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翟升永副主任醫(yī)師 濰坊市人民醫(yī)院 胃腸外科醫(yī)學中心 很長時間沒寫公眾號了,為了能夠說服自己,讓自己過得去,就會下意識地尋找不做的理由:麻煩、不值得做、沒時間、能力有限做不了……等等,好像心理學當中的“認知失調(diào)”就是解釋這個過程的吧,但又總覺得應該做點什么,做些能力范圍之內(nèi)又能幫助別人的事情,就從今年的第一天的夜班開始吧,爭取保證每周的夜班必更一次! 最近每周的門診上發(fā)現(xiàn)頸部淋巴結腫大是很常見的就診原因之一。那么發(fā)現(xiàn)頸部淋巴結腫大后,患者應該怎么辦呢? 首先,不要著急,頸部淋巴結腫大非常常見,據(jù)統(tǒng)計,頸部淋巴結大約300多個,占到人體的約40%,大部分是炎癥造成的,少部分和腫瘤有關。 其次,要及時到醫(yī)院就診,醫(yī)生首先會通過查體判斷到底是不是腫大的淋巴結,因為有些患者可能將正常的頜下腺當成是腫大淋巴結,然后做彩超進一步明確診斷,切忌切忌還沒明白淋巴結腫大是怎么回事,就開始服用抗生素。有些淋巴結腫大,使用抗生素是無效的,而且有過敏、掩蓋病情的風險。 檢查完畢后,臨床醫(yī)生會綜合患者的病情和檢查資料進行分析,做出合理的處理。 頸部淋巴結腫大的原因很多,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炎癥,另一類是腫瘤。 炎癥又分為一 般炎癥和特異性炎癥。一般炎癥又包括急性淋巴結炎和慢性淋巴結炎。急性淋巴結炎常伴有口腔感染、頭面部皮膚和上呼吸道感染感染等;慢性反應性增生的腫大淋巴結一般無需治療,當出現(xiàn)急性感染時可按急性淋巴結炎治療,反復發(fā)作者,應仔細尋找病因,進行合理的治 療,避免反復發(fā)作。 頸部特異性感染淋巴結炎最常見的是頸部淋巴結結核,常見于青壯年及兒童,常有結核病史或接觸史 腫瘤性淋巴結腫大主要分為淋巴結轉移癌和淋巴瘤兩大類。頸部淋巴結轉移癌是由于頸部臟器或頸部以外的癌腫轉移所致。對頸部淋巴結腫大的患者,要特別重視甲狀腺的檢查,注意頸部淋巴結腫大是否和甲狀腺有關。腫瘤性淋巴結腫大的另一種類型是淋巴瘤。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結或其他淋巴組織,分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還有一類少見的淋巴結腫大,如巨大淋巴結增生癥 (Castleman病)、壞死性淋巴結炎等,其中巨大淋巴結增生癥可以表現(xiàn)為非常大的淋巴結,但卻不是腫瘤。對此類淋巴結腫大,需要和腫瘤以及淋巴結核相鑒別。 分析了頸部淋巴結腫大的原因處理原則,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患者到醫(yī)院就診,看了普通外科門診,醫(yī)生還建議到相關科室(如耳鼻喉科、口腔科、呼吸 科、血液科等)會診,就是基于頸部淋巴結腫大的原因很多,需要認真全面的檢 查,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和合理的處理。2022年01月02日
760
0
3
-
2021年12月08日
1462
0
4
-
楊天佑副主任醫(yī)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心 兒童腫瘤外科 一、什么是腸系膜淋巴結炎? 兒童腸系膜淋巴結炎以右下腹痛為主要表現(xiàn),繼發(fā)于腸系膜淋巴結的炎癥性改變。突發(fā)的右下腹痛可能會與急性闌尾炎混淆。 二、什么原因導致了腸系膜淋巴結炎? 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炎癥性腸病或淋巴瘤均可導致腸系膜淋巴結炎。 三、腸系膜淋巴結炎多見嗎? 腸系膜淋巴結炎并不少見,但確切的發(fā)病率尚不清楚。有文章報道,在70例臨床診斷為急性闌尾炎的病人中,有16%的最終診斷為腸系膜淋巴結炎。 四、腸系膜淋巴結炎的病理基礎是什么? 多數(shù)的腸系膜淋巴結炎是回腸末端系膜的淋巴結發(fā)生了不明原因的炎癥。此外,腸系膜淋巴結炎也可繼發(fā)于細菌性或病毒性腸炎。 如果使用顯微鏡對這些淋巴結進行檢查,可以發(fā)現(xiàn)大量的漿細胞、免疫祖細胞和淋巴細胞聚集。 五、腸系膜淋巴結炎有什么表現(xiàn)? 主要表現(xiàn)為突發(fā)的右下腹疼痛,多數(shù)繼發(fā)于近期的胃腸炎和上呼吸道感染。常見的表現(xiàn)有發(fā)熱、嘔吐、排便習慣改變、肚臍周圍或右下腹疼痛。這種疼痛通常要比急性闌尾炎要輕很多。 六、腸系膜淋巴結炎需要做什么檢查? 通常應該做血常規(guī)及尿液分析,白細胞和C-反應蛋白可能會升高。彩超是診斷腸系膜淋巴結炎的金標準。 七、怎么治療腸系膜淋巴結炎? 腸系膜淋巴結炎是自限性疾病,通常不需要處理。嚴重者給與支持治療、靜脈補充液體、口服非甾體類藥物止痛。 八、預后/效果怎么樣? 疼痛通常在4周內(nèi)會消失。腸系膜淋巴結炎不會留下后遺癥。2021年11月26日
1522
0
4
-
姜大朋主任醫(yī)師 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 腫瘤科 經(jīng)常有家長帶孩子來門診問詢關于孩子頸部或耳后腫塊的情況。腫塊可大到鴿卵,小可到黃豆粒大小。腫塊不痛不癢,皮膚顏色也沒有異常。有的家長事先通過網(wǎng)上查找,帶著疑問過來問這是不是淋巴結?沒錯,今天我給大家聊一下兒童頸部或耳后淋巴結腫大到底是咋回事。 首先需要排除一些非淋巴結腫大疾病,例如鈣化上皮瘤、淋巴管瘤、皮脂腺囊腫等。鈣化上皮瘤多數(shù)質地較硬,邊界清楚,且與皮下粘連。淋巴管瘤呈囊性,質地軟,發(fā)生內(nèi)出血時可以表現(xiàn)為快速增大伴局部觸痛及皮下色澤發(fā)青。上述各類腫塊可以通過查體及超聲檢查來明確。 接下來進入正題,兒童頭頸部淋巴結腫大可見于三分之一以上健康兒童,可以說是非常常見。其最常見的病因是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在呼吸道感染急性期,淋巴結腫大部位可以出現(xiàn)腫痛,但這種表現(xiàn)可隨著病毒感染的痊愈而消失。這一過程常常要幾周甚至幾個月。家長不必過分擔心。EB病毒及巨細胞病毒等感染可以導致淋巴結腫大時間比較長。第二種常見的原因是細菌感染,這類淋巴結腫大部位多偏頸前,且為單側,有觸痛,表面皮膚也可發(fā)紅。細菌感染的部位可為口腔齲齒、牙齦感染、扁桃體炎等。這類的淋巴結腫大需要及時找口腔科醫(yī)師或兒外科醫(yī)師診治。 此外,也有一些少見的淋巴結腫大的原因,如川崎病、結核、惡性腫瘤等。所以,如淋巴結腫大具有如下表現(xiàn)時,家長需謹慎對待,及時就醫(yī)。淋巴結明顯腫大,直徑超過2cm;短期內(nèi)淋巴結增大明顯;1-2個月內(nèi)淋巴結沒有明顯變??;鎖骨上淋巴結腫大;有兩處以上淋巴結腫大;淋巴結腫大伴有發(fā)熱、體重減輕、皮膚瘀斑瘀點、出血傾向或者聲音嘶啞等表現(xiàn)。2021年11月06日
1131
2
6
-
付朝杰副主任醫(yī)師 棗莊市婦幼保健院 新生兒科 建議先看孩子痛不痛。 @如果腫大的淋巴結摸上去有明顯疼痛感,大部分情況下是發(fā)生急性感染了,這時候需要醫(yī)生來進一步評估。 如果是病毒性感染引起的,通常脖頸兩邊都會有淋巴結的腫大,而且大部分時候表面皮膚不發(fā)紅,腫痛消失較快。如果淋巴結腫大持續(xù)時間較長(超過6周),可能是一些特殊病毒感染,比如EB病毒、巨細胞病毒等。 如果是細菌性感染引起的,多數(shù)表面皮膚會泛紅,腫痛更明顯。這時候更需要醫(yī)生來檢查明確是否還存在其他原發(fā)感染病灶。比如有蛀牙或牙齦腫痛時,同側頸部淋巴結或下頜淋巴結可能也會腫大,這時候如果不請口腔科醫(yī)生幫忙先解決牙齒或牙齦的問題,腫大的淋巴結是不會徹底好轉的。 @如果腫大的淋巴結不引起疼痛,建議如果發(fā)生以下任何一種情況,都需要及時咨詢醫(yī)生: 1. 淋巴結直徑超過2cm; 2. 2周內(nèi)淋巴結明顯變大; 3. 4-6周內(nèi)淋巴結沒有明顯變?。?4. 鎖骨上位置出現(xiàn)的腫大淋巴結; 5. 全身2處及以上淋巴結腫大:頭頸部、腋下、腹股溝; 6. 有其他癥狀和表現(xiàn):發(fā)熱、體重減輕、夜間盜汗、不尋常的皮膚瘀斑瘀點、有牙關緊閉或者聲音音質變化等提示頭頸部深部組織感染的表現(xiàn)。 如果有以上表現(xiàn),多提示存在較嚴重的局部感染或全身性疾病,如川崎病、風濕性疾病、惡性腫瘤等。 如果沒有以上表現(xiàn),應該是既往感染后腫脹的淋巴結在緩慢消退過程中,家長可以繼續(xù)居家觀察。2021年10月13日
871
0
0
-
劉耀主任醫(yī)師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血液腫瘤中心 人體內(nèi)有很多對疾病敏感、能發(fā)出預警信號的器官,「淋巴結」就是其中一種。 當身體遭遇炎癥或腫瘤,淋巴結就像一個個烽火臺,會隨之腫大起來。 很多人都有過淋巴結腫大的經(jīng)歷,腫大的淋巴如果伴有“疼痛”,其實是件好事兒。 淋巴腫大,疼比不疼強 淋巴主管免疫功能,由淋巴結、淋巴管、淋巴液、淋巴細胞組成。 其中,淋巴結穿插于淋巴管中,主要負責過濾淋巴液、清除細菌和異物、產(chǎn)生淋巴細胞和抗體。 當身體局部發(fā)生炎癥或病變時,細菌、毒素等可經(jīng)淋巴管擴散到淋巴結。為阻止病變擴散,淋巴結內(nèi)的淋巴細胞會迅速增殖,導致腫大。 一般來講,淋巴結腫大伴有明顯疼痛,或摸起來活動度比較好時,大多是臨近組織或淋巴結自身,發(fā)生了急性炎癥。此時,淋巴結只是在短期內(nèi)長大,隨著炎癥好轉,會逐漸變小。 如果淋巴結腫大不伴疼痛,活動度差,應警惕惡性病變的可能,最好盡快做個彩超檢查。 臨床上,引起淋巴結腫大的原因主要有4類 炎癥 比如化膿性扁桃體炎、牙齦炎等,炎癥急性期多會引起淋巴結疼痛性腫大,炎癥消退后疼痛可緩解,淋巴結大小恢復正常。 腫瘤 腫瘤性淋巴結腫大,多為無痛性,且常會在短時間內(nèi)逐漸增大。 生理性 常見于6歲以下兒童,只要沒有發(fā)熱、消瘦等就不必驚慌,淋巴結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縮小。 其他因素 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結核、藥物等,也可能引起淋巴結腫大。 除了有無痛感外,淋巴結的質地、滑動性、與周圍組織的界限等,也是判斷其性質的重要依據(jù)。危險的淋巴結通常有以下6個特點: 不同部位淋巴腫大預示什么? 從腫大的部位來看,耳周、頜下、頸部、鎖骨、腹股溝(大腿根兒)、腘窩處的淋巴腫大,既有可能是炎癥,也可能是腫瘤。 其中,鎖骨的淋巴結腫大,要格外警惕。 如果40歲以上人群發(fā)現(xiàn)鎖骨上淋巴結腫大,首先要考慮惡性腫瘤轉移的可能。 臨床上,超過2/3淋巴瘤患者就診時有外周淋巴結腫大,通常沒有壓痛,其中60%左右為頸部和鎖骨上淋巴結腫大。 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也常在鎖骨附近出現(xiàn)腫大淋巴結,比如—— 乳腺癌淋巴結轉移,多發(fā)生在腋窩、鎖骨上下、內(nèi)乳區(qū); 肺癌淋巴結轉移,常發(fā)生在腋窩、鎖骨上下、頸部淋巴結; 胃腸癌淋巴結轉移,常出現(xiàn)在左鎖骨上區(qū)域。 日常生活中,可以多留意淺表淋巴結有無腫大,洗澡時是自我檢查的最好時機。 自查方法 以“捫”為主,建議以食指、中指和無名指3根手指的末端指腹,在淋巴結表面進行觸摸和輕度按壓,感受淋巴結的大小、質地、界限和有無壓痛。 不要反復擠壓淋巴結,同時切忌用大拇指和食指掐捏,因為有可能會把皮下組織誤以為淋巴結腫大而虛驚一場。 如果發(fā)現(xiàn)可疑淋巴結,建議選擇血液科或普通外科就診,接受精準的病理診斷和規(guī)范化治療。 6件事護好脆弱的淋巴 淋巴“織”起了全身的免疫防線,壓力過大、疲勞過度、慢性感染等會讓淋巴慢慢透支。保護淋巴,就要從生活細節(jié)著手。 1 學會減壓,避免過勞 淋巴最怕主人太累,學會休息和釋放壓力,勞逸結合,是保護淋巴、預防淋巴瘤重要的方法。 2 堅持鍛煉,規(guī)律作息 任何引起免疫力下降的原因,對淋巴來說都是傷害。熬夜、焦慮等不良習慣,一些自身免疫疾病,均可導致免疫力下降。 堅持鍛煉,規(guī)律作息有助調(diào)節(jié)免疫功能。建議每周進行3~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每晚入睡時間不晚于23點。 3 少接觸有毒化學品 射線和化學污染物會刺激淋巴系統(tǒng)。最好少接觸有機溶劑、殺蟲劑、除草劑,每年染發(fā)不建議超過2次,新房充分通風再入住。 4 預防慢性感染 某些細菌、病毒(如乙肝、EB病毒)感染,常被認為是淋巴異常的風險因素。遇到牙齦炎、皮膚感染等應及時治療,控制長期慢性感染。 5 每天一斤半果蔬 吸煙、高脂飲食也會給淋巴帶來負擔,建議每天吃夠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適量吃些富含維生素C的番茄、橙子、獼猴桃,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卜、萵筍,富含礦物質的香菇、銀耳等。 6 定期體檢不能少 用手觸摸可發(fā)現(xiàn)淺表淋巴結異常,對于深層淋巴結腫大,還需定期體檢才能發(fā)現(xiàn)。每年一次B超檢查應成為成年人的必備項目。2021年08月14日
7313
0
6
-
杜燕主任醫(yī)師 西安市第九醫(yī)院 超聲科 淋巴結是人體內(nèi)抵御感染和疾病的重要防御組織,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成群聚集的淋巴結。淋巴結輕微腫大通常不是嚴重疾病,腫大的淋巴結一般會在原發(fā)病痊愈的幾周后消失。 兒童比成人發(fā)生感染或者損傷的機會多,他們的淋巴結,尤其是頸部、耳后的淋巴結腫大較為常見。如果在寶寶的耳后或者頸部摸到黃豆到蠶豆大小活動的、無觸痛、無壓痛的球形小腫塊,很可能是淺表淋巴結。 頭面部的濕疹、咽部感染等都可能引起耳后或頸部的淺表淋巴結輕度腫大,有的可持續(xù)數(shù)月到數(shù)年。輕度腫大的淺表淋巴結對寶寶無任何傷害,不必擔心無須治療。腸系膜本來就有豐富的淋巴結。腸系膜的淋巴結沿著腸系膜的血管分布,當發(fā)生呼吸道或者消化道感染之后,很容易出現(xiàn)腸系膜淋巴結腫大。 淋巴結和孩子的腹痛毫無關系,不要因為這個而給孩子吃消炎藥物。為什么這么講呢?因為假設你在孩子肚子不痛的時候來查個超聲,會發(fā)現(xiàn)淋巴結還在那里,無論你肚子痛還是不痛,它一直在那里。醫(yī)生讓查超聲的目的是為了排外一個叫‘腸套疊’的兒科急癥。 為什么會有這個淋巴結? 這是因為小孩子處于淋巴活躍階段,淋巴結是干什么的呀,它就是淋巴細胞的小房子,淋巴細胞多房子就會多,你摸一下孩子的脖子,大部分的孩子在感冒時,脖子上都會有些腫大的小疙瘩,這些就是淋巴結了。所以,不要擔心,說明你的孩子的免疫功能是正常的。 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對于腹痛的孩子很多醫(yī)生會給出診斷:腸系膜淋巴結炎,看著很合理,孩子肚子痛,超聲有腫大淋巴結,貌似符合,這個診斷也符合家長的心理,但是,這種診斷是錯誤的。我們來看什么是腸系膜淋巴結炎? 腸系膜淋巴結炎與其它部位的淋巴結發(fā)炎一樣,是局部的感染波及了周圍的淋巴結,而不是淋巴結腫大就是炎癥。比如,一個扁桃體化膿的孩子,會有頸部的淋巴結腫大,這是體內(nèi)的免疫調(diào)動的原因,目的是清除細菌。而如果這時淋巴結呈現(xiàn)紅腫熱痛現(xiàn)象,說明細菌感染了淋巴結,這就是淋巴結炎了。 因此腸系膜淋巴結炎會有腹痛,但大部分是持續(xù)痛,便后不緩解,一定是會有高熱的,因為是炎癥引起的嗎,腹部有壓痛甚至反跳痛,特象急性闌尾炎,只是壓痛點不象闌尾炎那樣固定有右下腹部,多在感冒后出現(xiàn)。 小孩子的腹痛絕大部分是腸痙攣引起的,而不是腸系膜淋巴結炎。2021年08月09日
1296
0
2
-
張臨友主任醫(yī)師 哈醫(yī)大二院 胸外科 當我們生病時候,身體總會發(fā)出一些信號來提示我們,比如:發(fā)燒、發(fā)炎等等...這是免疫系統(tǒng)在保護我們。淋巴系統(tǒng)就是主管免疫功能的核心,在機體和疾病對抗的過程中,淋巴結腫大就是其中一個臨床表現(xiàn), 那么我們就來了解了解淋巴結腫大的臨床意義。 一、什么是淋巴?我們平時所說的淋巴是一個系統(tǒng),而不是一個單獨的器官,是由淋巴管、淋巴液、淋巴結和淋巴細胞組成。 這些淋巴組織遍布我們?nèi)恚梭w大約有500-600個淋巴結,直徑在2-10毫米左右。 對外是我們身體和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或者異物作戰(zhàn)的前線哨所,對內(nèi)要監(jiān)視體內(nèi)衰老、惡變的細胞和組織。 所以,很多情況都會使淋巴結腫大: 1、感染:如化膿性扁桃體炎、牙齦炎、上 呼吸道感染、結核等; 2、腫瘤:如淋巴瘤、各類型急慢性白血病及其他類型的惡性腫瘤; 3、其他: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藥物影響等。 二、胸外科常見的淋巴結腫大——鎖骨上淋巴結腫大鎖骨上淋巴結屬于頸部淋巴結的頸外側下深淋巴結,其沿頸橫血管分布,其中位于前斜角肌前方的淋巴結稱斜角肌淋巴結。左側斜角肌淋巴結又稱Virchow淋巴結,患胸、腹、盆部的腫瘤,尤其是食管腹段癌和胃癌時,癌細胞栓子可經(jīng)胸導管轉移至該淋巴結,常可在胸鎖乳突肌后緣與鎖骨上緣形成的夾角處觸摸到腫大的淋巴結。 正常狀態(tài)下,淋巴結是米粒大小,質地比較柔軟光滑,但是大部分的淋巴結都摸不到,只有在頜下、腹股溝、腋窩可以摸到。當淋巴結出現(xiàn)腫大,疼痛、或者變硬時,就是一些疾病信號,如果在進行抗炎治療后淋巴結依然腫大,且有疼痛等癥狀,需要及時前往醫(yī)院就診,聽從醫(yī)生的建議,完善一定的檢查,切勿自行判斷。 三、自查淋巴的動作有些部位的淋巴可以通過觸摸進行自檢,比如:頸部、腋窩、腹股溝。 自檢動作——滑動觸摸:將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并攏,指腹平放于被檢查部位的皮膚上進行滑動觸摸。 淋巴結腫大的良惡性可以通過以下方面來簡單區(qū)分: 1、是否有觸痛:良性腫大的淋巴結,一般摸起來會有明顯痛感;惡性腫大的淋巴結摸起來多無痛; 2、看大?。毫馨徒Y腫大較大(直徑超過2cm),則懷疑惡性的可能性較大; 3、看活動度:良性腫大的淋巴結觸摸時可在皮下自由移動,惡性則較難推動,還可能數(shù)個淋巴結成團出現(xiàn); 4、看軟硬:良性腫大的淋巴結一般質地較軟,惡性的較硬。 如果淋巴結明顯腫大或短期內(nèi)迅速變大時,一定要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四、淋巴結腫大的檢查方法雖然大部分淋巴結腫大通常為良性,但也存在惡性的可能,需要到醫(yī)院做詳細檢查來進行診斷。那么淋巴結腫大做什么檢查呢? 1.淋巴超聲 根據(jù)超聲報告中的大小、結構、血流等,可以判斷淋巴結的性質 2.PET/CT 對于確診淋巴瘤的患者可以通過PET/CT進行分期和療效評估 3.淋巴活檢 主要有手術切除和淋巴結穿刺兩種方式 如果超聲結果發(fā)現(xiàn)淋巴結比較大,或者結構紊亂,建議做活檢來排除惡性疾病。2021年08月03日
4177
0
7
-
董彥明副主任醫(yī)師 空軍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 普通外科 頸部有個包塊可滑動怎么回事?頸部包塊可滑動,我們常規(guī)見到的應該是一個淋巴結啊,或者說假如說它考慮它是來源于甲狀腺的,我們和淋,甲狀腺包塊和淋巴結的區(qū)別是,甲狀腺包塊可以隨通咽剩下移動,淋巴結呢,它不會隨吞咽上下移動,它可以表現(xiàn)有可滑動啊,有可能是一個,呃,良性的這個淋巴結的腫大,或者說頸部包塊還有一種比較表淺的,它有可能是一個頸部的一個皮脂囊腫,也是有可滑動的,或者說它可能是頸部的皮下的一個脂肪瘤啊,它邊界包塊包膜的比較清楚,也是可滑動的,所以說呢,我們對這個頸部這個可滑動斑塊,首先我們要做彩超啊,去評估它形態(tài)學表現(xiàn),它有沒有淋巴門啊,到底是淋巴結還是甲狀腺的包塊啊,阿來甲狀腺和還是考慮淋巴組織,或者說它是皮下的這個脂肪瘤和這個淋巴結也是有。 在學的區(qū)別的,最終呢,需不要手術,要根根據(jù)他這個病灶是不是影響美觀,是不是有臨床癥狀,是不是需要病期活檢等等,假如做手術了,我們可以從病理學習診斷,或者是脂肪瘤,淋巴結還是甲狀腺結節(jié)。2021年06月29日
1236
3
12
-
2021年06月23日
1792
0
0
淋巴結炎相關科普號

董彥明醫(yī)生的科普號
董彥明 副主任醫(yī)師
空軍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
普通外科
5999粉絲8.6萬閱讀

李志剛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志剛 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胸科醫(yī)院
胸外科
7939粉絲27.8萬閱讀

劉愛軍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愛軍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yī)院
血液科
3458粉絲12.6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