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清燕副主任醫(yī)師 廣醫(yī)二院 消化內科 胃食管反流病常用的檢查方法有哪些? 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臨床醫(yī)生判斷患者是否存在胃食管反流。 (1)24小時食管pH監(jiān)測,主要監(jiān)測酸反流; (2)食管膽紅素監(jiān)測,主要監(jiān)測堿反流; (3)食管測壓:不直接反映胃食管反流,但能檢測與反流相關的食管動力異常,幫助食管pH電極、膽紅素電極定位; (4) X線及核素檢查:對于GERD的診斷敏感性不高,在檢查過程中有反流發(fā)生亦不具有特異性,因此很少用于GERD的診斷。 (5)無線食管pH測定,通過胃鏡將監(jiān)測電極膠囊用鈦夾放置于食管下段,可以延長酸反流監(jiān)測的時間。 (6)腔內阻抗技術,可監(jiān)測出所有的反流事件,明確反流物的性質(氣體、液體或氣體液體混合物)。 后二種檢查屬于新的檢測技術,尚未在臨床普遍應用。2021年01月19日
899
0
0
-
沈清燕副主任醫(yī)師 廣醫(yī)二院 消化內科 胃食管反流病必須接受胃鏡檢查嗎? 臨床上從GERD的癥狀很難判斷是否有食管炎以及食管炎的輕重程度,GERD的某些癥狀(如吞咽困難、吞咽痛)難以與食管或鄰近器官的其他器質性疾病鑒別,加之我國是食管癌、胃癌的高發(fā)地區(qū),因此,對于擬診GERD的患者最好能進行胃鏡檢查,特別是對癥狀頻繁、程度重的患者; 對年齡>40歲、癥狀不典型、伴有報警癥狀、有食管癌/胃癌腫瘤家族史者應積極進行胃鏡檢查; 對顧慮較大或要求胃鏡檢查患者要及時安排檢查。 胃鏡檢查可以明確有無食管炎和食管炎的嚴重程度、有無食管裂孔疝,明確排除上消化道腫瘤等疾病。 對不愿意接受胃鏡檢查或不能耐受/配合胃鏡檢查的患者,可進行上消化道鋇餐造影檢查。鋇餐造影對食管裂孔疝和反流的觀察較胃鏡更準確。2021年01月19日
795
0
0
-
2021年01月19日
837
0
0
-
劉殿剛主任醫(yī)師 宣武醫(yī)院 普通外科 “心?!?、咽炎治不好?咳嗽發(fā)燒肺炎?注意!有一種病,它的癥狀有時與心梗、咽炎、肺炎相似,按其診治卻都久治不愈!它就是胃食管反流!真實病例李先生今年60歲,年輕時是公司的負責人,常年在外奔波,飲食也沒有規(guī)律,為了節(jié)約時間,每次吃飯都特別快,退休以后這種習慣依然沒有改變,直到最近5年,他開始反復出現(xiàn)咳嗽,咽部不適的癥狀,他以為自己只是得了慢性咽炎,并沒有放在心上,他調整了自己的生活習慣,清淡飲食,以為不適感會慢慢消失,但是沒過多久,李先生咽部不適的癥狀又出現(xiàn)了,而且還出現(xiàn)了干嘔的情況,尤其到了晚上平躺的時候,這種癥狀更加明顯,直到有一天他開始出現(xiàn)吞咽困難的癥狀,這才去醫(yī)院尋求醫(yī)生的幫助。出乎意料的是,通過一系列的檢查,他被醫(yī)生診斷為食道癌。據(jù)了解,李先生所患食道癌的原因并非是表面的咽部不適或者咳嗽,其背后的真兇是胃食管反流。那么,到底什么是胃食管反流呢?胃食管反流怎么會導致食道癌呢?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習慣會引發(fā)胃食管反流呢?怎么治療才是最好的?本期CCTV-10《健康之路》特邀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普外科專家劉殿剛主任登陸央視熒屏為大家揭秘“逆流而上的危險”——胃食管反流病。特邀嘉賓:劉殿剛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普外科主任醫(yī)師、教授胃食管反流診療中心創(chuàng)始人什么是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燒心等癥狀,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氣道等食管以外的組織損害。如哮喘、慢性咳嗽、特發(fā)性肺纖維化、聲嘶、咽喉炎和牙蝕癥等。胃食管反流跟賁門松弛有關。賁門松弛時,胃內容物容易通過賁門反流向上,侵蝕食管,造成炎癥。根據(jù)反流是否導致食管黏膜糜爛、潰瘍,分為糜爛性食管炎、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其中非糜爛性食管炎最常見。胃食管反流自測方法一、咀嚼習慣自測胃食管反流風險食物順著咽部到食管,如果長期吃飯快、吃得多,會使食管下括約肌松弛,并且分泌大量胃酸,胃酸伴著其他胃內容物將會沖擊賁門,形成胃食管反流,嚴重時可能發(fā)展成食道癌。觀察吃一口食物的咀嚼次數(shù),預測胃食管反流的風險。有研究顯示,一口食物咀嚼20次以上有助于減少胃食管反流發(fā)生的風險,充分咀嚼食物對胃、對食管、對賁門的損傷會減少,若咀嚼次數(shù)少,短時間內會造成胃的容積增加,長此以往會造成賁門松弛,產生胃食道反流。二、一個動作自測胃食管反流風險吃完飯坐在沙發(fā)上,彎腰抱著腿10秒鐘,10秒鐘后觀察是否有不舒服的情況。若出現(xiàn)反酸燒心、胸骨后火辣辣的疼痛感、咳嗽,的癥狀表現(xiàn)均有可能是胃食管反流。這些不良習慣也有可能引起或加重胃食管反流一、右側臥位(×)患有食管反流這種消化功能障礙的病人最好采取左側臥位,即朝左側睡,這種體位大概可減少50%的酸對食管侵蝕的情況發(fā)生。右側臥位會使胃內反流向食管的酸性液體數(shù)量大大多于正常情況,容易引起反酸、食管部灼痛,從而易導致食管炎等。正確睡姿:睡覺時將床頭抬高15度,同時使患者保持左側臥位。二、長期吃甜食(×)甜食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如果遇上先天性賁門松弛,還會加速誘發(fā)胃食管反流病。三、高脂肪食物(×)長期大魚大肉,容易造成食管括約肌松弛。四、雜糧粥(×)雜糧粥中含有枸杞、百合等,煮出來都是甜的,甜食對于胃食管反流有加重作用。五、長期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進食以下食物及飲料:咖啡、濃茶、酸性飲料、巧克力、烹調用香辛料(如辣椒、咖喱、胡椒粉、蒜、薄荷)等。高分辨率食管測壓高分辨率食管測壓,能夠實時、準確、直觀的觀察到食管的動力狀態(tài),可以了解食管下括約肌的健康程度。正常的食道下括約肌壓力為10毫米汞柱-45毫米汞柱,若低于或高于此數(shù)值,提示您可能存在相對應風險。胃食管反流病怎么治療?日常少吃甜食、細嚼慢咽、睡前2-3小時避免進食;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抑酸藥、增強胃腸動力藥、粘膜保護劑;若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可考慮通過腹腔鏡的微創(chuàng)手術進行治療。2021年01月19日
4521
1
6
-
許澤文主治醫(yī)師 海南省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 有以下幾種方法可以檢測:(1) 內鏡檢查:一線檢查方法有助于確定有無反流性食管炎及并發(fā)癥。① RE內鏡下表現(xiàn):目前采用1994年洛杉磯分級:A級:黏膜破損長徑5 mm,但病灶間無融合;C級:黏膜破損融合7為堿反流,pH值在4-7為弱酸反流。③ 對于可疑癥狀的病因學診斷,如非心源性胸痛、慢性咽炎、聲嘶或咳嗽等是否由反流引起有重要的意義。 (5) 食管多通道腔內阻抗測定:可以明確反流物的性質,鑒別是液體反流(呈黑色)、氣體反流(呈白色)還是氣體液體混合物反流。(6) 食管滴酸試驗:通過使食管黏膜酸化來誘發(fā)患者的胃灼熱、胸痛癥狀,以確定癥狀是否與酸敏感有關,在臨床上已較少使用。(7) 24小時膽汁監(jiān)測: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發(fā)病與非酸性反流物質,特別是與膽汁反流有關。 通過特制光纖探頭連續(xù)動態(tài)監(jiān)測膽紅素濃度的變化,從而診斷膽汁反流,用于抑酸治療無效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嘔吐膽汁、胃切除術后有反流癥狀、抗反流手術前后的評價。(8) 核素檢查:通過口服核素標記液體(如含99mTc硫化液體)300 mL后,飲冷開水清除食管內殘留試劑,15分鐘后先取立位觀察食管有無放射性出現(xiàn),若無,則取仰臥位并用加壓腹帶縛于胃部給予不同壓力,同時進行胃食管部位7射線照相,若食管出現(xiàn)放射性,即提示胃食管反流,但該方法敏感性不強,應用不普遍。 (9) 質子泵抑制劑試驗性治療(protonpumpinhibitortest,PPItest):對懷疑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給予標準劑量質子泵抑制劑,每日2次,共口服7日,治療有效,則可診斷胃食管反流病。對可疑反流相關性消化道外癥狀(如哮喘、慢性咳嗽、咽部異物感、聲嘶、非心源性胸痛等),試驗性治療至少應為12周,癥狀緩解可診斷。2021年01月18日
918
0
0
-
林泳主任醫(yī)師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 胃食管反流病是常見的臨床病,那么患病率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差異比較大,全球基于人群的研究結果顯示,每周至少發(fā)作一次,胃食管反流的癥狀的患病率有13%,西方國家的發(fā)病率比較高,而在亞太地區(qū)呢,雖然比較低,但是有上升的趨勢,那么我國人群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每周至少發(fā)作一次燒心癥狀的患病率大概2%-7%,胃食管反流病的危險因素,包括吸煙,肥胖,還有飲酒等等的原因,那么最新發(fā)布了胃食管反流病的共識意見,今天我們來講一講其中最核心的一個癥狀跟診斷方面,在世界共識上有什么新的進展,可以指導我們的臨床實踐。2021年01月07日
1003
0
2
-
李思醫(yī)師 中山一院 重癥醫(yī)學科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種全球常見的上消化道動力障礙性疾病,蒙特利爾會議對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定義是「當胃內容物反流引起一系列癥狀和/或并發(fā)癥的狀態(tài)」。GRED 所造成的經濟影響很大,包括住院、診治等過程直接消耗的健康資源每年大約 90~100 億美元,其中質子泵抑制劑(PPIs)占了很大一部分。另外,造成誤工、缺席等間接影響同樣巨大。 來自芝加哥大學醫(yī)學院外科的 Patti 從病理生理、臨床表現(xiàn)、診斷評估和治療方案幾個方面對 1985 年到 2015 年內 GERD 的研究進展做了闡述,本文介紹部分重點,點擊查看信源地址可以下載全文。 臨床表現(xiàn) 燒心和反酸常被稱為 GERD 的典型癥狀,另外也有表現(xiàn)為吞咽困難和非心源性胸痛,以及慢性咳嗽、吸入性肺炎、肺纖維化、聲嘶等非典型癥狀的。 診斷評估 大部分醫(yī)生認為通過仔細的癥狀評估就可以明確診斷 GERD,因此當患者主訴燒心時,治療的第一選擇就是抑酸藥,并且通常是質子泵抑制劑。但是大量研究證明,僅根據(jù)癥狀診斷 GERD 并不準確。 1. PPI 試驗:對于懷疑 GERD 的患者使用質子泵抑制劑,觀察癥狀如果得到改善則予以確診。事實上這一試驗的可靠性有限,Numans 等研究者所做的 meta 分析指出,對比 PPI 試驗和 24 小時 pH 監(jiān)測的結果,發(fā)現(xiàn) PPI 試驗的靈敏度 78%,而特異性僅有 54%。 2. 胃鏡檢查:通常胃鏡是臨床診斷 GERD 的首選檢查,但是約 50%-60% 的 GERD 患者并沒有胃鏡可見的粘膜損害。不過胃鏡對于排除上消化道的其他疾病很有幫助,比如嗜酸性粒細胞食管炎、胃炎、胃潰瘍、Barrett 食管、良性狹窄和腫瘤等。 3. 食道測壓:同樣對于 GERD 的診斷價值有限,主要還是用來放置 pH 監(jiān)測探針(食管下段括約肌上方約 5 cm)。目前的食道測壓技術不僅可以測定食管胃連接處壓力,還能監(jiān)測食管蠕動能力,因此對于診斷胃底折疊術后的吞咽困難有所幫助。 4. pH 監(jiān)測:目前認為 pH 監(jiān)測是診斷 GERD 的金標準,它對食管酸暴露的程度可以定量描述。監(jiān)測要求在患者停止藥物治療 7 天后進行,并且可以結合阻抗監(jiān)測進行,以便發(fā)現(xiàn) pH 中性的反流。 5. 鋇餐造影:對于診斷 GERD 并無作用,但是鋇餐造影可以提供食道狹窄、食道裂孔疝等解剖結構信息。 治療方案 為了改善 GERD 患者的癥狀表現(xiàn)和食管黏膜損傷,治療上主要包括以下四種。 1. 生活習慣調整 避免睡前進食、適當頭高位睡眠尤其適合夜間癥狀較重的患者,戒酒、戒煙、減少巧克力、咖啡和碳酸飲料的攝入同樣有幫助。另外,減肥也是減輕 GERD 癥狀的明確的重要方法。 2. 藥物治療 大約 60% 的患者可以通過組胺受體拮抗藥和 PPIs 的使用得到良好的療效,其中 PPIs 對于緩解癥狀效果更勝一籌。有研究分析指出,現(xiàn)在使用的 7 種價格差距不小的 PPIs 在緩解癥狀上并沒有明顯的差異。 不過,質子泵抑制劑的使用會增加艱難梭菌感染、社區(qū)獲得性肺炎、髖骨折、維生素 B12 缺乏等疾病的風險,另外對于急性心梗后口服氯吡格雷的患者,使用 PPIs 會降低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而提高心血管意外的風險。 針對孕期婦女則要根據(jù)癥狀嚴重程度判斷,很多患者可以通過調整生活習慣獲得滿意的療效,當癥狀較重時再加用組胺受體拮抗藥和 PPIs。 3. 胃鏡治療 過去的 20 年來,涌現(xiàn)了許多種 GERD 的胃鏡下治療方法,但是其中的大多數(shù)因為療效不明顯或安全性不足而被淘汰,現(xiàn)在只有食管下段括約肌(LES)射頻術和內鏡下 LES 縫合術仍在使用。但是這兩者對于很多病人不適用,主要包括食道裂孔疝超過 2 cm 者、Barrett 食管患者、食管炎評級 C 或 D 級的患者、食管狹窄患者和 BMI 指數(shù)大于 35 的患者。 食管下段括約?。↙ES)射頻術 是通過射頻作用造成括約肌肥大和纖維化,來增加食管下段括約肌壓力并減少其松弛,但是 Corley 等的隨機對照研究和 Lipka 等的 meta 分析分別指出這種治療方法對比安慰劑或是對比 PPIs 藥物治療并沒有明顯獲益。 內鏡下 LES 縫合術相當于內鏡下的胃底折疊術,Hunter 等研究者進行的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中發(fā)現(xiàn)該方法對改善燒心癥狀和 pH 值監(jiān)測結果并沒有明顯幫助,不過目前還缺乏長期隨訪結果。因此目前來看,GERD 的有效治療還是以 PPIs 和手術為主。 4. 外科手術治療 經過生活習慣調整和 PPI 治療,大部分 GERD 患者可以得到改善,但是仍有小部分患者需要手術介入,比如持續(xù)弱酸性或堿性反流造成癥狀難以緩解的、PPI 治療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年輕患者不愿意長期口服藥物的、伴有較大的食道裂孔疝的和難以減重的肥胖患者等。 研究證實,伴有燒心等典型癥狀、pH 試驗陽性、PPI 治療有效等都是選擇胃底折疊術有良好預后的指征。2013 年有專家共識指出,GERD 的手術患者都需要在完善鋇餐造影、胃鏡、食管測壓和 pH 檢測這些檢查后考慮手術。 除此以外,仍有一部分患者 PPI 治療不滿意,但又因為擔心術后風險而不愿選擇胃底折疊術。而最近,一種可替換的環(huán)狀鈦合金裝置可供這些患者使用,通過腹腔鏡放置在胃食管連接處,在吞咽時擴張,平時保持收縮狀態(tài)?,F(xiàn)有的隨訪結果良好,不過仍需要長期觀察和更大樣本量的研究結果證實其有效性。 正如之前提到過,肥胖患者的 GERD 病理生理學改變不同于其他患者,因此當其難以減重時,普通的腹腔鏡下胃底折疊術有較高的失敗率,而腹腔鏡 Roux-en-Y 胃旁路手術就是更好的選擇,可以減少胃內容量并避免膽汁反流,以及良好的減重效果。2021年12月29日
1033
0
0
-
王文文主任醫(yī)師 海南省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種全球常見的上消化道動力障礙性疾病,蒙特利爾會議對胃食管反流?。℅ERD)的定義是「當胃內容物反流引起一系列癥狀和 / 或并發(fā)癥的狀態(tài)」。GRED 所造成的經濟影響很大,包括住院、診治等過程直接消耗的健康資源每年大約 90~100 億美元,其中質子泵抑制劑(PPIs)占了很大一部分。另外,造成誤工、缺席等間接影響同樣巨大。 臨床表現(xiàn) 燒心和反酸常被稱為 GERD 的典型癥狀,另外也有表現(xiàn)為吞咽困難和非心源性胸痛,以及慢性咳嗽、吸入性肺炎、肺纖維化、聲嘶等非典型癥狀的。 診斷評估 大部分醫(yī)生認為通過仔細的癥狀評估就可以明確診斷 GERD,因此當患者主訴燒心時,治療的第一選擇就是抑酸藥,并且通常是質子泵抑制劑。但是大量研究證明,僅根據(jù)癥狀診斷 GERD 并不準確。 1. PPI 試驗:對于懷疑 GERD 的患者使用質子泵抑制劑,觀察癥狀如果得到改善則予以確診。事實上這一試驗的可靠性有限,Numans 等研究者所做的 meta 分析指出,對比 PPI 試驗和 24 小時 pH 監(jiān)測的結果,發(fā)現(xiàn) PPI 試驗的靈敏度 78%,而特異性僅有 54%。 2. 胃鏡檢查:通常胃鏡是臨床診斷 GERD 的首選檢查,但是約 50%-60% 的 GERD 患者并沒有胃鏡可見的粘膜損害。不過胃鏡對于排除上消化道的其他疾病很有幫助,比如嗜酸性粒細胞食管炎、胃炎、胃潰瘍、Barrett 食管、良性狹窄和腫瘤等。 3. 食道測壓:同樣對于 GERD 的診斷價值有限,主要還是用來放置 pH 監(jiān)測探針(食管下段括約肌上方約 5 cm)。目前的食道測壓技術不僅可以測定食管胃連接處壓力,還能監(jiān)測食管蠕動能力,因此對于診斷胃底折疊術后的吞咽困難有所幫助。 4. pH 監(jiān)測:目前認為 pH 監(jiān)測是診斷 GERD 的金標準,它對食管酸暴露的程度可以定量描述。監(jiān)測要求在患者停止藥物治療 7 天后進行,并且可以結合阻抗監(jiān)測進行,以便發(fā)現(xiàn) pH 中性的反流。 5. 鋇餐造影:對于診斷 GERD 并無作用,但是鋇餐造影可以提供食道狹窄、食道裂孔疝等解剖結構信息。 治療方案 為了改善 GERD 患者的癥狀表現(xiàn)和食管黏膜損傷,治療上主要包括以下四種。 1. 生活習慣調整 避免睡前進食、適當頭高位睡眠尤其適合夜間癥狀較重的患者,戒酒、戒煙、減少巧克力、咖啡和碳酸飲料的攝入同樣有幫助。另外,減肥也是減輕 GERD 癥狀的明確的重要方法。 2. 藥物治療 大約 60% 的患者可以通過組胺受體拮抗藥和 PPIs 的使用得到良好的療效,其中 PPIs 對于緩解癥狀效果更勝一籌。有研究分析指出,現(xiàn)在使用的 7 種價格差距不小的 PPIs 在緩解癥狀上并沒有明顯的差異。 不過,質子泵抑制劑的使用會增加艱難梭菌感染、社區(qū)獲得性肺炎、髖骨折、維生素 B12 缺乏等疾病的風險,另外對于急性心梗后口服氯吡格雷的患者,使用 PPIs 會降低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而提高心血管意外的風險。 針對孕期婦女則要根據(jù)癥狀嚴重程度判斷,很多患者可以通過調整生活習慣獲得滿意的療效,當癥狀較重時再加用組胺受體拮抗藥和 PPIs。 3. 胃鏡治療 過去的 20 年來,涌現(xiàn)了許多種 GERD 的胃鏡下治療方法,但是其中的大多數(shù)因為療效不明顯或安全性不足而被淘汰,現(xiàn)在只有食管下段括約?。↙ES)射頻術和內鏡下 LES 縫合術仍在使用。但是這兩者對于很多病人不適用,主要包括食道裂孔疝超過 2 cm 者、Barrett 食管患者、食管炎評級 C 或 D 級的患者、食管狹窄患者和 BMI 指數(shù)大于 35 的患者。 食管下段括約?。↙ES)射頻術 是通過射頻作用造成括約肌肥大和纖維化,來增加食管下段括約肌壓力并減少其松弛,但是 Corley 等的隨機對照研究和 Lipka 等的 meta 分析分別指出這種治療方法對比安慰劑或是對比 PPIs 藥物治療并沒有明顯獲益。 內鏡下 LES 縫合術相當于內鏡下的胃底折疊術,Hunter 等研究者進行的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中發(fā)現(xiàn)該方法對改善燒心癥狀和 pH 值監(jiān)測結果并沒有明顯幫助,不過目前還缺乏長期隨訪結果。因此目前來看,GERD 的有效治療還是以 PPIs 和手術為主。 4. 外科手術治療 經過生活習慣調整和 PPI 治療,大部分 GERD 患者可以得到改善,但是仍有小部分患者需要手術介入,比如持續(xù)弱酸性或堿性反流造成癥狀難以緩解的、PPI 治療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年輕患者不愿意長期口服藥物的、伴有較大的食道裂孔疝的和難以減重的肥胖患者等。 研究證實,伴有燒心等典型癥狀、pH 試驗陽性、PPI 治療有效等都是選擇胃底折疊術有良好預后的指征。2013 年有專家共識指出,GERD 的手術患者都需要在完善鋇餐造影、胃鏡、食管測壓和 pH 檢測這些檢查后考慮手術。 除此以外,仍有一部分患者 PPI 治療不滿意,但又因為擔心術后風險而不愿選擇胃底折疊術。而最近,一種可替換的環(huán)狀鈦合金裝置可2021年12月29日
1001
0
0
-
2020年11月28日
86374
0
3
-
2020年11月19日
34524
0
1
相關科普號

劉永收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永收 副主任醫(yī)師
西京醫(y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3689粉絲3.1萬閱讀

姜玲玲醫(yī)生的科普號
姜玲玲 主任醫(yī)師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
消化內科
360粉絲3.2萬閱讀

苗魯杰醫(yī)生的科普號
苗魯杰 副主任醫(yī)師
常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
760粉絲19.6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