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痿和早泄其實是醫(yī)學上的兩種疾病,但是民間把陽痿、早泄說成一種疾病,其實是不規(guī)范的稱呼。陽痿是中醫(yī)的一種病證,西醫(yī)規(guī)范的講法叫勃起功能障礙,是射精障礙中的一種。在性生活的過程中,首先第一點陰莖要能夠充分的勃起,比較堅挺的插入到陰道才行。勃起功能障礙就是勃起的硬度不夠,不能夠滿意地完成或者不能夠完成性生活。早泄是射精功能障礙,射精功能障礙是性功能障礙的一種。射精功能障礙分很多種,有不射精、早泄、逆向射精、射精疼痛,早泄就是在插入陰道之前就射精了,或者插入陰道之后不能夠維持一個滿意的性交,不能夠控制射精。
小兒肺炎增多,霧化治療的幾率增加。霧化吸入藥物起效快,用藥量少,局部藥物濃度高而全身不良反應(yīng)少,已成為呼吸系統(tǒng)疾病治療重要的輔助治療措施。 什么是霧化治療霧化吸入是將藥物或水經(jīng)吸入裝置分散成懸浮于氣體中的霧?;蛭⒘?,通過吸入方式沉積于呼吸道和(或)肺部,達到呼吸道局部治療的作用。 霧化吸入給藥,可以達到緩解支氣管痙攣,稀化痰液,防治呼吸道感染的作用。許多呼吸系統(tǒng)疾病,如支氣管哮喘、急性喉炎、毛細支氣管炎等,均可以使用霧化吸入治療。 霧化吸入具有藥物起效快,用藥量少,局部藥物濃度高而全身不良反應(yīng)少等優(yōu)點,在呼吸系統(tǒng)疾病治療中,霧化吸入已成為重要的輔助治療措施。 霧化吸入治療中常見錯誤霧化治療中常見問題問題一:選擇什么樣的霧化器? 通常兒科霧化吸入療法是治療下呼吸道疾病為主,如支氣管哮喘等,一般選用空氣壓縮泵或氧驅(qū)霧化吸入,能進入到下呼吸道的霧化微粒直徑應(yīng)該在 2 ~ 6 μm 之間,空氣壓縮泵或氧驅(qū)霧化吸入能滿足上述要求。既往使用的超聲霧化器由于顆粒過大,只能沉積在口咽部而不能達到下呼吸道,故對下呼吸道無效。對于哮喘發(fā)作患兒一般建議使用氧驅(qū)吸入,可以減少哮喘患兒發(fā)生缺氧的可能。常規(guī)霧化吸入用空氣壓縮泵或氧驅(qū)均可。 問題二:氧流量 6 ~ 8 L/分是否合適? 氧流量過小,動力能量不夠,可能霧化顆粒直徑達不到 2 ~ 6 μm,不能進入下呼吸道。氧驅(qū)霧化吸入時一般建議氧流量要調(diào)至 6 ~ 8 L/分,能滿足上述要求。霧化時噴出顆粒的大小,足夠的壓力是基本條件,可能還與噴嘴的口徑、距離等有關(guān)。 問題三:如何分辨霧化顆粒的大小? 霧化療法主要指的是氣溶膠吸入療法,將支氣管擴張劑、抗生素或者抗真菌藥物等制成氣溶膠,以煙或霧的形式經(jīng)口腔、鼻腔或者氣管,也包括氣管切開管吸入到氣道和肺臟從而達到治療疾病或者延緩癥狀之目的的一種治療手段,霧化氣溶膠顆粒直徑為 2 ~ 6 μm,一般超聲霧化出來的不是氣溶膠,而是水霧。最簡便的方法是拿張紙對著氣霧,能使紙張變濕的是水霧,不能使紙張變濕的是氣溶膠顆粒 - 即達到了下呼吸道吸入顆粒要求。 問題四:藥液量控制在多少? 一般霧化吸入液體量用 4 ~ 6 ml,最低不低于 4 ml,建議不超過 6 ml 為宜。藥液液體量過少,到達下呼吸道的藥量太少,作用有限;藥液液體量過多,吸入時間太長,孩子依從性差,容易哭鬧不配合。如果孩子能配合,每次霧化吸入時間大約為 10~15 分鐘,這就取決于藥液量。 具體地說,如果僅用一支布地奈德 2 ml 藥液霧化,算上粘附在吸入管道上的、沉積在霧化器內(nèi)的藥物等,那么 2 ml 藥物中正真能夠利用的可能就很少了。所以,一般建議加入 2 ml 生理鹽水到藥液里面,這樣液體量就變成 4 ml,藥物有效成分的實際浪費就減少了。另一種情況,最多液體量不宜超過 6 ml,一般情況下,孩子尤其是幼兒注意力集中時間是遠不如成人的,5 分鐘之內(nèi)還可以,如果時間過久,孩子不耐煩,哭鬧,則吸入效率就大大減低了,故藥液量不宜過多。 問題五:小兒不會霧吸技巧怎么辦? 有專家認為,兒童霧化吸入的時候,最好采取輕松直立的坐姿,只需平靜的呼吸,無需做特殊的配合。在霧化吸入時,出現(xiàn)一些情況應(yīng)該及時停止,如患兒頻繁咳嗽,則應(yīng)待呼吸平穩(wěn)后再開始吸入。霧化吸入半小時前盡量不要進食,避免霧化吸入過程中氣霧刺激氣道,引起嘔吐。也不要讓霧化液進入眼睛,否則會引起眼部不適,還不要抹油性面霜。每次吸入后,可以用生理鹽水或溫開水漱口。霧化結(jié)束后,霧化罐要及時清潔,可用溫水燙洗,晾干后再使用。 問題六:霧化吸入后不會漱口怎么辦? 霧化吸入一般都會用激素,在抗炎抗過敏的同時,激素還有抗免疫的作用,易引起口腔二重感染,因此漱口也是霧化吸入操作流程的重要一步。但小嬰兒不會漱口,2 歲以內(nèi)的小兒不讓漱,怎么辦? 綜合了幾位站友的方法供參考: 年齡稍大的兒童交代洗臉漱口; 年齡較小的兒童讓家長喂點白開水; 對于不會漱口的小嬰兒, 用 2.5% 碳酸氫鈉棉簽擦拭口腔行口腔護理。 霧化吸入治療常用藥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碰到燒燙傷問題,比如被熱油燙傷、被開水燙傷、被滾燙的湯燙傷。正確的急救處理可以降低傷害、減輕疼痛,為醫(yī)生的后續(xù)處理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對于家有萌寶的家庭尤其應(yīng)該注意,除了做好預(yù)防措施,掌握正確的急救方法也非常重要。 燒燙傷分為四度 I度損傷最輕,僅傷及表皮淺層, 表現(xiàn)為局部發(fā)紅、燒灼感,3-7天后愈合,不留疤痕; 淺II度傷及表皮和真皮淺層,表現(xiàn)為傷處紅腫明顯,疼痛劇烈,可形成大水泡,1-2周左右愈合,通常不留疤痕,但有色素沉著; 深I(lǐng)I度傷及真皮深層,傷處痛覺較遲鈍,亦有水泡形成,如無感染,3-4周愈合,一般留有疤痕; III度傷及全層皮膚,甚至傷及皮下組織,創(chuàng)面蒼白、焦黃甚至炭化,痛覺消失,除非面積很小,一般需手術(shù)植皮。 當我們自己或遇到他人燒燙傷時應(yīng)該如何急救呢?民間流傳很多“土方法”治療燒燙傷,比如吹氣,或用醬油、牙膏、菜油、食醋、蛋清、蘆薈汁等涂抹傷處。其實涂抹這些東西使傷處染上顏色,會給醫(yī)生判斷傷處情況帶來困難,且有加重傷處感染的可能,甚至留下疤痕。因此土法用不得! 正確的處理方法是燒燙傷急救五步法—沖、脫、泡、蓋、送 1、沖:以流動的清水沖洗傷口20--30分鐘。 若無法沖洗傷口,可用冷敷。清水的水溫比體溫低即可,切忌用冰水,以免凍傷。一般的自來水中細菌含量很少,完全可以使用,不用擔心可能發(fā)生感染。如果沒有自來水,井水、河水也可以使用。如果現(xiàn)場沒有冷水,可用其他任何涼的無害的液體,如牛奶或罐裝的飲料。沖洗的目的是直接降溫,緩解疼痛,減少滲出和腫脹。急性燒燙傷,沒有什么急救措施能超過立即用流動冷水沖洗的價值! 當遇到各種化學燒傷,如強酸性潔廁靈傷及眼睛、食道等處時,在現(xiàn)場要及時用大量清水沖洗,絕不可等到醫(yī)院再處理,以免使組織受到嚴重的腐蝕燒傷,導致眼睛失明或食道形成疤痕。 2、脫:在穿著衣服被熱水、熱湯燙傷時,千萬不要立即脫下衣服,而是先直接用冷水澆在衣服上降溫。待冷卻后才可小心的將貼身衣物脫去或剪開,如手表、戒指、皮帶等。以防止肢體腫脹后無法去除,而造成血液循環(huán)不暢,出現(xiàn)更嚴重的損傷。 3、泡:用冷水持續(xù)浸泡傷處10- 30分鐘,以加強降溫、止痛。但對于燒燙傷面積大或年齡較小的患者,不要浸泡太久,以免體溫下降過度造成休克,而延誤治療時機。 4、蓋:燒燙傷部位覆蓋干凈布巾或棉質(zhì)衣物,這樣可以減少外界的污染和刺激,有助于保持創(chuàng)口的清潔和減輕疼痛。如沒有,讓小面積傷口暴露于空氣中,大面積傷口用干凈的床單、布單或紗布覆蓋。 5、送:趕緊送醫(yī)院急救、治療。 面對燒燙傷,常見的誤區(qū) 誤區(qū)一 不痛就是不嚴重,不用處理 事實:輕微的燒燙傷會感覺到很疼痛,因為只燙到了表皮,疼痛感是最明顯的。如果傷到了皮膚深層組織,反倒不會覺得痛了。 誤區(qū)二 燙傷后的水泡挑破才好得快 事實:并不是所有的燙傷水泡都能挑的。如果水泡較小且無疼痛感,就不需要挑破,這樣還可以防止傷口感染。如果水泡比較大,疼痛劇烈,那就需要用無菌的針挑破,擠出水泡中的水。 誤區(qū)三 用醬油、牙膏涂,能止痛 事實:很多家長一看到孩子燙傷,就拿牙膏、醬油涂抹,以此起到止痛的作用。其實這樣反會害了孩子。牙膏是用來刷牙的,并不是藥品。牙膏有許多種,有的是酸性,有的是堿性,還有些含有很濃的刺激性。不分青紅皂白地將牙膏涂在創(chuàng)面上,還可能侵蝕創(chuàng)面、增加損傷。另外,醬油含有鹽類,會引起創(chuàng)面細胞脫水收縮,加重損傷。再者,醬油并不是無菌的,還有可能引起感染。 誤區(qū)四 用冰降溫 專家指出,有些重度燒燙傷破壞深層神經(jīng),造成局部麻木,過度使用冰塊降溫,由于無知覺反應(yīng)示警,反而可能凍傷。所以最好是用流動的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