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致椎間孔鏡術后患者(康復方法及注意事項)
一)直腿抬高訓練防止神經根瘢痕粘連及靜脈血栓形成二)腰背肌功能鍛煉(恢復正常的腰背肌功能,防止長時間臥床肌肉費用性萎縮等)三)佩戴腰圍適當下地活動(避免長時間臥床的各種并發(fā)癥及不適感,爭取早期恢復正常生活與工作)四)不同姿勢椎間盤壓力不同(壓力越大,復發(fā)可能性越大,注意術后姿勢盡可能減少復發(fā)幾率,但不要過度擔心復發(fā)而長期臥床,畢竟復發(fā)幾率還是非常低的)五)祝愿我治療的患者都能得到滿意的恢復。如有疑問請致電0551-62284089.
段麗群醫(yī)生的科普號2015年04月29日13179
3
4
-
腰椎手術之后常見問答
當做完腰椎手術之后,患者可能會有一些問題。下面我們列出一些常見問題和答案,并提出幾條康復建議。研究表明患者恢復正?;顒釉娇?,手術效果則越好。一、術后會有疼痛嗎?術后可能會有一些疼痛。當患者需要時可以服用一些止痛藥?;謴驼;顒雍湾憻捬臣∮兄谀愕目祻筒⒛軠p輕疼痛。二、何時開始運動?術后應該盡快開始運動,一般術后恢復知覺后即可開始。下面是一些簡單的動作,患者可以每天對照著進行鍛煉3次,每次5分鐘。1.交替抬膝蓋到胸部1)平臥位,雙膝彎曲,腳底著地;2)抬起一條腿,雙手交叉放于膝后,使膝蓋盡量靠近胸部。2.交替摩擦膝蓋1)平臥位,雙膝彎曲,腳底著地;2)保持上半身平直,雙側膝蓋緩慢轉動摩擦。3.坐位時骨盆保持傾斜坐在凳子上保持腰部直立的姿勢。然后腰后背肌肉適當用力,保持腰部良好的弧線。維持大約1-2分鐘。4.鍛煉站立時的骨盆穩(wěn)定性首先,保持站立中立位,背部肌肉放松,使肩膀,骨盆和腳在一條直線上。穩(wěn)定骨盆,不要前后擺動,背部也不要斜靠東西。然后,收緊下腹部肌肉并保持雙上肢向前水平于肩胛骨高度。最后,雙上肢緩慢放回身體兩側,再向前水平于肩胛骨高度,反復十次。保持后背穩(wěn)定,不要使軀干和骨盆晃動。5.左右彎曲站立位。腰部向左右交替彎曲。三、多久做一次鍛煉?以上每個鍛煉方法患者應盡量堅持超過5分鐘,每天3次。應記住,標準的鍛煉比次數更重要。四、何時能夠恢復正?;顒??術后應盡早進行功能鍛煉。當患者回家之后,也要繼續(xù)堅持上述集中鍛煉,逐漸提高鍛煉的強度并適應這種鍛煉。開始可能會有一些不適應,但堅持鍛煉這種情況會逐漸好轉。術后4-6周內,患者應該避免承擔10公斤以上重物。五、何時能夠參加體育運動?像足球和橄欖球這樣的接觸性運動應該避免參加,因為其他運動員可能會撞擊到患者。一般而言,手術10周以后可以進行體育運動。然而,在進行接觸性運動前,最好先做一些如步行、騎車、輕緩的健身等運動。慢跑是允許的,并可以逐漸增加跑動的時間和距離。六、何時能參加工作?術后盡早參加工作有助于患者的康復。一般手術前后需要6周的時間不能參加工作。如果患者的工作是坐著,那在手術4周之后可以回到工作。如果患者的工作是站著或參加體力勞動,那大約在手術8-12周之后可以返回工作。總之,患者不應該操之過急,應該是逐漸提高工作強度以達到工作要求。七、可以做多久?建議術后早期不應坐太久。坐一會起來走一會這樣可以改變姿勢,不至于難受。八、何時可以開車?當患者感覺沒有什么不舒服并有自信可以開車,能夠應付開車時的復雜情況即可。建議術后一段時間不要開車,因為麻醉效應可能使患者開車時反應有所遲鈍。如果患者有明顯的腿部無力或腿和腳持續(xù)的麻木則建議過一段時間再去開車。九、重要信息1 術后盡早開始進行功能鍛煉,這會有效的減輕患者的疼痛;2 盡早返回工作一般而言對患者是有益的,有助于患者的康復并帶來更好的臨床療效。
趙杰醫(yī)生的科普號2014年09月14日32611
6
3
-
腰部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如何保養(yǎng)?
1、加強腰背肌功能鍛煉 脊柱是一個由骨骼和附著的肌肉等組成的動力器官,腰椎的穩(wěn)定性有賴于腰背肌的良好功能來呵護,在腰背肌力量減弱以后,腰椎骨性結構及椎間盤所受的應力增加,椎間盤退變加速,容易發(fā)生椎間盤突出,發(fā)生腰椎不穩(wěn)。 2、少坐多站、多平臥 平臥時腰椎所受應力最小,直腰坐位時腰椎所受應力是站立位時的1.5倍,伏案前傾位(哈腰)時腰椎所受應力是站立位時的2倍左右。 3、最合適的體育鍛煉是游泳。
張強醫(yī)生的科普號2014年06月19日4536
0
0
-
急性腰扭傷的診斷依據
急性腰扭傷的診斷依據:1、有腰部扭傷史,多見于青壯年。2、腰部一側或兩側劇烈疼痛,活動受限,不能翻身、坐立或行走,常保持一定的強迫姿勢,以減少疼痛。3、腰肌或臀肌痙攣,或可觸及條索狀硬結,損傷部位有明顯壓痛點,脊柱生理弧度改變。
葛江濤醫(yī)生的科普號2014年01月13日2993
0
0
-
老年人會腰扭傷嗎?
老年人會腰扭傷嗎?廣東省中醫(yī)院脊柱???王羽豐臨床上經常會碰到一些老年人就診時說:“我前幾天彎腰或轉身拿東西時不慎扭傷了腰,自行在家予膏藥外敷和藥酒外搽,但效果不佳,現(xiàn)仍覺腰痛明顯,活動困難,尤其是起床時更痛”。那這些老年人真是腰扭傷嗎?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腰扭傷。在普通人眼里所謂的腰扭傷主要是指腰部的筋扭傷了,未傷及骨頭,大家會把腰扭傷等同理解為四肢關節(jié)的扭傷,即指扭傷了腰部的肌肉和/或韌帶。腰部的筋在解剖學里包括了肌肉、韌帶、椎間盤及小關節(jié)間的關節(jié)囊等。因此一次彎腰、轉身或拿重物都有可能扭傷了上述的結構。但實際在臨床上,真正只扭傷腰部的肌肉和/或韌帶的腰扭傷發(fā)病率并不高,反而椎間盤的損傷和腰椎小關節(jié)間的錯位發(fā)病率更高。椎間盤損傷后恢復較肌肉和韌帶的損傷更慢,而且日后易留下慢性腰痛或進一步發(fā)展為腰椎間盤突出癥;小關節(jié)錯位如處理得當,在專科醫(yī)生有效的復位下,可迅速止痛,恢復活動能力,甚至有“躺著進來,走著出去”立竿見影的效果,這并不是醫(yī)生的醫(yī)術有多高明,而是你扭傷的部位不同所導致的治療效果不同而已。了解了什么是腰扭傷后,我們再回到最初的問題上:老年人會腰扭傷嗎?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醫(yī)療保健的不斷進步,人類的壽命不斷延長,一般來說60歲以上才可以稱為老年,而75歲以上可稱為高齡老年人。由于人類是直立行走的動物,因此脊柱的退變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在60歲以下,大部分人脊柱還有一定的柔軟度,骨質疏松不嚴重,因此一次不經意的動作是有可能引起上述的各種腰扭傷的。但60歲以上的老年人,由于脊柱的退變導致骨質增生和骨質疏松等問題,脊柱的靈活度下降,骨質的脆性增加,同樣一次不經意的動作往往損傷的是小關節(jié)或導致脊柱壓縮骨折。在高齡老年女性,由于多存在較嚴重的骨質疏松,因此更多見的是脊椎壓縮性骨折,而不是腰扭傷,這類患者不一定有明顯的外傷史,可能只是簡單地搬一盆花、拎半桶水或彎腰撿東西,甚至坐一次公交車,都有可能引起脊椎壓縮性骨折,發(fā)生骨折的部位多在胸腰段(即胸10椎體至腰2椎體之間),但多表現(xiàn)為下腰痛或腰髂部疼痛,疼痛以活動時明顯,如起床或坐位起身,平臥多明顯緩解,因此臨床上很容易造成誤診,當成普通腰扭傷來治療,從而導致長久不愈。我們知道脊椎壓縮性骨折的治療與普通腰扭傷的治療是不同的,骨折不能按摩,針灸理療效果不佳,最重要的是絕對臥床休息(需臥4-6周),抗骨質疏松治療,否則骨折長期不愈合,腰背痛不能緩解。此外還要提到一種“腰扭傷”,多見于50多歲至70多歲的男性病人身上,患者也有腰部扭傷或拿重物史,而后導致明顯腰痛,活動受限,但拍X光片又見不到明顯的骨折,這類病人平時多有慢性腰痛,小關節(jié)多有退變,腰痛是由于外力挫傷了退變的腰椎小關節(jié)而引起的關節(jié)炎癥急性發(fā)作。這類病人實際上也不是我們所謂的腰扭傷,治療上需臥床休息,但臥床2-3天即可,不建議行按摩復位治療,可予口服消炎止痛藥、中藥內服外敷和針灸、理療等治療。此類病人只要治療得當,多短時間內可愈。腰椎側面解剖圖2013-10-6
王羽豐醫(yī)生的科普號2013年10月06日14370
0
1
-
腰椎疾病,你認識了嗎?
說道腰椎疾病,大家可能都會想到腰椎間盤突出癥,很多人都可能會患這種疾病。但是你了解了全部腰椎疾病了嗎?腰椎疾病主要有: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間系感染、腰椎小關節(jié)紊亂、腰椎椎管狹窄癥、姿態(tài)性腰腿痛、腰椎壓縮性骨折、腰椎不穩(wěn)癥、慢性腰肌勞損、急性腰扭傷、腰椎結核、第三腰椎橫突綜合癥等。 腰椎間盤突出癥:早期出現(xiàn)腰部疼痛,活動受限,休息緩解。繼之出現(xiàn)下肢放射痛,下肢麻木無力,伴或不伴大小便異常。 腰椎間隙感染:腰部疼痛,活動受限。 “斷裂”樣腰痛,稍一刺激腰部或/及小腿肌腹痙攣脹痛,靜息下來觸不到明顯的局限疼點。翻身時拒扶,隨情緒波動,環(huán)境刺激加重,夜間需用止痛劑才行。 腰椎后小關節(jié)紊亂 當后關節(jié)上、下關節(jié)突的關系不正常時,急性期可因滑膜嵌頓產生疼痛,慢性病例可產生后關節(jié)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出現(xiàn)腰痛。此種疼痛多發(fā)生于棘突旁1.5厘米處,可有向同側臀部或大腿后的放射痛。該病的放射痛一般不超過膝關節(jié),且不伴有感覺、肌力減退及反射消失等神經根受損之體征。 腰椎管狹窄癥 間歇性跛行是最突出的癥狀,患者自訴步行一段距離后,下肢酸困、麻木、無力,必須蹲下休息后方能繼續(xù)行走。騎自行車可無癥狀?;颊咧髟V多而體征少,也是重要特點。少數患者有根性神經損傷的表現(xiàn)。嚴重的中央型狹窄可出現(xiàn)大小便失禁,脊髓碘油造影和CT掃描等特殊檢查可進一步確診。 姿態(tài)性腰腿痛:發(fā)生姿態(tài)性腰腿痛的原因很多,如各種下肢先天或后天畸形。早期感腰部活動時痛,休息后減輕,其后則于休息后開始活動時腰痛加重,必須繼續(xù)緩慢活動數分鐘后,始能減輕。但活動稍久,則腰部疼痛無力不能繼續(xù)工作。不論在任何位置都不能堅持太久,必要時常變換體位。 胸腰椎壓縮性骨折:多有明確的外傷史;胸腰局部腫痛,局部有壓痛及叩擊痛,腰部活動受限;伴有骨髓損傷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 腰椎不穩(wěn)癥:常有腰部酸、脹及無力、懼站立,喜依托,大部分患者不愿攜帶重物以減輕腰部負荷。長出現(xiàn)雙側下肢疼痛麻木無力等癥狀,平臥后癥狀立即消失或明顯減輕。 慢性腰肌勞損:長期反復發(fā)作的腰背部疼痛,呈鈍性脹痛或酸痛不適,時輕時重,遷延難愈。勞累時加重,休息時減輕;適當活動和經常改變體位時減輕,活動過度又加重。不能堅持彎腰工作。腰背部壓痛范圍較廣泛,壓痛點多在骶髂關節(jié)背面、骶骨背面和腰椎橫突等處。叩擊腰部有舒適感。 棘間棘上韌帶損傷:棘間韌帶損傷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有明顯的外傷史,外傷后即感腰痛,疼痛及壓痛位置在兩棘突之間的正中處,重壓則疼痛加劇,一般局限在1-2個棘突間隙。勞累后及彎腰時,可使疼痛加重,休息后疼痛可暫時緩解。 急性腰扭傷:腰部劇烈疼痛,活動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強迫姿勢以減少疼痛。疼痛為持續(xù)性,活動時加重,休息后也不能消除,損傷部位有壓痛點,一般無下肢放射痛。 第三腰椎橫突綜合癥:有腰部外傷或勞損史,第三腰椎橫突尖部有敏感壓痛,觸及結節(jié)。 腰椎結核 早期局限性腰椎結核可刺激鄰近的神經根,造成腰痛及下肢放射痛。腰椎結核有結核病的全身反應,腰痛較劇,X線片上可見椎體或椎弓根的破壞。CT掃描對X線片不能顯示的椎體早期局限性結核病灶有獨特作用。 椎體轉移瘤 疼痛加劇,夜間加重,患者體質衰弱,可查到原發(fā)腫瘤。X線平片或CT可見椎體溶骨性破壞。 脊膜瘤及馬尾神經瘤 為慢性進行性疾患,無間歇好轉或自愈現(xiàn)象,常有大小便失禁。MRI檢查可明確診斷。 如我們所了解的那樣,腰椎病最明顯的癥狀就是腰腿痛、骶痛、脊椎疼痛等,但是我們要明白一件事,這些疼痛并不全是腰椎病的專屬癥狀。這就涉及到腰椎病與其他疾病的鑒別診斷了。主要有:與梨狀肌綜合征鑒別、與臀上皮神經卡壓綜合征、與腘繩肌及腓腸肌勞損鑒別、與婦科腰骶痛鑒別、與盆腔腫瘤鑒別、與血管源性疼痛鑒別、與骶髂關節(jié)病變(股骨頭壞死、髖關節(jié)結核、膝關節(jié)炎、骶髂關節(jié)勞損、骶髂關節(jié)腫瘤及瘤樣病變) 以上便是腰椎疾病與其他有類似癥狀的疾病的鑒別診斷,希望能給患者以提醒,以免造成錯診誤診,延誤治療。在此筆者還要提醒大家的是,日常多運動,做好腰椎疾病的預防,免受腰椎疾病的危害。對于腰椎病患者要做好診斷,及時進行正確的治療,做好要腰椎病的護理及飲食工作,早日擺脫病痛折磨。
朱中蛟醫(yī)生的科普號2013年09月28日1980
0
0
-
腰椎椎間孔鏡術后3月內須知
最近,有好幾個腰椎孔鏡術后的患者朋友來診反應腰部不適??偨Y它們的情況如下:1 腰椎孔鏡術后3月內,即腰椎術后結構尚處于初中期穩(wěn)定期。2 大多是癥狀已經大多或者完全緩解,之后又出現(xiàn)單純的腰部不適癥狀:腰酸或者腰痛為主,但不嚴重,同時沒有下肢的神經癥狀。3 這類患者均未有腰部的術后的再次損傷情況。4 復查影像,均無任何椎間盤突出等表現(xiàn)。5 口服費甾體類藥物后癥狀迅速緩解。6 追問病史: 大部分患者均為青壯年,晚上睡覺時空調溫度過低,且睡相不好,腰部直接暴露在風口下,導致腰痛發(fā)作。腰椎孔鏡術后3月之內,手術區(qū)域還處于初步或者中期穩(wěn)定,無論是椎間盤之纖維環(huán),還是腰背肌以及腰椎韌帶結構,在風寒等因素刺激下,非常容易激發(fā)無菌性炎癥,導致患者腰部酸痛不適,但這種情況往往有不伴有下肢的癥狀?;颊吲笥言谟龅竭@種情況時往往比較擔心椎間盤突出復發(fā),其實這種情況與椎間盤突出沒有關系,只是術區(qū)的軟組織炎癥引起的不適。但是,確實應該要謹慎對待這種術后的無菌性炎癥,因為,如果炎癥反復,可能會誘發(fā)椎間盤的再次突出。所以,術后3月內,雖然大部分患者感覺腰椎已經完全恢復,但是仍應非常注意:1 勿受風寒。2 避免腰部勞累。3 加強腰背肌鍛煉。
祝建光醫(yī)生的科普號2013年09月01日8549
1
2
-
中老年腰椎病的微創(chuàng)治療特點
“椎間盤突出癥”簡稱腰突癥,是有固定所指的。就是說,單純或者主要由于椎間盤突出而導致的神經的壓迫,出現(xiàn)腰痛、腿痛、或者腰腿痛的癥狀。這種情況多見于青壯年。而中老年患者,他們的椎間盤隨著年齡一起老化,逐漸萎縮,已經無啥可突,他們的腰腿痛很少以單純的椎間盤突出為主。所以,對于50歲以上的人群而言單純的腰突癥并不多。50歲以上的人群的腰腿痛的特點:1 很少是由于單純的椎間盤突出導致。2 椎間盤突出是始動因素,大部分情況是:多年以前的腰突癥拖延后,逐漸形成腰椎節(jié)段的復合病變,如:韌帶肥厚,骨刺形成,腰椎松動不穩(wěn)等等。3 年輕時的脊柱側彎在人到中年后,復合進腰椎退變的因素。專業(yè)稱謂:成人特發(fā)性脊柱側彎。4 中老年后由于腰椎退變(老化),形成腰椎退變性側彎。3 如果是女性的話:最多見是合并腰椎不穩(wěn)、滑脫松動以及骨質疏松。很多朋友看到家里老人出現(xiàn)腰腿痛時,都簡單地考慮:是不是有椎間盤突出了?看了上述幾條,你應該不會如此簡單地下結論了。那么,老年人的腰腿痛,有些具體的治療原則可以遵循么?1 如果有側彎、退變、骨刺、韌帶肥厚等等因素導致神經壓迫,那么,總體來說,應該考慮行徹底地椎管減壓,徹底的減壓一定需要切除較多的正常的骨質結構或者增生的結構,所以同時需要內固定融合。2 雖然說中老年患者的腰腿痛源于單純的椎間盤突出的因素不多,往往合并許多復合因素。但是,這些患者中,如經仔細甄別,還是有相當一部分患者是可以確認其當下的主要病因的,這個思路,也就是臨床常說的確認責任椎或者進一步說,確認責任因素。而這責任因素,可以精細到某一個腰椎節(jié)段的突出的椎間盤、某一處的黃韌帶的肥厚、或者局部的椎間孔處的關節(jié)突增生。也就是說,對于一個具體的病人來說,他的病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鑒于上述中老年腰腿痛的特點,治療思路就可以依此形成:1 是不是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一勞永逸?2 是不是僅僅可以解決主要矛盾而解除病患,并且相當程度地可以一勞永逸?3 患者身體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是否能確定主要矛盾點,由此巧妙解決問題?針對上述3點臨床思路,要思考的問題是:患者的生存年限,患者全身情況決定的其活動能力及活動半徑,以及解決所有問題(往往需要做固定融合)日后可能導致的相應并發(fā)癥。比方說,如果患者本來就是心肺功能欠佳,付出昂貴的醫(yī)療費用以及身體創(chuàng)傷代價去追求一個所謂的堅強的腰椎,那么,這種臨床思路可以說是:南轅北轍或者刻舟求劍啦。所以,針對中老年的腰腿痛,我的臨床思路是:盡可能地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地以最小的臨床代價去集中精力地解決主要矛盾或者主要問題。對于全身條件好的患者,則可以較大范圍地處理盡可能多的問題?;氐街欣夏甑难韧吹奶攸c上,如果一個患者可以被確定他的發(fā)病的主要因素,那么,盡可能用微創(chuàng)的辦法去解決??蛇x擇的方法有:1 小切口或者管道輔助下的相對微創(chuàng)手術。這種手術也可以做內固定支撐,但是內固定的數量可以大幅度減少。2 應用經皮穿刺技術。如中老年人腰椎骨折,不一定非得打釘子固定融合,部分患者其實只要經皮做椎體成形術就可以了,而且恢復也更快?;蛘呒怪淖刁w結核,傳統(tǒng)手術是要做徹底的病灶切除并且固定,而單純的經皮椎弓釘固定在穩(wěn)定脊柱的情況下,口服抗結核藥物即能奏效。2 脊柱全內鏡(full endoscopic surgry)下正真微創(chuàng)手術。椎間孔鏡手術是目前最先進的脊柱微創(chuàng)手術。通過椎間孔(腰椎節(jié)段內的正??讖剑┓胖萌雰如R,醫(yī)生通過攝像頭獲取的實時圖像并借助極細小的工具進行操作,解除患者的主要矛盾。由于幾乎不影響任何正常脊柱結構,手術幾乎沒有創(chuàng)傷??傊?,中老年的腰腿痛疾患的治療,一方面不要簡單地把問題簡單化,但更不能粗暴地眉毛胡子一把抓,以地毯式轟炸的方式不惜代價地全盤化處理。
祝建光醫(yī)生的科普號2013年05月06日4303
0
0
-
腰椎術后功能鍛煉應注意哪些
功能鍛煉對腰椎術后的病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術后臥床期間的四肢功能鍛煉,可以預防肌肉萎縮,防止神經根粘連,提高機體的抵抗力,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如:擴胸運動,深呼吸運動能增加肺活量,促進肺換氣,預防肺部并發(fā)癥;每日進行腹部順時針的按摩可增強胃腸蠕動,減少腹脹,便秘及尿潴留的發(fā)生。手術后病人的功能鍛煉要在醫(yī)生和護士的指導下進行。1)術后48 小時后做雙下肢的伸肌和屈肌的鍛煉。目的:①促進肢體的血液循環(huán),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②恢復萎縮肌肉的肌力,恢復肢體功能。③防止術后神經根粘連。鍛煉方法:①術后第一天,做雙下肢的伸肌和屈肌的鍛煉。伸肌鍛煉:仰臥位,伸直膝關節(jié),足用力背屈,堅持5—10 秒后再放松,兩腿交替為一組。開始時每次做10—20 組,每日2—3 次,逐漸遞增鍛煉次數。屈肌訓練:仰臥位,伸直膝關節(jié),做足跖屈訓練,每日2—3 次,開始時每組做10—20 次,以后逐漸遞增鍛煉次數。②術后第 3-14 天,做綜合下肢肌肉的功能鍛煉。方法:仰臥位,做伸、屈膝髖關節(jié)的活動,兩腿交替反復進行,每日 2—3 次,開始時每次10—20 次,以后逐漸遞增。2)術后2 周后做腰背肌功能鍛煉。目的:術后腰背肌及腹肌的鍛煉可使其肌力增強,起到內支具作用,有利于腰椎的穩(wěn)定性,鞏固手術治療效果。鍛煉方法:①“五點支撐”法:仰臥位,頭、雙肘和雙足跟為支點,腰背部盡量懸空。②“四點支撐”法:仰臥位,雙手和雙足跟為支點,胸腰部挺起,軀干懸空,主要適用于青壯年。③ “三點支撐”法:仰臥位,上肢放于胸前,頭及雙足跟為支點,腰背部盡量后伸,使背懸空。頸椎有病變者慎用。④“小燕飛”:俯臥位,腹部支撐,雙上肢,雙下肢及頭部盡量后伸鍛煉原則:每日2—3 次,每次持續(xù)5—10 秒鐘,然后放下休息5—10 秒鐘,再重復上述動作,如此反復5—10 個為一次,循序漸進,逐漸增加訓練數量和次數,以腰部肌肉無酸痛為適度。3)術后下地活動的方法。手術后 1 周左右,拍片后根據內固定及骨質情況,可以佩帶腰圍或支具下床活動了①先將床搖起,在腰部墊一軟枕靠坐約 20 分鐘左右,以適應體位的改變。②如無心慌,惡心等不適癥狀,可以臀部為中心,在床邊空坐。③如無不適,可在護理人員或家屬的幫助下站立片刻,也可以借助習步架的力量原地抬腿。④如無心慌或腿打軟站立不住等情況,可借助習步架行走。⑤下肢及腰部肌肉有力量后方可逐漸獨立行走。4)康復訓練的注意事項。①腰椎術后的功能訓練計劃,要因人而宜,根據年齡,病情,手術方式及病人的身體狀況及耐受性決定康復訓練的強度。②任何功能訓練都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數量由少到多,時間由短到長,次數逐漸增加,強度由弱變強。③康復訓練要在醫(yī)生和護士的指導下進行。④手術年齡超過 65 歲,心功能不全者,術中出血量較大,多椎板切除的病人,鍛煉時間及方式應根據醫(yī)囑適當推遲開始鍛煉時間或適度減少鍛煉強度。⑤功能訓練完成后,應以雙下肢及腰部肌肉無明顯酸痛感為適度。5)佩帶腰圍支具目的:①保持腰椎正常的生理前凸,增加脊柱的穩(wěn)定性。②減輕脊柱的負荷。③防止腰部過度的扭屈,旋轉,加快骨骼的愈合。6)出院后注意事項。①飲食方面:可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飲食,如雞蛋,瘦肉,新鮮的瓜果蔬菜。避免暴飲暴食,注意飲食搭配。如有特殊疾病,如糖尿病,應控制飲食。如有慢性疾病,如心臟病,糖尿病或有出院帶藥者,按時服用;并保持大便的通暢。②休息與鍛煉:以臥床休息為主,臥硬板床為宜,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繼續(xù)功能訓練,如股四頭肌,腰背肌及腹肌的訓練,要循序漸進的增加,要量化;避免彎腰拱背的動作;避免腰部側彎,扭曲的突然用力;避免重體力勞動和激烈的運動;避免穿高跟鞋;盡量少坐,多臥床,適當的活動;堅持戴腰圍或支具3 個月。
賈永偉醫(yī)生的科普號2013年02月19日29101
0
0
-
腰背肌的鍛煉方法
腰背肌鍛煉在臨床上很重要,腰肌勞損、肌背肌力量薄弱的患者常需要用到它。在臨床工作中,經常有病人會問醫(yī)生如何進行腰背肌鍛煉。下面我們來學習一些鍛煉腰背肌的方法! 鍛煉的方法: 1、“燕飛”或“小燕飛”(見圖1、圖2):鍛煉時可以俯臥床上,去枕,雙手背后,用力挺胸抬頭,使頭胸離開床面,同時膝關節(jié)伸直,兩大腿用力向后也離開床面,持續(xù)3~5秒,然后肌肉放松休息3~5秒為一個周期,這種方法俗稱“燕飛”或“小燕飛”;對于腰肌力量較弱或者肥胖的人士來說,上述方法比較費力,可以采用“五點支撐”的方法鍛煉; 2、“五點支撐”法(見圖1、圖3):仰臥在床上,去枕屈膝,雙肘部及背部頂住床,腹部及臀部向上抬起,依靠雙肩、雙肘部和雙腳這五點支撐起整個身體的重量,持續(xù)3~5秒,然后腰部肌肉放松,放下臀部休息,3~5秒為一個周期。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鍛煉。 3、腰背肌鍛煉的次數和強度: 要因人而異,每天可練十余次至百余次,分3~5組完成。應當循序漸進,每天可逐漸增加鍛煉量。如鍛煉后次日感到腰部酸痛、不適、發(fā)僵等,應適當地減少鍛煉的強度和頻度,或停止鍛煉,以免加重癥狀;鍛煉時也不要突然用力過猛,以防因鍛煉腰肌而扭了腰。如果已經有腰部酸痛、發(fā)僵、不適等癥狀時,應當停止或減少腰背肌鍛煉;在腰腿痛急性發(fā)作時應當及時休息,停止練習,否則,可能使原有癥狀加重。(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同時感謝圖片創(chuàng)作者)
周煒醫(yī)生的科普號2012年07月21日7847
1
6
腰部疾病相關科普號

熊偉醫(yī)生的科普號
熊偉 主任醫(yī)師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同濟醫(yī)院
骨科
3875粉絲11萬閱讀

劉巖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巖 主治醫(yī)師
東昌府區(qū)婦幼保健院
中醫(yī)正骨科
5525粉絲13.2萬閱讀

于海龍醫(yī)生的科普號
于海龍 主任醫(yī)師
北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
骨科
2440粉絲8.1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趙慶華 主任醫(yī)師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南部) 脊柱外科
腰椎間盤突出 163票
頸椎病 97票
腰椎管狹窄 58票
擅長:各種脊柱常見及疑難疾病的常規(guī)與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對頸椎病、頸椎后縱韌帶骨化癥、頸椎管狹窄癥、胸椎間盤突出癥、胸椎黃韌帶骨化癥、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滑脫癥、腰椎管狹窄癥、脊柱側彎、脊柱腫瘤、脊柱結核及脊柱外傷等各類脊柱疾患手術治療具有豐富的經驗。 -
推薦熱度4.9陳兵 主治醫(yī)師山東省立第三醫(yī)院 骨科-脊柱脊髓外科
腰部疾病 6票
脊柱骨折 4票
腰痛 2票
擅長:具有豐富的脊柱外科臨床經驗,擅長診治各種脊柱疾病,尤其是腰椎和頸椎疾病的手術與微創(chuàng)治療。專業(yè)特長包括:1.脊柱退行性疾?。菏炀氶_展腰椎間盤突出癥、頸椎間盤突出癥、椎管狹窄癥、脊柱滑脫等疾病的診療,擅長使用傳統(tǒng)開放手術、微創(chuàng)技術以及融合技術進行治療。2.椎間融合術:熟練掌握PLIF(后路腰椎椎間融合術)、TLIF(經椎間孔腰椎椎間融合術)、XLIF(側路腰椎椎間融合術)等多種椎間融合手術,針對不同病變設計個性化手術方案,提升患者術后恢復效果。3.微創(chuàng)脊柱外科:擅長利用現(xiàn)代微創(chuàng)技術(如椎間孔鏡、椎板間鏡)進行椎間盤摘除、脊柱減壓、脊柱內固定等操作,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 -
推薦熱度4.5鄭龍坡 主任醫(yī)師上海市第十人民醫(yī)院 骨科
膝關節(jié)損傷 14票
骨折 13票
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 4票
擅長:1.股骨頭無菌性壞死、成人髖關節(jié)脫位、成人髖臼發(fā)育不良、髖關節(jié)骨關節(jié)炎、股骨頸骨折等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 2.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膝關節(jié)內翻外翻畸形、膝關節(jié)半月板損傷、肩關節(jié)炎、肱骨頭壞死、肘關節(jié)炎、肘關節(jié)畸形等的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 3.復雜髖、膝、肩、肘等人工關節(jié)置換與翻修; 4.復雜骨盆、髖臼及四肢骨折、脊柱骨折的微創(chuàng)治療; 5.骨折延遲愈合、骨不連、骨缺損、骨感染、骨髓炎的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四肢畸形的功能矯正; 6.骨盆、髖臼及四肢腫瘤、椎體腫瘤的切除與功能重建、微創(chuàng)治療; 7.腰腿痛、腰椎管狹窄癥、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不穩(wěn)、脊柱骨折的微創(chuàng)治療; 8.退行性及運動關節(jié)損傷的微創(chuàng)治療; 9.兒童先天性髖關節(jié)脫位、髖臼發(fā)育不良的手術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