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卵巢顆粒細胞瘤影像診斷
卵巢顆粒細胞瘤是一種少見的卵巢低度惡性腫瘤,約占卵巢腫瘤的1% ~5%。1.卵巢顆粒細胞瘤的臨床與病理特征卵巢顆粒細胞瘤為最常見的性索間質來源惡性腫瘤,預后較好但具有晚 期 復 發(fā) 的 特 點。卵巢顆粒細胞瘤 好 發(fā) 于45~55歲患者,其臨床特點是可分泌性激素,以雌激素為主。根據(jù)發(fā)病年齡和鏡下特點,卵巢顆粒細胞瘤分為成人型 (占95%)和幼年型(占5%),本組2例為幼年型。成人型卵巢顆粒細胞瘤鏡下特征是可見大量卡-埃小體,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月經紊亂、絕經后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等。由于雌激素的長期刺激,文獻報道80%患者可出現(xiàn)子宮增大及內膜增厚,2%~3%合并子宮內膜癌,也可伴子宮肌瘤。幼 年 型卵巢顆粒細胞瘤鏡下幾乎無卡-埃小體,但核分裂像多見,臨床上可出現(xiàn)性早熟。卵巢顆粒細胞瘤發(fā)生于性索向上皮分化階段,故患者常有血清CA125升高,本組占57.9%(11/19)。2.卵巢顆粒細胞瘤的CT表現(xiàn)本組資料顯示,無論初發(fā)還是復發(fā)病灶,卵巢顆粒細胞瘤都常表現(xiàn)為囊實性腫塊,分 別 占72.7% (8/11)和58.3%(7/12)。由于卵巢顆粒細胞瘤腫瘤動脈血管不豐富,所以增強掃描時病灶實質部分通常呈輕度或中度強化。無論初發(fā)還是復發(fā)病灶,本組卵巢顆粒細胞瘤病灶大多呈類圓形,分別占54.5%(6/11)和66.7%(8/12),其次表現(xiàn)為不規(guī)則或者分葉狀,分別占45.5%(5/11)和33.3%(4/12)。初發(fā)卵巢顆粒細胞瘤病灶在就診時往往較大,而復發(fā)卵巢顆粒細胞瘤病灶在就診時往往較小,這可能與卵巢顆粒細胞瘤術后需要定期隨訪、因而病灶易于較早發(fā)現(xiàn)有關。本組19例卵巢顆粒細胞瘤均未見腹腔及盆腔淋巴結腫大、轉移,4例出現(xiàn)腹腔種植轉移。結合文獻資料,提示卵巢顆粒細胞瘤主要通過腹腔種植播散轉移,而很少出現(xiàn)淋巴結轉移,其轉移途徑與常見卵巢惡性腫瘤不同。本組初發(fā)卵巢顆粒細胞瘤均為單發(fā)病灶,而3例 復 發(fā)卵巢顆粒細胞瘤可見多個病灶,可能的 原因是卵巢顆粒細胞瘤復發(fā)源于腹腔種植灶。 本組68.4%(13/19)的病例在CT上可見腹水,以少量或中量腹水常見(92.3%,12/13),提示少量或中量腹水可能是卵巢顆粒細胞瘤的 常 見 CT 表 現(xiàn)。卵巢顆粒細胞瘤所分泌的性激素可使子宮外形增大、內膜增生,本 組64.3%(9/14)病例在 CT 上可見子宮內膜增厚。從本組病例和文獻資料來看,初發(fā)與復發(fā)卵巢顆粒細胞瘤在腫塊類型、強化程度、繼發(fā)子宮改變、腹水和轉移途徑方面無明顯區(qū)別,其 CT 特征為:①盆腔內囊實性腫塊,以圓形或橢圓形多見,邊界清楚,呈輕度或者中度強化;②常合并子宮增大、內膜增厚和腹水;③罕有腫瘤鈣化和腹盆腔淋巴結腫大。不過,與初發(fā)卵巢顆粒細胞瘤比較,復發(fā)卵巢顆粒細胞瘤通常較小,且可以多發(fā)。3.卵巢顆粒細胞瘤的鑒別診斷卵巢顆粒細胞瘤需與卵巢囊腺癌、卵黃囊瘤以及子宮漿膜下或闊韌帶平滑肌瘤等相鑒別。囊腺癌屬上皮來源,其特點有:①血清 CA125明顯升高;②病 灶 形 態(tài) 更 不規(guī)則,邊界模糊;③雙側發(fā)生相對多見,約15%的黏液性囊腺癌和50%的漿液性囊腺癌為雙側發(fā)生;④多房常見,而且各房的密度常不一致;⑤常有乳頭狀結節(jié),為卵巢上皮源性腫瘤的特征;⑥可見腹膜假性黏液瘤,黏液性囊腺癌破入腹腔后形成膠凍狀、密度高于水的均質腫塊,可對肝脾等腹腔臟器表面產生波浪狀壓跡;⑦常有鈣化;⑧血供豐富、增強掃描顯著強化。卵巢顆粒細胞瘤多為單側,以圓形或橢圓形稍多見,邊界清楚,囊壁及分隔規(guī)整,鈣化罕見,無乳頭狀結節(jié),增強掃描呈輕中度強化,血清CA25輕度升高。卵黃囊瘤也多呈體積較大的單發(fā)、囊實性腫塊,且常伴腹膜播散種植和腹 水。卵黃囊瘤常見于青少年女性,血清AFP升高,CT增強掃描時多呈明顯強化。纖維瘤與卵泡膜細胞瘤常為實性,囊變壞死少見,病灶密度往往較低,在 T1WI和 T2WI上呈低信號。漿膜下或闊韌帶平滑肌瘤通常無囊變,強化顯著,一般不伴子宮內膜增厚,無腹水和腹腔種植灶。另外,初發(fā)卵巢顆粒細胞瘤由卵巢動脈供血,引流靜脈為卵巢靜脈。卵巢動脈通常過于細小,CT不易顯示,但卵巢靜脈通常可在CT上顯示,尤其是有生育史的婦女。正?;蛟龃值穆殉察o脈進入盆腔腫塊(卵巢血管蒂征)常提示腫塊源于卵巢。本組3例可見腫瘤所在側卵巢靜脈增粗,據(jù)此可準確作出病灶源于卵巢的診斷。文章來源:女性生殖原文鏈接:https://www.f61.com/d/230
田忠甫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1月08日7229
0
5
-
宮外孕術中發(fā)現(xiàn)雙側卵巢交界性腫瘤,我和病人該如何選擇?
新年伊始,做為我,新手(2020.1.1號剛開始帶領治療小組),沒想到卻被一個異位妊娠患者給了下馬威?;颊呒韧鶎m外孕史,切除了一側輸卵管,這次是另一側,至今未生育是擺在我面前的一個問題,保管是患者的強烈要求。那么情況允許,盡量保吧,也不是我的第一次手術,清宮除道是本分。做唄!術中發(fā)現(xiàn)右側卵巢一囊實性腫物,本想著妊娠合并卵巢增大很正常,腫瘤標記物也不高。給與行囊腫剝離吧。剝著剝著心里犯嘀咕了,壞了,看見囊腫里有乳頭樣腫物出來,完整剝離趕快送冰凍:交界性腫瘤。(在冰凍期間把輸卵管妊娠給清除了,保留了輸卵管的完整性。白折騰?。┛墒墙唤缧阅[瘤,無生育要求患者要行全面分期手術,該患者肯定不行,切一側卵巢保留對側,如何?仔細探查決定行對側卵巢活檢,打開一看也有囊腫,剝吧,情況同右側。再送冰凍:交界性。傻眼! 不到30歲,無生育,雙側卵巢交界性腫瘤。腦子差點蒙圈,幸虧定力好,與家屬充分溝通利弊,決定行雙側卵巢腫物剝離術,保留生育希望。決定如何,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文獻:卵巢交界性腫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 BOT),BOT病人年齡較輕,發(fā)病年齡約為35~45歲,所以保留生育功能及維持女性激素水平對多數(shù)病人意義重大。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NCCN)卵巢癌診療指南(2015年)指出,BOT病人的治療方案應綜合考慮年齡、臨床特點、組織學類型以及疾病分期而定,并且強調個體化治療方案[1]。對于BOT病人來說,最主要的治療方式仍然是手術。保留生育功能手術是指保留子宮及卵巢的手術,也稱保守性手術。BOT臨床病理特征與復發(fā)及預后存在相關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手術方式的選擇。浸潤性種植是BOT的十分明確的不良預后因素,對此類病人不建議行保留生育功能手術治療[2]。1、單側卵巢交界性腫瘤病人的保留生育功能術式選擇大多數(shù)學者推薦行保守性手術方式為單側附件切除術,有單側附件切除史的病人建議行腫瘤剝除術。與附件切除術相比,卵巢腫瘤剝除術可以保留更多地有功能的卵巢組織,對于保留生育功能方面更為理想,但術后復發(fā)率較高、無復發(fā)期較短[3-4]。盡管與單側附件切除術相比,腫瘤剝除術后局部復發(fā)率高[5],但是可通過再次手術治療,且對于病人生存預后并無明顯影響[6,7]。另外,腫瘤剝除術后病人的妊娠結局要好于附件切除[8]。2雙側卵巢交界性腫瘤病人保留生育功能的術式選擇對于腫瘤累及雙側卵巢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病人,主要手術方式為一側的單側附件切除+對側腫瘤剝除術。但研究發(fā)現(xiàn),雖然雙側腫瘤剝除術后復發(fā)率較高,首次復發(fā)時間較早,但行雙側腫瘤剝除術的術后妊娠結局更佳。故對于有生育需求的雙側BOT病人,如果在技術上可行,可首選雙側腫瘤剝除術,能夠獲得更佳的妊娠結局,但應注意長期密切隨訪[9,10]。3腹腔鏡下保留生育功能的手術與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又稱微創(chuàng)手術,同時具有防止腹腔粘連的發(fā)生、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等優(yōu)點,對于早期 BOT 病人,行腹腔鏡保留生育功能手術治療已被證實是安全可行的[9-11]。4保留生育功能手術后化療及隨訪卵巢交界性腫瘤病人病變組織分化程度高,對化療藥物也不敏感,故不推薦行常規(guī)化療。2015 年 NCCN 指南[12]認為對浸潤性種植 BOT 病人術后可選擇輔助化療,對于不同的卵巢交界性腫瘤患者,不同的化療藥物對卵巢功能的影響不同,影響較輕者可能導致月經失調、懷孕后易流產等,影響較嚴重者可能導致卵巢早衰、提前進入絕經過渡期,甚至可能導致不育不孕等。對于既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又需要化療的卵巢交界性腫瘤患者,建議盡量使用對于卵巢功能影響小且毒性低的藥物。對于術后行化療的卵巢交界性腫瘤患者,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具有保護卵巢功能的作用,因此可在化療前及化療過程中采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治療,可保護化療病人卵巢功能,這一措施的有效性尚存在爭議。5、保留生育功能手術后助孕方式及妊娠結局對于接受保留生育功能手術治療的卵巢交界性腫瘤患者,選擇合適的妊娠時機非常關鍵。既可以選擇術后盡早妊娠,也可以選擇復發(fā)高峰期后再妊娠,但理論上要盡量避開復發(fā)高峰期。建議應盡早或在術后6月至1年內開始嘗試妊娠。化療藥物的毒性隨著患者年齡增加而增大,因此,對于需要化療的卵巢交界性腫瘤患者,應停用化療藥物6~12個月后方可妊娠,以避免致畸形的風險[13]。綜上所述,對不滿 40 歲有生育要求的單側BOT病人,建議行單側附件切除術,如術前超聲提示對側卵巢無明顯病變、術中探查對側卵巢正常,可不行對側卵巢活檢。有生育要求雙側BOT病人可首選雙側腫瘤剝除術,能夠獲得更佳的妊娠結局。對于早期BOT病人,可推薦行腹腔鏡手術,但如術中腫瘤破裂播散可能性大、在腫瘤較大(腫瘤直徑>5 cm)的情況下不主張腹腔鏡手術。目前對于早期BOT病人不推薦化療。保留生育功能的BOT病人術后可通過輔助生殖技術滿足生育愿望,為了減少促排卵藥物對卵巢的過度刺激,提倡對BOT病人行保守治療術后采用微刺激方案促排卵,但具體方案選擇尚需大量研究證實。總之,對不滿 40 歲有生育要求的 BOT 病人臨床治療方案應由婦科腫瘤專家、生殖醫(yī)學專家共同制定,在治療腫瘤同時,完成生育計劃。參考文獻:[1]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clines in oncology (NCCN Guidelines⑧):ovarian cancer including fallopian tube cancer and primary peritoneal cancer.version2.2015[EB/OL].[2015-06-22][2] UZAN C, KANE A, REY A, et al. Outcomes aft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advanced- stage serous borderline tumors of the Ovary[J]. Ann Onco1,2010,21(1):55.[3] YINON Y, BEINER ME, GODIEB WH, et al. Clinical outcome of cystectomy compared with unilateral salpingo- oophorectomy as fertility-sparinb treatment of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 [J].Fertil Steri1,2007,88(2):479.[4] PONCELET C, FAUVET R, BOCCARA J, et al. Recurrence after cystectome for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 results of a French multicenter study[J]. Ann Surg Onco1,2006,13(4):565.[5] UZAN C, MULLER E, DANE A, et al. Prognostic factors for recurrence aft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n a series of 119 patients with state I serous borderline tumors of the ovary [J]. Ann Onco1,2014,25(1):166.[6] HELPMAN L, BEINER ME, AVIEL-RONEN S, etal. Safety of ovarian conservation and fertility preservation in advanced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J].FertilSteri1,2015,104(1):138.[7] SONB T, HUN CHOI C, LEE YY, et al. Oncologic and reproductive outcomes of cystectomy compared with oophorectomy as a treatment for borderline ovarian tumours [J]. Hum Reprod,2011,26(8):2008.[8]溫灝,吳小華.卵巢交界性腫瘤保留生育功能決策及術式選擇[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5,11:995.[9] PALOMBA S, FALBO A, DEL NEGRO S, etal. Ultra-conservative fertility-sparing strategy for bilateral borderline ovarian tumours: a yearfollow-up[J]. HumReprod,2010,25(8):1966.[10] PALOMBA S, ZUPI E, RUSSO T, et al. Comparison of two fertility-sparing, approaches for bilateral borderline ovarian tumour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 Hum Reprod,2007,22(2):578.[11] LEBLANC E, SONODA Y, NARDUCCI F, et al. Laparoscopic staging of early ovarian carcinoma[J]. Curr Opin Obstet Gyneco1,2006,18(4):407.[12]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clines in oncology (NCCN Guidelines⑧):ovarian cancer including fallopian tube cancer and primary peritoneal cancer.version2.2015[EB/OL].[2015-06-22][13]李藝,崔恒.卵巢交界性腫瘤術后生育時機妊娠率及分娩后處理[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5,31 ( 11) : 999-1001.
劉現(xiàn)紅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1月05日2091
0
2
-
卵巢腫瘤何其多
卵巢是婦女的性腺器官,位于盆腔,正常情況下體積很小,重量還不足50克,但發(fā)生腫瘤的種類之多,卻超過體內任何其他器官。卵巢腫瘤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可以長在一側或是雙側,可以是良性,也可以是惡性,可以有不同的質地和形態(tài),可以產生女性或男性的性激素,可以從肉眼看不見到長到100多斤重,可以沒有任何不適,也可以痛得要死、脹的要命,真是變化多端,不可等閑視之。卵巢腫瘤不但種類繁多,表現(xiàn)不同,而且它也是婦科常見腫瘤,大約占了女性生殖器腫瘤的三分之一。并且,近40年來,卵巢惡性腫瘤的發(fā)病率增加了2~3倍,并有逐漸上升的趨勢,已占女性生殖器惡性腫瘤的20%,其死亡率更是高居婦科惡性腫瘤之首,成為婦科惡性腫瘤中威脅最大的疾病。卵巢腫瘤之所以這樣繁多,是因為卵巢在胚胎發(fā)生方面有其特殊性,卵巢組織具有潛在的富于發(fā)展的多能性,因而它的組織結構與成分都很復雜。1973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了國際統(tǒng)一的卵巢腫瘤分類,將60多種卵巢腫瘤歸為9大類,這一分類一直沿用至今。1.體腔上皮來源的腫瘤2.性索間質腫瘤3.脂質(類脂質)細胞瘤4.生殖細胞腫瘤5.性腺母細胞瘤6.非卵巢特異性軟組織腫瘤7.未分類腫瘤8.轉移性腫瘤9.瘤樣病變上面每一大類中,還分為若干小類,性質上又可分為良性和惡性,有些類型的腫瘤,還有介于良惡性之間的交界性。在給腫瘤命名時,按照慣例,良性的一般稱之為“瘤”,惡性的則稱之為“癌”。卵巢腫瘤中,體腔上皮來源的腫瘤遵循這個規(guī)律,但對其他來源的腫瘤,一些稱為瘤的卻是惡性,如內胚竇瘤、未成熟畸胎瘤、無性細胞瘤、庫肯勃瘤、顆粒細胞瘤等。
向陽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11月27日4803
3
6
-
怎么知道長了卵巢腫瘤?
卵巢的生長位置使它不容易被察覺。正常的卵巢,即使在雙合診時也只是偶爾可以觸到。所以卵巢腫瘤不長到一定大小是不容易為本人所察覺的。而且,除了有分泌激素功能的腫瘤外,一般的卵巢瘤也不引起月經紊亂。這不像子宮肌瘤及子宮內膜癌那樣,以子宮出血這個信號來喚起人們注意。不過腫瘤慢慢長大,遲早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卵巢腫瘤長大后本身有一定重量,受到體位的改變(比如突然站起)及腸管的蠕動等影響,就會在盆腔里移動位置。有的瘤子像帶蒂的水果,蒂越長,瘤子的活動度越大。而瘤子移動時牽扯其蒂或者是韌帶,就會使病人下腹部不舒服或有下墜感。瘤子繼續(xù)長大,肚子也就增大了。可惜這個現(xiàn)象常常被病人以為自己“發(fā)福”而被忽視。直到感到腹脹或自己摸到瘤子,一定已有相當?shù)拇笮×恕A鲎涌梢跃o迫膀胱,使人尿意頻繁;或是壓迫直腸,發(fā)生大便困難。若是還不就醫(yī),任其生長下去,可以像懷胎十月一樣充滿了整個腹腔,并且會產生各種壓迫癥狀,如呼吸困難、消化不良、下肢浮腫等。當然,現(xiàn)在定期開展女性疾病的普查普治,大的瘤子比較少見了。如今,有許多輔助檢查方法,卵巢腫瘤的診斷一般不困難。但是初步確定是卵巢腫瘤后,更進一步說出它是眾多名目中的那一種,卻不是那么容易了。除了周身檢查和盆腔檢查外,常常需要借助于超聲掃描、腹部X線照片、激素測定、腹腔鏡檢查、腹水的化驗等來協(xié)助。個別情況下,在手術臺上才能明確性質,甚至有時尚有待于切除下來的標本的病理檢查,才建立最后的診斷。
向陽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11月27日4118
0
4
-
共同認識一種少見的卵巢腫瘤——Brenner瘤
卵巢Brenner瘤是生長于卵巢的一種少見腫瘤,約占所有卵巢腫瘤種的1.4-2.5%,分為良性、交界性和惡性三類,其中惡性者占2-5%。良性病變以患側附件切除為宜,預后好;惡性者,按照卵巢癌手術原則以手術治療為主,預后極差。交界性腫瘤,因其組織學類型不同,預后有差異?;颊咭蛟缙跊]有癥狀,往往是查體發(fā)現(xiàn),或自己于下腹部捫及包塊而就診,其腫瘤標記物也沒有特異性;超聲診斷往往提示囊性、囊實性,或實性占位;CT檢查可見腫瘤實性部分有鈣化灶;MRI檢查除了腫瘤鈣化表現(xiàn)外,還可以看到囊性部分囊壁局部增厚、界限不清晰,提示腫瘤性質不良。如腫瘤有淋巴結轉移,CT和MRI檢查可發(fā)現(xiàn)腹膜后淋巴結腫大。該腫瘤于1907年,因Brenner發(fā)現(xiàn)而命名,又因其由表皮上皮向移行上皮分化而成,也稱其為纖維上皮腫瘤或移行上皮腫瘤。近年來,學者們認為,這種腫瘤起源于尿生殖嵴的體腔上皮,具有分化為移行上皮和粘液腺上皮的潛能,甚至分化為三胚層組織的潛能。因此,大體上多為囊實性,其組織學類型豐富,且復雜。多發(fā)生于單側卵巢,發(fā)生于雙側卵巢者少見。與其它腫瘤不同的是,該腫瘤實性部分越多,良性可能性越大;囊性部分越多,惡性可能性越高。
劉東光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9月25日14356
0
0
-
正確認識腫瘤標志物
一些惡性腫瘤細胞產生、分泌某種特有物質并釋放入血或在組織中特異性表達或表達增加,在血或組織中可檢查到這些物質的存在或其量的增高,反映腫瘤發(fā)生、發(fā)展,臨床上用于惡性腫瘤的診斷和監(jiān)測腫瘤對治療的反應,由于其特征性地存在于某種惡性腫瘤細胞,因此稱之為腫瘤標志物或腫瘤標記物。經典意義的腫瘤標志物包括血清腫瘤標志物和組織腫瘤標志物。通常所說的腫瘤標志物指血清標志物,目前臨床上檢測的大多是腫瘤相關抗原,主要有胚胎性抗原、糖原抗原、蛋白質抗原、酶類、激素類等,對惡性腫瘤的普查、篩選、診斷、治療效果和預后判斷有一定價值。組織標志物有分化標志物、增殖標志物、轉移潛能標志物、癌基因和抗癌基因,對認識腫瘤類型和指導腫瘤治療特別是靶向治療有一定價值。一、肝膽胰系統(tǒng)常見腫瘤標志物不同的標志物和不同疾病的診斷篩查有一定關系。AFP是早期診斷原發(fā)性肝癌最敏感、最特異的指標,如果成人血AFP值升高,則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當然陰性也不能完全排除肝細胞癌。CEA是一種重要的腫瘤相關抗原,70-90%的結腸腺癌患者CEA高度陽性,胃癌 、胰腺癌、小腸腺癌、膽管細胞癌等也有較高的陽性率。CA19-9 是胰腺癌,胃癌,結、直腸癌、膽囊癌的相關標志物,是至今報道的對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標志物。胃癌、結直腸癌、膽囊癌、膽管癌、肝癌的陽性率也會很高。CA125常見于胃腸道腫瘤,卵巢腫瘤,對胃癌、卵巢黏液性囊腺癌,對膽道腫瘤、結直腸腫瘤、胰腺癌等有一定的敏感性。CA15-3升高常見于乳腺癌,但在乳腺癌的初期敏感性較低,其他惡性腫瘤如肺癌、結腸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宮癌、原發(fā)性肝癌等,也有不同程度的陽性率。CA72-4 是目前診斷胃癌的最佳腫瘤標志物之一,對胃癌具有較高的特異性,若與CA19-9及CEA聯(lián)合檢測可以監(jiān)測70%以上的胃癌。CA242 是一種新的腫瘤相關抗原,當消化道發(fā)生腫瘤時,其含量升高。對胰腺癌、結直腸癌有較高的敏感性與特異性,分別有86%和62%的陽性檢出率,用于胰腺癌和良性肝膽疾病的鑒別診斷及預后,也用于結直腸癌病人術前預后及復發(fā)鑒別。血清鐵蛋白(SF)測定可作為療效監(jiān)測手段之一,特別是對AFP陰性的患者尤有意義。肝癌患者治療有效者血清鐵蛋白下降,而惡化和再發(fā)者升高,持續(xù)增高則預后不良。 二、腫瘤標志物的臨床用途1、目前腫瘤標志物主要用于腫瘤的篩查和腫瘤患者的復查腫瘤標志物進行性增高有臨床意義。如:術前因為AFP增高確診為肝癌,手術后病理證實為肝細胞癌,如果手術后甲胎蛋白進行性增高,有肝癌復發(fā)的可能;當然,如術前AFP不高,這時AFP的檢測就失去了臨床價值。對于胰腺癌CA19-9也是如此。2、腫瘤發(fā)展程度及預后的判斷如:AFP從低到高甚至達到肝癌診斷水平,雖未發(fā)現(xiàn)肝癌病灶,但說明可能肝癌正在進展,要密切觀察。3、腫瘤治療效果觀察和評價等。如:AFP陽性的肝癌,手術切除或射頻消融治療后AFP降至正常,說明腫瘤切除徹底,反之說明體內尚有殘存癌灶。對于胰腺癌CA19-9也是如此。三、腫瘤標志物的特異性有限,不可能100%的診斷腫瘤大多數(shù)腫瘤標志物并非腫瘤細胞所特有,而是由于腫瘤細胞表達量明顯增加,從而與正常細胞之間存在量的差異而已。不同標志物敏感性和特異性不同。大多數(shù)腫瘤標志物敏感性高,特異性不高。1、腫瘤類型、組織結構、組織學分級、腫瘤分化分期等不同,腫瘤標志物的敏感性也不同。2、大部分腫瘤標志物特異性不高,所以腫瘤標志物增高不一定就是惡性腫瘤。有的正常細胞、非惡性腫瘤細胞也可能合成腫瘤標志物,非腫瘤性病變、治療副作用導致分泌腫瘤標志物的組織損傷可出現(xiàn)假陽性。3、檢查機構、檢測試劑、方法、參考標準不同,其結果不同。因此,張繼紅醫(yī)生提示:發(fā)現(xiàn)肝膽胰系統(tǒng)相關腫瘤標志物增高應到醫(yī)院進行影像學檢查以盡早查找可疑病灶,并進一步檢查確診;如沒有發(fā)現(xiàn)可疑病灶,合理的選擇是隨訪觀察。在沒有明確病理組織學診斷前,千萬不要見到某項標志物輕度升高就認定為患了癌癥,特別是對特異性并不高的腫瘤標志物。
張繼紅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8月19日7586
6
10
-
得了卵巢囊腫,不要怕!
在臨床上,一般而言,只要卵巢超過正常體積,就認為是卵巢囊腫。不過,卵巢囊腫和卵巢腫瘤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卵巢囊腫涵蓋的范圍更廣,卵巢腫瘤是其中的一個類型。卵巢囊腫有生理性的,也有非生理性的;有良性的,也有惡性的。簡單來說可以看下圖。不用擔心的生理性囊腫育齡期女性每個月都會有排卵,卵泡發(fā)育了,就會使卵巢超過正常的體積,就認為是卵巢囊腫。這樣的生理性囊腫不需要用藥,在一個生理周期過后,它就會慢慢消失。所以,對于第一次發(fā)現(xiàn)卵巢囊腫的年輕女性,不用太過焦慮,先在下一次月經來潮的第四、第五天做個復查再說。此時,新的卵泡還沒有形成,正是較能代表卵巢生理狀態(tài)的時期。若此時囊腫消失了,那么就說明之前發(fā)現(xiàn)的卵巢囊腫是一類生理性的囊腫,不需要進行任何治療,大可放心。但若在月經來潮的第四、第五天復查發(fā)現(xiàn)囊腫還在,那么就很有可能是非生理性的囊腫,需要進一步排查。溫馨提醒:復查一定要在月經來潮的第四、第五天!而不是月經干凈后的第四、第五天哦。類型多多的非生理性囊腫非生理性囊腫又有很多分類,有非腫瘤性質的,又有腫瘤性質的。非腫瘤性質非腫瘤性質的囊腫較具代表意義的是巧克力囊腫,從醫(yī)學上說,就是子宮內膜異位。由于異位的子宮內膜附著在卵巢上,月經來潮后它也會出血,出血后就和周圍組織粘連,從而形成巧克力囊腫,是一類良性病變。還有一類非腫瘤性囊腫是炎癥引起的,炎癥會把卵巢和輸卵管粘在一起,從而形成卵巢輸卵管囊腫,因此有婦科炎癥的要及時治療。腫瘤性質腫瘤性質的卵巢囊腫,也就是卵巢腫瘤,有良惡性之分,也有在兩者之間交界性的,是一個慢慢逐漸形成的過程。01卵巢良性腫瘤良性腫瘤中比較有特征性的是畸胎瘤,聽上去很可怕,但其實是良性的。卵巢畸胎瘤有沒有惡變的可能?有,但是幾率非常低。不過,即便如此,只要發(fā)現(xiàn)畸胎瘤,不管什么性質,都建議手術。因為,畸胎瘤易發(fā)生卵巢蒂扭轉,這是一類婦科急診,若扭轉時間長了,那么卵巢會壞死,就不能保留卵巢,必須手術切除了。對于還有生育要求的女性來說,等于生育能力下降了一半。所以,雖然絕大部分畸胎瘤是良性的,但還是建議盡早手術。02卵巢惡性腫瘤就卵巢惡性腫瘤而言,往往惡性程度非常之高,且起病極其隱匿,所以,在發(fā)現(xiàn)卵巢持續(xù)增大的時候,首先要排除是不是卵巢的惡性腫瘤。目前對于5公分以上的卵巢囊腫,在排除了生理性的囊腫之后,建議明確診斷。卵巢腫瘤有什么癥狀呢?很遺憾,卵巢腫瘤早期多數(shù)沒有癥狀。卵巢惡性腫瘤之所以惡性程度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發(fā)現(xiàn)得太晚了。由于卵巢發(fā)生腫瘤往往是無聲無息的,一旦有癥狀,多數(shù)說明已經不在原來的位置,很可能轉移到了別的組織,此時就不是早期的卵巢腫瘤了,有癥狀的多數(shù)都是晚期腫瘤。如何才能發(fā)現(xiàn)早期卵巢腫瘤呢?正因為卵巢腫瘤多數(shù)沒有癥狀,定期進行婦科檢查才更加重要!女性朋友們一定要重視每年的體檢,常規(guī)的婦科檢查和B超都可以發(fā)現(xiàn)端倪,且B超的準確率還是很高的。絕經了是不是就不會得卵巢囊腫了?不是!?。∠喾?,老年女性尤其需要當心。卵巢腫瘤的發(fā)生年齡分布還是比較廣的,從年輕女性到老年女性都會發(fā)生。很多絕經后婦女認為,絕經以后就不會再發(fā)生卵巢囊腫了,也就不再繼續(xù)體檢。然而實際上并非如此。如果是絕經后婦女發(fā)現(xiàn)卵巢囊腫,更要高度警惕,因為此時期已經不存在生理性囊腫了,所以有可能提示的就是卵巢腫瘤,一定要重視每年體檢。卵巢囊腫患者需要忌口嗎?首先,患者不要濫用保健品。其次,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卵巢腫瘤的發(fā)生和平時的飲食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所以,在飲食上沒有忌口?;颊咂匠V灰龅秸o嬍常鉅I養(yǎng)就可以了,無需這個不吃那個不吃,而且吃好了心情也開心,對身體是有益處的。
彭靖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8月04日4986
2
6
-
小兒卵巢腫瘤的特點、治療和預后
小兒卵巢腫瘤臨床上并不多見,較多發(fā)生在幼兒年齡段以上的孩子,偶見于新生兒或嬰兒。80%都是良性的。最常見的是畸胎瘤,多為良性,生長緩慢,有惡變傾向。其次是濾泡囊腫,有分泌功能,臨床上家長常因孩子第二性征過早出現(xiàn)而就診,通常伴有性激素水平異常增高。卵巢的惡性生殖細胞腫瘤包括卵黃囊瘤、無性細胞瘤和混合型腫瘤,特點為生長迅速、多為實質性、突破包膜向周圍組織器官浸潤生長、延血管或淋巴管轉移。 卵巢腫瘤早期在臨床上多無明顯癥狀。家長們常常因摸到孩子肚子里有個滾來滾去的包(活動度良好的腹部包塊),或者性早熟(第二性征提前出現(xiàn))來就診,通過查體和影像學檢查(彩超、CT)發(fā)現(xiàn)。如突然發(fā)現(xiàn)劇烈腹痛,合并惡心嘔吐、發(fā)熱、白細胞增高,很可能出現(xiàn)了卵巢腫瘤的“蒂扭轉”,嚴重者可危及生命,需要緊急手術處理。 由于卵巢腫瘤缺乏典型癥狀,加上孩子哭鬧不配合查體,臨床上往往要借助彩超、CT、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輔助診斷。腫瘤標記物如Ca125、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性激素對綜合評價卵巢腫瘤也有重要意義。 手術切除是卵巢腫瘤治療的首選方案。良性腫瘤多選擇保留卵巢的“腫瘤剔除術”,惡性腫瘤需要切除腫瘤本身、患側附件、周圍浸潤組織及區(qū)域淋巴結,并輔助術后化療。傳統(tǒng)手術采用開放式做法,取下腹部橫紋處橫切口(類似于剖宮產切口),尋找腫瘤并提出體外處理。腹腔鏡技術的逐漸成熟,為切除腫瘤的同時實現(xiàn)創(chuàng)傷控制和微創(chuàng)提供了更多選擇。完全腹腔鏡下卵巢腫瘤的切除,以及腹腔鏡輔助下經臍部將腫瘤提出腹腔處理,均可實現(xiàn)術中微創(chuàng)和術后“隱瘢痕”效果。讓孩子恢復更快,瘢痕更小,更美觀。 卵巢良性腫瘤預后理想,惡性腫瘤跟腫瘤的具體病理分型、臨床分期和對化療的敏感程度有關。因此卵巢腫瘤患者治療后應定期復查影影像學檢查、腫瘤標志物以及性激素水平,跟蹤隨訪治療效果。
高鵬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7月09日2092
1
2
-
卵巢囊腫如何治療,需要手術嗎,影響生育嗎?
囊腫的性質 目前認為大多數(shù)囊腫是“功能性的”,是每月的月經周期的一部分。 卵泡囊腫。通常卵巢每個月釋放一顆卵子,其生長于名為卵泡的小囊內。當卵子已成熟,卵泡就會破裂并釋放卵子。若卵泡未破裂,則會形成卵泡囊腫。此類囊腫通常會在 1 至 3 個月內消失。 黃體囊腫。一旦卵子被釋放,空卵泡通常會收縮,有助于為下一次排卵做好準備。如果卵泡閉合且液體在其中積聚,就會形成囊腫。黃體囊腫可能在幾周內消失。但是隨著囊腫生長,可能出現(xiàn)出血或引起疼痛。 無功能性囊腫。某些女性的卵巢會產生很多小囊腫。此疾病被稱為多囊卵巢綜合征 (PCOS)。該疾病會使患者難以懷孕。其他無功能性囊腫可能由癌癥引起。絕經后(月經停止)女性的卵巢囊腫較年輕女性更易癌變。 卵巢囊腫的治療 大多數(shù)囊腫不需治療。其會自行消失。如果囊腫很大或引起問題,則醫(yī)生可能希望對其進行觀察。這意味著患者不需立即采取任何措施。醫(yī)生稍后將再次對其進行檢查。 醫(yī)生可能推薦服用止痛藥物。有時會處方避孕藥。藥物中的激素不會讓囊腫消失,但有助于防止新囊腫形成。 某些卵巢囊腫需要手術切除。包括大的、不消失的或引起癥狀的囊腫。絕經期女性的囊腫可能需要手術切除,因為這些囊腫可能是癌癥。外科醫(yī)生可能只切除囊腫,或者切除卵巢。具體切除范圍取決于囊腫性質。
竇磊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6月07日2516
0
0
-
卵巢透明細胞癌
http://bdsjw.cn/lj/tuwen_drzenghuidr_8053703497_DE4rmVQaMCGXjppMx0jSytGNzPjeLTRKsT4uEXX7eNN0OZcYlFkyyNE8.htm 卵巢透明細胞癌(ovarian clear cell adenocarcinoma,OCCA)卵巢透明細胞癌就是卵巢透明細胞腺癌。卵巢透明細胞癌是卵巢上皮性癌的一種,約占卵巢上皮性癌的5 %~11 % 。以45歲以上患者為多,幾乎所有病例都大于25歲,常因腹部腫塊,腹脹而診,半數(shù)患者有不育史,月經紊亂或絕經后出血。10%左右合并高血鈣癥,其典型癥狀為食欲減退,肌無力,多尿,煩渴等。手術切除腫瘤后高血鈣往往于36小時內迅速恢復正常,若腫瘤復發(fā),血鈣又復升。透明細胞癌與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關系密切,合并子宮內膜異位癥可高達25%-50%,高于其他所有卵巢癌包括卵巢宮內膜樣癌。卵巢透明細胞癌常因腫物較大,診斷時以早期居多,可高達50%-65%。過去因對透明細胞癌的來源不夠清楚,曾一度稱其為中腎腫瘤或中腎樣腫瘤現(xiàn)已明確,透明細胞癌是來源于苗勒管的上皮性腫瘤。1973 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卵巢透明細胞癌定義為卵巢上皮性癌的一種獨特的組織類型。一、早期卵巢透明細胞癌的臨床特點卵巢上皮性癌的早期癥狀隱匿,不易發(fā)現(xiàn)。因此,就診時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中絕大多數(shù)都處于病變晚期。與其他類型的卵巢上皮性癌不同的是,卵巢透明細胞癌的早期患者所占的比例較大,資料結果顯示,透明細胞癌的早期患者所占的比例顯著高于漿液性乳頭狀囊腺癌患者。但是,特異的癥狀和體征并不是早期發(fā)現(xiàn)卵巢透明細胞癌的原因。提示,透明細胞癌從早期發(fā)展到晚期,可能是一個較長的演變過程。卵巢透明細胞癌雖然早期發(fā)現(xiàn)的比例較大,但臨床上并不樂觀。Sugiyama 等研究發(fā)現(xiàn),與漿液性乳頭狀囊腺癌比較, Ⅰ期卵巢透明細胞癌患者的生存時間中位數(shù)短, 且容易復發(fā), 復發(fā)時間短。Behbakht 等的研究,也得出了早期卵巢透明細癌易復發(fā)的結論。因此,應將早期卵巢透明細胞癌患者作為高危人群,手術后應進行輔助治療和嚴格的隨診。二、卵巢透明細胞癌對順鉑的耐藥性自從20 世紀70 年代將順鉑引入卵巢癌的治療以來,以順鉑為主的聯(lián)合化療已成為卵巢上皮性癌的一線化療方案,卵巢上皮性腫瘤的治療效果有了明顯提高。但本資料結果表示,絕大多數(shù)的卵巢透明細胞癌患者對順鉑為化療耐藥型。國外關于順鉑治療卵巢透明細胞癌的有效率(包括完全有效和部分有效) 報道不一,為11 %~22 %不等。Gorai等通過體外實驗,證明了卵巢透明細胞癌對順鉑耐藥。因此,必須尋找針對卵巢透明細胞癌更有效的化療方案。Shimizu 等提出,聯(lián)合應用環(huán)磷酰胺、強的松、喜樹堿(CPT)和絲裂霉素,總有效率為52%。Okubo 等提出,應用足葉乙甙和順鉑(或卡鉑) 的聯(lián)合化療方案。對于這些方案的療效,還需要進行大樣本的研究才可確定。1。必須化療。透明細胞癌惡性程度極高,對化療相對不敏感,但是仍然應該化療,即便是一期也是如此。首選紫杉醇+卡鉑靜脈化療,如果經濟不允許,則選擇順鉑+環(huán)磷酰銨靜脈化療。腹腔靜脈聯(lián)合化療也可考慮。療程至少6個(三周療法)以鞋釘細胞為主者及透明細胞與鞋釘細胞共存者療效差,表現(xiàn)為腹水不易控制,CA125值下降慢或下降后又上升,其療效不僅與臨床分期有關,還與病理分級有關,三、卵巢透明細胞癌的預后盡管進行了腫瘤細胞減滅術和術后化療,晚期卵巢上皮性癌的5 年生存率始終停留在30%左右。漿液性乳頭狀囊腺癌在卵巢上皮性癌中雖屬于預后較差的一種,但透明細胞癌具有更強的惡性行為,預后更差。,造成卵巢透明細胞癌預后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1) 對目前所用的化療藥物耐藥;(2) 手術時難以將病灶切除干凈。因此,為了改善預后,必須努力提高腫瘤細胞減滅術的手術徹底程度,并應用有效的化療方案。卵巢透明細胞癌是一種具有獨特臨床特點的卵巢上皮性癌,其早期患者較多,易復發(fā),對順鉑具有耐藥性,預后差。OCCC病變往往局限于盆腔,對標準化療方案抵抗,輔助RT有效。Nagai比較了28例I-III期OCCC患者行輔助CT和全腹外照射放療(WAR)的療效,發(fā)現(xiàn)WAR組5年生存顯著改善,局部復發(fā)率低;Dinniwell認為OCCC患者輔助WAR反應良好;Swenerton研究發(fā)現(xiàn)I-II期OCCC患者輔助WAR較輔助CT療效好,該團隊2012年比較了241例I-II期OCCC患者輔助CT+RT和單獨RT的療效,發(fā)現(xiàn)早期高風險患者WAR使PFS增加20%。術后輔助治療方式多樣?;煼桨笧門C方案:卡鉑(AUC=5-6)和紫杉醇(175mg/m2)每3周一次,共3-6個周期;放療包括盆腔和/或WAR,盆腹腔RT通常在化療后4-6周進行,WAR放療劑量為2300cGy,分23次完成,盆腔總劑量為4500cGy,每次150cGy;單純盆腔照射4500cGy,分25次,每次180cGy。術后總共化療周期8周(Q3WK*8,術后輔助化療半年)Jenison報道了25例OCCC患者中40%復發(fā),出現(xiàn)遠處轉移(肝、肺、骨,大腦等)轉移,40%腹膜后轉移,72%彌漫性腹腔和腹膜擴散[ 31 ]。本研究中少數(shù)患者盆腔局部復發(fā)(8 / 41, 20%),通過RT控制,大部分復發(fā)(33 / 41, 80 %)為多發(fā)遠處轉移??梢娦g后盆腔RT甚至WAR不會阻止遠處轉移及改善整體生存;患者女,32歲,系“發(fā)現(xiàn)盆腔包塊一月余”入院,神清,精神可,盆腔右側可及一包塊直徑約15cm,活動,壓痛(-)。超聲表現(xiàn):子宮大小約45×36×46cm,形態(tài)規(guī)則,肌層回聲均勻,宮腔線清晰居中。于子宮右前方、膀胱右側掃見大小約156×106mm不均質低回聲團塊,呈分葉狀,邊界清晰,內部回聲不均勻,可見不規(guī)則小的無回聲區(qū)。CDFI:盆腔不均質低回聲團塊周邊及內部見較豐富血流信號,最大血流速約28cm/s,RI:0.41,呈低速低阻型。右側髂窩腫塊旁掃見厚約25mm游離性液性暗區(qū)Hogen L,Thomas G, Bernardini M, et al.The effect of adjuvant radiation on survival inearly stage clear cell ovarian carcinoma. Gynecol Oncol. 2016;143(2):258-263.在卵巢惡性腫瘤中對放療特別敏感的腫瘤是 無性細胞瘤
曾輝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4月15日7682
2
5
卵巢腫瘤相關科普號

崔恒醫(yī)生的科普號
崔恒 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婦科
6502粉絲33.3萬閱讀

劉寧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寧 主任醫(yī)師
淄博市婦幼保健院
婦科
5328粉絲153.5萬閱讀

史宏暉醫(yī)生的科普號
史宏暉 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婦科腫瘤中心
1.2萬粉絲39.2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聶姬嬋 主任醫(yī)師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yī)院 婦科
子宮肌瘤 211票
卵巢囊腫 160票
子宮腺肌癥 127票
擅長:擅長宮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病,卵巢囊腫,子宮肌瘤等各類婦科疾病的無創(chuàng)/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 -
推薦熱度4.9鮑偉 副主任醫(yī)師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北部) 婦產科
子宮肌瘤 89票
卵巢囊腫 51票
卵巢癌 17票
擅長:婦科腫瘤包括卵巢癌(多學科臟器聯(lián)合手術)、宮頸癌的手術及Da Vinci機器人微創(chuàng)手術,婦科良性腫瘤(子宮肌瘤,附件囊腫)單孔腹腔鏡LESS,NOTES自然腔道手術。惡性腫瘤術后放化療及分子診斷和靶向治療 -
推薦熱度4.7王育 主任醫(yī)師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 婦科
子宮肌瘤 61票
卵巢囊腫 33票
卵巢癌 31票
擅長:各種良惡性宮頸疾病,子宮肌瘤,良惡性卵巢腫瘤的綜合診治,特別是各種復雜性婦科腫瘤的手術及綜合治療,尤其擅長腹腔鏡下各種婦科良惡性疾病的微創(chuàng)診療。并對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經陰道全子宮切除加盆底修復及各種腹腔鏡下婦科手術均有豐富的臨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