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普增主任醫(yī)師 陽谷縣人民醫(yī)院 消化呼吸內科 許多疾病都是由不良的飲食、生活方式及環(huán)境造成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同樣如此,尤其是胃內環(huán)境,不同的胃內環(huán)境往往會導致不同的疾病發(fā)生發(fā)展。而幽門螺桿菌感染是造成胃內不良環(huán)境的主要因素,消化性潰瘍因為Hp感染狀態(tài)的持續(xù)存在而反復再發(fā),根除Hp治療后,消化性潰瘍即使不治療也能控制再發(fā);Hp感染是胃惡性腫瘤的危險因素,而除菌治療可以減少約1/3的胃癌發(fā)生,因此精準地判斷胃內環(huán)境尤為重要。 根據胃內是否存在Hp感染,可分為無Hp感染,Hp現癥感染和Hp既往感染,京都胃炎分類針對三種狀態(tài)內鏡下表現做了很好的總結歸類。 下面一起來學習不同Hp狀態(tài)胃內具體的內鏡下表現。2021年01月04日
4814
0
0
-
劉飛鵬副主任醫(yī)師 南京市江寧區(qū)淳化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全科 提起幽門螺桿菌,很多人就情不自禁的就想起來了周杰倫的那句歌詞: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胃不舒服的和被查出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大朋友們確實有很多問號。這個名字聽上去有點怪的幽門螺桿菌是什么?我的胃不舒服跟這個細菌有關系嗎?聽說會傳染,怎么預防?聽說會導致胃癌,是真的嗎?有醫(yī)生說要治療,有醫(yī)生說可以不治療,到底要不要治療?口臭是不是也跟這個細菌有關?小孩也要檢查治療嗎?我的餐具要單獨使用嗎?我沒有胃不舒服,要不要也去查一查????還有很多問號,都是醫(yī)生經常要解答的,就不一一列舉了。我查了最新的文獻,確保每一個觀點都有專業(yè)依據,結合臨床,把我所能想到的問號都在這里做一下解答,化繁為簡,深入簡出,希望老鐵們一看就懂。一、為什么叫幽門螺桿菌?胃和小腸連接的地方叫幽門,幽門螺桿菌是寄生在幽門部的一類細菌,因為呈螺旋狀,屬于桿菌,所以簡稱幽門螺桿菌,意思就是胃幽門部位的螺旋狀的桿菌。二、危害這么說吧,所有的胃不舒服可能都跟它有關,還包括口臭。幽門螺桿菌可以引起腹痛、腹脹、反酸、噯氣、嘈雜等癥狀;可能會導致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淋巴瘤以及胃癌。近年有報道幽門螺桿菌可能跟慢性咽炎也有關系。但不是感染幽門螺桿菌都會導致這些癥狀,這些癥狀也不都是幽門螺桿菌導致的,還有其它原因。早在1994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就將幽門螺桿菌列在一類致癌物清單中,說明其危害很大。三、要不要治療?因為也有些人感染幽門螺桿菌沒有癥狀,以前有觀點認為沒有癥狀可以不治療,出現癥狀后再治療,但隨著人們認知的更新,考慮到不根治會傳染且隨時會發(fā)病等因素,現在的觀點是成年人一經發(fā)現即建議根除治療,留著是個隱患。四、感染現狀中國大概50%的感染率,和世界平均感染率大致持平,這也和中國在世界的經濟發(fā)達程度大致相當;發(fā)展中國家感染率約80%,發(fā)達國家感染率約40%。從某種角度說,一個地區(qū)的感染率和經濟發(fā)展水平及衛(wèi)生水平成反比,在中國也呈現出這種規(guī)律,發(fā)達地區(qū)感染率要低于欠發(fā)達地區(qū)。五、傳染和預防問題這么高的發(fā)病率,傳染是確定的!傳染的途徑主要是通過口-口傳播和糞口傳播??诳趥鞑サ臋C理是唾液里含有幽門螺桿菌,所以接吻、共餐會傳染,這個很好理解。糞口傳播的機理是含有幽門螺桿菌的糞便或者糞便微粒,污染了手、水源、食物,再通過口進入胃,當然,這種污染大部分時間是間接的、隱性的,從而容易被人忽略。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和以往的觀點不同,最新的研究傾發(fā)現,在獼猴、大鼠、豬、犬等動物胃粘膜內也發(fā)現幽門螺桿菌,說明幽門螺桿菌屬于人畜共患菌。這個發(fā)現的意義在于,傳染途徑又增加了一種,寵-人傳播,即寵物和人之間的相互傳播。那么如何預防傳染呢? 1、 需要人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比如飯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使用公筷、公勺等,這些老生常談的衛(wèi)生話題,有的人不以為然,其實都是有他們的道理的。注意餐具衛(wèi)生消毒,餐具在沸水中煮10分鐘以上或者消毒柜消毒可以殺死幽門螺桿菌。如果做不到,盡量用流動水徹底清洗餐具。竹木制品的筷子使用時間長了會破損、毛糙,且不容易干燥,更容易存留幽門螺桿菌,最好是三個月一換。人在上過廁所后沖馬桶最好蓋上蓋子再沖,因為馬桶在沖水時產生的氣溶膠會將糞便中的微生物、細菌帶入空中,隨后會降落在衛(wèi)生間的墻壁和其他物品上,造成二次污染。2、盡量不吃衛(wèi)生條件沒有保障的路邊攤、大排檔、外賣。這些地方吃飯人多的時候,餐具循環(huán)使用的比較快,上一個客人用過后簡單清洗接著下一個客人用,如果衛(wèi)生消毒不合格,傳播的風險就很大。說到這里,我要說多年以前看到的一個事兒,大概十多年以前,我在一家路邊攤看到一對夫妻賣水餃,可能是因為用水不方便,竟然只把客人用過的碗用餐巾紙擦一遍就給后面的客人用,當時真的把我這個鋼鐵直男都給惡心到了,最可氣的是那個男攤主把碗擦得還挺干凈,基本上看不出來沒洗,而且是在一個隱蔽的地方擦的,說明他沒少干這事。所以一定少去那些路邊攤、大排檔,你知道他們的餐具和食材都經歷了什么不堪的往事。3、確診感染的人在幽門螺桿菌根除成功之前餐具要單獨分開使用,以免傳染給家人。兒童餐具要專用,不要口對口喂食兒童,不要替兒童嘗試食物。 4、 家中如果發(fā)現有成年人感染,其他成年人最好也去檢查下,如果感染要同時治療。 5、養(yǎng)寵物的朋友們不要抱著你們的心肝寶貝親來親去,也不要和寵物共食食物,可能會相互傳染。六、兒童感染問題醫(yī)學上把14歲以下未成年人列為兒科的對象。以下說的兒童指的是14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兒童也會感染幽門螺桿菌,且比成年人更容易感染,感染率隨著兒童年齡增長呈遞增趨勢,年齡越大的兒童感染率越高,大部分成年人的感染都是兒童期感染的。那么兒童要不要常規(guī)檢查幽門螺桿菌呢?不需要。有幾個理由支持:①感染后危害相對較小。兒童感染幽門螺桿菌并引起嚴重疾病的較少見。②用藥受限,服藥依從性差。即使孩子檢查出有幽門螺桿菌,但對14歲以下兒童用抗生素治療有局限性,有些藥物不能用在兒童,對根治效果有影響。兒童吃藥無法好好配合也是個問題。③有自愈可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10%~20%的感染后不治療也能自愈(自發(fā)清除幽門螺桿菌),而成年人則一般不能自愈。④復發(fā)率高。14歲以下孩子即便根治后,再次復發(fā)的概率可達25%左右,而成年人復發(fā)不超過4%。什么情況下兒童需要檢查、治療?當兒童出現比較明顯的消化道不適癥狀建議檢查幽門螺桿菌及胃鏡,確診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淋巴瘤、胃癌家族史、長期不明原因的難治性缺鐵性貧血,或者準備長期吃非甾體類抗炎止痛藥等情況時建議積極檢查及根治。七、如何檢查常見的檢查方式為吹氣、抽血、病理、大便。吹氣分兩種,碳13和碳14,需要空腹吃一顆膠囊,碳13沒有放射性,什么人都可做,碳14有放射性,兒童和孕婦不能做。抽血是通過血液來查幽門螺桿菌抗體,抗體如果是陽性,只代表既往感染過,不代表現在有無感染;這樣查不準確。病理是胃鏡檢查時在胃竇取一塊組織,用尿素酶試紙或者顯微鏡觀察,因為取的組織是一個點,可能會因為沒有取到含幽門螺桿菌的組織而出現漏診(假陰性),但是只要查的是陽性就基本確定幽門螺桿菌感染,不會出現假陽性。也可以通過大便檢查,特別適用于無法完成吹氣檢查的嬰幼兒和有精神障礙的成年人。以上也說了很多了,但是還有治療沒有說,一下說的太多怕老鐵們看不下去,后面我在專門寫一下根治、根治失敗再治療的問題。老鐵雙擊666,要是覺的有用就點個紅心,點個關注!手機短視頻里賣藝的好像都是都以這個結尾,我也來一下!2020年12月23日
1844
1
2
-
2020年12月20日
10679
0
0
-
胡平副主任醫(yī)師 南通大學附屬醫(yī)院 中醫(yī)科 之前認真看過我的科普文章的朋友,還記得我講過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測方法嗎?很多人是在做胃鏡的時候使用快速尿素酶方法,并且以此結果為準。當我建議做碳呼氣試驗的時候會表示我胃鏡測過了呀?陰性的啊?包括部分醫(yī)務人員也會這么想,這不奇怪,因為教科書上說了兩種方法均可。今天我給大家舉個栗子,經過患者的同意且把患者姓名隱去了,前后一天做的。這是一個常規(guī)體檢的女性,沒有任何病史,也沒有任何胃部不適。這個患者是個典型的快速尿素酶假陰性。大家可以看到前后一天,一個陰性一個陽性,我們該相信哪個呢?肯定是后者。因為胃鏡快速尿素酶和取材部位有很大的關系,也就是和幽門螺旋桿菌定植部位有關。而呼氣試驗是整個胃內狀態(tài)的表示。所以我們更相信后者。當然如果患者病理中有檢測該細菌,則也可以病理檢測為準。有人提出我們需要治療嗎?他不屬于強烈推薦殺菌的指征(消化性潰瘍,胃粘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但是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幽門螺旋桿菌是胃癌的第一致病因素,是一級預防的關鍵。因此患者沒有明顯禁忌,我們建議殺菌治療。目前很多人也都知道幽門螺旋桿菌可以通過吃飯等再傳染,確實如此,但我們不能因為會再感染而置之不理。2020年12月12日
1156
0
0
-
劉繼喜主任醫(yī)師 北京宜和醫(yī)院 內科 盡管檸檬酸桿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可產生脲酶,可以使呼氣試驗陽性,然而瑕不掩瑜,尿素呼氣試驗操作方便、準確性較高而且不會受到幽門螺桿菌在胃內多灶性分布的影響,一直是國內外專家共識及指南中指定最受推薦的檢測幽門螺桿菌的方法。任何檢測手段,都會受到三大因素影響:儀器、試劑,受試者和檢測者。任何環(huán)節(jié)出現偏差,都會導致檢測結果的不準確。張英等寫的綜述較為詳盡,概況如下。在行呼氣試驗檢測前需了解患者的飲食習慣,如飲用綠茶,進食大蒜以及含有碳酸成分的食物、吸煙飲酒等等情況。然而對進食多長時間、多少總量會產生影響,以及食物的酸堿性是否對檢測結果有影響,目前缺乏統(tǒng)一共識。呼氣試驗檢測前必須停用抑酸藥(質子泵抑制劑即拉唑類或H2受體拮抗劑即替丁類)以及硫糖鋁至少2周,停用抗菌藥物、鉍劑至少4周。某些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藥包括含有黃連、大黃等清熱解毒成分的中成藥或者湯藥同樣需要停藥4周。1. 檢測儀器和試驗藥盒14C尿素呼氣試驗的液閃檢測儀和13C尿素呼氣試驗的紅外光譜檢測儀需要定期校準才能保證檢測性能的穩(wěn)定。藥盒應在干燥陰涼處(不超過20℃)保存,在24個月的有效期內使用,高溫或儲存時間過長,均可導致尿素揮發(fā)從而產生假陰性可能。膠囊制劑的尿素,可以避免由口腔菌群的作用導致尿素水解的問題。但在呼吸收集階段,尿素膠囊的快速轉運或其在胃中不完全的溶解導致了膠囊的呼氣試驗可能出現假陰性結果。2.受試者體檢者需要空腹或禁食水4小時后檢查,否則因胃內殘留食物等因素,影響尿素酶與尿素的充分接觸,導致假陰性的結果。3.檢查者樣氣采集時間和方法:①同一體檢者的2次樣氣采集分為0分鐘樣氣采集和30分鐘樣氣采集,采氣過早易導致假陽性,采氣過遲則易導致假陰性;②體檢者應在平靜呼吸狀態(tài)進行樣氣采集,深吸或屏氣后采氣均易導致假陽性;③采氣不足或采氣樣本泄漏導致檢測值降低??诜蛩貢r間及方法:①尿素取出包裝后,需立即口服。在外界停留太久,會導致尿素揮發(fā),產生假陰性結果,在口腔停留太久,易受口腔菌群的污染,產生假陽性結果;②體檢者應用100 ml涼水口服尿素。干吞或飲水過少,可影響尿素與尿素酶的充分接觸,使檢測結果產生偏差。參考文獻:張英,方向明,白濤,侯曉華. 尿素呼氣試驗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影響因素.臨床消化病學雜志,2020,32(3):197-202.2020年11月23日
3444
0
1
-
趙曉蕾醫(y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 (1)什么是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簡稱Hp,是一種革蘭氏陰性桿菌,該細菌生存能力極強,能夠在強酸性環(huán)境中生存,是目前發(fā)現的唯一能夠在胃里面生存的細菌。1982年,澳大利亞學者馬歇爾和沃倫成功從人的胃粘膜標本中分離出幽門螺桿菌,并證實HP與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的關系,并獲得了2005年的諾貝爾生理學獎/醫(yī)學獎。(2)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為什么大家都有?首先,幽門螺桿菌是一種感染性疾病,也是一種傳染病,和新冠病毒COVID-19一樣,可以在人群中流行。全球看來,東方感染率高,西方較低,意味著越落后的地方,人群感染率越高。中國的平均感染率在50%~70%左右,也就是說全國大約有8億人感染。 (3)幽門螺桿菌HP可導致哪些疾?。靠蓪е孪兰膊∪缂毙?、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胃癌,MALT淋巴瘤。還可導致胃腸道外疾病:如血液病中缺鐵性貧血,ITP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皮膚病中的慢性蕁麻疹,口腔異味,牙周疾病等。HP是胃癌的I類致癌因子,根除HP可以降低胃癌發(fā)病率,但是不要恐慌,感染HP的人中不到1%發(fā)生胃癌,沒有必要為此焦慮。(4)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會有哪些癥狀?為什么很多人無癥狀?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后癥狀是非常多樣的,每個人表現不一樣。有相當一部分人是無癥狀感染者。還有一部分人表現為消化不良:上腹不適,飽脹感,隱痛,早飽。一部分人為潰瘍的表現:腹痛,周期性,和進食明顯相關。有部分人有口臭(當然,口臭絕大部分原因是口腔本身的問題,如牙周疾病,牙結石等)。(5)怎樣檢測幽門螺桿菌?抽血準嗎?準確的方法:C13或C14呼氣試驗:無創(chuàng),簡單,安全,靈敏。首選C13,放射性低,兒童、孕婦、老年人都適合。但是,呼氣試驗前一個月內盡量避免應用藥物,PPI類如奧美拉唑等或動力藥物如嗎丁啉等,會影響檢測結果。胃鏡取活檢:準確,還可以判斷有無胃炎,潰瘍,胃癌,但是是侵入性操作。抽血查抗體,不準確,抗體陽性只意味著感染過HP,不能用于根除后復查。還可以查糞便抗原,優(yōu)點不受藥物應用影響。 6)我需要殺菌治療嗎?以下幾種情況,如感染幽門螺桿菌,建議殺菌:潰瘍?。簹ALT淋巴瘤:殺慢性萎縮性胃炎:殺胃癌術后:殺胃癌家族史:殺 有心腦血管疾病,長期應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抗血小板的人群:殺(根除HP會減少消化道出血的風險 有消化不良癥狀:殺 要求殺菌:殺 (7)怎樣根除幽門螺桿菌?新西蘭蜂蜜或者抗幽門螺桿菌牙膏靠譜嗎?藥物“PPI+鉍劑+兩種抗生素”的四聯療法(14天)是推薦的治療方案。除此之外,牙膏或者蜂蜜不靠譜。具體方案,請來醫(yī)院咨詢消化科醫(yī)生。請不要自己擅自用藥!因為抗生素的使用有很多風險,需要根據患者合并疾病綜合判斷!現在講講大原則和小細節(jié):大原則:提高首次根除率。因為細菌有耐藥的問題,兩種抗生素的選擇大有學問,首次根除選擇效果好,耐藥率低,副作用小,適合大多數人的方案。阿莫西林是青霉素類的抗生素,殺菌效果好,如青霉素不過敏的患者,首選阿莫西林。青霉素過敏患者,可選用其他抗生素,具體咨詢消化科醫(yī)生。小細節(jié):服藥方案: PPI、鉍劑:飯前服,抗生素:飯后服;服藥時間:14天,不要過短或過長。依從性:嚴格按照醫(yī)囑,戒煙戒酒。一旦開始,盡量堅持,如果隨意中斷,易引發(fā)細菌耐藥。治療后復查:治療14天,停藥1個月后復查C13呼氣試驗明確是否根除成功。(8)四聯藥物治療過程中有什么不良反應嗎?大便發(fā)黑:正常。因為治療藥物含有鉍劑,藥物代謝后出現的假性黑便。停藥后消失。還會有其他表現,如乏力、頭暈,腹脹,口苦,稀便等。一般,停藥后消失。一般來講,藥物相對安全。少部分患者可能有重度的惡心,嘔吐,腹痛等消化道刺激癥狀(抗生素對胃腸道的刺激,所以飯后吃),或者有明顯的皮疹(藥物出現過敏),需要及時就醫(yī),選擇停藥。(9)根除成功了,我是不是不會再得幽門螺桿菌了?不是!好消息:成人如果根除成功后再感染概率極低;壞消息:因為HP是傳染病,家人感染或者外出聚餐,還是有可能中招。怎樣預防:勤洗手:飯前便后洗手餐具消毒口腔衛(wèi)生:飯后漱口,每天刷牙,定期洗牙,減少HP在口腔的定植分餐:使用公筷、公勺。家庭:家人同時檢測幽門螺桿菌,同時治療;(10)根除失敗了,怎么辦?一般建議第一次根除失敗后,停藥3-6個月進行第二次補救方案,具體方案需咨詢消化科醫(yī)生,倡導個體化治療。可以嘗試通過做細菌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選擇敏感的抗生素,并可以應用益生菌、聯合中醫(yī)中藥治療。(11)得了幽門螺桿菌,我需要做胃鏡嗎?有報警癥狀(如貧血,消瘦,腹部包塊,黑便、嘔血等),做!年齡大于40歲:建議做,有體檢的目的;有胃癌家族史:做!首先,需要明確胃鏡的目的,胃鏡檢查主要是針對胃內有無病變,篩查腫瘤。之后我會開專題講什么時候需要做胃鏡。幽門螺桿菌可以引起胃炎,炎癥發(fā)展可以為萎縮、腸化、進而有癌變的風險。幽門螺桿菌根除后,炎癥會減輕,但是如果有萎縮腸化,這些病變是很難逆轉的,需要定期進行組織學的監(jiān)測,所以根除HP后,醫(yī)生也會對有些患者要求復查胃鏡。(12)孩子怎么辦,需要查幽門螺桿菌嗎?需要治療嗎?不建議14歲以下兒童對幽門螺桿菌的檢查和根治治療。全球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高達50%,易感人群是老人與小孩,且成人感染者多是在兒童期獲得。由于根除方案含有大劑量抗生素和鉍劑,療程也較長,對兒童的正常菌落會造成影響,也會產生耐藥性和重金屬蓄積風險,除非符合指征,一般不建議兒童根除。兒童是易感人群,根除后再感染幾率要比成人高,要根除幽門螺桿菌往往需要聯合用藥,兒童器官發(fā)育不成熟,容易發(fā)生不良反應,而且兒童依從性差,一旦用藥就不能隨便停藥,否則易引起菌群耐藥性,為以后根治帶來更大的困難。但如果出現胃十二指腸潰瘍根除幽門螺桿菌獲益大,有消化潰瘍的兒童推薦檢測和治療。(13)治療幽門螺桿菌后,我還是不舒服?1、沒有根除成功2、四聯治療中抗生素對胃有刺激,等待一段時間,會好轉。3、可能有其他的問題,有潰瘍,胃癌等。4、存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情緒、睡眠相關。5、存在其他疾病:肝膽胰疾病等,和胃病混淆。2020年11月13日
3249
0
9
-
2020年10月30日
7804
0
1
-
李保雙主任醫(yī)師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 消化科(脾胃病科) 我國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為50%左右,也就是說,有將近7億人感染過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越來越為人們重視。 幽門螺桿菌的發(fā)現 1979年,澳大利亞病理學醫(yī)生羅賓·沃倫在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竇黏膜組織切片上,觀察到一種彎曲狀細菌。 1981年,羅賓·沃倫與消化科醫(yī)生巴里·馬歇爾,以100例接受胃鏡檢查及活檢的胃病患者為對象進行研究,證明這種細菌的存在確實與胃炎相關。經過多次失敗之后,兩人成功培養(yǎng)和分離出了這種細菌,并且發(fā)現了這種細菌在胃炎和胃潰瘍等疾病中的作用。 1984年,兩人的成果發(fā)表在《柳葉刀》雜志上,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 兩人也因為在幽門螺桿菌方面的貢獻,被授予2005年諾貝爾生理或醫(yī)學獎。 幽門螺桿菌的特點 幽門螺桿菌屬于革蘭氏陰性桿菌,微厭氧。我們都知道,胃液是強酸性的,細菌很難在胃液中生存。而幽門螺桿菌呈螺旋式結構,能夠鉆透胃粘膜表面的粘膜,寄生在黏液中靠近胃粘膜上皮的相對中性的環(huán)境中。 在感染幽門螺桿菌之后,數周或數月即可引發(fā)慢性淺表性胃炎,數年或數十年后發(fā)展為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等,最終可導致胃癌。幽門螺桿菌的感染使得胃癌的風險大大增加。 幽門螺桿菌的危害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炎、危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癌、胃粘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等多種疾病的病因,如果任由感染持續(xù),最終可導致胃癌的產生。 感染癥狀 1、 早期 大多數患者在感染早期沒有任何癥狀,少部分可有急性胃炎的癥狀,如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等。 2、 慢性表現 幽門螺桿菌感染數周或數月之后可造成慢性胃炎,腹痛、腹脹、惡心、反酸、噯氣等癥狀; 幽門螺桿菌的長期感染,可造成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表現為慢性、節(jié)律性腹痛,呈周期性發(fā)作。 傳播途徑 幽門螺桿菌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包括糞-口傳播和口-口傳播,其方式主要有: 1、 食用不潔食物,或飲用不潔的水; 2、 與感染者共同就餐,或親密接觸; 3、 餐具消毒不徹底; 4、 接觸傳染者唾液、體液、糞便等排泄物后未洗手就餐; 5、 口對口喂食,尤其是家長親吻嬰兒或用嘴喂飯; 6、 在傳染者進行消化內鏡檢查之后,未徹底消毒滅菌,導致其他人檢查時感染。 檢查方法 目前對于幽門螺桿菌的的檢查方法主要有四種: 1、 尿素呼氣試驗 快速、準確、無痛苦,主要包括13C-UBT和14C-UBT兩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碳十三和碳十四呼氣試驗。需要注意的是,14C-UBT可造成放射性污染,不適合小孩和孕婦。 2、 糞便幽門螺桿菌抗原檢測 幽門螺桿菌附著于胃粘膜上皮細胞表面,會隨著細胞的快速更新、脫落而脫落,并隨糞便排出。在糞便中檢查抗原可了解有無幽門螺桿菌感染??焖?、簡便且敏感性較高。 3、 幽門螺桿菌血清學檢測 幽門螺桿菌感染后,血清中抗體出現需要半年左右,所以早期檢查容易出現假陰性。在幽門螺桿菌被根除后,抗體水平下降緩慢,一般1~2年才能轉陰。因此,檢測結果陽性,表明患者可能曾經感染過幽門螺桿菌,或正在感染期間,不能區(qū)分感染的具體情況。所以,幽門螺桿菌血清學檢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多用于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流行病學調查。 4、 胃鏡檢查 胃鏡檢查可直接取得病灶部位標本,準確、全面,但是需要時間長,操作繁瑣,適用于癥狀明顯,或其他檢查不能明確的患者。 治療方法 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治療主要以抗生素為主,也可聯合中醫(yī)治療,少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1、 抗生素治療 包括三聯療法和四聯療法,目前多采用四聯療法,三聯療法可產生多重耐藥,已經較少應用。四聯療法由質子泵抑制劑+鉍劑+兩種抗生素組成,抗生素的選擇有四環(huán)素、甲硝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等。具體用藥方法和療程需要醫(yī)生根據病情制定。 2、 中醫(yī)治療 在抗生素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中藥治療,可減輕癥狀,減少治療中出現的不良反應,提高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 3、 手術治療 大多數患者可以通過藥物治療根除,只有極少數患者需要手術治療。如出現巨大潰瘍、難治性潰瘍、大量出血、急性穿孔、惡性腫瘤的患者。 預防措施 幽門螺桿菌是可防可控的,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衛(wèi)生習慣,可以避免幽門螺桿菌感染。 1、 飯前、便后洗手; 2、 吃經過高溫加熱后的食物,喝開水,拒絕吃生肉,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凈、削皮; 3、 集體用餐采用分餐制,使用公筷,注意食具消毒,避免接觸感染; 4、 杜絕家長用嘴喂食兒童,或咀嚼后喂食; 5、 注意口腔衛(wèi)生,飯后刷牙或漱口,定期更換牙刷,消毒杯具; 6、 感染幽門螺桿菌后積極治療,與家人分餐,自用餐具做好高溫消毒,也建議家人及早進行檢查、治療。2020年10月22日
3993
0
8
-
龔鴻主任醫(yī)師 云南大學附屬醫(yī)院 肛腸科 幽門螺桿菌,可謂大名鼎鼎,全國約7億人被它困擾。它除了與各種胃病、胃癌密切相關外,還有數十種其他疾病與它相關。 今天 就讓我們一起來全面了解一下它的廬山真面目! 什么是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簡稱Hp,是一種革蘭氏陰性桿菌,該細菌生存能力極強,能夠在強酸性環(huán)境中生存,是目前發(fā)現的唯一能夠在胃里面生存的細菌。由于我國的共餐習慣,大家都是通吃一碗菜,也很少使用公筷,所以感染率高,約有56%的人群感染。 △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 幽門螺桿菌有什么危害? 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多數感染者并無癥狀和并發(fā)癥,但幾乎均存在慢性活動性胃炎,亦即幽門螺桿菌胃炎,感染者中約15%-20%發(fā)生消化性潰瘍,5%-10%發(fā)生消化不良,約1%發(fā)生胃惡性腫瘤[胃癌、黏膜相關淋巴樣組織( MALT)瘤]。 △幽門螺桿菌的危害 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途徑 幽門螺桿菌可通過糞口途徑,口口途徑傳播。 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的糞便中存在幽門螺桿菌,如果污染水源,健康人飲用了含幽門螺桿菌的水,可以被傳染。 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的口腔中也可能存在細菌,一起吃飯、接吻、使用不潔餐具、母嬰傳播、唾液傳播等都有可能傳染幽門螺桿菌。 特別是口對口喂小孩,極容易將幽門螺桿菌傳染給小孩。 △幽門螺桿菌傳播途徑 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 理論上,疫苗的預防效果最好,如乙肝疫苗,能有效預防乙肝。但是,目前幽門螺桿菌疫苗還在實驗階段,沒有在臨床上使用??赏ㄟ^以下措施降低幽門螺桿菌感染率。 少去不衛(wèi)生的地方用餐,特別是路邊攤,那里的餐具可能消毒不合格。 進餐時使用公筷,不將食物嚼碎了喂小孩,餐具要定時消毒,高溫可以殺滅幽門螺桿菌,用沸水煮沸10到15分鐘即可。 個人的生活用品一定要分開使用,不要共用牙刷,碗筷等等。 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鹽,飲食清淡,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多鍛煉身體,提高自身免疫力。 怎么檢測幽門螺桿菌? 害怕幽門螺桿菌感染了,如何檢測呢? 首選C14或者C13呼氣試驗,無創(chuàng),無痛、準確,30分鐘出結果。 胃鏡下可行快速尿素酶檢測,還可以觀察有無胃炎,胃潰瘍,胃癌等情況。 還可以檢測糞便和血液,目前在臨床上應用的較少。 △呼氣試驗檢測幽門螺桿菌 哪些人需要根除? 以下是《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推薦的根除指征: 如何根除? 符合根除指征的均推薦接受治療,推薦四聯療法,同時口服四種藥物,療程10-14天,根治率可達90%左右。 四聯療法:質子泵抑制劑(PPI)+抗生素1+抗生素2+鉍劑 PPI:PPI(拉唑類)在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治療中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內pH從而增強抗生素的作用,包括降低最小抑菌濃度、增加抗生素化學穩(wěn)定性和提高胃液內抗生素濃度。 標準劑量PPI為艾司奧美拉唑20mg、雷貝拉唑10mg(或20mg)、奧美拉唑20mg、蘭索拉唑30mg、潘托拉唑40mg、艾普拉唑5mg,以上選一,餐前半小時服用。 抗生素組合: 推薦的幽門螺桿菌根除四聯方案中抗生素組合、劑量和用法 注:抗生素組合餐后服用 阿莫西林抗幽門螺桿菌感染作用強,不易產生耐藥,不過敏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是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治療的首選抗生素。青霉素過敏者可用耐藥率低的四環(huán)素或呋喃唑酮替代阿莫西林。 青霉素過敏者可選擇: 1、四環(huán)素+甲硝唑或呋喃酮 2、四環(huán)素+左氧氟沙星 3、克拉霉素+呋喃酮 4、克拉霉素+甲硝唑 5、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 注:難以獲得四環(huán)素或四環(huán)素有禁忌時,可選擇第3、4、5種抗生素組合方案。注意方案4和5組合的2種抗生素對幽門螺桿菌耐藥率已很高,如果選用,應盡可能將療程延長至14d。 鉍劑:鉍劑的主要作用是對幽門螺桿菌耐藥菌株額外地增加30%-40%的根除率,標準劑量鉍劑為枸櫞酸鉍鉀220mg(果膠鉍標準劑量待確定)。 含左氧氟沙星方案不推薦用于初次治療,可作為補救治療的備選方案。以上方案10或14天一個療程,治療結束后1個月復查。一旦開始治療,必須堅持,不可隨意中斷或停止,否則易引起菌群耐藥性給日后根除帶來更大的困難。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一定得胃癌?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幽門螺桿菌經口到達胃粘膜后定居感染,會引發(fā)慢性、淺表性胃炎,時間再長就會發(fā)展成為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等,而后者是導致胃癌最危險的因素。 其實胃癌的病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很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雖然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陽性的查出率越高,患胃癌率越高,但是,幽門螺桿菌陽性并不是絕對會發(fā)展成胃癌,它只是胃癌發(fā)病的幫兇,只要出現癥狀盡早治療即可,大可不必驚慌。 大約只有1%的感染者最終會發(fā)展為胃癌。 但是反過來說,不感染幽門螺桿菌,也不一定就不得胃癌。 孩子感染了怎么辦? 全球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高達50%,易感人群是老人與小孩,且成人感染者多是在兒童期獲得。 由于根除方案含有大劑量抗生素和鉍劑,療程也較長,對兒童的正常菌落會造成影響,也會產生耐藥性和重金屬蓄積風險,除非符合指征,一般不建議兒童根除。 也有報道,根除后可能對免疫力有負相關。 成人根除幽門螺桿菌后再感染率是比較低的,但兒童是易感人群,根除后再感染幾率要比成人高,要根除幽門螺桿菌往往需要聯合用藥,兒童器官發(fā)育不成熟,容易發(fā)生不良反應,而且兒童依從性差,一旦用藥就不能隨便停藥,否則易引起菌群耐藥性,為以后根治帶來更大的困難。 綜上所述,不建議14歲以下兒童對幽門螺桿菌的檢查和根治治療。 但如果出現胃十二指腸潰瘍根除幽門螺桿菌獲益大,有消化潰瘍的兒童推薦檢測和治療。 治療后什么時候復查? 建議吃完藥以后,至少間隔一個月之后復查,復查也是做吹氣試驗,如果是陰性,恭喜你,你已經治好了。 需要注意的是,復查前,要停用各種抗生素、清熱解毒類中藥一個月以上,抑酸劑、鉍劑一周以上,避免出現假陰性。 成人根除后的5年再感染率<5%;但是還需要注意預防。2020年10月19日
3426
0
1
-
陳杰副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胃外科 什么是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如何傳染?感染幽門螺桿菌就一定會得胃癌嗎?今天就一起聊一聊關于幽門螺桿菌的那些事!什么是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Hp)是一種單極、多鞭毛、微厭氧的革蘭氏陰性桿菌,寄生在胃腔內,黏附于胃粘膜及細胞間隙。1983年由澳大利亞科學家發(fā)現,是目前發(fā)現的唯一能在胃腔內生存的細菌。目前我國Hp感染率約50%。為什么會感染幽門螺旋桿菌?Hp通過哪些方式傳染? 人是幽門螺桿菌的唯一傳染源,主要存在唾液、牙菌斑、胃和糞便里。Hp傳染力極強,可通過糞-口、口-口等途徑傳染,呈“家庭聚集現象”。感染者的糞便中可能存在Hp,若污染飲用水或食物后,健康人接觸可能會被傳染。由于我國沒有實行分餐,很少使用公筷,導致我國Hp感染率高。另外,感染者的口腔中也可能存在Hp,因此接吻也有可能傳播該菌。感染Hp后可能出現哪些癥狀?幽門螺桿菌感染后,一般情況很難察覺,因為Hp感染后沒有特征性的癥狀。但存在以下癥狀時,就要留心了:1.長期上腹部飽脹不適、隱痛,有時發(fā)生噯氣、反酸、惡心、嘔吐。2.難以言表的口腔異味。如何查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常用的檢查方法主要為呼氣試驗和胃鏡活檢兩種。(1)非侵入式檢查-呼氣試驗 碳13、碳14尿素呼氣試驗法:檢查方式很簡單,吹口氣就能完成。具有無痛苦、靈敏度高、檢出率和符合率高的特性,是近年來很受歡迎的一種檢測幽門螺桿菌的方法。(2)侵入式檢查-胃鏡活檢 胃鏡除了可以看到胃腔內部的情況,還可以取一些組織做病理活檢,在做活檢的同時可以對幽門螺桿菌進行檢測。感染了Hp要怎么根除? 現在根除幽門螺桿菌的醫(yī)療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如果幽門螺桿菌呈陽性,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相應治療。根除Hp需服用抑制胃酸的藥物(PPI)、兩種抗生素及鉍劑,療程一般為10~14天,根除率達90%以上。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會發(fā)展成胃癌嗎? Hp感染是胃癌發(fā)生的環(huán)境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一旦感染Hp,均會引起慢性胃炎,在胃黏膜萎縮和腸化生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在腸型胃癌發(fā)生中,Hp感染是關鍵性的因素。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也認定Hp是胃癌的I類致癌原。但Hp感染并不等同于得了胃癌,也就是說,并不是Hp感染的人群一定會發(fā)展為胃癌。但必須警惕Hp感染者發(fā)生胃癌的風險。因此,Hp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須的致癌因子,但根據《2019中國幽門螺桿菌根除與胃癌防控專家共識》,建議Hp感染后及時規(guī)范抗Hp治療。那么胃癌有哪些早期表現呢?如何早期發(fā)現胃癌? 其實在我們國家,70%以上的患者發(fā)現胃癌的時候已經處于中晚期了,因為胃癌沒有特異性的早期表現。但是,一旦出現出現上腹部疼痛、悶脹不適、食欲不振、伴有泛酸燒心、噯氣或黑便,以及出現不明原因的貧血、體重減輕、消瘦和疲倦無力等表現時,就要高度重視是不是胃出了問題。因此,我們提醒大家,千萬不能忽略自己身體發(fā)出的“不良信號”,一旦身體出現上述癥狀,請及時到醫(yī)院接受進一步的檢查。同時,我們也建議對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40歲以上、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應每年接受一次胃鏡檢查,從而可以早期發(fā)現胃癌。 養(yǎng)成好習慣,遠離胃癌1、不吃霉變的食物和腌菜。霉菌中有些是產毒真菌,是很強的致癌物質,同時食物在產毒真菌作用下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和二級胺,而腌菜中含有大量此類物質,在機體內可合成亞硝胺類化合物而致癌。2、不吃或少吃煙熏和油煎食物。熏魚和熏肉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質,如3-4苯并芘和環(huán)芳烴。油炸、烘烤、燒焦食物和重復使用的高溫食油中也含有此類致癌物質。3、不吸煙、少飲酒。吸煙與胃癌有一定的關系,因為煙霧中含有苯并芘、多環(huán)芳香烴、二苯并卡唑等多種致癌和促癌物質,可導致食管癌和胃癌的發(fā)生。酒精本身雖不是致癌物質,但烈性酒會刺激胃粘膜,損傷粘膜組織,促進致癌物質的吸收。如果飲酒同時吸煙,其危害性更大,因為酒精可增強細胞膜的通透性,從而加強對煙霧中致癌物質的吸收。 讓我們一起從現在開始,從自我做起,全民?!拔浮薄榱俗约汉图胰说男腋?,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體檢,防微杜漸。畢竟,身體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奢侈品。2020年09月27日
2020
0
7
相關科普號

田九振醫(yī)生的科普號
田九振 主治醫(yī)師
東營市人民醫(yī)院
兒科
1粉絲2416閱讀

劉萍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萍 副主任醫(yī)師
荊門市中醫(yī)醫(yī)院
消化科
34粉絲2.3萬閱讀

韓俊毅醫(yī)生的科普號
韓俊毅 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東方醫(yī)院
胃腸外科
1707粉絲27.2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