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濤主任醫(yī)師 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 腎內一科 艾灸注意什么:1、注意寒冷,注意保暖,注意在艾灸的時候,尤其是冬季不要碰冷水。2、艾灸期間不要生氣,如果生氣,氣賭經絡,艾灸就不會起作用,反之會加重氣血的瘀阻。3、大饑大飽不宜艾灸,饑餓艾灸容易暈灸,太飽艾灸氣血運行慢,容易發(fā)生腹脹。4、患有胃腸疾病的,艾灸期間不要吃食物,灸后半小時才可以吃飯。5、艾灸前最好喝溫開水200-250毫升,艾灸后要喝溫熱水200-250毫升,甚至更多一點。6、艾灸前可以洗溫水澡,艾灸后半小時,可以洗熱水澡,稍稍燙一點皮膚的溫度。7、有些人艾灸的時候,想泡腳,這樣可以節(jié)省時間,你可以泡熱水腳,水溫要高于50度。8、初次艾灸的人,一定要學會循序漸進逐漸適應熱度,逐漸增添灸具,不要一下子上的太多,身體會吃不消,顯得太燥。9、皮膚起泡,小的泡自己可以吸收,大的水泡,一定要挑破后在這里拔罐,使里面的病水盡量拔出。然后溫和灸,不要再使用艾灸罐,等泡痊愈后,可以繼續(xù)使用艾灸罐。如果泡在關節(jié)活動部位,要的等待結痂后在灸,關節(jié)部位不容易愈合。2018年04月19日
4158
0
1
-
夏懿主治醫(yī)師 上海市中醫(yī)醫(yī)院 中醫(yī)內科 這兩天,朋友圈都在刷這樣一個詞語~油膩的中年男人。其實男人到了中年,沒有幾個不油膩的,更多的是給人直觀形象上的油膩。 體重逐年增加,大腹便便,偏瘦的人也有啤酒肚。 頭發(fā)愛出油、面部油亮,脫發(fā)、頭發(fā)稀疏。 總是在清嗓子,感覺喉嚨有痰。 精神不振,頭暈困乏,怎么睡都睡不夠,懶動,稍微一動就渾身冒汗。 睡覺時鼾聲震天。 胃脹,胃難受,多吃點東西就成積食。 大便次數(shù)多,溏稀不成形,馬桶沖不干凈。 舌頭邊緣有鋸齒,俗稱“裙邊舌”。舌苔滑膩、白厚。 渾身是否有黏糊糊的感覺,老感覺不清爽。 看完以后,您中招了嗎?然而您知道嗎?這一切其實都是體內濕氣在作祟。 為什么會有濕氣?脾虛!那如何調理脾虛呢?接下來就教您幾招: 飲食療養(yǎng)脾胃有四怕:生、冷、撐、氣;生冷的食物,如各種冷飲、生的蔬菜水果等,會帶著寒氣進入身體,最容易傷及脾胃。此外,脾胃最怕?lián)?,饑一頓,飽一頓對它傷害最大。脾虛、脾不健運,忌油膩、肥甘的食物,比如牛奶、芝士等。在這里再給大家推薦幾款藥膳調理脾胃。 1.方便簡單的山藥薏米芡實粥 中醫(yī)講: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山藥性甘平,氣陰兩補,是培補中最平和之品,可健脾補虛,滋陰利濕,建議選擇新鮮的山藥,如果到藥房買,建議用干燥后的生山藥為佳。 薏米,主要的功效在于健脾祛濕,補肺化痰,和山藥同用,相得益彰。 芡實,和蓮子差不多,同屬蓮花科,味甘、澀,都有健脾止瀉作用,因其甘能補脾。但芡實的作用遠不止這些,它可以止腰膝疼痛,令耳目聰明,久食延齡益壽,去脾胃中之濕痰,即生腎中之真水,是健脾補腎的絕佳首選。 這三種食材可以說是同氣相求的好兄弟,都有健脾益胃之神效,但同時又各有側重。有不方便做在家熬制的朋友可以將三種打成粉(超市既有),平時煮粥加幾顆紅棗即可。 注:胃寒可去掉薏米;胃熱可去芡實換白扁豆,或偶爾換綠豆薏米粥,最祛濕熱,對肝旺脾虛,舌苔黃膩的人最為對癥。 2.蓮子豬肚湯 中醫(yī)講究以形補形,豬肚具有補虛損、健脾胃的功效;蓮子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此菜可健脾益胃、補虛益氣,易于消化,常食此湯有益脾胃的功效。 情志調理肝不郁,則脾不虛,大家都知道“茶飯不思”導致的肝郁氣滯有關,生氣動怒憂思郁結,都會導致肝氣不疏,橫逆克脾胃,導致腹脹氣滯,胃脘不適諸多病癥。要讓脾健康,就要養(yǎng)肝柔肝,順暢肝的氣機,讓肝氣可以正常疏泄,這樣肝木與脾土處于和諧關系。因此說,養(yǎng)脾就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永遠不要發(fā)怒,盡量減少發(fā)脾氣,這是舒肝養(yǎng)脾的一個重要因素。 生活起居1,中醫(yī)說脾主肌肉,要想強健脾胃功能,就得加強運動。 2,不宜在潮濕的環(huán)境里久留,在陰雨季節(jié)要注意避免濕邪的侵襲。這類體質的人平時還應定期檢查血糖,血脂,血壓。 3,嗜睡者應逐漸減少睡眠時間,多進行戶外活動,讓日光使得身體機能活躍起來。 4,洗澡應洗熱水澡,適當出汗為宜;穿衣盡量保持寬松,面料以棉,麻,絲等透氣散濕的天然纖維為主,這樣有利于汗液蒸發(fā),祛除體內濕氣。 5,注意保暖.濕遇溫則行,遇寒則凝.寒涼的天氣不利水濕在體內運化,常傷及脾胃,因此痰濕體質在寒涼的天氣癥狀較為明顯。 中醫(yī)傳統(tǒng)療法拔罐是中醫(yī)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之一,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能有效祛除體內濕邪。通常豐隆、陽陵泉、陰陵泉等穴位有利濕作用。具體功效又有所不同,豐隆偏于健脾祛痰,陽陵泉偏于祛除肝膽濕熱;陰陵泉偏于祛脾胃之濕。另外,足三里、商丘等穴也有一定的健脾化濕作用。 艾灸有溫陽化濕的功效,一般取穴:足三里、三陰交、中脘穴、脾俞穴、太白;堅持每日一次,每次每穴30分鐘,以皮膚潮紅為佳,堅持一段時間,效果相當顯著。 中藥湯藥調理如果身體濕氣比較重或伴有寒濕、濕熱等復雜情況,可請當?shù)刂嗅t(yī)師辯證,口服湯藥進行調理。 夏懿大夫門診時間:周四上午(總院) 周六下午(石門路)2017年11月06日
5739
3
17
-
2017年03月30日
13081
0
1
-
李武勝主治醫(yī)師 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勐??h西定鄉(xiāng)衛(wèi)生院 中醫(yī)科 作者 潘德孚 據(jù)中國安全注射聯(lián)盟統(tǒng)計,我國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導致死亡的人數(shù)在39萬以上。當前有的村衛(wèi)生所或醫(yī)院為了騙錢,“凡病皆吊瓶”的現(xiàn)象非常嚴重。哪怕是牙痛、傷風感冒等小病,也要掛“吊瓶”。專家調查發(fā)現(xiàn),95%以上的人不知道濫用輸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70%以上的輸液為不必要的輸液。觸目驚心的濫用輸液已給人類帶來重大災難。我國已成了重災區(qū)。 國內外醫(yī)學專家呼吁:“醫(yī)生在選擇用藥時,要遵循可以口服的不注射,可肌肉注射不靜脈注射的原則”。如醫(yī)生違背這一原則,濫用輸液,會給病人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這是因為強行將藥物和水往血液中灌輸,要比口服藥有更大的風險。臨床發(fā)現(xiàn)“吊瓶”中加入的藥物越多,其毒副作用就越大,而且微粒劇增?!暗跗俊敝腥绾嫌闷叻N藥物,其毒副作用就會增加50%以上。有些藥物配合不當,進入血管可發(fā)生化學反應性沉淀。例如氨芐青霉素與去甲腎上腺素聯(lián)用,可呈現(xiàn)棕色沉淀。有的醫(yī)生常大量為病人輸注維生素C。其實連續(xù)大量輸注維生素C,可使病人出現(xiàn)中毒反應。濫打“吊瓶”的輸液反應也很嚴重。某科研單位統(tǒng)計:6個醫(yī)療單位,一年之中就有326例輸液反應,其中死亡7例。輸液反應輕者頭痛、低燒、藥疹、心慌,重者高燒、寒顫、關節(jié)酸痛、煩躁、抽搐、休克甚至死亡,濫打“吊瓶”還可造成人體水、電解質平衡紊亂。 任何質量好的注射劑都達不到理想的“零微?!睒藴?。北京某醫(yī)院在對“吊瓶”檢查中發(fā)現(xiàn),在1毫升20%甘露醇藥液中,可查出粒徑4~30微米的微粒598個。在1毫升50%葡萄糖加入青霉素的藥液中可檢出粒徑2~16微米的微粒542個。一毫升藥液中含有這么多微粒,那500毫升藥液中就會有20萬個微粒。由于人體最小的毛細血管的直徑只有4~7微米,如果經常打“吊瓶”,藥液中超過4微米的微粒就會蓄積在心、肺、肝、腎、肌肉、皮膚等毛細血管中,長此下去,就會直接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靜脈壓增高、肺動脈高壓、肺纖維化并致癌。微粒堵積還會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組織缺血、缺氧、水腫和炎癥、過敏等。隨輸液進入人體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細胞吞噬后,可使巨噬細胞增大,形成肉芽腫。有一學者對一個一生輸過 40升 “吊瓶”的尸體進行解剖,發(fā)現(xiàn)該尸體僅肺部就有500多個肉芽腫及大量微血管塞堵。由于輸液對血管也是一種刺激,長期輸液常會導致靜脈發(fā)炎,出現(xiàn)紅腫疼痛、局部體溫升高,甚至硬化等。 靜脈輸液和口服藥物的最終效果是完全一致的。如果病人胃腸功能正常,是萬萬不可濫用靜脈輸液的。濫用靜脈輸液一則多花錢,二則可使你的身體受到傷害,嚴重的甚至斷送性命。那么,什么情況才能靜脈輸液給藥呢?專家認為只有3種情況:吞咽困難;嚴重吸收障礙(如嘔吐、嚴重腹瀉等);病情危重,發(fā)展迅速,藥物在組織中宜達到高濃度才能緊急處理的情況。許多年來醫(yī)學界一直延用老一輩專家提出的“能口服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靜滴”的用藥原則,雖然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藥品不再短缺,人們?yōu)榱俗非蟾咝省⒖旃?jié)奏的生活,強調一步到位,動輒就進行輸液治療,已經帶來了許多嚴重的不良后果,以至于國外同行把我們社區(qū)診所的醫(yī)生稱之為“水大夫”! 輸液治療盡管作用強、見效快,但它的危害和不良反應也很突出,不當?shù)妮斠褐委煂颊叩慕】翟斐蓢乐匚:Γ?危害: (一)據(jù)統(tǒng)計用電鏡觀察每瓶輸入人體的液體里有大約30萬個直徑在10--30毫微米玻璃碎屑及橡膠微粒,而人體毛細血管直徑只有10毫微米,所以這些看不見的微粒將沉積在肺臟導致肺功能下降,現(xiàn)代人肺功能下降、肺活量降低與此不無關系! (二)輸液過多過快將引起急性心衰,長期輸液將加重心臟和腎臟負擔,對健康帶來嚴重不良影響. (三)輸液過多往往伴隨著抗生素的大量濫用,導致人體菌群失調,抗病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以及細菌抗藥性的增加.這些都將對我們的身體產生嚴重的惡果! (四)如果消毒不嚴、操作不規(guī)范,因液體污染引起過敏反應、輸液反應等,為此每年全國都有不少人付出生命! 對策: 輸液打吊瓶,因其見效快、療程短而深受青睞,但是現(xiàn)在,很多人無論什么病,也不管病情如何,紛紛要求輸液。特別是換季之時,感冒發(fā)燒的患者大幅增加,各大醫(yī)院輸液室人滿為患,而實際上,大部分患者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發(fā)燒,其實根本用不著輸液,吃些藥,多休息休息就會好。輸液本是為了治病,但是不根據(jù)病情就頻繁地掛上吊瓶,不但可能對病情不利,反而可能對身體造成更多損害。與口服藥物相比,輸液的過敏反應幾率更高,更易產生耐藥性。無論小感冒還是其他什么病,人們總以為輸液打吊瓶最保險又省事,但卻有可能成為一種“輸液病”。據(jù)北大第一醫(yī)院血液內科的許醫(yī)生介紹,“輸液病”就是有些人得了一些感冒等小的疾病時,喜歡采用輸液的方式治療,導致以后再得同樣的病如果不輸液就不太容易治愈。因為輸液的相對藥量更大一些,而且不經過胃腸道吸收直接進入血液,效果可能更明顯。但是一般人得了感冒等病去醫(yī)院輸液,一天一般只輸一次,這樣就會造成本來應一天分三次或四次輸入的藥量一次性輸入了體內,輸完后血藥濃度要達到一個高峰,但過一段時間濃度就會降低,這樣就造成血藥濃度不穩(wěn)定,以后就可能誘發(fā)細菌產生耐藥性。還有就是過敏反應。相對而言,口服藥要經過腸道吸收,將身體不需要的或對身體有害的物質過濾掉,之后才進入肝臟代謝,經過這樣一個過程之后就會降低血藥濃度,進而降低過敏反應發(fā)生的幾率。而輸液時藥物直接進入血液,發(fā)生過敏反應的幾率相對就大,而且快,甚至有些過敏反應是致命的。輸液藥品微粒過大,長期積累,易造成肺部堵塞,影響肺臟功能。相對于口服藥而言,頻繁地輸液可能還會對身體的一些器官造成影響。任何液體藥品在生產過程中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不溶性微粒,國家在這方面也有相應的標準。 據(jù)北京婦產醫(yī)院婦幼保健院副院長丁輝介紹,國家《藥典》中規(guī)定的液體藥品中含有的不容性微粒直徑不能超過10毫微米。但是有調查卻發(fā)現(xiàn),市場上銷售的很多輸液藥品含有的不容性微粒直徑都超過了這一規(guī)定,有的甚至達到50毫微米以上。 人體最窄處的毛細血管是不超過10毫微米的,因此一旦輸液藥品微粒過大,就會在血管內造成堵塞。武警總醫(yī)院病理科主任紀小龍指出,藥品進入血液后,全身所有的靜脈血都要回流到一個屏障器官,即肺臟,它能起到過濾器的作用,所以只要是直徑大于毛細血管最窄處的顆粒都會被肺過濾出來,只能停留在肺里。這些顆粒無法通過代謝排出體外,這樣就會造成肺部堵塞,肺部血管本來都是通暢的,這些顆粒積聚在肺部就使得氧氣交換不夠,人體呼吸困難。顆粒堵在血管里無法被清除出去,這時身體自動地采取第二個處理辦法,就是將這些顆粒包起來,形成一個更大的團塊。輸液時如果經常輸不合格的藥品,肺里就會積聚很多這樣的團塊。 丁輝認為,我們平時輸?shù)囊后w一般是每瓶250毫升或500毫升,如果按每瓶500毫升計算的話,只要我們所輸?shù)乃幤愤_到80瓶,就會在我們的體內留下5000多個那樣的團塊,致使肺形成纖維化,呼吸能力就會下降,同時可能影響全身的氧的供應。定期輸液預防心腦血管病效果值得懷疑現(xiàn)在,一些中老年人定期到醫(yī)院輸點活血化淤、擴張血管的藥物,以預防血栓、冠心病或栓塞發(fā)生。但是這樣做有多大的作用呢? 北醫(yī)一院心內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夫認為,這樣做沒有科學依據(jù),雖然靜脈輸液會比口服藥起效快,但停止輸液后沒有口服藥維持的時間長。而且心腦血管病的致病因素很多,特別是和人的生活飲食習慣關系很密切,單純地依靠輸液并不能解決多大的問題。 建議:盡量避免用藥,能口服的就不打針,能打針的就不輸液。能吃保健品的就不要吃藥。 因液體污染引起過敏反應、輸液反應等,為此每年,全國都有不少人付出生命為代價,這是個天文數(shù)字! 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 佛海居士 摩雅李 liwusheng_mh liwusheng_xsbn 401779319@qq.com2017年03月15日
2833
0
0
-
2013年11月19日
2354
0
0
亞健康相關科普號

張正望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正望 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yī)院
泌尿外科
4426粉絲34.6萬閱讀

張允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允 主任醫(yī)師
四川省醫(y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yī)院
中醫(yī)骨科
7192粉絲100.4萬閱讀

趙進喜醫(yī)生的科普號
趙進喜 主任醫(yī)師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
腎病內分泌科
5923粉絲211.5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