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龍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長征醫(yī)院
脊柱外科
頸椎病 261票
腰椎間盤突出 70票
腰椎管狹窄 10票
擅長:個人擅長:
1、國際上首次提出:頸后路單側顯露單開門技術,用于治療頸椎后縱韌帶骨化癥、多節(jié)段脊髓型頸椎病、頸椎管狹窄癥,將手術損傷減少近一半
2、國際上首次提出:頸前路經椎間隙擴大減壓治療嚴重椎間隙狹窄頸椎病
3、小切口腰椎融合術,單節(jié)段手術切口5cm左右
4、復雜疑難頸椎病、胸腰椎疾病的手術治療
個人特別擅長:
建立2項個人獨有的特色技術:頸后路單側顯露單開門手術、嚴重椎間隙狹窄頸椎病的手術治療。
國際上首次提出了4種改良手術方式及7項理論創(chuàng)新:
1) 提出后凸指數(KI)的概念,以評估頸椎后凸畸形的嚴重程度,使對頸椎后凸畸形的測量更加全面、客觀。
2) a 提出狹窄椎間隙高度的測量方法,與其它測量方法相比,該方法最便捷、最精確。
b 提出嚴重椎間隙狹窄頸椎病的概念,使對頸椎病的認識更加深入透徹。
c 提出嚴重椎間隙狹窄頸椎病的理想治療方法:頸前路經椎間隙骨贅切除擴大減壓融合內固定術,臨床治療效果優(yōu)良。
3) 提出脊髓后方壓迫評分系統(tǒng)(PCS評分),以預測頸后路單開門手術恢復情況,此評分系統(tǒng)較日本學者提出的K線理論更先進、更準確。是單開門手術重要的術前參考指標。
4) 提出頸后路單開門術后交界區(qū)脊髓漂移角(DA-SC)的概念,為手術節(jié)段的選取奠定理論基礎,是單開門手術重要的術前參考指標。
5) 提出S線(Shen Xiaolong line, S-line)的概念,S線具有預測單開門術后脊髓漂移位置的作用和預測術前危險因素的作用,是單開門手術重要的術前參考指標。
6) 提出Y線(Yuanwen line, Y-line)的概念,Y線具有明確主動漂移區(qū)椎板、被動推移區(qū)椎板的作用,是單開門手術重要的術前參考指標。
7) 提出頸后路單側顯露單開門技術體系,包含3種創(chuàng)新術式:
a 頸后路單側顯露-完全保留對側椎旁肌技術
b 頸后路單側顯露-通道輔助技術
c 頸后路單側顯露-選擇性通道輔助技術
該創(chuàng)新術式體系徹底解決了鉸鏈側肌肉韌帶損傷的難題、為患者快速康復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