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星主治醫(yī)師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棗莊醫(yī)院 綜合內科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發(fā)癥。 當血糖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可并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并且遍布全身,危及心、腦、腎、周圍神經、眼底、下肢和足等。其中 10% 的糖尿病患者可并發(fā)腎病,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發(fā)癥,在我國的發(fā)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目前已成為尿毒癥透析的第二位原因,僅次于腎小球腎炎。 糖尿病腎病有哪些癥狀? 早期癥狀不明顯,很容易被忽視,直到發(fā)現小便泡沫增加、臉部及下肢水腫、血壓高而頭暈頭痛時才去就診,而此時,糖尿病腎病可能已有大量尿蛋白,甚至發(fā)展成慢性腎衰竭。糖尿病腎病治療復雜棘手,相對其他腎病較早進入透析。 糖尿病腎病怎么防治?今天和糖友們分享一下通過中西醫(yī)結合的方法更好的防治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腎病的治療和日常 1. 改善生活方式,因人而異制定適合的飲食和運動方案,控制體重。 2. 降糖、降壓、調脂、抗凝等綜合治療。 控制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應盡量控制在 7.0% 以下。 控制血壓:降壓藥物首選普利類或沙坦類。此兩類降壓藥多能降低蛋白、保護腎臟。血壓控制在 130/80 mmHg 內,當然也應根據年齡、尿蛋白量、并發(fā)癥情況等綜合判斷。 降脂:高脂血癥不僅參與胰島素抵抗和心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還加重蛋白尿和腎小球腎小管纖維化。應接受他汀類藥物糾正血脂紊亂。 飲食療法:除了低鹽低脂飲食外,糖尿病腎病時應選擇優(yōu)質低蛋白飲食,如瘦肉、魚肉、雞蛋、奶、蔬菜蛋白等。早期蛋白攝入量 0.8 g/(kg·d),當有大量尿蛋白和腎衰竭時降至 0.6 g/(kg·d)。 大部分患者只重視控制血糖,其實嚴格控制血壓、糾正脂代謝紊亂、限制蛋白飲食、早期積極干預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同樣重要。 定期化驗檢查 每年常規(guī)進行糖尿病腎病的篩查: 時間:1 型糖尿病確診 5 年后開始、2 型糖尿病確診后立即開始。每年檢查 1 次。 項目:應定期檢查尿微量白蛋白或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腎功能檢查、估算腎小球濾過率。 確診:當出現微量白蛋白或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增高,排除劇烈活動、感染等因素影響后,3-6 個月內重復檢查 2 次,3 次有 2 次均增高可確診。 中藥防治 1. 預防血管病變 在辨證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丹參 20 g、牛膝 15 g、赤芍 10 g、川芎 10 g、雞血藤 20 g 等,或三七粉 3 g 每日沖服,或復方丹參片、銀杏葉片等口服。 上述藥物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功效,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改善血液黏稠狀態(tài)、改善缺血、抗血栓,從而預防血管病變。 2. 雙下肢、臉龐水腫,化驗低蛋白血癥,尿中大量蛋白 黃芪 30 g,玉米須 30 g,澤蘭 20 g,益母草 20 g,赤小豆 20 g,白術 15 g,牛膝 15 g,穿山龍 25 g,金櫻子 15 g,芡實 15 g 等。 上述藥物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濕,補腎通絡等功效;藥理研究有利尿降壓、降糖減脂、提高免疫力、改善循環(huán)、降低尿蛋白、保護腎臟等作用。水腫明顯,血白蛋白較低可用鯉魚湯調理。(參考之前介紹的鯉魚湯:餐桌常見的這道菜,竟有如此功效!不僅利腎還能……) 3. 糖尿病并發(fā)高血壓 合理使用降壓藥前提下,可以使用中藥降壓茶,比如夏枯草 5 g ,草決明 5 g,杭菊花 5 g,山楂 10 g,葛根 10 g,杜仲 5 g,牛膝 5 g,桑葉 5 g,荷葉 5 g,桑寄生 5 g ,絞股藍 10 g,益母草 10 g,桑葚 5 g 等等。 上述藥物能平抑肝陽、清肝瀉火、補腎利濕,有降壓降糖、擴血管、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循環(huán)等作用。 4. 中藥足浴,活血通脈 備選中藥:紅花、雞血藤、川芎、透骨草、伸筋草、威靈仙、艾葉、生姜、莪術、絡石藤、獨活等。 上述藥物有發(fā)汗通散、溫經散寒、活血化瘀、通經絡、祛風除濕等作用。打粉裝袋,每天一次泡腳,借助藥物和水的溫熱作用,促進血液循環(huán),改善相關癥狀。注意水溫,一般 35℃-42℃,防止皮膚的燙傷。 中西醫(yī)結合綜合防治糖尿病腎病,能更好的控制好血糖、血壓、血脂,從而減少血管病變,患尿白蛋白減少、腎功能改善、延緩了糖尿病腎病腎衰的進展。 來源 優(yōu)醫(yī)幫 作者 李星醫(yī)生2020年06月18日
1983
0
1
-
任飛主治醫(yī)師 上海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腎病科 糖尿病患者,常常會發(fā)現自己的小便中泡沫比較多,這意味著什么呢?泡沫尿是不是蛋白尿呢?糖尿病腎病有什么癥狀?糖尿病腎病會導致腎衰竭嗎?如何搞清自己是不是已經伴有糖尿病腎病呢?……面對如此多的疑問,我院腎病科制作了“糖尿病腎病早知早治”答疑解問系列,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問 1、糖尿病影響哪些器官?會影響腎臟嗎? 答: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發(fā)癥。糖尿病會影響大血管和微血管,引起以下各個臟器損傷。其中糖尿病腎病就是糖尿病所導致全身的微血管并發(fā)癥之一,而且是較嚴重的并發(fā)癥,成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型糖尿病病人發(fā)生糖尿病腎病多在起病10~15年左右,而2型糖尿病病人發(fā)生糖尿病腎病的時間則短,有些人發(fā)現糖尿病的同時就已經伴有腎損害,這與糖尿病發(fā)現晚、年齡大、同時合并較多其他基礎疾病有關。 問 2、糖尿病患者發(fā)現尿中有泡沫就是蛋白尿嗎? 答:不一定。引起尿中有泡沫的原因很多,尿液中的泡沫,與液體表面張力有關,表面張力越高,形成的泡沫也就越多。如排尿過急、位置過高;尿液濃縮;尿道內分泌物多;其他如便池中有一些消毒劑、去垢劑、洗滌劑等都會出現泡沫尿。還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尿糖高的時候尿中會有泡沫;如進食過多的高蛋白食物,尿中泡沫也會增多等等。如果小便靜置一段時間后,仍有像啤酒泡沫一樣,細密、量多且經久不散的泡沫,那就要到醫(yī)院腎病科進行檢查明確。 問 3、什么是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升高 意味著什么呢? 答:白蛋白是血液中的一種正常蛋白質,生理條件下尿液中僅含有少量白蛋白,不應超過20mg/L。如果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持續(xù)異常增高時,就意味著出現了糖尿病早期腎損害,此時腎小球濾過率增高,濾過分數也增加,往往伴腎臟肥大。因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受影響因素較多,需在3~6個月內復查,3次結果中至少2次超過臨界值,并且排除影響因素(如24h內劇烈運動、感染、發(fā)熱、充血性心力衰竭、明顯高血糖、懷孕、明顯高血壓、尿路感染等),方可做出診斷。 問 4、糖尿病影響腎臟會出現哪些不舒服的表現呢? 答:早期糖尿病腎病臨床表現不明顯,檢查出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腎病最典型的癥狀,也是疾病早期唯一的表現。隨著腎臟受損的加重,就會出現相應的腎病癥狀,最先出現的往往就是泡沫尿,還可以伴有水腫、血壓升高、腰酸腿軟、倦怠乏力、頭暈耳鳴等癥狀;當24小時尿蛋白超過3.5g時,水腫明顯,表現為腎病綜合征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高度水腫,甚則胸水,腹水;到了腎功能不全,可出現貧血、納差甚至惡心嘔吐,手足搐搦;合并心衰可出現胸悶憋氣,甚則喘憋不能平臥。另外糖尿病腎病患者可伴有糖尿病足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等臨床表現。 問 5、糖尿病患者伴有蛋白尿,就一定是糖尿病腎病嗎? 答:不一定。蛋白尿是腎臟“篩網”出現問題的標志,但并不是糖尿病人出現蛋白尿就一定是糖尿病腎病,臨床發(fā)現有接近1/3的病例是非糖尿病腎病,所以應進行鑒別。而出現下列情況任何一條,都應該盡早腎穿明確診斷:①糖尿病病史不足5年;②先有腎損害,后有糖尿病,或糖尿病與腎損害同時出現;③血尿明顯;④有腎損害,沒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⑤發(fā)病之初即表現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3.5g/L)。2020年06月11日
1445
0
2
-
戴曉霞主任醫(yī)師 齊齊哈爾市中醫(yī)醫(yī)院 腎內科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糖尿病患病率逐漸升高, 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合并癥即為糖尿病腎?。―KD)。由于糖尿病的崛起,糖尿病腎病已經成為了“第一腎病”。高血糖代謝異常、高血壓、遺傳、腎臟血流異常、血管物質代謝異常等都是誘發(fā)糖尿病腎病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腎病也可稱為一種全身微血管疾病, 因此患者一旦出現糖尿病腎病, 往往伴隨其他較多并發(fā)癥, 比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外周神經病變等,因此糖尿病帶來的危害是系統(tǒng)性的。10-20年后,糖尿病腎病將從“第一腎病”發(fā)展成為“第一尿毒癥”,這已成為腎病領域專家們的共識。 1、為何糖尿病腎病將成為尿毒癥的最大主力? 一方面糖尿病數量龐大,我國的糖尿病與慢性腎臟病的患者人數均為1.3億左右。糖尿病患者中,大約有1/3會進展為糖尿病腎病,腎損害多發(fā)生在患糖尿病5-10年后;另一方面是難治性,糖尿病腎病是慢性腎病中最難治、尿毒癥發(fā)生率最高的一種。 2、哪些因素可以導致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發(fā)展? 糖尿病腎病的風險因素包括高齡、性別、種族、長病程、高血糖、高血壓、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高鹽飲食、血脂異常、腎毒物質、急性腎損傷、蛋白攝入過多等。與不合并糖尿病腎病的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腎病患者的死亡率更高,且大部分死亡由心血管事件導致。因此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多學科綜合管理,從而早期診斷、預防與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對降低大血管事件的發(fā)生、提高患者存活率、改善生活質量、降低醫(yī)療負擔具有重要意義。 3、糖尿病腎病的多學科診治、管理和治療的主要內容 近日我國發(fā)布了《糖尿病腎病多學科診治與管理專家共識》,建議以腎病科為主的多學科合作是糖尿病腎病防治的理想模式。建立糖尿病腎病聯(lián)合門診及專病診療單元,成立由腎病科、內分泌科、心內科、神經內科和眼科等學科專家組成多學科診療協(xié)作組,患者定期到聯(lián)合門診隨訪,在腎病診療單元進行系統(tǒng)檢查、評估和治療方案制訂調整。檢查項目有尿常規(guī)、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24h尿蛋白定量、腎功能(eGFR)、血漿白蛋白、心電圖、超聲心動圖、血管多普勒超聲、外周神經病變等。治療的內容有:在強化血糖、血壓和血脂管理及治療腎病的基礎上,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防治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和視網膜病變等。 4、規(guī)范治療延緩病情進展 已有研究表明,糖尿病腎病患者具有更高的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率,而腎功能下降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呈正相關,因此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延緩慢性腎臟病進展是共同的治療目標。強化降糖可減少慢性腎臟病患者尿蛋白及減慢腎功能下降速度。血壓應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但舒張壓不宜低于70毫米汞柱,老年患者舒張壓不宜低于60毫米汞柱,降壓藥物首選ACEI/ARB。加強血脂管理。高尿酸血癥可增加慢性腎病的風險,降尿酸治療可以對慢性腎病患者腎臟有保護作用。目前在降血糖的同時,能夠降低尿蛋白、保護腎功能的新型降糖藥物開啟了糖尿病腎病新紀元,不止是“治標”,可以顯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改善糖尿病和糖腎患者的最終結局,具有里程碑意義。 近年來,中醫(yī)腎臟病學界對糖尿病腎病進行了大量的基礎與臨床研究,隨著對糖尿病腎病認識的不斷深入,中醫(yī)中藥在糖尿病腎病的治療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通過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宏觀辨證與微觀辨證相結合取得了很好療效。2020年05月18日
1349
0
1
-
林釤 上海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腎病科 糖尿病患者,常常會發(fā)現自己的小便中泡沫比較多,這意味著什么呢?泡沫尿是不是蛋白尿呢?糖尿病腎病有什么癥狀?糖尿病腎病會導致腎衰竭嗎?如何搞清自己是不是已經伴有糖尿病腎病呢?……面對如此多的疑問,我院腎病科制作了“糖尿病腎病早知早治”答疑解問系列,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6.問:糖尿病患者如何早期發(fā)現糖尿病腎病呢? 答: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進行篩查以早期發(fā)現和診斷糖尿病腎病,如何進行篩查呢? ①2型糖尿病和病程5年以上的l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應至少進行一次UACR,以便早期發(fā)現糖尿病腎病。 ②不管是1型還是2型糖尿病患者,無論其UACR多少,至少每年應檢測血清肌酐一次,并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 7.問:糖尿病腎病會發(fā)展為腎衰竭嗎? 答:糖尿病腎病后期會導致腎衰竭,嚴重者需要腎臟替代治療,即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具體的疾病進展如下圖所示,糖尿病腎病的進展快慢和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和干預密切相關,早發(fā)現早治療和晚發(fā)現晚治療進展到腎衰竭的時間差異巨大!有研究發(fā)現盡早診斷可使進展為終末期腎病的危險性減少80%。 8、糖尿病腎病患者蛋白尿丟失過多,需要補充蛋白嗎? 答:糖尿病腎臟病引起的蛋白尿,尿中蛋白過丟失過多,可以適當補充優(yōu)質低蛋白,但不宜補充高蛋白。因為血液中的蛋白是大分子物質,正常情況不會出現在尿液中,而慢性腎臟病患者由于腎小球濾過膜的間隙增大通透性增加,就是我們俗稱的篩孔變大,使得大分子蛋白經過濾過膜漏出,形成蛋白尿。當進食大量高蛋白食物時,血液中的蛋白濃度增加,單位時間內經過腎小球濾過膜漏出的蛋白也隨之增加,加重了腎臟的負擔,所以腎臟病患者不能因為蛋白從尿中丟失過多而大量的補充蛋白。 9.問:糖尿病患者如何防治糖尿病腎病呢? 答:糖尿病腎病的防治取決于患者處于糖尿病腎病的哪個階段: ①第一階段:糖尿病腎病的預防,早期篩查,積極飲食控制,調整生活方式,加強運動鍛煉,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等。 ②第二階段:糖尿病腎病早期的治療,糖尿病患者定期檢查,一旦出現微量白蛋白尿,予積極治療減少尿微量白蛋白,防止和延緩進入臨床大量蛋白尿期。 ③第三階段:糖尿病腎病中晚期的治療,積極控制蛋白尿,預防和延緩腎功能衰竭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治療并發(fā)癥,改善生活質量延長壽命,出現終末期腎病考慮腎臟替代治療。 10.問:糖尿病影響腎臟,何時開始中醫(yī)治療? 答:糖尿病腎病的治療是世界公認的難題,中醫(yī)中藥在治療糖尿病腎病上凸顯優(yōu)勢。中醫(yī)講究“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已病防變”。“未病先防”在糖尿病腎病中尤為重要,強調在糖尿病早期就運用中醫(yī)藥治療,這和糖尿病腎病提倡早篩查是一致的,出現微量蛋白尿,即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ACR)30mg/gCr已經是糖尿病腎病3期了?!耙巡》雷儭保闯霈F病變后積極治療,防止向更壞的病情發(fā)展。糖尿病腎病1~3期處于早中期,疾病尚可逆轉,應積極治療。除了中藥根據辨證論治口服,中醫(yī)外治可以和中藥內服一起,起到“異曲同工”之妙,并對一些“不能服藥、不肯服藥之癥”更顯出其治療的獨特性和優(yōu)勢。主要有穴位貼敷、中藥足浴、耳穴埋豆、中藥灌腸和結腸透析等。等到終末期腎病,出現陰陽兩虛明顯、心衰貧血等嚴重并發(fā)癥再來尋求中醫(yī)治療,此時中醫(yī)西醫(yī)都束手無策,只能進行腎臟替代治療,因此糖尿病腎病治療的時機十分重要!2020年05月05日
1593
0
0
-
任飛主治醫(yī)師 上海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腎病科 今年3月的世界腎臟病日倡導”人人享有腎臟健康”,強調從預防到診斷到治療全程維護!因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國,而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并發(fā)癥。無論是1型還是2型糖尿病都可出現腎臟損害,在我國,34.7%患者出現糖尿病腎病,也就是“1/3的糖尿病人腎壞了”!,而5%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診斷糖尿病的同時就已存在糖尿病腎臟損害。糖尿病腎病導致尿毒癥以及致死率都在逐年上升。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全程維護、規(guī)范化慢病管理十分重要。 為方便糖尿病腎病患者就診,我院腎病科將于2020年4月起于周四上午開設糖尿病腎病專病門診,開展中西醫(yī)結合、中醫(yī)內服外治糖尿病腎病。并在4月份的每周四上午開展針對糖尿病發(fā)病5年以上的患者進行免費的微量白蛋白尿檢測。 Part.1 糖尿病腎病有哪些癥狀? 早期糖尿病腎病臨床表現不明顯,檢查出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腎病最典型的癥狀,也是疾病早期唯一的表現。隨著腎臟受損的加重,就會出現相應的腎病癥狀,最先出現的往往就是泡沫尿,還可以伴有水腫、血壓升高、腰酸腿軟、倦怠乏力、頭暈耳鳴等癥狀;當24小時尿蛋白超過3.5g時,水腫明顯,表現為腎病綜合征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高度水腫,甚則胸水,腹水;到了腎功能不全,可出現貧血、納差甚至惡心嘔吐,手足搐搦;合并心衰可出現胸悶憋氣,甚則喘憋不能平臥。另外糖尿病腎病患者可伴有糖尿病足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等臨床表現。 Part.2 如何診斷和篩查糖尿病腎病? 《2019中國糖尿病腎臟疾病防治臨床指南》指出,DKD通常是根據尿UACR(隨機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升高和(或)腎小球濾過率(eGFR)下降、同時排除其他慢性腎臟病而作出的臨床診斷。 診斷依據: ?微量白蛋白尿:隨機UACR≥30m/g為尿白蛋白增加;且在3-6個月內重復檢查UACR,3次中有2次增加;排除感染等其他干擾因素; ?預估腎小球濾過率(eGFR)下降:eGFR2020年04月02日
1578
0
1
-
任飛主治醫(yī)師 上海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腎病科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是主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發(fā)癥之一。無論是1型還是2型糖尿病,30%~40%患者可出現腎臟損害,而2型糖尿病中約5%患者在被診斷為糖尿病的同時就已存在糖尿病腎臟損害。目前,在歐美等國家糖尿病腎病是導致終末期腎病的首要原因。我國的發(fā)病率亦呈上升趨勢,目前已成為終末期腎臟病的第二位原因,僅次于各種腎小球腎炎。早篩查、早發(fā)現、早治療,規(guī)范化慢病管理十分重要。 一、糖尿病腎病的癥狀有哪些? 糖尿病腎病的常見癥狀有蛋白尿、高血壓、水腫、腎病綜合征(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高脂血癥、高度浮腫),常合并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嚴重者可發(fā)展至終末期腎病(尿毒癥)。后期伴有貧血、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等并發(fā)癥。 ①微量白蛋白尿:糖尿病腎病早期,腎小球濾過率增高,濾過分數也增加,往往伴腎臟肥大。患者常無明顯臨床癥狀,或在運動和應激后出現一過性蛋白尿。但通過早期篩查可以發(fā)現微量白蛋白尿。 ②蛋白尿:開始為間斷性蛋白尿,以后轉為持續(xù)性。早期為選擇性蛋白尿,以后轉為非選擇蛋白尿??砂楣苄?、鏡下血尿、白細胞尿,但肉眼血尿少見。 ③水腫:當蛋白尿大于3.5克/天,血漿白蛋白小于30g/L時,就可出現明顯水腫。約5%~10%的患者表現為腎病綜合征,即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高度水腫、高脂血癥。其預后較差,容易合并感染、血栓等并發(fā)癥。 ④高血壓:Ⅰ型糖尿病多于晚期才出現高血壓,Ⅱ型糖尿病任何時期均可出現高血壓。高血壓能加速糖尿病腎病的發(fā)展。 ⑤視網膜病變:由于都屬于微血管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常常與糖尿病腎病同時存在。 ⑥腎功能衰竭:當病變逐漸加重,腎小球的濾過率下降,內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血肌酐逐漸升高,部分病人腎功能呈進行性惡化而進入終末期腎衰竭。 二、糖尿病患者如何篩查?需要做哪些檢查項目? ①對于1型糖尿病病程≥5年者及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從診斷開始,應該每年檢查尿白蛋白排泄率,即任意時間點尿白蛋白肌酐比(ACR); ②對于所有成年糖尿病患者,無論其尿白蛋白排泄多少,至少每年應檢測血清肌酐1次。應使用血清肌酐值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和對慢性腎臟病(CKD)進行分期。 ③具體項目: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尿常規(guī)、尿白蛋白/肌酐(ACR)、腎功能(計算e-GFR)等,眼底檢查,必要時腎活檢檢查。 三、糖尿病腎病的防治分為哪幾個階段? 糖尿病腎病的防治分為三個階段: ①第一階段:糖尿病腎病的預防,對重點人群進行糖尿病篩查,一旦發(fā)現糖耐量異?;蚩崭寡鞘軗p者,應積極飲食控制,調整生活方式,加強運動鍛煉,必要時藥物干預。 ②第二階段:糖尿病腎病早期的治療,糖尿病患者定期檢查,一旦出現微量白蛋白尿,予糖尿病腎病治療,減少微量蛋白尿,保護腎功能,防止或延緩進入臨床大量蛋白尿期。 ③第三階段:糖尿病腎病中晚期的治療,控制蛋白尿,預防和延緩腎功能不全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治療并發(fā)癥,出現腎功能不全者考慮腎臟替代治療。 四、糖尿病腎病如何治療? 治療主要強調早期干預各種危險因素,包括積極控制高血糖,嚴格控制血壓,調節(jié)脂質代謝紊亂,控制體重,戒煙等措施。而且不同病期、不同患者治療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①控制血糖:糖尿病治療的靶目標值為空腹血糖3.9-7.2mmol/L,隨機血糖≤10.0mmol/L,糖化血紅蛋白(HbA1C)2020年03月27日
1233
0
0
-
何偉春主任醫(yī)師 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腎臟內科 糖尿病腎病已逐步成為我國慢性腎病的首位病因糖尿病腎臟病變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發(fā)癥之一。是日趨嚴重的全球公共健康問題。盡管不同的調查研究顯示數據不完全相同,但糖尿病患者中伴有腎臟病的比例確實很高,也有比1/3更高比例的報道。以往我們國家引起慢性腎臟病的最多的是慢性腎小球腎炎,但是隨著這些年來糖尿病患病率的快速增長,已經呈現出這樣的一種趨勢,就是糖尿病腎病已逐步成為我國慢性腎臟病的首位病因。 為什么糖尿病對我們腎臟的影響這么大?它的發(fā)病原理又是怎樣的呢?很多因素參與了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包括遺傳、代謝、血流動力學改變、氧化應激和炎癥等等,而長期的高血糖是其中最為關鍵的因素。高血糖引起的腎臟血流動力學異常是糖尿病腎病早期的重要特點,表現為“三高”,即腎臟的高灌注、高壓力、高濾過,導致腎臟內的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活化、蛋白尿以及很多炎癥因子的激活等等,再通過復雜的調控網絡,引發(fā)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患者導致的腎病有沒有什么簡單的檢測方法?有的,就是做尿液中微量白蛋白的測定,通常采用兩種方法,一種是留取單次尿液,同時測尿白蛋白和尿肌酐,計算兩者的比值;另一種是留24小時尿液測尿白蛋白排泄率。微量白蛋白尿是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的重要標志,可以作為早期腎病首選的篩查方法。 糖尿病腎病早期并沒有什么特別的癥狀,早期發(fā)現糖尿病腎病的方法就是要定期去驗尿?微量白蛋白尿是發(fā)現早期糖尿病腎病的首選的篩查方法,1型糖尿病病史5年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從確診時開始,每年至少查一次,如果發(fā)現有問題,應每3-6個月再復查。當然也有少部分糖尿病患者不出現白蛋白尿,腎功能就已經減退了,表明尿蛋白陰性者也有可能發(fā)生腎病,所以除了檢測尿微量白蛋白,檢測腎功能也就是測定或者通過測血肌酐值估算腎小球濾過率也很重要。此外,眼底視網膜病變也是糖尿病常見的微血管并發(fā)癥之一,往往與腎病是平行發(fā)生和進展的,所以糖尿病患者也需要定期檢查眼底,如果已經出現視網膜病變,要警惕腎病的發(fā)生。 糖尿病腎病可以分成哪幾個階段呢?各有哪些特點呢?1型糖尿病患者發(fā)生腎病,自然病程比較清楚,通常可分為5期;而2型糖尿病有相當多的患者是由于偶然查血糖或患其他病時被發(fā)現的,也就是說什么時候患上糖尿病的可能并不清楚,有些病人發(fā)現糖尿病的時候就已經出現蛋白尿了,2型糖尿病腎病的臨床分期可以參照1型的分期,目前也推薦采用結合腎小球濾過率的高低和尿白蛋白的水平進行臨床分期。 糖尿病腎病嚴重起來會引起腎功能衰竭嗎?隨著糖尿病腎病進展,腎臟病變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就會出現腎功能異常,最后進展到腎功能不全、腎功能衰竭即尿毒癥。這個病起病比較隱匿,早期不容易被察覺,然而一旦出現大量蛋白尿,其進展至腎功能衰竭的速度大約為其他腎臟病變的14倍。糖尿病腎病是發(fā)達國家中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第一位病因;我國的終末期腎病中糖尿病腎臟病約占16%,隨著我國糖尿病人群的快速增長,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糖尿病腎臟病也會成為我國的尿毒癥首位原因。 糖尿病腎病給患者帶來的危害有哪些呢?糖尿病腎病會引起腎功能損害,晚期出現嚴重腎功能衰竭、尿毒癥,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需要長期維持性透析治療、腎移植等。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均顯著增加心血管事件風險,心血管并發(fā)癥是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首位死亡原因。有數據顯示,與無并發(fā)癥的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腎病的醫(yī)療費用增加了13倍。長期的疾病困擾,會導致生活質量變差,精神壓力加大。2020年03月01日
2355
0
3
-
林釤 上海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腎病科 糖尿病腎病,嚴重嗎?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常見且十分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不管是1型還是2型糖尿病,都可能發(fā)生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在我國糖尿病中的發(fā)病率約為34.7%,就是“1/3的糖尿病人腎壞了”!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病率為40-50%, 2型糖尿病患者為20-30%。糖尿病腎病晚期可出現嚴重的腎衰竭,糖尿病腎病進展至終末期腎病的速度要比其他腎小球疾病約快13倍, 5年腎臟生存率僅為61%。而且由于其存在復雜的代謝紊亂,并發(fā)癥多,一旦發(fā)展到終末期腎臟病,往往比其他腎臟疾病的治療更加棘手,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糖尿病腎病為什么要重視早篩查?糖尿病腎病在早期沒有任何表現,起病隱匿。1型糖尿病病人發(fā)生糖尿病腎病多在起病10~15年左右,而5%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診斷糖尿病的同時就已存在糖尿病腎損害。很多患者錯過早期微量白蛋白尿,到大量蛋白尿甚至腎功能衰竭才發(fā)現糖尿病腎病。 一般通過三種途徑可以發(fā)現:一種是常規(guī)體檢,尿常規(guī)中發(fā)現蛋白尿。第二種是糖尿病去醫(yī)院就診時,仔細的內分泌醫(yī)生查尿發(fā)現的。第三種就是病人出現癥狀了,如泡沫尿明顯、下肢浮腫、倦怠乏力、胸悶氣促、惡心納差等到腎內科來看病,這種情況往往已經很晚了,一般都是糖尿病腎病四期或五期了。所以做好糖尿病腎病的篩查,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對延緩糖尿病腎病進展具有重要意義。 糖尿病腎病,怎么檢查發(fā)現?1型糖尿病患者,過去建議確診5年后進行篩查,但部分患者5年內即有很多發(fā)生微量白蛋白尿,所以現在建議1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代謝控制不佳以及肥胖的患者,應該在診斷出糖尿病后1年進行篩查ACR,即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2型糖尿病患者確診后即需進行糖尿病腎病篩檢ACR。 不管是1型還是2型糖尿病患者,無論其ACR多少,至少每年應檢測血清肌酐一次,并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 糖尿病腎病通常是根據ACR升高和(或)eGFR下降、同時排除其他慢性腎臟疾病而作出的臨床診斷,若合并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則有助于糖尿病腎病的診斷。腎穿刺病理檢查是診斷DKD的金標準,當糖尿病合并慢性腎臟疾病時,需進一步明確其病因,應及早行腎活檢以明確診斷。 糖尿病腎病有哪些癥狀?早期糖尿病腎病臨床表現不明顯,檢查出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腎病最典型的癥狀,也是疾病早期唯一的表現。隨著腎臟受損的加重,就會出現相應的腎病癥狀,最先出現的往往就是水腫,還可以伴有血壓升高、腰酸腿軟、倦怠乏力、頭暈耳鳴等癥狀;當24小時尿蛋白超過3.5g時,水腫明顯,表現為腎病綜合征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高度水腫,甚則胸水,腹水;到了腎功能不全,可出現貧血、納差甚至惡心嘔吐,手足搐搦;合并心衰可出現胸悶憋氣,甚則喘憋不能平臥。另外糖尿病腎病患者可伴有糖尿病足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等臨床表現。2019年12月18日
1456
0
1
-
2019年12月02日
9178
0
1
-
趙進喜主任醫(yī)師 東直門醫(yī)院 腎病內分泌科 糖尿病腎病,腎臟應該叫糖尿病,腎臟病臨床診斷,糖尿病腎病,它是糖尿病繼發(fā)的腎臟損害,它既包括腎小管的損害更典型的是腎小球的病變,糖尿病腎小球硬化癥是微血管病變是最典型的糖尿病微血管并發(fā)癥呢,主要還是因為長期的高血糖啊體質的因素啊,甚至物質啊,多方面的影響,最后就出現他們的微博兒并發(fā)癥,這個微博并發(fā)癥里邊典型表現可以是眼底類可以是腎類,可以使周圍神經病變,其中糖尿病腎病是它最典型的乳管病變,就是說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病基礎是微血管病變,咱們中醫(yī)認為主要是絡脈瘀結,所以呢,化瘀散結是治療糖尿病腎病最有效的,也是最重要的治療方法之一。2019年12月02日
1453
0
1
糖尿病腎病相關科普號

俞一飛醫(yī)生的科普號
俞一飛 主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
內分泌科
900粉絲10.3萬閱讀

喬震宇醫(yī)生的科普號
喬震宇 主治醫(yī)師
南陽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外科
133粉絲82.8萬閱讀

賈鈺華醫(yī)生的科普號
賈鈺華 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中醫(yī)內科
1.2萬粉絲944.7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