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市人民醫(yī)院普外科錢坤1. 膳食纖維不能“缺貨”。膳食纖維包括水溶性膳食纖維和水不溶性膳食纖維,它們由于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所以在促進排便,防治便秘方面發(fā)揮獨特的作用。其中水溶性膳食纖維像海綿一樣可以吸水膨脹,使糞便保持一定的水分與體積,潤滑糞便;而不溶性膳食纖維可以像“掃帚”一樣,促進胃腸道蠕動,利于糞便的推進和排出。同時,這些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的膳食纖維卻成了腸道有益菌的“美食”,有益菌(例如雙歧桿菌等)生長繁殖壯大的同時可以抑制有害菌(如沙門氏菌等)的繁殖,從而有利于維持腸道微生態(tài)平衡,促進腸道健康。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倡每天吃30克膳食纖維,而很多人是難以達到這個程度的。例如每日吃100克粗糧加200克細糧,只能得到約6克纖維,500克蔬菜約10克纖維,250克水果約5克纖維,再加上一兩大豆或其制品大概7克,加起來大概28克。當然膳食纖維也不是多多益善,努力朝著30克的目標努力就可。食物來源:蔬菜、水果、薯類、菌藻類、大豆類、全谷類是膳食纖維主要且豐富的食物來源。2. 喝水不要低于“貧困”線。水分雖然廉價,不過價值實在“昂貴”。攝入充足的水分才能夠使得腸腔內(nèi)保持有足夠的水分軟化大便,而便秘的人往往是糞便中的水分被過度吸收從而變得干硬難以排出。而且沒有充足的水分,膳食纖維的作用也受到限制,難以發(fā)揮刺激腸道蠕動,保持腸道通暢的價值。對于正常男性而言,每天至少要喝進1700ml的水,女性至少1500ml,大概8杯子左右。對于便秘患者而言更要增加水分的攝入,而且最好堅持每天清晨起床后喝一大杯溫開水,既可以潤滑腸道內(nèi)容物,也可以刺激大腸的蠕動,促進順利排便。切不可等到口渴的時候再喝水,要主動及時喝。建議:除了白開水、礦泉水等單調(diào)的形式補水,結合喝茶水、豆?jié){、綠豆湯、番茄汁、蔬菜汁等都是可以的。3. B1首當其沖。B族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B1對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與排泄有促進作用。體內(nèi)B1不足,會影響神經(jīng)傳導,減緩胃腸蠕動,不利于食物消化吸收以及排出,可能造成痙攣性便秘。食物來源:B1最為豐富的來源是葵花子仁、花生仁、大豆、瘦豬肉;其次是帶皮的全谷類食物例如粗糧、全麥粉、小米、玉米等。而過度加工的精白米面在去掉粗糙皮層的同時,也把寶貴的維生素B1丟棄了,所以吃主食不要總是選擇“白富美”。4. 給腸道加點“油”。除了長期精白米面,膳食纖維缺乏,飲水過少等膳食因素影響便秘之外,嚴格控制油脂導致脂肪吃的太少,也會讓腸道缺少脂肪的潤滑而導致排便困難。雖然大多數(shù)人面對著脂肪攝入太多的危機,也不要因此完全遠離脂肪,適度脂肪利遠大于弊。食物來源:堅果、種子類食物,例如瓜子仁、芝麻、花生、大杏仁、核桃、腰果等,每天一小把。這些食物在提供脂肪的同時也可以提供豐富的維生素B1、維生素E等,一舉多得。5. 低聚糖別有一番保健價值。跟膳食纖維一樣,低聚糖也很難被人體本身吸收利用,不過可以作為營養(yǎng)物質(zhì)被定植腸道的那些有益菌利用,這些有益菌分解膳食纖維產(chǎn)生的大量短鏈脂肪酸等酸性物質(zhì)不僅可以降低腸道的pH,抑制有害菌的生長,從而限制了腸道內(nèi)腐敗物質(zhì)的積累,起到調(diào)節(jié)腸胃作用,同時這些短鏈脂肪酸本身還可以刺激腸道蠕動,從而防治便秘。食物來源:大豆(包括黃豆,青豆,黑豆等)是低聚糖最廉價、最好的來源。建議每天吃一兩大豆或者相應的大豆制品。6. 益生菌選對“菌”主很重要。有些乳酸菌類的益生菌例如雙歧桿菌等,對于改善便秘有良好的作用。市面上的乳酸菌發(fā)酵產(chǎn)品很多,酸奶就是不錯的一種。不過大多數(shù)酸奶所用的菌種是嗜熱鏈球菌和保加利亞乳桿菌,這兩位“菌”因為不能在腸道內(nèi)定植,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益生菌。而添加A-嗜酸乳桿菌、B-雙歧桿菌等的酸奶,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益生菌”,理論上對于維持腸道微生態(tài)平衡是有意義的。不過喝酸奶是否真正達到促進腸道健康的目的,還與益生菌存活數(shù)與是否堅持喝有密切的關系。建議:選擇原味純酸奶而不要選擇花樣、風味酸奶,且發(fā)酵菌是A-嗜酸乳桿菌、B-雙歧桿菌等為佳。
胃腸間質(zhì)瘤患者手術后回到家中時常會因為不知道吃些什么犯愁,一方面是擔心吃的東西營養(yǎng)不夠;另一方面擔心手術后胃腸道跟原來不一樣,會不會因為吃錯東西加重病情,影響手術效果。其實 GIST 術后患者的飲食是有基本原則可依的。1、細嚼慢咽不管是哪種消化道手術,特別是涉及胃的手術,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食物只有在口腔中同唾液一起經(jīng)過充分研磨和攪拌,才能完成初級的消化,這樣食糜進入殘胃或空腸,才不會加重其負擔,使消化道吸收出現(xiàn)障礙,甚至使損傷胃腸粘膜。所以我們建議患者出院后吃飯時切勿匆忙,應該多咀嚼。2、少量多餐胃腸手術后患者要遵循少吃多餐原則,避免過飽或過饑。由于 GIST 患者的胃已被切除全部或部分,如吃得過飽,就會是殘胃過渡擴張,又由于胃酸分泌增多,容易出現(xiàn)上腹飽脹不適、惡心、噯氣、腹痛、腹脹等。因此,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除每日三餐外,可再加 2-3 餐。少吃多餐不僅有利于消化吸收,還可以增加總熱量的攝入,預防體重減輕,也可以防止一次進食大量糖類食物出現(xiàn)傾倒綜合征。3、吃易消化、能量足夠的食物食物要保證有足夠的營養(yǎng)、高蛋白、高維生素,如稀飯、苗條、軟爛米飯、乳類制品、綠葉蔬菜、瘦肉類、蛋羹等。GIST 患者術后時間越長,患者胃腸功能恢復的越好,住院期間的腹部不適癥狀也逐漸消失,患者可逐漸轉換至正常進食,但仍應避免進食難以消化的食物,如油炸食物;不應吃生冷硬的食物,如大量冷飲、涼拌菜等;產(chǎn)氣過多的食物,如生蔥、生蒜、生蘿卜、洋蔥等;特別不應吃過熱的食物,對消化道粘膜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癥;限量食用刺激性食物,如酒,咖啡,濃茶,酒精,大蒜,辣椒等。烹調(diào)方法更應注意,不要采用炸、煎、煙熏等方法。以免難以消化,建議采用蒸、煮、燉等烹調(diào)方法。4、干稀分食進餐時避免同時飲用湯水和飲料,飲料類食物可在進餐前后 30 分鐘飲用,因飲料通過胃腸道太快,容易連同干的食物一塊帶下,造成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吸收以及上腹產(chǎn)生不適感。此外,為了防止傾倒綜合征,GIST 患者胃手術后要避免一次性喝下大量的含糖食物,比如甜湯、碳酸飲料等,短期大量含糖食物進入小腸,會誘發(fā)低血糖,造成大汗、頭暈、心慌等不適。5、規(guī)律飲食GIST 患者術后要做到進餐定時定量,養(yǎng)成良好的進食習慣,有助于胃腸道及消化腺形成條件反射,更利于消化吸收。6、逐漸增加食物種類待 GIST 患者術后完全恢復后,逐步過渡到正常人飲食,根據(jù)個人情況可過渡至一日三餐,可根據(jù)中國營養(yǎng)學會得建議調(diào)整飲食,每日攝入谷薯類 250-400g,蔬菜和水果分別為 300-500g 和 200-350g,魚、肉、蛋等動物性食物 120-200g,吃各種奶制品,攝入量相當于每日液態(tài)奶 300g,經(jīng)常吃豆制品,相當于每天大豆 25g 以上,適量吃堅果,培養(yǎng)清淡飲食習慣,成人鹽不超過 6g。7、胃腸道手術后容易發(fā)生貧血、缺鈣為此,患者可適當吃些瘦肉,魚、蝦、動物肝臟、蛋黃、豆制品以及大棗、綠葉菜、芝麻醬等富含蛋白質(zhì)及鐵質(zhì)的食品,適量增加維生素 D 含量多的食物;增加含鈣較高的食品,如各種豆制品,乳制品和燕麥片、卷心菜、白菜、胡蘿卜、芹菜、南瓜、蘿卜、菠菜、韭菜、冬瓜等;水果類有橙子等。
肛腸術后傷口恢復有四階段:1、凝血期,皮膚切開產(chǎn)生傷口開始。人體自身凝血,電灼、縫合結扎止血,紗布壓迫止血。2、炎癥期,術后3-7天,人體防御對抗創(chuàng)傷,傷口邊緣逐漸紅腫,表面有腐爛組織,滲流膿樣分泌物,增加排便刺激,疼痛不適感突出。此期,護理重點是傷口引流通暢,傷口從里向外、從下向上生長,避免自己護理不當導致空腔假性愈合(需要再切開)。配合抗生素,止痛藥,坐浴,肛內(nèi)塞入栓劑和傷口涂抹藥膏等,緩解炎癥反應與肛門括約肌痙攣的疼痛,適當站立行走和平坐。3、修復期,術后5-20天,上皮從傷口周緣向中心移行覆蓋傷口,疤痕形成,傷口外觀愈合,3周到6周,手術產(chǎn)生的不適感基本消失。此期,平坐或局部壓迫肉芽使平整,適當按摩肛周及傷口疤痕處促進氣血流通,避免因疤痕彈性差,延緩傷口愈合。4、恢復進入成熟期,1年左右。新生肉芽和上皮進一步分化、轉型,力量增強。疤痕軟化,顏色接近膚色。此期,保養(yǎng)肛門,平時溫涼水清洗,肛周涂抹滋潤藥膏。如何護理才能最快愈合?三大因素影響愈合1、排便,是痔術后傷口的最大考驗。腸道是人的第二大腦,排便異常引起精神癥狀,緊張,焦慮反過來再控制腸道,使排便紊亂,排便稀溏或者干結,會刺激撐破、感染傷口,加重傷口疼痛,出現(xiàn)水腫和出血等情況,再次干擾情緒。2、痔手術前后,對手術的擔憂,對術后未知恢復的焦慮,恐懼疼痛,使交感神經(jīng)興奮,神經(jīng)遞質(zhì)釋放異常,發(fā)生小便障礙、胃腸蠕動紊亂、排便異常,再加反過來再加重疼痛,加重焦慮。3、痔手術,恢復期長,患者的恐懼焦慮心理,一直存在,需要良性引導,否則持續(xù)放大和糾結的不良情緒,加重疼痛感受,影響腸道功能,延緩傷口的恢復。解決這三個影響因素,環(huán)環(huán)相扣。術后2周,成形稍粗的便便可自然擴肛,有利傷口恢復,避免稀爛便便加重傷口炎癥反應,使后期疤痕增生造成狹窄。術后3周,避免粗硬便便,否則疤痕易被反復撐破甚至出血。術后飲食,3周內(nèi)宜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輔助油脂類食物,葷素搭配,營養(yǎng)均衡,忌辛辣刺激、熱性和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炎癥期,太過補益食物,會血液運行加快,傷口易出血,分泌物增多。術后,正常生活,適量運動,必要時配合緩瀉藥,腹部按摩操,讓排便順利,氣血流通。術后恢復,占據(jù)痔手術成敗的一半,充分了解痔瘡手術的目的時解決出血和不適癥狀,關注術后,不僅僅是傷口的護理,更重要的是排便、心理,疼痛的管理,規(guī)范的術后管理,醫(yī)患共同努力,痔手術,可以是愉悅舒適的過程
總訪問量 337,838次
在線服務患者 5,552位
科普文章 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