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一直都有二甲雙胍“傷腎”的說法,甚至有些醫(yī)生因為患者出現(xiàn)了蛋白尿而停用二甲雙胍。那二甲雙胍到底損害腎臟嗎?答案是否定的。 1藥物和腎臟的關系 藥物和腎臟的關系大致分為兩個方面: 1、藥物損害腎臟:藥物對腎臟的損傷主要損傷腎小管和腎間質(zhì)。常見具有腎損害的藥物有非甾體類抗炎藥(解熱鎮(zhèn)痛藥)、抗菌素(氨基糖苷類、喹諾酮類、磺胺類等)、造影劑、抗腫瘤藥、中藥(馬兜鈴、木通、防己、厚樸、細辛)等,長期或者大量使用可導致腎損害。 2、腎臟影響藥物的作用與排泄:腎功能下降后,會影響一些藥物的代謝與排泄,導致藥物的蓄積和中毒。此外,由于腎衰竭后體內(nèi)處于酸中毒狀態(tài),還會直接影響藥物的作用。 那么,二甲雙胍和腎臟到底是什么關系呢? 2乳酸酸中毒 要想了解二甲雙胍與腎臟的相互關系,首先要了解乳酸酸中毒。 每1分子葡萄糖能酵解生成2分子丙酮酸及其他代謝產(chǎn)物,丙酮酸主要通過兩個途徑進一步代謝,一是轉(zhuǎn)化成乙酰輔酶A,再生成ATP(人體的能量);二是在缺氧條件下,通過乳酸脫氫酶生成為乳酸。丙酮酸轉(zhuǎn)變?yōu)槿樗岬耐緩绞强赡娴摹? 乳酸主要通過以下的方式代謝:①在有氧條件下,直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能量;②經(jīng)糖異生途徑生成葡萄糖和糖元,以補充人體對葡萄糖的消耗;③用于脂肪酸、丙氨酸等物質(zhì)的合成,參與蛋白質(zhì)代謝;④經(jīng)腎臟排出體外。其中,前三個方式是乳酸的主要代謝途徑,最后一個僅占5%左右。 一旦上述的乳酸清除途徑出現(xiàn)問題,都會導致乳酸的蓄積,當血乳酸濃度升高至5mmol/L以上并伴有酸中毒時就稱乳酸酸中毒。而血糖過高、嚴重感染、組織缺氧等,使乳酸產(chǎn)生過多,也會誘發(fā)乳酸酸中毒的發(fā)生。乳酸酸中毒是一種臨床急癥,應積極處理。 二甲雙胍有一個“同族兄弟”叫苯乙雙胍(降糖靈),上世紀60年代人們發(fā)現(xiàn)苯乙雙胍可導致嚴重的乳酸酸中毒,因此于70年代將其踢出市場。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雙胍治療期間,乳酸酸中毒的發(fā)生率平均為6.3/10萬/年,和其它降糖藥治療組的7.8/10萬/年并沒有統(tǒng)計學上的差別。而使用苯乙雙胍的發(fā)生率為40~64/10萬/年,遠遠高于二甲雙胍。這完全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二甲雙胍就是因為苯乙雙胍背上了“黑鍋”。 進一步的研究發(fā)現(xiàn),與苯乙雙胍相比,二甲雙胍對葡萄糖的氧化無明顯的抑制作用,而且也不干預乳酸的轉(zhuǎn)運,因此很少發(fā)生乳酸酸中毒。 3二甲雙胍與腎臟的關系 二甲雙胍以原形經(jīng)腎小管排泄,其清除率是肌酐的3.5倍,本身對腎臟沒有損害作用,也沒有二甲雙胍損害腎臟的報道。但是,腎功能嚴重受損后會造成二甲雙胍在體內(nèi)的蓄積,從而使乳酸酸中毒的風險增加,盡管這個風險實際上是極低的。 輕度的功能下降也可以使用二甲雙胍。目前,國內(nèi)外的最新指南或?qū)<夜沧R,已經(jīng)將腎功能不全患者使用二甲雙胍的限制進一步放寬。二甲雙胍最佳治療劑量是2g/d,也就是格華止(標準0.5g/片)4片/天。我國最新的專家共識是,eGFR(估算腎小球濾過率)>60ml/min,不用調(diào)整劑量,放心使用;eGFR 45~60ml/min應減量使用;eGFR
糖尿病患者在治療中經(jīng)常碰到這樣的情況:僅使用一種口服降糖藥療效不佳,無法將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不少糖友覺得吃藥越多副作用會越大,因此便將正在使用的這種藥加量服用,認為這樣便可改善療效。然而,這樣做是不可取的,根據(jù)臨床上的經(jīng)驗,一種藥加倍,往往不如兩種藥搭配。 糖尿病聯(lián)合用藥 1,格列齊特+二甲雙胍緩釋片 格列齊特為磺脲類藥物,可以增加胰島素的釋放,改善人體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促進人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此外尚有報道此類藥物能夠降低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的高凝狀態(tài),從而達到減輕或延緩糖尿病各種慢性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格列齊特適用于單純飲食治療不滿意的2型糖尿病人。1型糖尿病人及糖尿病人遇有感染、應激、手術、酮癥酸中毒等情況下不適用此類藥物。 二甲雙胍為雙胍類藥物,能夠抑制肝臟對糖的合成及分解,促進骨骼肌和脂肪細胞對葡萄糖的利用,延緩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從而降低血糖。另外二甲雙胍還可以使肥胖患者減輕體重,故主要用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人,也可用于1型糖尿病人的輔助治療。 上述兩種藥物聯(lián)合能夠增強降糖效應,適用于單用一種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的糖尿病患者。 2,格列吡嗪+阿卡波糖 格列吡嗪亦為磺脲類降糖藥物,降糖原理是增加胰島素的釋放,改善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促進人體對葡萄糖的利用,適用于單純飲食治療不滿意的2型糖尿病人。 阿卡波糖能夠減慢淀粉、麥芽糖、蔗糖分解為葡萄糖的速度,從而減慢葡萄糖的吸收速度,因此主要減低病人餐后血糖,故阿卡波糖適用于肥胖的輕至中度糖尿病人,尤以餐后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升高不顯著的2型糖尿病患者,禁用于胃腸功能障礙者、孕婦、哺乳期婦女和兒童,肝功能不正常者謹慎應用。 阿卡波糖與格列吡嗪聯(lián)用能增強降糖效果,減少單獨用藥劑量,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藥物副作用,是一對黃金搭檔用藥。 3,二甲雙胍緩釋片+阿卡波糖 二甲雙胍與阿卡波糖降糖原理已如前述,在此不再重述。這兩種藥物聯(lián)用主要用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同時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且不會發(fā)生低血糖反應,降糖效果較理想。 4,格列喹酮+二甲雙胍+阿卡波糖 格列喹酮為磺脲類降糖藥,但與其他藥物不同的是格列喹酮95%從膽道排泄,只有5%從腎臟排出,故老年人及腎功能受損傷的病人應以格列喹酮為首選藥物。 上述3種藥物聯(lián)合適用于單用或兩種藥物聯(lián)用降糖效果不滿意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5,羅格列酮+胰島素(1型) 羅格列酮能增加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為胰島素增敏劑,可減少胰島素抵抗,優(yōu)點是對肝臟副反應少,但有肝病和心功能不全者不宜應用,其與胰島素聯(lián)合應用主要用于胰島素用量較大的糖尿病患者,因其可減少胰島素用量,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高胰島素對人體的損害。 6,阿卡波糖+胰島素 阿卡波糖能夠降低餐后血糖,因此阿卡波糖與胰島素聯(lián)合適用于單用胰島素降糖效果不理想,特別是餐后血糖較高的患者,兩者聯(lián)用可減少胰島素的用量,確保病人任意時間的血糖均控制理想,從長期效果看可減少慢性并發(fā)癥。 糖尿病腎病聯(lián)合用藥 1、胰島素+卡托普利+潘生丁 卡托普利為降血壓藥物,但同時能夠降低腎小球內(nèi)壓力,減少白蛋白的排出,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早期無論有無高血壓均應常規(guī)應用卡托普利保護腎臟,減慢或延緩腎臟病變的發(fā)展。 除格列喹酮外幾乎所有的降糖藥物均主要經(jīng)腎臟排泄,因此,一旦確診為糖尿病腎病的患者必須應用胰島素嚴格控制血糖,減少藥物對腎臟的損害。 潘生丁能夠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形成血栓。對早期糖尿病腎病、降糖藥物控制血糖不理想、尚未發(fā)生浮腫和高血壓者,上述三種藥物聯(lián)合是恰當?shù)摹? 2,胰島素+鹽酸貝那普利片+氫氯噻嗪+安體舒通 鹽酸貝那普利片亦為降血壓藥物,同時能夠降低蛋白尿。氫氯噻嗪和安體舒通均為利尿藥,但兩者合用能夠增強利尿、消腫的效果,而且可避免引起鉀的代謝紊亂,誘發(fā)心臟疾患。對有腎臟功能改變者,應盡早皮下注射胰島素,理想控制血糖,延緩腎臟功能進一步惡化。因此,對于早期糖尿病腎病同時伴有浮腫和高血壓者,上述4種藥物聯(lián)合是恰到好處。 3,格列喹酮+拉美亞/馬來酸依那普利+阿司匹林腸溶片 糖尿病早期應積極控制血糖,這是防止糖尿病腎小球硬化癥的關鍵,格列喹酮屬第二代磺脲類口服降糖藥,主要刺激胰島分泌胰島素,加強機體對葡萄糖的利用而降低血糖,因其活性代謝產(chǎn)物95%通過膽汁排泄,只有5%通過腎臟排泄,故該藥對腎臟影響或腎臟對該藥影響均較小,治療后患者理想空腹血糖應
鼻飼給藥或其他有特殊情況的病人,需要將藥品研磨成粉狀給藥。但是,有些藥品是不能碾碎服用的,你知道嗎? 緩釋片 緩釋片是用特殊的高密度材料做成骨架,藥物包藏于骨架中緩慢釋放,若研碎則會破壞骨架結構,影響藥效。因此,不宜研碎服用。 控釋片 控釋片是對藥物釋放要求相對較高的制劑,所以多見于心血管制劑,它是在單位時間內(nèi)有著比較恒定的釋放劑量,以維持血藥濃度恒定,效力更持久。藥片被分割后控釋膜或控釋骨架被破壞,藥物會迅速釋放出來,就達不到控釋的目的了,有時還可以引起體內(nèi)藥物濃度驟然上升,造成藥物中毒。 雙層糖衣片 如多酶片是含3種消化酶(淀粉酶、胃蛋白酶、胰酶)的雙層糖衣片。外層為一般腸衣,淀粉酶和胃蛋白酶在藥片的外層,可在胃內(nèi)發(fā)揮助消化作用。而胰酶需在堿性腸道中發(fā)揮作用,因而被包裹在藥片的內(nèi)層。若藥片研碎即失去保護作用,尤其是胰酶粉劑殘留在口腔中,可破壞口腔黏膜,甚至引起嚴重的口腔潰瘍。 腸溶片 即在普通片劑外面裹一層外衣,這層外衣只有到達腸道才被溶解。因此,這種藥片必須整粒吞服,若研碎后服用不僅會降低藥物療效,還會引起副作用。 如必須要研碎服用,應采取相應的措施,如研碎紅霉素腸溶片,應該在服用前5分鐘,服適量堿性藥物(如碳酸氫鈉)以中和胃酸,確保紅霉素能順利通過酸性環(huán)境的胃部,進入堿性環(huán)境的腸道,以發(fā)揮作用。
總訪問量 57,933次
在線服務患者 13位
科普文章 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