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棟主治醫(yī)師 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 新生兒科 嬰兒鵝口瘡是一種常見病。面對寶寶反反復復出現的嬰兒鵝口瘡,寶媽們既心疼寶寶受病痛折磨,又憂慮長時間用藥可能帶來的不良反應和副作用。今天,我們來一起聊聊鵝口瘡的話題,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嬰兒鵝口瘡,學會如何防治。?一、什么是嬰兒鵝口瘡?嬰兒鵝口瘡,醫(yī)學上稱為“口腔念珠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癥。這種病菌常常在嬰兒的口腔、咽喉、食道和腸道內生長繁殖,導致口腔黏膜上出現白色或灰白色的斑點或斑塊,由于鵝口瘡的白屑形狀和顏色與鵝的嘴巴相似,因此得名“鵝口瘡”。?二、嬰兒鵝口瘡的癥狀有哪些?嬰兒鵝口瘡的主要癥狀包括:口腔黏膜上出現白色或灰白色的斑點或斑塊,這些斑塊不易擦掉,強行擦掉后,下面的黏膜會出現充血。寶寶可能會因為口腔不適而拒絕進食,或者吃奶時哭鬧不安。有些寶寶還可能出現低熱、流口水等癥狀。?三、嬰兒鵝口瘡的成因是什么?1.衛(wèi)生問題:白色念珠菌是皮膚的寄生菌之一,寶寶可能通過吃手等途徑,把病原菌帶入口腔。2.母體傳染:媽媽在分娩時,如果陰道內有念珠菌感染,可能通過產道傳染給嬰兒;也有研究發(fā)現,母乳喂養(yǎng)的寶媽,乳房白色念珠菌的寄生數量增加。3.長期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會破壞口腔內的菌群平衡,使念珠菌得以大量繁殖。4.寶寶免疫力低下:在早產寶寶中比較常見。5.營養(yǎng)不良:寶寶營養(yǎng)不良,會導致口腔黏膜抵抗力下降,易受感染。?四、如何預防和治療嬰兒鵝口瘡?1.保持口腔衛(wèi)生:隨時清潔寶寶的小手、奶瓶、玩具等物品,保持口腔衛(wèi)生。喂奶前后,可以用溫開水輕輕擦拭寶寶的口腔黏膜。2.均衡營養(yǎng):合理添加輔食,保證寶寶營養(yǎng)均衡。3.注意寶媽衛(wèi)生:寶媽在孕期和哺乳期要特別注意個人衛(wèi)生,如有乳頭刺痛或有癢感,可能提示乳頭處有念珠菌感染,應及時治療,避免傳染給寶寶。4.合理使用抗生素:寶寶生病時,應在醫(y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濫用。5.如果寶寶已經感染了鵝口瘡,需要及時就醫(yī)治療。醫(yī)生會根據寶寶的病情,開具抗真菌藥物??赡苡玫降乃幬锢纾褐泼咕胤弁磕ㄔ邬Z口瘡處,每日2次,連用1-2周;1-2%碳酸氫鈉溶液涂抹口腔。?五、制霉菌素安全嗎?制霉菌素是一種多烯類廣譜抗真菌藥物,對念珠菌屬的抗菌活性高。它通過與真菌細胞膜上的甾醇結合,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影響細胞膜的完整性,從而破壞真菌正常的新陳代謝,發(fā)揮抗真菌作用。這種作用機制使得制霉菌素能夠有效地抑制鵝口瘡的病原體——念珠菌的生長和繁殖。制霉菌素在口腔內使用時不會被口腔黏膜吸收,即使口服后胃腸道也不吸收,幾乎全部自糞便內排出。這意味著藥物在口腔內發(fā)揮治療作用的同時,不會對身體其他部位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六、鵝口瘡反復發(fā)生怎么辦?這種情況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若母乳喂養(yǎng),還可能需要母嬰一起治療。?總之,嬰兒鵝口瘡雖然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疾病,有時在嬰兒期還會反復出現。注意預防,及時治療,即可有效控制病情,寶媽們無須有太大的心理負擔。希望通過今天的科普文章,大家能對嬰兒鵝口瘡有更深入的了解,為寶寶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2024年06月16日
262
0
1
-
陳棟主治醫(yī)師 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 新生兒科 小伙伴們大家好,今天我們來克服一下嬰兒鵝口瘡。嬰兒鵝口瘡是一種非常討厭的疾病,因為它常常在嬰兒口內反復的發(fā)生,主要的表現就是在嬰兒口腔內形成了一種白色的凝乳狀物,這種白色凝乳狀物用棉簽很難實現。 那么。 鵝后瘡究竟是什么問題呢?它是一種白色念珠菌的感染體質,這種菌寶爸寶媽們也不用太害怕,因為在日常中我們經常見到志生菌,而且志生菌是我們皮膚和口腔黏膜中的正常寄生菌。治療惡口瘡主要依賴兩個藥物,第一個藥物就是致敏菌素。致敏菌素我們通常買到的是片劑,不用擔心,我們把一片雜成粉分成10份,每次取一份涂到寶寶的口腔里面。 第二種藥物是碳酸氫鈉,市面上買到的碳酸氫鈉常常是5%,我們需要把它1:1.5的稀釋,也就是說一份碳酸氫鈉需要兌上1.5份的水,然后給寶寶涂抹口腔,每日兩次。有些寶媽寶媽也反映了問題,我一用藥落口瘡就沒有了,但是我一旦停藥,惡口瘡就出現這種情況,怎么辦呢?這種情況就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有的時候光治寶寶還不行,還需要寶寶和寶媽同時治療,因為在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里面。 寶寶和寶媽之間可能存在交叉感染,光是寶寶其實是不管用的,需要寶寶和寶媽一同進行治療,那么治療用什么呢2024年06月14日
69
0
1
-
付朝杰副主任醫(yī)師 棗莊市婦幼保健院 新生兒科 寶寶鵝口瘡時經常有醫(yī)生會開些5%碳酸氫鈉,給孩子涂抹口腔,用以治療鵝口瘡,往往效果也不錯。這是因為白色念珠菌最適合的生存環(huán)境時PH5.5左右,是弱酸環(huán)境,而使用碳酸氫鈉(2%)后,處于堿性環(huán)境,抑制其生長。但是,因為白色念珠菌在感染時,處于菌絲相,而菌絲相在中性或者堿性環(huán)境下都能生存的,所以,有時會發(fā)現使用碳酸氫鈉對治療鵝口瘡效果不佳。并且,如果使用碳酸氫鈉的濃度不對的話,可能加重鵝口瘡。所以,目前,不推薦單獨使用碳酸氫鈉,可以在使用制霉菌素前,用碳酸氫鈉沖洗或者擦洗下口腔,之后再涂上制霉菌素,這樣是可行的。不用行不行,當然行。2022年03月15日
387
0
0
-
付朝杰副主任醫(yī)師 棗莊市婦幼保健院 新生兒科 1.制霉菌素涂抹口腔患處?!裰泼咕啬芤种瓢咨钪榫纳L和繁殖,是鵝口瘡的常用藥物。●建議使用制霉菌素混懸液,但是國內有的是制霉菌素片,沒有配好的溶液。所以,需要自己配(某些高端私立醫(yī)院可以提供配置好的)。制霉菌素基本不溶于水,但比較容易溶于油脂,所以,可以把它碾成粉末后,放到甘油或者家里的食用油中配好。配成10萬單位/ml的使用。上圖是國外賣的制霉菌素混懸劑100000單位/ml的●配好的混懸液,要放冰箱冷藏保存,否則會失效。●在孩子吃奶、吃飯后用該藥物涂抹孩子口腔,這倒不是怕藥物被吃到孩子肚子里,因為這個藥物吃后也基本不會吸收,會隨著大便排除體外,而是為了讓藥物盡可能在口腔內多留一會。在口腔處作用時,也不會經粘膜吸收入血,所以,也不用擔心藥物過量影響孩子?!駥τ谛律鷥海ㄐ∮?8天的寶寶),每次使用1ml,分成兩份,分別涂抹兩側口腔,白斑處一定要涂抹全,如果量不夠,可以加量,反正也不吸收,該藥每天使用4次,孩子癥狀多在幾天內能見到效果,比如范圍減小。但是藥物一定要使用到癥狀消失后2天,大約2周左右,如果很快見效,也建議至少使用10天,不能見好就停,否則會反復!●對于嬰兒(大于28天,小于1歲的孩子),每次使用2ml,分成兩份,分別涂抹兩側口腔,每天使用4次,療程同上?!駥τ诖笥?歲的孩子,如果是輕度的鵝口瘡,就是鵝口瘡占整個口腔面積的50%以下,沒有深部的感染,首選制霉菌素治療。每次4-6ml,分成兩份,分別涂抹兩側口腔,每天使用4次,療程同上。2.氟康唑口服氟康唑有抑制和殺滅白色念珠菌的作用,口服不受食物影響,吸收完全,之后進入各種體液和皮膚,在皮膚中的濃度比血液中還要高,所以口服該藥物治療口腔或皮膚念珠菌病非常有效。其總體治療效果比制霉菌素好,嚴重的,制霉菌素治不好的,都用這個?!駥τ诖笥?歲的孩子,如果是鵝口瘡程度大于輕度,建議口服氟康唑(大扶康),第1天每次6mg/kg,一日1次,之后每次3mg/kg,一日1次,每日最大劑量200mg,使用到沒有癥狀后2天,大約7-14天?!袼泻⒆樱谑褂弥泼咕貨]有效果時,都可以直接口服氟康唑,使用方法同上。2022年03月15日
850
0
3
-
付朝杰副主任醫(yī)師 棗莊市婦幼保健院 新生兒科 鵝口瘡,又叫 霉菌性口腔炎,最常見的是由“白色假絲酵母菌(也叫做‘白色念珠菌’)”感染導致的。 它往往長在寶寶口腔的唇、頰、舌等部位的黏膜表面,表現為不規(guī)則的白色斑塊。和奶漬不同,這種白斑很難擦掉,如果用力擦去白斑,會看到下方紅色、破損的黏膜。 需要醫(yī)生面診。 大多數患有鵝口瘡的寶寶都沒有其他癥狀,但有一些寶寶可能因為喂養(yǎng)的時候接觸到白斑部位不舒服而哭鬧,影響飲食。 為什么寶寶會患鵝口瘡?“白色念珠菌”這種真菌原本就存在于我們的口腔,是口腔正常微生物群的一種。 約60%的健康人群口腔中可檢出白色念珠菌。家里再干凈,寶寶的口腔里也有可能駐扎著真菌。 雖然免疫功能弱的孩子更容易發(fā)生真菌感染,但是一些免疫功能正常的健康嬰兒也可以得鵝口瘡。因此,鵝口瘡并不等同于免疫功能弱。 導致“腳蘚”的皮膚癬菌,通常是毛蘚菌等導致的,和導致“鵝口瘡”的白色念珠菌,完全不是一種真菌。寶寶的鵝口瘡不是被腳蘚傳染的。 不過,母親陰道或皮膚上的“假絲酵母菌感染”,卻是寶寶患鵝口瘡的危險因素。 得了鵝口瘡該怎么治療?絕大多數情況下,健康的足月兒和沒有免疫缺陷的孩子,發(fā)生患了鵝口瘡,局部抗真菌治療就可以治愈。如果是頑固性、反復復發(fā)、全身廣泛感染的孩子,醫(yī)生會建議評估真菌的種類和孩子的免疫情況。 用藥的劑量遠遠低于規(guī)范的治療劑量也會導致治療效果不好。 ① 1月以內的新生兒 健康足月兒可采用局部抗真菌藥物,首選制霉菌素,醫(yī)生會建議配制為10萬U/mL的混懸液給寶寶涂抹,每側頰部各使用0.5毫升(含5萬U制霉菌素),每天使用4次。 通常用藥幾天白斑就消失了,這時再堅持使用2~3天,以免白斑又再次出現,通常需要連用5~10天,不超過14天。 ②1月~12月的嬰兒 對于免疫狀態(tài)正常的寶寶,也首選制霉菌素混懸液,每側頰部各使用1毫升(含10萬U制霉菌素),每天4次。制霉菌素混懸液可以噴到口腔,或者用紗布、棉簽涂抹。 鵝口瘡通常在2周內消退,治療需要持續(xù)到消退后2~3天。 ③大于1歲的孩子 如果孩子近期沒有使用抗生素、吸入性糖皮質激素等等容易導致鵝口瘡的情況,醫(yī)生可能會評估孩子的免疫狀態(tài)。如果鵝口瘡的程度較重(鵝口瘡面積占整個口腔面積的50%以上),首選口服氟康唑治療,而不是首選涂抹制霉菌素了。 如果是免疫功能正常的孩子,輕度的鵝口瘡仍然可以局部使用制霉菌素混懸液,每次4~6毫升(含40~60萬U制霉菌素),一天4次,治療7~14天。能夠漱口的孩子先用藥液含漱,盡可能長時間含在嘴里,然后再吞下。 ④預防再次感染 在整個用藥的過程中,需要同時預防環(huán)境中的白色念珠菌再次進入寶寶的口腔。 例如:重復使用的奶瓶奶頭和安撫奶嘴需要在每次用過后煮沸消毒;喜歡吮吸手指和啃咬玩具的寶寶,也需要注意手衛(wèi)生,家人要定期清洗玩具。 另外,還有一個常見問題: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患了鵝口瘡,母親需要接受治療嗎? 只有醫(yī)生考慮媽媽有乳房皮膚假絲酵母菌感染時,才需要媽媽也進行治療。例如:媽媽有乳房疼痛、乳頭皮膚改變、曾經有陰道假絲酵母菌感染,或檢查發(fā)現假絲酵母菌陽性等。 具體的用藥方式和藥物選擇,和寶寶的鵝口瘡治療就不太一樣了。如果是局部使用抗真菌藥物,母乳喂養(yǎng)前還需要使用油劑(如橄欖油或椰子油)去除可見的殘留藥物,而不使用肥皂和水(避免刺激乳頭)。2021年08月03日
3799
0
2
-
2020年07月02日
3559
0
5
-
2020年05月19日
2547
0
0
-
2020年04月01日
1518
0
1
-
2020年02月12日
986
0
1
-
陳景洲副主任醫(yī)師 蒼南縣第三人民醫(yī)院 兒科 爸爸媽媽們發(fā)現寶寶口腔里開始出現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圍無紅腫,形似奶塊。這種現象稱為鵝口瘡(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由真菌感染,是兒童口腔的一種常見疾病。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多見于嬰幼兒。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Baby解析:白色念珠菌就是許多微生物中的一種,通常多發(fā)生在口腔不清潔、營養(yǎng)不良的嬰兒中,在體弱的成年人中亦可發(fā)生。白色念珠菌在健康兒童的口腔里也常可發(fā)現,但并不致病。)這種真菌有時也可在口腔中發(fā)現,當嬰兒營養(yǎng)不良或身體衰弱時可以發(fā)病。發(fā)生鵝口瘡的原因非常多:1.母親陰道有霉菌感染,嬰兒出生時通過產道,接觸母體的分泌物而感染。2.奶瓶、奶嘴消毒不徹底,母乳喂養(yǎng)時,媽媽的奶頭不清潔。3.接觸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嬰幼兒在6~7個月時開始長牙,牙床有輕度脹痛感,嬰幼兒愛咬手指,咬玩具,這樣就易把細菌、霉菌帶入口腔,引起感染。4.在幼兒園過集體生活,有時因交叉感染可患鵝口瘡。5.長期服用抗生素,或不適當應用激素治療,造成體內菌群失調,霉菌乘虛而入。常見有如下表現:1.口腔黏膜出現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圍無炎癥反應,形似奶塊。無痛,擦去斑膜后,可見下方不出血的紅色創(chuàng)面。斑膜面積大小不等,可出現在舌、頰、腭或唇內黏膜上。2.好發(fā)于頰、舌、軟腭及口唇部的黏膜,白色的斑塊不易用棉棒或濕紗布擦掉。 3.在感染輕微時,白斑不易發(fā)現,也沒有明顯痛感,或僅在進食時有痛苦表情。嚴重時寶寶會因疼痛而煩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難,有時伴有輕度發(fā)熱。4.受損的黏膜治療不及時可不斷擴大,蔓延到咽部、扁桃體、牙齦等,嚴重者可蔓延至食管、支氣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現呼吸、吞咽困難,少數可并發(fā)慢性黏膜皮膚念珠菌病,影響終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繼發(fā)其他細菌感染,造成敗血病。治療方法:制霉菌素片和小瓶的維生素AD滴劑10毫升的,把制霉菌素片弄成粉末混在AD滴劑里,用棉簽蘸了以后,涂在鵝口瘡處,4小時一次,2天左右就好了,注意媽媽乳頭也需要清潔,奶瓶也要高溫消毒。鵝口瘡不及時治療會很快蔓延的,在治療期間要注意口腔衛(wèi)生,避免上火,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是可以用生理鹽水清洗口腔的,如果癥狀嚴重的情況下最好及時去醫(yī)院治療。需要有相應的預防措施:1.產婦有陰道霉菌病時應積極治療,切斷傳染途徑。2.嬰幼兒進食的餐具清洗干凈后再蒸10~15分鐘。3.哺乳期的母親在喂奶前應用溫水清洗乳暈和乳頭;而且應經常洗澡、換內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時要先洗手。4.對于嬰幼兒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曬;寶寶的洗漱用具盡量和家長的分開,并定期消毒。5.嬰兒室應注意隔離和哺乳的消毒,以預防傳播。6.幼兒應經常性地進行一些戶外活動,以增加機體的抵抗力。7.在幼兒園過集體生活的幼兒,用具不可混用。感謝您對陳景洲的支持和關注,本人將更加努力讓爸爸媽媽了解國內外最先進的育兒理念,結合自身地區(qū)特色,科學養(yǎng)育健康聰明的寶寶!掃一掃,分享更多兒童健康資訊!2016年09月08日
7525
2
1
小兒鵝口瘡相關科普號

呂曉娟醫(yī)生的科普號
呂曉娟 主任醫(yī)師
杭州市兒童醫(yī)院
兒內科
2788粉絲29.8萬閱讀

王紅麗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紅麗 醫(yī)師
杭州口腔醫(yī)院
牙周粘膜科
24粉絲32.3萬閱讀

付朝杰醫(yī)生的科普號
付朝杰 副主任醫(yī)師
棗莊市婦幼保健院
新生兒科
1894粉絲653.4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