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頸椎人工椎間盤置換術患者就醫(yī)過程及術后康復體會
下面是我的一位57歲的女性患者,由于神經根型頸椎病,接受了頸椎前路間盤切除、人工椎間盤置換手術,患者自己撰寫的就醫(yī)過程以及術后康復體會,相信對廣大患友能有所幫助。前言我今年57歲,是北醫(yī)三院骨科張立主任的病人,張主任給我的診斷是神經根型頸椎病。今年10月5日上午張主任給我實施了頸椎5-6節(jié)段人工椎間盤置換術,手術非常成功。術后感覺和恢復都出乎預料地好。在此,我將自己的求醫(yī)過程、恢復康復經歷以及目前狀況分享給廣大病友、病友家屬和感興趣的朋友,供大家參考。一、癥狀今年6月份開始,我右手拇指和右臂時常發(fā)麻,拿東西偶爾會拿不住或放不準地方,毛巾經常擰不干。晚上睡覺右肩膀到右肘發(fā)沉,右臂不能被壓著,否則拇指會麻,我就盡量不右側睡。可仰睡時,胳膊一直不舒服,無處安放,放過頭頂整條胳膊會麻。我當時以為是落枕或是空調著涼,沒在意。可漸漸地,拇指的麻木加重,拿鼠標會握不住,看文件分不開頁,在手機上用計算器時臨近數(shù)字常按混,寫字沒頓挫,吃飯時筷子拿不穩(wěn),掉東西,找東西成了常項。再后來,時有帶不嚴車門,推不開大門的事,就這樣我還沒在意。7月中旬,我父親因年邁,多基礎病,在天津人民醫(yī)院住院,我住院陪護。喂飯時,勺子總會偏、往杯子里倒水經常灑。打不開瓶蓋,按不開微波爐門,刷碗總打滑,毛巾永遠擰不干。到此程度,我還沒想到看醫(yī)生。二、求醫(yī)過程8月9號早晨我在父親的病房醒來,感覺右胳膊實在沉,一咬牙到門診區(qū)掛號。因為不知道麻木跟頸椎有關,我掛了神經內科的號。神內醫(yī)生給我檢查后,開了肌電圖和核磁共振,說麻木有可能是頸椎問題引起的。我當時還覺得奇怪,怎么也不能把手臂和頸椎聯(lián)系在一起,但核磁結果顯示椎管狹窄、頸椎3-4、5-6脊髓前緣受壓,椎間盤突出。肌電圖提示神經源性損害。神內醫(yī)生告訴我去看頸椎。骨科醫(yī)生看看片子說你準備住院治療吧。我一愣問:“我爸住院,我照顧他,同時還得遠程辦公,這病有這么嚴重嗎?需要住院?”主任看我沒有想住的意思,回答說:“不住也行,你就去小醫(yī)院針灸、理療、輸液?!蔽覇栞斒裁此?,他說你到哪個醫(yī)院,那的醫(yī)生都知道該輸什么。我一看這情形,趕快出來盤算再到別的醫(yī)院看看。由于當時天津疫情管控很嚴,彈窗人員無法進京,我就掛了8月16日天津第一中心醫(yī)院骨科號。這個醫(yī)生和藹可親,做了常規(guī)檢查后,告訴我是脊髓型頸椎病,得手術治療,而且越快越好,因為脊髓受壓時間越長,預后越差。我問:是前路嗎?回答是后路單開門椎管減壓術,原因是我的椎管狹窄。我問:“要剪頭嗎?脖子后面會留疤痕嗎?術后還能瑜伽、跳舞嗎?”因為我知道后路手術需要鈦板固定,可能影響脖子轉動幅度。醫(yī)生笑我盡問這種可笑的問題。隨后說:“我給你開住院單吧?”我問現(xiàn)在可以不做嗎?回答是可以,但目前必須戴頸圍,好好休息,這樣維持,一但麻木加重,或有踩棉花等感覺,可以來找他手術。從一中心醫(yī)院回來,我明確了一點:手術必須做。但怎么做,在哪家醫(yī)院做成了我研究的課題。等待解彈窗的日子里,我在網上查找治療頸椎病最好的醫(yī)院和頸椎病專家,我發(fā)現(xiàn)張立主任在百度上幾個講解頸椎病的短視頻,言簡意賅,簡明扼要,比其他的都好,我決定掛他的號。我馬上下載北醫(yī)三院的APP,不厭其煩地刷刷刷!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后居然掛上主任8月29日的號。天津兩天后管控放松,我趕快回京。8月29日下午,我趕到北醫(yī)三院特需門診,等了一個多小時后,輪到我。我先簡短陳述了病情,然后問主任是不是非得手術。主任先做了常規(guī)檢查,確認我是神經根型頸椎病,說根據(jù)我的病情,最好還是手術。一聽是神經根型頸椎病,我問是不是前路手術,主任回答是。最后主任在診斷書上寫到手術方式:前路頸椎間盤切除減壓融合術?椎間盤置換術?我一看心里有譜了。于是我確認做手術。主任馬上給我開了住院單和各種術前檢查單,說一會兒你們就開始檢查,估計周四或周五可以做。術前準備進展得非常順利。我9月1日住院,手術安排在9月2日上午第二臺??扇f萬沒想到的是我父親當日9點45分突然離世。手術只能取消。我立即出院趕去天津。在天津辦理完后事,我又被彈窗3,無法進京。等待期間,我研讀了主任編著的《張立教您如何治好頸椎病》一書。書中很多插圖,一目了然。我一看圖,便知道為什么拇指發(fā)麻,頸椎5-6節(jié)段主導拇指活動,5-6節(jié)段神經根受壓會引起拇指麻木。我恍然大悟,脖子的問題竟然能影響到手指。我更堅信張立主任一定能治好我的病,讓我早日恢復正常人的生活?;鼐┖螅腋魅伪磉_了想立刻做手術的急切心情并表示想做置換術,因為不想今后頸椎活動受限。主任非常理解我的心情,雖然我已經57歲,頸椎有退行性病變,但還是決定給我做置換。三、住院手術10月4日國慶節(jié)日期間,我第二次住院。5日早上第一臺手術。手術當天早上不到7點,護士就來到病房給我插尿管。7點多來人推我去手術室。從進到出4個多小時。回到病房時人還迷迷糊糊,不能翻身,只能小口抿水。4個小時后,大概下午4點左右我完全蘇醒,第一時間覺得脖子笨笨的,可并不覺得怎么疼,倒是左右肩胛骨疼,上背部酸痛。此時脖子上有引流管,左手在輸液,翻身必須要人幫忙。當天下午5點左右,主任來看我,問我怎么樣,我這才感覺麻木減輕,拇指和食指相掐有點勁兒了。晚上我就可以慢慢做踝泵、抓握、抬臂、直抬腿的動作。本來安排術后第一天出院,但不知是早上起床過快,還是前日沒怎么進食,一站起來頭暈打晃,只好推遲一天出院。上午大部分時間依舊在床上輸液。下午我在房間走走,晚上便可以對著鏡子慢慢地上下左右轉動脖子。術后第二天上午順利出院。四、術后恢復保養(yǎng)第二天到家躺下后,發(fā)現(xiàn)脖子兩側的筋抻到肩峰疼,后脖梗子也僵直,怎么躺也不舒服。我上百度一查,覺得可能是術中用的撐開器造成的。我想熱療肯定管用,于是在京東上買了一款電熱肩頸圍,有脖梗子、兩肩三個發(fā)熱點,坐著、站著、躺著都可以用,術后頭幾天用真的很有效。另外,術前我在讀完主任的書之后明白了肩頸病人該用什么樣的枕頭,在拼多多上買了一個非常實用的枕頭,由一個圓枕和長方形枕頭組成,兩個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用拉鏈拉上。圓枕部分可以發(fā)熱加壓,躺下時,脖子放在加熱的圓枕上很舒服。疼痛很快好轉,吃了兩天護士標明的止痛藥后停服,之后只吃甲鈷胺。拇指的敏感度和力度不斷改善,右胳膊沉重也減輕。雖然有時全胳膊還會脹麻,尤其躺著或長時間一個姿勢,偶爾甚至影響到右腿。我一點也沒緊張,因為我牢記主任說的“慢慢來!”果不其然,術后一個多月,除非壓著,右臂伸展過猛,保持一個姿勢過長,或右拇指拿鼠標打字時間過久,麻木基本好了。得益于張主任高超熟練的技術,術后第三天,我便開始在家辦公,沒請一天病假。第十天去單位上班開會,大多數(shù)人不知道我做了手術。五、術后鍛煉術后康復鍛煉很重要,首先我按醫(yī)院的指南先從踝泵、抓握、抬臂、直抬腿開始,然后慢慢試著做其他動作。主任完美的手術,加上我身體素質較好,很快就能標準地完成指南上的所有動作。于是我跟據(jù)自己的情況制定了鍛煉計劃:首先我決定分部位練習,第一周頭頸肩的伸展扭轉;第二周胸跨伸展轉動;第三周墊上小燕飛,蛙泳,跪式俯臥撐。有氧鍛煉方面我起初就是戴著頸托避開人群慢慢散步,盡量選擇非周末的上午或中午,此時陽光好人少。漸漸地我可以去公園散步了,公園秋色正濃,陶冶心情。術后第二周我去家門口的宣武藝園,近三周我去了城南的紫谷粉黛公園,近四周時去了頤和園。在公園,拍了好多絢麗多彩的秋景,也留下了自己的身影。我戴著頸托走路,摘下頸托拍照,我可以快走,上下樓梯,有時好像比普通人走得還快。我一直喜歡簡單的街舞和尊巴,從第三周起,我開始跟視頻練習舞步,但不敢轉脖子和轉胸?,F(xiàn)在第五周可以練習慢節(jié)奏的、韻律溫柔的舞了,雖然不敢跳和顫。但主任說了等我完全恢復,我可以跟以前一樣跳舞。我期待那一天早點到來。最后我溫馨提示大家注意保護脊錐。因為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我的同齡或同代人像我一樣,一心一意防三高,各種保養(yǎng)鍛煉都是為了預防內科疾病,卻忽視了保護脊椎、關節(jié)等。讀了張主任的書,我才弄明白,脊柱是除了大腦之外人體最重要的神經系統(tǒng),支配人體四肢運動。這下大家該知道日常正確坐姿、站姿、睡姿和適當頸椎鍛煉多么重要了吧!我再次感謝張立主任不僅治好了我的病,還提供了平臺分享我的經驗。在此我也希望本文對廣大病友有所幫助。希望大家有病早治、平安健康!一位頸椎手術患者延伸閱讀:談談頸椎人工椎間盤置換術--對“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行人工椎間盤置換就醫(yī)過程及術后康復體會”的專業(yè)點評
張立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11月25日650
0
3
-
神經根型頸椎病-脊神經的皮節(jié)和肌節(jié)
臨床上,麻木是按照皮節(jié)(dermatome)分布,而無力是按照肌節(jié)(myotome)分布。研究發(fā)現(xiàn),根性痛(radicularpain)的的責任節(jié)段無法通過其疼痛分布來確定,L4、L5和S1根性痛分布是很難相互區(qū)分的,常從臀部、大腿后側至小腿后側(圖1)。僅僅當根性痛與神經根病同時發(fā)生時,責任節(jié)段才有可能被明確。在這種情況,麻木的皮節(jié)分布才是明確責任節(jié)段的主要指標,而不是根性痛的疼痛分布區(qū)。肌節(jié)(myotome)是指受每個脊髓節(jié)段神經的運動神經(根)軸突所支配的一組肌群。在胚胎學中,肌節(jié)這個術語用來描述體節(jié)發(fā)育成肌肉的那一部分。在31對中,共16對脊神經根(C1-C8,T1,L1-L5,S1,S2)具有特定的肌節(jié)控制關節(jié)自主活動。一般,每個神經根支配一塊以上的肌肉,同樣大多數(shù)肌肉接受1個以上的神經根支配(常為2個神經根)。因此,用一塊肌肉或一組肌肉(即關鍵肌功能)代表一個脊神經根支配旨在簡化檢查。我們可以理解在喪失一個神經根支配但仍有另一神經根支配時,某一塊肌肉會出現(xiàn)肌力減退。頸椎病常發(fā)生于C4-C7,好發(fā)節(jié)段依次是C5/6、C6/7和C4/5。在神經根型頸椎病中,同節(jié)段椎間盤出現(xiàn)問題,常引起下位神經根的受壓。比如:C5神經根病常因C4/5椎間盤出現(xiàn)問題,C6神經根病常因C5/6椎間盤出現(xiàn)問題,以此類推。C5神經根病變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是沿肩部上方向側方延伸至上臂中部的疼痛或感覺異常。三角肌是C5神經唯一支配的肌肉,C5神經受累會導致三角肌無力。C5神經根病變也可出現(xiàn)肩部外旋無力(岡上肌和岡下肌受累)和屈肘無力(肱二頭肌受累)。肱二頭肌肌腱反射主要由C6神經支配,但也有少量C5神經支配的成分。C5神經根病變重點應與肩部疾病鑒別,比如肩袖損傷。肩關節(jié)的全關節(jié)活動無痛以及肩袖肌群肌力正常是C5神經根病變與肩部疾病鑒別的重要體征。C6神經根病變臨床特點為疼痛沿頸部下方向側方放射至肘部、前臂橈側以及橈側手指,最常累及拇指,可能伴有相同區(qū)域的麻木或感覺異常。運動障礙表現(xiàn)為伸腕、屈肘以及前臂旋前受限。C6神經根受壓往往直接導致橈骨膜反射受累,然而,有時也會伴有肱二頭肌腱反射受累。C7神經根是神經根型頸椎病最容易受累的神經根?;颊叱TV有頸部至前臂的放射痛,疼痛沿頸部放射至肩部、肱三頭肌、前臂背側直至中指背側。前臂旋后會誘發(fā)疼痛向手或中指放射,可與腕管綜合征鑒別。有人報道,C7神經根病變也可導致慢性乳房疼痛。運動障礙表現(xiàn)為肱三頭肌受累,屈腕、伸指受限。肱三頭肌肌腱反射消失或減退。C8神經根病有時由C7-T1頸椎間盤突出引起?;颊弑憩F(xiàn)為沿上臂及前臂尺側區(qū)域分布、放射至手部尺側小指和環(huán)指的疼痛或感覺異常。常伴有手部尺側兩指掌側及背側的麻木。手部小的肌群萎縮,患者訴手功能難以完成常規(guī)的日?;顒?。C8神經根病重點與尺神經卡壓綜合征鑒別,尺神經受損主要累及拇收肌,而C8神經根病變則累及掌部除拇收肌外的其他肌群。這些疼痛沿一定區(qū)域分布的典型描述可作為評價和鑒別受壓性神經根病變的指南,但有時患者的根性疼痛并不一定典型或缺乏精確性。尸體解剖學研究證實硬膜內C5,C6和C7背根神經節(jié)經常相互關聯(lián)(因其發(fā)生率很高而稱為解剖變異而不是解剖異常)。這種解剖變異、病程遷徙以及多神經的受累可能是導致神經根受壓后臨床癥狀多變和感覺癥狀重疊的原因。參考文獻:1.?Rothman-SimeoneandHerkowitz’s??TheSpine(2018)?羅思曼-西蒙尼脊柱外科學(第6版)
河南科技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科普號2022年11月23日1092
1
4
-
神經根型頸椎病
神經根型頸椎病1.診斷標準根據(jù)典型的癥狀、體征及影像學檢查,一般即可作出初步診斷。但由于診斷和治療特別是手術治療的需要,要求作出定位診斷。(1)C3神經根:由于C3神經根后根神經節(jié)靠近硬膜囊,易受增生肥大的C3鉤突和上關節(jié)突壓迫,而C2、3椎間盤突出則不易對神經根形成壓迫。疼痛劇烈、表淺,由頸部向耳郭、眼及題部放射,患側頭部、耳及下頜可有燒灼、麻木感。體檢有時可發(fā)現(xiàn)頸后、耳周及下頜部感覺障礙。無明顯肌力減退。(2)C4神經根:常見,以疼痛癥狀為主,疼痛由頸后向肩胛區(qū)及胸前區(qū)放射,頸椎后伸可使疼痛加劇。體檢時可見上提肩胛力量減弱。(3)C5神經根:感覺障礙區(qū)位于肩部及上臂外側,相當于肩貞穴所在位置。主訴多為肩部疼痛、麻木、上肢上舉困難,難以完成穿衣、吃飯、梳頭等動作。體檢時可發(fā)現(xiàn)三角肌肌力減退,肱二頭肌反射也可減弱。(4)C6神經根:常見,僅次于C7神經根受累。疼痛沿肱二頭肌放射至前臂外側、手背側(拇指與食指之間)及指尖。早期即可出現(xiàn)肱二頭肌肌力減退及肱二頭肌反射減弱感覺障礙區(qū)位于前臂外側及手背“虎口區(qū)”。(5)C7神經根:最為常見。患者王訴疼痛由頸部沿肩后、肱三頭肌放射至前臂后外側及中指,肱三頭肌肌力在早期即可減弱,但常不被在意,偶爾在用力伸肘時方可察覺。感覺障礙區(qū)位于中指末節(jié)。(6)C8神經根:感覺障礙主要發(fā)生于環(huán)指及小指尺側,患者主訴該區(qū)麻木感,疼痛癥狀常不明顯,體檢時可發(fā)現(xiàn)手內在肌肌力減退。
李小朋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11月22日542
0
0
-
席老師,神經根頸椎病,會引起脊髓前角細胞受損嗎?怎么治療
席焱海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11月19日78
0
1
-
神經根型頸椎病,手麻好轉的,都做到了這幾步!
神經根型頸椎病,手麻好轉的,都做到了這幾步!做對治療,遠離癱瘓!你好,我是肩頸腰專家李國民。每天寫一篇文章,分享我的實際治療經驗和案例,希望給你些啟發(fā)和幫助,這是第1560篇原創(chuàng)文章。?今天有個朋友,他說他做了頸椎磁共振,是神經根型頸椎病,主要就是手麻,問我該怎么治療?如果確診屬于神經根型頸椎病,其實治療是比較簡單的,但是效果確實有些好有些不好但是這里你要記住,大約80%左右的手麻,都不屬于神經根型頸椎病,我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這句話也就是你可能誤診了,因為手麻的原因有20幾種,神經根只是其中一種你拍了片子,只要你存在手麻,有人就會跟你說是神經根型頸椎病,其實大部分不是所以,在你按神經根頸椎病治療前,請你一定要確診,確診的方式很簡單,不要全去外科可以去一些保守治療的科室,比如康復科,多看幾個地方,多掛幾個醫(yī)生的門診避免最大的誤診,這是這幾年,經歷過上萬案例的一個經驗,好多來找我咨詢手麻的,都不屬于神經根頸椎病你就能明白,這里真正重要的是什么那么神經根型頸椎病,應該如何治療呢?首先、減輕椎間盤壓迫其實這里多數(shù)的治療,是以牽引類為主,大多數(shù)的壓迫神經,可以通過這個減輕如果沒有任何減輕,要不就是你的情況很嚴重,要不就是你根本不是壓迫神經牽引的基礎上,可以配合一些改善血液循環(huán)的藥物,這也是大多數(shù)醫(yī)生都會這么做當然如果你確實嚴重,那肯定是需要手術的,但是手術前,還是可以先保守治療半個月左右的其次、多做自我鍛煉因為頸椎的自我鍛煉,在任何時候,都是最重要的我有一個山東的患者,2020年咨詢我的,他就是手麻為主,他除了壓迫神經,還有壓迫脊髓算是嚴重的,差不多達到手術的指征了,但是他想先選擇保守治來后面直接給了他訓練的方案,其實在2個月的時候,他的手麻已經消失了到現(xiàn)在2年了,他還在堅持當初的方案,重點是他的頸椎磁共振復查并沒有加重所以他到現(xiàn)在還在堅持訓練,沒有絲毫的放松,如果你的癥狀沒有加重,磁共振也沒有加重那么這種可以長期的保守治療下去的,因為沒有任何不舒服,癥狀也沒有最后、筋膜松解因為當你的頸椎出現(xiàn)手麻的時候,局部的肌肉筋膜一定會出現(xiàn)問題這個時候筋膜的松解必不可少,頸椎局部也好,或者手麻誘發(fā)的地方也好都是需要松解,不然這種麻木確實會持續(xù)存在,你做了這么多治療沒效果原因就是在于你的筋膜松解不夠徹底,你可以選擇筋膜針灸、超聲波等治療同時如果你能夠配合筋膜松解鍛煉,效果更好,因為松解的效果維持不了多久但是持續(xù)的筋膜松解鍛煉,確實可以讓你的頸椎效果持續(xù)你的手麻,是否做了這3個治療呢??
李國民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11月17日366
0
1
-
席主任 頸椎病一側手臂酸痛怎么解決?
席焱海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11月12日146
0
0
-
超聲引導下頸神經根脈沖射頻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疼痛
神經型頸椎病是頸椎節(jié)段不穩(wěn)定與椎間盤退變等因素直接刺激頸椎周圍交感神經末梢,導致交感神經功能處于紊亂狀態(tài),進而引發(fā)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的常見頸椎病。射頻治療在阻斷或改變傷害性神經傳導通路中的作用越來越受臨床重視,其利用低能的高頻交流電(50~500kHz)對病變部位神經進行刺激,控制電極的最高溫度≤42°C,通過產生的熱效應致神經組織損傷而達到神經阻滯作用。脈沖射頻治療是通過絕緣套針經皮穿刺到達靶點組織進行治療的,儀器發(fā)生電流傳遞至針的裸露尖端上,具有神經監(jiān)測和溫度調控功能可精確辨認和毀損神經組織。由于傳統(tǒng)射頻治療可能導致永久性神經損傷,安全性有待提高,而脈沖射頻的電流是在脈沖模式下產生,脈沖之間的時間停頓能幫助散熱,從而有效提高治療安全性。脈沖射頻作為一種微創(chuàng)治療方法,可減輕腕骨性關節(jié)炎的慢性疼痛。是治療小關節(jié)疼痛的一項新技術,具有良好發(fā)展空間。超聲引導下頸神經根脈沖射頻精準度高,可快速、有效抵達頸神經附近,產生的電場通過介導炎性細胞因子和觸發(fā)器而影響細胞間的通訊,能產生更高水平的級聯(lián)反應,抑制炎性反應的放大,進而避免形成惡性循環(huán),促進癥狀、體征改善。
王祥瑞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10月09日659
0
8
-
【案例分享】退休阿姨頸痛手麻,神經壓迫手術除
60歲的何女士于2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持續(xù)性頸部疼痛,右上肢放射痛。1周前,病情加重,現(xiàn)為進一步治療,至我院完善相關檢查后診斷為神經根型頸椎?。–4-C6)、頸椎管狹窄癥,經前入路頸椎融合術C4-6手術治療后隨訪恢復良好。下面讓我們一起回顧并分析該案例:【病情介紹】主訴:頸痛伴右上肢麻痛2年,加重1周。?查體:頸部活動受限,頸部壓痛(+)、叩擊痛(+)。深反射:右側肱二頭肌反射減退,右側肱三頭肌反射減退,右側橈骨骨膜反射減退。未引出病理反射。?【術前資料】頸椎術前X線頸椎術前CT頸椎術前MRI患者頸部伴右上肢疼痛、頭暈2年,加重1周,活動受限。結合患者病史、癥狀體征及影像學檢查,明確診斷為:1.神經根型頸椎?。–4-C6)2.頸椎管狹窄癥。經認真術前評估后,在梁德教授指導下,江曉兵教授帶領團隊為其施行前入路頸椎融合術C4-6?!拘g后復查】術后頸椎X線術后頸椎CT術后頸椎MRI任輝博士分析該患者是由于頸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導致的神經根型頸椎病,頸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及其繼發(fā)性椎間關節(jié)退變是頸椎病的發(fā)病基礎,而神經根型頸椎病主要是由于突出的椎間盤及增生骨贅壓迫神經根,造成神經根刺激癥狀所引起。本病一般會出現(xiàn)頸背疼痛僵硬,伴有明顯的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以及乏力,其范圍與相應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qū)域一致。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勞逸結合,姿勢正確,避免久坐低頭,保持脊柱生理彎曲。如果病情加重,或者保守治療無效,應考慮手術。江曉兵教授總結針對具有此類手術指征的患者,在術中輕柔、精細、高效的操作非常關鍵,在技術成熟的團隊這類手術風險不大,絕大多數(shù)患者術后可快速減輕癥狀。另外本病若延誤時間過久可出現(xiàn)神經損傷、導致病情康復困難,病友們有類似病情要及時尋求脊柱??漆t(yī)生評估確定。
梁德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9月22日103
0
0
-
【案例分享】退休阿姨頸痛手麻,神經壓迫手術除
60歲的何女士于2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持續(xù)性頸部疼痛,右上肢放射痛。1周前,病情加重,現(xiàn)為進一步治療,至我院完善相關檢查后診斷為神經根型頸椎?。–4-C6)、頸椎管狹窄癥,經前入路頸椎融合術C4-6手術治療后隨訪恢復良好。下面讓我們一起回顧并分析該案例:【病情介紹】主訴:頸痛伴右上肢麻痛2年,加重1周。?查體:頸部活動受限,頸部壓痛(+)、叩擊痛(+)。深反射:右側肱二頭肌反射減退,右側肱三頭肌反射減退,右側橈骨骨膜反射減退。未引出病理反射。?【術前資料】頸椎術前X線頸椎術前CT頸椎術前MRI患者頸部伴右上肢疼痛、頭暈2年,加重1周,活動受限。結合患者病史、癥狀體征及影像學檢查,明確診斷為:1.神經根型頸椎?。–4-C6)2.頸椎管狹窄癥。經認真術前評估后,在梁德教授指導下,江曉兵教授帶領團隊為其施行前入路頸椎融合術C4-6?!拘g后復查】術后頸椎X線術后頸椎CT術后頸椎MRI任輝博士分析該患者是由于頸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導致的神經根型頸椎病,頸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及其繼發(fā)性椎間關節(jié)退變是頸椎病的發(fā)病基礎,而神經根型頸椎病主要是由于突出的椎間盤及增生骨贅壓迫神經根,造成神經根刺激癥狀所引起。本病一般會出現(xiàn)頸背疼痛僵硬,伴有明顯的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以及乏力,其范圍與相應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qū)域一致。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勞逸結合,姿勢正確,避免久坐低頭,保持脊柱生理彎曲。如果病情加重,或者保守治療無效,應考慮手術。江曉兵教授總結針對具有此類手術指征的患者,在術中輕柔、精細、高效的操作非常關鍵,在技術成熟的團隊這類手術風險不大,絕大多數(shù)患者術后可快速減輕癥狀。另外本病若延誤時間過久可出現(xiàn)神經損傷、導致病情康復困難,病友們有類似病情要及時尋求脊柱??漆t(yī)生評估確定。
江曉兵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9月22日128
0
0
-
醫(yī)生你剛剛說的神經根型頸椎病能吃芪麝丸嗎?我現(xiàn)在就是手麻
愛頸愛己-頸椎健康大講堂2022年08月08日123
0
0
相關科普號

姜亮醫(yī)生的科普號
姜亮 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
骨科
2.6萬粉絲354.8萬閱讀

張小平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小平 主任醫(yī)師
空軍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
骨科
764粉絲6535閱讀

宋海峰醫(yī)生的科普號
宋海峰 副主任醫(yī)師
天津市人民醫(yī)院
脊柱外科
2857粉絲32.8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沈曉龍 副主任醫(yī)師上海長征醫(yī)院 脊柱外科
頸椎病 261票
腰椎間盤突出 73票
腰椎管狹窄 16票
擅長:1、國際上首次提出:頸后路單側顯露技術,用于治療頸椎后縱韌帶骨化癥、多節(jié)段脊髓型頸椎病、頸椎管狹窄癥,將手術損傷減少近一半 2、國際上首次提出:頸前路經椎間隙擴大減壓治療嚴重椎間隙狹窄頸椎病 3、小切口腰椎融合術,單節(jié)段手術切口5cm左右 4、復雜疑難頸椎病、胸腰椎疾病的手術治療 微信公眾號搜索:曉龍的科普小站,有復雜疑難病例分享 -
推薦熱度4.9姜亮 主任醫(yī)師北醫(yī)三院 骨科
頸椎病 210票
腰椎間盤突出 24票
腰椎管狹窄 20票
擅長:1.頸椎(脊髓型、神經根型型頸椎?。? 2.腰椎(腰椎間盤突出,腰椎滑脫,腰椎管狹窄) 3.脊柱外傷/骨質疏松壓縮骨折 特色:脊髓型頸椎病 -
推薦熱度4.5王凱 副主任醫(yī)師宣武醫(yī)院 神經外科
頸椎病 86票
腰椎間盤突出 37票
椎管內腫瘤 35票
擅長:1. 頸椎?。侯i椎病,頸椎間盤突出,頸椎管狹窄,后縱韌帶骨化等; 2. 腰椎?。貉甸g盤突出,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腰椎退變性側彎等; 3. 脊柱先天性畸形:小腦扁桃體下疝,脊髓空洞,脊髓栓系,脊髓脊膜膨出,骶管囊腫,寰樞椎脫位,脊柱側彎等 4. 脊柱脊髓腫瘤:神經鞘瘤,脊膜瘤,室管膜瘤,膠質瘤等; 尤其擅長:1、微創(chuàng)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等退變性疾病,在治療過程中倡導微創(chuàng)化及快速康復理念,堅持以盡可能小的手術創(chuàng)傷解除患者的痛苦,手術創(chuàng)傷小,術后癥狀改善明顯,患者恢復快,可早期下地康復,相關成果發(fā)表于國際專業(yè)期刊。2、微創(chuàng)化治療成人脊柱側彎,參與提出微創(chuàng)化治療成人脊柱畸形的宣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