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繼勇主任醫(yī)師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心胸血管外科 那今天又是我們的傳統(tǒng),呃,佳節(jié)重陽節(jié),這個節(jié)日呢,是祝福老年朋友健康長壽的,那所以我們不是說重陽節(jié)快樂,而是什么重陽節(jié)安康,因為只有健康啊,才有可能快樂啊,失去了健康呢,一切都沒有了,在以前的古代呢,由于各方面的條件不行啊,所以很多病人呢,都是生了病就沒有什么治療的辦法啊,以前叫做人活70古萊西啊,現(xiàn)在是說世界衛(wèi)生組織把65歲以上呢,才定義為老年人啊,有些人甚至說自己70多歲了,還不覺得自己老啊,那這個也就是由于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條件,衛(wèi)生條件啊,有了很大很大的改善,就像我今天這個背景圖,大家看到仙鶴啊,仙鶴是代表了長壽,我們下邊呢,是祖國的大好河山,那我們希望我們每一位老人家呢,都能夠健康長壽啊,當然這句話呢,不是指針對老人家說的也是。 針對我們的年輕人,針對我們的中年人說的啊,因為其實超過40歲以后呢,就逐漸人體進入一個衰老期啊,雖然平均年齡,我們中國啊,很多地方呢,已經(jīng)是超過80歲,但總體來說呢,40歲以后呢,進入一個各種疾病可能發(fā)生了高發(fā)期,無論是常見的心血管病啊,這種慢性病,還有最可怕的,在最影響我們健康的就是一個惡性腫瘤啊,尤其是肺癌,還有消化道的腫瘤,這些疾病呢,在平時呢2021年10月14日
1077
2
8
-
于金棟主任醫(yī)師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腦病針灸科 ①什么時間最好 一般上午6:00到10:00適合曬太陽 專家建議,一天之中,有兩個時間段最適合曬太陽:一個是上午6時到10時,此時紅外線占上風,紫外線偏低,對人體主要起溫熱作用,可使身體發(fā)熱,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增強人體活力。 下午16:00到17:00為第二個時段 此時正值紫外線中的A光束占上風,可以促進腸道內鈣、磷的吸收,有利于增強體質,促進骨骼正常鈣化,防止骨質疏松,并減少動脈硬化的發(fā)病率。這個時間段,曬太陽最有利于補鈣。 ②不同的人群曬太陽的時長 嬰幼兒曬15-30分鐘;少兒曬30-60分鐘;中青年人曬1-2小時。 老年人曬40-60分鐘。早上10點前和下午4點后,每天兩次,每次20—30分鐘。這兩個時間段(尤其是下午)陽光中的紫外線A光束增多,是儲備體內維生素D的大好時間。而老年人接受適量陽光,有助于防治骨質疏松和抑郁癥。但如果被過強紫外線照射,也可能誘發(fā)皮炎、白內障、老年斑等疾病?;及變日系睦先俗詈么鞲狈雷o鏡,以防紫外線直接射入眼睛。還有醫(yī)生明令避免紫外線照射的情況,應遵守。曬太陽應因人而異。2021年10月13日
1155
1
0
-
賈偉濤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骨科 上次課程我們學習了65歲以上老人的運動指南,老人運動強度根據(jù)喘氣程度可以分為低強度運動、中等強度運動、高強度運動三檔。65歲以上老人不同運動強度示例低強度運動,如慢走、洗澡等,不會使我們心率、呼吸頻率大幅增加的活動,您可以一邊做一邊輕松地用完整的句子講話或唱歌。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跳舞等,通常需要付出3-6的MET值,會使您身體變得更暖和,呼吸急促,心跳加快,但您仍應該能夠繼續(xù)交談,唱歌的話估計會有困難。高強度運動,如快跑、快速騎行、爬樓梯等,MET值則要達到7或8,會使您人體溫升高,呼吸困難,心跳更快,氣喘吁吁,無法用完整的句子說話,更別提唱歌了。在人生不同的年齡段,身體素質該達到什么程度才算達標呢?在您50多歲的時候,看看下面你的體能是否達標?50多歲的人群肌肉力量會減弱30%,因此最好是能夠保持一個良好的運動健身習慣,有一項可以長期進行的運動對于身體健康非常有幫助。除了身體要好好照顧,時不時放松一下心情和大腦也十分重要,定期的旅游和戶外活動是很好的選擇。在您60多歲的時候,看看下面你的體能是否達標?據(jù)統(tǒng)計,65歲的老人有1/3曾經(jīng)跌倒過。上了年紀后,即使身體健康,但是平衡能力會大大下降。肌肉力量虛弱,關節(jié)也慢慢僵硬,如果再長時間靜坐身體素質會每況愈下。因此,即使上了年紀,也要保持經(jīng)常運動的好習慣。在您70多歲的時候,看看下面你的體能是否達標?70歲以后跌倒的風險會不斷上升,所以保持身體活躍對于他們更為重要。如果之前沒有什么運動經(jīng)驗,也無需氣餒,從一些小的改變開始,比如每周散步2-3次、學會2招太極拳等等。運動起步您只需要記住:散步總比坐在沙發(fā)上好。即使1分鐘的運動,相對沒有運動,也將更能幫助您減輕體重。堅持把運動每天當做吃飯刷牙一樣來做,盡量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個人運動應該有規(guī)劃,引入適合自己的監(jiān)督機制。堅持1年,您會發(fā)現(xiàn)神奇的事情;堅持10年,我想您絕對是人生贏家;堅持100年,我的天,我想我已經(jīng)沒法再給您建議了。讓我們一起慢慢變老下期見2021年10月11日
561
0
2
-
王凡副主任醫(yī)師 昆明市兒童醫(yī)院 呼吸與危重癥科 肺要富養(yǎng) 中醫(yī)認為:“春養(yǎng)肝,夏養(yǎng)心,秋養(yǎng)肺,冬養(yǎng)腎。”肺為清虛之體而居高位,為五臟六腑之蓋,開竅于鼻,外合皮毛,外感六淫之邪自口鼻皮毛而入,多先犯肺,肺葉嬌嫩,不耐寒熱,易被邪侵而發(fā)病,是人體最易“失守”的一道防線。 俗話說的好:“肺為嬌臟”,肺是人體最為嬌弱的器官之一。 什么是嬌臟?嬌,就是嬌氣的意思,寒也寒不得,熱也熱不得,燥也燥不得,痰濕太多了也不行。 寒了會如何?會咳嗽。熱了會如何?會咳嗽。燥了會如何?會咳嗽。痰濕多了會如何?也會咳嗽。 肺有四怕要謹記:怕寒怕熱怕燥怕痰濕。所以寒涼少吃,辛辣也要適當,肥甘厚膩少吃。 養(yǎng)好肺,就一個字:潤。讓你的肺處于溫潤如玉的狀態(tài),那是肺最喜歡的狀態(tài)。養(yǎng)好我們的肺,我們自身免疫力自會大增。大拇指測肺可是,肺好與不好,到底怎么判斷呢?有個特別簡單的自測方法教給大家。1.大拇指根反應肺的先天情況肺功能先天的強弱決定是否容易患病,那么你的肺先天功能怎么樣呢?一個動作,豎起大拇指,看看指根就知道了。正常拇指:在五指中最粗,指根粗,指尖略細,顏色榮潤有光澤、彈性好、靈活有力。異常拇指:拇指變形,常見拇指末節(jié)肥大,根部縮小,為肺氣不足,是肺經(jīng)缺氧的表現(xiàn)。2.大拇指指肚反應肺氣是否充足按壓后,指肚回復速度慢、彈性差,代表體力嚴重透支;彈性好,指肚飽滿代表目前肺氣充足。養(yǎng)肺四步走 養(yǎng)肺,這個肺該怎么養(yǎng)?其實也很簡單,掌握了方法事半功倍。以下養(yǎng)肺的好方法——“三法”“三蔬”“三果”“三茶”,一定要用好了。 養(yǎng)肺三法1.最簡單養(yǎng)肺法:一杯熱水 倒上一杯熱氣騰騰的水,直接對著吸入水蒸氣,每次10分鐘左右,早晚各1次,可以滋潤肺臟。2.最有效養(yǎng)肺法:主動咳嗽 每天早晨起床后,不妨選擇空氣清新處,比如陽臺,主動咳嗽幾聲,可以除呼吸道及肺部的污染物,減少肺部損害。3.最輕松養(yǎng)肺法:開口大笑 養(yǎng)肺的方法多種多樣,“笑”可能是最“便宜”且有效的一種。笑對機體來說的確是一種最好的“運動”,尤其是對呼吸系統(tǒng)來說,大笑能使肺擴張,人在笑中還會不自覺地進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更通暢。 養(yǎng)肺三蔬1.白蘿卜化痰止咳 白蘿卜能化痰,補而不膩。冬春季好發(fā)感冒、支氣管炎等,均會出現(xiàn)咳嗽、痰多等癥狀,用白蘿卜煮水、白蘿卜燉肉都是不錯的選擇。2.蓮藕降燥止渴 吃藕能起到養(yǎng)陰清熱、潤燥止渴的作用。吃些蓮藕炒百合,對減輕肺燥干咳效果很好。3.南瓜潤肺益氣 南瓜含豐富的胡蘿卜素和碳水化合物,適當多吃,有潤肺、化痰等功效。用南瓜糯米做成粥,具有溫胃、潤肺、益氣、補虛的功效。 養(yǎng)肺三果1.雪花梨清肺熱 雪花梨呈黃綠色,肉質細脆,汁多味甜。市面上常見的梨中,它的個頭最大。雪花梨有較高的醫(yī)用價值,具有清心潤肺的功效。 用雪花梨加川貝、蜂蜜或冰糖等制成雪梨膏、梨糖漿等,對治療支氣管炎有一定的療效。 中醫(yī)認為,秋天主燥,燥邪當令。燥邪為患有兩大特點,一是燥邪干澀,易傷津液;二是燥易傷肺。 秋燥又可分為“溫燥”和“涼燥”,它們的結果都會導致陰津耗損,出現(xiàn)口唇,鼻咽干燥、干咳,皮膚干裂,大便秘結等表現(xiàn)。 秋分以前,因有夏日之余熱,天氣晴暖而干燥,燥與溫熱結合,故以風熱溫燥為主。會出現(xiàn)身熱,出汗,口干而渴,咽干或痛,鼻衄,干咳無痰等不適。飲食養(yǎng)生應側重甘涼濡潤,潤肺生津。 秋分以后,氣溫逐漸轉涼,燥與寒結合稱為涼燥,又名“次寒”。會出現(xiàn)身體發(fā)冷,頭痛無汗,口干而不渴,鼻塞,咳嗽有痰而少等不適。飲食養(yǎng)生應側重溫潤,補腎益肺。 而雪梨味甘、性寒,入肺經(jīng),有清熱化痰、生津潤燥止咳的作用,對溫燥有很好的涼潤作用。 但是,對于感受涼燥之人,更需要讓身體再溫暖一些,才能讓陽氣重新回到體表,使得津液疏布,改善干燥,盲目吃梨只會越吃越糟。2.枇杷潤肺止咳 枇杷具有潤肺下氣、清熱止渴的功效,是肺熱咳嗽最佳的保健水果,不但能止咳,還能增加食欲,提高人體正氣。 枇杷的食用方法較多,生吃酸甜可口,也能與白梨一起煮湯,潤肺止咳。3.柚子理氣化痰 柚子被稱為“天然水果罐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有機酸,有助于預防感冒、促進胃腸道消化。柚子具有理氣化痰、潤肺清腸等功效,是預防痰多、咳嗽的佳品。但注意胃腸不好者不宜用。 養(yǎng)肺三茶1.百合茶潤肺安神 百合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病毒的作用,可預防感冒、肺炎,改善肺部功能。百合作為中藥,用于慢性肺虛證,比如時??人曰蚓每鹊幕颊摺? 取干百合10克(鮮品加倍)、綠茶6克,加清水,煮開后改用小火,15分鐘后停火,當作百合茶飲用,具有清心安神,潤肺止咳的功效。 但是,孩子外寒初犯時不要用百合,會將邪氣閉合在身體里,再者不能久用,否則會有毒性。2.銀耳茶潤肺養(yǎng)胃 銀耳味甘、性平,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滋陰潤肺的作用。 取銀耳15克,水泡發(fā)后煮爛,加入適量冰糖,制成的銀耳茶具有滋陰潤肺、養(yǎng)胃生津的功效,主治肺陰不足引起的干咳或咯血,午后或有潮熱、盜汗等。不過,風寒咳嗽及感冒初起者最好別喝。3.羅漢果茶 羅漢果甘、涼,能清肺止咳、潤腸通便。需要注意的是,胃腸不好者不宜用。 取羅漢果5~8克,去殼掰碎,用沸水泡后放涼飲用,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養(yǎng)聲潤肺的作用。 總的來說,一天中,養(yǎng)肺最佳時間是早7點~9點。這時肺臟功能最強,最好此時進行慢跑等有氧運動,能強健肺功能。每天補水量要充足,才能保證肺和呼吸道的潤滑。2021年10月08日
677
0
2
-
賈鈺華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中醫(yī)內科 亞硝酸鹽的毒性主要在于它能夠把血紅蛋白氧化成為高鐵血紅蛋白,引起缺氧。一般食用0.2克—0.5克,可引起惡心、嘔吐、呼吸困難,甚至出現(xiàn)暈厥;食用3克以上,可導致呼吸衰竭死亡。 哪些食物中可能含有大量甚至超標的亞硝酸鹽呢? 1、煮熟后顏色很鮮艷的肉類 如雞鴨魚肉等,常見的顏色是白色或灰白色,使用醬油后顏色變深,但如果煮熟以后的肉類顏色仍然是鮮紅的,便有可能是亞硝酸鹽超標。 2、腌制時間較短的泡菜 在泡菜的腌制過程中,亞硝酸鹽的含量有一個“先升高后降低”的變化過程。對于普通泡菜來說,開始腌制的時候,亞硝酸鹽含量會不斷上升,一般來說,泡菜中亞硝酸鹽最多的時候出現(xiàn)在開始腌制以后的兩三天到15天之間,這是因為蔬菜中含有的硝酸鹽被細菌中的“硝酸還原酶”轉變成了亞硝酸鹽。在亞硝酸鹽“峰值”期時,含量可以達到100mg/kg以上甚至更高。等到15天過后,亞硝酸鹽的含量會逐漸下降, “腌制時間較短的泡菜,亞硝酸鹽往往是超標的,不宜大量食用。”胡瀝建議道。 如果不慎買到假鹽,用它來腌制泡菜,也會導致亞硝酸鹽的超標。 3、久存的茶葉 久存的茶葉尤其是綠茶,由于細菌會產(chǎn)生氧化還原反應,可能導致亞硝酸鹽的超標。 4、久放的剩飯剩菜、隔夜涼拌菜等 放久了的剩菜剩飯中,細菌會增多,相應的亞硝酸鹽的含量也會增加。特別是涼拌菜,不建議隔夜吃。 5、其它 反復煮沸的火鍋湯底可能會出現(xiàn)亞硝酸鹽超標,另外像香椿、菠菜等蔬菜本身含有一定的亞硝酸鹽,但在煮熟加熱之后,亞硝酸鹽含量會有一定的減少。2021年10月06日
3338
0
36
-
賈偉濤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骨科 通過前面的課程,我們知道老人朋友們需要動起來!是不是有些迫不及待了呢?那應該怎么動呢?別急,我們今天就來介紹的老人運動指南,這可是來自世界衛(wèi)生組織最新版《體育鍛煉和久坐行為指南》的老年解讀版哦。在正式學習指南之前,我們需要了解幾個基本概念:解讀:身體活動包括在日常生活、家庭和社區(qū)中的休閑時間活動、交通往來(如步行或騎車)、職業(yè)活動(如果仍然從事工作的話)、家務勞動、玩耍、游戲、體育運動或有計劃的鍛煉,這些活動統(tǒng)統(tǒng)可以計入活動量。就像每天走路的步數(shù)一樣,不管你走路去哪里,每一步都算數(shù)。對于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來說,身體活動的收益體現(xiàn)以下健康結果:改善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新發(fā)高血壓、新發(fā)位點特異性腫瘤、新發(fā)2型糖尿病、心理健康(焦慮和抑郁癥狀減少)、認知健康和睡眠;肥胖指數(shù)也能改善。此外,身體活動還有助于防止老年人跌倒,避免與跌倒相關的損傷,同時預防骨骼損傷和肌肉功能的下降??傊?,好處多多。感覺老人運動要比年輕人運動更劃算呢!一個代謝當量(MET)指靜坐時的能耗,相當于消耗1千卡/千克/小時的卡路里,是用來衡量身體活動強度的單位。據(jù)估計,與靜坐相比,一個人消耗的卡路里在進行中等強度活動時可達3至6倍(3-6METs),而進行高強度活動時可達6倍以上(>6METs)。不同類型身體活動的強度因人而異。身體活動的強度取決于個人以往的鍛煉情況及其相對健康程度。因此,以下實例僅作為指導,應因人而異。好了,接下來就是正式的老人運動指南啦!所有老年人都應定期進行身體活動。解讀:第一個建議只有這一句話。值得注意的是,該指南建議所有老年人定期參加這類體育活動,而不是專門針對那些行動不便的人。有證據(jù)表明,涉及多種運動類型的項目可能對骨骼健康和骨質疏松癥預防有顯著影響。由于對成年人久坐行為的審查證據(jù)包括年齡在65歲以上的人,因此成人的體育鍛煉建議也被認為適用于這個人群。老年人應該每周進行至少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至少75-150分鐘的較高強度有氧運動;或等量的中等強度和劇烈強度組合活動,可以獲得巨大健康收益。解讀:每周鍛煉5次,每次30分鐘即可(還可以偷懶兩天哦)。什么?在您的繁忙的日程安排中找不到一個完整的30分鐘?那么,分開也是可以的。兩次15分鐘的鍛煉或三個10分鐘的鍛煉可能同樣有效。老年人還應進行中等強度或更高強度的肌肉強化活動,鍛煉所有主要肌肉群,每周2天或2天以上,能帶來額外健康收益。在每周身體活動中,老年人應該進行多樣化身體活動,側重于中等或更高強度的功能性平衡和力量訓練,每周3天或3天以上,以增強功能性能力和防止跌倒。強力安利:太極拳太極拳是一種溫和的運動,有助于保持力量、彈性與平衡感,是您下半生的完美運動。因為它具低沖擊性、動作緩慢,又被稱為「行走的冥想」或「行走的藥」。太極運動歸納來說對老人身體有五大好處:骨骼肌肉系統(tǒng)就人體而言,老年人骨質疏松發(fā)脆、韌帶松弛,易引發(fā)關節(jié)疾病。而太極拳的有招式動作,無不在劃弧走圓中完成。這種螺旋運動,可以強化人體的周身筋骨及其內臟各部器官的彈性,使其能增強關節(jié)的柔韌性。鍛煉神經(jīng)系統(tǒng)人體老化,最先體現(xiàn)出來的便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萎縮和衰竭。例如人體細胞再生神經(jīng)功能下降、記憶力減退以及視神經(jīng)的衰弱等。而太極拳主張意不用力、重意不重形。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太極拳講究全神貫注、意在身先,可以說,太極拳與其他拳法不同之處便是注重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鍛煉。眼隨手轉,推手中的“推擋往來”,有助于視神經(jīng)和皮膚反應能力提高。呼吸方式科學太極拳強調腹式呼吸,不管是用自然呼吸還是拳勢呼吸,都強調腹式呼吸。就是說,吸氣時沿脊椎督脈上行,呼氣時沿前胸任脈下沉,這種呼吸方式對人體是有利的。促進血液循環(huán)良好的血液循環(huán)以及血液供給,既是人體各部功能正常運行的基本保障,也是決定人體生命長短的根本條件。保證新陳代謝人體新陳代謝所產(chǎn)生的廢物,除通過眼、鼻、腸道等器官排泄外,汗腺也是排除人體內部雜物的主要器官。但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不斷提高,空調、電扇等電器的普及,在人們免受寒暑之苦的同時,卻又導致了人體皮膚保暖、散熱功能的下降。老年人可以將每周中等強度有氧活動增加到300分鐘以上;或者進行150分鐘以上的劇烈強度有氧活動;或者等量的中等強度和劇烈強度組合活動,可獲得額外健康收益。限制靜坐少動的時間,用任何強度(包括較低強度)的身體活動來減少久坐行為。中等到高強度的身體活動可以有助于減少靜坐少動行為對健康的有害影響。解讀:老年人較多久坐行為與下列不良健康結果有關: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癌癥死亡率、心血管疾病、癌癥和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率。1參加任何體育活動的老年人都能獲得一些健康益處,包括保持良好的身體和認知功能。一些體育活動總比沒有好,更多的體育活動對健康有更大的好處。2老年人應該以每天活動為目標。在一周內,每10分鐘或更長時間的中等強度活動加起來至少150分鐘(2個半小時)——一種方法是每周至少5天做30分鐘。3對于那些已經(jīng)有規(guī)律地進行中等強度運動的人來說,通過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可以獲得相當?shù)囊嫣幰恢苤羞M行的活動或適度和劇烈活動的組合。4老年人也應該每周至少兩天進行體育鍛煉以增強肌肉力量。5有跌倒風險的老年人應每周至少兩天進行體育鍛煉,以改善平衡和協(xié)調。6所有老年人都應該盡量減少長時間坐著的時間。讓我們一起慢慢變老下期見2021年10月04日
811
0
1
-
2021年09月29日
1058
0
1
-
郭曉彤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深圳醫(yī)院 胸外科 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養(yǎng)生成了人們越來越重視的事情,養(yǎng)生的目地就是為了更健康的生活,但是一些偽養(yǎng)生的謠言正在誤導人們,下面就選其中幾條為大家一一辟謠。謠言1:“垃圾”不清,會堵塞血管許多保健品廣告宣傳:血液垃圾少,強身健體!排除毒素,一身輕松!號稱自己的產(chǎn)品可以清除血管垃圾。其實,血管里根本沒有所謂的“垃圾”、“毒素”,有的只是人體正常的“代謝廢物”。正常情況下,它們會隨著血液運輸?shù)教囟ǖ呐判蛊鞴伲罱K排出體外,并不會對身體造成任何傷害。平時適當多喝水,增加排尿,就可以幫助代謝廢物加速清理。除此之外,任何保健品都不可能把它們從身體里清出去。謠言2:每天1萬步,活過100歲自從有了各種“運動”排行榜,朋友圈里每天走個2萬、3萬步的大有人在,很多人以為走得越多就會越健康。其實,“每天一萬步”這個看起來很科學的口號,實際上和科學可能沒啥關系。BBC一部紀錄片叫做《健身的真相》,提到了這個口號的來源其實是日本的計步器商家!過量運動可能造成慢性關節(jié)損傷。尤其是50歲以上的人更要量力而行,突然劇烈運動易損害軟骨,造成膝關節(jié)滑膜炎等疾病?!吨袊用裆攀持改希?016)》指出,主動身體活動最好每天6000步,當然具體步數(shù)也還是因人而異!謠言3:趁熱吃,對腸胃更好很多人認為吃熱的、喝熱的比較舒服。但這個熱的溫度很有講究!2016年6月,世衛(wèi)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fā)布在《柳葉刀·腫瘤學》雜志上的一份研究顯示,飲用65℃以上的熱飲,會增加患食道癌的風險。非常熱(高于65℃)的飲品,被列為很有可能的(IIA類)致癌物。長期飲食過燙(≥65℃)會反復灼傷食管而產(chǎn)生慢性炎癥刺激作用,促使食管細胞增生,增加食管癌變的可能性。謠言4:經(jīng)常按摩淋巴,能排毒同樣是美容養(yǎng)生會所,很多還有“按摩淋巴排毒”的項目。淋巴系統(tǒng),就像血液系統(tǒng)一樣遍布全身,主要起免疫作用。如果盲目按摩淋巴,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比如喉嚨痛時,下頜淋巴結會腫大,若用手按壓,可能導致炎癥蔓延。醫(yī)生一般不主張按摩淋巴結的所在處,如腋窩、鎖骨下、腹股溝。所謂“排毒”,只是炒作!別再花冤枉錢了謠言5:相克食物一起吃會中毒!不少人聽過“食物相克”的組合:西瓜和羊肉、還有雞肉和菊花、柿子和螃蟹、海鮮和水果……現(xiàn)在告訴你:沒有理論解釋,沒有實驗證據(jù),沒有臨床實驗積累,這個東西是不存在、不可靠的!一些人吃了所謂的“相克食物”后確實出現(xiàn)身體不適,通常是由于季節(jié)性原因、吃太多、食物本身有毒、變質等因素引起的,與“食物相克”無關。只要做到適量、平衡膳食,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可以忽略不計的。謠言6:適量喝酒,有益健康很多人勸人喝酒,就說“適量飲酒,有益健康”,甚至有一些所謂的“健康建議”說,每天適量喝酒可以活血、助眠!然而,這個觀點也是錯誤的!2018年8月,《柳葉刀》刊文指出:最安全的飲酒量為0,即不飲酒才能對健康有益!由于人口眾多,中國是全球飲酒致死最多的國家,每年有70萬國人把命喝沒了,其中有65萬是男性!酒精和心血管疾病、癌癥等多個疾病都有直接關聯(lián)。2014年世界癌癥報告中做出了一個統(tǒng)計——大量飲酒的受試者(每天大于3次)相比于不飲酒的人,更容易罹患五種癌癥:上消化道/呼吸道癌癥、肺癌、女性乳腺癌、結直腸腫瘤以及黑色素瘤。謠言7: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多吃堿性食物有益健康“酸性體質容易得癌癥!” 、“堿性飲食有益健康!”這些說法你聽過沒有?這個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是來自于美國的羅伯特·歐陽(Robert O. Young)。據(jù)悉,2002年,羅伯特一口氣寫了4本書推廣酸堿體質的概念,并先后出版了《酸堿奇跡》系列叢書。然而“酸堿體質理論”騙局真正被揭穿,是因為美國一位癌癥患者被這套說法忽悠,放棄了正規(guī)的化療,而是采用羅伯特歐陽的堿性療法治療,最終導致癌癥病情發(fā)展到Ⅳ期。而這種療法,竟是在靜脈注射的藥物中添加堿性的小蘇打。結果,羅伯特歐陽因此被告上法庭,被判決繳納1.05億美元的巨額罰款。而且他當庭承認是騙局!所以,網(wǎng)上流傳的“酸堿食物表”毫無意義!坊間流傳了太多偽科學的養(yǎng)生方子,以至于大多數(shù)人被自己親手傷害還不知情。想要身體健康,健康生活作息和均衡飲食就是最好的良方。那些沒有科學依據(jù)的偏方,還是不要使用,以免身體陷入病況。2021年09月25日
970
0
6
-
劉殿剛主任醫(yī)師 宣武醫(yī)院 普通外科 今日秋分,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六個節(jié)氣,秋季的第四個節(jié)氣。 秋分后,晝短夜長,晝夜溫差加大,氣溫也開始大幅度下降。人的身體健康和氣候變化有直接的關系,想要身體健康,就需要根據(jù)氣候變化調整生活習慣。尤其是秋冬季氣溫低,需要注意保暖,養(yǎng)胃護胃,減少生病。 秋冬養(yǎng)胃醫(yī)生提出9點建議 1.三餐定時定量 由于秋冬季節(jié)的晝短夜長,所以很多人本來一日三餐會改成兩餐,而飲食習慣的改變,容易造成胃酸分泌紊亂,也會損傷胃黏膜,為了健康,一定要保障一日三餐定時定量。 2.細嚼慢咽 養(yǎng)胃護胃吃飯時要注意細嚼慢咽,很多胃炎患者、胃不好的患者,都和吃飯習慣有關,吃飯的時候狼吞虎咽,吃飯過快,食物咀嚼兩口就下咽,這樣不僅影響消化還會容易導致胃容量超標。建議每餐用餐時間不少于20分鐘,每口食物咀嚼20-30次。 3.多吃溫補食物 秋季季節(jié)的氣溫下降明顯,為了保持身體的熱量,可以多吃一些溫補的食物,比如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這樣可以提升身體對低溫的耐受力。 4.多吃燉菜少吃涼菜 夏季天氣炎熱,很多人喜歡吃涼菜、涼拌菜,但是秋冬季還是少吃涼菜,建議以溫熱食物為主,也不建議吃太燙的食物,太燙的食物會損傷食道黏膜,也會增加食道癌發(fā)病幾率,所以吃一些燉菜、炒菜溫熱食物比較好。 5.餐前喝杯溫水 很多人喜歡一邊吃飯一邊喝水,或者吃飯之后喝水,但飯后喝水不僅會稀釋胃液,還會影響消化。所以進餐之前或進餐前一小時就可以先喝杯溫水。另外早上起床后空腹喝杯溫水也有助于排便。 6.注意保暖 秋冬季天氣轉涼,胃部活動減慢,容易出現(xiàn)胃痙攣的情況,導致患者出現(xiàn)腹瀉、疲勞、渾身無力的癥狀,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胃暖了才會少生病。 7.飯后散步 不管什么季節(jié),飯后都應該散步走動,有助于消化,而且不容易積食。秋冬天氣涼,可以在室內走動,飯后20-30分鐘后走動為宜。但如果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盡量不要飯后立即走路。 8.保持心情舒暢 秋冬季節(jié)日照縮短,很多人都會出現(xiàn)情緒低落的情況,加上秋冬季腹瀉。嘔吐、胃痛等胃腸道疾病高發(fā),心情更會受影響。而不良情緒不利于胃病的恢復,所以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堅持運動。 9.遵醫(yī)囑服藥 有些胃病患者需要服藥治療,但是不建議患者私自到藥店買藥,用藥一定要對癥,建議咨詢專業(yè)的胃腸醫(yī)生,科學用藥,這樣才能減少服藥的副作用。 胃好,身體才會好,所以大家平時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養(yǎng)胃護胃。2021年09月23日
704
1
4
-
2021年09月22日
540
0
0
亞健康相關科普號

張允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允 主任醫(yī)師
四川省醫(y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yī)院
中醫(yī)骨科
7193粉絲100.5萬閱讀

戴閩醫(yī)生的科普號
戴閩 主任醫(yī)師
綿陽市中心醫(yī)院
心血管內科
198粉絲1.9萬閱讀

王賢雅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賢雅 副主任醫(yī)師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三臨床醫(yī)院
腎內科
12粉絲3.1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