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琦副主任醫(yī)師 西安交大二附院 泌尿外科 39歲的楊先生,一年前,在干活中不小心從高空墜落摔傷,外傷治好后,一直存在排尿困難、尿不盡的問題。在西安交大二附院泌尿外科陳琦教授的指導下,楊先生完成了尿動力等檢查,顯示膀胱殘余尿達到300ml,被診斷為神經源性膀胱。陳琦教授建議楊先生回家后通過間歇導尿的方式輔助排尿,但楊先生認為那樣太麻煩了,因此拒絕了陳教授的建議。幾個月后,楊先生因為反復尿路感染、尿痛,再次找到陳琦教授,經過復查發(fā)現(xiàn)除了存在殘余尿量之外,楊先生已經出現(xiàn)了雙腎積水。這一次陳琦教授告訴他,再不采取措施,就會損傷到腎臟。神經源性膀胱是由于神經病變、外傷、先天因素等引起的神經損害,造成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約肌功能障礙,進一步引起儲尿和排尿異常。而泌尿系統(tǒng)的癥狀只是表現(xiàn),其病因在中樞以及周圍神經系統(tǒng)的損傷。其治療原則除了積極治療原發(fā)病之外,最重要的目標就是,保護上尿路功能。神經源性膀胱危及生命的原因1、當膀胱功能不好時,尿液不能很好地排出,這時就有可能出現(xiàn)膀胱壓力過大,尿液反流到腎臟,導致腎臟積水,造成腎功能的一系列損傷或腎功能衰竭、尿毒癥等,會危及生命。研究表明膀胱輸尿管反流后易引起腎功能惡化,患者死亡率高達60%,神經源性膀胱患者首要致死的原因是腎衰竭。2、導致嚴重的泌尿系統(tǒng)感染,這些感染可以導致膿血癥,毒血癥,膿毒血癥,甚至敗血癥,最終危及生命。3、神經性膀胱的病人,生活質量比較差,病人會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比如抑郁這些也都間接地導致了生命的危險。神經源性膀胱的治療原則和治療目標包括:神經源性膀胱的治療原則:1、應遵守先保守后外科,逐漸從無創(chuàng)、微創(chuàng)、再到有創(chuàng)的循序漸進原則;2、影像尿動力學檢查對于治療方案的確定和治療方式的選擇具有重要意義;3、制定治療方案時要綜合考慮;4、病情具有臨床進展性,應定期隨訪。神經源性膀胱的治療目標:1、保護上尿路功能;2、恢復(或部分恢復)下尿路功能;3、改善尿失禁、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神經源性膀胱的治療方法1、藥物治療:多數(shù)神經源性膀胱經藥物治療后效果非常不錯。2、生物反饋和電刺激治療:用弱電刺激,影響盆底神經排尿和儲尿中樞,以達到治療神經源性膀胱的目的。部分患者治療電刺激方法,效果也很不錯,但需要堅持一段時間后才有效果;3、藥物注射療法:最常用的是肉毒素注射。4、骶神經調節(jié)治療,利用膀胱起搏器治療神經源性膀胱,目前在全國取得近70%的療效。它是利用介入手段將短脈沖刺激電流,連續(xù)施加于特定的骶神經(S2-S4),以此剝奪神經細胞原有電生理狀態(tài),人為激活(興奮或抑制)神經通路、干擾異常的骶神經反射弧,進而調節(jié)膀胱、尿道、結直腸、括約肌及盆底肌群等“骶神經功能靶器官”,起到“神經調控”的作用,緩解一系列排尿功能障礙癥狀,如尿頻、尿急、尿失禁、性生活不和排尿困難,具有微創(chuàng)、可逆尿、可調節(jié)的優(yōu)勢。陳琦教授提示:讓膀胱具有一定的安全容量,無返流,間歇導尿是協(xié)助膀胱排空的金標準。長期留置導尿或膀胱造瘺都會產生較多的并發(fā)癥。神經源性膀胱的發(fā)生重點源自于控制膀胱正常功能的相應神經的病變,從而引發(fā)了相應的尿路障礙問題,如不能及時采取相關的措施,很有可能會造成腎積水、腎衰竭等問題,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有極大的威脅。2022年05月27日
935
0
1
-
李巖副主任醫(yī)師 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 泌尿外科 45歲的李女士2年前因宮頸癌做了子宮及附件全切和盆腔淋巴清掃,手術很成功,李女士也擺脫了癌魔的困擾。但術后逐漸出現(xiàn)了排尿費力,打噴嚏咳嗽后漏尿也加重了,今年年初的定期復查中竟然出現(xiàn)了中度雙腎積水,聽聞齊魯醫(yī)院泌尿外科每周二下午有??磸碗s疑難性排尿障礙的門診,抱著一絲希望李女士慕名而來。56歲的劉女士是四年前因宮頸癌做了子宮全切和淋巴結清掃,術后一直定期復查,各項檢查指標也很正常,只是慢慢出現(xiàn)的尿頻尿急讓劉女士開始焦躁起來,最多時一天出現(xiàn)50多次排尿并且伴隨排尿困難和尿痛,劉女士也來到了每周二下午的齊魯醫(yī)院泌尿外科排尿功能障礙專病門診。來到醫(yī)院后兩位患者完善了尿動力等檢查,也做了其他檢查排除了腫瘤復發(fā)、膀胱陰道瘺等其他問題。李女士尿流動力學檢查:順應性嚴重下降,順應性值僅有1.5ml/cmH2O,(正常值大于20)灌注110ml時出現(xiàn)漏尿,排尿期全程腹壓排尿,尿潴留。后行膀胱鏡檢小房小梁化明顯。劉女士尿流動力學檢查:儲尿期灌注至90ML時出現(xiàn)難以忍受的排尿感和疼痛,自主排尿60ML,整個過程均伴有尿道疼和膀胱區(qū)疼,VAS疼痛指數(shù)4分。在排除了其他疾病隱患后,考慮患者為神經源性膀胱功能障礙,患者在使用過α受體阻滯劑、β3受體激動劑和盆底功能鍛煉治療后效果不佳,李巖教授推薦了神經調控治療---骶神經調控術。經過2-3周的測試,李女士的排尿情況較之前有了明顯的改善,從每天導4次降到2次,殘余尿量也從200多降到60ml,劉女士的尿頻尿急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從每天45次降到了21次,膀胱容量也從平均80ml增到了150ml。看到改善比較明顯,刺激器的植入也順利完成。齊魯醫(yī)院泌尿外科在史本康主任、李巖教授團隊的帶領下一直專注于排尿功能障礙的臨床與基礎研究,通過大量臨床研究,探索出聯(lián)合療法治療復雜性排尿功能障礙的綜合治療策略,診治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在國內也具有重要的影響力!齊魯醫(yī)院李巖醫(yī)生提醒您,神經源性下尿路障礙的起病原因很復雜,治療也是需要多種療法配合,一定要及時治療、綜合治療。門診時間:?每周二下午,排尿障礙專病門診--李巖醫(yī)生。門診地點:齊魯醫(yī)院醫(yī)院華美樓二樓泌尿外科2-4門診。2022年05月23日
305
0
3
-
李旭東主任醫(yī)師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泌尿外科 對于神經源性膀胱的患者來講,通常臨床上講的是優(yōu)質的膀胱管理,而不是治療,在儲尿期,膀胱松弛尿道收縮,當膀胱里的壓力低于尿道的阻力,才不會有失禁的發(fā)生;在排尿期,膀胱收縮尿道松弛,當膀胱里的壓力持續(xù)高于尿道的阻力,才會有通常的尿流,這一過程是受到神經系統(tǒng)的調控的,錯綜復雜的神經系統(tǒng),任何通路任何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損害,都可能會影響我們下尿路功能。神經源性膀胱患者診斷1年后并發(fā)癥的研究表明,尿路并發(fā)癥以下尿路感染、尿潴留和尿路梗阻最為多見(分別為31.3%、14.0%和10.7%),還可出現(xiàn)全身性嚴重并發(fā)癥,如膿血癥(3.7%)和急性腎衰(2.1%)等。尿路感染:43天感染率達100%,尿路結石:2年后膀胱結石發(fā)生率6.6%,上尿路損害:10年腎積水和腎萎縮超過10%。并發(fā)癥未經有效處理發(fā)生腎病后的死亡率高達60%,中國神經源性膀胱患者首要致死原因是腎衰。臨床也是有許多的辦法可以緩解患者的一些癥狀。第一,常見的主要有藥物治療。可以服用一些增加膀胱逼尿肌收縮力的藥物和放松尿道壓力的藥物聯(lián)合治療,讓患者能夠排尿順暢,能夠排出來。第二,就是導尿。對于排尿困難的病人,逼尿肌收縮徹底無力的患者,就只有采取導尿的方式讓尿液引流出來,這樣可以避免患者雙腎積水,從而影響他的腎功能;第三,對這些排尿困難病人可以用到最新的一些技術,比如叫骶神經調控或者又叫膀胱起搏器的治療辦法,它主要是通過電來刺激神經,讓膀胱的收縮更加有力,從而使排尿困難的患者能夠恢復通暢的排尿和自主的排尿。目前的醫(yī)療技術通過膀胱起搏器是治療排尿障礙的最新微創(chuàng)治療手段,調控排尿神經反射,恢復膀胱尿道的儲尿和排尿功能。在排尿控制方面,治療或緩解尿頻、尿急,急迫性尿失禁,非梗阻性尿潴溜,此外對大便失禁也有很好的效果。其可體驗、微創(chuàng)、可調控等治療特點,被越來越多的患者所接受。2022年05月12日
324
0
0
-
李巖副主任醫(yī)師 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 泌尿外科 泌尿系感染是泌尿外科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有研究顯示全球每年1.5億人罹患尿路感染,光美國每年就有超過800萬人就診(多為膀胱炎),超過10萬人住院(多為腎盂腎炎),女性發(fā)病率明顯高于男性,每個女性一生中平均會患有癥狀性泌尿系感染1~3次,男性則在50歲以后由于前列腺增生高發(fā)此病。而神經源性膀胱患者的尿路感染率更是不容小覷,基本上所有的神經源性膀胱患者都有尿路感染問題。泌尿系感染可分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為腎盂腎炎,后者主要為膀胱炎。腎盂腎炎、膀胱炎又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根據有無基礎疾病,還可分為復雜性和非復雜性尿路感染,還有一種無癥狀性菌尿。常見尿路感染分類,臨床表現(xiàn)及實驗室檢查診斷標準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絕大多數(shù)為大腸埃希菌治療宜選用毒性低、口服方便、價格低廉的藥物3日療法:選用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口服頭孢菌素、氟喹諾酮類、多西環(huán)素等。7日療法:呋喃妥因。單劑療法:磷霉素氨丁三醇3g。對于一些復雜性的尿路感染,首要治療在于盡可能去除復雜因素,需根據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結果選用抗菌藥物??诜^孢菌素類、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維酸、氟喹諾酮類,SMZco適用于敏感菌所致感染,療程一般10-14天。孕婦: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磷霉素對于反復發(fā)作性尿路感染應做到長期預防:非育齡婦女尿路感染半年發(fā)作≥2次或每年發(fā)作≥3次、5歲以下兒童3-4度返流,療程至少半年,絕經后婦女陰道局部應用雌激素軟膏,可降低尿路感染的發(fā)生率。以下是各種常見尿路感染菌群和藥物治療除了以上用藥,間歇導尿被國際尿控協(xié)會推薦為治療神經源性膀胱功能障礙的首選方法,間歇導尿可使膀胱間歇性擴張,有利于保持膀胱容量和恢復膀胱的收縮功能,還有助于減少神經源性膀胱患者的尿路感染幾率,再次必須強烈推薦一下!間歇導尿注意事項(1)切忌待患者尿急時才排放尿液。(2)如在導尿過程中遇到障礙,應先暫停5~10s并把導尿管拔出3cm,然后再緩慢插入。(3)在拔出導尿管時若遇到阻力,可能是尿道痙攣所致,應等待5~10min再拔管。(4)陰道填塞會影響導尿管的插入,因此,女性在導尿前應將陰道填塞物除去。(5)插尿管時宜動作輕柔,特別是男性患者,注意當尿管通過尿道外口的狹窄部、恥骨聯(lián)合前下方、下方的彎曲部和尿道內口時,囑患者緩慢深呼吸,慢慢插入尿管,切忌用力過快過猛致尿道黏膜損傷。(6)如遇下列情況應及時報告處理:出現(xiàn)血尿;尿管插入或拔出失??;插入導尿管時出現(xiàn)痛苦加重并難以忍受;泌尿道感染、尿痛;尿液混濁、有沉淀物、有異味;下腹或背部疼痛,有燒灼感等。(7)每次導尿情況需記錄在專用的排尿日記上,(8)膀胱容量足夠、膀胱內低壓力及尿道有足夠的阻力是間歇導尿的前提。膀胱內壓應低于40cmH2O。無論是無菌性間歇導尿還是清潔間歇導尿,在進行導尿前1~2d,教會患者按計劃飲水,24h內均衡地攝入水分,每日飲水量控制在1500~2000ml。間歇導尿間隔時間取決于殘余尿量,一般為4~6h。?根據簡易膀胱容量及壓力測定評估,每次導尿量以不超過患者的最大安全容量為宜,一般每日導尿次數(shù)不超過6次;隨著殘余尿量的減少可逐步延長導尿間隔時間。?當每次殘余尿量<100ml時,可停止間歇導尿。?神經源性膀胱患者人群龐大,此病引起的泌尿系統(tǒng)并發(fā)癥是導致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腎功能衰竭和尿路感染。齊魯醫(yī)院泌尿外科史本康教授團隊一直專注于神經源性膀胱的臨床與基礎研究,通過大量臨床研究,探索出以骶神經調控術為主的復雜性排尿功能障礙的綜合治療策略,并對該技術進行了標準化,診治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目前已成功治療該類患者100余例,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神經源性膀胱專病門診門診時間:(每周二下午),現(xiàn)已開診。門診地點:齊魯醫(yī)院醫(yī)院華美樓二樓泌尿外科?2-4診室2022年05月12日
765
0
5
-
李旭東主任醫(yī)師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泌尿外科 膀胱排空不全1年即可導致多種尿路并發(fā)癥,尿路并發(fā)癥以下尿路感染、尿潴留和尿路梗阻最為多見(分別為31.3%、14.0%和10.7%),還可出現(xiàn)全身性嚴重并發(fā)癥,如膿血癥(3.7%)和急性腎衰(2.1%)等。神經源性膀胱并發(fā)癥的危害神經源性膀胱排空方式不當可有多種尿路并發(fā)癥風險;尿路感染:43天感染率達100%;尿路結石:2年后膀胱結石發(fā)生率6.6%;上尿路損害:10年腎積水和腎萎縮超過10%;并發(fā)癥未經有效處理發(fā)生腎病后的死亡率極高;存在尿路并發(fā)癥的神經源性膀胱患者轉歸為腎病后,死亡率高達60%;中國神經源性膀胱患者首要致死原因是腎衰神經源性膀胱治療首要目標為保護上尿路功能(保護腎臟功能),確保儲尿期和排尿期膀胱壓力處于安全范圍內。次要目標為恢復/部分恢復下尿路功能,提高控尿/排尿能力,減少殘余尿量,預防泌尿系感染,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神經源性膀胱的治療原則做到四點:(1)首先要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在原發(fā)的神經系統(tǒng)病變未穩(wěn)定以前應以保守治療為主。(2)選擇治療方式應遵循逐漸從無創(chuàng)、微創(chuàng)、再到有創(chuàng)的原則。(3)單純依據病史、癥狀和體征、神經系統(tǒng)損害的程度和水平不能明確尿路功能狀態(tài),影像尿動力學檢查對于治療方案的確定和治療方式的選擇具有重要意義。制定治療方案時還要綜合考慮患者的性別、年齡、身體狀況、社會經濟條件、生活環(huán)境、文化習俗、潛在的治療風險與收益比,結合患者個體情況制定治療方案。(4)神經源性膀胱患者的病情具有臨床進展性,因此對神經源性膀胱患者治療后應定期隨訪,隨訪應伴隨終生,病情進展時應及時調整治療及隨訪方案。2022年04月19日
393
1
4
-
崔文瑤主任醫(yī)師 遼寧省腫瘤醫(yī)院 疼痛舒緩科 中樞或周圍神經損害所引起的下尿路貯尿、排尿功能障礙稱作神經源性尿道機能障礙,習慣上簡稱為神經源性膀胱。主要病因為中樞神經系統(tǒng)病變,導致排尿反射過強,膀胱頻發(fā)性不隨意強烈收縮,括約肌功能紊亂,導致逼尿肌和括約肌增生與肥厚。神經系統(tǒng)病變常見于腦腫瘤、腦血管意外、腦膿腫、多發(fā)性硬化、Parkinson病、脊髓橫斷、脊髓壓迫等。臨床表現(xiàn):頻發(fā)性小便失禁或尿殘留。采用觸發(fā)點、筋膜點治療,調節(jié)腰骶部神經、盆底肌功能,同時通過筋膜力線徑路,在遠隔部位進行干預。治療過程中,無激素注射。2022年04月08日
292
0
2
-
李旭東主任醫(yī)師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泌尿外科 神經源性膀胱的患者無法自主排尿、無尿感,常會采用按壓腹部等腹壓排尿的方法,這樣會導致尿液回流,長期會引起腎臟問題,因此我常說,患者是在用生命排尿,正確的排尿及治療方法,可以在保護腎臟的同時,解決下尿路癥狀,幫助患者恢復自主排尿。神經源性膀胱主要表現(xiàn)為尿潴留、尿失禁、殘余尿量增多等,如果處理不當可能造成膀胱輸尿管反流、腎積水、泌尿系統(tǒng)感染和腎功能減退或衰竭。治療神經源性膀胱關鍵在于膀胱的管理,保護上尿路功能,保護腎臟;其次改善排尿障礙癥狀以減輕患者生活上的痛苦。間歇導尿有利于保持膀胱容量和恢復膀胱的收縮功能,避免膀胱過度充盈導致膀胱和腎臟功能損害,在神經源性膀胱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1、間歇導尿可使膀胱規(guī)律性充盈與排空接近生理狀態(tài);2、防止膀胱過度充盈,規(guī)律排出殘余尿量,減少泌尿系統(tǒng)和生殖系統(tǒng)的感染。3、膀胱間歇性充盈與排空,有利于保持膀胱容量和恢復膀胱的收縮功能。4、早期進行間歇導尿是膀胱訓練的一種重要方式,是協(xié)調膀胱排空的“金標準”。間歇導尿的優(yōu)點1、定時排空膀胱,模擬膀胱正常生理功能2、降低膀胱殘余尿量3、減少尿路感染(UTI)、腎盂-腎炎感染風險4、減少泌尿道結石風險5、保護膀胱和腎臟功能6、改善性能力和提高生育能力7、提高生活質量。間歇性導尿的方案制定(頻次)根據殘余尿量不斷的調整導尿頻次直至恢復正常但神經源性膀胱根據殘余尿有風險,要根據安全膀胱容量來判斷。1、殘余尿量大于300ML:每日導尿4-6次;2、殘余尿量大于200ML:每日導尿3-4次;3、殘余尿量大于100ML:每日導尿1-2次;4、殘余尿量小于20%:每周導尿1次。常見有效的藥物治療有:1、治療逼尿肌過度活動的藥物,如M受體阻滯劑。2、治療逼尿肌收縮無力的藥物,M受體激動劑。3、降低膀胱出口阻力的藥物,如α受體阻滯劑。4、增加膀胱出口阻力的藥物:α受體激動劑。5、減少尿液產生的藥物,如去氨加壓素等。骶神經調控手術治療我們知道尿液由腎產生,經輸尿管到達“水庫”——膀胱,當儲存到一定容量時,人體就有了尿意,再由大腦發(fā)出指令,“水庫”就放閘,尿液由尿道排出體外。對于神經源性膀胱患者而言,由于主管膀胱和排尿的神經功能紊亂,無法準確向大腦傳送“開”“關”信號,大腦也就不能發(fā)出準確的指令,導致膀胱失控,出現(xiàn)排尿無力等一系列排尿障礙的癥狀。而骶神經調控(膀胱起搏器)正是解決了這一難題,電極裝置通過局麻下微創(chuàng)手術植入到患者的骶神經,通過持續(xù)、微弱電流刺激調節(jié)骶神經功能,從而抑制異常信號,協(xié)調膀胱與括約肌功能,促進膀胱排空,提高患者生活質量。2022年04月01日
1360
0
1
-
李旭東主任醫(yī)師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泌尿外科 膀胱起搏器治療包括兩個步驟:體驗治療和長期植入。如果病人在體驗治療期間能夠獲得癥狀緩解(基于治療之前的排尿日記,有50%或以上的癥狀改善),則適合植入膀胱起搏器。膀胱起搏器明顯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質量。在臨床研究和病人跟蹤隨訪中,病人明顯感覺去廁所的次數(shù)減少了,疼痛減輕,尿液漏出減少或者消失,需間歇導尿患者導尿次數(shù)減少甚至不需要再導尿。需負壓排尿患者可正常排尿,病人能夠恢復正常的日?;顒?。膀胱起搏器對病人有什么好處?1、膀胱起搏器植入術已經成功控制了一些其他治療方法無效的排尿控制障礙癥狀。這些癥狀的進步使病人能夠恢復日?;顒?。2、是一種可恢復的測試反應,能夠在任何時間終止,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3、微創(chuàng)、可逆性治療方法,不破壞膀胱。適用于哪些患者?適合使用膀胱起搏器的膀胱控制障礙包括:1、非梗阻性的排尿困難或尿潴留且保守治療無效。2、嚴重尿頻尿急,以及急迫性尿失禁且保守治療無效。3、嚴重慢性盆底疼痛伴隨排尿障礙且保守治療無效者。4、長期慢性便秘或糞失禁且保守治療無效者。5、神經源性膀胱、盆腔疼痛綜合征2022年04月01日
305
0
1
-
李旭東主任醫(yī)師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泌尿外科 神經源性膀胱會導致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礙(即儲尿和/或排尿功能障礙),進而產生一系列下尿路癥狀及并發(fā)癥的疾病總稱。1、神經源性膀胱治療要注意什么?(1)首先要保護上尿路功能(保護腎臟功能),確保儲尿期和排尿期膀胱壓力處于安全范圍內。(2)治療其次是恢復/部分恢復下尿路功能,提高控尿/排尿能力,減少殘余尿量,預防泌尿系感染,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文獻表明腎功能衰竭是脊髓損傷導致神經源性膀胱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逼尿肌過度活動或膀胱順應性降低可以導致儲尿期膀胱壓力超過安全范圍,而逼尿肌-括約肌協(xié)同失調或膀胱出口梗阻可以導致排尿期膀胱壓力超過安全范圍。治療的首要目標是把膀胱儲尿期和/或排尿期膀胱壓力控制于安全的范圍內,降低上尿路損害的發(fā)生率,以保證患者的長期存活率,某些治療后繼發(fā)的殘余尿量增多問題可以由間歇導尿解決。2、神經源性膀胱的治療要怎么治?(1)首先要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在原發(fā)的神經系統(tǒng)病變未穩(wěn)定以前應以保守治療為主。(2)選擇治療方式應遵循逐漸從無創(chuàng)、微創(chuàng)、再到有創(chuàng)的原則。(3)單純依據病史、癥狀和體征、神經系統(tǒng)損害的程度和水平不能明確尿路功能狀態(tài),影像尿動力學檢查對于治療方案的確定和治療方式的選擇具有重要意義。制定治療方案時還要綜合考慮患者的性別、年齡、身體狀況、社會經濟條件、生活環(huán)境、潛在的治療風險與收益比,結合患者個體情況制定治療方案。(4)神經源性膀胱患者的病情具有臨床進展性,因此對神經源性膀胱患者治療后應定期隨訪,隨訪應伴隨終生,病情進展時應及時調整治療及隨訪方案。非手術治療(1)導尿:無論是以促進儲尿還是排尿為目的,間歇性導尿都能有效地治療神經肌肉排尿功能障礙,免除了長期帶導尿管甚至恥骨上膀胱造瘺的痛苦,并為進一步治療(膀胱擴大術、可控性尿流改道術)創(chuàng)造了條件。(2)輔助治療①定時排空膀胱;②盆底肌肉訓練;③訓練“扳機點”排尿;④男性使用外部集尿裝置。(3)藥物治療①治療逼尿肌過度活動的藥物,如M受體阻滯劑。②治療逼尿肌收縮無力的藥物,M受體激動劑。③降低膀胱出口阻力的藥物,如α受體阻滯劑。④增加膀胱出口阻力的藥物:α受體激動劑。⑤減少尿液產生的藥物,如去氨加壓素等。⑥其他藥物。(4)膀胱訓練和擴張:對尿頻、尿急癥狀嚴重,無殘余尿或殘余量很少者可采用此法治療。囑患者白天定時飲水,每小時飲200mL。將排尿間隔時間盡力延長,使膀胱容易逐步擴大。3、骶神經調控手術治療我們知道尿液由腎產生,經輸尿管到達“水庫”——膀胱,當儲存到一定容量時,人體就有了尿意,再由大腦發(fā)出指令,“水庫”就放閘,尿液由尿道排出體外。對于神經源性膀胱患者而言,由于主管膀胱和排尿的神經功能紊亂,無法準確向大腦傳送“開”“關”信號,大腦也就不能發(fā)出準確的指令,導致膀胱失控,出現(xiàn)排尿無力等一系列排尿障礙的癥狀。而骶神經調控(膀胱起搏器)正是解決了這一難題,電極裝置通過局麻下微創(chuàng)手術植入到患者的骶神經,通過持續(xù)、微弱的電流刺激調節(jié)骶神經功能,從而抑制異常信號,協(xié)調膀胱與括約肌功能,促進膀胱排空,提高患者生活質量。2022年03月30日
656
0
0
-
李旭東主任醫(yī)師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泌尿外科 神經源性膀胱,各種病因引起的支配膀胱、尿道等影響排尿儲尿的神經通路任何部位損傷,均可以導致不同程度的膀胱的儲尿和/或排空發(fā)生障礙,即發(fā)生神經源性膀胱。危害上尿路導致腎積水、腎功能衰竭。對于神經源性膀胱的患者來講,通常臨床講的是優(yōu)質的膀胱管理,膀胱訓練促進膀胱排空,避免感染,保護腎臟功能,提高生活質量。膀胱再訓練通過患者的主觀意識活動或功能鍛煉來改善膀胱的儲尿和排尿功能,從而達到下尿路功能的部分恢復,減少下尿路功能障礙對機體的損害。主要包括:行為技巧、反射性排尿訓練、代償性排尿訓練(Valsalva屏氣法和Crede手法)、肛門牽張訓練及盆底肌訓練。目的:促進膀胱排空,避免感染,保護腎臟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習慣訓練習慣訓練是基于排尿規(guī)律安排患者如廁時間的方法。這種訓練方法不僅能提醒患者定時排尿,還可保持患者會陰部皮膚干潔。應鼓勵患者避免在安排時間以外排尿。延時排尿對于因膀胱逼尿肌過度活躍而產生尿急癥狀和反射性尿失禁的患者,可采用此法。治療目標為形成3-4h的排尿間期,無尿失禁發(fā)生。定時、定量飲水和定時排尿制度是各種膀胱訓練的基礎措施。膀胱安全生理容量400ml,每次飲水量以450~500ml為宜,以使其后排尿時的膀胱容量達到400ml左右。每日總尿量1000ml左右。飲水和排尿的間隔一般在1~3h,與體位和氣溫有關。臥位和氣溫低時排尿間隔縮短,反之延長。注意事項1.訓練前必須做好評估,以判斷是否可以進行訓練。2.訓練時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及變化,出現(xiàn)不適應停止訓練。3.訓練過程中要定時做好動態(tài)評估和相關記錄。提醒,如果出現(xiàn)排尿困難的問題,首先需到醫(yī)院進行確診,如果確診為神經源性膀胱,訓練應該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2022年02月08日
519
1
3
相關科普號

善輝醫(yī)生的科普號
善輝 副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yī)院
泌尿外科
313粉絲19.9萬閱讀

楊梅醫(yī)生的科普號
楊梅 主治醫(yī)師
東陽市人民醫(yī)院
康復科
3粉絲1074閱讀

陳忠醫(yī)生的科普號
陳忠 主任醫(yī)師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同濟醫(yī)院
泌尿外科
824粉絲10.8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