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俊杰副主任醫(yī)師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yī)院 神經外科 開顱手術以后如果出現發(fā)熱,如果體溫不超過38.5℃,而且做完手術不超過三天,一般來說是由于吸收熱造成的,不用太過于擔心。什么叫吸收熱呢?開顱手術肯定伴隨著出血,這些血液可能會流到蛛網膜下腔甚至是腦室內,在術后吸收的過程中就可能會出現發(fā)熱,我們把這種情況叫吸收熱。此時家屬可以讓病人多喝溫開水,用溫水擦洗全身,口服一些退燒藥,一般體溫就會逐漸恢復正常。但是如果體溫過高,或者是出現體溫忽高忽低,或者出現寒戰(zhàn)的現象,有可能就是感染了,比較常見的是顱內感染和肺部感染。如果懷疑顱內感染,我們一般做一個腰穿的檢查,來明確是否有顱內感染的情況;如果懷疑肺部感染,我們一般會查肺部CT。如果確診有感染的情況,我們就應當在退燒的同時,盡早使用一些強有力的抗生素來治療,以避免感染進一步惡化?;颊咭訌姞I養(yǎng),多吃一些高蛋白食物,如魚肉、雞蛋、牛奶等,增強免疫力,促進感染早日恢復。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yī)院神經外科方俊杰主任開展各種神經系統疾病的綜合治療,歡迎相關患者前來就診!2024年02月01日
82
0
0
-
趙天智副主任醫(yī)師 空軍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 神經外科 患者開顱術后嘔吐屬于較常見的術后反應,通常需根據原因決定如何處理和治療,常見原因如下:1、麻藥反應:較多患者對麻醉藥物較敏感,術后1-2天通常會有嘔吐表現,但無需過于擔心。因麻藥在體內有一定代謝時間,隨著麻醉藥代謝,嘔吐癥狀會得到緩解;2、顱內因素:一般是顱內壓變化引起,患者做手術時會將大腦打開,大腦內腦脊液會被釋放,顱內壓降低,做完手術后腦組織水腫,顱內壓又升高。升高或降低的顱內壓都可能會引起嘔吐,此時需及時進行CT檢查,判斷原因。如果是顱內壓變化引起,通常會進行相應調整,如顱內壓高時給予脫水藥物降低患者顱內壓,緩解嘔吐癥狀;3、手術部位:若手術操作是在嘔吐中樞周圍進行,如手術部位離小腦較近,或離腦干嘔吐中樞較近,損傷后可引起頑固性嘔吐。此時應服用對癥藥物進行治療,具體需結合病變位置選擇相應藥物;4、消化道反應:患者開顱手術后可能會引起消化道反應,如應激性潰瘍等,也可能出現嘔吐。在排除顱內情況后,建議找消化科醫(yī)生會診,評判是否是腸道系統問題,由相關科室做相應對癥處理,以緩解嘔吐癥狀2022年02月18日
531
3
8
-
孫家行主任醫(yī)師 哈醫(yī)大二院 神經外科 患者在開顱手術術后出院時,患者及其家屬需要接受幾點必須要知道的出院指導,具體包括以下注意事項:一、注意保持頭部的清潔,切口拆線后,疤痕癢時避免用手抓癢,以免皮膚破損引起感染,3個月內避免使用肥皂等含堿性較強的洗滌劑清洗傷口,可用溫水或清水輕柔擦洗。二、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勞逸結合。三、保持均衡的營養(yǎng),以增強體質??墒秤们宓稽c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魚等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戒酒。四、當身體某些功能未恢復時,出院后必須繼續(xù)進行功能鍛煉。如果上肢或下肢出現功能障礙,應對患肢進行按摩和伸縮運動,促進肢體功能的恢復。五、有語言障礙時,例如聽神經瘤術后出現失語或術后出現昏迷的患者,可以聽聽收音機、輕音樂,多與患者交談,以刺激其大腦功能及語言中樞。六、行動不便者,應有專人陪護,防止發(fā)生跌倒。七、對于有繼發(fā)性癲癇的患者,不能單獨外出,避免危險因素,如駕駛車輛、游泳,并且要堅持服用抗癲癇藥物3~5年(或遵醫(yī)囑服藥)。八、患者出院后需要準時、正確遵醫(yī)囑服藥,出院后1年內每月回院復查1次,1年后每3個月復查1次,以便及時了解疾病的治愈和機體的恢復情況,出院后如有頭痛等不適癥狀,需要隨時來院就診。2021年02月16日
9243
0
0
-
湯志偉副主任醫(yī)師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神經外科 1. 給患者創(chuàng)造一個幽靜、安靜、舒適、和諧的家庭休養(yǎng)環(huán)境。使患者逐漸了解自己的病情變化,學會自我護理的方法。 2. 鼓勵患者接受家人、朋友及醫(yī)護人員的幫助。 3. 注意保暖,防止感染。 4. 調整好患者的飲食,適當增加蛋白質、糖類,以及水果、蔬菜的攝入。飲食應本著少而精、少食多餐的原則,注意飲食衛(wèi)生,避免腸道感染。這個期間患者可能會出現胃口不好的情況,因為正在放化療,有時候可能更嚴重,應鼓勵患者進食。 5. 對臥床不起的患者,應防止發(fā)生褥瘡,家屬要給患者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促進局部組織血液循環(huán),保持皮膚清潔。對能夠活動的患者,應當鼓勵和協助患者做散步之類的小量運動,增強體質,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 6. 在家庭中護理患者應注意言談話語,語言是人們重要的感情交流工具。癌癥患者容易急躁、發(fā)脾氣,家屬應多注意談話方式。 7. 不少腫瘤患者家屬要面對腫瘤病人的醫(yī)療、護理等問題,家屬心理同時也會承受很大壓力,可能產生悲傷與憂愁、恐懼、厭倦等心理都是人之常情,應當適當自我調節(jié),放松心情。2020年05月31日
1519
0
1
-
陳利鋒副主任醫(yī)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一醫(yī)學中心 神經外科 開顱腫瘤切除術后7天傷口拆線沒有特殊情況就可以出院了,病人回家后總擔心感染傷口愈合等問題,這很正常。任何外科手術都可能發(fā)生感染,開顱手術感染包括顱內感染和切口感染。其實感染多數發(fā)生在術后3-7天,術后7天出院后發(fā)生感染的可能性小。 但出院后出現以下情況要警惕感染、皮下積液、腦脊液漏等,要到當地醫(yī)院神經外科門診或我院門診就診:持續(xù)發(fā)熱高于38度,頭痛,精神、食欲差;傷口紅腫熱痛甚至滲出;口鼻滲出清亮液體。 出院時還沒有完全恢復出現以下常見情況不必過于緊張: 1.額顳頂部開顱后出現手術側甚至對側眼瞼腫脹,傷口皮瓣無明顯腫脹,精神食欲佳,無發(fā)熱。因頭皮下組織松弛傷口皮瓣下術后滲出吸收的正常過程,多數病人發(fā)生在術后3-14天,會逐漸好轉。 2.術后輕度頭痛無明顯加重,畢竟是做過開顱手術,恢復過程中有輕度頭痛一般屬于正常,多數情況可以忍受并不伴有發(fā)熱,會逐漸好轉。 3.傷口血痂、小線頭,無紅腫滲出,可以到當地神經外科門診消毒去除線條。 總之,如果出院后病人精神食欲等一般情況逐漸好轉一般都沒有問題;如果病人狀態(tài)一天比一天差,發(fā)熱、傷口或口鼻滲液、傷口腫脹滲出就要高度重視了。2019年12月26日
3664
0
19
相關科普號

陳利鋒醫(yī)生的科普號
陳利鋒 副主任醫(yī)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一醫(yī)學中心
神經外科
3410粉絲14.3萬閱讀

陳祎陽醫(yī)生的科普號
陳祎陽 主任醫(yī)師
天津市環(huán)湖醫(yī)院
神經外科
1802粉絲12.6萬閱讀

張宇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宇 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
中醫(yī)科
90粉絲5558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