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東兵主任醫(yī)師 醫(yī)科院腫瘤醫(yī)院 胰胃外科 最近啊,我的一位胃癌患者老張,他是一個早期胃癌,做了一個ESD,也就是粘膜剝離手術,老張在手術之前啊,就有了顱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然后經過根除以后,呃,雖然是消除了,但是后來老張就得了早期胃癌,那這一次呢,他是術后三個月來復查,然后經過呼氣實驗發(fā)現(xiàn)幽門螺旋桿菌又是陽性,所以老張講非常的緊張,來找我說這個我會不會導致胃癌的復發(fā)或者轉移啊,所以今天啊跟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胃癌手術之后要不要查幽門螺旋桿菌這樣的一個話題,首先我們說答案,呃,胃癌術后啊,一定要查幽門螺旋桿菌,呃,具體情況咱們還要具體分析,呃要看做的是什么樣的一個手術,比如說我們做的是一個胃大部切除,或者是全胃切除手術的患者。 那我們知道幽門螺旋桿菌最常見定植的部位是在胃竇,也就是在幽門這個區(qū)域,那做了胃大部切除或者是全胃切除手術之后,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幽門螺旋桿菌的住所是被切除掉破壞掉了,那理論上來說幽門螺旋桿菌就應該是消失了,所以這種情況下,幽門螺旋桿菌失去了生活的場所,那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不會有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或者攜帶的,但是呢,如果做的是近端被切除,或者像老張這樣的粘膜隔離手術的胃是保留的,那就有可能成為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者06月06日
71
0
1
-
夏軍權主任醫(yī)師 江蘇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消化科 幽門螺桿菌現(xiàn)在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了,很多人都知道幽門螺桿菌會傳染,跟很多胃病有關系,還會致癌。也有很多體檢機構把幽門螺桿菌做為常規(guī)體檢項目。那如果發(fā)現(xiàn)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我們第一步應該干什么?恐怕很多人都搞錯了,甚至一些醫(yī)生做的也不正確。今天我在門診遇到一件事,我一個病人做胃鏡診斷糜爛性胃炎,幽門螺桿菌感染,我給他開了根除幽門螺桿菌的藥,同時提醒他讓家里成年人都做一下呼氣試驗,看看有沒有感染。她愛人就做了一下碳13呼氣試驗,結果陽性。他們當?shù)蒯t(yī)生就建議她做一下胃鏡,結果胃竇近幽門部發(fā)現(xiàn)一個約1.01.0cm的糜爛灶,活檢后結果:中分化腺癌。她平時沒有任何胃部不適。如果不做胃鏡,而是只治療幽門螺桿菌,那就耽誤治療了,后果無疑就非常嚴重了。記得幾年前我也發(fā)過一個科普,一個老年人,體檢發(fā)現(xiàn)幽門螺桿菌,熟人帶過來找我,他也沒有癥狀,建議做了一下胃鏡,竟然胃癌進展期說到這兒,大家應該明白了吧,發(fā)現(xiàn)幽門螺桿菌感染,第一步應該干什么?做胃鏡!只有做了胃鏡,才能明確幽門螺桿菌到底對胃造成了什么影響。簡單的只是根除幽門螺桿菌其實是有風險的。幽門螺桿菌已經是公認的胃癌的一類致癌因子。所以,成年人提倡主動檢測,并以家庭為單位檢測和根除。發(fā)現(xiàn)幽門螺桿菌感染,除了積極根除外,應該主動進行胃鏡檢查,以明確幽門螺桿菌感染相關的胃病情況,從而制定更全面合理的治療方案。幽門螺桿菌感染可以導致糜爛性胃炎、胃粘膜萎縮腸、腸上皮化生、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等等多種胃病,進一步明確診斷非常必要。再次強調一下,發(fā)現(xiàn)幽門螺桿菌感染,第一步應該做的是做胃鏡!06月03日
112
1
3
-
魏睦新主任醫(yī)師 江蘇省人民醫(yī)院 中醫(yī)科 在日常門診中,我們經常發(fā)現(xiàn),許多患者對幽門螺桿菌(H.pylori)檢測方法存在疑問,尤其是關于碳13(13C)和碳14(1?C)呼氣試驗的選擇方面經常抱有疑慮。今天就為大家簡單科普這兩種檢測方法,幫助大家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檢查方式。一、為什么需要檢測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是慢性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我國感染率高達40%-60%,多數(shù)人無明顯癥狀,但長期感染可能引發(fā):胃炎、胃潰瘍、消化不良、反酸、胃癌風險增加。因此,早檢測、早治療非常重要!而呼氣試驗是目前無創(chuàng)、準確、便捷的首選檢測方法。二、碳13和碳14呼氣試驗的原理兩者都是通過檢測呼出的CO2來判斷是否感染幽門螺桿菌,但使用的同位素不同:1.檢查過程空腹狀態(tài)下口服含標記尿素的膠囊(13C或14C)。如果胃里有幽門螺桿菌,它會分解尿素,產生標記的CO2,經血液進入肺部,隨呼氣排出。收集呼氣樣本,檢測其中的CO?含量變化,判斷是否感染。2.主要區(qū)別三、哪種更適合您?1.優(yōu)先選擇碳13(13C)的情況-孕婦、哺乳期女性(完全無輻射)-兒童、青少年(安全無創(chuàng))-短期內需多次檢測(如治療后復查)-對輻射有顧慮者2.可選擇碳14(1?C)的情況-健康成人(輻射量極低,相當于坐1小時飛機的輻射)-經濟考慮(價格更低)-基層醫(yī)院檢測(碳14更普及)注意:碳14雖然輻射量極小,但備孕、孕婦、嬰幼兒仍不建議使用。四、檢查前注意事項1.空腹2小時以上(最好早上空腹檢查)。2.停用相關藥物:-抗生素、鉍劑:停藥4周-抑酸藥(如奧美拉唑、雷貝拉唑、凱普拉生):停藥2周3.檢查過程中禁止吸煙、飲水及進食,不劇烈運動,以免影響結果4.準確性:C13比較準確,C14在臨界值附近,往往誤差較大。因此,總結下來就是一句話,如果條件允許,優(yōu)先選擇碳13,尤其是兒童、孕婦等特殊人群。而普通成人兩種均可,碳14的輻射風險極低,無需過度擔心。重要提醒: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相關,但并非所有感染者都會得胃癌。如果檢測陽性,不必過分擔憂,只要及時找專業(yè)的醫(yī)生,開具殺菌率較高的殺菌方案即可,并記得定期復查。最后希望這篇科普能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呼氣試驗,選擇適合自己的檢測方式!如果有相關癥狀,建議盡早就診,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05月26日
200
0
2
-
趙曄主治醫(yī)師 上海瑞金醫(yī)院 消化內科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如何檢查幽門螺旋桿菌,抽血、呼氣實驗還是胃鏡檢查,哪種更準確呢?第一種方法,抽血檢測通常是指檢測幽門螺桿菌抗體,它可以反映一段時間內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情況。然而由于幽門螺桿菌被根除后,血清抗體可以維持很長時間,因此血清抗體陽性可能僅代表以前感染過幽門螺桿菌,一般需要結合其他檢查來判斷是否有現(xiàn)癥感染。第二種方法,呼氣試驗是目前臨床上常用的非侵入性診斷方法,它的優(yōu)點是比較方便,包括13碳和14碳呼吸實驗,兩者在檢測準確性上差別不大,然而呼氣實驗有時會因為各種原因出現(xiàn)假陰性或者假陽性的情況。氣象檢查需要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第三種方法,胃鏡檢查是臨床上常用的侵入性診斷方法,往往需要有經驗的消化內鏡醫(yī)生進行內鏡下判斷,并進行組織學活檢協(xié)助。 初診斷。2024年04月06日
149
0
0
-
2023年11月26日
495
0
0
-
彭建珩主治醫(yī)師 重醫(yī)大附一院 健康管理中心 問題一:這3年的體檢單,都顯示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聽說它能致癌,我是不是要得胃癌了?問題二:胃鏡發(fā)現(xiàn)胃里有糜爛,幽門螺桿菌也是陽性,聽說它有很強的傳染性,我會不會傳染給家里四歲寶寶和孩子爸爸?問題三:體檢C13呼氣陽性,可是體檢中心的大夫說,沒有癥狀就不用治療,但是我常常熬夜喝酒,真的不用吃藥嗎?幽門螺桿菌的殺傷力很大——幽門螺桿菌擁有三個「秘密武器」——尿素酶活性、運動性和黏附能力,因此它可以在高胃酸、低氧氣的極度惡劣環(huán)境中,如魚得水地生存并繁殖。而且它一旦入侵我們的胃,就可以持續(xù)存在,經年累月在胃里攻城略地,做破壞工作。如果我們不服藥治療的話,它會持續(xù)在胃里生長。目前已經發(fā)現(xiàn),幽門螺桿菌是一系列胃部疾病等罪魁禍首,包括急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甚至胃部的惡性腫瘤,如胃癌和胃淋巴瘤。感染幽門螺桿菌后,胃黏膜就會進入慢性胃炎狀態(tài),少部分感染者(略多于10%)還會出現(xiàn)更麻煩的胃潰瘍或者十二指腸潰瘍,如果經常飲酒、吃止痛藥物,可能有協(xié)同作用,更容易導致潰瘍出現(xiàn)。幾乎所有十二指腸潰瘍和大多數(shù)的胃潰瘍,其罪魁禍首都是幽門螺桿菌。更少數(shù)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最終會引發(fā)胃癌。胃癌中的多數(shù)屬于腸型胃癌,而腸型胃癌與幽門螺桿菌感染密切相關。感染幽門螺桿菌但沒癥狀還需要治療嗎——要。一是沒癥狀不代表沒影響;二是會增加傳染給家人和孩子的風險。幽門螺桿菌很「狡猾」,在感染的人群中,大約70%?的人是沒有任何癥狀,剩下30%?只出現(xiàn)一些間斷、不典型的消化不良癥狀。沒有癥狀,不代表著幽門螺桿菌就沒有影響胃黏膜;反而可能正在悄無聲息地走向胃潰瘍、胃癌、胃淋巴瘤。而且,如果感染幽門螺桿菌,還可能增加傳染給孩子的風險。許多證據表明,大多數(shù)兒童在10?歲前就被幽門螺桿菌感染。具體傳染路徑不清晰,「糞-口」途徑很可能是主要方式,「口-口」途徑被認為有可能存在。不潔飲食、不良的喂食習慣、不分餐等密切接觸都有可能把細菌帶給幼童。有文獻報道,如果女主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其子女的感染率往往更高。在中國這樣一個胃癌相對高發(fā)的國家,一石二鳥,殺菌同時降低自己和孩子的風險,重要性可想而知。根除幽門螺桿菌后,之前如果有患上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那潰瘍幾乎不會再復發(fā),未來胃癌發(fā)生的風險也會降低30%~60%?不等。于是,消化科的主流意見是,無論有沒有癥狀,專家推薦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應積極進行根除治療(有禁忌證的除外)。害怕傳染給孩子、家人有無癥狀都應治療在線咨詢消化內科醫(yī)生想要「殺菌」能自己買藥吃嗎——說到幽門螺桿菌的治療,推薦進行標準四聯(lián)療法。四聯(lián)療法包括幾種「胃藥」:抑制胃酸+鉍劑+兩種抗菌藥物,口服治療,療程推薦10~14天。抑制胃酸的藥一般選擇質子泵抑制劑,鉍劑常用的有果膠鉍、枸櫞酸鉍等,常用的抗菌藥物包括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至于怎么選擇搭配,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診斷明確,殺菌治療倒不一定去醫(yī)院。去醫(yī)院開藥的經歷大家都有過,需要掛號、排隊、繳費、取藥等,費時費力。因此,工作忙時間緊張的伙伴們,不妨選擇線上診療的方式。在醫(yī)生詳細了解病情后,可以直接線上開具處方,快遞小哥快馬加鞭把藥送到家。足不出戶,即可享受便捷高效的醫(yī)療服務。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現(xiàn)行關于幽門螺桿菌的治療方案已經比較標準化了,但是不推薦自己用藥,務必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用藥。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耐藥性,怎么辦?用藥過程中有惡心、嘔吐、胃部任何不適,要不要停藥?之前用過其他的藥物,想要根治要不要換藥?這些都需要專業(yè)醫(yī)生來解答,用錯藥或用藥周期不足,都有可能看不到效果,甚至造成耐藥等更棘手的問題。此外,如果胃病癥狀比較明顯,比如出現(xiàn)超過2個月以上、逐漸加重的胃痛、食欲下降、反復惡心嘔吐、黑便等癥狀,還是需要先及時咨詢醫(yī)生評估,以免耽誤病情,貽誤治療。2022年12月30日
172
0
0
-
姚健鳳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yī)院 消化內科 我們再來看一下啊,檢測出幽門螺旋桿菌怎么陽性怎么辦啊,那么現(xiàn)在檢測出幽門螺旋桿菌呢,我我覺得你還是要去那個看一看啊,巴是你的那個檢測方法究竟是哪一種方法,如果是既往感染過的,現(xiàn)在只是呃,幽門螺桿菌抗體出現(xiàn)有陽性的話呢,那么在這個情況下呢,我們嗯,還是建議要做一個呼氣試驗,如果是呼氣試驗是陽性的話,那么嗯,可以到醫(yī)院里邊,那么我們現(xiàn)在有那個四聯(lián)的兩周療法,那么一到目前為止一直是那個,呃,我們呃國內指南當中推薦的,那么將來可能還會有那個高劑量的那個PPI自劑,加上那個阿莫西林的一個,呃,這樣的一個,呃,簡單的一個呃,兩年的一個,呃,14天的一個治療方法,那么在臨床上也是可以使用的,所以呃,有了幽門螺桿菌怎么辦?那么可以到醫(yī)院里邊去治療,那么在治療之前呢,生活上呢,和可以和那個朋友。 就和家人要注意那個公筷公勺的這樣的一個,呃,一個,呃,避免互相傳染的這樣的,呃,這樣的一種生活方式要調整。2022年12月23日
85
0
2
-
黃玉紅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大一院 消化內科 除血清學試驗、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外,使用其他方法檢測幽門前必須停用某些藥物,這些藥物將抑制幽門螺桿菌生長,導致胃黏膜幽門螺桿菌定植密度下降,尿素酶活性低,相關檢查易出現(xiàn)假陰性。1、質子泵抑制劑(拉唑一類的藥物)、P-CAB制劑(比如富馬酸伏諾拉生)需要停用2周。2、鉍劑(比如膠體果膠鉍膠囊、枸櫞酸鉍鉀片)需要停用4周。3、抗生素(包括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藥)需要停用4周。4、H2受體拮抗劑(比如法莫替?。z測結果影響少。5、抗酸劑對檢查結果無影響,無需停用。6、如果特殊原因不能停藥,可以同時查碳13呼氣試驗和血清幽門螺桿菌抗體,兩種方法同時檢測可以提高檢測的準確度。2022年11月30日
2437
0
2
-
胡迎賓副主任醫(yī)師 武漢市第四醫(yī)院 消化內科 1、不推薦對14歲以下兒童行常規(guī)檢測幽門螺桿菌(Hp)。因兒童根除Hp治療存在諸多不利因素,包括依從性差,對藥物不良反應耐受性低,再感染率可能比成人高,發(fā)生嚴重疾病幾率低以及兒童本身有一定“自發(fā)清除率”(10%)。此外,兒童能夠選擇的抗生素品種也相當有限,因此指南并不推薦對14歲以下兒童行常規(guī)檢測幽門螺桿菌,也并不積極對陽性兒童進行根除Hp治療。2、推薦對消化性潰瘍兒童行幽門螺桿菌檢測和治療,因消化不良行內鏡檢查兒童建議行幽門螺桿菌檢測與治療。前者是根據風險獲益評估和相關疾病狀態(tài)所進行的推薦,后者是依照專家共識意見與患兒家長溝通治療效益后決定治療與否的建議。3、兒童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途徑包括共用餐具和食物、喂孩子前咀嚼食物、接吻、飲用受污染的水和不良的衛(wèi)生習慣。父母等家庭成員是幽門螺桿菌向兒童傳播的主要來源。4、尿素呼氣試驗要精準質控檢測結果。1)兒童需要配合尿素呼氣試驗操作方法才能確保結果的準確性,因而對年齡有一定的要求。2)嚴格控制呼氣收集時間,排除非幽門螺桿菌尿素酶導致的假陽性結果。3)在嚴重的萎縮和腸化生病變時,也可出現(xiàn)假陽性。4)細菌密度低,胃排空快,以及尿素酶抑制藥物(PPI、鉍劑、抗生素)等可引起假陰性結果。2022年10月13日
838
0
0
-
2022年09月29日
186
0
2
相關科普號

劉曉文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曉文 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胃外科
3236粉絲10.7萬閱讀

周東雷醫(yī)生的科普號
周東雷 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胃外科
931粉絲2.9萬閱讀

張厚德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厚德 主任醫(yī)師
深圳市南山區(qū)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
874粉絲83.2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