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丹副主任醫(yī)師 無錫市第八人民醫(yī)院 中醫(yī)科 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 "動骨"一百天好理解 畢竟骨骼是人體最堅固的部分 無論是損傷還是修復 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那"傷筋"怎么也這么麻煩? 我們來看看這個"筋"到底是啥 筋膜是什么? 肌肉的堅韌部分。 附于骨節(jié)者為筋,包于肌腱外者為膜。 是聯(lián)絡關節(jié)、肌肉而主司運動的組織。 筋性堅韌剛勁,對骨節(jié)肌肉等運動組織有約束和保護作用。 五臟與五體相合,其中筋膜與肝相合。 《素問·五藏生成篇》:“諸筋者皆屬于節(jié)“。 筋的收縮、弛張,可使骨節(jié)運動自如。 《宣明五氣篇》:“久行傷筋”。 如果運動過久、過劇,則可使筋力衰弱而疲勞,甚至筋傷不能屈伸。 《靈樞·九針》:“肝主筋”,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肝生筋”。 筋的營養(yǎng)來源于肝,因為肝的精血充足才能養(yǎng)筋,筋得其所養(yǎng),方能活動有力。 從身體組織來看,筋膜屬于結締組織。 其中淺筋膜對應結締組織中的疏松組織,深筋膜對應致密組織。 筋膜系統(tǒng)是科學界較為前沿的理論。 可以把筋膜看成一個系統(tǒng),類似于神經(jīng)系統(tǒng),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 當大腦想要做出動作時,通過神經(jīng)系統(tǒng)把信號傳輸給肌肉骨骼; 當細胞需要氧氣時,血液攜帶氧氣及一些物質通過血管運輸?shù)郊毎? 那么筋膜系統(tǒng)是干什么的呢? 筋膜: ①是所有軟組織的"骨架",人體內所有軟組織都有筋膜分布,但又不像骨骼那樣固定,筋膜內存在"基質",是筋膜可以滑動的關鍵; ②所有"細胞醫(yī)生"的聚集地,當組織、血液內細胞出現(xiàn)問題時,免疫細胞將其吞噬,消滅,然后筋膜內存在的未分化細胞分化成具體的細胞補充進去。 胸腰筋膜是人體后側一片非常重要的結構。 胸腰筋膜協(xié)助直立姿勢以及傳遞核心到上下肢的力量。 對于穩(wěn)定身體及呼吸上都很重要。 它在背部形成一個X型,從肩胛骨下方開始,沿著對對角線的方式連接到對側髖骨。 胸腰筋膜從最深到最淺層可分為前群、中間群、后群。 其中胸腰筋膜后群的外下方會與臀大肌融合。 外上方會與對側的背闊肌的筋膜相連,因此這兩塊肌肉會相互影響。 所以胸腰筋膜能起到穩(wěn)定骨盆跟腰背的作用。 后群的深層處連到棘間韌帶,纖維向外下方接到髂骨。 中間群會連到腰椎的橫突并跟韌帶相連,它的外側會跟腹橫肌筋膜的起始點相連。 位置在于腰方肌的后方,是豎脊肌的分隔。 前群位置較深,連接到橫突的前方,下方連接髂腰韌帶與髂嵴,上方形成外側的弓狀韌帶,覆蓋腰方肌的前面。 從胸腰筋膜鏈來看,可以理解腰痛時,會牽涉到腹,背,臀等部位,出現(xiàn)"治腰必治臀"這樣的俗語。 腰肌筋膜炎: 病理 腰肌筋膜炎一般因寒冷、潮濕、慢性勞損而起,使腰背部肌筋膜及肌組織發(fā)生水腫、滲出及纖維變性。 筋膜出現(xiàn)膠原纖維增生、變厚、硬化,血管周圍有灶性淋巴細胞、漿細胞和組織細胞,部分有不等量嗜酸性粒細胞浸潤,可見毛細血管擴張和增生。 筋膜中增生的膠原纖維組織可伸向皮下脂肪小葉間隔內,使部分脂肪小葉包裹在硬化病變的內部。 癥狀 發(fā)病前常有過度勞累史,劇烈運動、外傷、受寒及上呼吸道感染亦可能誘發(fā)本病。 損害特征為皮下深部組織硬腫,邊緣局限或彌漫不清。 患肢上舉時,病損表面凹凸不平,沿淺靜脈走向部位可見坑道狀凹陷。 可伴不同程度色素沉積。 病變累及關節(jié)附近時可致關節(jié)攣縮和功能障礙。 一般無明顯全身癥狀,少數(shù)可伴關節(jié)或肌肉酸痛、乏力、低熱等。 危害 筋膜受損后發(fā)生纖維化改變,使軟組織處于高張力狀態(tài),從而出現(xiàn)微小的撕裂性損傷,最后又使纖維樣組織增多、收縮,擠壓局部的毛細血管和末梢神經(jīng)出現(xiàn)疼痛。 主要表現(xiàn)為腰背部彌漫性鈍痛,尤以兩側腰肌及髂嵴上方更為明顯。 局部疼痛、發(fā)涼、皮膚麻木、肌肉痙攣和運動障礙。 疼痛特點是: 晨起痛,日間輕,傍晚復重,長時間不活動或活動過度均可誘發(fā)疼痛,病程長,且因勞累及氣候變化而發(fā)作。 查體時患部有明顯的局限性壓痛點,觸摸此點可引起疼痛和放射。 而筋膜的修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修復的過程中筋膜再度受到傷害,往往可能引起惡性循環(huán)。 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加重腰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等疾病,增添更多痛苦,增加治療難度。 而且隨著時間的延長,病情的進展,筋膜炎會導致整條脊柱的問題。 其他幾種筋膜炎: 除了腰肌筋膜炎,還有兩種比較常見的筋膜炎 頸肩肌筋膜炎 頸肩背部筋膜、肌肉、肌腱和韌帶等軟組織的無菌性炎癥,引起頸肩背部疼痛、僵硬、運動受限及軟弱無力等癥狀。 主要癥狀:頸肩背部酸痛不適,肌肉僵硬,或有重壓感,麻木感,可向頭部和上肢及背部與肩胛之間放射; 晨起或天氣變化及受涼后癥狀加重,活動后則疼痛減輕,常反復發(fā)作。 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運動引起的慢性損傷,最常見的原因是經(jīng)常長時間走路(包括登山健身、徒步旅行等活動)。 主要癥狀:足底筋膜炎多是單腳發(fā)病,除了足跟疼痛外,另有部分的患者感到足弓或前足疼痛。 如何預防? 防止潮濕,寒冷受涼 不要隨意睡在潮濕的地方。 根據(jù)氣候的變化,隨時增添衣服,出汗及雨淋之后,要及時更換濕衣或擦干身體。 急性期休息 急性腰扭傷應積極治療,安心休息,防止轉成慢性。 運動前熱身 體育運動或劇烈活動時,要做好準備活動。 防止過勞 腰部作為人體運動的中心,過度勞累,必然造成損傷而出現(xiàn)腰痛,因此,在各項工作或勞動中注意有勞有逸。 保持良好的姿勢 不要久站久坐長時間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維持一個固定的姿勢一旦超過了20分鐘肌肉就開始緊繃,容易引起肌肉疼痛。 如何治療? 扁弧刃針治療筋膜炎的原理: 1,針刺激發(fā)人體筋膜中未分化的干細胞分化修復,提高人體自愈功能。 2,針刺減壓以解除人體骨高壓引起的疼痛。 針刺促進軟組織損傷自愈。 調整異常的人體力學狀態(tài)使之恢復動態(tài)平衡。 3,《黃帝內經(jīng)》:不通則痛,通則不痛。筋出槽,骨錯縫,骨正筋柔,氣血以流。研究表明,針刺穴位能促使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釋放出如5-羥色胺、內啡肽、強啡肽等化學物質,這些物質能加速致炎致痛物質的清除,產(chǎn)生鎮(zhèn)痛消炎效應。疏通經(jīng)絡瘀堵,活血行氣止痛,排除惡血。 三、扁弧刃針治療的特點: 1,用1根針治病,每個治療點從進針到出針1秒鐘。通常7天治療一次。 2,不吃藥,不需要麻醉,直達病灶松解粘連,沒有副作用,綠色安全。 3,療效快,立竿見影,大多數(shù)疼痛類疾病治療完畢就能明顯緩解。真正意義的“短頻快”。 4,《黃帝內經(jīng)》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針刺,既能針刺治病,亦能針刺保健,旨在深層疏通經(jīng)絡,活血化瘀,調和氣血陰陽,扶正祛邪,最大程度的預防與治療疾病,提高人體自愈力,平衡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環(huán),改善淋巴液循環(huán)。2021年07月06日
1050
0
0
-
趙會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朝陽醫(yī)院 骨科 這是一些運動愛好者喜歡咨詢的一類問題,因為足底筋膜炎是由于日積月累的足部活動,足底筋膜被反復拉伸、過度使用,就會出現(xiàn)勞損,這是一種退行性病變,也是自限性的疾病。臨床中我們會讓這些運動愛好者,能不跑就不跑,能不做足部的負重運動就不做,但是我們都知道,運動是會上癮的,因為我們運動的過程中,大腦會釋放內啡肽,一種類似于嗎啡的物質,讓運動者興奮,有定期運動習慣的人群,在這種內啡肽的不斷作用下就如同上癮,一天不運動就渾身難受,不讓運動愛好者運動就會發(fā)生類似于戒斷反應。所以足底筋膜炎患者,走路、跑步、跳高、跳遠等運動是不行的,我們可以選擇不引起疼痛的運動方式,比如騎自行車、游泳、太極等,這些都是對于足部不會產(chǎn)生負重的運動,也是對我們身體有益的。在這里要提醒一些足底筋膜炎的運動愛好者,不要知道足部疼痛,還要強忍疼痛進行鍛煉,民間有一個說法“哪里疼痛就要練哪里,練著練著就不疼了”,這是不對的,是有一些人練著練著就不疼了,但是也有很多人練著練著就變成慢性的疾病了,小問題搞成了大麻煩。所以出現(xiàn)了勞損,就要徹底修養(yǎng),就像有病就要看病,不舒服就請假休息一樣的道理,如果休養(yǎng)的時候停不下來,可能將來會永遠停下來,這不是危言聳聽,總之,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我們這里建議足底筋膜炎的患者,還是不要進行足部的負重運動。2021年07月05日
1724
0
2
-
2021年03月21日
1951
0
1
-
劉紅副主任醫(yī)師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疼痛科 不少人曾經(jīng)有過這樣的情況:晨起下床腳剛著地時,腳跟感到一陣刺痛;走一段時間后,疼痛可以減輕,但一旦走久了,疼痛又加重或坐下休息后再次站立時疼痛再次加重。 跖筋膜是足底的深筋膜,起自跟骨結節(jié),向遠端行至各足趾的近節(jié)趾骨,由縱行的纖維組成,分為中間束、外側束和內側束,可保護足底的肌肉、肌腱、血管、神經(jīng)和關節(jié),并提供足底某此內在肌的附著點,同時幫助維持足縱弓。 跖筋膜炎又稱足底筋膜炎、跟痛癥等,是足底筋膜的無菌性炎癥。多是慢性損傷引起,如長時間走路、站立或跑步及跳躍運動等引起,一般是由于跖筋膜連接跟骨的部分受到重復的創(chuàng)傷,導致細微撕裂引起。少數(shù)是由跑步、劇烈運動,力量太大導致足底筋膜的急性拉傷。 足底筋膜炎好發(fā)人群:平時運動少,突然間運動或運動量太大的;工作需要長時間走路、站立的人;經(jīng)常穿高跟鞋或硬底鞋的人;扁平足、腳弓過高或者走路姿勢異常者;年齡在40至60歲之間的中老年人最常見,不可控因素;肥胖人群。 足底筋膜炎臨床表現(xiàn):最常見的癥狀就是足跟的疼痛與不適。多為單側發(fā)病,部分患者雙側發(fā)病。足底筋膜損傷的部位,決定了疼痛的部位,一般多發(fā)生于足跟的足底內側面,不伴有遠端放射痛及感覺異常。晨起時疼痛尤其劇烈,當患者開始行走及牽伸足底后,疼痛常常減輕。部分患者疼痛隨活動的增多而加重,部分患者久坐后站起時突然出現(xiàn)疼痛。有相當一部分患者長期疼痛,給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嚴重者站立甚至休息時也會有疼痛感。 查體時常在足底近足跟處有壓痛點,大多壓痛較明顯,可沿足底內側向前放散。將足趾背屈往往可加重疼痛。同時應注意患者是否有足踝畸形、扁平足、膝關節(jié)內翻和外翻等。這些都是慢性損傷的重要誘發(fā)因素。 輔助檢查:一般可以根據(jù)病史、癥狀及查體進行診斷。X光片或做磁共振成像可以用來排除其它可能引起足跟疼痛的原因。 1.X線檢查 站立負重位跟骨X線片可用于幫助判斷足弓情況以及是否存在跟骨骨刺。有無跟骨骨刺,不影響對足底筋膜炎的診斷,骨刺本身并不是引起疼痛的直接原因。 2.超聲及磁共振檢查 可表現(xiàn)為足底腱膜增厚及筋膜周圍滲出。MRI檢查有助于將顯著的解剖學異常與體格檢查及病史相結合而做出診斷。 治療原則:建議早期治療,置之不理的話,足底筋膜炎可能會變成慢性足跟痛,影響正?;顒?。 因疼痛而改變走路的方式還可能會導致腳,膝,髖或背部的問題。 1.物理治療 包括冰敷、熱療、按摩、超聲、藥物透入治療等。 2.藥物治療 非甾體抗炎藥、肌松藥等。 3.沖擊波治療 痛點及周圍沖擊波治療,每周1次,5次一療程。 4.局部阻滯 消炎鎮(zhèn)痛液局部痛點阻滯,每1~2周1次,3~4次為一療程。 5.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無效,可考慮局部筋膜松解術。 6.去除病因尤其重要,如治療同時仍然長時間行走或站立,將明顯影響治療效果。 注意事項 :1.盡量穿軟底、貼合自己足弓的鞋。不建議穿著平底鞋,平底鞋會拉長足底筋膜,使足底筋膜炎惡化。 2.避免跑步及跳躍運動,跑步機不適合足底筋膜炎的患者。 3.減少長時間走路、站立、爬山、行走高低不平路面等,如不得已的話,最好每半個小時坐下休息一會兒。 4.肥胖者減輕體重,可減少對足底的壓迫。 5.慢性患者可行熱水泡腳,自我足底按摩。2021年02月19日
2772
0
1
-
翟贊京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第九人民醫(yī)院 骨科 頸肩痛和腰背痛是辦公久坐一族的常見病癥,究其原因,和長期不正確坐姿導致的頸肩肌肉、腰背肌肉的疲勞和筋膜炎有關。如果拍個脊柱的X片的話,經(jīng)常可以發(fā)現(xiàn)頸椎或腰椎的生理曲度的改變。無論是頸肩、腰背的疼痛,或脊柱生理曲度的改變,均和長期不正確坐姿有關?,F(xiàn)在我們來教大家學習科學坐姿。一、首先來看什么是錯誤的坐姿1、松垮的坐姿,2、頭部前傾的坐姿,3、過于集中式坐姿(初看正確,但不能長久維持,對人體的要求過于苛刻,易造成肌肉緊張)二、正確的坐姿頭與坐骨處在一條線上(坐在椅子上時,用手摸到自己屁股最硬的骨性結構即是坐骨)三、正確坐姿的要點1、擺正骨骼位置:中立位坐姿,腦袋基本在胸腔的正上方,而胸腔基本在骨盆的正上方;2、用坐骨坐:確保坐骨坐,避免用尾骨坐,保持脊柱中立,避免腰椎承擔過大壓力;3、前體支撐:通過手肘在桌面上施加一個支撐力,降低胸椎段承擔的張力;4、合理低頭:收下巴,但不要伸脖子。收下巴的動作可以實現(xiàn)視線下移的同時,不會讓頭部重心前移,不會對頸椎造成更多壓力;四、如何選椅子1、椅背的角度和曲面應該可調節(jié):頭頸處有可調整的頸枕實現(xiàn)對前凸頸椎的支撐,上背處有可調整的曲面實現(xiàn)對后凸胸椎的支撐。后腰處有可調整的腰墊實現(xiàn)對前凸腰椎的支撐。2、椅子高度可調節(jié):大腿與地面平行膝蓋彎曲約90°,兩腳可以平穩(wěn)的踩在地上,同時在操作電腦時,頭部和頸部在同一垂直線上。3、椅子有扶手更佳:起立時有支撐作用,分擔腰部的壓力,支撐雙肘肘關節(jié)。4、底座硬實、支撐力強,不因壓迫傾斜:高度以40~45cm為宜,基本上是小腿的長度,個子特別高或者特別矮的人另當別論,坐上去雙腳可以自然放在地板上。 科學坐姿,利腰利頸;錯誤坐姿,頸肩痛腰背痛,長此以往會增加頸椎、腰椎患病風險。頸椎病、腰椎病手術患者年輕化的趨勢,和久坐族長期不正確坐姿不無關系。希望各位都能學會科學坐姿,遠離頸肩、腰背痛,遠離頸椎病和腰椎病。 附注:上海第九人民醫(yī)院骨科是上海市骨關節(jié)外科臨床醫(yī)學中心,代表上海市及華東地區(qū)骨關節(jié)外科最高臨床及研究水平。身為其中一份子,感到自豪的同時也承擔著一份責任,愿盡我所能,助您解除病痛。2021年01月17日
13393
0
5
-
盧振和主任醫(yī)師 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yī)院 疼痛科 專家簡介:盧振和,主任醫(yī)師、碩士生導師,廣醫(yī)三院疼痛科主任,廣州市荔灣中心醫(yī)院疼痛科主任,廣醫(yī)二院疼痛科主任醫(yī)師,北京韓濟生疼痛研究院紅外熱像培訓中心執(zhí)行主任,獲評全國德技雙馨“人民好醫(yī)師”稱號。擅長慢性疼痛對因診療,主攻微創(chuàng)治療神經(jīng)痛。包括:頭痛、帶狀皰疹神經(jīng)痛、頸或腰椎間盤出癥、神經(jīng)卡壓痛、三叉神經(jīng)痛、糖尿病神經(jīng)痛、癌痛、下肢潰瘍,以及頸肩腰腿痛、肌筋膜痛、關節(jié)痛等。劉先生腰背痛3年,熬夜加班后加重,自行口服散利痛等藥物治療。近日,慕名來到廣州市荔灣中心醫(yī)院疼痛科求醫(yī)。疼痛科盧振和主任經(jīng)詳細檢查,確診該患者為腰肌筋膜炎,卡壓了脊柱發(fā)出來的后支神經(jīng)。團隊討論后,決定采用MR導航射頻松解治療,盧主任在患者腰部關鍵肌筋膜觸發(fā)點進行了肌筋膜脈沖射頻。術后疼痛完全緩解,吳先生終于不用靠止痛藥度日了!1、什么是肌筋膜炎?肌筋膜炎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痛癥,易被忽略或誤診。腰部的肌肉、韌帶、關節(jié)囊的急性損傷或慢性勞損是基本病因。過度背提重物、慢性姿勢不良或長期固定姿勢都可造成肌筋膜炎。若肌肉急性損傷沒好全而轉入慢性,或受到反復勞損、風寒等不良刺激,患者腰背部長期酸脹痛,間歇性發(fā)作與天氣變冷或勞累或姿勢有關,嚴重時常常半夜痛醒或早上硬硬的,需局部叩打或走動后才松些。肌筋膜疼痛觸發(fā)點是一個受累骨骼肌上能夠激惹疼痛的位置,通常可在這個位置上可摸到一個拉緊的帶和條索樣結節(jié),手指按壓時疼痛,并且反射到遠處部位,此時是卡壓了筋膜旁邊的神經(jīng)。2、肌筋膜炎如何治療?腰背部的肌肉、筋膜及骨膜的慢性損傷形成了疤痕粘連,物理治療是基礎治療,按摩、紅外線、微波、熱浴可緩解疼痛。急性期可選擇消炎鎮(zhèn)痛藥物治療。部分癥狀頑固,久治不愈的患者就需介入射頻或手術治療了。3、射頻治療有什么優(yōu)點?介入射頻治療屬于微創(chuàng)治療,醫(yī)師用B超、X線或MRI導航引導,準確將的射頻針(1mm細針)穿刺和熱凝肌筋膜炎的觸痛點。射頻松解手術目的是松解局部攣縮粘連的肌筋膜,毀損局部異常增生的末梢神經(jīng),增加局部肌肉的血液供應,對肌筋膜粘連或攣縮性疼痛的治療效果極好。廣州市荔灣中心醫(yī)院擁有全國第一臺MRI導航穿刺儀器,快速并精準穿刺到病變部位進行射頻,讓醫(yī)師與患者都完全避免了C臂或CT引導穿刺的X線放射線損傷。2021年12月30日
1500
0
1
-
徐泉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清華長庚醫(yī)院 康復醫(yī)學科 李女士在5個月前外出旅游過程中出現(xiàn)左足跟疼痛,站立及行走時疼痛明顯,疼痛的表現(xiàn)越來越明顯,因此來到康復科門診??祻歪t(yī)生查體后發(fā)現(xiàn)李女士足跟部壓痛明顯,雙側足弓塌陷,足底壓力測試發(fā)現(xiàn)足扁平,接著進行了足底超聲檢查,提示左側足底筋膜厚度較右側明顯增厚??祻歪t(yī)生給予明確的診斷足底筋膜炎炎01什么引起了足跟痛?足底筋膜炎是引起足跟痛的最常見病因之一。足底筋膜炎是一個醫(yī)學術語,醫(yī)生用它來描述足部“跖腱膜”的炎癥。跖腱膜是連接跟骨和趾骨的堅韌帶狀組織。足底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很常見。它經(jīng)常發(fā)生于長期跑步、跳躍或站立的人群。02足底筋膜炎的病因有哪些?足底筋膜炎是一種常見造成足后跟痛的疾病,是因位于腳底的足底筋膜由跟骨內側伸出處產(chǎn)生發(fā)炎現(xiàn)象,由組織學上可見此處的筋膜纖維有慢性退化的現(xiàn)象。一般而言,女性發(fā)生的機率高于男性二倍,可能和穿高跟鞋的女性易有輕微阿基氏腱攣縮有關,過重的人有較高機會發(fā)生后跟痛,而有雙側足跟痛的病人則必須考慮是否有其他全身性疾病的影響。03足底筋膜炎有哪些癥狀?足底筋膜炎最常見的癥狀是足跟和足底深部的疼痛。這種疼痛往往在早晨剛下床活動時最嚴重,久坐后站起時也可能較嚴重。04有針對足底筋膜炎的檢查嗎?結合癥狀和進行體格檢查,醫(yī)生應該能判斷您是否患有此病。他們可能建議進行X線檢查或肌肉骨骼超聲檢查,同時配合足底壓力測試檢查。05如何治療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與腓腸肌拉筋或配合足部輔具來加強拉筋的效果、超聲波、沖擊波等物理治療、視情形配合口服藥物的治療。嚴重的病患,可以考慮局部超聲引導下注射治療,也會有不錯療效。拉筋運動一次持續(xù)約10~20秒,一天做10~20次06如何避免再次發(fā)生足底筋膜炎?由于足部是承受全身體重的器官,慢性足底筋膜炎的療程往往需要一時間,務必要耐心的配合醫(yī)師的治療與建議,才能夠痊愈。在居家照護上需注意的有:(1)首先,應該要盡可能減少走路或站立的時間,讓已經(jīng)發(fā)炎的組織能得到休息恢復的機會。(2)改穿戴健康舒適的鞋子。一般建議,鞋內或是鞋墊最好具有腳弓支持的構造,后跟襯墊要稍微柔軟具有吸震的效果,鞋后跟大約比前部高個約1公分左右。前部要有足夠容納腳趾的空間,不要有緊縛感,鞋子的大小要適中,大約以腳趾用力頂?shù)角岸撕?,后面還可以容納一根手指的大小為宜。(3)在連續(xù)步行后若有腫痛發(fā)熱的情形,宜冰敷抬高,其他時候則可以熱敷或浸泡熱水,以緩解疼痛。07預防有哪些注意事項不長時間穿著過于硬、不符合腳型的鞋子。由于足底與身體承重息息相關,因此若有疼痛應盡早就醫(yī),以免引起髖膝等下肢關節(jié)之傷害。回到開篇的李女士,因工作繁忙,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醫(yī)院做物理治療,所以選擇了可視化超聲引導下藥物注射的治療方法,注射后1周VAS評分從8分下降至2分,之后配合康復鍛煉,同時配置了足底矯形鞋墊,1月后足跟疼痛完全消失2020年09月24日
2844
0
7
-
孟闖主管康復師 沛縣中醫(yī)院 康復科 1、什么是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引起我們足疼最常見的一種疾病,它是指足跟和足底部分纖維組織出現(xiàn)炎癥,是一種慢性無菌性炎癥。常常是由于長期站立、步行或反復大力牽拉造成的足底的筋膜發(fā)炎。另外還有一些原因也會引起足底筋膜發(fā)炎, 如:跟骨骨刺造成跟骨與足底筋膜交接處不斷摩擦發(fā)炎,筋膜本身柔軟度變差 (如年齡增大),腳足弓過大(高足弓)或過?。ū馄阶悖?,體重過重、常穿硬底鞋等因素造成足部負擔過重,均會導致足底筋膜經(jīng)常受到過多或不正常的刺激,導致筋膜發(fā)炎。 2、足底筋膜炎癥狀 疼痛是足底筋膜炎最主要癥狀,一般而言,疼痛在早晨下床時的第一步最為明顯,這主要是因為經(jīng)過一個晚上的休息,足底筋膜不再負重,會處在較為縮短的狀態(tài)。 想象一下,足背是一張弓,足底筋膜就是這張弓的弓弦。因而當早晨下床踩地時,會對足底筋膜產(chǎn)生較大較快的牽張,所以會引起疼痛。 在行走一段時間后,足底筋膜會變得較松,因而癥狀又會緩解。但若過度行走,足底筋膜被牽拉的次數(shù)漸增,癥狀又會再現(xiàn)。最常見的壓痛點常在足底近足跟處,有時壓痛較劇烈,且持續(xù)存在。 3、足底筋膜炎的治療 1、充分休息:限制步行,跑步等活動,但不是不活動,要適量,以不引起疼痛為佳,如是體重過重的應減重,選擇舒適柔軟的鞋子。 有一個誤區(qū),有的人得了足底筋膜炎后,特意選擇鞋底較薄的鞋子,然后在鋪有鵝卵石的地面上反復走,美其名曰足底按摩,豈不知這樣會使足底筋膜壓力不勻,使足底筋膜炎癥進一步加重。 2、物理治療:使用超聲波,低頻電,短波,冰敷等。如果所有保守治療都無效,又不想手術的的話,可以試試沖擊波治療,沖擊波治療一般每周一次,5-6次/療程。 3、運動療法:牽拉,在做足底筋膜,跟腱及小腿肌肉牽拉前可先做熱敷或熱水泡腳,然后牽拉,每次牽拉時間30秒-60秒,7-10次。 4、鞋墊:可到康復醫(yī)院做足底掃描后,根據(jù)足底壓力分布特做鞋墊。這種定制鞋墊可在下肢負重時有效降低足底筋膜所受的拉力,進而減少反復牽拉對足底筋膜的傷害。 5、支具:夜里可戴踝背屈支具,使足底筋膜夜間不處于短縮狀態(tài)。減輕晨起疼痛癥狀。 6、藥物治療:口服非甾體類抗炎鎮(zhèn)痛藥物治療;局部封閉治療。2020年07月22日
1956
0
0
-
馬敏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東方醫(yī)院 關節(jié)與骨病???/a> Hello,大家好,我是馬大夫馬敏在家有一天做了12臺手術,嗯,連續(xù)站六個小時回家的時候發(fā)現(xiàn)疼的時候,臨床上很常見的問題,腳后跟疼在臨床上被稱之為治筋膜炎,它最典型的表現(xiàn)就是啊,起床時剛走幾步路的時候會非常的疼痛,但走幾步路之后呢癥狀也會相應的改善至筋膜位于足底當腳抬起來的時候筋膜是放松的,當踩在地上負重的時候呢,這個金膜就會拉緊,所以長時間行走或者是久站會使即墨持續(xù)地拉緊,最終導致筋膜的炎癥,這方面也是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避免長時間的行走或者是站立,這樣才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促進炎癥的吸收,第二個晚上睡覺的時候可以拿兩個枕頭放在床上,把腳墊高水,這樣可以改善皮膚的英雄,第三個呢,我們可以拿熱水泡腳泡三到四次,當然,在疼痛嚴重的時候,我們可以使用一些非甾體的藥物來緩解癥狀關注我,下期告訴你們可以通過哪些鍛煉的方法來預防疾病的發(fā)生。2020年07月20日
1144
0
3
-
徐明民主任醫(yī)師 浙江省榮軍醫(yī)院 超聲介入科 日常生活管理日?;顒訒r盡量穿著鞋底稍軟且舒適性佳的鞋,避免長時間穿高跟鞋。跑步時盡量穿著保護性和緩沖性良好的運動鞋,尤其是馬拉松愛好者,跑步時最好穿專業(yè)的馬拉松跑步鞋。浙江省榮軍醫(yī)院超聲介入科徐明民若鞋跟磨損應及時更換。每晚可用熱水泡腳并適當按摩足底,但水溫不宜太高(不宜超過攝氏40度)。長期缺乏鍛煉的人群應在專業(yè)人士指導下循序漸進地進行鍛煉,尤其是跑步,切忌急于求成以致過度鍛煉。日常病情監(jiān)測患者可根據(jù)疼痛出現(xiàn)的頻率和強度判斷病情是否出現(xiàn)進展,如出現(xiàn)癥狀加重應及時前往醫(yī)院就診。特別注意事項扁平足、高弓足等人群更應避免長時間行走或運動,注意作息。預防減輕體重,以此減小對足底筋膜的壓力,從而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更換運動方式:日常缺乏體育鍛煉者,可嘗試將跑步換成游泳或騎自行車等非負重運動。足底筋膜的放松通過拉伸的方法來緩解足底筋膜的緊張。 具體操作方式為:首先坐在椅子上,像翹二郎腿一樣將需要拉伸的腳翹在另一條腿上,用手握住全部腳趾并向足背方向牽引,此時可感受到足底的張力,保持15秒后可短暫休息,重復兩到三次。此外,還可通過腳趾抓毛巾的方法達到足底筋膜的放松。 具體操作方式為:坐在板凳上,兩個膝蓋彎曲90°,腳底放一條毛巾,腳尖向下,腳跟離開地面,利用腳趾將毛巾抓起,但要防止膝蓋或者腳踝的移動,每次3分鐘,重復1~2次。2020年06月11日
1732
0
1
筋膜炎相關科普號

鄒劍醫(yī)生的科普號
鄒劍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骨科-足踝外科
3439粉絲6.3萬閱讀

劉恒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恒 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
骨科
3067粉絲4.2萬閱讀

蔣利鋒醫(yī)生的科普號
蔣利鋒 副主任醫(yī)師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
骨科
644粉絲6006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