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和麗副主任醫(yī)師 南昌大學二附院 心身醫(yī)學科 強迫癥是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它的特征是反復出現(xiàn)的強迫觀念和或強迫行為,那這些癥狀可能對患者的學習、工作、生活是會造成一定程度的一個影響的。那么說呃強迫癥的癥狀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那強迫觀念比如說呃,過度的一個擔憂,過度的一個恐懼,呃強迫行為呢,比如說反復的洗手,反復的檢查,那這些癥狀呃讓患者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社交活動中呢,可能是會碰到一些困難的,那么在治療這一塊呢,通過呃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大部分的患者生活質量是能夠得到大大的改善的。 當然我們更多的時候是建議聯(lián)合治療的一個方式,也就是說同時藥物治療配合性治療??偠灾兀瑥娖劝Y是一種可以治療的一個疾病,雖然說癥狀的出現(xiàn)可能不同程度的影響了患者的一個生活質量,但是通過適當?shù)闹委?,患者的癥狀是能夠有效的得到控制的。06月06日
35
0
3
-
張勇主任醫(yī)師 天津市安定醫(yī)院 心境障礙科 另一個說強迫癥究竟遺傳嗎?強迫癥是遺傳的啊,就是我們很多情緒疾病,包括雙向,包括抑郁癥,包括強迫,包括我們還有一些叫什么阿斯伯格呀,孤獨癥譜系,這個遺傳強度都比較高的強迫癥,通過這他這個表觀遺傳,通過代際遺傳引起的這個人格啊,強迫癥有很強的人格的基礎,所以你就是人格的這種性格的這種傳承,你也具有這個強迫癥的人格特點,比如說邱完美呀,啊,過于自律呀,秩序感特別強呀,刻板呢啊這些啊自這個糾結呀,這些都是強迫的人格特點,依賴性強啊,這些都是這些在外界壓力下就容易罹患強迫癥,所以強迫癥確實治療起來周期要比抑郁癥周期長,比強比焦慮癥難治啊,時間比較長,我們一定要有一個治療的一個思想準備啊。 嗯。03月21日
40
0
0
-
盧和麗副主任醫(yī)師 南昌大學二附院 心身醫(yī)學科 強迫癥的主要特征是強迫觀念和或強迫行為,那么說個強迫觀念就是反駁出現(xiàn)的,呃,自己也覺得沒必要的侵度性的一些想法或者圖像,而強迫行為呢,就重復的行為或者心理活動,那出現(xiàn)這樣的一個強迫行為的目的呢,主要是減少由于強迫觀念引起他的焦慮或者不安,那這些癥狀呢,是可能會持續(xù)多年的,如果得不到有效的一個治療,那患者呢,可能是整個癥狀會一定程度上的影響他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但是如果積極的治療呢,他的癥狀是能夠得到比較顯著的一個改善的,在臨床上一般是藥物治療配合心理治療,那我們說的暴露和反應預防呢,是用的比較多的一個心理治療的一個方式,那藥物治療呢,就是氟西丁、蛇取林、帕魯西丁等,這些5羥酸在攝取抑制劑在臨床上是用的比較多的,但是這類的藥物一般都是要用到較高的劑量,甚至最高的劑量甚至還要加用一個增效。 才能達到一個比較好的一個效果,而精神病呢,是一個廣泛的一個概念,通常指的是影響個體思維、情感、行為、意志等方面的這樣的一個,呃,精神障礙,那精神障礙呢,常常是指精神分裂癥,抑郁癥,雙向情感障礙,強迫癥等。 那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哈,強迫癥實際上是精神病的一種,但是和我們大眾口中的精神病可能就不完全一樣,02月11日
56
0
0
-
趙永忠副主任醫(yī)師 溫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精神衛(wèi)生科 強迫癥患者幾乎都有強迫性思維,內容常常是不愉快的、幾乎不可能發(fā)生的,反映出患者的過度擔憂。如擔心發(fā)生交通事故,擔心患上可怕的傳染病,擔心沒有鎖門而遭竊。其實這些想法很多正常人偶爾也會出現(xiàn)。有研究發(fā)現(xiàn),每個人每天平均會出現(xiàn)4千個不一樣的想法,其中有些想法是很隨機的,沒有意義的,令人不愉快的,毫無用處的。像上面提到的這些想法,就是我們不想要的闖入性想法(可以理解為從潛意識里冒出來的想法,而不是我們主動分析,推理的)。既然這種闖入性想法正常人也有,而他們卻沒有變成強迫癥,這主要取決于他們對這種想法的態(tài)度以及應對策略。普通人可能會想,這樣的想法就是腦子里的一閃而過的煩惱,把它當成生活的一部分,當作精神活動的噪音,而沒有與之對抗。而強迫癥的患者往往會把這樣的擔心解讀為威脅性的,擔心萬一發(fā)生了會有很嚴重的后果。從而采取“禁止”、“消除”、“修正”的對策。強迫癥患者往往更關注這樣的闖入性想法,并且有很多的內耗,比如他不停去分析,不停去安慰自己,做所謂的心理建設。采取一些回避行為來減少相關的聯(lián)想,甚至做出一些儀式性動作來尋求心理安慰。圖1是常見強迫性信念的解讀。最后我想說,如果科學已經(jīng)證實闖入的想法出現(xiàn)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試圖消滅它真的是強迫癥的合適的處理方式嗎?當然不是。2024年10月26日
835
0
3
-
包祖曉副主任醫(yī)師 臺州醫(yī)院 醫(yī)學心理科 這位中年男性,遼寧大連人,成功人士,被頭痛、易怒問題困擾15年,曾被診斷焦慮癥或雙相障礙,他說自己遍訪名醫(yī),也專程去過北京、廣州等地求治,他說看過在全國排名靠前的名中醫(yī)和精神科醫(yī)生不下100個。目前氯硝西泮繼續(xù)在服,其它藥物已經(jīng)停用,除以前癥狀外,他目前只要聽到或看到跟死相關的內容就會恐懼。他說北京xxx那里就診過,在他主編的書中看到過我的名字,就上網(wǎng)去搜索我的名字,已經(jīng)讀完我的“禪療三部曲”,所以乘飛機過來就診。我很驚訝,脫口而出:“您都找我老師就診過了,再跑到小縣城找他學生就沒有多少價值了啊。”但考慮到他遠路而來,我還是花了90分鐘做治療。2024年10月14日
385
0
1
-
包祖曉副主任醫(yī)師 臺州醫(yī)院 醫(yī)學心理科 為了讓自己能好受一些,很多人在產(chǎn)生了不詳?shù)念A感后,往往會自發(fā)且迅速地找一個對象去恐懼,繼而迅速歸咎到一個人身上并對這個人發(fā)怒。這常常會引起不必要的人際矛盾,還可能成為很多心理疾病如恐懼癥、強迫癥的起因。—如果個體產(chǎn)生了不詳?shù)念A感,但其更上層認知結構中卻認為沒有危險,那么其遠古認知系統(tǒng)就會難以接受這個結論??謶职Y、強迫癥患者,都是因為他們的這個感覺被激發(fā)了,然后為了能讓自己稍微舒服一些,便迅速找一個對象去恐懼或是找一個東西去擔心。強迫癥患者的那些恐懼的理由都是牽強的,但是不祥的預感或危險臨近感卻是實在的。2024年08月09日
439
0
1
-
劉梅珠心理治療師 北醫(yī)六院 臨床心理科 一強迫癥的表現(xiàn)有兩種:1強迫行為:可以看到的行為舉止2強迫思維:是頭腦中反反復復控制不住的思考同一個問題那“強迫”是什么意思呢?①被迫的:是不想做但是被迫要去做,而這個被迫是自己內在逼迫自己的;②過度重復:明明知道沒有必要,不符合邏輯,但是還是反復重復做同一件毫無意義的事情,如反復洗手和思考同一件事情二常見表現(xiàn)1外部可見的重復行為:如洗手、檢查、數(shù)數(shù)、儀式性動作等2內在煎熬的反復思考:祈禱、計數(shù)、反復默誦字詞等強迫外在行為有兩種原因1追求完美的人:每個問題都必須想清楚,每個細節(jié)都要沒有問題,就是引發(fā)其窮思竭慮的習慣。2對抗自己的強迫思維:做某個動作的就是為了對抗內在強迫思維而做的動作,如果沒有做,可能就會有壞運氣、壞事情發(fā)生三為什么會有強迫行為和強迫思維到底是誰在逼迫他們呢?是焦慮(有時表現(xiàn)為害怕、擔心或恐懼)在逼迫他們,例如:1強迫洗滌:患者之所以反復多次洗滌,不是因為患者覺得沒有洗干凈,而是一旦停止洗滌,他就會感到焦慮,當他忍受不了焦慮時,他就會再次洗滌或者繼續(xù)洗滌,反復多次洗滌之后,患者的焦慮情緒會減輕,也就不會有洗滌行為了2強迫性窮思竭慮:如果患者對某個問題沒有想清楚,就會感到煩躁不安,這種煩躁不安就會驅使患者繼續(xù)思考下去,直到筋疲力盡或者想出一個結果來那么強迫癥的焦慮又是怎樣得來的呢?為什么有人洗一遍手不會感到焦慮,而強迫癥患者會感到焦慮呢?為什么有人想不清一些問題卻不會感到心煩,而強迫癥患者會感到心煩呢?患者對洗手的焦慮并不是生下來就有的,而是生活中其他焦慮的事情和洗手結合后形成的。例如,有患者在洗手的時候,若正在因工作(或是家庭沖突)壓力體驗到焦慮,就有可能使得原本由工作(或家庭沖突)引發(fā)的焦慮變成由洗手引發(fā)的了,工作壓力(或家庭沖突)的焦慮情緒就在洗手中呈現(xiàn)出來,掩蓋了原來真實的焦慮四那明明那么痛苦,為什么還能一直維持下去呢?在感受到焦慮后,就會被迫做出一些行為來降低焦慮,一旦感覺這樣的行為(反復洗手)能夠降低焦慮,會選擇反復做出相同的行為(反復洗手)來減低焦慮。通過過度重復的行為來降低焦慮,因為患者經(jīng)常面臨這樣的焦慮事情,患者就會反復啟動這個過度重復的行為來應對,如此一來,患者的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也就維持下來了。當患者在洗手的時候感受到焦慮情緒,他可能會把這種焦慮和不安解釋為“擔心沒有洗干凈”,于是他就再洗一遍,結果焦慮有所減輕,但還是焦慮;接著再洗一次,焦慮又有所減輕,但還是有焦慮;他又洗一遍……經(jīng)過多次重復洗滌,他的焦慮程度終于得到緩解,于是他心安了。DSM-5對強迫癥的診斷標準:第1條具有強迫思維、強迫行為或者兩者皆有。強迫思維的定義如下。①在某些時段內,個體感受到反復的、持續(xù)性的、侵入性的和不必要的想法、沖動或意向,大多數(shù)個體都會為此出現(xiàn)顯著的焦慮或痛苦。②個體試圖忽略或壓抑此類想法、沖動或意向,或用其他一些想法和行為來應對它們(例如,通過某種強迫行為)。強迫行為的定義如下。①重復行為(如洗手、排序、核對)或精神活動(如祈禱、計數(shù)、反復默誦字詞),個體感到重復行為或精神活動是作為應對強迫思維或根據(jù)必須嚴格執(zhí)行的規(guī)則而被迫執(zhí)行的。②重復行為或精神活動的目的是防止或減少焦慮及痛苦,或防止出現(xiàn)某種可怕的事件及情況;然而,這些行為或活動與所涉及的預防情況缺乏現(xiàn)實的連接,或者明顯是過度的。第2條強迫思維或強迫行為是耗時的(如每天耗時1小時以上)或這些癥狀引起了具有臨床意義上的痛苦,或導致社交、職業(yè)及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損害。第3條強迫癥狀不能歸因于某種物質(如濫用藥物等)的生理效應或其他軀體疾病。第4條該障礙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礙的癥狀來更好地解釋。如何有效自我評測?這個是醫(yī)院里面最常用的針對強迫癥的測評方式:劉梅珠北京大學第六醫(yī)院心理治療師/心理咨詢師/注冊心理師擅長:家庭養(yǎng)育、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婚姻家庭治療、抑郁癥、焦慮癥等需要了解更多詳細信息可以關注我的個人網(wǎng)站:https://amiraliu.top2024年07月24日
704
0
3
-
張勇主任醫(yī)師 天津市安定醫(yī)院 心境障礙科 嗯,一個朋友說強迫思維能治愈嗎?我給你一點信心看能治愈啊,強迫思維,強迫癥狀包括強迫思維啊,強迫性的這種行為啊,最多的是這兩種癥狀,還有一個強迫行為和思維共同出現(xiàn)。但是必須承認強迫癥的治療周期比抑郁癥,比焦慮癥還長,平均10周起效,對一些敏感的,療效比較好的,大概4~6周就明顯的起效,我也治過一些兩周就開始起效的,但是大多數(shù)我們要治療周期比較長,它的全病程治療是一年以上,我們一定要來好好的治療。如果是單純的強迫思維,沒有明顯的強迫行為,強迫檢查,我覺得治療起來相對容易,如果有明顯的強迫行為,強迫檢查,強迫核查,強迫意向,強迫沖動。 強迫性恐懼啊,那治療起來難度就大,我們要做好稍稍微長一點的,比如說12周的治療的這種思路,嗯,希望你有什么問題可以具體的來問我。 嗯。2024年06月30日
169
0
0
-
張宏主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上海 心理咨詢科 哇,你們倆是約好了嗎?56AN7的這個朋友強迫癥能治好嗎?張醫(yī)生給你打保票,好吧,我都治好了很多強迫癥了哈,而且我覺得強迫癥的人是非常的。 非常有趣的應該都是啊,就是它的內在,如果逐漸打開,逐漸深入的時候,你會覺得那是一個龐大的層次分明的一個心理世界啊,就是這里是有非常多的優(yōu)秀的人的,就是優(yōu)秀的人他在各個方面都能做到非常的好啊,嗯,這個有有可能,有時候可能它也是一個,呃,就是你你你把強迫看成一個癥狀,但有時候有些強迫可能。 對于有些職業(yè)來講,他還是必須的啊,就是這樣的人會非常的謹謹慎,非常的認真,非常的嗯,就是精益求精啊,就是有些職業(yè)是需要這樣的這樣的素質的啊,好嗎?不要那么,不要那么,就是我們我們精神心理課沒有不治之癥啊,不要想著說哎呀就完蛋了,是不是搞不好,雖然他慢啊,他得的也慢,去的也慢啊,但是只要你積極去處理,都是能好的呀,好不好,要有這樣的信心好不好?2024年03月28日
45
0
0
-
耿鑫副主任醫(yī)師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神經(jīng)外科 強迫癥與強迫型人格障礙是一回事嗎?強迫癥(OCD)和強迫性人格障礙(OCPD)為兩種不同疾病。前者為一種心理健康狀況,涉及強迫性、侵入性及重復想法,后者則是一種人格障礙,涉及過度關注秩序及完美。如何區(qū)分二者明顯區(qū)別之一在于有無強迫思維及行為的自我對抗,OCPD通常沒有強烈的自我對抗感,患者強迫觀念通常具有自我協(xié)調性,因為他們擔心發(fā)生事情通常并非無中生有,而是基于一定事實基礎,如因擔心高空墜物,門窗未關,而強迫重復確認;而OCD會有強烈自我對抗感,患者重復思考和強迫行為是自我不協(xié)調的,明知道強迫觀念為荒謬的,但卻難以控制,令自身備受煎熬。其次,OCD通常只涉及一種或幾種特定強迫觀念或強迫行為,而OCPD強迫表現(xiàn)是廣泛性的,可涉及生活方方面面。需要注意的是,OCD通常會與各種人格障礙共存,共病率在33%~87%之間,其中與OCPD共病率是最高的。所以當一個以強迫癥狀為主訴的來訪者進入治療室,很有可能同時患有OCPD與OCD。二者核心癥狀存在部分重疊,如強迫癥患者和強迫型人格障礙患者都有可能出現(xiàn)對稱和囤積相關癥狀及強迫行為。在治療方面,強迫型人格障礙患者往往不會為癥狀而感到痛苦,認為這是性格問題,因此不會去積極求醫(yī)。而強迫癥患者??嘤谧约旱陌Y狀,因此求醫(yī)動機強烈。二者聯(lián)系OCD和OCPD發(fā)病具有連續(xù)性,二者之間存在著連續(xù)性討論由來已久,從早期臨床觀察到如今大樣本數(shù)據(jù)分析,始終有研究者支持二者存在關聯(lián)。早期研究OCPD和OCD的共病率高為OCPD是OCD發(fā)病先兆假說提供了強有力證據(jù)。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隨著DSM系列診斷標準在臨床中應用,得出來的數(shù)據(jù)相對來說要低了許多,出現(xiàn)了一些質疑兩者間連續(xù)性研究結論。使用DSM-IV診斷標準在OCD樣本中的調查顯示OCPD和OCD共病率存在差異,分別僅有23%-34%。OCD和人格障礙流調數(shù)據(jù)顯示OCD和C簇人格障礙關系密切,其次是B簇。OCD屬于軸I障礙,人格障礙屬于軸II障礙,研究發(fā)現(xiàn),軸Ⅰ和軸Ⅱ的障礙共病會使軸I障礙病情加重,治療效果也更差。治療差異OCD和OCPD治療方式同樣存在明顯差異。對于OCD而言,治療目標主要是減輕強迫癥狀,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1.心理治療暴露反應預防是一種常用心理治療方法,可以幫助患者逐漸接觸并適應引起強迫癥狀的情境和物體,從而減輕強迫癥狀。此外,認知行為療法和其他心理治療方法也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強迫癥狀。2.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可以幫助患者緩解強迫癥狀,常用的藥物包括抗抑郁藥和抗精神病藥等。這些藥物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并注意觀察不良反應。相比之下,OCPD治療目標主要是改變患者的行為模式和思維方式,常用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心理治療,包括認知行為療法、人格重塑等。1.認知行為療法認知行為療法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認識到自己的過分追求完美和刻板的行為模式。通過逐漸改變這些行為模式和思維方式,患者可以減輕強迫性人格障礙的癥狀。2.人格重塑人格重塑是一種更長期的治療方法,旨在幫助患者逐漸改變自己的價值觀、信念和行為模式。通過接受自己的缺點和不完美之處,并逐漸建立更加靈活和適應性強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患者可以減輕強迫性人格障礙的癥狀并提高生活質量。2023年12月20日
4047
0
2
強迫癥相關科普號

于靖醫(yī)生的科普號
于靖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yī)院
精神科
5508粉絲35.6萬閱讀

葉成榮醫(yī)生的科普號
葉成榮 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安徽
神經(jīng)內科
904粉絲4.4萬閱讀

張偉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偉 主治醫(yī)師
山東省青州榮軍醫(yī)院
精神衛(wèi)生中心
48粉絲2.4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