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之瀛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天壇普華醫(yī)院 心血管內科 好多朋友啊,平時做完心臟彩超啊,發(fā)現(xiàn)上面有一個結論寫的是左使舒張功能減低。 實質上來說啊左使舒張功能減低啊,好多人都存在不一定是什么,病態(tài)也不一定需要吃什么藥,但是張大夫給大家提醒,如果你有高血壓,那有可能需要積極的控制血壓,如果你有糖尿病或者說肥胖等其他的一些危險因素,也都需要控制,但是這個左使舒張功能減低呢,大多數(shù)人可能無需特殊治療,有少數(shù)人需要特別注意,比如說他有心衰的癥狀收縮功能沒有減的,但是舒張功能減低,同時結合心衰的癥狀,包括一些化驗BNP的檢查提示存在心衰,這就有可能是咱們現(xiàn)在所說的射血分數(shù)保留的興衰,也就是以前所說的舒張性的興衰。 但是張大夫跟大家說,大家平時做心臟彩超,發(fā)現(xiàn)左使舒張功能降低,別害怕好好的控制好你的血脂,血壓,血糖改善生活方式定期復查就行了,大多數(shù)人都無需特殊的去處理。2021年08月14日
2090
2
32
-
李亞平醫(yī)師 香港大學深圳醫(yī)院 心血管內科 這是幾日前,我與表姐的聊天記錄,身為一個心內科醫(yī)生,看到家人們對于自己病情認識如此不到位,忽然感覺自己失職了! 同樣的事情在三姨身上也發(fā)生過,三姨明確診斷為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她在口服藥物兩年后自行停藥,問其原因,她還振振有詞地說: “吃了這么久了,都沒有再疼過,下地干活都沒啥事!藥吃完了就沒再買,沒必要花那個錢!” 平時出門診時,也常常遇到類似自行停藥、之后再發(fā)心絞痛的患者。 他們經(jīng)常會問的一個疑惑:我都放了支架,還要一直吃藥嗎?吃一輩子藥?。?心臟與藥 你知道多少?冠心病是目前發(fā)病率最高的一類心臟病。根據(jù)《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顯示—“我國冠心病患病人數(shù)約1100萬,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急性發(fā)病1年后仍持續(xù)服用藥物的人群降至初始人群的60.3%,5年后降至48%。而未遵醫(yī)囑服藥1年隨訪,急性冠脈綜合征再發(fā)的幾率顯著上升?;颊咦孕型K?,主要原因在于對疾病的認識不足!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冠心???為什么會得這個??? 冠心病全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主要的危險因素有: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吸煙、肥胖……以及有上述家族史的人群,在50歲以后患冠心病的幾率是無家族史人群的5倍。 你了解你所患的疾病嗎?人的血管好比“水管”,在吸煙、高血壓、糖尿病及其他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熬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破壞”下,水管的內膜開始變得粗糙不光滑。 粗糙的“水管內膜”開始刺激產(chǎn)生多種具有粘附作用的小分子,吸附血流中的脂類蛋白。 一段漫長的歲月逝去,“水管壁”完全與脂類融為一體,“水管壁”也開始變硬變脆。 硬化斑塊越堆積越多,逐漸膨出“水管”腔內,使“水管”的管腔越來越窄。 當狹窄到一定程度,人在活動時需要更多血液供氧時,狹窄的水管不能提供足夠的血液,就會發(fā)出胸悶氣短或者胸痛的信號,稱為勞力型心絞痛。若未得到及時治療,“水管”進一步狹窄,即使在不活動時血氧也不夠基本的心臟需要,于是休息時都可發(fā)作胸悶氣短或胸痛的癥狀,稱為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如果此時還沒有引起重視,不去治療,就會突發(fā)出現(xiàn)心肌梗死,導致大面積心肌壞死,死亡率高,而且預后差。 藥物的作用通過冠狀動脈增強CT或者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可以明確診斷冠心病,通過檢查已經(jīng)看到血管有一定程度的狹窄了,此時需要服藥治療。藥物的作用是減緩血管狹窄的速度,而在長年累月的不良刺激下,已經(jīng)與脂質融為一體的血管壁、硬化的斑塊,藥物是消除不掉的。 早期規(guī)律的遵醫(yī)囑服藥是為了緩解心絞痛的癥狀且減緩疾病的進展,若癥狀緩解后就不再規(guī)律服藥,那么血管仍會進一步狹窄。 回到開篇的問題,有的患者說:“我都放了支架,還要一直吃藥嗎?吃一輩子藥?。俊? 心臟支架只針對于血管過于狹窄的地方(一般在狹窄70%以上),起到物理性撐開的作用。手術本身不能改變血管的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若想以后其他部位的血管不進一步狹窄,仍需長期服藥。 是藥三分毒 我可以少吃一些嘛都說“是藥三分毒”,又有人想問了:“每天吃那么多藥,都是什么作用?可不可以減少一些呢?” 你且讓我告訴你這些藥物的作用,再考慮這個問題吧! 降血壓、降糖等治療藥物均是從病因控制減少血管的傷害: 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均為抗血小板藥物,是減少血管壁上小分子的粘附作用。 降血脂藥物是為了減少血液里的脂類蛋白。 特別注意:植入心臟支架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需控制在1.4mmol/L以下,不是化驗單上沒有升高的箭頭↑,就是控制達標哦! β受體阻滯劑(比如倍他樂克、比索洛爾等)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減少心絞痛發(fā)作,長期服用可顯著降低死亡等心血管事件。 以上提到的藥物從減少血管內膜的損壞、減少血液里粘附因子的能力以及減少容易形成斑塊的脂蛋白等多方面控制,減緩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一個都不能少!每個都很重要! 最后再送你一個 飲食小Tips門診患者經(jīng)常問到:每次看診,醫(yī)生建議低鹽低脂飲食,到底哪些該吃?哪些不該吃? 來,這些食物清單請收好: 低鹽:每日可用食鹽不超過2克(約一牙膏蓋,含鈉0.8克),少吃咸菜、腌菜等。 多食:豆汁、綠豆芽、山藥、胡蘿卜、油菜、芹菜、大蔥、菜花、冬瓜、黃瓜、茄子、海帶、蘑菇、番茄等。 降脂食物:玉米、燕麥、洋蔥、茄子、芹菜、木耳、香菇等。 盡量不要吃:動物內臟、動物腦髓、脊髓、蛋黃、肥肉、動物油、奶油、花生等。 少吃:瘦的豬肉、牛肉、鴨肉、雞肉等。2021年08月13日
1936
0
1
-
董玲玲主治醫(yī)師 盛京醫(yī)院 心血管內科 2021年7月,2020年《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發(fā)布,對2018年我國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死亡,以及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報告倡導心血管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在生命早期強調心血管健康,采取以預防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肥胖和吸煙等零級預防為主的策略。文獻索引: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編寫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0概要. 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21, 36: 562-586.我國心血管病負擔沉重2018年,心血管病死亡占我國城鄉(xiāng)居民總死亡原因的首位,農(nóng)村為46.66%,城市為43.81%。中國心血管病患病率處于持續(xù)上升階段。推算心血管病現(xiàn)患人數(shù)3.30億,其中腦卒中1300萬,冠心病1139萬,肺原性心臟病500萬,心力衰竭890萬,心房顫動487萬,風濕性心臟病250萬,先天性心臟病200萬,下肢動脈疾病4530萬,高血壓2.45億。由于不健康飲食、身體活動不足、吸煙等生活方式危險因素的廣泛流行,我國患有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和肥胖的絕對人數(shù)還在不斷攀升,這將進一步推高我國心血管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心血管健康影響因素01吸煙率稍有下降中國≥15歲人群吸煙率在2010年為28.1%,2018年下降至26.6%。其中男性吸煙率50.5%,女性2.1%。45~64歲年齡組現(xiàn)在吸煙率最高,達30.2%。2018年中國非吸煙者的二手煙暴露率為68.1%。二手煙暴露最嚴重的室內公共場所為網(wǎng)吧、酒吧夜總會和餐館。02膳食結構仍不合理中國城鄉(xiāng)居民蛋白質攝入量變化不大,脂肪供能比呈上升趨勢,2012年全國平均水平為32.9%,已超過膳食指南推薦的上線水平。雜糧和薯類、新鮮蔬菜、水果、奶類、水產(chǎn)品、大豆類、堅果等食物攝入量偏低;而食用油、食用鹽平均攝入量遠高于推薦量。國人的飲酒現(xiàn)狀也堪憂。2016年中國15歲及以上人群人均每年酒精消費量是7.2 L,飲酒人群中人均每年酒精消費量是12.9 L。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約10年的隨訪發(fā)現(xiàn),適度飲酒對心血管健康沒有保護作用,而且隨著酒精消耗增加,血壓升高及腦卒中風險增加。03運動不足2017年34.1%中小學生身體活動達標,較2016年略有升高。2014年中國居民經(jīng)常鍛煉率為33.9%。20歲及以上的人群為14.7%,20~39歲人群最低,60~69歲人群最高。1991年至2009年,中國成年居民平均身體活動總量從385.9 METh/w下降到了213 METh/w。04全國近3億成人腹型肥胖中國高血壓調查顯示,2012~2015年中國成年居民腹型肥胖(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檢出率為29.1%,男性28.6%,女性29.6%,估計全國有2.778億成人有腹型肥胖。2019年全國歸因于高BMI的心血管病死亡人數(shù)為54.95萬,歸因于高體重指數(shù)的心血管病年齡標化死亡率為38.64/10萬,11.98%的心血管病死亡歸因于高體重指數(shù)。05抑郁癥1990~2017年,中國抑郁癥患病率從3224.6/10萬上升到3990.5/10萬。重度抑郁癥是心臟病的危險因素之一,尤其是城鎮(zhèn)居民的風險增加更為顯著。在基于醫(yī)院的23項研究中,中國住院冠心病患者抑郁癥患病率為51.0%,0.5%~25.4%為嚴重抑郁癥。四項關于社區(qū)冠心病患者的研究中,抑郁癥患病率為34.6%~45.8%,3.1%~11.2%為嚴重抑郁癥。上海精神衛(wèi)生中心對中國32家醫(yī)院3273例抑郁癥患者分析發(fā)現(xiàn),約31.3%的抑郁癥患者以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為首發(fā)癥狀。心血管病危險因素01高血壓1958~2015年,全國范圍內的高血壓患病率總體呈上升趨勢(表1)。中國高血壓調查發(fā)現(xiàn),中國≥18歲居民高血壓患病粗率為27.9%(加權率為23.2%)。青年人群(18~34歲)高血壓患病率為5.2%,≥75歲居民為59.8%。估計我國≥18歲成人高血壓患病人數(shù)為2.45億。中國≥18歲居民血壓正常高值檢出粗率為39.1%,加權率為41.3%。估計全國有血壓正常高值人數(shù)為4.35億。2005年,血壓正常高值造成我國成人22萬心血管病死亡和12萬因心血管病過早死亡。2010~2016年,我國高血壓規(guī)范管理人數(shù)由2010年的4215.9萬人增長至2016年的9023萬人,高血壓患者規(guī)范管理率達到70.3%。02血脂異常2015年中國成人營養(yǎng)與慢性病監(jiān)測(CANCDS)顯示,與2001~2002年的CHNS(n=49,233)相比,我國居民的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明顯升高。現(xiàn)階段我國成年人血脂異常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總體仍處于較低水平。2012~2015年CHS調查顯示,中國≥35歲成人對血脂異常的知曉率為16.1%、治療率為7.8%、控制率為4.0%。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BD)2017中國資料顯示,LDL-C水平升高是中國心血管疾病的第三大歸因危險因素,僅次于高血壓和高鈉飲食。開灤前瞻性研究提示LDL-C的心血管危害呈“累積暴露”效應。03糖尿病2015~2017年,在中國31個省、市、自治區(qū)對75,880名≥18歲成人的橫斷面研究提示,基于WHO診斷標準,中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為11.2%,糖尿病前期檢出率為35.2%。估計目前中國大陸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數(shù)達1.298億(男性0.704億,女性0.594億)。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發(fā)現(xiàn),糖尿病明顯增加了缺血性心臟病(RR=2.40)和腦卒中(RR=1.98)風險,50歲前診斷為糖尿病的患者平均壽命估計縮短9年。04慢性腎臟病2009~2010年對中國13個省、市、自治區(qū)47204名>18歲的成年人的慢性腎臟病患病率調查顯示,慢性腎臟病的總患病率為10.8%。估計中國約有1.2億例慢性腎臟病患者。來自中國腎臟疾病數(shù)據(jù)網(wǎng)絡(CK-NET)2016年的資料顯示,2016年,慢性腎臟病住院患者占該年度總住院患者的比例為4.86%,年醫(yī)療費用為276.46億元,占該年度總醫(yī)療費用的比例高達6.5%。05睡眠障礙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發(fā)現(xiàn),每周至少3天出現(xiàn)入睡困難或睡眠維持困難、早醒、白天困倦等失眠癥狀的患病率分別為11.3%、10.4%和2.2%。有三種癥狀者發(fā)生心血管病的風險增加,HR分別為1.09、1.07和1.13。入睡困難、睡眠維持困難與急性心肌梗死密切相關。06大氣污染環(huán)境大氣污染和室內空氣污染是影響中國傷殘調整壽命年(DALY)的第四位和第五位危險因素。2000~2016年,中國歸因于PM2.5長期暴露的超額死亡數(shù)逾3000萬,年超額死亡人數(shù)在150萬~220萬。心血管病防治01冠心病死亡率攀升2018年中國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率為120.18/10萬,農(nóng)村居民冠心病死亡率為128.24/10萬,農(nóng)村地區(qū)高于城市地區(qū)。2018年冠心病死亡率繼續(xù)2012年以來的上升趨勢。農(nóng)村地區(qū)冠心病死亡率上升明顯,到2016年已超過城市水平。2002~2018年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總體呈上升態(tài)勢。中國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冊研究顯示,再灌注治療的延遲仍然比較明顯,只有約1/3的患者能在指南規(guī)定時間內得到再灌注治療;三層級醫(yī)院STEMI患者院內病死率明顯遞增(省級3.1%,地市級5.3%,縣級10.2%)。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臨床路徑研究(CPACS)分析發(fā)現(xiàn)ACS患者出院后規(guī)范二級預防藥物的應用率逐年下降,出院時應用率為86%,1年后降至68%,2年后降至59.7%。根據(jù)2018年中國大陸地區(qū)冠心病介入治療資料(主要來源于網(wǎng)絡直報數(shù)據(jù)),2018年大陸地區(qū)冠心病介入治療總例數(shù)為915,256例。2018年我國平均百萬人口病例數(shù)為651例,冠心病患者平均置入支架數(shù)為1.46枚,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死亡率為0.26%,急診介入治療占45.9%。02腦血管病2018年,中國居民腦血管病死亡粗率為149.49/10萬,占總死亡人數(shù)的22.33%。在所有死亡原因中,腦血管病位列惡性腫瘤(160.17/10萬)和心臟?。?56.73/10萬)之后,為死因順位的第3位?;卺t(yī)院質量監(jiān)測系統(tǒng)(HQMS)資料,2018年1853家三級醫(yī)院共計上報腦卒中入院患者3,010,204例。缺血性腦卒中占81.9%,腦出血占14.9%,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占3.2%。對2018年度腦血管病監(jiān)測平臺全國31個省份納入的269,428例缺血性腦卒中住院患者分析發(fā)現(xiàn),發(fā)病3.5 h內靜脈溶栓率為24.2%,住院死亡率為0.4%。03心律失常2012~2015年中國高血壓調查發(fā)現(xiàn),我國≥35歲居民的心房顫動患病率為0.7%。其中34.0%的患者為新發(fā)現(xiàn)的心房顫動,自己并不知曉?!?5歲居民患病率高達2.4%。我國心房顫動患者腦卒中總體發(fā)生比例為24.8%。其中,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中26.9%發(fā)生腦卒中,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中24.2%發(fā)生腦卒中。中國心房顫動注冊(CAFR)研究對2011~2014年32家醫(yī)院7977例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分析發(fā)現(xiàn),CHA2DS2-VASc評分≥2分和1分的患者中接受口服抗凝藥物治療的比例分別達到了36.5%和28.5%,0分的患者也有21.4%使用抗凝藥。根據(jù)全國心房顫動注冊研究網(wǎng)絡平臺資料,心房顫動導管消融手術比例逐年增加,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心房顫動導管消融占總消融手術的比例分別為23.1%、27.3%和31.9%。2019年置入起搏器比2018年增加9.3%。自2010年起射頻消融手術量持續(xù)迅猛增長,年增長13.2%~17.5%。ICD年置入量呈持續(xù)增長趨勢。04瓣膜性心臟病在2016年9月至12月全國69家醫(yī)院年齡≥60歲的8638例住院期間超聲心動圖發(fā)現(xiàn)中度及以上瓣膜病變的患者中,退行性變已逐漸成為主動脈狹窄和反流的首要病因,而二尖瓣狹窄則仍以風濕性為主。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體外循環(huán)學組統(tǒng)計,全國每年瓣膜手術約8萬例。05心肌病和心力衰竭2001年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肥厚型心肌病(HCM)經(jīng)年齡、性別校正后的患病率為80/10萬,估計我國成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超過100萬。HCM是35歲以下患者心臟性猝死最常見的原因。一項入選529例HCM患者隨訪(4.7±3.2)年的研究顯示,HCM患者心血管死亡年發(fā)生率約為1.7%。我國一項研究對529例HCM患者進行基因檢測發(fā)現(xiàn),43.9%的患者可檢測到明確致病突變,其中占比最多的是MYH7和MYBPC3基因。中國高血壓調查分析了2012~2015年入選的22 158名居民,發(fā)現(xiàn)在≥35歲的成年人中,加權后心力衰竭的患病率為1.3%,較2000 年增加了44.0%。06肺動脈高壓2014年全國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多中心協(xié)作組對1934例患者的分析表明,以經(jīng)超聲心動圖測量靜息狀態(tài)下肺動脈收縮壓≥40 mmHg為診斷標準的肺動脈高壓患病率為3.8%。進入靶向藥物時代后,特發(fā)性肺動脈高壓(IPAH)及家族性PAH的1年和3年生存率可達92.1%和75.1%。07靜脈血栓栓塞癥在2007~2016年中國90家醫(yī)院105,723例靜脈血栓栓塞癥(VTE)患者中,年齡及性別校正后的住院率由2007年的3.2/10萬增加至2016年17.5/10萬,住院病死率由2007年4.7%降至2016年2.1%,住院時間從14d降至11d。2016年的數(shù)據(jù)顯示,外科住院患者發(fā)生VTE主要危險因素是開放手術,內科住院患者的危險因素是急性感染。所有患者接受第九版Chest指南推薦的預防措施的比例為14.3%,接受合適的預防措施的比例僅為10.3%。08外周動脈疾病中國高血壓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我國≥35歲的自然人群下肢動脈疾病患病率為6.6%,據(jù)此推測我國下肢動脈疾病患者約為4530萬例。其中約1.9%的患者接受了血運重建,據(jù)此估測實施血運重建的例數(shù)大約為86萬。2018年中國卒中預防項目(CSPP)的頸動脈超聲結果,發(fā)現(xiàn)我國≥40歲居民頸動脈狹窄≥50%的患病率為0.5%。一項全國多中心登記研究分析了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9 346例缺血性腦卒中住院患者資料,發(fā)現(xiàn)頸總動脈狹窄≥50.0%患病率為0.9%,顱外段頸內動脈狹窄≥50.0%患病率為6.9%,顱內段頸內動脈狹窄≥50.0%患病率為1.1%。臂間收縮壓差≥15mmHg是預測鎖骨下動脈狹窄>50.0%的一個強有力指標。對上海市老年社區(qū)人群研究發(fā)現(xiàn),臂間收縮壓差≥15mmHg的人數(shù)占1.8%。一項單中心研究分析了1999~2017年1793例鎖骨下動脈狹窄住院患者,發(fā)現(xiàn)在年齡>40歲的患者中,95.9%為動脈粥樣硬化所致,而年齡≤40歲患者中,90.5%為大動脈炎。09新冠肺炎相關心肌損傷一項針對53項研究涵蓋7679例患者的Meta分析顯示,在中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fā)期,住院患者(不含方艙醫(yī)院)中出現(xiàn)急性心肌損傷的比例約為21%;而在重癥和死亡患者中,這一比例進一步升高,分別達到43%和66%。相對于輕癥患者,重癥患者出現(xiàn)急性心肌損傷的風險升高4.74倍。死亡患者中40%是由心血管事件造成的,具有心血管基礎疾病的患者死亡率往往更高。10腫瘤心臟病學一項入選71萬例患者的大規(guī)模隊列研究發(fā)現(xiàn),18%的癌癥患者伴有心血管病危險因素或患有心血管病。最常見的危險因素是高血壓(10.8%),其次是糖尿?。?.3%)和血脂異常(1.2%)?;疾÷首罡叩男难懿∈悄X卒中(2.7%)、冠心?。?.7%)和心力衰竭(0.6%)。轉自:醫(yī)脈通心血管2021年08月12日
2400
2
17
-
馮旭陽主任醫(yī)師 西京醫(yī)院 心臟內科 說起心臟病,很多人為之害怕,那么心臟病患者如何做好自我管理?如何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來減少心臟病的發(fā)作,如何遠離心臟病帶來的傷害?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這5件事! 第一、擯棄不良生活方式 心臟病患者良好的生活習慣很重要,生活中要遠離作息不規(guī)律、飲食不均衡、熬夜、久坐不動、愛生悶氣等壞習慣。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保持心血管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可靠,也有助于心臟病發(fā)作的減少。吸煙百害而無一利,無論是主動吸煙還是被動吸煙均危害巨大。煙霧中的尼古丁可損傷血管內皮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給心血管帶來傷害。并且大量飲酒會增加高血壓和心臟病風險。 第二、適度、規(guī)律運動 規(guī)律適宜的有氧運動不僅能改善生理機能和身體素質,有助于降低血壓、血糖和血脂,維持正常體重,還有助于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降低心臟病發(fā)作的風險。 對于心臟病患者來說,運動過多過強或者運動過少都不可取。宜進行散步、打太極拳等較柔和的運動。 第三、避免情緒激動、減輕內心壓力 心臟病的病人心理負擔都會較重,由于心慌、胸悶、疼痛、呼吸困難等不適會造成精神十分緊張,加之思想的活躍,精神壓力大使交感神經(jīng)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會加重心臟的負擔,導致心臟病加重。心臟病患者一定要避免精神過度緊張或者情緒波動較大的情況。平時注意自己的情緒,避免出現(xiàn)"大喜大悲"的現(xiàn)象。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多出去散散心,或聽聽音樂來放松心情,不要一個人生悶氣。 第四、積極治療原發(fā)心臟疾病 高血壓、冠心病、心肌病等都可誘發(fā)心衰。積極治療原發(fā)病能減少心衰的發(fā)作。積極治療原發(fā)病,例如有“三高”的心臟病患者在生活中要將血壓、血糖、血脂控制在標準范圍,同時遠離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只有把這些心臟病控制管理好才能夠防治心衰的發(fā)生。 第五、癥狀加重時及時看病 正視自己是個心臟病病人,如需要復診或就醫(yī),一定要及時看,切勿拖延。因客觀原因無法去醫(yī)院就醫(yī),可學會遠程醫(yī)療的方式來問診。尤其是自己癥狀發(fā)作頻繁或者加重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去看病,避免病情加重。 心臟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在人的一生中,心臟一刻不停地跳動,就像一臺“水泵”一樣,推動著血液流向全身。現(xiàn)在心血管問題越來越嚴重,發(fā)現(xiàn)率越來普遍,越來越低齡化。所以,心血管問題,并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屬問題,現(xiàn)在有很多青年人也會被這種問題所困擾。所以就需要我們及時的去進行調理。我們的身體是一個整體,任何一個地方出現(xiàn)問題,身體就會有相應的表現(xiàn),所以我們一定要多關注我們的心臟問題。2021年08月09日
3024
9
38
-
張志功副主任醫(yī)師 湖南省人民醫(yī)院 胸外科 一般來說呢,正常的心跳是每分鐘60次到100次,但這并不是完全絕對的啊,我們知道這個測量正確的心率呢,是有一個百分比的啊,我們就95%的人屬于這樣一個正常的區(qū)間啊,大概60到100次,但是我們知道男性和女性也是不完全一樣的,然后小朋友跟老年人也是不完全一樣的小朋友的心率六歲,以前也是新生兒啊,生出來的心率會比較快快的時候,可以到150次啊,尤其在哭鬧的時候啊,慢慢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率慢慢的會下降到六歲左右降到和真人差不太多了啊,當然,有時候在生氣的時候或者躺下的時候有座位啊,或者膩味準備躺下的時候會讓心跳變得更慢一點,我們知道深吸氣啊,會讓更多的血液回到我們的胸腔回到心臟就是心跳就不需要跳,那么快了,因為他可能因為每一次收縮腎出血的更多,所以心跳會更慢一點。2021年07月27日
854
1
7
-
馮旭陽主任醫(yī)師 西京醫(yī)院 心臟內科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血液循環(huán)的動力源泉。一旦這個發(fā)動機出問題了,就會發(fā)生危險。我們需要時時保護心臟,避免它發(fā)生問題。心臟病人的運動康復,是治療心臟疾病,改善心臟功能的有效手段之一。對于已經(jīng)患上心臟疾病的人群,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適當、適度的鍛煉,可以緩解心臟疾病的發(fā)展,改善心臟功能。今天我們主要來講講心臟病人鍛煉需要注意的問題。首先,心臟病人要避免在遠離人群的地方鍛煉。部分心臟疾病患者喜歡遠足、爬山等項目。這些地方往往距離醫(yī)院比較遠,救治會比較困難。一旦患者突發(fā)急性心臟疾病,無法第一時間獲救。所以我們建議患者盡量不要獨自鍛煉,最好在公共場所進行,或在家中鍛煉時,有家人在旁邊。一旦開始出冷汗、面色蒼白、心跳減慢、呼吸困難時,應立即停下休息,癥狀不緩解,及時呼救。其次,要避免“爭強好勝”的心態(tài)。一些心臟病患者,平素體質比較好,不太相信心臟疾病已經(jīng)對自己身體產(chǎn)生巨大影響了。在和同伴運動時,往往存在爭強好勝的心理,什么都要爭第一。實際上這類人群已經(jīng)不太適合“競技”性的比賽項目了,超過身體負荷的運動,會增加記性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甚至增加猝死可能。所以我們建議,在運動中需要保持心態(tài)平和,享受運動的過程而非結果。游泳對于健康人群,是一種很好的運動方式,但未必適合心臟病人。游泳是一種全身性運動,運動的負荷比常規(guī)運動要大。就是單位時間內,可能比其他運動更耗費體力。同時一些游泳池水溫偏低,心臟病人如果沒有進行充分的熱身活動,突然進到冷水里,會發(fā)生全身血管的痙攣,血壓急劇升高,冠脈供血不足,發(fā)生心血管意外。我們建議,如果您一定要選擇游泳這個項目,在運動前要進行充分的熱身運動。同時,需要選擇有救生員,人相對多一點的游泳館,一旦有意外可以及時被發(fā)現(xiàn)并救治。運動過程中盡量選擇蛙泳等相對省力的泳姿,每10分鐘就要休息一會。下肢鍛煉優(yōu)于上肢鍛煉。有研究發(fā)現(xiàn),上肢活動時的血壓比下肢活動時高一些。比如,啞鈴、拉力器、單雙杠、網(wǎng)球、羽毛球等運動項目,更容易引起血壓升高,加重心臟負擔。同時,因為運動,上肢的血液供應增加,更容易分流心臟的血液,進一步加重心臟負擔。因此,心臟病人在鍛煉時,最好從下肢鍛煉開始,步行就是比較好的方法,如果癥狀較重,可以慢速行走。如果癥狀較輕,可以快速行走。堅持鍛煉3~6個月之后,把上肢運動適時加進來,比如慢跑、跳交誼舞、打太極拳、做廣播體操等。運動要有目標值。心臟病人的運動,并不是時間越長越好,我們建議每一名心臟病患者,都需要到醫(yī)院的心臟康復科進行心肺功能評估。讓醫(yī)生告知您適合的運動方式,適合的運動時間。我們一般按運動的最大心率來評估運動量。所以制定合適與自己的運動方式和時間很重要。運動盡量避免在晨間進行。一方面是因為早晨的控制質量比較差,空氣中氧氣含量比較低。另一方面,心臟病在每天上午6~9點是發(fā)作的“早高峰”,尤其是心絞痛和猝死往往發(fā)生在上午9點左右。上午的血壓在一天當中也是最高的,容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脫落或破裂,導致急性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因此,心臟病患者的鍛煉,最好避開這個高峰時段,以安排在下午或晚上為宜。鍛煉要有規(guī)律,并且堅持。而長期堅持規(guī)律運動的患者,血壓下降幅度可達15毫米汞柱,讓復發(fā)率大大降低。運動有規(guī)律,首先要定量,每周最好運動3~5天,運動后心率控制在不超過110次7分鐘(無胸悶氣喘)為宜。其次,不妨按照以下三個步驟進行鍛煉。先做準備活動5~10分鐘。然后開始正常運動,如步行、慢跑等,持續(xù)15~30分鐘(也可以根據(jù)心率適當延長)。最后進行10分鐘的放松活動,讓心跳慢慢恢復到正常程度。我們不建議“三分鐘熱血”的運動方式,心血來潮就運動一次,然后就又不運動了。心臟病人的運動處方,同藥物處方一樣重要。只有了解自己的心肺功能,明確自己適合哪種運動方式,身體能耐受多久的運動時間,才能安全運動。希望每一個心臟病人,都能通過運動獲得最大的獲益。馮旭陽第四軍醫(yī)大學西京醫(y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yī)師,教授專業(yè)特長:冠心病的綜合診療;包括冠心病介入治療,尤其擅長復雜冠脈病變的介入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 起搏器植入術。高血壓,心力衰竭的綜合診療。門診時間:周一,周二全天。免責聲明:本微信凡屬有來源文件,均為讀者相互交流,版權為原版出處及作者所有。2021年07月12日
3072
17
31
-
2021年07月11日
3107
33
59
-
賈鈺華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中醫(yī)內科 不少人體檢后發(fā)現(xiàn)心臟彩超報告單上會出現(xiàn)“左心房肥大”的診斷,不知道怎么回事,很納悶,為什么自己一點癥狀都沒有,還會查出來心臟變大。今天就給大家談一談左心房為什么會增大。有什么危害?用什么藥可以改善? 那說實話,左心房增大是比較危險的一種情況,長時間發(fā)展下去就會誘發(fā)心衰等等嚴重的后果。然而左心房肥大往往多發(fā)生于中老年人,而中老年心臟病患者本身他的心功能就差,有時候經(jīng)不起心律失常的折磨,便一命嗚呼了。所以中老年人一旦發(fā)現(xiàn)左心房肥大,一定要重視起來。 那么左心房增大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呢? 第一大原因,高血壓病,左心房增大的出現(xiàn)往往是因為某些高血壓患者對血壓的控制不利,而最終導致心臟形態(tài)上的改變。也就是說你血壓高,但就是不好好的吃藥,隔三差五吃一次降壓藥,那這樣的服藥方法呢一定是錯誤的。目前來看,除了高血壓疫苗,所有的主流降壓藥都是需要每天至少吃一次的,兩天吃一次或者三天吃一次的吃法勢必就會上血壓上下波動。血壓不穩(wěn)定呢是高血壓朋友的大忌。這樣三天打漁,兩天曬網(wǎng)的吃法勢必會讓你走向心臟變形的深淵。長此以往,不僅血壓越來越難以控制,還會誘發(fā)房顫、心衰等等不良后果。所以說,凡是由于高血壓導致的左心房增大,治療上呢一定要控制好血壓。 那么降壓藥選擇上呢,我們要盡量選擇有助于逆轉心室重構的普利類或者是沙坦類降壓藥,這樣才能夠有助于預防心臟形態(tài)進一步惡化。另外像倍他樂克這樣的貝塔受體阻滯劑也是可以改善心臟形態(tài)的藥物。比如說美托洛爾、比索洛爾都是可以適當配合應用的。 第二大原因就是冠心病、心衰、二尖瓣狹窄等等。那這些現(xiàn)象的存在會使心肌收縮力、舒張功能減弱,這時候心臟上的肌肉也就是心肌細胞,就會連夜的加班。超負荷的做工,長時間這樣的高強度勞動,就會使心臟的肌肉越來越粗大,心臟的身形也就會慢慢的變成一個大胖子。也就促進了左心室的擴大發(fā)生病變。還有就是心臟瓣膜病變,尤其是二尖瓣狹窄。二尖瓣就像一扇門連通著左心房、左心室。當左心房里的血液不能夠充分流進左心室時,左心房的負荷就大了,時間一長就會憋得心房越來越大。 第三大原因就是肺部疾病長期存在的人。比如說老慢支、嗜煙、嗜酒如命的人,左心房也會增大,這些不良惡習為什么會使心臟擴大呢?可能與心臟負荷過重有關。所以在飲食方面呢,我們每個人呢都要低鹽、低脂健康飲食。不健康的東西盡量要拋棄,做好預防才是重中之重。2021年07月09日
4752
1
35
-
2021年07月07日
21
10
23
-
駱文宗副主任醫(yī)師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 心臟大血管外科 新冠疫苗的接種工作已經(jīng)在全國范圍內如火如荼地展開,最近經(jīng)常接到新老患者的咨詢,大多詢問心臟手術以后能否接種新冠疫苗。今天駱醫(yī)生就集中了最常見的幾個問題,在此解答如下: 是否推薦心臟病人接種新冠疫苗? 所有的人理論上都應該接種新冠疫苗,特別是心臟病人。新冠疫苗未必一定能避免感染新冠病毒,但它至少減少了感染病毒后發(fā)展成為重癥而需要住院的可能性。目前很多國內外的研究都發(fā)現(xiàn),新冠病毒可以通過多種機制影響和摧毀心臟功能,因此,對于心臟病人來說,應該積極接種新冠疫苗。這里的心血管病人包括了心房顫動,心絞痛,心肌病,先天性心臟病,糖尿病,心功能衰竭,心臟移植,肺栓塞,周圍血管性疾病以及腦卒中等。 2. 疫苗對于有心血管疾病基礎的病人有哪些反應? 最常見的疫苗并發(fā)癥應該是注射點的疼痛,疲勞,頭痛,肌肉酸痛和寒戰(zhàn)。注射的胳膊可能會持續(xù)幾天的疼痛。特別在注射第二針時,疫苗激活免疫系統(tǒng)引起的反應可能較第一針更為明顯。心臟病人可能存在一過性的流感樣的低熱等不適,一般持續(xù)24-48小時后消失。有極低比例的患者可能會發(fā)生嚴重的過敏反應,但需要強調這樣的比例非常低,這不應該成為勸阻患者進行疫苗接種的理由。 3.疫苗和心臟相關的藥物有相互作用嗎? 目前來說并沒有這樣的報道。.心臟病人在接種疫苗期間不應停用在服的心臟病藥物。對于一些正在應用抗凝藥物的患者,可能會在針眼周圍留下水腫,皮下出血等現(xiàn)象。 4.心臟移植患者術后服用免疫抑制藥物,新冠疫苗會有影響嗎? 新冠疫苗里并不含有活疫苗,因此即使在免疫力較弱的機體內它們也不會引起更加嚴重的感染。相反在服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由于其免疫功能低下,常規(guī)的疫苗劑量可能不足以激活體內的免疫系統(tǒng)產(chǎn)生足夠的免疫防線。因此對于這部分病人,也許需要追加更多次劑量的疫苗來幫助激活患者的免疫?;蛘?,這些病人即使在注射疫苗以后仍然應該做好充分的預防和保護措施。 5.我在口服抗凝藥物,注射新冠疫苗有出血的風險嗎? 很多心臟病人,特別是瓣膜手術以后的病人長期口服抗凝藥例如華法林。一些冠心病或者腦血管病變的病人會口服阿斯匹林,氯吡格雷或者是替格瑞洛,還有一些房顫的病人會口服利伐沙班之類的新型口服抗凝藥物。這些病人的確可能會因為扎針而出現(xiàn)局部的出血。因此這些病人在接受注射后應該在針眼處壓迫止血至少2分鐘以上。特別是口服華法林的患者,最好在接種疫苗前先檢查凝血酶原時間,如果其中的國際化標準比值(INR)>3.0,則應該推遲接種疫苗,等待調整藥物劑量并再次復查以后再接種疫苗更加安全。 6.哪些心臟病人不建議接種疫苗 現(xiàn)在來講并沒有明確的證據(jù)說明有哪些心臟病人不能接種新冠疫苗。即使是在一些對于食物或者口服藥有過過敏的人,如果確為高危人群,同樣也可以在嚴密的監(jiān)護下接種新冠疫苗。只有臨床上懷疑處于感染活動期的心臟病人,是需要避免接種新冠疫苗的。當然,心臟病人還有很多特殊的情況,請各位心臟病人在接種新冠疫苗以前和自己的心臟科醫(yī)生咨詢一下自己的情況是否合適接種新冠疫苗。2021年07月06日
8904
0
1
心臟病相關科普號

賈維醫(yī)生的科普號
賈維 主任醫(yī)師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上海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呼吸科
4840粉絲8.5萬閱讀

鐘意醫(yī)生的科普號
鐘意 主治醫(yī)師
淮安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急診科
34粉絲86.6萬閱讀

高遠醫(yī)生的科普號
高遠 副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心血管內科
248粉絲4.5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