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院介紹 查看全部
婦產(chǎn)科學
兒科學
???專病護理
科普·直播義診專區(qū) 查看全部
- 精選 腫泡不是單純?nèi)c脂肪就能解決的。余丕軍?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八人民醫(yī)院? 整形美容科73人已觀看
- 精選 《自然》:發(fā)現(xiàn)腸菌與免疫治療的新抓手!科學家首次發(fā)現(xiàn),腸菌會下調(diào)PD-L2和RGMb,進一步解除免疫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腸菌能夠影響靶向PD-1通路的癌癥免疫治療,相關的益生菌和糞菌移植研究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不過,腸菌究竟有哪些手段來增強免疫治療的“戰(zhàn)力”,仍然有待查清。近日,一篇發(fā)表在《自然》期刊上的文章破解了腸菌強化免疫細胞的秘訣,還順便挖出了個全新的癌癥免疫治療靶點RGMb。美國哈佛醫(yī)學院的GordonJ.Freeman、DennisL.Kasper、ArleneH.Sharpe團隊共同發(fā)現(xiàn),一些腸道菌群可以下調(diào)樹突狀細胞上的PD-L2以及T細胞上的RGMb表達水平,從而解除PD-L2/RGMb通路介導的T細胞抗腫瘤活性抑制。通過補充腸菌,或者使用抗體藥物治療阻斷PD-L2與RGMb之間的聯(lián)系,可以增強小鼠對PD-L1/PD-1免疫療法的反應[1]。和PD-L1一樣,PD-L2屬于免疫共抑制分子家族,主要在抗原呈遞細胞(如樹突狀細胞、B細胞和巨噬細胞)及腫瘤細胞表面表達,是PD-1配體之一。當PD-L1或PD-L2與T細胞上的PD-1結(jié)合時,可以抑制T細胞的活化,降低免疫應答反應。近年來,針對PD-L1/PD-1相互作用的癌癥免疫療法在治療各種類型癌癥中取得了顯著成功,與此同時,靶向PD-L2的治療潛力也在探索中。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們先是證明,健康人類或小鼠腸道菌群的存在,能夠增強抗PD-L1抗體或抗PD-1抗體免疫治療對結(jié)直腸癌小鼠(MC38)的抗腫瘤效果,促進CD8+和CD4+T細胞對腫瘤的靶向攻擊,并提高T細胞的效能。為了知道腸菌在免疫細胞與腫瘤激戰(zhàn)的過程中起到什么作用,研究者們對免疫檢查點的表達狀況進行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腸道菌群可以調(diào)節(jié)部分細胞上的PD-L2表達水平。與腸菌被抗生素處理干凈的小鼠相比,定植有健康人類腸菌的結(jié)直腸癌小鼠腸道和腫瘤引流淋巴結(jié)中的PD-L2水平降低。他們便推測,腸菌很有可能是通過減少腫瘤細胞表達PD-L2,來與抗PD-L1抗體免疫治療協(xié)同作戰(zhàn)的。在給植入腫瘤細胞后,擁有健康人類腸菌(HMB)的小鼠,部分細胞上PD-L2水平降低研究者們在癌癥患者的腸菌中也發(fā)現(xiàn)了這些貓膩。糞菌移植實驗結(jié)果顯示,抗PD-1抗體治療無效的黑色素瘤患者,其糞便被移植給結(jié)直腸癌小鼠后,與單一的抗PD-L1抗體治療相比,抗PD-L1抗體和抗PD-L2抗體聯(lián)合治療顯著改善了小鼠的抗腫瘤免疫反應,其總生存率提高。而定植有完全緩解的患者糞便的小鼠,憑借著不知名好心腸菌的庇護,只需要抗PD-L1抗體的治療就可以,無需抗PD-L2抗體治療來幫忙。免疫治療后完全緩解的患者有某種腸菌在,不需要抗PD-L2治療所以,這位不知名好心腸菌是何方神圣?經(jīng)鑒定,研究者們找到了Coprobacilluscateniformis(C.cateniformis)。他們發(fā)現(xiàn),通過抑制樹突狀細胞上的PD-L2表達,C.cateniformis在促進抗腫瘤免疫中起著關鍵作用。如果腸菌缺乏的小鼠在服用C.cateniformis的同時接受抗PD-L1抗體治療,療效與聯(lián)合治療差不多。當然,C.cateniformis的抗腫瘤效果還得依賴于PD-L2的存在。事情本該到此結(jié)案,即在PD-1通路調(diào)節(jié)T細胞活性的過程中,腸菌起到個壓制PD-L2的作用,從而協(xié)助免疫治療。但研究者們觀察到,同時使用藥物阻斷PD-1和PD-L2,比單獨阻斷PD-1具有更好的抗腫瘤反應。這意味著,除了與為人熟知的老搭檔PD-1合作,PD-L2還有其它辦法來調(diào)節(jié)腫瘤免疫。RGMb分子引起了研究者們的注意。RGMb主要以其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中的作用而聞名,它也存在于T細胞的表面[2,3]。目前還沒有確認RGMb是否參與調(diào)節(jié)T細胞介導的抗腫瘤免疫反應,不過有研究表明,PD-L2和RGMb分子結(jié)合可以調(diào)節(jié)肺部的免疫耐受性。在這里,研究者們發(fā)現(xiàn),只要阻斷PD-L2與RGMb的聯(lián)系,就可以促進抗PD-1治療或抗PD-L1抗體治療的抗腫瘤反應。對于腸菌缺乏的患癌小鼠來說,與單獨接受抗PD-L1抗體治療相比,不管是使用抗PD-L2抗體,還是抗RGMb抗體,與抗PD-L1抗體聯(lián)合治療都能夠抑制腫瘤生長,延長小鼠生存期。而擁有健康人類腸菌的患癌小鼠,聯(lián)合治療與單一的抗PD-L1抗體治療效果差距不大。抗RGMb治療可以提高腸菌缺失小鼠的抗PD-L1療效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健康腸菌竟然是兩頭拿捏,不僅會讓樹突狀細胞少表達些PD-L2,同時也會讓免疫細胞也少表達RGMb。與擁有腸菌的小鼠相比,腸菌缺失的小鼠腫瘤浸潤CD8+T細胞中Rgmb轉(zhuǎn)錄水平要高出6.1倍,不過在其他免疫細胞亞群中的表達差異不顯著。同樣,在小鼠身上做糞菌移植的結(jié)果提示,與達到完全緩解的患者相比,在對癌癥免疫療法反應不佳的患者腸道內(nèi)缺少像C.cateniformis這樣的菌群,其打入敵人內(nèi)部的腫瘤浸潤T細胞上RGMb水平更高,從而導致其介導的抗腫瘤反應較弱。腸菌降低T細胞上的RGMb表達如此看來,借腸菌的光,咱似乎發(fā)現(xiàn)了個全新的治療靶點。于是,研究者們對RGMb在抗腫瘤免疫中的作用機制進行了初步探索。利用小鼠實驗,他們發(fā)現(xiàn),抗RGMb抗體治療可以增加腫瘤中CD4+和CD8+T細胞數(shù)量,提高CD8+T細胞與Treg細胞的比值,從而促進抗腫瘤免疫效應。此外,敲除T細胞中的RGMb也可以改善抗PD-L1抗體治療療效,提高T細胞中的IFNγ、IL-2、TNF表達水平。總體來說,研究者們揭示,靶向PD-L2/RGMb通路可作為潛在的有效策略來治療對PD-L1/PD-1免疫療法無反應的患者。而除了使用抗PD-L2抗體、抗RGMb抗體來阻斷通路,定植C.cateniformis等腸道菌群也能夠通過下調(diào)PD-L2和RGMb的表達,來增強小鼠的免疫治療效果。這項研究結(jié)果表明,可以以小分子藥物的形式給機體輸送特定菌群,以提高免疫系統(tǒng)在對抗癌癥中的戰(zhàn)斗力。這為開發(fā)腫瘤免疫治療策略提供了新思路,也為改善現(xiàn)有免疫治療效果提供了可能性。參考文獻:[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026-3[2]Xiao,Y.etal.RGMbisanovelbindingpartnerforPD-L2anditsengagementwithPD-L2promotesrespiratorytolerance.J.Exp.Med.211,943–959(2014).[3]Yu,S.etal.BlockadeofRGMbinhibitsallergen-inducedairwaysdisease.J.AllergyClin.Immunol.144,94–108.e11(2019).
閆飛?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八人民醫(yī)院? 腫瘤科65人已讀 - 精選 天鵝頸,你值得擁有!余丕軍?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八人民醫(yī)院? 整形美容科101人已觀看
問診記錄 查看全部
- 患者:男 58歲 右下腹疼一個月,有時伴惡心 最后交流時間 07.01右下腹疼一個月,有時伴惡心 患者一個月前出現(xiàn)右下腹疼痛,有時伴惡心,曾輸液依替米星和替硝... 希望大夫能給予確診并給予治療方案。總交流次數(shù)34已給處置建議
- 雙腎多發(fā)結(jié)石 2010年輸尿管結(jié)石體外碎石,高三很少喝水。課程緊張,下課時... 咨詢這種情況有可能自行通過運動排出嗎?需要立即就醫(yī)嗎總交流次數(shù)16已給處置建議
- 包皮蛻皮 昨天下午發(fā)現(xiàn)一處包皮蛻皮,一小塊,沒在意,今天早上醒來發(fā)現(xiàn)好... 請問醫(yī)生這是怎么了?需要如何處理?謝謝總交流次數(shù)17已給處置建議
- 胃痛胸口下部疼痛難忍,食欲不佳量少反酸 近期胃痛疼痛難忍去做胃鏡活檢疑似胃癌,做增強Ct顯示擴散腹網(wǎng)... 請問這是否已是胃癌晚期并轉(zhuǎn)移腹網(wǎng)膜,能否手術治療。如不能手術治療還有什么保守治療的方案總交流次數(shù)34已給處置建議
- 前列腺炎 小腹墜脹,感覺壓迫尿頻,尿不盡 半年一直反反復復,小腹墜脹,壓迫感尿頻,尿不盡,尿無力,起夜... 如何控制病情能穩(wěn)定緩解總交流次數(shù)12已給處置建議
關注度 上海市 第78名
總訪問量 9,100,595次
在線服務患者 9,274位
直播義診 2次
科普文章 157篇
年度好大夫 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