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接診時常被問及的問題,也是大多數(shù)高血壓患者的疑問,每次都要與患者侃 上"半天",鑒于已為無數(shù)患者解答無數(shù)遍了,想必也是共性問題,突發(fā)奇想特意寫成科普小文與患者分享,本文非常適合非心血管專業(yè)以外的人群閱讀,文字通俗易懂,幾乎無專業(yè)術語,原創(chuàng)文章,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高血壓作為一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 "之一,它可以導致腦溢血 ,心肌梗死,動脈硬化,腎臟疾病等多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目前我國高血壓現(xiàn)狀可用"三高三低"概括 ,三高是指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三低指的是低知曉率, 低控制率,低治愈率。 言歸正傳,高血壓患者血壓正常了到底能停藥嗎?(文章所指藥物是一天服用一次的長效降壓藥 ,如硝苯地平控釋片、厄貝沙坦片等) 準確講,對于絕大多數(shù)高血壓患者來說,不能停! 之所以目前血壓在正常范圍 ,那是因為堅持規(guī)律用藥一段時間之后,藥物濃度在體內達到穩(wěn)態(tài),從而穩(wěn)定控制血壓。換句話講,血壓的正常依賴于藥物作用的穩(wěn)定發(fā)揮。藥物每天都 在源源不斷的被代謝排出體外,因此就需要額外補上每天體內丟失的藥物 ,以至于讓藥物濃度持續(xù)維持穩(wěn)定平衡。一旦停藥,這種平衡就被打破,但血壓并不會馬上上升,因為停藥以后,體內的藥物濃度下降有一個過程。就像流動的水池,把水龍頭關掉,池子里的水要過一段時間才能流干類似 的道理。 不服藥血壓也還正常的情況可能是幾天甚至是幾周,很多患者便 欣喜,以為自己的高血壓治愈了,之后就沒 再監(jiān)測血壓了,然而血壓卻在 悄然無息的升高 中,若干天之后,患者因各種不適再次就診,一測血壓老高老高。 血壓高了用藥,正常就停藥,這種按需用藥的模式會導致血壓波動范圍大,更容易引起并發(fā)癥。更有少部分患者 "高壓"達180mmHg 都沒有任何癥狀,我常常認為這部分患者更是高危人群,他們對高血壓的重視程度相對較低,往往出現(xiàn)不適就診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心腦腎臟的嚴重并發(fā)癥,令人惋惜。 另外,確實有極少數(shù)初診的輕度高血壓患者,一般不超過160/100 mm Hg,通過嚴格的生活方式干預,如 嚴格低 鹽低脂飲食,減重,有氧運動,規(guī)律作息,戒煙酒,數(shù)月后邊密切監(jiān)測血壓邊逐漸減少用藥劑量甚至停藥后,血壓完全能維持在正常范圍。 關于高血壓,本文同時整理了其他幾個常見問題及認識誤區(qū)。 誤區(qū)/ 疑問一:醫(yī)生,你這藥又貴效果還差,吃了血壓都沒反應,我自己買的硝苯地平片才幾塊錢有100片,一吃幾分鐘血壓就下去了,效果比你這好多了。這個想法 相信很多高血壓患者都有過,尤其是偏遠地區(qū)的患者 ,這個"尷尬"的場面,相信所有的心內科大夫都碰到過,通常都會耐心與患者解釋:您服用的這個藥降壓效果是很明顯,因為服用之后迅速被吸收,當然很快就能夠起作用,正因為吸收太快身體里的藥物量會迅速增多可能會伴隨著嚴重的低血壓、心跳加速甚至危及生命 ,再個這種藥作用時間也很短,通常就幾個小時,大多數(shù)老人家通常也就一天服用一次,其實服用這種短效降壓藥的患者一天中大多數(shù)時間血壓仍是升高狀態(tài),服藥之后血壓又會迅速降低,經(jīng)常造成波動,對臟器的損害更大,實則更加危險,這類藥 禁用于高血壓的長期治療。所以,高血壓患者應當選擇長效降壓藥,找心血管??漆t(yī)生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最合適的方案。 誤區(qū)/ 疑問二:我沒有癥狀,可以不用吃藥吧?多數(shù)患者血壓升高后會 有頭痛、頭暈、耳鳴、心悸等不適 。但前面也提到過,有少部分患者"高壓"達 180mmHg都沒有任何癥狀,這部分患者更是高危人群,往往出現(xiàn)不適就診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心腦腎臟的嚴重并發(fā)癥。沒有感覺不等于沒有危害, 每個人對血壓高帶來的主觀感 受不一樣,盡管沒有感覺,升高的血壓已經(jīng)在"偷偷摸摸"地損害您 全身血管和各個臟器。所以,盡管沒有癥狀也應當開始治療。 誤區(qū)/ 疑問三:那么到底血壓升高到多少就要開始吃藥治療?首先把血壓測試準確,在沒有吃降壓藥物的情況下,休息10 分鐘后測右上臂血壓,要在不同的日子有3 次測量血壓,都達到"高壓"≥ 140mmHg和或者 "低壓"≥ 90mmHg,可以診斷高血壓。 1、如果"高壓"≥ 160mmH g 和或者"低壓"≥100mm Hg,立即開始藥物治療; 2、如果"高壓"在 140~160 mmHg之間和或者 "低壓"在 90~100 mmHg之間, 同時合并有心腦血管病、腎病、糖尿病,立即開始藥物治療;如果您沒有 這幾個疾病,血壓又在這個范圍,請看心內科醫(yī)生門診,醫(yī)生評估危險因素后決定是否用藥。 3、如果"高壓"在 130~140 mmHg之間和或者 "低壓"在 85~90 mmHg之間, 同時合并有心腦血管病、腎病、糖尿病、頸動脈斑塊、尿蛋白陽性,立即開始藥物治療;如果您沒有這幾個疾病,血壓又在這個范圍,可暫時不使用降壓藥,密切監(jiān)測血壓,但必須要開始下面第4條中生活方式干預的建議。 4、不管用藥與否,一定要開始生活方式干預治療:低鹽低脂飲食,戒煙戒酒,規(guī)律運動,減輕體重,勿情緒激動,避免熬夜。 誤區(qū)/ 疑問四:醫(yī)生給我開的這幾種降壓藥我都吃了3 天了,血壓還沒降下來,是不是搞錯了,要換一種藥?有這個疑問的估計更多,廖醫(yī)生很負責任的告訴您,您的醫(yī)生沒有搞錯 喲,暫時還不用換藥。因為醫(yī)生開的降壓藥為長效制劑,如常見的硝苯地平緩釋片、硝苯地平控釋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厄貝沙坦片、替米 沙坦片等等。它們連續(xù)服用多日后才能達到穩(wěn)定的血藥濃度,大多在服用1~2 周后才能平穩(wěn)降壓,有的長效降壓藥甚至在持續(xù)服用 1~2個月時才發(fā)揮最大藥效。很多患者見服藥兩三天了血壓還沒有正常就著急了,懷疑用藥錯誤,同時在其他人的推薦下擅自更改方案,幾經(jīng)波折,延誤病情。其實這個時候患者需要做的就是監(jiān)測血壓、耐心等待,如有不適和??漆t(yī)師保持溝通。 誤區(qū) /疑問五:降壓藥不能隨便吃,一旦吃上就停不下來了?當然是不能隨便吃降壓藥,醫(yī)生評估需要吃那就要吃 。這種錯誤的認識就跟很多糖尿病患者 對待胰島素一樣。降壓藥不是 毒品,沒有成癮性,沒有依賴性,停藥 后不會有戒煙時的"煙癮發(fā)作"癥狀 。我想,患者是沒把"罪魁禍首"認識清楚,不是因為服用了降壓藥而讓你不能停藥,而是你的血壓太高,必須要靠藥物來長期控制而不能停藥, 能不能停要根據(jù)目前服用的劑量大小,目前 血壓控制的好壞 ,以及并發(fā)癥的情況來 綜合判定 的。高血壓病是個終身性疾病 ,就 目前的醫(yī)學認識及治療水平來說,極大多數(shù)高血壓患者需要終身服藥。 (文字純原創(chuàng),尊重原創(chuàng),未經(jīng)允許請勿復制黏貼) 參考文獻:中國高血壓基層管理指南2018年修訂版
許多來心內科就診的病人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藥(例如阿司匹林、波立維等)、抗凝藥(華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藥等)??寡“逅幒涂鼓幎际强顾ǎ嵌哂惺裁磪^(qū)別?什么情況下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藥,什么情況下需要服用抗凝藥?本文將與大家分享有關的小知識。 血栓形成機制 不同疾病血栓形成的方式不同,病因決定了抗栓的方式。依照血栓形成的部位,分為了動脈血栓與靜脈血栓,接下來就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二者的區(qū)別。 1動脈血栓 大家熟知的冠心病就是動脈血栓形成導致的。動脈內血流較快,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血管內皮的斑塊易受血流沖擊破損,為了堵住破潰的地方,血小板大量聚集。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血管管徑較小,在此基礎上血小板形成的栓子更易阻塞血管,導致血流中斷,就像堵住了河流,下游的組織不能得到供給。 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血管管徑較小 斑塊易受血流沖擊破損,為了堵住破潰的地方,血小板大量聚集 血小板形成的栓子更易阻塞血管 動脈內血流較快,因動脈粥樣硬化等原因,血管脆性增加,血管內皮受損,血小板集聚,形成動脈內血栓。 2靜脈血栓 下肢深靜脈血栓、肺栓塞、房顫誘發(fā)腦卒中等都是靜脈血栓形成導致的。靜脈內血流較慢,凝血因子等聚集,活化X因子為Xa因子,Xa因子像剪刀一樣將血液中的纖維蛋白原進行修飾,形成纖維蛋白。纖維蛋白結合成網(wǎng),像漁網(wǎng)一樣網(wǎng)住了紅細胞、血小板等,最終形成了血栓。血栓堵住血管,造成了繼發(fā)損害。 靜脈內血流較慢,凝血因子等聚集 纖維蛋白原進行修飾,形成纖維蛋白,纖維蛋白結合成網(wǎng) 纖維蛋白網(wǎng)住紅細胞,血小板形成血栓 靜脈內血流較慢,血流郁滯,凝血因子聚集。聚集的凝血因子像網(wǎng)一樣,網(wǎng)住了血管內的紅細胞、血小板等,形成了靜脈血栓。 如何抗栓 1抗動脈血栓——抗血小板藥 動脈血栓形成的主要機制就是血小板聚集,抗血小板藥物抑制了血小板的功能,阻止了血小板聚集。 常見的抗血小板藥物包括阿司匹林、波立維等。對于動脈血栓的患者(冠心病等),服用抗血小板類藥物是必需的。 2抗靜脈血栓——抗凝藥 靜脈血栓形成的主要機制是凝血因子的激活,抗凝藥抑制了凝血因子的活性,阻止了纖維蛋白網(wǎng)的形成。 常見的抗凝藥包括華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藥(利伐沙班、達比加群酯等)。對于房顫的患者,服用抗凝藥將有助于預防腦卒中等事件的發(fā)生。 細談抗凝藥 1華法林 優(yōu)點:與新型口服抗凝藥相比,華法林價格便宜。 缺點:華法林易受其他食物、藥物的影響,因此使用華法林的患者需要定期抽血監(jiān)測INR。 2新型口服抗凝藥 新型口服抗凝藥包括達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新型口服抗凝藥效果等同或優(yōu)于華法林。 優(yōu)點: 1、新型口服抗凝藥與其他食物、藥物相互作用小,藥效不易受其影響。 2、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藥的患者不需監(jiān)測INR。 2、與華法林相比,新型口服抗凝藥可降低患者出血風險 缺點: 1、新型口服抗凝藥價格較高 2、嚴重肝腎功能異常的患者,不能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藥 3小結 對于非瓣膜性房顫患者,新型口服抗凝藥可極大程度改善華法林的缺點。對于不愿服用華法林、不愿意抽血檢測INR或使用華法林療效不佳的患者,新型口服抗凝藥是更優(yōu)的選擇。 但是服用抗凝藥的患者,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出血的風險,對于合并冠心病的房顫患者,需要聯(lián)合服用抗血小板藥與抗凝藥。出血風險大大增高。對于上述出血風險較高的患者有沒有更加的治療方式呢? 左心耳封堵 1左心耳 與發(fā)育成熟的左房不同,左心耳內有豐富的梳狀肌及肌小梁,表面不光滑,易使血流產(chǎn)生漩渦和流速減慢。這種血流淤滯給凝血因子的聚集和活化提供了基礎。有研究指出,57%的瓣膜性房顫和90%的非瓣膜性房顫血栓均來自左心耳。 2左心耳封堵術 左心耳封堵是用封堵器將左心耳封上。左心耳封堵可預防房顫時在左心耳形成血栓及該部位血栓脫落,降低患者出現(xiàn)殘疾及死亡的風險。 左心耳封堵術的適應癥為CHA2DS2-VASC評分≥2的房顫患者,同時具有下列情況之一: (1)不適合長期口服抗凝者(運動員、演員、社交活動較多者等) (2)服用華法林,國際標準化比值(INR)達標的基礎上仍發(fā)生卒中或栓塞事件者 (3)服用口服抗凝藥容易發(fā)生出血者 (4)HAS-BLED評分≥3者
冠心病患者在接受支架植入后,僅僅是冠脈狹窄或閉塞得以解除,缺血部位心肌供血得以改善,患者心絞痛發(fā)作可明顯減輕或消失,部分患者可恢復到發(fā)病前的正常生活、工作、社交狀態(tài), 但是冠心病并沒有根治,如果放松警惕,還可能出現(xiàn)支架內再狹窄或堵塞,或者之前狹窄不嚴重的血管進一步狹窄嚴重。因此, 要保持PCI長期成功需要PCI后的長期治療。那么,PCI術后如何養(yǎng)護好冠狀動脈這條“路”呢?首先,要堅持長期服藥 1、抗血小板藥物:支架剛植入時,因為血管內皮還沒長好,支架內可能形成血栓, 抗血小板藥物可以防止血栓形成,降低心肌缺血和中風發(fā)生,除特殊情況,所有支架術后病人都要服用抗血小板藥物。目前抗血小板藥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二藥合用至少1年,比較危險的部位或支架較多者需服用更長時間。隨后選擇其中一藥終身服用, 即使自我感覺良好,也不能停藥。服藥期同時也要注意觀察大便顏色、有無消化道出血。 2、降血壓: 控制高血壓可防止心肌梗死的復發(fā), 高血壓患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用藥 一般患者:治療目標應<140 /< 90 mmHg(部分患者血壓應降到 130 / 80 mmHg 上下,如糖尿?。?;65~79 歲: 治療目標應<150 / <90 mmHg。如患者可耐受,則可降至<140 / 90 mmHg; 80 歲以上:治療目標 <150 / <90 mmHg;(收縮壓控制在 140~150 mmHg 即可) 3、降低血脂:高脂血癥特別是低密度脂蛋血增高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不能以為高脂血癥沒有癥狀就可以忽視治療。將低密度脂蛋白降至1.8mmol/L以下, 即使低于這個水平也需要繼續(xù)用他汀類藥物治療。 4、積極治療糖尿病, 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均應控制在正常水平??崭寡侵辽僭?mmol/L以下,最好在6mmol/L以下,餐后2小時至少在10mmol/L以下,最好在8mmol/L以下。 其次, 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1、適當運動:冠脈介入治療之后,患者不要整天臥床、靜坐,而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適當運動。規(guī)律性運動有助于保持冠脈管腔通暢,促進缺血區(qū)心肌側支血管生長。一般來說,術后活動水平應根據(jù)術前的身體狀況、活動習慣、手術后的心臟情況和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而定,提倡進行有氧運動,如散步、做保健操、慢跑、打太極拳等。 2、改變飲食:良好的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有助于控制血脂和血壓,從而防止冠脈再狹窄的發(fā)生。冠脈介入治療之后, 應以清談飲食為主, 蛋白質應該以魚類為主,切忌暴飲暴食或進食過飽。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瘦肉、雞、鴨、兔、魚肉、豆制品和奶制品等。不宜常吃或大量吃動物內臟、魷魚、蟹黃、蛋黃以及煎、炸、燒烤等食品。 3、保持情緒穩(wěn)定避免大喜大悲或精神抑郁, 過度的心理壓力,會加快動脈硬化病變進展,增加心臟突發(fā)事件的發(fā)生。 4、控制體重:體重的控制不僅有利于降低血脂,控制高血壓,還可以減輕心臟的負擔,從而防止冠心病的復發(fā)。 5、戒煙。 再次,定期監(jiān)測和復查 術后隨訪時間:至少術后第1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12個月要去醫(yī)生復查,監(jiān)測和復查的內容包括: 血常規(guī):開始1個月左右復查1次,以后根據(jù)情況2-3月復查1次。主要觀察血小板的數(shù)量、白細胞的數(shù)量和血紅蛋白水平。 肝功能和血脂:他汀類調脂藥有一定的肝酶增高,輕度增高不等干肝臟損傷, 不影響繼續(xù)用藥。血脂主要觀察他汀類藥物是否服用到位,一般低密度脂蛋白低于1.8mmol/L為宜。 心電圖、心臟彩超:如有胸痛、胸悶、心慌等癥狀一定要復查心電圖,沒有的話半年左右復查1次足夠;如有陳舊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半年左右復查心臟超聲,沒有的1年左右復查1次即可,當然病情變化時除外。 冠脈造影:一般沒必要常規(guī)復查,但如有胸悶胸痛癥狀,還是建議復查。支架內病變冠脈CTA(即多排CT)看得不清楚,對支架術后的病人還是建議直接冠脈造影,冠脈CTA的效果稍差。如有不適立即到醫(yī)院就診。
總訪問量 1,241,815次
在線服務患者 5,995位
科普文章 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