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03月04日
4474
0
0
-
張運生副主任醫(yī)師 徐州市中醫(yī)院 推拿科 許多人都出現(xiàn)過腰痛的癥狀。有一種腰痛最為常見,痛在腰骶部為中心約一巴掌大的地方?;蛩嵬床贿m,或隱隱作痛,癥狀時輕時重,經常反復發(fā)作,休息則輕,勞累后加重,改變體位癥狀減輕;腰痛常與天氣變化有關,喜暖惡寒,陰雨天氣及潮濕環(huán)境或感受風寒,疼痛加重; 腰痛持續(xù)不愈,晨起俯仰欠利,稍作活動后腰部癥狀好;腰部功能活動范圍尚可,有的患者一側或雙側腰部肌肉觸之板滯,局部壓痛,不能久坐久立;到醫(yī)院檢查驗血、照X線片大都正常,偶見骨質增生、骨質疏松,少數(shù)患者在腰骶部可有先天性變異(如腰椎或骶椎裂等)。有此癥狀者雖然大多數(shù)仍能正常生活和堅持工作,但時間一長,會影響工作效率,降低生活情趣。這種腰痛中醫(yī)常稱為腎虛腰痛,也就是腰肌勞損的腰痛。 為什么會發(fā)生腰肌勞損的腰痛呢?腰部是脊柱運動較大的部位,是人體軀干的樞紐,對全身的負重、平衡等均起很大的作用,成為日常生活和勞動中活動最多的部位之一,而腰骶關節(jié)是人體唯一承受身體重力的大關節(jié),前俯、后仰、左右側彎、轉身活動都有牽涉。勞動強度大或活動量大,關節(jié)活動就多。關節(jié)的活動均靠肌肉的參與,所以這里的肌肉容易發(fā)生疲勞和損傷,而導致疼痛。有些人即使體力活動不大,勞動強度也不大,但由于姿勢不對(如身體長期坐姿不正),脊柱處于半彎狀態(tài),腰部肌肉一直緊繃著,日積月累就會產生勞損,進一步發(fā)展形成無菌性炎癥,刺激神經而導致腰痛。腰肌勞損與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區(qū)別:腰肌勞損是腰部軟組織的慢性損傷,而腰椎間盤突出癥是壓迫神經導致的癥狀。鑒別這兩個疾病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前者疼痛局限在腰部,后者會有下肢放射痛。但長期腰肌勞損可導致腰椎間盤突出,而出現(xiàn)下肢疼痛。另外腰肌勞損用手輕輕叩擊局部感到舒適,沒有明顯疼痛的感覺,而腰椎間盤突出癥用手叩擊會出現(xiàn)下肢放射痛,甚至患者咳嗽及打噴嚏時也會出現(xiàn)腰腿痛。腰肌勞損的預防 1.加強腰背肌鍛煉: 特別是一些長期坐著工作的人,腰背肌肉比較薄弱,容易損傷,故應有目的地加強腰背肌的鍛煉,如做一些前伸、后仰、左右側彎,腰部旋轉等動作,使腰部肌肉發(fā)達,韌帶堅強,肥胖者應減肥來減輕腰部負擔。2.生活體位:從生物力學角度看,在日常生活中各種動作均有正確與不正確之分,諸如看書、取物及日常坐姿等,如采用不良體位,不僅增加了腰肌勞損的機會,且易使椎間盤內壓力升高,增加了腰痛的發(fā)病率。不要長時間站立或久坐,站久了可以蹲一蹲,使腰部肌肉放松一下。從地上提取重物時,應屈膝下蹲,避免彎腰加重負擔,拿重物時,身體盡可能靠近物體,并使其貼近腹部,兩腿微微下蹲。3.運動體位:各種運動項目都有相應的要求,包括大運動量開始前的準備工作,均要遵照執(zhí)行,尤其在比賽前及比賽中,切忌不按規(guī)定要求進行。日常鍛煉也應如此,如跑步運動應先慢跑,待身體適應后再快跑。4.糾正姿勢:腰肌勞損主要原因是姿勢性腰痛,因此腰能輕松起來的“理由”之一便是糾正姿勢。要養(yǎng)成“站直、坐正、睡平”的習慣,站——站立時要收腹挺胸,兩下肢伸直,眼平視。坐——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雙髖、雙膝屈曲90度,腰椎和靠背之間盡可能貼緊,不留空隙,以減少腰椎的前屈。睡——睡眠時盡量平臥,枕頭不要太高,8~10厘米為宜,頭部保持自然仰伸位最為理想。腰背部平臥于木板床上(木板上可墊席夢絲床墊),雙膝、髖關節(jié)略曲,如此可使全身肌肉、韌帶及關節(jié)獲得最大限度的放松與休息。對不習慣仰臥者,采用側臥位亦可,但頭頸部與雙下肢仍以此種姿勢為佳。俯臥位無論從生理學或從保持呼吸道通暢來看,都是欠科學的,應加以糾正。2011年08月06日
13149
1
1
腰肌勞損相關科普號

劉鐵龍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鐵龍 無職稱
海軍軍醫(yī)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骨科
2687粉絲27.6萬閱讀

王少杰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少杰 主任醫(yī)師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
骨科
3219粉絲12.5萬閱讀

劉杰.Lively Joint.歡關節(jié)
劉杰 主任醫(yī)師
上海長航醫(yī)院
骨科
750粉絲51.7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