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鋒
副主任醫(yī)師 副教授
骨科主任
中醫(yī)骨科賀新寧
主任醫(yī)師
3.3
中醫(yī)骨科李康華
副主任醫(yī)師
3.2
中醫(yī)骨科林運華
副主任醫(yī)師
3.2
中醫(yī)骨科時浦鎮(zhèn)
副主任醫(yī)師
3.2
中醫(yī)骨科唐鵬飛
副主任醫(yī)師
3.2
中醫(yī)骨科張為
副主任醫(yī)師 副教授
3.2
中醫(yī)骨科張業(yè)祖
副主任醫(yī)師
3.2
中醫(yī)骨科齊隆輝
主治醫(yī)師
3.2
中醫(yī)骨科唐國建
主治醫(yī)師
3.2
周根云
主治醫(yī)師
3.2
中醫(yī)骨科陳新單
3.2
痛風的誘發(fā)因素最主要與飲食相關。 1.哪些飲食習慣容易誘發(fā)痛風? 痛風的誘發(fā)因素最主要與飲食相關。主要有海產品、火鍋、啤酒、動物內臟,除了飲食,還有勞累、過度運動、外傷等等也可能誘發(fā)痛風。這些飲食屬于高嘌呤飲食,營養(yǎng)非常豐富,有大量的細胞核,細胞核分解后會產生核酸、嘌呤,最后會分解為尿酸,人的腎臟不能及時排出的時候,會導致體內尿酸過高,存積在關節(jié)局部或腎臟,導致關節(jié)炎癥和腎臟功能的損害。 2.如何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 最主要的就是多吃清淡飲食,多吃水果、蔬菜,控制總體熱量,不吃肥的,多喝水,不喝酒,尤其是啤酒。飲食清淡很重要!
在煎藥時,有人認為中藥湯劑煎煮得越濃就會有更好的效果。其實,這是認識上的一個誤區(qū),中藥湯劑濃度高,不見得效果就好。 湯劑在中藥典籍中有“湯者,蕩也,去大病用之”的記載。這是指湯劑有洗滌、沖殺的作用,對于陰陽明顯失調或病程較長的的病證最為適宜。如何煎好中藥湯劑,歷代醫(yī)家都很重視。如徐靈胎在《醫(yī)學源流論》中說:“煎藥之法,最宜深講,藥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币虼耍_地煎煮湯藥對祛病療疾、充分發(fā)揮藥效至關重要。 中藥煎煮是中藥飲片中的有效成分不斷釋放、溶解的過程,而當煎到飲片本身與藥液中的有效成分濃度平衡時,這種擴散運動就停止了。此時如果再繼續(xù)煎煮,以求“又濃又少”,不僅藥物內的有效成分不會再釋出,還可能使非有效成分(如樹脂、樹膠、色素等大分子化合物)不斷溶出,這樣會使藥液中有效成分因蒸發(fā)而減少,甚至在過長的高溫中遭到破壞,從而降低藥效。 此外,長時間煎藥還容易煎煳,過分濃縮的藥汁會加重苦味,給患者服藥帶來困難,服藥后會產生惡心、嘔吐等副作用。因此,為使中藥發(fā)揮應有的效力,要按常規(guī)煎煮一定時間,根據藥物的性質,解表藥頭煎煮沸后煎10~15分鐘,二煎10分鐘;滋補藥頭煎沸后煎30~40分鐘,二煎25~30分鐘;一般性質的藥,頭煎沸后煎20~25分鐘,二煎15~20分鐘,各種類型的湯劑均以煎兩煎為宜,湯藥煎好后,應趁熱濾過,榨干,盡量減少藥渣中煎液的殘留量。含有揮發(fā)成分的藥物,如薄荷、蘇葉、藿香、佩蘭等不需要濃煎,在煎煮過程中防止有效成分揮發(fā),所以必須蓋著蓋子煎;含有金銀花、菊花等清熱藥及砂仁、沉香等芳香類藥,也不需要濃煎。有些補益藥需要濃煎,但具體煎到什么程度,用多大量,需要請中醫(yī)師根據病情確定,不可擅自加量或延長煎藥時間;有些含皂苷的中藥,如沙參、田七、牛膝、甘草、桔梗等藥物,在溫度沒有達到100℃時就會開始沸騰,出現“假沸”現象,如果此時把藥從火上拿下來,藥材中的有效成分沒有充分溶解,藥效就會受影響,達不到預期的治療效果,在煎煮中應加以注意。 每次煎好的藥汁,濾取量皆不得少于180毫升(約一個碗的九分滿)為宜;如果是煎給小孩子服用,由于劑量較少,每次濾取的液量可酌減為120毫升左右。 轉自中國中醫(yī)
不甜≠低糖!5種吃著不甜的高糖食物,對于糖尿病人、三高人群都要注意! 醫(yī)學論壇網 1周前 導語 糖并不是你以為的甜! 來源:美食健康顧問、邵逸夫醫(yī)院 嚴控糖的攝入,很多人認為只要把那些嘗起來甜的食物戒掉就行了。事實上,很多嘗起來并不太甜、名字也沒有相關信息的食物,也是儲糖大戶。 番茄醬 美國康涅狄格學院的實驗證實:高糖、高脂食物,的確會讓人上癮,而且糖比脂肪更容易讓人成癮。 除了糖果、各種甜食、水果等吃起來很甜的食物外,譬如超市中最常見的番茄醬(跟純番茄醬不同,是加糖、油等加工而成)。在此類產品的配料中,除了水和番茄泥,含量最高的就是糖了,一般在15%~25%,最高可達30%以上。 番茄醬中的番茄紅素,確實比較豐富,但也不建議多吃。 速沖糊粉 超市賣的速沖糊粉,也是含糖大戶。因為單純的谷、豆等磨成的粉,口感不佳,甚至有一種五谷雜豆特有的“土腥味”。 因此,豆奶粉、藕粉、核桃粉等速沖糊粉類食品中,往往會加入很多糖來調整口感。有的產品中,糖甚至排在配料表的第一位,購買時一定要多注意。 酸味零食 如山楂片、話梅等酸味零食,本身有機酸含量豐富,口感較酸,加工中需要加入大量糖,口感才能酸甜適宜。 有的山楂片中的糖,含量高達70%~80%;而話梅的中的糖含量,也不示弱,一般排在配料表第二位,僅次于梅子。 紅燒魚、魚香肉絲 紅燒肉、魚香肉絲等其實都是高糖食物。很多人做菜喜歡用糖調味,尤其是餐館里的廚師更是喜歡大量用糖提味。 一份紅燒排骨、紅燒魚、魚香肉絲,大概加糖25~30克。紅燒肉要加40~50克,最高的是糖醋排骨和糖醋里脊,每份要加入75克左右的糖。 此外,一些加工肉制品,如肉干、肉脯里,也含有不少糖。 獼猴桃、柚子 讓人意外的是,獼猴桃、柚子居然比西瓜的含糖量高。 別看西瓜吃起來甜,其實含糖量僅為4.2%;而獼猴桃吃起來較酸,含糖量卻是10%。 含糖量在9%~13%之間的水果,還有蘋果、杏、無花果、橙子、荔枝等。而柿子、桂圓、香蕉、楊梅、石榴等水果,含糖量超過了14%。 美食清單上是不是又劃掉了很多? 一切都是為了更健康! 醫(yī)學論壇網 cmt_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