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幽門螺桿菌感染吃什么藥
徐娟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10月18日91
0
0
-
家里小孩子到底到底要不要查幽門螺旋桿菌?
目前指南建議:不推薦對14歲以下兒童行常規(guī)檢測Hp:1、與成人相比,兒童Hp感染者發(fā)生嚴重疾病包括消化性潰瘍、萎縮性胃炎和胃癌等疾病的風險低;2、根除治療不利因素較多,包括抗菌素選擇余地小(僅推薦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甲硝唑)。此外兒童對藥物不良反應耐受性低,影響治療依從性,很難進行足療程治療。3、兒童Hp感染有一定自發(fā)清除率,根除后再感染率也可能高于成人。
蔣佳凱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10月18日394
0
1
-
兒童幽門螺桿菌感染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
1、不推薦對14歲以下兒童行常規(guī)檢測幽門螺桿菌(Hp)。因兒童根除Hp治療存在諸多不利因素,包括依從性差,對藥物不良反應耐受性低,再感染率可能比成人高,發(fā)生嚴重疾病幾率低以及兒童本身有一定“自發(fā)清除率”(10%)。此外,兒童能夠選擇的抗生素品種也相當有限,因此指南并不推薦對14歲以下兒童行常規(guī)檢測幽門螺桿菌,也并不積極對陽性兒童進行根除Hp治療。2、推薦對消化性潰瘍兒童行幽門螺桿菌檢測和治療,因消化不良行內鏡檢查兒童建議行幽門螺桿菌檢測與治療。前者是根據風險獲益評估和相關疾病狀態(tài)所進行的推薦,后者是依照專家共識意見與患兒家長溝通治療效益后決定治療與否的建議。3、兒童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途徑包括共用餐具和食物、喂孩子前咀嚼食物、接吻、飲用受污染的水和不良的衛(wèi)生習慣。父母等家庭成員是幽門螺桿菌向兒童傳播的主要來源。4、尿素呼氣試驗要精準質控檢測結果。1)兒童需要配合尿素呼氣試驗操作方法才能確保結果的準確性,因而對年齡有一定的要求。2)嚴格控制呼氣收集時間,排除非幽門螺桿菌尿素酶導致的假陽性結果。3)在嚴重的萎縮和腸化生病變時,也可出現假陽性。4)細菌密度低,胃排空快,以及尿素酶抑制藥物(PPI、鉍劑、抗生素)等可引起假陰性結果。
胡迎賓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10月13日839
0
0
-
幽門螺桿菌初次根除失敗的原因
幽門螺桿菌(Hp)感染是一種常見的全球性感染性疾病。Hp感染除與胃癌、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有關外,也與糖尿病關系密切,還可增加發(fā)生心腦血管疾病等的風險,根除Hp可對上述疾病的預防和治療起重要作用。即使規(guī)范使用根除Hp的治療方案,仍有超過20%的患者初次治療Hp以失敗告終。本文將從細菌、宿主、治療方案及環(huán)境4個方面分析Hp初次治療失敗的原因。一、細菌方面1.Hp耐藥是根除失敗的最主要原因隨著抗生素的廣泛使用,Hp通過基因突變,對多種抗菌藥物產生耐藥,尤其是對甲硝唑和克拉霉素耐藥的廣泛流行,是導致Hp根除失敗的重要原因。目前Hp對甲硝唑的耐藥率高達90%、克拉霉素36%、左氧氟沙星32%左右,對呋喃唑酮的耐藥率各地區(qū)差異較大,在6%到50%之間,對阿莫西林、四環(huán)素的耐藥率總體上還是比較低。因此,不推薦同時使用兩種高耐藥率的藥物。2.Hp毒力因子Hp毒力因子主要是:空泡細胞毒素(VacA)和細胞毒素相關蛋白(CagA)。這兩種毒素在Hp致病中起重要作用,與臨床疾病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其對根除治療也有一定影響。CagA陰性菌株復制速度低于CagA陽性菌株,從而導致其對抗菌藥物敏感性降低,是導致治療失敗的原因之一。3.Hp在胃內定植部位Hp在胃內呈局灶性分布,不同部位的Hp對抗生素的敏感性有差異。動物實驗顯示,定植于胃竇胃體交界區(qū)域的Hp對抗生素敏感性差,可能會逃脫抗菌藥物的作用,導致治療失敗。研究還發(fā)現,在單獨使用抑酸劑時,定植在胃竇的Hp數量明顯降低,而胃體Hp數量則明顯升高。這會降低其后根除Hp的療效,故在Hp根除治療前不宜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建議停藥兩周以上,停用抗生素、鉍劑至少四周。否則根除率降低。對于失敗后的再治療,建議間隔2~3個月,而不是草草開始,自行決定再根除開始的時間。。4.Hp負荷量胃內細菌負荷量過高,易導致Hp根除失敗,加用鉍劑可提高療效。Hp呼氣試驗、胃黏膜組織切片染色、快速尿素酶試驗,可半定量反映細菌負荷量的高低。后兩者要經胃鏡活檢取材,可顯示Hp+、++、+++,“+”號越多表示細菌越多。13C-呼氣試驗DOB值高于正常值的10倍時,提示細菌負荷量過高。2、宿主方面2.1.性別、年齡對根除率的影響一項來自美國的關于Hp耐藥性危險因素的研究顯示,在甲硝唑、克拉霉素的耐藥率方面,女性患者可能高于男性,并且年齡較大的患者對克拉霉素更容易產生耐藥,這些都可導致根除治療的失敗。2.2.吸煙、飲酒對根除率的影響黃文華通過對感染Hp的飲酒者和非飲酒者進行治療觀察發(fā)現,感染Hp的飲酒者其根除率更低。Matsuo等研究發(fā)現,治療Hp成功的患者中,已經戒煙患者的根除率(66.7%)與沒有吸煙患者的根除率(65.7%)比較無明顯差異,而未戒煙患者的根除率較低(42.9%),提示戒煙可提高Hp的根除率。2.3.依從性對根除率的影響在治療Hp過程中,一部分患者由于對Hp感染重視程度不夠,無故漏服藥物,另一部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惡心、腹脹等癥狀或服用鉍劑后出現大便、舌苔發(fā)黑而自行停藥,以上情況均可引起Hp根除治療的失敗。汪海濤等通過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發(fā)現,依從性差能明顯影響Hp的根除,應該采取相關的干預方法來提高Hp根除率。患者依從性差,造成的后果不僅僅是根除Hp的失敗,還能引起Hp對抗生素產生耐藥。2.4.胃內質子泵抑制劑(PPI)濃度對根除率的影響Hp的生物活性與胃內pH值有關,PPI通過提高胃內pH值從而提高Hp的根除率。研究顯示,根除Hp成功者與失敗者的一天內胃內平均pH值差異很大,根除成功者胃內pH值明顯高于失敗者,并且成功者胃內pH值>4的時間占總治療時間的3/4。Hp感染部位的抗生素未達到根除Hp所需的濃度是其根除失敗的另一個原因。PPI通過抑制對酸敏感抗生素的分解而提高其在胃內的濃度。PPI中的艾普拉唑、雷貝拉唑等與阿莫西林合用能明顯提高胃內阿莫西林的藥物濃度。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濃度(MIC)與環(huán)境的pH值呈負相關,提升胃內pH值可增加抗生素的敏感性。體外研究顯示,提高pH值阿莫西林的活性會顯著增加。許多細菌耐藥是由于細胞膜輸出過多抗生素導致細胞膜內藥物濃度累積不夠引起的。研究顯示,PPI能抑制細胞膜的外排泵作用,在體外能明顯提高耐藥Hp菌株的藥物敏感性。此外,Hp產生的尿素酶可對宿主的組織成分造成損傷,PPI通過抑制尿素酶的活性,使其代謝活性以及在胃內的定植受到抑制。因此,抗Hp時不使用PPI或使用PPI劑量不足均可引起初次根除Hp的失敗。2.5.基因型對根除率的影響目前臨床常用的PPI種類較多,但很多PPI都要通過人體內細胞色素P450(CYP)2C19途徑進行藥物代謝,人體CYP2C19表現出基因的多態(tài)性,其基因型有強、中、弱代謝型之分,強代謝者PPI清除較快,故強代謝者PPI在體內的平均血藥濃度明顯低于其他兩型代謝者。結合國外報道,CYP2C19強代謝型是導致Hp根除治療失敗的重要原因。所以,在抗Hp治療時盡量選擇受CYP2C19基因影響小或不受影響的PPI以提高Hp根除率。2.6.免疫狀態(tài)對治療的影響宿主免疫狀態(tài)影響Hp的根除率。有研究提示,黏膜免疫功能受損,特別是白介素-4(IL-4),由Th2分泌分泌受損,可能導致根除Hp的失敗。動物實驗也發(fā)現,將治療性疫苗給感染Hp的小鼠口服,通Th2活化介導胃腸道的相關免疫反應可以提高Hp根除率。因此在標準抗生素的治療下,可以通過全血IL-4分泌物的測定預測哪些患者初次根除Hp更可能失敗。2.7.口腔Hp感染對治療的影響胃內與口腔內Hp的感染密切相關,同一患者牙菌斑與胃內的Hp是同種菌株的可能性很大,口腔Hp可能是胃Hp感染的重要來源。此外,國內另一項研究表明,Hp的根除率與患者口腔內Hp感染控制的情況關系密切,對口腔和胃內的Hp同時進行治療的根除率明顯高于只對胃內Hp進行治療的根除率。故對胃內Hp進行根除治療時若不及時處理口腔內Hp,持續(xù)存在的感染源會影響到Hp的根除率,或者根除成功一段時間后再次引起胃內Hp的感染。⒉⒏糖尿病對治療的影響—項納入了8項研究共966例患者的meta分析顯示,糖尿病是Hp根除失敗的危險因素。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Hp根除失敗的危險比為2.19,提示糖尿病患者在治療Hp感染時需延長療程并有待開發(fā)出新的治療方案。可能原因有:糖尿病患者易感染,常頻繁、大量使用抗生素,使其對抗生素的耐藥率提高;糖尿病微血管病變引起抗生素的吸收減少;根除后再感染較多。3、治療方案方面3.1.治療方案對根除率的影響目前根除Hp的方案有很多,如三聯療法、四聯療法及序貫療法等,但是要盡量選擇Hp根除率高的方案,最大程度地達到一次性根除Hp,這樣也能減少耐藥性的產生。根據中華醫(yī)學會第五次報告及MaastrichtV/Florence共識報告推薦鉍劑、PPI及兩種抗生素四聯治療方案。含鉍劑四聯方案通過減少Hp耐藥性的產生、增加抗生素的活性和抗生素在胃內的藥物濃度,從而提高對Hp的根除率。第五次共識還指出,含鉍劑四聯方案中推薦7種抗生素組合方式,抗生素組合的選擇應參考個人抗生素用藥史,否則很可能引起初次抗Hp的失敗。3.2.治療療程對根除率的影響根除Hp治療時,療程不足不僅會導致初次根除Hp的失敗而且還會增加抗生素的耐藥性。目前國內外的新共識都推薦抗Hp療程為10~14d以提高Hp根除率。3.3.與治療有關的其他因素對根除率的影響在Hp的根除治療中,除以上幾個方面外還包括不規(guī)范的藥物劑量、服藥方法等都會導致初次治療的失敗。臨床醫(yī)生應嚴格按照國內外關于Hp的最新共識指南用藥,減少Hp耐藥菌株的產生并提高Hp的根除率。4、環(huán)境方面根據流行病學調查,Hp感染與生活環(huán)境及其習慣有關,呈現出明顯的人群聚集性(包括家庭),Hp的傳播途徑主要是人與人之間的傳播,而經濟狀況和衛(wèi)生條件差、教育程度低、居住擁擠以及非自來水水源等因素均是再感染的危險因素。部分患者藥物治療后Hp已根除,但是由于環(huán)境因素,復查時Hp已再次感染。這種再次感染通常發(fā)生在治療療程已足,患者等待治療后復查的這段時間。小結:綜上所述,細菌耐藥、細菌基因型及其毒力因子、細菌定植部位、細菌負荷量、宿主性別及年齡、宿主吸煙及飲酒、宿主依從性、宿主胃內PPI濃度、宿主PPI代謝基因型、宿主免疫狀態(tài)、宿主口腔Hp感染情況、Hp治療方案及療程、環(huán)境等都可能對Hp初次治療產生影響。臨床醫(yī)生在對Hp感染者合理地選擇治療方案時,除需告知患者Hp根除的必要性及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外,也應針對影響患者根除率的具體情況做出相應的處理措施,以進一步提高Hp根除率。
孫普增醫(yī)生:《好大夫》專號2022年10月08日999
0
1
-
中藥辨證治療難治性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探討
??幽門螺旋桿菌,可謂大名鼎鼎,很多人被它困擾。它除了與各種胃病、胃癌密切相關外,還有數十種其他疾病與它相關。???看這位小伙深受幽門螺旋菌困擾,男、??41歲,上腹部脹滿、反酸5年余,近5年來每因飽餐、飲酒出現上腹部脹滿、噯氣、反酸、大便粘滯,曾2019年10月24日到當地醫(yī)院查胃鏡:非萎縮性全胃炎伴有糜爛、十二指腸球部炎伴有糜爛、免疫組化HP(+),予以規(guī)范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艾普拉唑、鉍劑治療一個療程,分別一月后復查HP(+)、繼續(xù)四聯療法治療2周,于2020-1-22復查HP(+),患者仍感上腹脹、反酸,反復發(fā)作自行停用西藥,于2020-9-7就診要求嘗試中藥診治,2020-9-7初診:主訴:反復上腹部脹滿、疼痛、噯氣、反酸5年余?,F病史:近5年來每因飽餐、飲酒出現上腹部脹滿、疼痛、噯氣、反酸、怕涼、大便粘滯,胃鏡:同上(略)Hp(+),規(guī)范西藥四聯治療,不見好轉。查體:體胖、身高169cm、體重76kg,心肺(-),腹隆軟、劍下壓痛,無肌緊張、無反跳痛,腸鳴音正常。舌體胖大苔黃厚膩,脈沉滑診斷:?1、非萎縮性全胃炎伴有糜爛??????2、十二指腸球部炎伴有糜爛、HP(+)辨證:胃痛??????脾胃濕熱、寒熱錯雜治則:燥濕清熱、健脾和胃處方:平胃散、半夏瀉心、葛根芩連湯加味蒼術10g???厚樸10g??陳皮10g?黃芩10g??黃連10g???半夏10g??葛根15g?霍香10g生薏米30g?干姜6g???枳殼15g??浙貝10g烏賊骨30g?公英30g??焦三仙各15g??生甘草6g?????7劑???每日一劑,水煎兩次,取汁400毫升,每次200毫升,飯后半小時溫服。二診:2020—9—14復診:自感服藥后胃疼減少、腹脹滿、反酸好轉,大便粘。舌苔厚膩,脈沉滑。效不更方,先后隨癥加入茵陳、白寇等治療4周,癥狀消失,停藥觀察,1月后復查C14呼氣實驗,Hp(—),癥狀明顯好轉,2021—3—4再次復查HP(-)。思考:1、在北京協和醫(yī)院學習時,有幸侍診董振華教授,跟診期間,看到董老師應用加味平胃散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效果良好,學而用之,本案例有效,但為什么有效?如何去闡釋?2、祖國醫(yī)學和現代醫(yī)學在認識和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什么不同?3、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是否必須把它“趕盡殺絕”?????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全面了解一下它的廬山真面目!現代醫(yī)學是如何認識幽門螺旋桿菌呢?【1】什么是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簡稱Hp,是一種革蘭氏陰性桿菌,該細菌生存能力極強,能夠在強酸性環(huán)境中生存,是目前發(fā)現的唯一能夠在胃里面生存的細菌。由于我國的共餐習慣,大家都是通吃一碗菜,也很少使用公筷,所以感染率高,約有56%的人群感染。?△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幽門螺桿菌有什么危害?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多數感染者并無癥狀和并發(fā)癥,但幾乎均存在慢性活動性胃炎,亦即幽門螺桿菌胃炎,感染者中約15%-20%發(fā)生消化性潰瘍,5%-10%發(fā)生消化不良,約1%發(fā)生胃惡性腫瘤[胃癌、黏膜相關淋巴樣組織(MALT)瘤]?!饔拈T螺桿菌的危害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途徑幽門螺桿菌可通過糞口途徑,口口途徑傳播。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的糞便中存在幽門螺桿菌,如果污染水源,健康人飲用了含幽門螺桿菌的水,可以被傳染。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的口腔中也可能存在細菌,一起吃飯、接吻、使用不潔餐具、母嬰傳播、唾液傳播等都有可能傳染幽門螺桿菌。特別是口對口喂小孩,極容易將幽門螺桿菌傳染給小孩。△幽門螺桿菌傳播途徑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理論上,疫苗的預防效果最好,如乙肝疫苗,能有效預防乙肝。但是,目前幽門螺桿菌疫苗還在實驗階段,沒有在臨床上使用??赏ㄟ^以下措施降低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少去不衛(wèi)生的地方用餐,特別是路邊攤,那里的餐具可能消毒不合格。進餐時使用公筷,不將食物嚼碎了喂小孩,餐具要定時消毒,高溫可以殺滅幽門螺桿菌,用沸水煮沸10到15分鐘即可。個人的生活用品一定要分開使用,不要共用牙刷,碗筷等等。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鹽,飲食清淡,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多鍛煉身體,提高自身免疫力。怎么檢測幽門螺桿菌?害怕幽門螺桿菌感染了,如何檢測呢?首選C14或者C13呼氣試驗,無創(chuàng),無痛、準確,30分鐘出結果。胃鏡下可行快速尿素酶檢測,還可以觀察有無胃炎,胃潰瘍,胃癌等情況。還可以檢測糞便和血液,目前在臨床上應用的較少?!骱魵庠囼灆z測幽門螺桿菌哪些人需要根除?以下是《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推薦的根除指征:如何根除?符合根除指征的均推薦接受治療,推薦四聯療法,同時口服四種藥物,療程10-14天,根治率可達90%左右。四聯療法:質子泵抑制劑(PPI)+抗生素1+抗生素2+鉍劑PPI:PPI(拉唑類)在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治療中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內pH從而增強抗生素的作用,包括降低最小抑菌濃度、增加抗生素化學穩(wěn)定性和提高胃液內抗生素濃度。標準劑量PPI為艾司奧美拉唑20mg、雷貝拉唑10mg(或20mg)、奧美拉唑20mg、蘭索拉唑30mg、潘托拉唑40mg、艾普拉唑5mg,以上選一,餐前半小時服用??股亟M合:推薦的幽門螺桿菌根除四聯方案中抗生素組合、劑量和用法注:抗生素組合餐后服用阿莫西林抗幽門螺桿菌感染作用強,不易產生耐藥,不過敏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是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治療的首選抗生素。青霉素過敏者可用耐藥率低的四環(huán)素或呋喃唑酮替代阿莫西林。青霉素過敏者可選擇:1、四環(huán)素+甲硝唑或呋喃酮??建議吃完藥以后,至少間隔一個月之后復查,復查也是做吹氣試驗,如果是陰性,恭喜你,你已經治好了需要注意的是,復查前,要停用各種抗生素、清熱解毒類中藥一個月以上,抑酸劑、鉍劑一周以上,避免出現假陰性。成人根除后的5年再感染率<5%;但是還需要注意預防?,F代醫(yī)學認為,幽門螺桿菌感染是一種細菌導致的疾病,該病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及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于是,除幽螺成了主要途徑。但這可能導致幽門螺桿菌的耐藥性增加,根除率逐漸降低,不少患者反復治療卻還是復發(fā)。祖國醫(yī)學是如何認識幽門螺旋桿菌呢?【2】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yī)醫(yī)院消化科主任張聲生表示,近年來,中醫(yī)藥加入到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隊伍中,通過中西醫(yī)整合治療,取得了很好的療效。?中醫(yī)認為,幽門螺桿菌屬“邪氣”范疇,是一種外邪?!靶爸鶞?,其氣必虛”“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人之所以感染幽門螺桿菌,除了外邪侵擾,還與自身正氣不足有關。尤其脾胃虛弱時,容易引邪入體。?幽門螺桿菌感染病情有輕有重,發(fā)病癥狀也不同??傮w來說分兩種:一種是人感知不到的,沒有發(fā)病癥狀的;另一種是能感知到的,比如胃脘部不舒服、反酸、惡心、胃痛,但籠統(tǒng)表現為消化不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是否必須把它“趕盡殺絕”?這一點目前有爭議。有些觀點主張一旦感染幽門螺桿菌就應該根除,也有觀點認為,感染后沒有不良癥狀,清除過程可能導致病菌產生耐藥性而無法清除,得不償失。中醫(yī)認為,要根據患者個人情況,辨證看待。通常,如果患者胃部經常不適,有明確胃黏膜糜爛、胃潰瘍、活動性胃炎、家族胃癌史,或者有淋巴瘤以及不明原因的貧血,才建議根除。?相比純西醫(yī)治療,中西醫(yī)結合對治幽螺更有優(yōu)勢。已有研究證實,某些中藥以及含中藥的黏膜保護劑有抑菌或殺菌作用,而且對耐藥菌株也有殺滅作用。中藥輔助治療有三種方案:?第一種是在西藥使用前,用中藥調理改善機體的內環(huán)境和癥狀,讓機體處于較好狀態(tài),提高幽門螺桿菌根除率。?第二種是和西藥同時使用,既可以提高根除率,又能減少治療的副作用,減少抗生素用量。?第三種是西藥治療后使用,對患有難治性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者,中醫(yī)療法更注重改善幽門螺桿菌患者全身的癥狀,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扶正祛邪是中醫(yī)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病證的基本治則”。張聲生說,根據其虛、實分治,實則瀉之,虛者補之,虛實夾雜者補瀉并用。實者以濕熱為主,祛邪重在清熱祛濕;虛者以脾虛為主,扶正重在健脾和胃,補中益氣。具體來說,臨床幽門螺桿菌感染主要分三個證型。一、脾胃濕熱證有上腹痞滿或疼痛,口干或口苦主癥;次癥為口干、不思飲水、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小便黃、舌紅、苔黃厚膩。治療應清熱化濕、理氣和中,可選用連樸飲:厚樸10克、黃連5克、石菖蒲10克、法半夏9克、淡豆豉10克、梔子10克、蘆根15克。二、脾胃虛弱(寒)證有上腹隱痛或痞滿、喜溫喜按主癥;次癥為口吐清水、食欲減退、疲乏、手足不溫、大便稀溏、舌淡且邊有齒痕、苔白。治療應健脾益氣、和胃安中,可選用香砂六君子湯:木香6克、砂仁3克(后下)、陳皮10克、法半夏9克、黨參15克、白術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三、寒熱錯雜證有上腹痞滿或疼痛,遇冷加重、口干、口苦主癥;次癥為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腸鳴、大便稀溏、舌淡、苔黃。治療應辛開苦降、和胃消痞,可選用半夏瀉心湯:法半夏9克、黃芩10克、黃連5克、干姜10克、炙甘草6克、黨參15克、大棗6克。分析:本案患者素體肥胖、體濕內盛,運化失職,肥甘生濕,酒性助熱,以致損傷脾胃,脾失健運,胃失順降,痰濕互結,郁久化熱,氣機不暢,清濁升降失常,發(fā)生痞滿胃痛之病,出現反復上腹部脹滿、疼痛、噯氣、反酸、怕涼、大便粘滯,舌體胖大苔黃厚膩,脈沉滑,皆屬痰濕化熱之象。治療選用平胃散燥濕化濁、半夏瀉心苦寒并用,辛開苦降調理脾胃、葛根芩連湯燥濕清熱、健脾和胃,使脾胃升降復常,濕去熱清,氣機得暢,使人體內環(huán)境改變,不適應幽門螺旋桿菌生長,可能是“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一種詮釋,我個人理解,不一定正確,希望大家可以討論【3】。參考文獻:【1】來源:醫(yī)學界腫瘤頻道、胃腸病【2】來源:人民網-生命時報(圖片版權屬于原作者,轉載僅供大家學習和交流,本公眾號不承擔由此造成的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刪除
曹利清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10月04日1350
0
3
-
宋主任,今天查出幽門螺桿菌,請問是否需要讓家人去看一下呢?請問掛什么科室呢?謝謝!
胃病大講堂2022年09月29日186
0
2
-
您須知曉的有關幽門螺桿菌的事實
文章來源于《中國居民家庭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專家共識(科普版,2021年)》場景1:我查出幽門螺桿菌陽性會傳染給我的家人嗎?答: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尤其是家庭成員之間傳播的致病菌。場景2:我和家人一起吃飯,給小孩喂東西吃,也會傳播幽門螺桿菌嗎?國家倡導的公筷制,分餐制有助于防止幽門螺桿菌傳播嗎?答:幽門螺桿菌通過經口途徑傳播,家庭內傳播是其感染的主要方式之一。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最符合病從口入規(guī)律的一種疾病。有很多研究提示,幽門螺桿菌主要通過口-口,糞-口和水源途徑傳播。如果衛(wèi)生條件差,在我們喝的水或牛奶吃的食物里,都有可能隱藏有幽門螺桿菌。目前國家倡導的公筷,公勺,分餐,有助于防止幽門螺桿菌在內的多種疾病的傳播。場景3:我的幽門螺桿菌感染已經根除治療過,為何過了一段時間后又感染了?答:被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家庭成員始終是潛在的傳染源,具有持續(xù)傳播的可能性。場景4:我愛人的幽門螺桿菌檢測陽性會傳染給家里的小孩嗎?答:大多數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發(fā)生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成年后也會感染。家庭內傳播是兒童和青少年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主要途徑,主要由父母尤其是母親傳播。家庭成員之間常見的幽門螺桿菌感染途徑包括共用餐具,共享一盤食物,咀嚼食物喂食,親吻,不良的衛(wèi)生習慣(包括吸吮手指,飯前便后忘了洗手等)。場景5:家里有人幽門螺桿菌陽性,但沒有明顯的癥狀和不適,胃鏡檢查也提示,慢性胃炎也需要根除治療嗎?答:對家庭中所有的成年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均應考慮給予根除治療。事實上,所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都存在胃黏膜的炎癥,只是嚴重程度不同,或者感染的時間短,尚未表現出嚴重的后果。因此對幽門螺桿菌感染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能認為其是一種“無害菌”,或認為無癥狀就不需要治療。1994年世界衛(wèi)生組組織已經將幽門螺桿菌列為第1類的致癌物!和乙肝病毒,乳頭瘤狀病毒,亞硝胺等惡性腫瘤的“罪魁禍首”同列。場景6:幽門螺桿菌感染和致病似乎偏愛成人,對家里的小孩也會造成影響嗎?答:家庭中兒童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黏膜病變的關系尚需要進一步研究。場景7,如果家里的小孩檢測出幽門螺桿菌感染沒有癥狀和不適也。一定要根除嗎?答:對家庭中的兒童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需要根據風險獲益評估和相關疾病狀態(tài)進行管理。兒童有其生長發(fā)育的特殊性,還需要考慮抗生素等藥物的不良反應,因此對兒童開展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需要慎重,我國的兒科專家建議,對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的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必須進行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對患兒的一級親屬,如患兒的父母及親兄弟姐妹中有胃癌病史的,以及對有可疑難治性缺鐵性貧血的患兒,也需要進行幽門螺桿菌根除。目前還沒有必要對家庭中所有的兒童開展幽門螺桿菌普查無癥狀,兒童一般不需要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測,對家庭中的幽門螺桿菌感染患兒是否需要治療,需要權衡利弊。
聶錦山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9月23日703
0
2
-
幽門螺旋桿菌中醫(yī)中藥轉陰報道
這位患者,反復胃痛,有口氣,多次胃鏡顯示有慢性胃炎及幽門螺旋桿菌HP陽性。服用過多次奧美拉唑,雷貝拉唑,鉍劑,抗生素三聯、四聯療法等,一直不能將HP轉陰。轉而在廣東省中醫(yī)院傳統(tǒng)療法中心成永明教授門診尋求中醫(yī)中藥治療。2022年6月17日14C-尿素呼氣試驗(14C-UBT)534單位,為HP陽性。隨給于成永明中醫(yī)工作室中醫(yī)綜合治療。之后,2022年9月14日14C-尿素呼氣試驗(14C-UBT)45單位,為HP陰性。治療方案:蜂療、中藥、膏方、雷火龍灸、健脾養(yǎng)胃針綜合使用。終于使此頑固性HP陽性者轉陰。慢性胃炎也被治愈。幽門螺旋桿菌HP轉陰后要注意飲食衛(wèi)生,注意使用公筷!???
成永明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9月15日739
0
3
-
醫(yī)生 2020年體檢幽門螺旋桿菌陰性。無癥狀,還需要多久復查嘛?
陳修利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9月05日191
1
4
-
怎么預防孩子感染幽門螺桿菌/家里有大人感染了怎么辦
其實現在還沒研究清楚到底怎么傳染的,所以預防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給的是最穩(wěn)妥的方法,可能有些過,但是總沒錯:禁止口口喂食:雖然還沒有完全證明幽門螺桿菌能通過口-口傳播,但基于其可能性非常大,大人不能自己咀嚼后再喂給孩子。不要親吻孩子的嘴:這點一定要做到,如果忍不住,那就親親臉吧。以上兩條,在預防其他傳染性疾病上也是必要的。做好洗手工作:如果家長明確感染過幽門螺桿菌,那飯前、便后一定要洗好手再照顧孩子,采用7步洗手法,正常肥皂洗手就行。即使家長沒感染過的,也要好好洗手。采用分餐制度:在家吃飯時,最好能采用分餐制度,做好菜后,直接分到分餐盤中,自己吃自己的,從根本上解決傳染問題。但是這條在國內不容易實現。公筷的使用:如果沒法采用分餐制度,那吃飯時,自己就夾盤子對著自己那邊的菜,給別人/孩子夾菜時,使用公筷。注意食品衛(wèi)生:蔬菜、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凈,肉類一定要做熟了再吃。家里有人感染了怎么辦呢?去治療,并且做好上面的前4項就行了。
付朝杰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9月05日356
0
0
相關科普號

白順滟醫(yī)生的科普號
白順滟 主任醫(yī)師
三六三醫(yī)院
消化內科
76粉絲10萬閱讀

馮赟醫(yī)生的科普號
馮赟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北部)
消化科
31粉絲775閱讀

黃淑玲醫(yī)生的科普號
黃淑玲 副主任醫(yī)師
南京鼓樓醫(yī)院
消化內科
75粉絲2587閱讀
-
推薦熱度5.0宋志強 主任醫(yī)師北醫(yī)三院 消化科
胃炎 200票
胃病 89票
功能性胃腸病 67票
擅長:各種消化道疾病及疑難雜癥:尤其是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萎縮性胃炎和腸化、功能性胃腸病、胃腸早癌/息肉/黏膜下隆起的內鏡下切除(EMR、ESD等)、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腹瀉/腹痛、小腸疾病、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消化道良性和惡性腫瘤、膠囊內鏡、小腸鏡等。 -
推薦熱度4.5趙迎盼 主任醫(yī)師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 消化科(脾胃病科)
胃病 47票
胃炎 12票
消化不良 10票
擅長:口腔潰瘍、口臭、胃食管反流病、腸易激綜合征、難治性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胃炎、慢性腹瀉、潰瘍性結腸炎、便秘等消化系統(tǒng)常見病與多發(fā)病。 -
推薦熱度4.4成虹 主任醫(yī)師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 消化內科
胃炎 61票
胃病 43票
幽門螺桿菌檢查 2票
擅長:消化內科疾病的診治,幽門螺桿菌相關臨床疾病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