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細菌感染膿汁
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膿液稠厚、黃色、不臭,常發(fā)生轉移性膿腫。(2)鏈球菌感染:膿液稀薄、淡紅色、量多,易引起敗血癥,但一般不發(fā)生轉移性膿腫。(3)大腸埃希菌感染:膿液稠厚、有糞臭。(4)銅綠假單胞菌感染:膿液淡綠色,有特殊的甜腥臭。(5)變形桿菌感染:膿液具有特殊的惡臭。
趙勁松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5月15日64
0
0
-
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
1孕婦感染多無癥狀2主要通過產道感染胎兒,引起新生兒眼炎和肺炎。3常用的實驗室診斷方法有衣原體培養(yǎng)+抗原檢測。4治療首選阿奇霉素,對可能感染的新生兒也應及時治療。5傳播途徑:成人主要經性接觸傳播;孕婦感染后可發(fā)生宮內感染,通過產道感染或出生后感染新生兒,其中經產道感染是主要的傳播途徑。
徐彥平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5月07日104
0
0
-
感染科醫(yī)生都看什么?。?/h2>
感染科是一個“從頭管到腳”的???。各器官、各系統(tǒng)的疾病,只要可能涉及感染,都可以來我們感染科咨詢。比如肺部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尿路感染,腹腔感染,女性盆腔感染,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感染,骨關節(jié)感染,感染性心內膜炎,植入物感染(主動脈支架感染,起搏器相關感染,各種假體植入后的感染等)。。。除去這些明確的感染性疾病以外,還有很多“不知是什么病”、“不知去什么科看”的疑難雜癥,也歡迎來我們感染科咨詢,比如發(fā)熱待查(最高體溫超過38℃,時間持續(xù)超過3周,找不到發(fā)熱病因)。這些疑難雜癥,可能經過一系列的檢查,最終診斷并不是感染性疾病,但在當今醫(yī)療極其細分的環(huán)境下,絕大多數科室都已經細分到??坪蛠唽?疲踔聊骋活惒》N,專注于一個小的賽道,這種猛一看“四不像”的“怪病”、“難題”,往往無處可去,這時就體現感染科的價值了。正因為感染科醫(yī)生“從頭管到腳”,往往具備“全科”的視野,見多識廣,診斷思路也會比較廣闊,適合收治這一類疑難病例。這也是我們科的優(yōu)勢所在。不少來我們科就診的病人,已經輾轉過三四個城市,五六家醫(yī)院了,做過的檢查好幾沓,摞起來比實用內科學還要厚。這類病例,難度高,病人和醫(yī)生都很苦惱。需要更細致和全面的排查。這就需要到線下就診了,下一篇我給大家講講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感染科的就診小攻略。
蔡思詩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5月04日551
4
10
-
中性粒細胞升高你能想到幾點原因?別只知道細菌感染!
中性粒細胞升高你能想到幾點原因?別只知道細菌感染!眾所周知,白細胞作為我們人體內主要的防御力量,能幫助我們抵抗各種外來病原體,因而,白細胞計數是臨床工作中非常關注的一項指標,而作為在白細胞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中性粒細胞,其升高或減低時,我們能想到哪些原因呢?相信首先躍入腦海的是細菌感染,但事實上,也有很多其他原因可以引起中性粒細胞的升高或者減低,今天我們其進行相關梳理。中性粒細胞正常參考值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是白細胞的一種,約占成人外周血白細胞總數的60%~70%,與炎癥反應和免疫功能等密切相關。胞核呈桿狀或分葉狀,胞質呈無色或極淺的淡紅色,有許多彌散分布的細小的淺紅顆粒(特殊顆粒)或淺紫色顆粒(嗜天青顆粒)。中性粒細胞來源于骨髓干細胞,在發(fā)育過程中包含嗜中性中幼粒細胞、嗜中性晚幼粒細胞、嗜中性桿狀粒細胞和嗜中性分葉粒細胞?[2]。機體需要時可動員骨髓中貯備的成熟的中性粒細胞進入循環(huán)血流,在血管中的中性粒細胞,約有一半隨血流循環(huán),稱為循環(huán)池(circulatingpool),通常白細胞計數是指這部分中性粒細胞的數量;另一半則附著在小血管壁上,稱為邊緣池(marginatedpool),通常,循環(huán)池和邊緣池的中性粒細胞存在著動態(tài)平衡。圖1:顯微鏡下中性粒細胞形態(tài)?[2]A?嗜中性中幼粒細胞?B嗜中性晚幼粒細胞C?嗜中性桿狀粒細胞D嗜中性分葉粒細胞??成年人中性粒細胞正常參考值:中性粒細胞比例(NEUT%)(參考值:43~76),(單位:%)中性粒細胞計數(NEUT)?(參考值:1.2~6.8),(單位:10^9/L)中性粒細胞絕對值/比例升高的原因01生理性變化:劇烈運動、淋浴、飽餐、高溫或嚴寒、情緒激動等刺激可使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多,邊緣池的中性粒細胞進入循環(huán)池,進而中性粒細胞增多;新生兒及嬰兒時期中性粒細胞會升高,女性在月經期、妊娠后期、分娩時以及哺乳期中性粒細胞也會升高;部分長期吸煙者也會出現中性粒細胞升高。02感染:急性感染是中性粒細胞增多的最常見的原因,某些細菌、病毒、真菌、螺旋體、立克次體及寄生蟲等感染均可出現中性粒細胞升高。其中細菌感染,特別是化膿性陽性球菌感染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等,常出現中性粒細胞的明顯升高。而對于某些特殊病毒感染,尤其是感染早期,如乙腦病毒等,白細胞計數增高,常在(10~20)×109/L。其中,中性粒細胞達80%以上,這有別于大多數病毒感染。03炎癥:某些炎癥如風濕性關節(jié)炎、風濕熱、胰腺炎、甲狀腺炎、痛風等,也可出現中性粒細胞升高。04組織損傷:外科大型手術后、嚴重燒傷、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溶血、嚴重外傷以及消化道大出血、脾破裂等急性失血時,均可出現中性粒細胞升高。有研究顯示,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對冠脈事件有重要的預后意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時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與早期發(fā)生充血性心力衰竭顯著相關。05急性中毒:尿毒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內分泌疾病危象等急性中毒狀態(tài)可出現中性粒細升高,某些化學物質和汞、鉛、蛇毒以及安眠藥急性中毒等藥物也可引起中性粒細胞升高。06惡性腫瘤:非造血系統(tǒng)惡性腫瘤,如肝癌、胃癌等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和肺癌等,因腫瘤壞死產物刺激骨髓釋放、腫瘤細胞產生促粒細胞生成素等,可引起中性粒細胞升高;而在造血系統(tǒng)腫瘤中,由于造血組織中粒細胞大量異常增生并釋放到外周血而引起中性粒細胞升高,如急性粒白血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等。07藥物因素:某些藥物如類固醇、洋地黃、腎上腺素等,也可引起中性粒細胞增多。國內有文獻報道頭孢他啶引起中性粒細胞升高。中性粒細胞絕對值/比例減少的原因01感染:常見于某些病毒感染,如EB病毒、HIV病毒、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CMV)、麻疹病毒、流感病毒以及新型冠狀病毒等,某些革蘭陰性桿菌感染如傷寒、副傷寒桿菌,可引起中性粒細胞減少。瘧原蟲感染所致的瘧疾,也可引起中性粒細胞減少。嚴重的敗血癥可導致中性粒細胞減少,主要由于粒細胞儲備耗盡,這與預后不良相關。多數情況下,中性粒細胞減少是短暫和自限的,但在EBV和HIV感染中,中性粒細胞減少持續(xù)時間可以延長。02骨髓轉移癌及血液系統(tǒng)疾?。焊鞣N實體腫瘤骨髓轉移癌以及某些再生障礙性貧血、陣發(fā)性夜間性血紅蛋白尿和少數急性白血病等,可出現骨髓粒細胞生成成熟障礙或無效造血,進而引起中性粒細胞減少。03放化療及毒物、藥物:臨床各種化療藥物、放療以及苯、鉛、汞中毒等,對造血干細胞直接損傷或抑制骨髓粒細胞分裂,引起中性粒細胞減少。一些止痛藥、抗生素、抗瘧疾藥、抗驚厥藥抗抑郁藥等均可使中性粒細胞減少。有研究報道,甲硝唑可引起中性粒細胞減少。其機制可能為甲硝唑以半抗原的形式與體內蛋白結合形成抗原,從而誘導機體產生抗中性粒細胞的抗體,繼而發(fā)生免疫反應,起到降低中性粒細胞數量的作用。同時,甲硝唑可能對某些特異性人群中的骨髓前體細胞的分化起到抑制作用,而減少中性粒細胞的產生或者直接殺傷中性粒細胞。04脾功能亢進:肝硬化等各種原因所致的脾大,可引起白細胞減少,可能與骨髓造血抑制或血細胞破壞加速有關。05自身免疫性疾?。翰糠肿陨砻庖咝约膊?,自身免疫性抗核抗體導致破壞增多,進而引起中性粒細胞降低,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淋巴增殖性疾病等。06其他各種疾病所致惡病質狀態(tài)、過敏性休克、病毒性肝炎、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Graves病)、造血原料或微量元素缺乏等,也可出現中性粒細胞減少。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4_l2IwuUgYAP8F0-4dLzbw
張臨友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4月20日494
0
0
-
皮膚軟組織感染清創(chuàng)治療原則
應該去除所有壞死及失活組織,僅保留正常組織,因為壞死及失活組織提供了細菌生長所需的環(huán)境。中度至重度的感染需要做積極的清創(chuàng)治療,應該清除所有無血運的皮膚、軟組織及骨組織。軟組織以及骨組織的清創(chuàng)范圍應該直至邊緣出現新鮮的滲血,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已經去除所有的壞死組織。必須留取足夠的深層組織標本,以備送檢細菌學培養(yǎng)以及組織病理學檢查。避免做一期縫合關閉傷口,因為新的正常壞死組織邊界將會在清創(chuàng)術后2~3d出現,這種情況下需要做進一步清創(chuàng)。竇道應該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切除,并且送組織病理學檢查,以便排除癌變。
孫勝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4月15日200
0
0
-
應對諾卡菌:感染及治療
在談論細菌和感染時,我們經常聽到諸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或大腸桿菌這樣的名字。然而,還有一種名為諾卡菌(Nocardia)的細菌,雖然它可能不像其他一些細菌那樣廣為人知,但它在中國的感染情況和耐藥性問題不容忽視。諾卡菌是一種廣泛存在于自然環(huán)境中的細菌,包括土壤和水中。它可以通過呼吸道、皮膚損傷或直接接觸進入人體,導致一種名為諾卡菌?。╪ocardiosis)的感染。這種感染在中國的部分地區(qū)逐漸受到關注,特別是在免疫抑制或老年人群中。諾卡菌病的癥狀多樣,從輕微的皮膚感染到嚴重的肺部感染甚至全身性擴散都有可能。在一些情況下,這種感染可能難以診斷,因為它的癥狀與其他類型的感染相似,而且需要特殊的實驗室測試來確認。幸運的是,大多數諾卡菌株對某些抗生素仍然敏感,這為治療提供了可能。根據最近的一項研究,所有諾卡菌株對利奈唑胺、阿米卡星和復方新諾明表現出良好的敏感性。然而,對于其他抗生素,如某些β-內酰胺類和氟喹諾酮類,諾卡菌的耐藥性差異很大。在中國,對于諾卡菌感染的治療通常首選復方新諾明,因為它是治療諾卡菌病的主要藥物。然而,由于耐藥性的存在,有時可能需要考慮其他抗生素,如利奈唑胺和阿米卡星。這些藥物在治療中顯示出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在涉及免疫受損或老年患者時。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諾卡菌的耐藥性問題,治療可能需要根據實驗室的藥物敏感性測試結果來定制。這意味著在開始治療之前,醫(yī)生可能會要求進行額外的測試來確定最有效的抗生素。此外,由于諾卡菌感染可能難以診斷和治療,預防措施也非常重要。這包括在戶外工作或活動時采取適當的防護措施,避免直接接觸可能被細菌污染的土壤和水源??傊Z卡菌在中國的感染情況和治療選擇是一個復雜的問題,需要醫(yī)生、患者和公共衛(wèi)生專家的共同努力。通過了解這種細菌的特性和治療選項,我們可以更好地應對諾卡菌感染,保護我們的健康。如果您有任何健康問題或疑慮,請及時咨詢專業(yè)醫(yī)療人員。
趙智明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3月28日129
0
1
-
帶你了解檢驗項目里的炎性指標CRP與SAA
血常規(guī)檢測我們并不陌生,但C反應蛋白(CRP)及血清淀粉樣蛋白A(SAA)這兩個炎性指標很多家長就不了解了,接下來我們一一解答!問C反應蛋白(CRP)、血清淀粉樣蛋白A(SAA)是什么?CRP全稱C反應蛋白,CRP是機體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組織損傷等炎癥性刺激時肝細胞合成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具有激活補體和促進粒細胞及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正常情況下含量極微量,在急性創(chuàng)傷和感染時其血濃度急劇升高。CRP是臨床最常用的炎性指標之一。SAA全稱血清淀粉樣蛋白A,同樣也是一種由肝細胞產生后被分泌到血清中的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當機體受到病毒、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等抗原刺激到肝臟細胞合成和釋放SAA,可在5-6h內迅速升高約1000倍,SAA半衰期約為50min,當機體抗原清除后則迅速降低至正常水平。問既然CRP和SAA都是炎性指標,只測一個行不行,有必要聯(lián)檢嗎?聯(lián)合檢測C反應蛋白和SAA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炎癥的情況。若SAA和CRP水平均顯著升高,則提示細菌感染可能性大;若SAA水平顯著升高,而CRP水平正?;蜉p度升高,則提示病毒感染可能性大。SAA、CRP聯(lián)合檢測對臨床診斷并非是簡單的重復檢查,而是1+1>2,兩者優(yōu)勢互補,可彌補目前臨床缺少可早期、快速提示兒童病毒感染初篩指標的不足,有助于早期鑒別感染類型,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問SAA標本需要采大血嗎?出報告時間久嗎?與血常規(guī)一起采手指血即可,時間與血常規(guī)一樣為30分鐘。這樣既不會增加小朋友的痛苦,又不會延長小朋友的就診時間。
孔令軍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3月24日330
0
1
-
康復期多重耐藥菌多數都不致病
王泳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2月26日51
0
3
-
挖空細胞代表曾經感染還是現在
歐陽一芹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1月19日42
0
0
-
淋巴細胞百分比降低,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降低,C-反應蛋白測定升高,這種情況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
王軍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12月28日143
0
3
感染相關科普號

李麗娟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麗娟 副主任醫(yī)師
中日友好醫(yī)院
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
6916粉絲1.2萬閱讀

徐長松醫(yī)生的科普號
徐長松 主任醫(yī)師
南京市中醫(yī)院
風濕免疫科
189粉絲19萬閱讀

唐紅平醫(yī)生的科普號
唐紅平 主任醫(yī)師
常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兒科
1598粉絲15.6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毛日成 副主任醫(yī)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 感染病科
發(fā)燒 27票
感染 22票
肺炎 8票
擅長:擅長診治乙肝、丙肝及其他病毒性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各種急慢性肝病、原因不明肝功能異常、肝衰竭、各種肝硬化以及原因不明發(fā)熱、中樞神經系統(tǒng)、呼吸、泌尿系統(tǒng)、胸腹水等感染 噬血細胞綜合征的診斷及抗生素應用等。 -
推薦熱度4.6鄭波 主任醫(yī)師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 感染疾病科
尿路感染 21票
感染 10票
骨髓炎 3票
擅長:耐藥細菌感染性疾病,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后感染,復雜尿路感染,SAPHO綜合征,前列腺炎,孕期尿路感染,兒童尿路感染,腸球菌感染 -
推薦熱度4.5劉源 主任醫(yī)師江蘇省人民醫(yī)院 感染病科
感染 10票
肝病 4票
脂肪肝 3票
擅長:感染性疾病和肝臟疾病,對重型肝炎、不明原因肝損害和發(fā)熱待查等疾病診治有較豐富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