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膠水進入眼睛后不要用力揉眼睛,會擦傷角膜上皮 2.要盡快用干凈冷卻的白開水或是生理鹽水沖洗眼睛,盡量各方位沖洗到位 3.若眼瞼被粘住睜不開,不要用力去扒開,先用熱毛巾不斷熱敷,讓膠水盡量融化,不能融化的膠水凝固物附在睫毛上不能清除的,可以用剪刀將睫毛剪除。 4.盡快到眼科就診,請醫(yī)生診斷處理。必要時需要抗感染,促角膜生長。
希望越來越多心急如焚困惑于此的初為人父母看到此文,一來減少不必要的煩惱,二來透徹了解此疾,科學地配合醫(yī)生,攜手完成治療過程,贏得最佳的治療結果。 新生兒淚囊炎是越來越常見的嬰幼兒淚道疾病。此疾特點是嬰兒出生后,單眼或雙眼流淚,眼眵多,應用抗菌素藥物滴眼后,會出現(xiàn)好轉但反復發(fā)作,不能痊愈。 很多家長自責沒護理好孩子,其實此疾是孩子出生后因為淚道殘膜未退,眼淚不能正常從淚道流走,致使淚囊潴留淚液形成繼發(fā)感染造成。較為嚴重者出現(xiàn)急性淚囊炎擴散,形成眶蜂窩組織炎,極易形成海綿竇血栓,侵犯大腦,形成腦膜炎等嚴重后果,所以新生兒淚囊炎需積極治療。 患兒流淚眼眵多的癥狀出現(xiàn)是必然發(fā)生的,只是每個嬰兒發(fā)生時間不同而已。此疾處理的核心是解除阻塞,通暢淚道。藥物治療只能控制繼發(fā)炎癥,不能根本解決問題。部分嬰幼兒在出生后三個月內(nèi)有自愈的傾向,配合正確的淚囊按摩方法和淚道炎癥護理能痊愈。一般出生后90天后仍不能好轉的需要到醫(yī)院做淚道沖洗,即在表面麻醉的前提下,家長配合控制小孩平臥位,限制頭部轉動,由護士使用無損傷淚道探針探入淚小管,然后用沖洗液加壓沖擊淚道殘膜使其破裂,解除阻塞。這個處置無痛苦,無損傷,不疼痛,屬于護士處置范疇,孩子哭鬧估計多是因為體位受限或眼部在處置中感覺發(fā)脹的原因。 淚道沖洗仍然不能解決問題的病例,則考慮淚道探通。這個是有損傷的處理,可局麻下操作。淚道探通是使用鐵質探針刺入淚道全程,直接破壞淚道殘膜,使淚道開放。局麻下操作是在門診護士執(zhí)行,優(yōu)點是避免了住院全麻的風險和不便,缺點是成功率低,易形成假道,對后期治療形成阻礙;易形成淚小點撕裂,淚道黏膜損傷二次粘連;淚囊破損易形成炎癥在眶周組織蔓延形成蜂窩組織炎等。這些影響成功的因素本質上是由于患兒哭鬧,搖晃,面部肌肉收縮形成非生理性局部組織變形異位,增加操作準確性,另外操作者心理壓力大也是影響最終成功率的一個因素。門診淚道探通最大的缺點是沒有后備手段的可實施性,如淚道激光,淚道插管,淚道支架等。所以,門診淚道探通失敗后仍需住院全麻下手術解決。 本人不建議局麻下進行淚道探通。由于麻醉領域的技術發(fā)展,全麻并不能造成人們普遍擔心的影響大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或障礙的情況,安全性得到極大地提升,所以很多手術在全麻下得以實施變成可能。全麻下進行淚道探通操作就避免上述門診局麻下的諸多缺點,成功率大大提高,最重要的是可提供淚道插管、淚道激光或淚道支架的后備支持,大大提升手術成功率和手術質量?;純盒g后恢復快,炎癥反應輕,更重要的避免了國人普遍忽視的患兒心理陰影層面的危機,使得患兒身心健康均得到很好地保證。 此疾屬于醫(yī)保范圍內(nèi)疾病,報銷后家庭經(jīng)濟負擔很輕。極少病例經(jīng)過入院手術治療仍不能解決的,需要對癥治療,眼部護理維持到4-5歲,做經(jīng)鼻淚囊鼻腔吻合術來解決。 希望隨著越來越多的心焦父母能有機會閱讀此文,早日走上正確治療之路,讓寶寶早日康復,過上健康無憂的快樂生活!
不少患者問我“仿生眼”問世有沒有可能,其實我也很關注這個新聞。美國的科學家真的很厲害,他們利用3D打印技術制造出的“仿生眼”,不但可以模仿視網(wǎng)膜功能,還能感應光線變化,這在世界上尚屬首次。雖然目前這種設備要實現(xiàn)生產(chǎn),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一旦研制成功,將有望幫助全球數(shù)千萬盲人重見光明。 在等待“仿生眼”技術完善的時候,我們還有什么辦法可以幫助那些被迫失去眼球的患者呢? 早在2013年,香港希瑪眼科就救助過一例被挖眼男童“小斌斌”,當時采取的方案是義眼臺植入手術,并在手術后一年為他戴上了舌頭式電子導盲儀。使用者戴上組裝了攝影機的太陽鏡和舌頭感應器,攝影機將所得的影像化為黑、白像素,轉化成舌頭上不同強度的震動感,使用者能感覺到不同的電脈沖刺激,傳遞給大腦,并大腦重組畫面,“看到”眼前食物的形狀、大小、方位及動態(tài)。小斌斌經(jīng)過訓練后,已經(jīng)可以熟練運用舌頭式電子導盲儀“看”見簡單漢字模型和球狀模型個數(shù)。 科技在發(fā)展,時代在進步。相信隨著“仿生眼”技術的誕生,未來讓更多視障人士恢復視力的愿望,指日可待!
總訪問量 1,387,113次
在線服務患者 3,067位
科普文章 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