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思臻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yī)院東院 傳統(tǒng)醫(yī)學科 有少數人服用完中藥后會有各種不同的反應,為了集中答疑,特寫此篇短文以釋疑惑 1、先回答最常見反應,腹瀉腹痛,這個很多人都有,主要原因之一是你的腸道濁氣較重,這時吃藥后就會肚子疼然后上廁所,但是很多人拉完后感覺很爽,不像平時的腹瀉,有的拉的不爽,甚至有的大便發(fā)黑,跟喝中藥的顏色一樣,那我可以告訴你你那是脾虛,對很多藥物吸收不好,就像有的人吃菜葉拉菜葉,吃啥拉啥,你的脾胃真得好好治治 2、那怎么解決呢,首先你可以每次少喝點,不要一口氣喝完一碗藥,這時候你的胃腸道吸收不了,所以你少喝多餐,如果你吃啥拉啥那趕緊告訴醫(yī)生,醫(yī)生會有辦法幫您解決的 3、吃藥期間不要大魚大肉,喝酒魚蝦蟹都來的那種,有的同志認為吃中藥剮人,把體質搞虛了,那我問你,滋補得藥是不是都是中藥,你見過滋補的西藥嗎? 4、吃藥期間不好消化的黃豆花生油炸的都不要吃,如果你腹瀉那就更不能碰了,很多人其實就是管不住嘴才導致的疾病,病從口入一點不假,可是有幾人能做到 5、還有病人剛開始幾天有點不適,那是機體的一種正邪斗爭,兩三天后就好了,所以服用中藥治療后如有不適不要驚慌,不是壞事,越神經緊張越對疾病有好處,要知道醫(yī)生是跟你在同一條戰(zhàn)線上的,你的緊張只是讓疾病多了個幫手 PS:這個作者和我一樣務實,口吻也很像,都為了給大家破除各種中醫(yī)的迷信和謠言,讓大家更好地去認識中醫(yī)和怎么去看中醫(yī)!同時我一般都會問患者你平時容易腹瀉還是便秘,我就能了解你的腸胃功能,在個別中藥的用量和藥物原則上都要斟酌的!其實開中藥就像排兵布陣,怎么能組一個更好的藥譜,就和去燒個好吃的菜一個道理!同時呢,中藥治療與你們的不良生活習慣好比拔河,好比天平!大家懂吧!當然如果是炎癥性腸?。冃越Y腸炎或者克羅恩?。┓脺幈緛砭腿菀赘篂a,這是另說了!2020年08月14日
6399
0
1
-
2020年07月17日
4814
0
4
-
2020年07月12日
1057
0
2
-
翟煒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東院) 泌尿外科 靶向藥物導致的最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不良反應主要包括腹瀉和肝損傷。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關于腹瀉的常見癥狀以及處理原則。1、問:靶向藥物相關性腹瀉的原因是什么?答:靶向藥物導致腹瀉的確切機制尚不明確,有研究提示可能與氯離子的過度分泌有關。腫瘤患者通常伴隨腸道菌群紊亂,而腸道菌群紊亂可導致腹瀉。而且,腫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是腸道感染的高風險人群,一旦出現腸道病原學微生物感染,也可出現腹瀉癥狀。腹瀉發(fā)生率在38%~66%,且以1/2級輕度癥狀為主。2、問:靶向藥物相關性腹瀉的臨床表現有哪些?答:腹瀉的臨床表現主要為大便次數明顯增多和大便性狀的改變。通常,腹瀉時的大便性狀可表現為稀便、水樣便、粘膿便或膿血便。嚴重腹瀉時,患者可出現口渴、皮膚粘膜彈性變差等脫水癥狀,少數患者還會伴有明顯中毒癥狀(煩躁、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蒼白、高熱或體溫不升、外周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等)表現。3、問:靶向藥物相關性腹瀉的臨床診斷有哪些依據?答:對于靶向藥物治療前無腹瀉而治療后出現腹瀉癥狀者,或靶向藥物治療前已有腹瀉而治療后腹瀉癥狀顯著加重者,均應考慮靶向藥物導致腹瀉的可能性。因此,其診斷依據應包括明確的服用靶向藥物史,以及出現與服藥有時間關聯的腹瀉相關臨床癥狀。4、問:靶向藥物相關性腹瀉的分級標準答:臨床上,一旦診斷為靶向藥物所致腹瀉,應對腹瀉進行合理評估,了解腹瀉的嚴重程度,為后續(xù)治療決策提供依據。不良反應術語評定標準( 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CTCAE)5.0標準分級。5、問:靶向藥物相關性腹瀉的預防措施答:靶向藥物治療期間應低脂低纖維飲食,忌食用咖啡因、酒精、奶制品、脂肪、纖維、橘子汁、葡萄汁以及辛辣食物,少食多餐;不得服用瀉藥,除非有醫(yī)囑。6、問:靶向藥物相關性腹瀉的處理原則答:對靶向藥物導致腹瀉的患者,1/2級輕度腹瀉可不暫停靶向藥物治療。3級以上腹瀉需要暫停靶向藥物使用,同時給予相應洛哌丁胺等藥物治療。如果腹瀉控制較好,級別下降到1級后,可以繼續(xù)服用靶向藥物。后續(xù)治療進行觀察和考慮要不要減量,如果減量治療后續(xù)還是產生嚴重的腹瀉,就需要考慮是否終身停用該藥。具體處理措施可參考下圖:2020年05月31日
11183
0
3
-
葉晶主治醫(yī)師 福州市晉安區(qū)醫(yī)院 消化內科 大家好,我是葉醫(yī)生。今天繼續(xù)給大家科普一下目前臨床上會導致腹瀉、便秘的一種疾病,這篇科普文章我寫了三個小時,有點長并且有點專業(yè),我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科普,如果有興趣轉發(fā)收藏好好看看。前面有給大家科普過長期大便不成形的人有可能是腸易激綜合征和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急性胃腸炎等消化道本身的問題,生活中還有一部分人由于過于緊張焦慮等自身心理因素造成的。其實在臨床工作過程中我發(fā)現還有部分患者并不是胃腸道本身的問題造成大便不成形和便秘。在一些長期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也會出現腹瀉或者便秘難受,有些糖尿病患者如果長期血糖高控制不好就會出現大便不成形、腹瀉難受,有些人表現為便秘難受,嚴重的會出現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的現象。為什么血糖高、長期血糖控制不好會出現大便不成形、便秘的表現?很多糖尿病患者典型的表現叫“三多一少”,三多一少是什么意思?“三多”就是口渴喝水比較多,喝水多尿也比較多、肚子容易餓吃飯也吃的比較多,“一少”就是長期血糖高體重會減少,這是比較典型的糖尿病表現。但生活中不少的糖尿病患者不一定有上面這些明顯典型的表現,或者說偶爾口渴、多喝水也不覺得自己有這種表現,自己得了糖尿病也不知道,有部分糖尿病患者就是以胃腸道癥狀為主要的表現,表現為大便常為稀水樣或半稀便,量不多,無黏液、血便,沒有明顯的腹痛,有時會出現腹瀉與便秘交替,常因憂慮、情緒激動、心情不好、血糖控制不好的時候會加重,這些病人發(fā)病比較隱匿,去消化科看病有時候會被當成吃不干凈東西、吃壞肚子經常會被誤診。其實在臨床上糖尿病本身其實并不可怕,糖尿病就是多吃、多喝一些并不會讓人很難受,但糖尿病可怕的是長期血糖控制不好會出現全身各種各樣的并發(fā)癥,嚴重的會累及到全身各個器官,其中有部分人就是以胃腸道癥狀為主要表現,今天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糖尿病導致胃腸道大便不成形、腹瀉、便秘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么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腹瀉、便秘就是因為糖尿病并發(fā)癥導致的。長期血糖高會傷害我們身體的神經系統(tǒng),我們人體胃腸道消化吸收和排泄都是靠自主神經系統(tǒng)來控制的,胃腸道的自主神經有很多,胃腸道神經組合起來還有“第二大腦”的稱號,也稱為“腸腦”。我們吃進去食物都是靠大腦和胃腸道神經控制下自己消化和吸收的,并不需要我們人的意識來主動參與幫忙胃腸道消化吸收和排泄,我想幫忙也幫不了,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說你想去跑步,你可以立刻站起來下樓去跑步,但你如果想把今天吃進去的食物立刻馬上拉出來,如果沒有藥物的幫忙其實你是做不到的。這就是我們人體奧妙之處,我們人體消化系統(tǒng)是靠自主神經控制,我們人的自我意識是幫不了忙,導致經常因為緊張、焦慮、胡思亂想幫倒忙!下面給大家說明幾個主要參與胃腸道消化的神經,這些神經如果受到損害可能就容易出現腹瀉、消化不良、便秘等難受,這個有點專業(yè),我盡量用通俗語言描述,你們有興趣慢點看應該看的懂。第一:長期血糖高會使得控制我們膽囊的神經受到損害,膽囊神經是控制我們膽囊運動的。前面跟大家科普過,膽囊就是我們身體膽汁的倉庫,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負責儲存和濃縮膽汁。肝臟生產出來的膽汁首先要儲存在膽囊中,膽囊進行濃縮以后再分泌到小腸里面幫忙消化吸收脂肪、膽固醇等。當控制我們膽囊神經受累之后,膽囊運動就會遲緩或者故障,進而影響膽汁的規(guī)律排泄。正常情況下,膽汁要規(guī)律正常的排泄到小腸一起幫忙消化食物(主要是消化膽固醇、脂肪以及一些維生素),如果膽囊神經受到損害,膽汁并沒有正常規(guī)律的隨著膽囊運動排泄出來,那么自然就會導致食物消化不良,于是有些人可能就會出現消化不良、腹瀉、大便不成形的表現。第二:以前給大家科普過,我們人體最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不是胃,而是我們的6-7米長的小腸,上帝在設計我們人類的時候特意把小腸設計的非常長,就是希望我們能把吃進去食物食物中的營養(yǎng)通過小腸的時候在小腸里面能充分的消化和吸收,如果長期血糖控制不好損傷到控制小腸的神經系統(tǒng),同樣道理,小腸神經受損也會導致腸道的動力下降,食物的消化是要隨著腸道的蠕動,也就是隨著腸道的運動一步一步向下,一步一步被分解消化的。那么在這種神經受損的情況下,腸道的蠕動就緩慢了,大家想想,小腸的總長不變,但是運動速度慢了,所以食物通過小腸的時間是不是就延長了呢。在這種情況下呢,腸道內的細菌就會隨著食物的滯留過度生長。不良的后果又來了,腸道內的菌群數量發(fā)生改變,它的菌群失調了,那么也會干擾食物的正常消化,于是不同的人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食物消化不良出現大便不成形,一種是腸道運動變慢出現便秘的表現,當然有些人會出現便秘和腹瀉交替的情況。第三:長期血糖高導致支配直腸肛門的神經受損,我們拉大便是需要肛門的肌肉收縮一起參與排便,肛門周圍有一個很重要的肌肉叫做“肛門括約肌”,它是起閉合肛門和協(xié)助排便的作用,它維持著直腸的張力,肛門括約肌平常把持關閉狀態(tài)我們有大便就不會隨意從肛門流出來了,所以當長期血糖高導致控制我們肛門括約肌的相關神經受損的時候也容易出現該關不關,該開不開,容易出現腹瀉患者排便困難的表現。長期血糖高除了神經病變導致胃腸癥狀以外,長期血糖高還會影響胃腸道激素的分泌,導致胃腸道內分泌紊亂,我們人如果出現內分泌紊亂就會出現各種煩躁不安的難受,同樣道理如果胃腸道出現內分泌紊亂也會出現各種腹脹、消化不良、腹瀉、便秘的表現。我們身體的激素生產其實也是受到神經的控制,所以長期血糖過高也會影響腸道內分泌系統(tǒng)。大致的原因通俗的給大家介紹完了,我想大家更關心的應該是糖尿病如果出現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形、便秘等難受該如何保養(yǎng)、治療和預防?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源就是因為長期血糖控制不好導致的,正所謂“擒賊先擒王、治病要治根”,從這個觀點出發(fā)給大家?guī)c建議:第一、控制好血糖,以減少對胃腸道神經系統(tǒng)進一步損害,因為根源就是血糖高導致的,所以控制血糖非常重要,以后有空也會給大家科普如果通過改善生活習慣來控制血糖,不僅要規(guī)律服用藥物,還要注意日常生活的飲食,運動,自我檢測血糖,積極 進行糖尿病知識的學習,這五個就是糖尿病控制的五駕馬車。如果血糖過高還是要找內分泌科醫(yī)生開點藥來調整一下血糖。第二、每餐要葷素搭配,每天吃2-3種蔬菜,蔬菜種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比如維生素 B12、維生素B1等維生素有營養(yǎng)神經的作用,當然也可以去醫(yī)院藥店買一些維生素 B12或者維生素 B1每周吃幾次,對糖尿病神經損害有輔助治療作用。第三:如果出現便秘要每天定時定點排便,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有助于改善便秘,將來有機會也會給大家詳細科普便秘問題。第四:補充功能性低聚糖,這是國際上比較流行的治療糖尿病便秘手段。功能性低聚糖,如異麥芽低聚糖、果糖等,不同于日常食用的白砂糖、葡萄糖,低聚糖是水溶性膳食纖維,不會被腸道消化吸收或者吸收很少,雖然有點甜但也不會快速升高血糖,低聚糖屬于益生元,能 促進腸道益生菌的生長,讓腸道菌群結構恢復平衡,從而達到潤腸通便的作用。富含低聚果糖的食物有:香蕉、蜂蜜(正宗的蜂蜜、假的蜂蜜會摻入白砂糖)、大蒜、西紅柿、球蔥、蘆筍、魔芋、豆類等食品。乳糖屬于低聚果糖,在牛奶中含有,酸奶中沒有,糖尿病便秘的患者可以適當多吃上述食物。第五、適當補充益生菌,便秘病人常常缺乏雙歧桿菌,補充后,可以調節(jié)腸道菌群平衡,可以增強腸道局部免疫力,增強腸道吸收功能,有助于緩解腹瀉的癥狀。第六、加強體育鍛煉、每天飯后百步走,晚上或者早上7-8點去快走慢跑一會微微出汗最好,有助于緩解腹瀉、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形的癥狀,不建議劇烈運動,運動時要隨身攜帶糖果、巧克力等預防低血糖發(fā)作,訓練提肛運動、輔以按摩腹部促進腸蠕動,改善便秘癥狀。第七、真的便秘嚴重可以去消化科找醫(yī)生開一些緩和的促進胃腸動力藥和瀉藥:比如莫沙必利、嗎丁啉、聚乙二醇、乳果糖等配合治療。最后、以愉快放松的心情對待生活,血糖高也是要綜合保養(yǎng)的,將來會繼續(xù)詳細給大家科普保養(yǎng)血糖這個問題,大家要知道緊張、焦慮也會加重便秘和腹瀉的癥狀,要避免緊張焦慮的情緒加重腹瀉便秘難受。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能夠對腹瀉和便秘的原因得到進一步的認識,特別是有這些胃腸道癥狀的糖尿病朋友們不要當成急性胃腸炎一直在治療。本篇文章主要是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導致胃腸道難受的科普文章,如果你長期腹瀉或者便秘去醫(yī)院體檢并沒有糖尿病癥,要排除一下甲狀腺功能亢進、潰瘍性結腸炎、腸易激綜合征等疾病。這些疾病我以后有空也會給大家詳細科普,有興趣可以關注一下。當然并不是所有糖尿病的人都會出現消化不良、腹瀉、大便不成形等難受,有糖尿病的粉絲不要看到我這篇文章就非常的緊張焦慮,這種情況大部分建議長期血糖非常高沒有控制的情況,大部分輕度血糖升高或者血糖控制好的人是沒有這種表現的。關于糖尿病導致腹瀉便秘的科普就到這里啦,愿大家的胃都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2020年04月21日
1921
0
2
-
殷照才副主任醫(yī)師 皖南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 甲乳外科 腹瀉是本品最常見的副作用之一,一般為急性腹瀉,呈陣發(fā)性,以輕中度為主,患者可耐受。最好的應對方法是不要吃得太飽,水不要一次喝得太多;尤其不要吃涼物(如水果),喝涼水,攝入的東西必須等于或高于體溫;其次選用適當的治療腹瀉的藥物,如蒙脫石散、雙歧桿菌等。 此外,建議患者以清淡飲食為主,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和奶制品(會加重腹瀉),可采取餐中和餐后1小時避免飲水等預防性措施。同時應評估是否合并了其他危險因素,例如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或有導瀉作用的食物、胃腸動力藥物、大便軟化劑等,治療中應首先去除上述誘因。去除誘因后,經過靜脈補液、抗生素等治療后仍持續(xù)存在的腹瀉,需要進行本品的劑量調整、中斷或終止治療。 注意:因為這不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因此在沒有合并感染的情況下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股氐氖褂谜堉斪襻t(yī)囑。2020年03月27日
5233
0
1
-
殷詠梅主任醫(yī)師 江蘇省人民醫(yī)院 腫瘤科 科普君了解到,不少肺癌患者在放化療后會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胃腸反應癥狀,而腹瀉正是其中重要癥狀之一。據相關研究統(tǒng)計,晚期腫瘤患者發(fā)生腹瀉的幾率為10%,而接受腹盆腔放療的患者中發(fā)生腹瀉的幾率占20%~49%之多。[1]腹瀉的臨床癥狀常表現為短時間內多次排出不成形或水樣狀的糞便(每日大便多于300ml),嚴重者會造成脫水、電解質紊亂,甚至腸道粘膜損傷、菌群失衡等,因此發(fā)生腹瀉時及時得到救治至關重要。互助君需要提醒各位覓友的是,造成腹瀉的原因有很多,切不可“一刀斬”地進行治療。明確腹瀉病因才應該是治療腹瀉的首要前提。導致腹瀉的常見病因對于癌癥患者來說,發(fā)生腹瀉的原因復雜多樣,應該從多角度進行考慮。一、腫瘤相關性因素常見于內分泌腫瘤,如胃泌素瘤,甲狀腺髓樣瘤;這些腫瘤可產生一種或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引起水電解質轉移紊亂,進而導致腸腔內液體過度分泌,從而發(fā)生腹瀉。二、治療相關性因素1.術后后遺癥部分曾有胃腸道疾病且曾接受過腸管切除手術的覓友容易發(fā)生腹瀉,其原因是手術切除腸道管后,腸管縮短,造成腸道功能改變和吸收面積減少,間接導致食物通過消化道的時間減少,進而導致吸收不良性或動力性腹瀉。[2]這類患者一般伴有消瘦體征。2.放療相關性治療在治療直腸癌、卵巢癌、宮頸癌等疾病而進行的盆腔內放療時,有些本身胃腸道功能不良的覓友,其腸道黏膜更易受到損傷,引起放射性直腸炎腹瀉。臨床上,醫(yī)生一般會指導患者服用減緩腸蠕動頻率的止瀉藥進行治療。3.化療相關性治療腹瀉是化療的常見副反應,由于腸道黏膜分裂增殖速度較快,易受到細胞毒類抗腫瘤藥物的抑制或破壞,進而使胃腸道分泌增加,腸道內液體平衡被破壞。臨床上,易引起腹瀉的化療藥物有多柔比星、氟尿嘧啶、甲氨蝶呤、伊立替康等,但不需要太過擔心,一般來說,醫(yī)生會在用藥前為患者做詳細解釋,并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提醒:正在接受化療或者近2周內接受化療患者發(fā)生腹瀉的時候,臨床上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但在沒有發(fā)熱的情況下,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試用止瀉藥物,不應擅自服用易蒙停、黃連素等止瀉藥物,且不宜過量頻繁服用。三、其他因素1.乳糖不耐受者有些患者本身體內就缺乏消化乳類制品的酶,當服用牛奶、奶酪或酸奶等奶制品時就有可能產生腹瀉等癥狀。[3]2.細菌/胃腸道感染引起細菌或寄生蟲等感染也是腫瘤患者腹瀉的一個重要因素。癌患的免疫力本身就較低于常人,且服用化療藥常常會發(fā)生骨髓抑制,其體內強大的防御屏障功能更進一步減弱,使腸道中致病菌群增殖活躍,如志賀菌,大腸癌細菌,從而引起感染性腹瀉。[4]3.抗生素治療引起治療感染性腹瀉,臨床上較常用抗生素來清除體內病原菌感染,但由于這類抗生素不具有“靶向性”,在清除有害菌時常常也會影響到腸道內正常菌群,致腸道菌群失調,可直接或間接導致腹瀉的發(fā)生,且有時候會伴有發(fā)熱癥狀。腹瀉治療需對癥知道了導致腹瀉的常見原因,我們再來看看應該如何對癥處理。國際衛(wèi)生組織(WHO)在1981年將腫瘤相關性腹瀉分為四個等級:Ⅰ級 暫時性(< 2 天)Ⅱ級 能耐受(> 2 天)Ⅲ級 不能耐受,需治療Ⅳ級 血性腹瀉對于癌患發(fā)生腹瀉,可先行記錄下腹瀉的特點,包括其持續(xù)時間、排便規(guī)律及頻次、排泄物性狀等,及近期有無化療、化療用藥情況等。至醫(yī)院就診時則可借助實驗室及輔助檢查手段,例如糞便檢查、血象、腎功能、水、電解質、酸堿、內鏡等手段做進一步的檢查,明確導致腹瀉的原因及機制。一方面應該根據腹瀉的輕重程度進行治療,腹瀉癥狀較輕時,可予以蒙脫石散劑、洛哌丁胺,同時可口服補液鹽(ORS)預防和糾正脫水、電解質失衡。而對于腹瀉并伴嘔吐、消化道出血、少尿等嚴重者,應禁食,且應立即到醫(yī)院就診,一般通過靜脈滴注多種維生素即可糾正水和電解質絮亂,如有覓友患有低鉀血癥時則可通過補鉀進行治療。重癥患者可考慮短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以減輕中毒癥狀。[5]另一方面,若有腹瀉癥狀的化療患者,同時出現了白細胞、血小板減少等骨髓抑制的副作用,在應用止瀉藥時,應當考慮有無合并感染,必要時需服用慶大霉素、諾氟沙星等抗菌藥。除此之外,這類患者在飲食上也應該多加注意,尤其是對于乳糖不耐受的患者來說,在平日里應減少飲用生冷牛奶、避免一次食用大量奶制品,每天飲用牛奶不超過2杯;’或者可在食用牛奶或乳制品時,服用乳糖酵素等藥物進行緩沖。[3]飲食上,建議少食多餐、不過飽;減少不溶性纖維的攝入,避免食用產氣食物和含有咖啡因的飲料;進食咀嚼時應盡量閉口,避免咽入過多氣體,影響胃腸消化系統(tǒng)。食物選擇上,宜選易消化食物,推薦必要時使用容易吸收的特膳類營養(yǎng)粉。另外,由于鈉離子和鉀離子是腹瀉時丟失最多的電解質,故應堅持補充足夠的液體,如溫水、淡茶、清湯等,土豆、橘子等含鉀量比較高的食物也可適當補充。2020年03月15日
2462
0
0
-
楊儉勤副主任醫(yī)師 望京醫(yī)院 脾胃?。ㄏ┛?/a> 誤區(qū)多多:什么才是腹瀉?在消化內科門診,常??梢月牭揭韵乱恍┭哉摚骸搬t(yī)生,我以前每天都只有一次大便,最近拉肚子,一天有兩、三次,很不舒服呢,能不能開點藥止瀉呢?”“大便?還好吧,我一向喝很多水的,現在還吃點幫助排便的膠囊,一天有4、5次呢,大家都說這樣好呀,可以起到什么排毒的作用?!睂ψ约旱拇蟊憔哂幸欢ǔ潭鹊年P注是好的,但是其中存在的誤區(qū)卻讓人搖頭嘆息。誤區(qū)一:把腹瀉“看得太重” 像第一位患者,并非腹瀉以為是腹瀉,要求開藥止“瀉”更是錯上加錯。其實,正常人一般大便次數為每周3次至每日三次,每日大便量小于150克。因而,由于生理情況的不同,個別人每天大便2~3次,但糞便尚成形,這都不能算是腹瀉。只有當大便次數超過每日3次,糞便量大于每日200克,且水分超過糞便總量的85%,才可以稱之為腹瀉,需要進行一定的治療。當腹瀉病史超過3周時,即為慢性腹瀉。新聞中龔生稱自己因患上腸病,長期腹瀉,經常要如廁及請病假,時間長度有4年之久,是為慢性腹瀉病人的典型癥狀。誤區(qū)二:對腹瀉太不以為然。 像第二位患者純屬自找罪受,因為盡管大便是人體代謝產物,及時的排出對于維持人體正常內環(huán)境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不能因此舍本逐末,人為地制造大便增多的假象。很多年輕女性盲從清腸排毒的說法,借助于藥物通便,甚至自行服用一些可以引起腹瀉的中藥如大黃、蘆薈等。但研究表明,大黃所含結合蒽醌是為瀉下的主要成分,服后6小時左右排下稀便或軟便,但其中所含的鞣酸,可使瀉后出現便秘。而蘆薈則服后多伴有顯著腹痛和盆腔充血。自我觀察:探究腹瀉原因腹瀉只是一種癥狀,而導致腹瀉是多樣的。有時候,腹瀉病人的大便就可以告訴我們他們的主人可能有著什么樣的疾患。古代越王勾踐就曾為了討好吳好,而用舌嘗其糞便,以辨明病因。雖其行為頗為卑下,但不乏醫(yī)學原理。如果病人便意頻繁,有里急后重感,每次排便量少,有時只排出一些氣體或少量粘液,糞便顏色較深稀爛、粘凍樣,含有或不含有肉眼可見的血液,腹瀉的病變多位于直腸和(或)乙狀結腸;小腸病變的腹瀉常沒有里急后重感,糞便色淡、量多、水樣、多泡沫或油膩狀、惡臭含有未消化的食物;慢性痢疾、血吸蟲、潰瘍性的結腸炎、直腸癌等引起的腹瀉,每日排便數次,糞便常帶有膿血;潰瘍性腸結核常有腹瀉和便秘交替的情況;腸易激綜合征的功能性腹瀉多在清晨起床后和早餐后發(fā)生,每日2~3次,有時糞便中含有大量的粘液。需要注意的是有一種“假性腹瀉”,常常出現于老年人和手術后的病人,大便次數是增加了,但是總的大便量沒有改變,每次的量不多。它實質上是一種嚴重的便秘,由于糞便嵌頓于直腸腔內,刺激了直腸粘膜,出現了排便次數增加和里急后重感等一系列假象。這是往往需要灌腸或用手挖幫助排便。又如糖尿病的病人常常有內臟神經的炎癥,支配胃腸運動的神經亦不例外。這時往往出現胃腸運動能的障礙,出現腹部作脹感,同時回盲腸之間的“把門神”回盲瓣功能喪失,糞便倒灌,結腸內細菌進入小腸繁殖,而出現腹瀉等癥。正因為如此,我們在長期腹瀉不能緩解的時候,應該首先考慮的是針對病因治療,而不是盲目的一味止瀉。止瀉好幫手:調暢情志,自我保健對于慢性腹瀉的治療,除了需針對病因治療和對癥治療外,還需要強調患者的心理治療和自我保健。由于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精神壓力的增加,不少病人患上慢性腹瀉后大多因久不見效,痛苦莫名而顧慮重重,精神抑郁,而反過來精神的緊張進一步加重癥狀的發(fā)展,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過程,中醫(yī)亦謂為肝郁乘脾所致。這時首先要解除患者的思想包袱,樹立正確對待疾病的態(tài)度。情緒的舒暢才有益于健康。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自己吃飯時的速度、飽脹感等。吃飯時胃的蠕動把信息傳遞到小腸,使小腸的動力加強,如果結腸有疾患或者功能紊亂之時,反射的敏感性便大大加強,此時,一旦進食過快或過飽,結腸運動增強,即出現了腹瀉。久瀉的病人大多體質較虛,因此要注意飲食衛(wèi)生,防止感染。禁食生冷、辛辣、油膩及有刺激性的食物,禁食刺激腸蠕動及產生脹氣的食品,如蔥蒜、花生、黃豆等。每天睡前和飯后,半坐位或臥位,上提肛門,并揉按腹部,向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揉20~30次,同時按摩脊柱兩側脾腧、胃腧及及臍部的神闕、膝下的足三里等穴位,長期堅持有增強消化功能、預防及治療泄瀉的作用。2020年02月27日
2783
0
6
-
楊宇翀主治醫(yī)師 天津醫(yī)科大學腫瘤醫(yī)院 消化腫瘤內科 腫瘤患者常會出現腹瀉,涉及基礎病、癌癥原發(fā)病灶和轉移灶等因素。輕則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治療效果, 重則可導致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后果,從病因到治療方案,筆者帶你一一解碼。一、腫瘤患者腹瀉的常見病因1. 腫瘤相關性:多見于內分泌腫瘤,如胃泌素瘤等2. 治療相關性:外科手術并發(fā)癥、化療(如 5-氟尿嘧啶、伊立替康等)、放療3. 感染性:腸道致病微生物引起,如志賀菌、大腸埃希菌等4. 精神壓力性:神經功能性腹瀉二、腹瀉伴隨癥狀評估腹痛:常與感染性腹瀉有關,而分泌性腹瀉多無腹痛。小腸疾病痛在臍周,便后腹痛緩解不著;結腸病變多痛在下腹部,便后緩解。重度失水:以分泌性腹瀉多見;發(fā)熱:提示感染或腸道淋巴瘤;里急后重:直腸乙狀結腸病變;消瘦:小腸吸收障礙。三、腹瀉治療方法1.腹瀉癥狀較輕時,可給予蒙脫石散劑、洛哌丁胺,同時對癥治療,用口服補液鹽(ORS)預防和糾正脫水、補充電解質,口服維生素。2.若腹瀉嚴重,或伴嘔吐、消化道出血、少尿、無尿甚至休克時,應禁食,立即靜脈滴注大量液體維持水和電解質平衡,靜脈滴注多種維生素;有低鉀血癥時還須補鉀。3.重癥患者可考慮短期應用糖皮質激素,以減輕中毒癥狀。4.化療患者常發(fā)生白細胞和血小板下降,在應用止瀉藥的同時,應考慮有無合并感染,必要時服用抗菌藥,如諾氟沙星、慶大霉素等;當明確有難辨梭狀芽孢桿菌時,應服用去甲萬古霉素。5.免疫療法引起的腹瀉(2018 ESMO 成人癌癥腹瀉指南推薦) 1 級:口服補液和止瀉治療,消旋卡多曲或洛哌丁胺對癥治療 2 級:如果沒有血性腹瀉,布地奈德 9 mg/次/天; 彌漫性潰瘍或出血的情況下,使用口服皮質類固醇(0.5-1 mg / kg /天,潑尼松當量),或在出現癥狀的 3 天后,持續(xù)對癥治療±布地奈德 3 級和 4 級:1-2 mg / kg /天潑尼松當量,靜脈注射 。應避免使用洛哌丁胺和阿片類藥物。 如果癥狀存在> 2 天,英夫利昔單抗 5 mg / kg,每 2 周一次,直至緩解 。維多珠單抗可能是一種替代英夫利昔單抗,高效且安全的方法 。6.飲食調整腹瀉發(fā)生與飲食相關,改變飲食習慣有助于控制或者避免腹瀉。 選擇易消化食物,推薦必要時使用容易吸收的特膳類營養(yǎng)粉; 應堅持補充足夠的液體,如水、稀飯、淡茶、清湯等,少吃多餐; 多食用高鉀和高鈉的食物及飲料補充電解質,如土豆、橘子等; 谷氨酰胺有助于縮短病程,可以考慮使用; 腸道菌群調整在某些輕癥病人可能有意義,不推薦于重癥患者。 減少高纖維的食物的攝入,如全麥面包和即食麥片 避免食用奶制品、含酒精類、咖啡因類飲品四、關于腹瀉腹瀉是一種排便異常情況,表現于糞便量和性狀或頻度的變化;根據癥狀持續(xù)的時間,病程 2 周以內為急性腹瀉;病程在 2 周至 2 個月為遷延性腹瀉;病程在 2 個月以上為慢性腹瀉。ECOG 版 CTC(Common Toxicity Criteria)治療毒性判定標準中,關于化療引起的腹瀉(CTID)的分級可以作為所有抗癌治療相關性腹瀉嚴重程度的判斷參考。0 級:無腹瀉1 級:大便次數增加 2~3 次/日2 級:大便次數增加 4~6 次/日,夜間大便,中度腹部絞痛3 級:大便次數增加 7~9 次/日,大便失禁,重度腹部絞痛4 級:大便次數增加 ≥ 10 次/日,脫水,需腸外營養(yǎng)根據癥狀持續(xù)的時間進行評判,急性腹瀉:病程2周以內;遷延性腹瀉:病程在2周至2個月;慢性腹瀉:病程超過2個月及以上。五、關于伊立替康所致延遲性腹瀉的處理 [1]伊立替康在臨床上廣泛應用,在大多數腫瘤中均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臨床上廣泛用于轉移性結直腸癌的一線/二線治療。同時,伊立替康亦可應用于晚期胃癌、食管癌等腫瘤的治療。遲發(fā)性腹瀉和中性粒細胞減少是伊立替康最常見的毒副反應。其中,遲發(fā)性腹瀉指在用藥超過24小時后發(fā)生的腹瀉,約有20%的患者在接受以伊立替康為基礎的聯合化療方案時會出現嚴重的腹瀉。大部分患者延遲后腹瀉出現在用藥后4-6天。洛哌丁胺(易蒙停),已經被當作治療 伊立替康所致腹瀉的標準療法,同時也作為化療相關性中重度腹瀉的標準藥物,其是人工合成的阿片類衍生物,可直接干擾腸壁神經末梢乙酰膽堿的釋放,抑制腸蠕動,增加腸內容物通過的時間,同時可以抑制TNF- α 誘導的腹瀉的發(fā)生。用法:首次稀便出現后服用4 mg 洛哌丁胺,以后每 2h 服 2 mg,末次稀便后繼續(xù)服12h,不得連續(xù)用藥超過 48h。如果超過48h后仍未緩解,建議住院給予胃腸外營養(yǎng)支持治療、奧曲肽及糾正電解質等對癥治療。文章部分內容轉自微信公眾號 腫瘤時間 秦健勇,部分內容刪減文獻參考 [1] 張曉光 張俠 鹽酸伊立替康致遲發(fā)性腹瀉作用機制及防治的研究進展2020年02月26日
5188
0
5
-
2020年02月23日
913
0
0
腹瀉相關科普號

吳高松醫(yī)生的科普號
吳高松 主任醫(yī)師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
甲狀腺乳腺外科
2.4萬粉絲459.4萬閱讀

中醫(yī)脾胃專家朱立
朱立 主任醫(yī)師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
消化科
188粉絲4921閱讀

李丹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丹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yī)院東院
脾胃病???/p>
77粉絲6.9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