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耿鑫副主任醫(yī)師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神經外科 全球帕金森病新藥物研發(fā)概覽帕金森病新藥新療法一直備受關注。全球范圍內,各研究機構和制藥企業(yè)正積極開發(fā)新藥,涵蓋了臨床前到臨床Ⅰ/Ⅱ/Ⅲ期各階段,并針對不同疾病階段(早期/中期/晚期患者)和不同治療策略(對癥緩解、疾病修飾、神經保護、基因/細胞療法)進行布局。據(jù)統(tǒng)計,截至2024年3月,全球PD在研藥物管線共有163項之多(其中87項為對癥治療,76項為疾病修飾療法),處于Ⅲ期臨床階段的候選藥物有16項。許多項目被監(jiān)管機構授予“快速通道”(FastTrack)資格,加速開發(fā)進程。例如,基因療法AB-1005(AAV2-GDNF)和自體細胞療法ANPD001均獲FDA快速通道認定。下面我們將按疾病階段和藥物類型對全球主要在研新藥進行分類綜述,并重點介紹其名稱、作用機制、研發(fā)機構、所處階段和針對的患者人群。同時,我們也將關注其中具有突破性進展的項目,以及中國企業(yè)/機構主導或參與的國際合作研發(fā)。01對癥治療在研藥物對癥治療藥物旨在緩解帕金森病的運動癥狀(如震顫、僵直、運動遲緩)或管理長期用藥引發(fā)的波動和并發(fā)癥。這類藥物多針對中晚期PD患者出現(xiàn)的“劑末效應”或異動癥等問題進行改進,也有一些用于早期患者替代傳統(tǒng)治療以減少副作用。近年來的研發(fā)重點包括更平穩(wěn)的左旋多巴給藥方式、新型多巴胺受體激動劑、以及針對異動癥等癥狀的新機制藥物等。改善左旋多巴動力學的制劑:傳統(tǒng)口服左旋多巴療效受限于短半衰期和不穩(wěn)定吸收,長期使用易出現(xiàn)“開關”波動。為此,多家公司開發(fā)了持續(xù)給藥的新方案。ND0612(三菱田邊/NeuroDerm)即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24小時皮下持續(xù)輸注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制劑,通過繞過胃腸道提高左旋多巴生物利用度,可使血漿藥物水平穩(wěn)定,顯著延長患者“開”期,減少運動波動。ND0612目前處于Ⅲ期臨床,目標用于已有運動波動的中晚期PD患者。類似地,Supernus公司的Apomorphine皮下泵(代號SPN-830)也開發(fā)用于晚期患者的持續(xù)多巴胺刺激,已在美獲批用于控制波動。新型多巴胺受體激動劑:針對早期帕金森患者,一些口服小分子正在開發(fā)以替代傳統(tǒng)激動劑,從而減少副作用。Cerevel公司開發(fā)的Tavapadon是選擇性D1/D5受體部分激動劑,每日一次口服。其選擇性激活紋狀體直接通路,旨在改善運動癥狀同時避免非選擇性激動劑常見的不良反應(嗜睡、沖動控制障礙、幻覺等)。Tavapadon已在早期PD(單藥)和晚期PD(合用左旋多巴)兩種人群中開展Ⅲ期試驗,并在2024年公布了積極的關鍵研究結果。另一例創(chuàng)新藥物P2B001(PharmaTwoB公司)是低劑量普拉克索+低劑量拉沙吉蘭的固定復方制劑,用于早期患者的單藥治療。通過低劑量組合,P2B001在保證療效的同時減少了嗜睡等副作用。其Ⅲ期試驗顯示耐受性良好、副作用更少,相較標準普拉克索具有優(yōu)勢,目前公司正準備向FDA提交新藥申請。非經典靶點的對癥新藥:除了直接補充或刺激多巴胺,研究者也探索其他神經通路改善PD癥狀的可能。Cerevance公司的Solengepras(又稱CVN424)針對GPR6受體(一種在間接通路神經元高表達的孤兒受體)發(fā)揮作用,被視為非多巴胺能的創(chuàng)新療法。在Ⅱ期研究中,該藥物使PD患者每日“關”期顯著減少了近1.6小時且不增加典型多巴胺治療相關的不良反應。Solengepras目前推進至Ⅲ期,用于已有波動的中晚期患者,研究其改善運動癥狀和潛在的疾病減緩效果。另外,針對長期左旋多巴治療出現(xiàn)的異動癥,多巴胺以外機制的藥物如5-HT1A受體激動劑NLX-112、mGluR5受體拮抗劑Dipraglurant等也在進行中期臨床研究,初步結果顯示可減少異動幅度并改善運動功能。下面的表格匯總了部分主要對癥治療在研藥物:注:Dipraglurant曾啟動Ⅱb/Ⅲ期試驗但由于受試者入組困難中止,后續(xù)開發(fā)計劃調整中。02疾病修飾在研藥物疾病修飾療法(DMT)指有望減緩、停止甚至逆轉帕金森病病程進展的治療手段。這是當前PD研發(fā)的最大熱點之一。此類候選藥物多針對帕金森病的致病機理,如異常蛋白聚集、遺傳突變通路等進行干預,因而通常面向早期或中期患者,希望在神經變性尚不嚴重時起到保護作用。近年來,一系列作用于α-突觸核蛋白、LRRK2基因、葡糖腦苷酶(GBA)通路等的創(chuàng)新藥物進入臨床,有的已進入后期試驗階段??功?突觸核蛋白療法:帕金森病特征性的α-突觸核蛋白(α-syn)異常沉積被視為疾病驅動因素之一。多個靶向α-syn的抗體正在研發(fā)。羅氏與Prothena合作的Prasinezumab率先進入Ⅱ期臨床,雖然首次試驗未達主要終點,但結果提示某些運動癥狀進展減緩的信號,后續(xù)一項新的II期研究(PADOVA)正在驗證其對早期患者的療效。丹麥Lundbeck公司的LuAF82422是一種IgG1單克隆抗體,可特異結合細胞外聚集的α-synC端。I期數(shù)據(jù)顯示,該抗體能劑量依賴性降低受試者血漿中游離α-syn水平。目前LuAF82422已進入Ⅱ期臨床。除被動免疫外,主動免疫療法方面,美國Vaxxinity公司開發(fā)的UB-312疫苗在I期試驗中成功誘導了抗α-syn抗體產生,降低了體內α-syn病理信號。2023年UB-312已啟動針對早期患者的II期試驗,以評估其減緩疾病進展的能力。LRRK2通路抑制劑:LRRK2基因突變是常見的遺傳性PD成因之一,即使在散發(fā)病例中LRRK2活性也往往升高,導致溶酶體功能障礙和蛋白質代謝異常。Denali和渤?。˙iogen)合作開發(fā)的LRRK2小分子抑制劑BIIB122(DNL151)是該領域的領軍藥物,能夠透過血腦屏障并有效抑制腦內LRRK2激酶活性。該藥被視為潛在首創(chuàng)的疾病修飾劑,當前在開展兩個關鍵臨床:一項Ⅲ期LIGHTHOUSE試驗專門針對攜帶致病性LRRK2突變的患者,另一項Ⅱ期bLUMA試驗評估其在一般帕金森患者中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已有該藥的臨床參與。根據(jù)登記信息,BIIB122已在中國進入Ⅱ期試驗。除了DNL151之外,另一款LRRK2抑制劑DNL201也在早期研究中證明了安全性和有效的靶點占有,支持更大規(guī)模試驗開展。其他疾病機制靶點:針對帕金森相關的其它致病路徑,多種新藥正處于臨床開發(fā)中。例如,葡糖腦苷酶(GCase)激活劑旨在糾正GBA基因突變所致的溶酶體功能障礙——Ambroxol(一種祛痰藥)在英國的研究顯示其可提高中樞GCase活性,當前由多國合作開展一項大型試驗檢驗其能否減緩PD進展。再如,美國Annovis公司的Buntanetap(ANVS401)是獨特的TINAP抑制劑,可同時降低多個有毒聚集蛋白(包括淀粉樣前體蛋白、Tau和α-syn)的水平。在Ⅱ期研究中它改善了帕金森患者的運動功能,現(xiàn)已完成針對早期患者的Ⅲ期試驗,并計劃于2026年提交新藥申請。若獲批,這將是首個多靶點的口服疾病修飾藥物。此外,UCB與諾華合作開發(fā)的UCB0599(碼名Minzasolmin)是一種α-syn小分子折疊抑制劑,通過阻止α-syn錯誤聚集來延緩疾病進程。該藥物已完成I期,正在進行帕金森患者的Ⅱ期臨床。如果這些療法證明有效,帕金森病有望首次迎來改寫病程的藥物。下表匯總了部分主要疾病修飾候選藥物的信息:注:疾病修飾藥物通常在早中期患者中測試,以期在神經元尚存時發(fā)揮作用,延緩疾病進展。雖然目前尚無確證有效的DMT上市,但若上述任何一項取得成功,將開創(chuàng)PD治療新局面。03神經保護在研藥物神經保護療法與疾病修飾概念密切相關,主要關注通過減少神經元死亡和改善神經健康來改變疾病軌跡。這一領域的策略包括抗氧化應激、抗炎、抗凋亡以及提供神經營養(yǎng)支持等。盡管多項早期臨床試驗(如輔酶Q10、依斯拉米平等)未能證明顯著療效,但新一代候選藥物正取得進展,有些已展現(xiàn)出積極信號。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這類糖尿病藥物因其抗炎和促線粒體功能被寄望用于PD的神經保護。最早的例子Exenatide在一項開放標簽研究中引人注目地顯示出即使停藥后患者運動功能仍優(yōu)于對照。隨后,法國的一項針對早期PD患者的隨機對照試驗測試了利西那肽(Lixisenatide)。結果顯示,連續(xù)皮下注射12個月后,利西那肽組的運動癥狀評分基本無惡化(UPDRSPartIII降低0.04分),而安慰劑組惡化了3.04分。在停藥2個月后再評估,利西那肽組的運動評分仍優(yōu)于對照(平均17.7vs更高)。這提示GLP-1激動劑可能減緩疾病進展。目前英國等地正計劃開展Exenatide的Ⅲ期試驗。此外,Neuraly公司開發(fā)的長效GLP-1類似物NLY01也在進行II期研究,以期驗證其神經保護作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某些激酶的異常活化與神經變性有關,例如c-Abl激酶過度活躍可促進α-syn聚集和氧化損傷。以前用于白血病的尼洛替尼曾在小規(guī)模PD研究中顯示生化指標改善,但療效尚不明確。Inhibikase公司開發(fā)的IkT-148009(Risvodetinib)是一種選擇性的c-Abl激酶抑制劑,已在老年健康人及PD患者中完成I期安全性試驗,證明可良好耐受并有效抑制c-Abl活性。過度激活的c-Abl被認為與氧化應激和α-syn病理相關。目前IkT-148009已進入II期臨床,用于評估其長期給藥是否能夠保護神經元、延緩癥狀進展。抗凋亡和抗炎策略:韓國FAScinate公司開發(fā)的KM-819是首個FAF1蛋白抑制劑,通過抑制細胞凋亡通路發(fā)揮神經保護作用。FAF1是凋亡信號的關鍵介質,抑制它有望減緩甚至阻止PD病情惡化。KM-819目前正在進行Ib/IIa期臨床。另一值得注意的藥物是法國ABScience公司的Masitinib(肥大細胞/微膠質抑制劑),在II期試驗中曾報告對帕金森的日常生活能力有一定改善作用,推測其通過抑制神經炎癥發(fā)揮效果。不過Masitinib的開發(fā)因安全性因素在監(jiān)管上遇到挑戰(zhàn),后續(xù)命運未卜。相較之下,更溫和的抗炎手段如他克莫司(FK506)衍生物、靶向TNF-α的生物制劑等也在早期研究,但需要更多數(shù)據(jù)支持。抗氧化劑與線粒體靶向:氧化應激在PD神經元損傷中扮演角色。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藥物所正在研發(fā)源自中草藥的黃青酮(Baicalein),具有抗氧化和鐵螯合作用,在動物模型中顯示神經保護效果。目前該藥作為1類新藥在中國處于I期臨床。另外,一些小分子如TAK-341(線粒體靶向抗氧化劑)等在海外進入I期測試。雖然抗氧化治療在此前研究中療效有限,但新一代化合物可能更有效地穿透血腦屏障并作用于病變部位。下表列舉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神經保護在研療法:注:許多神經保護策略仍處于探索階段,需通過更加嚴謹?shù)蘑笃谠囼瀬泶_定其臨床療效。然而,上述進展昭示了未來綜合治療帕金森病的新方向,即在對癥治療的同時聯(lián)合神經保護手段,以延緩疾病惡化。04基因療法與細胞療法基因和細胞療法代表了帕金森病治療的前沿方向,試圖通過重編程或替代受損的神經系統(tǒng)元件,從根本上改變疾病進程?;虔煼ㄍǔ@貌《据d體將治療基因送入大腦細胞,以提高多巴胺合成或釋放神經營養(yǎng)因子;細胞療法則試圖補充新的多巴胺能神經元以取代病變細胞。這些療法主要面向中晚期患者,尤其是對常規(guī)藥物反應不佳或神經元大幅喪失的病例。近年來多項突破表明,這些高科技療法已從概念走向臨床現(xiàn)實。05基因療法研發(fā)現(xiàn)狀帕金森病基因療法的策略包括:為殘存細胞引入能夠提高多巴胺生成的酶類、導入神經營養(yǎng)因子基因以保護存活神經元、或沉默致病基因的表達等。多巴胺合成增強:早期的基因治療嘗試如牛津生物醫(yī)藥的ProSavin和Voyager公司的VY-AADC,利用病毒載體將芳香族氨基酸脫羧酶(AADC)等酶的基因遞送至紋狀體,以提高殘余多巴胺合成。這類療法針對晚期患者,希望減少對外源左旋多巴的依賴。盡管小規(guī)模試驗顯示運動癥狀有所改善,例如Axovant公司的AXO-Lenti-PD在開放性試驗中一度報告UPDRS-III評分改善約40%,但后續(xù)對照研究未能令人滿意,相關項目已告一段落。神經營養(yǎng)因子基因:提供營養(yǎng)支持是神經保護的另一思路。重組蛋白直接輸注(如GDNF灌注療法)受限于血腦屏障和彌散范圍,而基因療法可以在腦內持續(xù)表達營養(yǎng)因子。美國AskBio公司開發(fā)的AB-1005是一種AAV2載體的GDNF基因療法,通過一次性手術將載體注射到紋狀體,使患者自身細胞持續(xù)產生GDNF。在I期研究中,該療法18個月的隨訪證明手術安全可行。2024年FDA授予其快速通道資格,目前已進入Ⅱ期(REGENERATE-PD研究)以評估療效。這一項目有望讓中期帕金森患者的大腦重新獲得營養(yǎng)支持,從而恢復部分功能。致病基因沉默:對于特定基因突變導致的帕金森病,基因干預提供了精準手段。例如,針對LRRK2突變,可利用RNA干擾或反義寡核苷酸(ASO)來降低突變蛋白的產生。Biogen和Ionis公司合作的一款抗LRRK2的ASO(BIIB094)已于2022年進入早期臨床測試。同樣,抗α-syn的ASO療法也在前期研究中。不過這類項目進展相對低調,離臨床應用尚有距離。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多項PD基因療法獲得監(jiān)管鼓勵:除了前述AB-1005外,AskBio的母公司拜耳旗下BlueRock公司也在研發(fā)GBA基因替代療法;另一方面,多個基因療法項目被英國藥監(jiān)授予“創(chuàng)新通道”(ILAP)資格,加速在歐洲的試驗啟動??傮w而言,基因療法正在成為帕金森病研發(fā)管線中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06細胞療法研發(fā)現(xiàn)狀帕金森病細胞療法通過移植外源細胞來替代死亡的黑質多巴胺神經元,從而恢復紋狀體通路功能。經過幾十年研究,細胞來源已從最初的胎腦組織移植發(fā)展到多能干細胞定向分化的成熟神經前體細胞,近期臨床試驗結果令人振奮。胚胎干細胞來源的異體細胞療法:美國BlueRock公司(拜耳子公司)開發(fā)的細胞產品Bemdaneprocel???(DA01)使用人胚胎干細胞分化的中腦多巴胺能前體細胞。2021年FDA授予其快速通道,隨后在美加開展了I期臨床。最新發(fā)表的結果顯示,接受高劑量細胞移植的帕金森患者在術后18個月時,移植細胞存活并顯像證實多巴胺功能恢復;更令人鼓舞的是,這些患者關閉藥物時的運動評分改善了平均23分,且未出現(xiàn)移植引發(fā)的異動癥。這是首個證明細胞移植在人體內安全且有臨床改善的嚴格試驗。該療法現(xiàn)正籌備進入Ⅱ期,以在更大樣本中驗證療效。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來源的細胞療法:日本京都大學的高橋淳教授團隊在全球率先將iPSC技術用于PD患者。其制備的異體iPSC來源多巴胺前體細胞于2018年-2020年間植入7名患者腦內,并在2023年公布了I/II期試驗結果:所有患者均無嚴重不良反應或腫瘤形成,6名隨訪者中有4人OFF狀態(tài)運動功能改善,平均改善9.5分(20%)。PET成像也顯示移植細胞存活并產生多巴胺。這項開創(chuàng)性研究證明了iPSC療法的安全性和初步療效。另一方面,美國Aspen???Neuroscience公司則走自體iPSC路線,其產品ANPD001利用患者自身皮膚細胞重編程,從而避免免疫排斥。ANPD001在2023年獲得FDA快速通道資格,計劃于2024年啟動美國首個多中心自體iPSC移植的I/IIa期試驗。其他細胞來源與創(chuàng)新給藥:除了干細胞衍生神經元,一些研究嘗試使用神經干細胞或祖細胞。中國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的一項I期研究將人胚胎神經干細胞通過鼻內鏡微創(chuàng)移植到帕金森患者腦內,經1年隨訪證明操作安全可行,7例患者無嚴重不良反應。這為無需開顱的細胞療法提供了新思路。此外,基因編輯技術的進步也可能提高移植細胞的功能和安全,例如去除移植細胞中α-syn或HLA分子等。目前,多支國際團隊正合作推動細胞替代療法邁向Ⅱ/Ⅲ期,更加貼近臨床應用。下表概括了當前帕金森病基因及細胞療法的一些重點項目:注:以上列舉并非窮盡所有項目。目前帕金森病基因/細胞療法領域競爭激烈,歐美日中多國團隊均有布局,未來幾年內或將產生改變游戲規(guī)則的突破。中國企業(yè)與機構的參與SUBofCHINA中國在帕金森病新藥研發(fā)中正發(fā)揮日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中國患者群體龐大且未被滿足的醫(yī)療需求突出,為新療法試驗提供了寶貴機遇;另一方面,國內科研實力和產業(yè)投入的增長使得中國團隊在一些前沿方向實現(xiàn)領跑或重要參與。中國主導的細胞療法項目:中國企業(yè)在細胞替代療法領域動作迅速。上海的紐賽爾(UniXell)生物開發(fā)的自體iPSC源多巴胺神經元產品UX-DA001于2024年底獲得國家藥監(jiān)局臨床批件,成為“中國首個、全球第二個”獲批臨床的iPSC帕金森細胞療法。該項目計劃將患者自身細胞重編程,移植回患者腦內,以期恢復多巴胺功能。同樣,武漢睿健醫(yī)療(iRegene)的團隊開展了名為NouvNeu001的帕金森細胞療法研究,2023年已在北京醫(yī)院完成首例患者移植。NouvNeu001使用人工多能干細胞分化的人多巴胺前體細胞,通過一次性手術植入紋狀體,用于中晚期帕金森患者。這些研究與國際同步推進,標志著中國在再生醫(yī)學治療帕金森方面已躋身第一方陣。中國參與的國際合作試驗:許多全球PD新藥項目都吸納中國研究中心或患者參與。例如,Denali/Biogen的LRRK2抑制劑DNL151(BIIB122)已在中國啟動Ⅱ期臨床,這意味著中國患者有機會率先使用全球最先進的疾病修飾候選藥物。又如羅氏的抗α-syn抗體、UCB的UCB0599小分子等國際多中心Ⅱ期試驗也將中國納入研究版圖。這些國際合作有助于中國臨床醫(yī)生積累經驗,并為國內監(jiān)管審批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反過來,中國龐大的患者資源和高效的試驗推進速度也加速了全球研究進程。中國本土創(chuàng)新藥物:除了承接國際項目,中國藥企也在自主開發(fā)帕金森新藥。例如,恒瑞醫(yī)藥開發(fā)了新型長效左旋多巴制劑HRG-2010(卡左膠囊),通過特殊緩釋技術平穩(wěn)藥效,目前在中國進行Ⅲ期研究以改善晚期患者的“關期”波動。綠葉制藥則推出了全球首創(chuàng)的羅替戈汀緩釋微球注射劑用于帕金森治療,該產品已于2020年在中國獲批,用于每日一次皮下給藥替代傳統(tǒng)貼片,減輕了用藥不便。另有多家國內單位探索源于中醫(yī)藥的創(chuàng)新,如前述黃青酮、藜蘆生物堿類化合物等,豐富了PD藥物研發(fā)管線。監(jiān)管支持與展望:中國監(jiān)管機構近年積極推動創(chuàng)新藥物研發(fā),帕金森病領域多款新藥被納入優(yōu)先審評或突破性治療程序。例如,上文提到的紐賽爾UX-DA001細胞療法得以快速獲批臨床即是一例。在政策和資本的雙重支持下,預計未來會有更多中國原創(chuàng)或參與的帕金森新藥進入國際舞臺,為患者帶來福音。綜上所述,全球范圍內帕金森病新藥研發(fā)正處于前所未有的活躍時期。從改良現(xiàn)有療法以更好地控制癥狀,到開拓全新的疾病修飾、神經保護以及基因和細胞療法,各種策略在不同疾病階段齊頭并進。不少項目已取得突破性進展(如持續(xù)給藥泵、D1激動劑、α-syn免疫療法、干細胞移植等),一些還獲得了監(jiān)管部門的快速通道資格以加速開發(fā)。特別值得期待的是,若疾病修飾或神經重建類療法在臨床試驗中證明有效,我們將有望迎來帕金森病治療范式的改變——從單純對癥控制邁向延緩乃至逆轉疾病。這對于全球數(shù)百萬帕金森患者而言,無疑是巨大的希望。參考文獻:BioSpace新聞稿.?7MostPromisingDrugs???inParkinson’sDiseaseTreatmentPipeline.等徐銳.?治療帕金森“利器”將至.中國科學報,2022年6月14日.太平洋證券研報.?多款DMT進入3期階段,PD藥物市場有望快速成長.2024年08月09日AskBio新聞稿.?AskBioreceivesFDAFast???Track...forAB-1005GDNFgenetherapy.2024年7月11日AspenNeuroscience新聞稿.?FDAGrants???FastTrackDesignationtoANPD001.2023年10月19日Nature期刊.?PhaseItrialof???hESC-deriveddopaminergicneuronsforPD.2025年Nature期刊.?PhaseI/IItrialof???iPSC-deriveddopaminergiccellsforPD.2025年Parkinson’sNewsToday.?NouvNeu001celltherapydoses1st???patientinChina.2023年CureParkinson’s基金會.?Parkinson’s???clinicaltrialpipeline:2023update.2023年05月05日
317
0
1
-
馬卓雅副主任醫(yī)師 聊城市人民醫(yī)院 神經內科 大家好,我是一名帕金森病??漆t(yī)生。今天想用最簡單的方式,帶大家認識這種疾病——它并不可怕,只要我們正確面對,科學治療,依然可以擁有有質量的生活。一、帕金森病是什么?如果把大腦比作一個精密的“指揮中心“,那么“多巴胺“就是這里的重要通訊員。帕金森病的主要問題,是大腦深處一個叫“黑質“的區(qū)域逐漸退化,導致多巴胺分泌減少。當通訊員數(shù)量不足,大腦對身體運動的指揮就容易“信號延遲“,出現(xiàn)手抖、動作慢、肢體僵硬等癥狀。需要澄清的是: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癡呆)。它主要影響運動功能,大多數(shù)患者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在早期是正常的。二、四個典型信號(不一定全出現(xiàn))1.手抖腳抖:安靜時手指像“搓藥丸“,緊張時加重,但拿東西時可能減輕2.動作變慢:系紐扣、刷牙變得費力,走路步子小、轉身困難3.肌肉僵硬:手臂擺動減少,肩膀發(fā)緊,有人形容“像穿了一件鐵衣“4.平衡變差:容易前沖或后仰,但多數(shù)在疾病中后期出現(xiàn)注意:便秘、嗅覺減退、睡眠中大喊大叫、情緒低落可能是早期信號,比手抖更早出現(xiàn)!三、為什么會得這個???目前醫(yī)學界認為這是遺傳、環(huán)境、衰老共同作用的結果:-約10%患者有家族史-長期接觸農藥、重金屬可能增加風險-年齡增長是最主要因素(平均60歲后發(fā)病)重要提醒:這不是你的錯!不是因為你做錯了什么才會生病,就像感冒一樣,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四、治療就像“團隊作戰(zhàn)“雖然目前無法根治,但通過科學管理,多數(shù)患者可以長期保持生活能力:1.藥物治療:-左旋多巴(補充多巴胺)是“主力軍“,但需要按時服用-其他藥物像“助攻手“,幫助延長藥效或改善非運動癥狀2.康復訓練:-每天30分鐘太極、健身操能顯著改善平衡-大聲朗讀、唱歌鍛煉面部肌肉和呼吸3.手術治療(適合部分患者):腦深部電刺激術(DBS)就像在大腦安裝“智能起搏器“,可減少抖動4.心理支持:焦慮抑郁是常見癥狀,不是“矯情“,及時心理咨詢非常重要五、你可以為自己做的5件事1.吃好:多吃雜糧、深色蔬菜,每天1勺亞麻籽油;服藥前后1小時避免高蛋白食物2.動起來:在防跌倒前提下堅持散步,衛(wèi)生間裝扶手,穿防滑鞋3.寫日記:記錄每天服藥時間、癥狀變化,復診時帶給醫(yī)生看4.交朋友:加入病友團體,分享經驗比獨自焦慮更有用5.定期復診:每3-6個月評估一次,及時調整方案給家屬的小建議患者動作慢時,請不要催促。試著說:“沒關系,我等你“,這比幫忙代勞更能保護他們的自尊。一個溫暖的眼神,勝過千言萬語。我想告訴大家:確診帕金森病,不是生命的終點。我的很多患者依然在旅游、攝影、含飴弄孫。醫(yī)學每天都在進步,保持希望本身就是一味良藥。讓我們醫(yī)患攜手,把每一天過得溫暖而充實。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患者和家屬正確認識疾病。如有疑問,歡迎隨時到門診與我詳細溝通。記住,你從來都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04月12日
217
2
1
-
許志恩主任醫(yī)師 廣東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 神經內科 一、引言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主要影響運動功能。然而,在疾病的晚期,一些患者會出現(xiàn)明顯的低血壓,尤其是體位性低血壓,筆者曾經見過好幾位晚期帕金森病的患者,他們起床的瞬間,血壓掉到零,患者隨即暈厥倒在床上。倒在床上后,患者處于平臥狀態(tài),血壓很快恢復正常,患者也很快醒來。這種情況,給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健康帶來嚴重的影響。本文將對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出現(xiàn)低血壓的原因、治療注意事項以及生活護理要點進行詳細綜述,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二、帕金森病患者晚期出現(xiàn)低血壓的原因(一)自主神經功能障礙1、帕金森病會累及自主神經系統(tǒng),導致交感神經功能受損,副交感神經相對興奮。這會影響血管的正常收縮和舒張,使得血壓調節(jié)能力下降。2、自主神經纖維的變性和減少,導致去甲腎上腺素等神經遞質的合成、釋放和再攝取異常,進一步影響血管張力和血壓調節(jié)。(二)藥物因素1、帕金森病的治療藥物,如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左旋多巴等,可能對血壓產生影響。這些藥物可能通過多種機制導致血壓下降,例如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導致血管擴張;或者影響自主神經系統(tǒng)的平衡,使得交感神經活性降低。2、某些抗帕金森病藥物可能引起消化系統(tǒng)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腹瀉等,導致體液丟失和血容量減少,從而誘發(fā)或加重低血壓。(三)心血管系統(tǒng)變化1、隨著帕金森病的進展和患者年齡的增長,心血管系統(tǒng)本身也會出現(xiàn)一些變化。例如,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功能可能減弱,血管彈性降低,這些都可能影響血壓的調節(jié)。2、長期的帕金森病可能導致心血管自主神經反射異常,使心臟在體位變化時不能及時有效地調整心輸出量,從而引起體位性低血壓。(四)其他因素1、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往往存在吞咽困難、食欲減退等問題,容易導致營養(yǎng)不良和貧血。這些情況會影響身體的整體代謝和功能,包括心血管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增加低血壓的發(fā)生風險。2、帕金森病患者的運動能力逐漸下降,活動量減少,肌肉泵作用減弱,影響靜脈回流,進而對血壓產生不利影響。三、治療帕金森病時對低血壓的注意事項及治療方法(一)注意事項1、密切監(jiān)測血壓:在治療帕金森病的過程中,應定期測量患者的血壓,包括臥位、坐位和立位血壓,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血壓異常變化。2、評估藥物相互作用:注意患者同時使用的其他藥物,特別是降壓藥、抗抑郁藥、鎮(zhèn)靜催眠藥等,這些藥物可能與抗帕金森病藥物相互作用,影響血壓。(二)治療方法1、個體化治療: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病情、年齡、身體狀況和藥物耐受性,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在控制帕金森病癥狀的同時,盡量減少對血壓的不良影響。治療方法(1)、非藥物治療(2)生活方式調整:教導患者避免快速體位變化,如起床、站立時應緩慢進行,分步驟進行體位轉換,給身體足夠的時間適應。鼓勵患者增加水和鹽的攝入,但要注意避免過度攝入導致水腫或其他并發(fā)癥。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如散步、太極拳等,有助于提高心血管功能和肌肉力量,但應根據(jù)患者的體力和病情進行調整,避免過度疲勞。睡眠時抬高床頭,將床頭抬高15-20厘米,可以減輕夜間臥位性高血壓和晨起體位性低血壓的程度。(2)藥物治療A.調整抗帕金森病藥物:如果低血壓癥狀嚴重,醫(yī)生可能會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適當減少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或左旋多巴的劑量,或者調整用藥時間和頻次。在調整藥物劑量時,應密切觀察帕金森病癥狀的變化,以確保治療的平衡。B.升壓藥物:對于體位性低血壓癥狀明顯的患者,醫(yī)生可能會考慮使用升壓藥物,如米多君。米多君可以選擇性地收縮外周血管,增加血壓。使用時應注意監(jiān)測臥位血壓,避免出現(xiàn)臥位高血壓。此外,氟氫可的松、屈昔多巴等藥物也可用于治療體位性低血壓,但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并注意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3)其他治療:對于一些難治性的體位性低血壓患者,可能需要考慮采用其他治療方法,如穿彈力襪、腹部繃帶等,以增加靜脈回流,提高血壓。四、生活護理中的注意事項(一)體位轉換的協(xié)助1、家人應幫助患者在體位變化時保持平穩(wěn),尤其是從臥位到坐位、從坐位到站立位的過程。可以先讓患者在床邊坐幾分鐘,雙腿下垂,然后再慢慢站起來,避免突然起身引起血壓驟降。2當患者需要站立或行走時,家人可以給予適當?shù)闹魏蛥f(xié)助,確保患者的安全。(二)飲食管理1、保證患者攝入足夠的水分和營養(yǎng),以維持身體的正常代謝和功能。鼓勵患者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肉類、魚類、蛋類、蔬菜和水果等。2、增加鹽的攝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血容量,緩解低血壓癥狀。但對于患有高血壓、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患者,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控制鹽的攝入量。(二)病情觀察1、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變化、精神狀態(tài)、面色、出汗情況等,以及是否出現(xiàn)頭暈、黑矇、暈厥等低血壓癥狀。如果發(fā)現(xiàn)患者血壓過低或出現(xiàn)異常癥狀,應及時讓患者平臥休息,并測量血壓,必要時及時就醫(yī)。2、記錄患者的血壓變化和癥狀表現(xiàn),以便在就診時為醫(yī)生提供詳細的信息,有助于調整治療方案。(三)安全防護1、在家中為患者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避免患者因低血壓導致摔倒受傷。保持地面干燥、整潔,無障礙物;在衛(wèi)生間、浴室等容易滑倒的地方安裝扶手;為患者選擇合適的鞋子,避免穿拖鞋或高跟鞋。2、告知患者在外出時要隨身攜帶急救藥品和聯(lián)系方式,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能夠及時得到幫助。(四)心理支持低血壓癥狀可能會給患者帶來不適和焦慮,家人應給予患者足夠的關心和支持,幫助患者緩解心理壓力,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五)定期隨診按照醫(yī)生的建議,定期帶患者到醫(yī)院進行復查,包括血壓監(jiān)測、帕金森病癥狀評估、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等檢查,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調整治療方案。五、結論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出現(xiàn)低血壓是一個較為常見且復雜的問題,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治療時應注意個體化原則,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在生活護理方面,家人的細心照顧和密切觀察對于患者的病情管理至關重要。通過綜合治療和護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低血壓帶來的不良影響。03月25日
230
0
0
-
張建國主任醫(yī)師 北京天壇醫(yī)院 功能神經外科 在之前的科普中,給大家介紹了帕金森病的腦起搏器(DBS)手術治療。門診也有很多病人前來咨詢自己是否適合DBS手術治療,其實并不是所有的帕金森類疾病都適合DBS手術治療。所以,在進行DBS手術之前,我們會經過詳細的術前評估,來判斷患者到底是否適合手術。其中,最主要的一項內容就是明確診斷。那么今天我們來談一談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綜合癥的區(qū)別。我們去把一個疾病起名為綜合征,實際上是指的是這個綜合征里包含一組疾病。曾經有人這樣來比喻帕金森綜合癥和帕金森病,帕金森綜合癥就像是水果。而水果包括很多種類,有蘋果、香蕉、葡萄、菠蘿、橘子等。而帕金森病就是帕金森綜合癥中的一種,比如說帕金森病就是蘋果,它屬于其中一種水果。帕金森病也是目前最常見的、我們了解最清楚、治療方法和效果比較明確的一種。而除了帕金森病,其他類型的帕金森綜合征,我們一般稱為帕金森疊加綜合征和繼發(fā)性帕金森綜合征等等。一、帕金森?。≒arkinson'sDisease,PD)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影響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黑質-紋狀體多巴胺能神經元,導致多巴胺分泌減少。其典型癥狀包括:靜止性震顫:手或腳在靜止時出現(xiàn)不自主的抖動。肌強直:肌肉僵硬,導致肢體活動受限。運動遲緩:動作變得緩慢,難以完成精細動作。姿勢平衡障礙:容易跌倒。帕金森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確,可能與遺傳、環(huán)境因素及年齡相關。目前雖無根治方法,但通過藥物(如多巴胺替代療法)、腦起搏器(DBS)手術和康復訓練等,可有效緩解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二、帕金森疊加綜合征(Parkinsonism-PlusSyndrome,PPS)帕金森疊加綜合征是一組復雜的神經系統(tǒng)變性疾病,患者不僅表現(xiàn)出類似帕金森病的癥狀(如肌強直、震顫、運動遲緩),還伴有其他神經系統(tǒng)病變。常見的類型包括:1.多系統(tǒng)萎縮(MSA):以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如體位性低血壓、排尿障礙)和小腦共濟失調為特征。2.進行性核上性麻痹(PSP):主要表現(xiàn)為步態(tài)不穩(wěn)、平衡障礙和眼球上下活動受限。3.皮質基底節(jié)變性(CBD):伴有認知障礙、失用癥和肢體肌張力障礙。4.路易體癡呆(DLB):以認知功能下降、幻覺和波動性精神癥狀為特點。帕金森疊加綜合征的病因尚不明確,但普遍認為與多種因素相關,包括遺傳、環(huán)境和年齡。由于其病變范圍更廣泛,癥狀更復雜,治療難度也更大,預后也較差,一般不推薦DBS手術治療。三:繼發(fā)性帕金森綜合征:是指由各種明確病因引起的類似帕金森病的臨床表現(xiàn)的綜合征。其病因多種多樣,包括感染、中毒、藥物、腦血管疾病、腦外傷等。常見病因:1.感染:如腦炎、艾滋病、朊蛋白病等。2.中毒:如一氧化碳、錳、二硫化碳等。3.藥物:抗精神病藥物、止吐藥、降壓藥等。4.腦血管疾?。喝缍喟l(fā)性腔隙性梗死。5.腦外傷:如頭部反復受傷。繼發(fā)性帕金森綜合征的癥狀與帕金森病相似。治療方式也是隱忍而異,主要包括,1.對因治療: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如抗感染、去除毒素、調整藥物。2.藥物治療:使用補充多巴胺的藥物緩解癥狀。3.康復治療:包括物理治療、功能鍛煉等。4.手術治療:部分患者可考慮腦起搏器(DBS)或者核團毀損術。繼發(fā)性帕金森綜合征的預后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異。部分患者在去除病因后癥狀可改善,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進展為慢性疾病。帕金森病的病理基礎主要累及黑質-紋狀體多巴胺能神經元,癥狀范圍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姿勢障礙。藥物治療效果較好,但隨病情進展效果可能減弱,病程相對較長,部分患者可通過治療維持較長時間生活自理,手術治療效果也較好,特別是近年來,隨著醫(yī)工結合、腦機接口技術的發(fā)展,有越來越多的新技術能夠幫助帕金森病患者緩解癥狀。而帕金森疊加綜合征累及多個神經系統(tǒng),如自主神經、小腦、皮質等,帕金森疊加綜合征除了帕金森癥狀外、還伴有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認知障礙、小腦癥狀等。同時,藥物治療效果欠佳,且副作用較多,病情進展迅速,預后也較差。繼發(fā)性帕金森綜合征的預后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異。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綜合征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xiàn)、病史和影像學檢查。由于兩者癥狀有重疊,早期診斷存在一定難度。治療上,帕金森病主要依靠多巴胺替代療法,而帕金森綜合征則需根據(jù)具體類型進行綜合治療。總之,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綜合征雖有相似之處,但在病因、病理機制和臨床表現(xiàn)上存在明顯差異。如果出現(xiàn)類似癥狀,建議盡早就診于神經科??漆t(yī)生,以便獲得準確診斷和針對性治療。03月14日
153
0
1
-
張奇山主任醫(yī)師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神經內科 帕金森病患者是否適合手術治療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以下是適合手術的主要類型及相關條件:適合手術治療的帕金森病患者類型1.藥物反應良好的患者-對左旋多巴類藥物(如美多芭)反應顯著,但出現(xiàn)運動并發(fā)癥(如“劑末現(xiàn)象”“開關波動”或異動癥)。-提示多巴胺能系統(tǒng)尚未完全退化,手術可能有效改善癥狀。2.病程較長的中晚期患者-通常病程≥5年,藥物治療效果逐漸減退。-適用于病情進展相對緩慢、核心運動癥狀(震顫、僵硬、運動遲緩)仍對藥物有部分反應者。3.以運動癥狀為主的患者-手術(如DBS)對震顫、僵硬、運動遲緩效果顯著,尤其適用于藥物難治性震顫。-對姿勢不穩(wěn)、步態(tài)凍結等中線癥狀改善有限,需謹慎評估。4.年齡相對較輕、健康狀況良好者-一般建議年齡<75歲(非絕對),無嚴重心肺疾病或其他手術禁忌癥(如凝血障礙、顱內病變)。-年輕患者術后恢復及長期管理更具優(yōu)勢。5.無明顯認知或精神障礙-無嚴重癡呆(MMSE評分≥24)、未控制的抑郁或焦慮等精神疾病,確保術后配合治療。手術禁忌癥-非典型帕金森綜合征:如多系統(tǒng)萎縮(MSA)、進行性核上性麻痹(PSP),手術通常無效。-嚴重認知或精神障礙:影響術后配合及療效。-全身狀況差:如嚴重心腦血管疾病、難以耐受手術。-藥物反應差:提示非典型病變或廣泛神經退行性變。常見手術方式1.腦深部刺激術(DBS)-可逆、可調節(jié),適用于多數(shù)符合條件者,需定期程控。2.毀損手術(如蒼白球切開術)-適用于單側癥狀為主或無法接受DBS的患者,因不可逆性應用較少。決策流程-多學科評估:由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精神科及康復科團隊共同評估。-患者及家屬教育:明確手術目標為改善癥狀而非治愈,需合理調整預期。總結手術治療是帕金森病管理中的重要補充,適合藥物效果減退但仍有反應、以運動癥狀為主且無嚴重并發(fā)癥的患者。個體化評估至關重要,需在專業(yè)團隊指導下決策。03月10日
131
0
0
-
趙海燕副主任醫(yī)師 北醫(yī)三院 神經內科 帕金森病患者失眠的情況,有的患者反應夜間醒來后翻身或者起床比較困難,比白天的時候明顯,尤其是后半夜更加明顯,這種情況可能會進一步加重睡眠障礙。這種情況在病程3年以上的患者更為明顯。這主要是因為多巴絲肼藥效維持時間一般在4-6小時,隨著病程的延長,可能不足4小時,而患者一般晚飯前后服用最后一頓藥物,所以半夜12點之后藥物的效果就不明顯了,于是就出現(xiàn)了翻身困難、起床困難等。那么如何來改善這種情況呢?一般建議服用長效制劑,比如長效的卡左雙多巴控釋片或者多巴受體激動劑的緩釋片,可以根據(jù)患者病情單用或者聯(lián)合用藥?;颊卟粌H夜間癥狀得到改善,睡眠也不同程度改善,并且清晨醒來后能夠更好的開始日常生活,而不需要等待清晨第一次藥物服藥后的起效。03月09日
51
0
0
-
張奇山主任醫(yī)師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神經內科 帕金森病的治療以藥物(如左旋多巴)為主,但部分患者在中晚期可能出現(xiàn)藥物療效減退或嚴重運動并發(fā)癥(如劑末現(xiàn)象、異動癥)。此時,手術治療可以作為有效的補充手段,主要用于改善癥狀、減少藥物依賴和提高生活質量。以下是關于手術治療的詳細說明:一、主要手術方式1.腦深部電刺激術(DBS)-原理:通過植入電極對特定腦區(qū)(如丘腦底核STN、蒼白球內側部GPi)進行慢性電刺激,調節(jié)異常的神經環(huán)路。-優(yōu)勢:-可逆、可調節(jié)(通過體外程控調整參數(shù))。-對震顫、僵直、運動遲緩改善顯著(約60%-70%患者癥狀減輕)。-減少左旋多巴劑量30%-50%,降低異動癥風險。-適用人群:-病程≥5年,藥物療效減退但仍有明確反應。-無嚴重認知障礙或精神疾病,年齡一般≤75歲。2.毀損術(如蒼白球毀損術、丘腦毀損術)-原理:通過射頻熱凝或伽馬刀破壞異?;钴S的腦區(qū)。-特點:-單側手術(僅改善對側癥狀),費用較低。-不可逆,可能引發(fā)出血、語言障礙等并發(fā)癥。-適用情況:經濟條件有限或無法植入DBS的患者,需嚴格評估腦部結構。二、手術適應癥與禁忌癥-適合手術的情況:-藥物療效不穩(wěn)定,出現(xiàn)“開關現(xiàn)象”或異動癥。-以震顫為主且藥物控制不佳。-無癡呆、嚴重抑郁或腦萎縮(需通過神經心理評估和MRI確認)。-禁忌癥:-晚期合并嚴重認知障礙或精神癥狀。-凝血功能障礙、嚴重心肺疾病等手術高風險人群。三、手術效果與風險-療效:-DBS術后,患者日?;顒幽芰ζ骄嵘?0%-50%,生活質量顯著改善。-震顫改善率可達80%-90%,但對步態(tài)障礙、吞咽困難效果有限。-風險與局限性:-手術風險:顱內出血(1%-2%)、感染、電極移位等。-術后問題:需定期程控調整參數(shù),電池更換(約5-10年一次)。-無法根治:手術不阻止疾病進展,仍需配合藥物治療。四、術前評估與術后管理1.多學科評估:-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精神科、康復科聯(lián)合評估手術可行性。-左旋多巴沖擊試驗(預測手術對運動癥狀的改善程度)。2.術后康復:-程控優(yōu)化(術后1-3個月開始逐步調整刺激參數(shù))。-結合物理治療和藥物調整,最大化功能恢復。五、其他正在探索的手術技術-聚焦超聲(FUS):無創(chuàng)靶向消融丘腦或蒼白球,用于治療震顫。-基因治療或干細胞移植:尚處于臨床試驗階段,未廣泛應用。總結帕金森病可以手術治療,尤其是DBS是目前最成熟的方案,但需嚴格篩選患者并充分權衡利弊。手術目標是改善癥狀而非治愈疾病,需與藥物治療、康復訓練結合,形成個體化綜合管理方案。對于符合手術條件的患者,及時干預可顯著提升生活質量和長期預后。03月07日
147
0
0
-
03月02日
18
0
0
-
胡小吾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四人民醫(yī)院 神經外科 2000年下半年右手一點抖,就說右邊大概四年不到一點,對吧,然后左左左邊是兩年,然后呢,一開始后來吃藥了對吧?對,吃什么藥沒頓嗎?啊一開始吃多少1/4 1/4,現(xiàn)在呢,現(xiàn)在切一片子管了三個小時,是一片子管三個小時了是吧?啊那還有什么不好,還有這個拎著這個嘴也抖,嘴抖是吧,腳也抖對吧?四肢抖,嗯,是四肢抖,但是一直那也得抖,要性不要性不好的時候一點不抖啊,一點也不抖,那管三個小時是吧?嗯,患者控制不住的手抖腳抖適合做手術,胡教授還告訴患者怎么報銷更少花錢,你這個孩子挺適合做手術的哦對,你反正抖的太厲害了,是哪個地方醫(yī)保農保,農保在哪個地方,鎮(zhèn)江鎮(zhèn)江是吧,農保是吧,你還辦了個買了個農那個惠民保,對吧了啊,那可以的。 其他保險的啊,其他保險是吧,太平太平是什么時候買的,買了幾年啊啊,那可以報銷的,大病醫(yī)療保險能報的哦,一個我也沒能報的,那你花不了多少錢。02月13日
57
0
1
-
胡小吾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四人民醫(yī)院 神經外科 昨天開機啊,然后呢,這個的話是這個成控記錄本啊,成控記錄本呢,就是說你每次就我們這個參輸啊都記在上面,所以你每次來的時候呢,要把這個本子要帶上好吧,本子要帶上,那你要門診的時候呢,把這個機器也帶上好吧,然后今天的話,因為你昨天開機的好吧,今天效果都不錯啊,效果不錯,本來是用拐杖的,現(xiàn)在走路也不用拐杖了,對吧,走路基本上正常了,也很開心,然后呢,還有一個這個機器的話,我因我們跟你講一下,因為這個機器的智能化程度很高的,然后呢,你不懂的話,那你可以就微信都有的話,你可以我們微信,我家從微信視頻一下告訴我們,但是告訴我們的話,就一定要告訴我們,就是說今天為什么講過你不可以看這個本子,那你現(xiàn)在是呃急組基組呢,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通常我們里面的話,這個是一根電極對吧,左左腦右腦放了兩根電極,然后呢,電極的話一個編號,它一個電極的話有四個出點肚子的。 把1號3號4號是在右支,另外組織的話是5號7號8號在組織,然后的話,你你先在集一組,集一組的話,你看看這是三三個7,一下子3號點跟7號點在刺激,它不是四個點同時在刺激,你要告訴我們的話,你說呃,現(xiàn)在是哪個點在刺激,哪個點最刺激,還有一個呢,里面呢02月03日
49
0
2
帕金森相關科普號

王堅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堅 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
神經內科
1.1萬粉絲20.7萬閱讀

張利麗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利麗 副主任醫(yī)師
江南大學附屬醫(yī)院
神經內科
14粉絲3.4萬閱讀

羅巍醫(yī)生的科普號
羅巍 主任醫(yī)師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
神經內科
6259粉絲2.7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