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肱骨外上髁炎(網球肘)疼痛的產生是由于前臂伸肌重復用力引起的慢性撕拉傷造成的。以肘關節(jié)外側疼痛,用力握拳及前臂作旋前伸肘動作(如絞毛巾、掃地等)時可加重,局部有多處壓痛,而外觀無異常為主要臨床表現。 患者會在用力抓握或提舉物體時感到患部疼痛。肱骨外上髁炎是過勞性綜合征的典型例子,屬中醫(yī)學中傷筋、肘痛等范疇。網球、羽毛球運動員較常見,家庭主婦、磚瓦工、木工等長期反復用力做肘部活動者,也易患此病。 肱骨外上髁炎主要體征是什么? 檢查可發(fā)現敏感的壓痛點。 伸肌腱牽拉試驗:肘伸直,握拳、屈腕。然后將前臂旋前,能誘發(fā)肘外側劇痛者為陽性。肱骨外傷髁炎由于有肌筋膜炎,做該試驗時疼痛明顯。X射線檢查:X射線攝片一般無異常表現。病程長者可見骨膜反應,在肱骨外上髁附近有鈣化沉積。 二、病因 前臂伸肌肌腱在抓握東西(如網球拍)時收縮、緊張,過多使用這些肌肉會造成這些肌肉起點的肌腱變性、退化和撕裂,即通常說的肱骨外上髁炎。 1.病因包括 ①擊網球時技術不正確,網球拍大小不合適或網拍線張力不合適、高爾夫握桿或揮桿技術不正確等。 ②手臂某些活動過多,如網球、羽毛球抽球、棒球投球;其他工作如刷油漆、劃船、使錘子或螺絲刀等。 2.發(fā)病的危險因素 打網球或高爾夫;從事需要握拳狀態(tài)下重復伸腕的工作;肌肉用力不平衡;柔韌性下降;年齡增大。 三、臨床表現 本病多數發(fā)病緩慢,肱骨外上髁炎的癥狀初期,患者只是感到肘關節(jié)外側酸痛,患者自覺肘關節(jié)外上方活動痛,疼痛有時可向上或向下放射,感覺酸脹不適,不愿活動。手不能用力握物,握鍬、提壺、擰毛巾、打毛衣等運動可使疼痛加重。一般在肱骨外上髁處有局限性壓痛點,有時壓痛可向下放散,甚至在伸肌腱上也有輕度壓痛及活動痛。局部無紅腫,肘關節(jié)伸屈不受影響,但前臂旋轉活動時可疼痛。嚴重者伸指、伸腕或執(zhí)筷動作時即可引起疼痛。有少數患者在陰雨天時自覺疼痛加重。 四、檢查 在檢查時可發(fā)現橈側腕短伸肌起點即肘關節(jié)外上壓痛。關節(jié)活動度正常,局部腫脹不常見?;颊咔氨蹆刃?,腕關節(jié)由掌屈再背伸重復損傷機制時,即會出現肘關節(jié)外上疼痛。 一般不需要拍X線片,必要時可通過X線片了解肘關節(jié)骨骼是否正常、伸肌腱近端處有否鈣鹽沉著。 五、診斷 肱骨外上髁炎的診斷主要根據臨床表現及查體,主要表現為肘關節(jié)外側的疼痛和壓痛,疼痛可沿前臂向手放射,前臂肌肉緊張,肘關節(jié)不能完全伸直,肘或腕關節(jié)僵硬或活動受限。做下列活動時疼痛加重:握手、旋轉門把手、手掌朝下拾東西、網球反手擊球、打高爾夫球揮桿、按壓肘關節(jié)外側。 六、治療 網球肘怎么治? 1、急性期: 此時肘關節(jié)外側出現紅、腫、熱、疼。 限制活動:減少肘部的活動,盡量不做引起疼痛的動作。 冰敷:毛巾包裹冰塊放在肘外側,1天4-6次,1次10-20分鐘。冰塊避免直接接觸皮膚以免凍傷皮膚。 非甾體類抗炎藥: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 護具:在前臂使用護具,限制活動 2、急性期過后: 此時炎癥逐漸消失,受傷的肌腱開始修復,疼痛逐漸減輕。 物理療法:超聲波療法、熱療等 手法治療:如患肢手法按摩等 康復鍛煉:肌腱在修復時會出現瘢痕組織,會影響康復后關節(jié)的柔韌性和肌肉收縮控制能力。此時應開始進行相應的康復鍛煉。 (1)牽拉練習 肘部伸直,前臂旋后,腕極度屈曲,肱骨外上髁處感到牽拉感甚至輕微疼痛。 (2)捏球練習 用患側手抓捏網球或者橡膠圈,改善手掌手指力量,促進血液循環(huán)。20次為一組,每次3組,每天練習2次。 (3)撐皮筋練習 在患側五指上套一橡皮筋,五指向外展將橡皮筋撐開。20次為一組,每次三組,每天練習兩次。 (4)前臂旋轉練習 握拳后,患臂向身體外側展開,從手背朝上翻向手心朝上。20次為一組,每次3組,每天練習2次。 (5)屈腕練習 坐姿,患肘前臂平放于大腿,手腕探出膝蓋,手心朝上,輕輕握拳,盡自己最大幅度完成屈腕角度,也可手握小啞鈴或是礦泉水進行練習。15次為一組,每次3組,每天練習2次。
腳踝扭傷后何時應該看醫(yī)生? 我是建議大家在扭傷后都應該去醫(yī)生那里看看,但是限于現實中的各種因素,很多時候大家不可能崴個腳就往醫(yī)院跑,所以教大家一些簡單的原則。當出現以下情況時,必須要去看醫(yī)生,而不能再繼續(xù)忍痛嘗試走路。 ① 畸形。踝關節(jié)看上去已經和正常形態(tài)不一樣了(腫脹不算),這種情況高度提示骨折。 ② 有明顯壓痛,并且按壓時能感覺到有骨擦音,就是感覺里面有碎骨頭摩擦的聲音。 ③ 有骨頭從皮肉中刺出來 ④ 踝關節(jié)扭傷后立即出現非常嚴重的腫脹,疼痛劇烈。 ⑤ 踝關節(jié)扭傷后腫脹很厲害,當晚或者第二天在周圍皮膚出現了大量的瘀青瘀斑。 ⑥ 扭傷已經過去三四天了,仍然持續(xù)疼痛、嚴重腫脹,沒法步行,沒有緩解跡象。 ⑦ 以前腳踝扭傷過,但是已經過了兩三個月了,還是疼痛、腫脹。 ⑧ 很久以前扭傷過腳踝,之后便變得非常容易崴腳,反復崴腳。 踝關節(jié)扭傷后,大家一定要記住一個處理原則,簡單易記,就是RICE原則。 RICE在這里不是大米的意思,而是R-I-C-E四個字母的縮寫。 R——Rest 休息 扭傷后除非非常傷的非常輕微,沒什么疼痛感,否則應該立即休息,不要在繼續(xù)運動或者患腳負重走路等,否則可能會二次損傷加重傷情。 I——Ice 冰敷 受傷之后,會讓損傷處正在出血的小血管擴張,出更多的血,滲出更多的組織液,從而腫脹越來越明顯。 不僅不能熱敷,也不能用紅花油、正骨水、活絡油、云南白藥白瓶等活血藥物,原理也是同上,就是因為損傷后軟組織血管網被破壞,出血、滲液,血液包含著炎癥因子等滲到組織中,誘發(fā)炎癥反應,產生更多的滲液,進一步加重紅腫熱痛。這時候如果我們再去活血,那就是火上澆油。 正確的做法就是用冰敷,遇冷后有兩個好處,一是能夠一定程度上減少出血、減輕腫脹,二是低溫可以讓傷處周圍麻木,從而發(fā)揮鎮(zhèn)痛作用。 那么細節(jié)一點,傷后前2-3天應該冰敷,禁止熱敷,不用活血藥物,冰敷用冰水袋、冰渣子、冰糕、冰塊均可,每次15-20分鐘,每2-3小時一次甚至每小時一次均可,注意不要凍傷就行。 C——Compression 加壓包扎 扭傷后冰敷的止血效果還不是最好的,因為冰敷10分鐘也僅能降低皮膚下2-3cm深度的軟組織溫度,僅有一定程度上的收縮血管止血的效果,真正止血高效的是加壓包扎,一來止血,二來讓組織間隙不能容納更多的組織液,對于防止腫脹等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E——Elevation 抬高患肢 可以將受傷的腳墊高,一定要高過此刻心臟的平面,這樣有助于靜脈回流,從而利于消腫。 踝關節(jié)扭傷的處理原則 最新的理念是什么? 在90年代又更新提出了 PRICE原則,也就是在RICE原則之前,強調P——Protection 保護。 開始強調POLICE原則:也就是不再片片面的強調Rest休息,取而代之的是OL——Optimal Loading最佳負荷,因為醫(yī)生們發(fā)現,由于傷后幾周的無針對性的休息,導致了患者傷肢的肌肉萎縮,肌腱韌帶關節(jié)囊等的攣縮僵硬,影響了患者的功能康復。而強調最佳負荷,實際上就是指導患者要在傷肢開始恢復后,無痛狀態(tài)下可以進行傷處臨近關節(jié)的鍛煉,甚至是受傷關節(jié)的非負重鍛煉。這對減少肌肉萎縮,早期恢復關節(jié)功能等非常重要。落實到踝關節(jié)扭傷上,因為崴腳都是腳踝往兩側扭傷,所以屈伸如果不痛,可以做踝關節(jié)的屈伸,也就是踝泵。 如果慢走疼痛不明顯,可以少量的步行,但是應該注意穿高幫保護性的鞋子或護具。 在POLICE原則的基礎上又增加為Police MM(從男警察變成了警察MM) 第一個M:Modalities 物理治療,開始強調物理治療的重要性,這里的物理治療指的是超聲導入、超短波等,不是按摩!不是推拿! 第二個M:Medications 藥物治療 ,開始強調早期藥物治療的重要性,也就是消炎止痛藥物(不是頭孢、青霉素等抗生素),例如布洛芬、依托考昔等,減輕炎癥反應、緩解疼痛、減少炎癥滲出,從而加速康復進度。 時至今日,最近的理念就是Police MM原則,也就是扭傷后,保護—早期功能康復—冰敷—加壓—抬高—理療輔助—早期用藥。 崴腳后,除了這些應該做的 還有哪些是禁止做的? 光說應該做的還不行,我們還必須要知道那幾件事是嚴禁做的,這就一定要提到HARM禁忌。 HARM的翻譯是有害的,剛剛好,其實這也是四個詞的縮寫, H——Heat 熱敷/活血藥 A——Alcohol 酒精擦涂/飲酒——因為也會活血 R——Run 繼續(xù)跑動運動 M——Massage 按摩推拿——這是很多人的誤區(qū),覺得傷了就得按摩按摩,殊不知,你不是在放松,而是在加重損傷。 為什么踝關節(jié)沒有骨折 但是過了兩三月還是沒有好? 很多人腳踝扭傷后最擔心的是骨折,其實,還有可能比骨折更可怕的事情,那就是韌帶斷裂。 骨頭因為血供豐富,即使骨折了,只要對關節(jié)面影響不大,不至于有嚴重的后遺癥,但是韌帶斷裂往往容易被忽視,造成后遺癥狀。而踝關節(jié)扭傷更多的時候是韌帶的損傷,撕裂甚至斷裂。
平時在工作中經常遇到來康復的病人經過康復訓練后肢體的恢復挺好的,但是語言的恢復不是很理想。今天也接到一個電話問診的病人,說她的母親大面積梗塞,治療了一段時間后肢體功能恢復的可以,就是說話還是不可以,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腦卒中后說不了話該如何康復? 突然說不了話了一般有兩種情況:第一就是失語癥,第二是構音障礙。對失語癥來說,根據它的部位分為感覺性失語(自發(fā)言語流暢,但錯語較多,命名有嚴重的障礙,復述能力較好,但有學語現象,即雖然不知道對方在說什么,卻反復重復對方所說的話),還有一個就是口語表達障礙,也就是運動性失語(口語表現為非流暢性,自發(fā)言語少,對刺激往往會做出相應簡單的反應,音讀、命名能力有個體差異,復述較好),還有就是命名性失語(自發(fā)性找詞困難,對人的名字等也有嚴重的命名困難,有錯語,常常為迂回語言,說話內容空洞)及一些混合性失語,根據它的癥狀來命名。 失語癥和構音障礙的一個最大的區(qū)別:失語癥是大腦功能受損所引起的語言功能喪失或受損,引起的思維障礙,所出現的一種癥狀,比如說話說不清楚了,聽不明白了,反復重復對方說的話--感覺性失語;說的話能聽懂,但是聽不明白--運動性失語;還有就說話可以就是對物體的命名不行--命名性失語;如果同時存在兩者或兩者以上就是混合性失語。構音障礙是由于神經病變,與言語有關的肌肉麻痹、收縮力減弱或運動不協調所致的言語障礙。它可以分為痙攣性、弛緩型、失調型、運動過強,弱型、混合型!這就是兩個非常明顯的區(qū)別,康復治療也是不同。 失語癥的感覺性失語和運動性失語是用不同的方法去康復治療的,感覺性失語側重的就是讓他聽,因為他聽理解不了了,那么我們就側重在聽;運動性失語側重在口語表達,因為他聽之可懂,說不流利;一般來說失語癥的康復治療,它是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的過程。而構音障礙,往往是神經肌肉的功能差,或者說不協調引起的,那么我們進行相應的神經肌肉功能的訓練,比如像聲帶麻痹了,往往就是聲帶控制的喉返神經有問題,或者聲帶肌有問題,我們可以進行發(fā)音的訓練或者用神經肌肉電刺激,刺激聲帶,促進這個功能的恢復。一般病情穩(wěn)定了,不再進展了,我們就可以進行失語癥的康復治療,一般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相當一部分病人可以恢復到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態(tài)。 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一般病人突然的發(fā)病,不能接受現實,情緒波動很大,影響了語言治療的效果,不利于進一步康復。一般病人突然發(fā)病后性情有很大的改變,變得暴躁和不通情達理。家人對患者的預后充滿希望,認為患者今后能夠完全恢復正常,還能像以前一樣生活,工作。家屬對病人的期望過高,要求過高,這樣患者的壓力很大,情緒波動明顯,不利于恢復。所以家屬在平時和病人溝通時,要引導病人,不要給病人太大的壓力,以免影響病人的恢復。
總訪問量 25,754次
在線服務患者 51位
科普文章 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