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沖
主任醫(yī)師
科主任
口腔科陳劍云
主任醫(yī)師
3.3
口腔科喻棣
主任醫(yī)師
3.3
口腔科曾大順
副主任醫(yī)師
3.3
口腔科魏素媚
副主任醫(yī)師
3.3
口腔科賈克敏
主治醫(yī)師
3.2
口腔科胡瑞文
主治醫(yī)師
3.2
口腔科胡向群
主治醫(yī)師
3.2
口腔科黃瑞濤
主治醫(yī)師
3.2
口腔科金凱
主治醫(yī)師 講師
3.2
楊健
主治醫(yī)師
3.2
口腔科李小新
主治醫(yī)師
3.2
口腔科涂俊一
主治醫(yī)師 助教
3.2
口腔科賈盛瑞
主治醫(yī)師
3.2
口腔科金曉月
醫(yī)師
3.2
口腔科白莉豐
醫(yī)師
3.2
口腔科李道德
醫(yī)師
3.2
口腔科潘豪杰
醫(yī)師
3.2
01降低咀嚼功能 影響消化吸收 乳牙齲壞后食物嚼不爛,影響胃腸道吸收消化,自然長不高養(yǎng)不胖了。孩子會因為牙疼、塞牙,造成孩子厭食、偏食。而一般情況下孩子到12周歲乳牙才換完,所以請問各位親爸親媽,你能忍受你家孩子在12歲前都沒法好好吃東西嗎? 02 影響發(fā)音心理健康 嬰幼兒時期是孩子語言訓練的關鍵時期。乳牙齲齒,尤其是前牙的爛牙造成缺失,會影響寶寶的發(fā)音,俗稱“講話漏風”,對其語言能力產(chǎn)生不良影響。 03影響頜骨發(fā)育,改變 面型,拉低顏值 爛幾顆牙還能影響顏值?不是我嚇唬你,比如孩子左邊牙齒爛了,就會習慣用右邊吃東西,而長期單側咀嚼,就會造成兩側面型不對稱。 04影響恒牙 乳恒牙關系密切,乳牙爛了一片,你以為恒牙能出淤泥而不染嗎?乳牙的齲壞后細菌會侵犯臨近的繼承恒牙,會使恒牙釉質(zhì)發(fā)育不全等。乳牙是恒牙發(fā)育的“向導”,恒牙會沿著乳牙的軌跡進行萌出,乳牙過早喪失,繼承恒牙會因空間不足而萌出于不正常的位置,造成恒牙異位萌出、排列不齊。 各位親爸親媽 當發(fā)現(xiàn)孩子有爛牙時,千萬不要不當一回事哦。當然,也不用過分緊張!最重要的是做好預防,保持口腔的清潔和定期的口腔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咨詢口腔醫(yī)生,我們一起共同努力,給孩子們燦爛的童年吧! Q孩子幾歲換牙? 乳牙:6個月~2.5周歲左右,全部乳牙萌出完畢,共20顆。 恒牙:6周歲左右(開始換牙)——12周歲左右(20顆乳牙全部換完),15歲前全部恒牙共28顆均萌出。部分人在成年后會再萌出4顆第三磨牙。 Q孩子新牙長了,老的牙齒怎么不掉? 老的牙齒拔掉。這是由于平時飲食太精細,缺乏咀嚼造成的。平時可多進食耐咬食物,如玉米、蘋果(一整個吃,不要切片、榨汁)、牛肉等。 Q孩子7歲,新長出來的牙齒邊緣不平,呈三角形凸起,這正常嗎? 新?lián)Q的門牙邊緣呈鋸齒狀是正常的。請看《換牙階段的丑小鴨》 Q上門牙換牙后,牙縫很大,怎么辦? 門牙剛萌出時,,可能會出現(xiàn)牙縫大,門牙朝兩側歪斜的現(xiàn)象。待旁邊的牙齒長齊后,大部分會自行排齊。對于牙縫特別大的,可拍X線檢查是否存在多生牙。 Q寶寶地包天,什么時候矯正最合適? 乳牙反合(俗稱地包天)最佳矯正時間在3-5歲。如果錯過最佳時期,換牙期間也可以矯正,否則以后難度會越來越大。早期的矯正有利于頜骨的發(fā)育,并減少恒牙期治療的難度。
隱形牙套的佩戴方式 1 牙套戴入方式原則:后牙無明顯錯位者,前牙先戴入;后牙有明顯錯位者,錯位的牙位先戴入。無明顯錯位的,先壓前牙,再往兩側。壓好后,上下頜可咬緊使之完全就位,與牙面充分貼合。錯位明顯的:從錯位一側先戴,從后往前再到另一側;如局部出現(xiàn)稍不貼合的情況,可用該部位咬住醫(yī)用棉卷或咬膠,輔助矯治器就位。 2 牙套摘除方法原則:從后往前,兩側交替。上頜:用手指摳住后牙內(nèi)側(即腭側)的矯治器邊緣,向下輕拉,兩側交替進行直至脫離牙齒。下頜:用手指摳住后牙外側(即頰側)的矯治器邊緣,向上輕推,兩側交替進行,直至脫離牙齒。隱形牙套佩戴注意事項1、佩戴時間每副牙套必須佩戴20個小時,一般每兩周換一副矯正器,晚上睡覺時必須佩戴,否則可能影響整個療程進度和矯正效果的。2、咬膠的重要性建議每次摘下來重新戴上后用咬膠咬5分鐘,目的使矯治器與牙齒更貼合,更有利于牙齒移動。3、牙套的存放牙套只能存放在自己嘴里或者存放在盒子里,避免丟失,并遠離寵物。如果需要出行或出差,至少需要攜帶兩幅矯治器,以便更換。4、牙套的清洗工作牙套跟牙齒一樣,也需要清潔,白天摘下后用清水反復沖洗即可,但早上起床和晚上睡前,最好用牙刷360度刷干凈,可加少量牙膏清潔,減少牙套的異味。5、戴牙套期間的飲食避免咀嚼較硬的食物,如棒冰,排骨,雞腿,牛肉干,帶核帶殼的零食。避免咀嚼較黏的食物,盡量不喝含糖量高的飲料。
1.斷根,斷根移位不能取出,若斷根在5mm以內(nèi),取根有可能將它推入下牙槽神經(jīng)管或者上頜竇內(nèi)(最好無反復疼痛病史),則可不予取出,觀察。 2.下牙槽神經(jīng)損傷致術后下唇麻木 3.鄰牙損傷,尤其是已補了的牙 4.軟組織意外戳傷或器械刺傷 5.局麻意外,麻藥過敏,打麻醉時引起翼下頜間隙感染致術后張口困難,上后牙麻醉引起翼叢損傷致血腫 6.顳下頜關節(jié)功能紊亂或急性損傷、脫位 (以上為按風險出現(xiàn)的頻率排列) 本文系賈克敏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
總訪問量 3,613,316次
在線服務患者 6,771位
科普文章 36篇
領導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