拉伸足底筋膜:在家里隨便找一個比較高的東西踩一踩,拉伸一下足底的筋膜或者是在上班的時候找一個小臺階拉伸拉伸自己的筋膜,這都是比較好的行為,建議每次拉伸30秒到一分鐘,有時間的時候想起來就拉伸、拉伸,就能起到比較好的作用●抓毛巾:找一塊毛巾放在地上,用我們的腳趾頭或者是腳掌嘗試去抓毛巾,這可以鍛煉腳趾的靈活性,同時也可以促進肌筋膜的血液循環(huán),幫助我們減輕癥狀。以上這些康復鍛煉,對于緩解足底結膜炎的癥狀,或者說治療足底筋膜炎是有非常好的作用的,需要付出的就是時間和毅力,也不需要有特殊的耗材,那么能否堅持就看您了。如果系統(tǒng)居家治療了,不緩解,去醫(yī)院!如果您已經改變了運動方式,也休息了一段時間,能堅持做好康復鍛煉,外用了一段時間藥物以后癥狀根本得不到緩解,超過了兩個月,仍然處于比較痛苦的狀態(tài),那么您可以去醫(yī)院嘗試咨詢醫(yī)生是否可以進行沖擊波治療。沖擊波治療是屬于一種能量醫(yī)學,在進行沖擊波治療的時候,機器內會產生一種聲波,這種聲波到達有問題的患處,會在微觀層面上將有問題的組織擊碎,這樣就會利用我們的身體自我修復的能力,重新形成新鮮的組織,新鮮的沒有炎癥反應的組織,那么癥狀自然也就會緩解了,這種治療一般一個禮拜做一次就可以一次治療時間5~10分鐘,可以說對每一個患者的影響都不大,而且費用也不是特別的高,一般在150~200元之間。這種治療慢慢的已經開始成為治療慢性疼痛非常有效的一個利器,大家可以把它認為是一種不需要扎針的封閉治療。如果您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治療,甚至做了沖擊波治療,甚至已經做了局部的封閉治療,疼痛仍然不能緩解,那么建議您要詳細檢查有無其他問題導致足底疼痛,做個x線檢查或者核磁檢查看看吧!總結導致出現足底疼痛的最常見原因,在臨床上就是足底筋膜炎真的是非常的常見,這個問題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它早上的時候疼的比較厲害,但是活動活動癥狀就消失了,所以很多人不拿他當回事,導致這個問題會長時間的出現在某一個患者身上,有的時候當病情超過了兩個月到三個月的時間變成了慢性的問題,以后想要再治療真的是非常的難。很多時候當患者到醫(yī)院去尋求幫助的時候,疼痛已經持續(xù)了半年以上的時間了,而有些患者要求的是立刻好,孰不知是因為長時間的慢性的累積導致快速好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除非進行封閉治療,但是封閉治療要面臨的是感染的風險,要面臨的是復發(fā)的問題,如果再次復發(fā)就會抱怨醫(yī)生水平不高,醫(yī)生沒給立刻治好。建議有足底疼痛的朋友,首先要嘗試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要適當的休息,給足底筋膜一個恢復的機會,不要任性的去使用,另外一定要堅持科學系統(tǒng)的康復鍛煉,這才是能真正幫助您解決問題的辦法,切勿貪圖快速解決疼痛的問題,而去一些不正規(guī)的場所進行一些有創(chuàng)的治療,一旦感染,悔之不已。2020年03月14日
10267
3
6
-
邵權威主管康復師 上海市楊浦區(qū)中心醫(yī)院 康復科 近來,徒步旅行、日行萬步成了一種新型的健康運動生活方式,但長時間的行走真的健康嗎?如果長時間行走的過程中,所穿的鞋子鞋跟還比較硬,走路姿勢不正確便會引起足底的慢性損傷,不加以預防與保護,便會導致足底筋膜炎的發(fā)生。 一、什么是足底筋膜炎呢?要注意的是,足底筋膜炎并不是一種炎癥,更像是一種退化組織的弱化。在正常情況下,鍛煉的過程實質上是微小組織撕裂,我們的身體會有一定的自我修復能力并對其加強,從而使我們身體變得更強。但是由于某些原因,組織撕裂的程度大于身體本身修復能力想,這時微小的組織撕裂不能得到復原,當這種情況累積到一定程度,組織開始慢慢停止生長,甚至收縮,從而產生疼痛。二、為什么會得筋膜炎?一般有以下幾個原因:體重過大,不正常的腳內外旋,過度運動引起的足弓塌陷。導致足弓塌陷的主要原因便是現如今許多運動鞋前翹,這樣我們在穿鞋的過程中腳趾一直處于上翹的狀態(tài),從而不自覺的使筋膜被拉緊,猶如一根時刻被拉緊的橡皮筋,當拉伸太頻繁并且拉伸力量過大時,便會很容易造成損傷。跑步,長時間逛商場,沒有熱身的登山健身,長期徒步旅行等都是引起足底筋膜炎的眾多因素。三、足底筋膜炎的癥狀是什么呢?足底筋膜炎多單腳發(fā)病,除了足跟疼痛外,還有10%的患者足弓或前足疼痛。此類患者最痛苦的是在每天早上起床的時候,當腳剛接觸地面、準備站起來的一瞬間,疼痛非常劇烈。行走后逐漸緩解,長時間站立持續(xù)加重。很多人以為骨刺也是影響足跟疼痛的一大原因,成為了大家心目中的罪魁禍首,但骨刺并不是導致足跟腳底疼痛的原因,足跟刺骨的人群中大部分是沒有任何疼痛癥狀。四、為了預防每天走多少步合適呢?對于喜好走步的人群,既要達到運動量,又能預防腿腳不受傷呢?這個要因人而異,應該根據自身的年齡和體質,選擇有針對性的鍛煉,并堅持下去。并不是每天走幾萬步,就一定會讓身體健康。走路健身的時候,最好是選擇在清晨或晚飯后一個小時,以30分鐘到1小時為宜,每天走5000步至8000步比較適合。青壯年每天7000-8000步是正常步量;老年人或身體虛弱的人每天5000-6000步即可達到運動效果。五、得了足底筋膜炎該怎樣居家康復鍛煉呢?對于筋膜應給予適當的壓力,才能促使它的再生過程,靜止不動并不是好的恢復方法,但也要限制你花在腳上的時間,給予腳部一定時間的緩解與修復。同時要進行適當的鍛煉和簡單的拉伸,既然筋膜需要加強和再生,那么就要促進足部血液循環(huán),增加足部的靈活性和力量,適當轉移過多壓力。對于足底筋膜炎的治療,可以搭配上筋膜球,治療效果會更加明顯。1、 日常走路時重心從腳跟前移,增加足部的血液循環(huán),減輕足跟的壓力2、 在腳后跟處敷冰塊。這樣可以緩解由此引起的疼痛,或者可以把一個高爾夫球或一個裝滿水的瓶子放在冰箱里,在其凍結成冰后用它來按摩你的腳底。按摩時切記一定要徹底按摩足弓內部。3、 足踝瑜伽① 椅子自我牽拉【時間】早上醒來后,久坐后站立前走多了坐下后都應該進行足踝瑜伽?!痉椒ā窟x擇沒有扶手的椅子,人坐在椅子上,把不舒服的腳抬起放在另一條腿上,將腳固定在膝蓋上,用手抓住腳趾,背伸牽拉【程度】牽拉至足底筋膜有緊張感【劑量】保持這個動作15-30秒,每次做3組,一天至少三次② 毛巾自我牽拉【時間】早上或晚上在家時進行【方法】人坐在地面上,腿伸直,把毛巾折疊好合適的大小,套在腳上,將毛巾向身體方向牽拉?!境潭取繝坷侥軌蚋惺艿叫⊥群蠓接芯o張感【劑量】保持這個動作15-30秒,然后放松,每次做3組,一天至少二次【注意事項】可以坐在地上瑜伽墊上,甚至是硬一點的床墊上,但是腰一定要挺直,毛巾放在前腳掌,腳趾下方,要露出全部腳趾,所以折疊毛巾的時候不宜折疊太寬,具體寬度根據自己的腳掌長度來決定。③ 扶墻自我牽拉【時間】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做,只需要一面墻?!痉椒ā咳嗣嫦驂Χ荆皇娣耐缺M量向后伸,雙手扶墻,前面那條腿稍稍彎曲,身體前傾【程度】當你感到小腿后方有緊張感(如果你還沒有感受到緊張感的話,試著身體再往前傾,直到感受到小腿后方的緊張感)【劑量】保持這個姿勢20-30秒,然后放松,每次可以做3組,一天至少二次【注意事項】要注意扶墻的手要與肩持平,后腿的腳后跟不要離地。4、 增加腳腕靈活性。① 墊腳運動。先以腳掌觸地,后腳跟逐漸墊起后再慢慢放下,可充分運動腳踝、后腳跟附近的肌腱和小腿肌群。這個動作在改善足底筋膜炎的同時,也能強化踝關節(jié)。練習時要把握足跟墊起時要用力,落下時放松。累了就應該休息不要勉強。② 腳趾抓地。腳趾以足跟為支撐點,向下及向后如同抓地的形態(tài),同時弓起足弓部位,使足弓與地面的空隙加大。動作完成后,再將整個腳掌放松恢復原來貼地的狀態(tài)。抓地時用力,貼地時放松,每組練習20次即可③ 腳掌翻動。保持輕松的坐姿,將兩腳腳底同時向內側翻轉,讓大拇指隨著腳掌翻轉而向上翹起,接著再將腳掌向外側翻轉,變成小腳趾向上翻轉的狀態(tài),重復上述步驟20次。5、 換鞋。平時千萬不能穿運動鞋,支撐越少越好,鞋底越低越好,腳趾部位越平越好。6、 加強筋膜組織和腿部肌肉。增加赤足活動可以起到這個效果。除此之外,還可以進行下面的練習:收縮腳(蜷腳趾腳弓):5秒鐘,十次一組,做2-3組腳趾抓毛巾:50次一組,做2-3組踮腳尖,再慢慢落下腳趾走路:一次10-15步,做2-3組下蹲練習7、 熱水泡腳。8、 增加赤足活動,在各種地面上赤足鍛煉,增加足部肌肉的靈活性。可配合筋膜球鍛煉。如下圖所示9、 使用夜間固定支具。夜間固定夾可在腳踝處固定出完美的90度角,從而保證腳趾保持向上伸展的狀態(tài)以伸展足弓。這可防止在夜間發(fā)生僵硬和痙攣的情況,并能保持整晚的韌帶持續(xù)伸展。1、口服鎮(zhèn)痛藥等2、在專業(yè)指導下購買合適的矯正鞋墊3、到康復門診進行專業(yè)的康復治療和做相應的理療。如采?。簺_擊波+筋膜球+熱療+合適的鞋;也可采取中頻治療儀+中藥熱敷+休息等4、體外沖擊波療法。5、注射封閉針。但此種方法長時間使用會傷害腳跟6、PRP注射。將自己的靜脈血通過離心的方法提取出來的血小板濃縮液,含高濃度的血小板、白細胞、炎性介質和纖維蛋白。因為使用的是自身血,所以PRP療效安全,同時具有更強更持久的止痛、恢復關節(jié)功能的效果。7、筋膜松解手術。2020年03月08日
5170
1
1
筋膜炎相關科普號

季云瀚醫(yī)生的科普號
季云瀚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同仁醫(yī)院
骨科
41粉絲1.6萬閱讀

申海斌醫(yī)生的科普號
申海斌 副主任醫(yī)師
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湖醫(yī)院
疼痛科
778粉絲38.3萬閱讀

潘濤醫(yī)生的科普號
潘濤 主治醫(yī)師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yī)院
麻醉科
52粉絲4.7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