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月恒主治醫(yī)師 北京市大興區(qū)心康醫(yī)院 精神科 孤獨癥(自閉癥)是兒童期起病,一般在三歲之前,有很多報道顯示孩子在八九個月就出現(xiàn)癥狀了,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有些孩子表現(xiàn)出免疫力低下,腸道問題,語言問題,肌肉協(xié)調(diào)問題等。近幾年發(fā)病率逐級上升,有很多國家超過了一百分之一,已經(jīng)是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但是我們目前只研究出ABA這個技術。在我國沒有國家部門管理這個行業(yè),亂象叢生,建議家長擦亮眼睛,在選擇技術就幾個關鍵點:ABA 感統(tǒng) 結構化 益生菌(脆弱擬桿菌)雙歧桿菌等。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腸道微生物與孤獨癥的關系。美國芝加哥拉什醫(yī)學院胃腸病營養(yǎng)與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表明,兒童自閉癥、老人癡呆等與腸道菌群有重要關系。研究發(fā)現(xiàn),當人體腸道菌群里的一種芽孢桿菌數(shù)量占優(yōu)勢時,會分泌神經(jīng)毒素,造成腹瀉或?qū)ι窠?jīng)的侵害,兒童自閉癥與此有直接關系。 美國學者博爾特(Bolte)認為,孤獨癥可能是由于長期亞急性破傷風梭菌(C.tetani)(致病性梭狀芽孢桿菌的一種)感染所致,胃腸道感染這種病菌后,釋放的神經(jīng)毒素通過迷走神經(jīng)傳入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水解突觸囊泡的小突觸泡蛋白,抑制了神經(jīng)遞質(zhì)的釋放,從而引起了孤獨癥的各種行為表現(xiàn),而抗腸道梭菌的治療可減輕孤獨癥的癥狀。最新的一項研究也發(fā)現(xiàn),一種腸道微生物的代謝產(chǎn)物——丙酸,可引起大鼠患孤獨癥。這些發(fā)現(xiàn)都提示了孤獨癥患者的腸道菌群發(fā)生了改變,特別是梭狀芽孢桿菌類。因此,通過益生菌促進腸道菌群的平衡,抑制梭狀芽孢桿菌的生長,減少有害菌產(chǎn)生的有毒物質(zhì),將是治療孤獨癥的有效替代手段之一。我們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脆弱擬桿菌可以抑制梭狀芽胞桿菌的生長,減輕孤獨癥(自閉癥)孩子的癥狀,目前有一期三十個孩子驗證,有一定的效果。根據(jù)研究,三歲之前的孩子效果最明顯,期待更多的參與者,請聯(lián)系大興孤獨癥中心。2019年08月10日
3954
3
2
-
張月恒主治醫(yī)師 北京市大興區(qū)心康醫(yī)院 精神科 游戲本身有其固有的教育功能。游戲治療對自閉癥兒童認識成人社會和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起著重要作用。正如美國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杜威所說,“無論何時,無論何國,凡是兒童的教育,其大部分莫不借助于游戲與競技,而對于年幼的兒童,尤其不能不如此”。由于自閉癥兒童疾病的原因,他們往往對于參與性游戲具有一種莫名的恐懼心理,因此需要教師、家長和同齡伙伴的鼓勵和幫助。根據(jù)現(xiàn)代學前教育對游戲治療教學研究的分類,游戲的種類有十多種之多。根據(jù)實踐應用和理論推斷,我們認為以下幾類游戲較適用于自閉癥兒童的游戲治療教育康復。1.角色游戲角色游戲是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愿望,以模仿和想象,通過扮演角色,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其生活體驗的一種活動。角色游戲是自然游戲的一種,是幼兒期特有的最典型的游戲,產(chǎn)生于兩三歲,學前晚期達到高峰。這種游戲即使沒有成人的指導與參與,幼兒同樣會進行。角色游戲的自娛自樂特點,充分滿足了幼兒渴望平等.渴望長大、渴望獨立的心理。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自閉癥兒童常常一人獨坐或手中一直拿著自己喜歡的一個玩具,而嘴里低聲咕嚕著誰也聽不懂的話。據(jù)推斷,實際上他們在進行著的就是一種特有的角色游戲。但是他們的這種角色游戲可能是單一情節(jié)的,似乎永遠無法演繹到盡頭的一種游戲。自閉癥兒童進行這種游戲時是不允許別人干擾的,如果他在游戲時有意去干擾他,會出現(xiàn)自閉癥兒童特有的抵制方式,尖叫或情緒紊亂。自閉癥兒童的角色游戲是需要教師和家長引導的,角色游戲適用于低齡(5歲前)自閉癥孩子。事先教師和家長要精心設計,游戲情節(jié)要十分簡單明了。如一個布娃娃,起名叫牛牛,想要一個蘋果,“他”拿一個杯子跟我換了一個蘋果。這個游戲要求自閉癥孩子給“牛?!币粋€蘋果,同時要拿回一個杯子。目的是幫助自閉癥孩子建立“交換”的概念。組織這類游戲,教師和家長需要注意幾個問題。一是游戲前,要反復跟孩子講解這個游戲的情節(jié);二是要反復告訴他們布娃娃的名字叫“牛牛”;三是要反復強調(diào)并示范“交換”動作。組織實施中,開始可以教師或家長拿著布娃娃并扮演成“牛?!?,當自閉癥孩子可以熟練完成這個游戲時,可以將“牛?!狈旁诤⒆訉γ?,教師、家長站在自閉癥孩子一側(cè),用口令敘述游戲情節(jié),讓孩子主動完成。當這一步完成后,教師、家長可以將對象“牛牛”換成其他名字,蘋果和杯子也可以換成其他物品。如果這一步自閉癥孩子也能順利完成時.教師、家長可以直接提出自己拿任何一個物品換自閉癥孩子自己的東西,并逐步幫助他們建立這種物物交換的概念。如果這個自閉癥孩子有語言能力,可以讓他邊說邊做,模仿已經(jīng)學會的角色游戲。同時為防止自閉癥兒童常有的總是重復做一件自己熟悉的事的行為,應鼓勵他多變換人物來完成角色游戲。2.表演游戲表演游戲又稱戲劇游戲,是指幼兒根據(jù)故事或童話等文學作品的內(nèi)容和情節(jié),通過扮演角色,運用語言、動作和表情進行表演的一種活動形式。如幼兒演出的童話劇、歌舞劇、木偶劇和皮影戲等。由于疾病的原因,自閉癥兒童往往面部表情比較單一,語言中的語調(diào)呆板,行為顯得僵硬。因此在表演游戲中,因考慮上述因素,安排角色時應盡量安排語言少,動作幅度小,行動路線短,面部表情不需要很豐富的角色給他們。實際上,只要角色安排恰當,他們也是能很好地完成任務的。自閉癥兒童參加表演游戲,需要教師和家長的積極幫助。游戲前教師和家長要反復對他講解角色,關鍵是要讓他明白自己表演角色的特點(注意:他們所表演的角色要是他們熟悉的人物或擬人化了的動物),加強對他們語言和動作的反復指導。如南京特殊教育職業(yè)技術學院第一附屬小學組織的一次教學匯報演出,他們就讓一名自閉癥兒童(10歲)擔任了一個角色,這個孩子表演得很好,得到了教師、家長和前來觀摩的嘉賓的一致好評。這是一個表現(xiàn)敬老題材的游戲,在這個游戲中,這個自閉癥孩子扮演一位老大爺,有兩句臺詞,三個動作。故事情節(jié)是這樣的,一群孩子在廣場上玩耍,一位拄著拐杖的老爺爺經(jīng)過這里時被一個石頭絆了一跤,孩子見了急忙來扶起老爺爺,老爺爺很高興并夸獎了他們。在這個游戲中,老爺爺?shù)膬删渑_詞分別是“哎喲”“好孩子,謝謝你們”。三個動作分別是“學老爺爺?shù)臉幼幼呗贰薄暗埂薄懊鎸τ^眾拍著孩子們的肩膀說感謝的話”。游戲結束后我們了解到,就這樣一個簡單情節(jié)的游戲,教師和家長用了近一個學期的課后時間來教他。一是解決他語調(diào)單一的問題,光“哎喲”一個詞的聲調(diào)糾正就用了十天,在第二句中的“謝謝”一詞的輕重音的發(fā)音糾正上也是用了十天的時間。二是解決他在游戲中的行為動作。在老爺爺上場這一個動作的模仿上,教師和家長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來教他。一開始他聽到要上臺的口令后,就很快地走到臺上,而且挺胸抬頭,并且眼睛總是盯著斜上方的燈光。后來教師和家長一遍遍地模仿給他看,家長回到家里也反復模仿并教他如何做。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他終于學會了拄著拐杖的老爺爺蹣跚走路的樣子。在解決他模仿老爺爺“跌倒”這個動作上,一開始他到指定位置時就往地上一坐,后來教師和家長反復講解并模仿老人“跌倒”的動作,光這一個動作讓他學會,用了近十天的時間。在最后一個動作“拍同學肩膀并面對觀眾說感謝詞”的模仿上,開始時他總是不能目光平視,總是頭昂起來,目光看斜上方。后來在教師和家長的模仿和反復糾正下,終于學會了目光平視。從上述游戲中我們看到了,自閉癥兒童是可以進行表演游戲的。這盡管是一個個案,但卻說明,表演游戲不是正常兒童的專利。在這里我要說明的是,通過這個情節(jié)游戲的表演,這個自閉癥孩子的性格上比以前變得開朗了,與家長和教師的對話能力增強了許多,在表達自己情感方面有了顯著進步。3.結構游戲結構游戲又稱建構游戲,是幼兒利用各種不同的結構玩具或結構材料(積木、積塑、金屬片、泥、沙、雪等),構造物體形象,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活動。結構游戲始于3歲左右,一般從簡單的積木游戲開始,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和認知水平、動作技能的發(fā)展,結構游戲也趨向復雜化、多樣化,并常常出現(xiàn)在扮演角色的游戲中。結構游戲不單是一種構造活動,而是一種包含多種技能的創(chuàng)造性組合活動和全面培育心理素質(zhì)的綜合活動,有著廣泛的教育意義。 結構游戲是自閉癥兒童比較喜歡的游戲之一,有一部分自閉癥兒童在玩拼圖、組裝玩具模型等方面有超常能力;還有一些自閉癥兒童在拆裝玩具方面有天賦。但是有一部分自閉癥兒童只對他熟悉的拼圖感興趣,而對新的拼圖,哪怕是最簡單的拼圖也會采取抵制的態(tài)度。至于個中原因,目前還不得而之。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在自閉癥兒童中,對結構玩具的喜好程度、玩具類型的選擇也不盡一致。 結構游戲多用手進行操作,他們在游戲中不停地做著各種動作(擺、放、插、拼、整理等)。這時他們手部的小肌肉充分活動,使他們的手指、手腕、手臂的肌肉力量和靈活性得到鍛煉,手的控制力得到加強,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和配合得到充分發(fā)展。這種手眼協(xié)調(diào)、手腦并用練習,會有效地促進他們感知覺的發(fā)展。在結構游戲中,一切的結構活動都以豐富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思維為基礎。依靠頭腦中的表象去構思、設計并制造具體的物品,這正是人類區(qū)別于動物的。一種極富創(chuàng)造性的行為。自閉癥兒童盡管喜歡單一的陳舊的結構游戲,但我們發(fā)現(xiàn),通過鼓勵和激勵,他們還是能完成一些有難度的結構游戲的。要鼓勵他們?nèi)ネ瓿蓭в袆?chuàng)造性的結構游戲,可以從簡單到復雜,拼裝游戲可以從有圖到無圖,循序漸進地引導和展開。對于他們完成了游戲,要加大鼓勵力度,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4.體育游戲體育游戲又被稱之為運動性游戲或活動性游戲。體育游戲有傳統(tǒng)游戲和現(xiàn)代游戲兩種,是由身體動作、情節(jié)、角色和規(guī)則組成的一種活動。體育游戲不同于角色游戲、表演游戲和結構游戲,它由各種基本動作組成,有嚴格的規(guī)則,明確的結果,是以發(fā)展兒童身心為目的的以運動為載體的活動。體育游戲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易激發(fā)孩子“玩”的興趣和愿望,對兒童有很強的吸引力。體育游戲也是自閉癥兒童教育康復的重要方法之一。前面介紹的一些兒童游戲的案例,都屬體育游戲的范疇。自閉癥兒童參與體育游戲的最好形式是與正常兒童一起活動,這樣可以通過歡快、輕松的氛圍感染他們,激起他們主動參與的欲望。任何游戲如果被組織者要求強行參加,游戲者則無法體驗快樂,這是被實踐證明了的。我們看到一些康復機構將自閉癥兒童集中起來進行游戲,并由家長參加,這在康復初期是可行的。但是,真正的通過游戲達到對自閉癥兒童教育康復的目的(我們更看重的是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我們認為,讓自閉癥兒童與正常兒童或特殊學校中的其他兒童在一起游戲是最好的辦法。5.發(fā)展感知覺能力的游戲發(fā)展自閉癥兒童感知覺能力的游戲是一種有規(guī)則的、生動、新穎、有趣的活動形式。它可以使自閉癥兒童在輕松的活動中發(fā)展感知覺,并從游戲這種活動形式中得到快樂,提高認知能力。(1)聽覺游戲。我們知道,自閉癥兒童在感覺能力方面呈現(xiàn)出視覺和聽覺的不同步,視覺優(yōu)于聽覺。在聽覺方面,主要問題又集中在對聲音的辨別和對聲源的方位判定兩個方面。如果單純地對自閉癥兒童進行這兩個方面的強制性訓練,常常適得其反。因為每個自閉癥兒童對音質(zhì)(音的高、低、強、弱、快、慢等)的區(qū)分度不一樣,承受力也不一樣。但是如果通過游戲的形式對他們進行以訓練為目的的活動,可以減少他們的恐懼感,同時也容易貼近生活。A.分辨音質(zhì)的游戲,是以分辨聲音特征為主要內(nèi)容的活動,從而達到提高自閉癥兒童區(qū)別聲音性質(zhì)以及從物體的音響特征來識別物體的目的。分辨音質(zhì)的游戲,可以有效地通過游戲這種活動形式,幫助自閉癥孩子建立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從而提高他們通過聲音辨識物體的能力。進行這類游戲,我們不能像要求正常兒童一樣蒙上他們的雙眼,也無法組織他們進行辨識音競賽。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事先準備好的各種音響資料,通過播放,讓他們從中進行辨識。辨音游戲一定要堅持由淺人深,循序漸進。同時,要十分注意觀察他們對各種聲音的反應,避免傷害他們(有的自閉癥兒童對某種聲音極度敏感,把握不好,容易引起他們出現(xiàn)極端行為)。組織辨音游戲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方法是通過物理器材練習辨音的活動。在一個安靜的訓練室,教師根據(jù)事先準備的音響資料,先反復播放,讓他們先熟悉各種聲音后,老師可以進行有計劃的提問.并根據(jù)他們辨識的數(shù)量和速度,給予獎勵。聲音設置應先單一,后復雜,先室內(nèi)聲音,后室外聲音,最后再到在混合聲音中確定某一種聲音的難度。另一種方法是教師、家長或輔助教師現(xiàn)場配合,發(fā)出如說話、拍手、洗手等聲響的現(xiàn)場辨識活動?;顒勇曧懕M可能發(fā)自孩子的前面.輔助教師或家長可以在幕后做出各種聲響活動。 B.判定聲源方位的游戲,是以判定聲音源來自何方為內(nèi)容的活動,是以提高自閉癥兒童辨識聲音來源為目的的。通過這種游戲,提高自閉癥兒童從物體的聲響特征來識別物體的能力。判定聲源方位游戲的種類有兩種,一種是聲音發(fā)生源是固定的,一種是聲音發(fā)生源是移動的組織方法同辨音游戲,但是判定聲源方位的游戲其聲源應該是全方位的。組織這類游戲也應該做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也應該注意把握聲音強度,隨時注意觀察自閉癥孩子對來自不同方位聲音的反應,防止發(fā)生因聲音引起的情緒波動。(2)視覺游戲。人類接收外界信息大多通過視覺,幼兒對周圍世界的注意和興趣,往往首先是從視覺渠道獲取的??茖W研究表明,嬰幼兒通過視覺獲取信息過程中,對顏色的敏感度和獲取量多于和優(yōu)先于對形狀的敏感度。視覺在對物體的明暗、顏色和形狀等外觀特征的認知和對物體大小、遠近等空間屬性的區(qū)分上,起著重要的作用。A.分辨顏色的游戲,擬通過色塊組合游戲,使自閉癥兒童掌握認識顏色、區(qū)分顏色和給顏色配對的方法,提高顏色的識別和分類能力。組織辨色游戲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一種是辨別固定色塊的游戲,用不同顏色的純色色塊各兩塊,在先教會他們認識基本色的基礎上,將不同顏色的色塊混合在一起,讓自閉癥兒童對不同色塊進行配對。另一種是色差比較游戲。這種游戲是在自閉癥兒童已經(jīng)具備了對固定色塊辨識的基礎上,逐步加進一些色塊的中間色,以增加游戲的趣味性和難度。這類游戲可以設計成與其他游戲組合的綜合游戲的形式。第三種是動態(tài)辨色游戲。這種游戲?qū)τ谧蚤]癥兒童來說,是難度較大的一種游戲。這種游戲的目的是通過合成與分解,使自閉癥兒童了解顏色是會變化的,并掌握初步的色彩組合規(guī)律。這種游戲有三種設計思路,一是利用色的合成原理組織的游戲,如將黃色水中加入藍色墨水,使顏色變成綠色。二是利用顏色疊加原理組織的游戲,如用兩張不同的玻璃紙疊加,使他們分別觀察疊加前后的色彩變化。三是利用視覺暫留原理組織的游戲,如在一個陀螺上涂上兩種以上顏色,讓他們觀察到顏色的變化。B,分辨圖形的游戲,對于提高幼兒的觀察力具有重要意義。對于考察和提高幼兒的認知水平具有積極作用。在自閉癥兒童中,有一部分兒童在分辨圖形上體現(xiàn)出“島狀功能”. 但是相當部分的自閉癥兒童還是需要通過這種游戲來提高他們的觀察力的。分辨圖形游戲主要有以下幾種:a.數(shù)圖形游戲。這要求游戲者從給出的圖形中,數(shù)出某一特定數(shù)字或圖形(如動物圖形)的數(shù)量。b.找圖形游戲。要求自閉癥兒童在把握圖形典型特征的基礎上,找出隱藏在大圖中的指定圖形。e.找相同游戲。這是一種尋找圖形中相同特征物體的游戲.如找出圖中相同的小白兔等。d.找不同游戲。這是一種要求自閉癥兒童找出圖形中兩個物體差別的游戲。c.分辨空間的游戲,主要通過游戲訓練自閉癥兒童的目測力,以幫助他們形成準確的空間概念。游戲可以就大小、遠近、粗細、前后、左右等單項概念進行識別,也可以綜合起來進行分辨。(3)嗅覺游戲主要是通過組織“聞一聞”為主題的游戲.使自閉癥通過聞氣味辨物體的游戲,提高他們的嗅覺辨識能力。游戲所取分辨材料,可以是食物(包括水果),也可以是非食物;可以是液體物質(zhì),也可以是固體物質(zhì)。(4)味覺游戲主要是通過組織“嘗一嘗”為主題的游戲,使自閉癥兒童通過味覺辨識物體的游戲,提高他們味覺的辨識能力。游戲所取分辨材料,可以是食物(包括水果),也可以是非食物;可以是液體物質(zhì),也可以是固體物質(zhì),也可以把兩種感覺綜合起來進行游戲。(5)觸覺游戲觸覺是我們感知事物的重要途徑。我們對物體的軟硬、冷熱、粗糙和光滑等認識.主要通過觸覺來完成。觸覺游戲主要是游戲者通過觸摸來辨識物體的活動。游戲種類主要有觸摸辨物游戲、觸摸分類游戲、觸摸造型游戲等。觸摸辨物游戲以“摸一摸”為主要構思,擬通過游戲豐富和提高自閉癥兒童的觸覺經(jīng)驗,加深他們對物體大小、長短、光滑與粗糙、軟硬、冷熱的觸覺認識,提高自閉癥兒童通過這些性質(zhì)來識別物體的能力。觸摸分類游戲是建立在觸摸辨物游戲基礎之上的,是游戲者先對物體的差異與近似之處進行觸摸辨別,然后再區(qū)分物體差異的一種游戲。觸摸造型游戲是通過觸摸分辨各種造型特征,發(fā)展自閉癥兒童圖形認知能力的游戲。游戲是發(fā)展兒童認知心理的重要途徑和積極有效的形式,除了上述的一些游戲種類外,還有發(fā)展自閉癥兒童認知水平的游戲、發(fā)展語言的游戲、音樂游戲、美術游戲、數(shù)學游戲、集體娛樂游戲等等。凡是正常兒童進行的各種游戲活動,基本都適合自閉癥兒童,只是教師和家長應該根據(jù)每個孩子的不同情況,在確定他們認知程度的基礎上,組織適合于他們的、難度適中的游戲活動。2019年07月30日
6122
3
4
-
張月恒主治醫(yī)師 北京市大興區(qū)心康醫(yī)院 精神科 一、自閉癥兒童語言障礙的特點自閉癥兒童都有明顯的語言發(fā)育障礙,這種障礙可能會發(fā)生在語言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上,從發(fā)聲困難、異常,到語言學習障礙,有的家長甚至于會感到自己的孩子好像什么都會說,就是該說的不說,不該說的都說。該說話的時候不說,不該說話的時候總說。自閉癥兒童的語言障礙可能發(fā)生在各種語言層面上,但共同的特點是不能自如地使用語言進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溝通。主要表現(xiàn)在:(1) 嬰兒時不會用喃喃語作為表達的嘗試,即使嬰兒期出現(xiàn)這樣的階段,在成長中逐漸退化(2)言語有明顯的異常,如在音量、語速、節(jié)奏及音調(diào)上。(3)說話形式異常,最大的特點是鸚鵡學舌式語言,重復別人說過的話,重復別人的問題,刻板地回答問題。(4)人稱代詞混用。最明顯的是“我”與“你”的概念混淆不清。(5)對詞語混亂運用。最大的特點是說出與當時情景不相關的話。(6)與人交談時主題混淆。例如,當別人都在談及有關體育的話題時,自閉癥患者會忽然說起火車時刻表。(7)盡管能說許多話,但與他人交往或進行對話的能力明顯受到障礙。如長時間地自言自語談一個話題,或固執(zhí)地要求他人與自己談一個話題,而不關注他人的反應或意見。我們都知道他們有這樣或是那樣的問題,那應該怎么做呢?二、無語言兒童的語言開發(fā)1.模仿動作任何人都不是生下來就會說話的,從不會說話到開始說話,要經(jīng)過大腦、身體器官、精神心理的一系列發(fā)育準備。家長一看到孩子3歲了還不會說話,就著急教孩子學說完整的句子,卻忽視了他的能力發(fā)育落后于生理年齡的客觀事實。模仿就是學習和發(fā)展的基礎,沒有模仿,孩子就不能學習適應他的文化所必須的語言和其他的行為方式。聲音模仿是動作模仿的高級階段,所以訓練孤獨癥兒童的語言,一般都從測試他在何種程度上具有模仿能力開始。語言基礎弱的孩子在語言訓練開始之前,都要進行動作模仿的訓練,切忌不加分辨地要求孩子張嘴模仿語言。模仿從簡單的粗大動作開始:拍手、叉腰、拍腿,孩子視眼可以看到容易掌握;操作性動作:敲打物品、仿搭積木,用杯子喝水,推動玩具小汽車等 ;精細動作模仿:手指操,用手指捏東西;嘴部動作的模仿:嘟嘴u口型,吹氣,伸縮舌頭2.聽指令要建立孩子良好的聽指令的能力,配合是訓練的前提,簡單一步指令開始。如:拍拍手,跺跺腳,過來,坐下,起立等,然后再泛化與生活中,可以生活化一點的指令:扔垃圾桶去,穿鞋子,把杯子拿給我等等。孩子可以理解成人的話,即使不會表達,但是能夠聽懂,我們在他發(fā)音能力還沒達到的時候,一樣可以教他用手勢,如:跟老師拜拜,沒有語言孩子如果聽懂,他就會揮手,我們幫他說:拜拜,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理解,為后來語言符號的學習奠定基礎3.發(fā)音的練習無意識音的強化孩子有時會蹦出一些自己的音,或是不經(jīng)意的時候會仿說出一些字,這時我們也可以及時的模仿孩子的音反饋給他,吸起他的注意力,然后我們再及時發(fā)音,孩子也會隨之模仿,如孩子:en,heng 我們模仿en,heng后孩子看了過來,就可以模仿更多,刺激孩子更多音的發(fā)出。當孩子還沒有語言的時候,要孩子說話那是不可能的,從最簡單的a ba ma 開始訓練,因為這些音口型好作好發(fā)音,成功率高,我們的語言都是由拼音組成的,所以開始聲母,韻母的練習是個很好的鋪墊,如:海鷗 h—ai 海 o—鷗。唱歌、兒歌朗讀接字也是個有效的方法,找一些好發(fā)音的手指操,或是孩子常聽到的歌曲等,孩子感興趣的時候,仿發(fā)音的概率就會高出許多無意識音的轉(zhuǎn)化試著將孩子的發(fā)音與實際意義聯(lián)系在一起,在這時,激發(fā)孩子的說話欲望,將孩子經(jīng)常玩的玩具或者想要的需求延遲滿足,鼓勵其發(fā)音,建立發(fā)音與事物之間的關系。不必矯正發(fā)音即使說不好,有表達意思的姿態(tài)即可,若刻意矯正發(fā)音,說不定反而會抹殺好不容易培養(yǎng)的說話動機。只要他肯說話,發(fā)音不正確的缺陷久而久之會改善過來。家長或大人只要自己提供正確的說話模板即可,但千萬不要學兒童說娃娃語。不必重復練習太多次強迫的最終結果就是反抗,我們語言訓練前期,借助強化物可以一個詞要求孩子說2---3遍,觀察孩子情緒,當孩子有點不耐煩時我們趕緊轉(zhuǎn)移,可降低要求做些兒童可以完成的事,然后給予獎勵;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單音——雙音——單詞——短語——句子 如a_ an_安靜——保持安靜——上課請保持安靜!名詞——形容詞——動詞,但也因人而異,根據(jù)我所訓練的發(fā)現(xiàn),孩子理解動詞并不是很難,反而形容詞比較匱乏難掌握,但名詞絕對是最先學會 。句子由易到難 由短到長 。三、有語言孩子語言能力的提高如何發(fā)展孤獨癥孩子的社交性語言,是孤獨癥孩子康復訓練的重點。那么發(fā)展社交性語言的必要條件是什么呢?概述的說,是對簡單常用語言理解和功能性語言表達,但是孩子有個前提條件,就是孩子必須具備傾聽和關注的同和能力接受性語言訓練積累詞匯在日常生活中,各種場所為我們給孩子積累詞匯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如:帶孩子去超市認一認超市里的各種物品,去菜市認一認各種蔬菜,去家電城認一認各種家用電器,去家具城認一認各種家具,去游樂城認一認各種玩具,去公園認一認各種花草樹木等等,只要努力去思考挖掘,到處都是我們教孩子的資源。給孩子多講、多說抓住機會、隨時隨地給孩子說話。例如:1、對著孩子感興趣的人物或事物說話(告訴他“這是什么”“這是誰”)2、對著現(xiàn)實的情境(告訴他看見什么,這里有什么,正在發(fā)生什么事)3、對著成人及兒童正在進行的活動說話(告訴他在做什么)4、給兒童講小畫冊、卡片上的內(nèi)容(告訴他這上面有什么)5、給兒童說兒歌、歌謠,使其對語言感興趣并記住部分內(nèi)容。日常語言的理解如:把杯子去給媽媽拿來;給爸爸送一塊糖; 去廁所把小手洗一洗; 把遙控器放到電視上去; 把衣服扔到洗衣服機里面去。指令可以逐漸變復雜。表達性語言訓練表達性語言,即為孩子可以正確說出符合當時情景的語言。孩子的理解能力得到一步步的提高,最重要的外在表現(xiàn)就是功能性語言的表達,功能性語言大概分一下八種:1.表達自我的需求孩子的自我需求分為兩種,物質(zhì)需求的精神需求。物質(zhì)需求包括吃的、喝的、玩的、精神需求包括語言的和非語言的,如夸獎、擁抱、親吻等。我們的孩子一般能夠表達物質(zhì)需求,而及那身需求卻很少。2.表達自我的狀態(tài)自我狀態(tài)包括內(nèi)臟覺、皮膚覺、情緒覺等,如:饑餓、渴、疼、癢、尿、高興、傷心、生氣......此類語言的表達可在真實情景下教孩子表達,一般孩子學會就能正確使用。3.使用一般的禮貌用語孤獨癥的孩子可以說很多禮貌用語,就是難以恰當?shù)倪\用,總是一股腦把自己和別人的話全部說完。所以抽象的禮貌用語對他們來說像是無意義語言。只有當孩子具備深層次的社交能力時(能體驗交往帶的歡樂和喜悅),才能真正的理解、使用。4.描述一般的事物描述事物包括直觀性描述和內(nèi)在性描述及擴展性描述。例如,西瓜是綠色的圓圓的水果(直觀性描述),西瓜是吃起來沙有甜的水果(內(nèi)在性描述);西瓜是夏天經(jīng)常吃的水果(擴展性描述)。孤獨癥的孩子表達此類句式從簡帶的直觀性的描述開始,逐漸隨著理解能力的提高和詞匯的積累過渡到內(nèi)在性描述,擴展性描述。5.對動詞的正確使用這項表達訓練時要注意“一次多用”和“相似動作不同詞”。列入,打電話、打雨傘、推車、拉車。6.回答社交性的問題這一項是孤獨癥孩子家庭訓練的重點,也是最有用的一想表達。內(nèi)容包括孤獨癥孩子對自我的認識、對家庭的認識以及對周邊社區(qū)的認識和使用。問題例如,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幾歲了?爸爸是誰?家在哪住?去哪里買東西?等等。7.對不知道的事物回答不知道做此項訓練要先了解孩子的基礎,讓孩子體驗動腦思考的過程,根據(jù)思考后的反應引導其表達“不知道”。8.呼其名征求他人的意見,尋求他人的幫助此項表達訓練時需注意孩子是否有眼神接觸,是否等待他人應答。交流性語言提高時一個漫長的過程,并且要于生活中更多的去練習,創(chuàng)造讓孩子使用語言的情景,多鼓勵,多表揚,夸張的表情,很驚訝的語氣都是可以有效吸引到孩子的注意力,不管孩子的語言能力處于何種水平,與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動是前提,所以在對孩子提要求時也要多觀察孩子,了解孩子的需求動機,這樣才能有效地引導孩子作出正確的表達。2019年07月25日
6606
9
21
-
張月恒主治醫(yī)師 北京市大興區(qū)心康醫(yī)院 精神科 一、自閉癥兒童語言障礙的特點自閉癥兒童都有明顯的語言發(fā)育障礙,這種障礙可能會發(fā)生在語言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上,從發(fā)聲困難、異常,到語言學習障礙,有的家長甚至于會感到自己的孩子好像什么都會說,就是該說的不說,不該說的都說。該說話的時候不說,不該說話的時候總說。自閉癥兒童的語言障礙可能發(fā)生在各種語言層面上,但共同的特點是不能自如地使用語言進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溝通。主要表現(xiàn)在:(1)嬰兒時不會用喃喃語作為表達的嘗試,即使嬰兒期出現(xiàn)這樣的階段,在成長中逐漸退化(2)言語有明顯的異常,如在音量、語速、節(jié)奏及音調(diào)上。(3)說話形式異常,最大的特點是鸚鵡學舌式語言,重復別人說過的話,重復別人的問題,刻板地回答問題。(4)人稱代詞混用。最明顯的是“我”與“你”的概念混淆不清。(5)對詞語混亂運用。最大的特點是說出與當時情景不相關的話。(6)與人交談時主題混淆。例如,當別人都在談及有關體育的話題時,自閉癥患者會忽然說起火車時刻表。(7)盡管能說許多話,但與他人交往或進行對話的能力明顯受到障礙。如長時間地自言自語談一個話題,或固執(zhí)地要求他人與自己談一個話題,而不關注他人的反應或意見。我們都知道他們有這樣或是那樣的問題,那應該怎么做呢?二、無語言兒童的語言開發(fā)1.模仿動作任何人都不是生下來就會說話的,從不會說話到開始說話,要經(jīng)過大腦、身體器官、精神心理的一系列發(fā)育準備。家長一看到孩子3歲了還不會說話,就著急教孩子學說完整的句子,卻忽視了他的能力發(fā)育落后于生理年齡的客觀事實。模仿就是學習和發(fā)展的基礎,沒有模仿,孩子就不能學習適應他的文化所必須的語言和其他的行為方式。聲音模仿是動作模仿的高級階段,所以訓練孤獨癥兒童的語言,一般都從測試他在何種程度上具有模仿能力開始。語言基礎弱的孩子在語言訓練開始之前,都要進行動作模仿的訓練,切忌不加分辨地要求孩子張嘴模仿語言。模仿從簡單的粗大動作開始:拍手、叉腰、拍腿,孩子視眼可以看到容易掌握;操作性動作:敲打物品、仿搭積木,用杯子喝水,推動玩具小汽車等;精細動作模仿:手指操,用手指捏東西;嘴部動作的模仿:嘟嘴u口型,吹氣,伸縮舌頭2.聽指令要建立孩子良好的聽指令的能力,配合是訓練的前提,簡單一步指令開始。如:拍拍手,跺跺腳,過來,坐下,起立等,然后再泛化與生活中,可以生活化一點的指令:扔垃圾桶去,穿鞋子,把杯子拿給我等等。孩子可以理解成人的話,即使不會表達,但是能夠聽懂,我們在他發(fā)音能力還沒達到的時候,一樣可以教他用手勢,如:跟老師拜拜,沒有語言孩子如果聽懂,他就會揮手,我們幫他說:拜拜,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理解,為后來語言符號的學習奠定基礎。3.發(fā)音的練習無意識音的強化孩子有時會蹦出一些自己的音,或是不經(jīng)意的時候會仿說出一些字,這時我們也可以及時的模仿孩子的音反饋給他,吸起他的注意力,然后我們再及時發(fā)音,孩子也會隨之模仿,如孩子:en,heng我們模仿en,heng后孩子看了過來,就可以模仿更多,刺激孩子更多音的發(fā)出。當孩子還沒有語言的時候,要孩子說話那是不可能的,從最簡單的abama開始訓練,因為這些音口型好作好發(fā)音,成功率高,我們的語言都是由拼音組成的,所以開始聲母,韻母的練習是個很好的鋪墊,如:海鷗h—ai海o—鷗。唱歌、兒歌朗讀接字也是個有效的方法,找一些好發(fā)音的手指操,或是孩子常聽到的歌曲等,孩子感興趣的時候,仿發(fā)音的概率就會高出許多無意識音的轉(zhuǎn)化試著將孩子的發(fā)音與實際意義聯(lián)系在一起,在這時,激發(fā)孩子的說話欲望,將孩子經(jīng)常玩的玩具或者想要的需求延遲滿足,鼓勵其發(fā)音,建立發(fā)音與事物之間的關系。不必矯正發(fā)音即使說不好,有表達意思的姿態(tài)即可,若刻意矯正發(fā)音,說不定反而會抹殺好不容易培養(yǎng)的說話動機。只要他肯說話,發(fā)音不正確的缺陷久而久之會改善過來。家長或大人只要自己提供正確的說話模板即可,但千萬不要學兒童說娃娃語。不必重復練習太多次強迫的最終結果就是反抗,我們語言訓練前期,借助強化物可以一個詞要求孩子說2---3遍,觀察孩子情緒,當孩子有點不耐煩時我們趕緊轉(zhuǎn)移,可降低要求做些兒童可以完成的事,然后給予獎勵;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單音——雙音——單詞——短語——句子如a_an_安靜——保持安靜——上課請保持安靜!名詞——形容詞——動詞,但也因人而異,根據(jù)我所訓練的發(fā)現(xiàn),孩子理解動詞并不是很難,反而形容詞比較匱乏難掌握,但名詞絕對是最先學會。句子由易到難由短到長。三、有語言孩子語言能力的提高如何發(fā)展孤獨癥孩子的社交性語言,是孤獨癥孩子康復訓練的重點。那么發(fā)展社交性語言的必要條件是什么呢?概述的說,是對簡單常用語言理解和功能性語言表達,但是孩子有個前提條件,就是孩子必須具備傾聽和關注的同和能力接受性語言訓練積累詞匯在日常生活中,各種場所為我們給孩子積累詞匯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如:帶孩子去超市認一認超市里的各種物品,去菜市認一認各種蔬菜,去家電城認一認各種家用電器,去家具城認一認各種家具,去游樂城認一認各種玩具,去公園認一認各種花草樹木等等,只要努力去思考挖掘,到處都是我們教孩子的資源。給孩子多講、多說抓住機會、隨時隨地給孩子說話。例如:1、對著孩子感興趣的人物或事物說話(告訴他“這是什么”“這是誰”)2、對著現(xiàn)實的情境(告訴他看見什么,這里有什么,正在發(fā)生什么事)3、對著成人及兒童正在進行的活動說話(告訴他在做什么)4、給兒童講小畫冊、卡片上的內(nèi)容(告訴他這上面有什么)5、給兒童說兒歌、歌謠,使其對語言感興趣并記住部分內(nèi)容。日常語言的理解如:把杯子去給媽媽拿來;給爸爸送一塊糖;去廁所把小手洗一洗;把遙控器放到電視上去;把衣服扔到洗衣服機里面去。指令可以逐漸變復雜。表達性語言訓練表達性語言,即為孩子可以正確說出符合當時情景的語言。孩子的理解能力得到一步步的提高,最重要的外在表現(xiàn)就是功能性語言的表達,功能性語言大概分一下八種:1.表達自我的需求孩子的自我需求分為兩種,物質(zhì)需求的精神需求。物質(zhì)需求包括吃的、喝的、玩的、精神需求包括語言的和非語言的,如夸獎、擁抱、親吻等。我們的孩子一般能夠表達物質(zhì)需求,而及那身需求卻很少。2.表達自我的狀態(tài)自我狀態(tài)包括內(nèi)臟覺、皮膚覺、情緒覺等,如:饑餓、渴、疼、癢、尿、高興、傷心、生氣......此類語言的表達可在真實情景下教孩子表達,一般孩子學會就能正確使用。3.使用一般的禮貌用語孤獨癥的孩子可以說很多禮貌用語,就是難以恰當?shù)倪\用,總是一股腦把自己和別人的話全部說完。所以抽象的禮貌用語對他們來說像是無意義語言。只有當孩子具備深層次的社交能力時(能體驗交往帶的歡樂和喜悅),才能真正的理解、使用。4.描述一般的事物描述事物包括直觀性描述和內(nèi)在性描述及擴展性描述。例如,西瓜是綠色的圓圓的水果(直觀性描述),西瓜是吃起來沙有甜的水果(內(nèi)在性描述);西瓜是夏天經(jīng)常吃的水果(擴展性描述)。孤獨癥的孩子表達此類句式從簡帶的直觀性的描述開始,逐漸隨著理解能力的提高和詞匯的積累過渡到內(nèi)在性描述,擴展性描述。5.對動詞的正確使用這項表達訓練時要注意“一次多用”和“相似動作不同詞”。列入,打電話、打雨傘、推車、拉車。6.回答社交性的問題這一項是孤獨癥孩子家庭訓練的重點,也是最有用的一想表達。內(nèi)容包括孤獨癥孩子對自我的認識、對家庭的認識以及對周邊社區(qū)的認識和使用。問題例如,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幾歲了?爸爸是誰?家在哪???去哪里買東西?等等。7.對不知道的事物回答不知道做此項訓練要先了解孩子的基礎,讓孩子體驗動腦思考的過程,根據(jù)思考后的反應引導其表達“不知道”。8.呼其名征求他人的意見,尋求他人的幫助此項表達訓練時需注意孩子是否有眼神接觸,是否等待他人應答。交流性語言提高時一個漫長的過程,并且要于生活中更多的去練習,創(chuàng)造讓孩子使用語言的情景,多鼓勵,多表揚,夸張的表情,很驚訝的語氣都是可以有效吸引到孩子的注意力,不管孩子的語言能力處于何種水平,與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動是前提,所以在對孩子提要求時也要多觀察孩子,了解孩子的需求動機,這樣才能有效地引導孩子作出正確的表達。2019年07月24日
2296
0
1
-
2019年07月22日
3681
0
0
-
張月恒主治醫(yī)師 北京市大興區(qū)心康醫(yī)院 精神科 巴瑞·普瑞桑所著的《這世界唯一的你》中提到理解自閉癥人士的核心概念是:自閉癥人士的行為方式,不像一些專業(yè)人員幾十年來宣稱的那樣,是毫無規(guī)則、偏執(zhí)怪誕、錯亂無序的,而是他們用來適應這個信息超載并令人恐懼的世界,試圖與人溝通的應對策略。我們所要做的,是用心去理解他們。自閉癥兒童問題行為的六種常見原因1自我刺激重復的自我刺激行為可以滿足我們內(nèi)部感官的需要,尤其是當我們感到緊張、無聊、或著急的時候。比如我們用手指卷頭發(fā)、清嗓子、嚼口香糖、抖腿、在桌子上敲鉛筆等等。我們的自我刺激行為與孤獨癥兒童的自我刺激行為之間的不同之處是我們知道什么時候這些行為是恰當?shù)?,什么時候不是。比如你在敲鉛筆的時候,如果你的老師在講課時突然停下并且盯著你,你就知道應該立即停止這種自我刺激行為并保持安靜。我們的自我刺激行為可以紓緩緊張情緒,也可以被我們控制。孤獨癥兒童之所以表現(xiàn)出各種各樣的自我刺激行為是因為它們強化了身體內(nèi)部的感官刺激。他們不停地扇動手指,或者長時間地盯著玩具汽車的旋轉(zhuǎn)的車輪就是因為他們喜歡這種感覺,這些自我刺激行為給他們提供了愉快的感覺而且可以滿足他們的視覺輸入需要。自我刺激行為是最難以加以控制的,因為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一個恰當?shù)奶娲袨椴⒉荒茏鳛閷υ行袨榈摹白晕要剟睢?。解決辦法:通常的解決方法是用一個恰當?shù)奶娲袨閬砣〈鷨栴}行為。例如:如果孩子喜歡在家里的沙發(fā)上蹦跳,孩子就是在表現(xiàn)他有感覺輸入的需要,你可以每天定時讓他在小蹦床上跳一段時間來滿足他的感覺需要。所以每次當他想開始在沙發(fā)上跳之前,你就直接把他帶到蹦床上去跳。家長要使孩子明白,每當他覺得有蹦跳的需要時,他可以去到蹦床上跳,而不是在沙發(fā)上。另外,當孩子每次在新環(huán)境中都會扇動他的手指,他之所以這樣做可能是因為他感到焦慮而且不知道怎樣要求幫助或者他不知道如何用適當?shù)姆绞奖磉_不舒服感覺。在這種情況下,教會他一個新的社會技能就可以減少這種情況。你可以給孩子一個小玩具讓他拿在手上玩,或者唱一首需要用手指配合的歌,這不僅可以滿足感官需要,也是一種恰當?shù)姆绞健T陬愃魄闆r下,我們都要幫助孩子在行為的需要和行為的恰當性之間建立的聯(lián)系,直到孩子能正確地表達。2固執(zhí)性傾向大多數(shù)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固執(zhí)性的行為和愛好。我們與孤獨癥兒童在這方面的不同之處是他們過分專注于某些細節(jié)或執(zhí)著某些事情以致?lián)p害他們的功能性運作。比如,你的孩子一遍又一遍重播他喜歡的卡通片,直到他都很疲倦了,當你試圖關掉時,他就大發(fā)脾氣。這種類型的重復的固執(zhí)性行為可能是因為孤獨癥孩子對于周圍變化的世界感到無所適從而采取的紓緩壓力和焦慮的行為。這種固執(zhí)地“維持秩序”的需要以各種方式表現(xiàn)在孤獨癥兒童身上。比如,始終堅持走同一條路線,按一定的秩序排列玩具,只吃的某些類型的食物等等。因為周圍的世界上對他們難以捉摸,所以他們需要不斷重新安排他們可以控制的環(huán)境。孤獨癥兒童的確有這方面的需要,但是這些固執(zhí)性行為嚴重地干擾了他們的學習能力。這并不是他們想做的事,而是一些他們?yōu)榱双@得自我控制感而不得不做的事情。如果他們不能維持這種秩序,發(fā)脾氣是難以避免的。解決辦法:這類問題的解決方法是悄悄地打破或停止固執(zhí)性行為而代之以一個同樣可以滿足他但更恰當?shù)墓δ苄孕袨?。如果孩子正把一堆石頭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打斷他,然后重新引導教他用這些石頭修建一個座房子。這個時候,你使用同樣的材料替代來他不同的行為。每次你重新引導成功以后,立即要表揚孩子,強化他的行為。3尋求注意我們都時不時地尋求別人的注意。我們相當多的行動方式是為了滿足我們想吸引那些我們認為重要的人的關注而采用的。慶幸的是,我們知道當我們的行為什么時候離社會可以接受的程度走得太遠。當我們的行為舉止不合時宜時,我們可以從別人的暗示中察覺,然后相應地修正我們的行為。孤獨癥兒童尋求注意的行為卻往往既不能令人接受,他們也很難自我控制。因為他們的溝通能力很差,他想要尋求注意的任何方式往往是通過尖叫、抓搶、咬人甚至自傷來表現(xiàn)。孤獨癥孩子的這些行為很可能是由于我們自己平時不夠注意他們而引起的,他們被迫以一種我們沒有辦法可以忽視的方式來引起我們的注意。解決辦法:教孩子如何以正確的方式獲得注意是解決這類問題的一條途徑。請記住,這些孤獨癥兒童并不會舉一反三,所以在不同的情況下你需要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去教他們。如果他們想吸引你注意,讓他們來拉你的手或者教會他們把溝通卡交給你來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如果孩子想要你注意的時候你正在打電話,教他給你打一個手勢,而不是去搶你的電話或大喊大叫。當你正在和別人談話的時候,如果孩子走過來想當要問問題從而打斷你的談話,教導使用一個可以讓人接受的方式打斷你,從而獲得他所需要的關注。你可以教他走過來,然后安靜地在旁邊等著你。4逃避當孤獨癥兒童處在陌生的的環(huán)境中或面對讓他感覺很困難的任務時,他們會表現(xiàn)出各種各樣的逃避性行為。他們的這種焦慮或恐懼感越強,他們的問題行為就會表現(xiàn)得越突出。這些行為可以表現(xiàn)為逃跑、踢打、大發(fā)脾氣等等。大多數(shù)人并沒有仔細思考這種逃避性的行為背后的功能性訴求。其實孩子是想告訴你他不想去做你所要求他的事情。這種情況之所以出現(xiàn)是因為他不理解你的要求,也不知道如何按照你的要求去做,可能他沒有掌握必要的技能去執(zhí)行。解決辦法:干預方法是讓孩子使用一個更有效的方式來表達他想要從目前的環(huán)境中暫時停下來,或者告訴你他不想做你要求他的事。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你并不一定非要孩子事事都服從,你還需要教孩子學會如何恰當?shù)厝ゾ芙^。采取每次進一小步的方法教導孩子對付那些讓他不舒服的活動。例如,你帶孩子去商店,第一次只讓他在里面呆五分鐘,讓孩子適應商店里面的環(huán)境。以后每次你延長幾分鐘,逐步延長到你可以完成整個活動。這個策略的一個關鍵是你不要忘記在孩子的行為還表現(xiàn)得很好的時候就必須完成活動。不要等到孩子開始表現(xiàn)出不恰當?shù)男袨榈臅r候才離開。如果你這樣做,你只會強化他的問題行為,而且他很有可能遲早會再次表現(xiàn)出相同的問題。慢慢一步一步地訓練,務必保證孩子獲得成功。5想得到有形物問題行為可以出現(xiàn)在孩子想要得到糖果,玩具等有形物卻無法得到的時候。這種類型的行為不是孤獨癥孩子們所特有的。但是,孤獨癥兒童卻幾乎不懂得當為什么他們不總是能夠得到他們想要東西。耐心、等待和理解是需要經(jīng)過訓練的。我們須要讓他們知道有時候必須學會等待。解決辦法:干預目標是確保孤獨癥兒童學會如何以一個恰當?shù)姆绞教岢鲆蟆4送?,我們必須讓孩子認識到并非所有的要求都可以立即得到滿足,有些要求可能永遠無法達到。以恰當?shù)姆绞降却撬泻⒆佣紤搶W習的一項重要的社會技能。這些技巧需要以分解和反復的方式系統(tǒng)地教導,并且使孩子有充分的機會在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實踐這些技能。6溝通越來越多的證據(jù)顯示-缺乏一個有效的功能性的溝通系統(tǒng)很可能是孤獨癥兒童之所以出現(xiàn)問題行為的頭號原因。當孩子能夠表達他們想要什么,需要暫停,感到焦慮或恐懼,或只是想要別人注意的時候,他們不適當?shù)男袨榫蜁蟠蟮販p少。溝通是孩子的行為中最重要的功能。盡可能為孩子提供多種多樣的口頭和非言語溝通方式是至關重要的。解決辦法:遇到這種情況你可以給孩子盡可能多的溝通選項,讓他能夠正確表達自己的需要、想法和感受。即使你的孩子具備有語言能力,在他感到沮喪、憤怒、著急的情況下,他可能無法有效地利用。供選擇的溝通方式愈多,孩子用一個恰當?shù)姆绞綔贤ǖ臋C會就愈大。2019年07月17日
4810
0
0
-
張月恒主治醫(yī)師 北京市大興區(qū)心康醫(yī)院 精神科 自閉癥(孤獨癥)在最新的ICD-11中,孤獨癥譜系障礙(6A02)屬于神經(jīng)發(fā)育障礙,下設的子類有:1. 沒有智力障礙、有或沒有輕微功能性語言障礙的孤獨癥譜系障礙(6A02.0);2. 有智力障礙、有或沒有輕微功能性語言障礙的孤獨癥譜系障礙(6A02.1);3.沒有智力障礙、有功能性語言障礙的孤獨癥譜系障礙(6A02.2);4. 有智力障礙、有功能性語言障礙的孤獨癥譜系障礙(6A02.3);5.沒有智力障礙、無功能性語言的孤獨癥譜系障礙(6A02.4);6. 有智力障礙、無功能性語言的孤獨癥譜系障礙(6A02.5);7.其他孤獨癥譜系障礙(6A02.Y);8.未確定的孤獨癥譜系障礙(6A02.Z)。在孩子診斷過程中,很多醫(yī)生會開一大堆化驗,我們家長也甘心情愿去檢查,大部分代謝有問題。比如:氨基酸代謝里邊有很多丙氨酸代謝增高或降低,酪氨酸代謝障礙,脂代謝C4/C3異常,肉堿類代謝障礙CD5C/C8,ASP,TYr異常,尿篩異常,葉酸代謝異常,食物不耐受檢查異常(對牛奶,雞蛋,小麥等不耐受)等等。這些問題沒有解決,這些也是影響孩子的關鍵問題,我們不知道孤獨癥(自閉癥)的病因是什么,但是我們能改變孩子的代謝,延緩孩子的退化,減輕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損傷。很多家長懷疑我們的孩子是不是假自閉癥(孤獨癥),其實真假自閉癥(孤獨癥)沒有科學依據(jù),也不是非專業(yè)人員能做的,只有醫(yī)生可以來鑒別,任何機構、特教、心理等專業(yè)得人沒有這個資格,不要誤導家長。其實很多孩子代謝問題處理的好,訓練效果也好,您要是有疑問,可以關注我的文章,網(wǎng)站。孤獨癥(自閉癥)與益生菌的問題,與膳食纖維的治療問題。張月恒 精神科專業(yè)-孤獨癥領域?qū)<?,特教專家。擅長孤獨癥診斷,康復,評估,計劃及生物療法2019年06月24日
6100
5
7
-
2019年06月10日
1597
0
3
-
繆顏嶸主治醫(yī)師 深圳市龍崗中心醫(yī)院 臨床心理科 對于這樣的孤獨癥的兒童呢,首先最好的要先做一個孤獨癥的評估,那么針對于這樣孤獨癥的兒童的評估,要評估他的,比如說興趣愛好語言發(fā)育,包括其它有沒有一些刻板動作呀,或者是說呃一些自傷啊,自身呃,自虐的這種行為,那么如果存在著這種刻板動作或者自傷自虐的這種行為,那我們可能要適當?shù)氖褂靡恍┛咕耦惖乃幬?,那么包括維生素B6啊,嗯,每劑啊,包括葉酸呀,等等這些的這些東西都會能夠嗯,改善這個孤獨癥的癥狀,那么它最主要的治療還是一個呃,教育訓練,比如說這個感統(tǒng)訓練,聽覺訓練音樂治療地板時間包括它的應用行為治療,我們也叫做NBA,那么在當?shù)囟紩羞@樣的特殊的孤獨癥的訓練機構要盡早的參加這樣的孤獨癥。2019年05月08日
9113
0
26
-
2019年04月25日
9459
0
10
自閉癥相關科普號

黃艷醫(yī)生的科普號
黃艷 主任醫(yī)師
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
兒童康復科
1579粉絲18.8萬閱讀

王瑜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瑜 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兒童醫(yī)院
兒童保健科
5168粉絲19.1萬閱讀

文海斌醫(yī)生的科普號
文海斌 副主任醫(yī)師
河北中石油中心醫(yī)院
兒科綜合
694粉絲3.8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