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06月24日
1103
0
23
-
周炯主任醫(yī)師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 神經(jīng)內科 (防止癡呆系列文章1)醫(yī)療界的朋友都知道,安理申是治療Alzheimer病最早上市的藥物,是治療Alzheimer病的經(jīng)典藥物之一。一旦被診斷為Alzheimer病,很多醫(yī)生會處方這個藥。但是中國人又有句話叫做“上工醫(yī)未病”,即最好的醫(yī)生應該去治療還沒有發(fā)生的病。我們好希望有一個方法能防止癡呆的發(fā)生,而不是等得了癡呆再去吃藥。而目前還沒有一種藥可以治愈Alzheimer病。在對老年癡呆的病因方面的研究,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今天,周大夫要向大家推薦的第一個健腦的方法就是——運動!越來越多的證據(jù)提示,充分和持久的體育運動對大腦非常有益,今天我要喋喋不休地再談一談體育鍛煉的好處。規(guī)律的鍛煉不僅僅對肌肉,骨骼,耐力,腰圍和情緒有·幫助,除此以外,有確鑿證據(jù)顯示體育運動能夠增強大腦對抗癡呆的能力。體育鍛煉對維持良好的血流灌注是必須的,所以能夠減少心肌梗死,中風和糖尿病的風險。而這些疾病本身就能造成認知功能的下降。最近很多的研究都是針對體育運動是否能防止認知功能的衰退進行的。研究結果顯示,這種保護作用確實存在。在芬蘭曾進行過一項研究,共對1500個老年人進行回顧性研究,發(fā)現(xiàn)在中年階段,每周進行2次以上規(guī)律體育運動的人較在中年時期久坐的人而言,在癡呆的發(fā)病率上降低了50%,而在Alzheimer病的發(fā)病率上降低了60%。在加拿大,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一·項有關健康和衰老的研究,共對4600個老年加拿大人進行隨訪,發(fā)現(xiàn)在入組的老年女性中,進行越多頻率和強度運動的人,越不容易罹患癡呆和Alzheimer病。在另一個對骨質疏松的研究中,對6000個女性進行了6到8年的隨訪,問卷顯示,在每周步行距離最短的人群中,約有25%的人有認知能力的下降,而在步行距離最長的組里,只有17%有認知能力的衰退。在這個研究中,科學家又對每周消耗的卡路里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每周消耗卡路里最少的人群中認知能力下降的比例要比消耗能量最多的人群的比例要高。可見步行越長的距離和消耗更多的能量對認知是有益的。這個研究也提示每周步行距離最長,攝入的卡路里最少的人群,和步行距離最短攝入最多卡路里的人群相比,可以減少超過1/3罹患癡呆的風險。這對哪些整天害怕得老年性的人而言絕對是一個好消息。與其害怕,不如運動。同理,體育運動對心臟的保護作用也是基本常識,我們早就倡導積極運動來保護心臟,防止骨質疏松和保護血管,同時我們呼吁積極運動來保護大腦。有一項在西雅圖進行的針對癡呆的前瞻性研究中,對2000名無癡呆的老年人進行了為期6年的隨訪,在這個研究中,有158名參與者發(fā)生了癡呆,其中有107名被診斷為Alzheimer病。對年齡和性別差異進行統(tǒng)計學調整后發(fā)現(xiàn),每周進行3次以上運動的人可以減少40%的罹患Alzheimer病的風險。說明對老年人而言體育運動的巨大益處。但所有的研究都沒有提示,運動得越多,得癡呆的可能性就越少。中國人講究中庸之道,適當?shù)模⑶沂亲懔康倪\動是有益的。所謂物極必反,每個個體都要在權衡自己的身體狀況之后,制定切實可行,循序漸進的運動計劃,從現(xiàn)在開始,如果你是中年人,有著久坐的生活方式,就更應該開始運動了。這對人生后期大腦的健康非常有幫助。有關運動的好處已不必多言,再就是我們進行什么樣的體育運動,對防止癡呆更有用呢?由Arthur Kramer醫(yī)生和他的同事在Illinois大學進行了一項研究。在對120個不愛運動的,年齡在60歲到75歲老人進行了各項認知功能測試后,把他們隨機分成2組。一組進行的運動是步行(有氧運動),另一組進行的是運動是伸展運動(無氧運動)。在6個月后對這些老人進行再次測試。結果發(fā)現(xiàn),在要求更多的執(zhí)行功能(計劃組織)的測試中,有氧運動組表現(xiàn)得更好,而無氧運動組沒有變化。在其他不要求執(zhí)行能力的認知測試中,兩組無差異。這個研究提示似乎有氧運動更有助于提高計劃組織的認知能力。研究同時發(fā)現(xiàn)運動頻率和運動持續(xù)時間也很重要。一個對18項有關運動和癡呆關系的研究結果的薈萃分析,把這18個研究所做的運動類型分成三種,(1)有氧運動,(2)有氧運動和肌肉訓練,(3)不運動。結果顯示雖然運動的前兩組都比第3組在認知能力有改善。但第2組比第1組在改善認知方面更顯著。值得一提的是,每次的運動時間如果少于30分鐘的話對認知的影響沒有差異。說明單次運動時間必須超過30分鐘才對大腦有好處。維持中等或高強度的體育鍛煉可以延長生命,即便是對患有心臟病和糖尿病的人群而言也是如此。著名的Framingham研究,對5000名被試進行了幾十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哪些進行中等程度運動的人比不運動的對照組人群多活了2.3年。而哪些進行高強度運動的人群多活了4年以上。動物實驗顯示運動可能影響APP(淀粉樣蛋白前體)過程,可以防止A的形成。另一個原因可能是運動提高了一種所謂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的水平。動物實驗顯示運動可以有特殊的抗Alzheimer病的作用,而不僅僅是增加了血液循環(huán)。如果你已經(jīng)很久沒有運動了,養(yǎng)成一個每天30分鐘以上的運動習慣是一間很酷的事情。中等度的體育運動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良藥,對心臟健康,高血藥的防治,卒中預防,保持體重,同時能鍛煉肌肉并保持好心情都有巨大的作用。很多科學家認為,目前在這張清單中還要加入防癡呆作用。以下是我們推薦的簡單易行,同時又有巨大獲益的運動。(每次至少30分鐘)1輕快地步行(走步機也可以)2 自行車3 跑步/慢跑4游泳5有氧操6舞蹈7武術綜上所述,就運動防止老年癡呆方面,周大夫的忠告歸納如下:1 保持體育運動的習慣:走路或中等程度的運動每天至少30分鐘。有氧運動更獲益,如果能加上肌肉和力量訓練對大腦的保護作用會更好。(所以周大夫除了跑步,還有做仰臥起坐,練啞鈴等等)2 設定目標:要把體育運動當成是你每天要吃的“藥”。一個規(guī)律的持續(xù)的運動要遠遠好過“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不規(guī)律運動。制定一個計劃,并付諸行動,開始絕對會·有難度,但如果把一個行為重復30次,它就有可能成為一種自然行為,一個好習慣,一個運動的好習慣可以照顧你一輩子。3 立即行動:很多人會說我沒時間運動。喜歡把最有意義的事情一拖再拖。周大夫認為克服惰性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立即行動。如果這篇文章的觀點在某些方面說服了你,那么現(xiàn)在就請你穿上跑鞋,到小區(qū)里去慢跑一會兒吧。跑步鞋,還是安理申?今天,你必須做個選擇!參考書:《the Alzheimer’s Answer》2014年08月02日
3943
1
1
-
李銳主任醫(yī)師 陜西省人民醫(yī)院 神經(jīng)內科 您知道老年性癡呆,或者阿爾茨海默病這種病對吧?1907年,德國醫(yī)生阿洛斯·阿爾茨海默(Alois Alzheimer)首先命名此病之后,過去一個世紀里,阿爾茨海默病象幽靈一樣,在全世界游蕩。最新的統(tǒng)計表明,60歲以上的人群中,得阿爾茨海默病的人大約占10%左右,而70歲以上的人中得病的人更多,達到20%左右。得了這種疾病,人會記憶力下降、語言顛三倒四、性格異常、不能完成以前毫無困難的事情,甚至迷路、走失,幻覺。幾年后,病人就會因為病情惡化而生活不能自理,時刻需要別人照料。為什么有些人會得這種病,而有些人則不會,即使到了很老的年齡仍然思維敏捷、安享晚年?關于這種疾病的原因,每年有超過1萬篇以上的研究發(fā)表,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迄今為止,醫(yī)學仍然不能厘清個中頭緒。因此,現(xiàn)今的治療方法,主要是用藥物改善癥狀而已。今天的話題就從這兒開始。首先直奔主題。自來水中的銅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元兇。銅,五大金屬元素(金銀銅鐵錫)之一,被用于鑄造水管是19世紀初的事情。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可能由于制造武器需要很多銅,因此,那時銅的價格昂貴,因此水管中用到的銅還是較少的。1950年之后,天下相繼太平,銅質水管開始被大量應用,尤其在發(fā)達國家,純銅水管是皇家、尊貴、高大上的趕腳。而關于阿爾茨海默病的流行病學研究數(shù)據(jù)也恰恰發(fā)現(xiàn),1900年之后,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開始越來越多地被發(fā)現(xiàn),1950年之后,發(fā)病人數(shù)開始快速攀升,銅制水管的普及程度和阿爾茨海默病患病率的升高呈現(xiàn)驚人的吻合!上世紀80年代左右,發(fā)展中國家也開始成為西方世界的跟屁蟲,銅制水管開始大行其道,而統(tǒng)計表明,發(fā)展中國家的阿爾茨海默病的患病人數(shù)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迅速增加。有人說,這不過是個假象,因為人口老齡化才是真正的影響因素。然而,作者拋出了一個特例,那就是日本。日本人中阿爾茨海默病的患病率要比別的國家明顯低一些,巧合的是,日本人認為銅有毒性,不提倡用含銅的水管供應自來水。同時,早年遷居到夏威夷的那幫日本人得阿爾茨海默病的人比例卻上升到當?shù)氐乃?,說明人種并不能解釋這種現(xiàn)象。銅對于腦中神經(jīng)元的殺傷作用已經(jīng)得到很多研究的證實。自來水管中的銅滲入自來水,并經(jīng)過人體吸收而產(chǎn)生慢性的作用。作者發(fā)現(xiàn),水中的無機銅濃度與阿爾茨海默病的發(fā)病有關系。銅經(jīng)過消化道吸收到人的血液中后,一部分是以無機銅的方式雖血液循環(huán)進入腦中,而另一部分則被血液中的蛋白質俘獲成為有機銅,這種銅是進不到腦中的。至此,得出自來水中的銅是造成一個人得阿爾茨海默病的元兇。下一個問題是,怎樣減少你血液中的銅?是把你們家里的水管都換成塑料的?還是請人大代表提案一下,讓中國的自來水管道都換掉?還是用凈水器把銅都濾除掉?飲用水中銅的濃度標準是多少?中國的飲用水國家標準規(guī)定銅的濃度為1mg/L以下,美國的國標是1.3ppm,也就是1.3mg/L(這里有亮點:并不是中國的啥都不如米國,至少這個標準要比米國嚴格)。這個標準是安全的嗎?這是個哲學問題。安全,和自由一樣,永遠是一個相對的概念。2003年,科學家就發(fā)現(xiàn),如果給兔子飲用水中加入0.12mg/L的銅(這個濃度比標準低8倍?。?,那么一段時間后,兔子的腦袋里就出現(xiàn)和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相似的改變。而用不含銅的水喂養(yǎng)的兔子卻不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當然,這個研究還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這些兔子都被喂食高脂飲食了。這說明,飲用水中的銅可能與生活中的很多因素疊加在一起對生物體產(chǎn)生影響。怎樣減輕飲用水中銅的危害?首先,更換城市的供水管網(wǎng)是一件極其復雜的事情。水管中的銅元素存在的形式非常復雜,水質不同、管壁的腐蝕程度不同、使用年限不同,溶入管網(wǎng)中的銅含量也各異。因此,更換城市供水管網(wǎng)存在巨大困難。不使用銅質水管基本不現(xiàn)實。銅之所以廣泛存在于供水管道中,是由于銅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較好的化學穩(wěn)定性,簡言之,就是容易加工、耐腐蝕。尋找能夠替代銅的管材需要行業(yè)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至少目前完全棄用銅質水管并不現(xiàn)實。更何況,假設供水管道都換成塑料的,能加裝凈水器能去除自來水中的銅嗎?不確定。更況且,有些廠家以其凈水器中的零部件為純銅打造為傲呢。飲用純凈水。按理說,蒸餾水中銅的確被去除了,但其中微量的有益機體的元素也被去除了(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潑掉),長期飲用純凈水可能存在潛在的健康風險,同時經(jīng)濟成本也會顯著增加。答案在其他里。鋅和銅在人體中似乎是一對冤家。研究表明,血液中鋅和銅的含量呈反比,鋅含量升高,則血液中銅的含量就會降低,因為鋅可以抑制銅的吸收;同時,鋅還可以促進銅的排出。因此,可以通過每天攝入一些鋅來對抗銅的危害。鋅對于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人們發(fā)現(xiàn)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血液中的鋅比正常人低。因此,簡言之,補充鋅可能減少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每天補充150mg左右的鋅就比較合適。2014年06月04日
2894
0
0
-
梁直厚主任醫(yī)師 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 神經(jīng)內科 很多朋友都喜歡問吃什么樣的食物可以預防癡呆,2013年7月19日和20日,責任醫(yī)學內科醫(yī)師協(xié)會(Physicians Committee for Responsible Medicine)在華盛頓舉辦的營養(yǎng)與腦國際會議上發(fā)表了一篇很有意義的報告,給大家了一份飲食建議。以下是報告內容的7個主要原則,中文摘自官方的漢語版,并非由我翻譯。1、盡量避免攝入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飽和脂肪主要存在于乳制品、肉類和一些油中(椰油和棕櫚油)。反式脂肪存在于很多零食糕點和油炸食品中,在營養(yǎng)成分表上列為“部分氫化油”2、以蔬菜、豆類(豆、豌豆和小扁豆)、水果和全谷為主要食物。3、每天1 盎司(一小把)堅果或種子提供健康來源的維他命 E。4、可靠來源的維他命B12,如強化食物或達到每日建議攝入量(成人每天 2.4 微克)的營養(yǎng)補劑應該是每日飲食的一部分。5、當選擇復合維他命時,選擇不含鐵和銅的。只在醫(yī)囑下服用補鐵劑。6、雖然鋁對老年癡呆的作用仍然在研究中,謹慎的選擇是避免使用鋁制烹飪器具、解酸劑、泡打粉或其它增加每天鋁攝入的產(chǎn)品。7、定期進行有氧鍛煉,相當于每周 3 次,每次 40 分鐘的快走。2014年01月15日
4173
0
2
-
付劍亮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yī)院 神經(jīng)內科 (1)有助于益智的營養(yǎng)成分 ● 脂類 不飽和脂肪酸是構成腦的極為重要的營養(yǎng)素,除參與腦細胞的組成外,還具有分解膽固醇,防止血液凝固、軟化血管、保證腦內血液循環(huán)通暢且維持神經(jīng)正常功能的作用。不飽和脂肪酸主要來源于植物油,如花生油、豆油、芝麻油、紅花油、玉米油、核桃油、和橄欖油等。腦中的脂類較多,最重要的是卵磷脂(醫(yī)學名磷脂酰膽堿)和豆磷脂,食物中磷脂含量充足,可使人精力充沛。乙酰膽堿是一種與記憶功能密切相關的神經(jīng)遞質(見本書“病因認知”節(jié)),它的原料是膽堿和醋酸,所以增加攝食膽堿或富含膽堿的卵磷脂及蛋黃、魚、肉等食物,就可增加腦內乙酰膽堿的含量,從而增加記憶力?!?蛋白質 蛋白質是腦的主要成分之一,腦的功能活動與蛋白質關系密切。因此,應攝入充足的蛋白質,尤其是含那些人體自己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包括異亮氨酸、賴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色氨酸、纈氨酸)的蛋白質。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鈉,但由于附著鈉,進入體內后,可引起頭痛、頭帳、惡心等不良反應,因此雖然少食無可厚非,但多食并無健腦作用?!?維生素 C 它在促進腦細胞結構的堅固、消除腦細胞結構的松弛與緊縮方面起相當大的作用,大量攝取可使神經(jīng)血管的通透性好轉,大腦在活動過程中就能及時、順利地補充所需要的營養(yǎng),從而使腦力好轉。富含維生素 C 的食物有酸棗、甜棗、香椿、芥菜、菜花、油菜、甘藍菜、小白菜、橘子、檸檬、甜橙等?!?鈣 鈣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作用是抑制神經(jīng)細胞的異常興奮。當體內的鈣不足時,則往往發(fā)生病態(tài)性異常興奮。腦神經(jīng)細胞內有充足的鈣,則可使腦細胞正常地行使自己的職能。而且目前有人認為,鈣的 缺乏可能是導致老年性癡呆的病因之一。另外,補充足夠的鈣,可防治骨質疏松,預防骨折的發(fā)生。含鈣豐富的食物有蝦、蟹、芝麻醬、熟魚干、魚松、豆粉、牛奶、南瓜子、牲畜的骨頭等?!?維生素 B 族 維生素 B 族包括維生素 B1 、維生素 B2 、葉酸、煙酸、維生素 B12 等,它們雖然各有不同的生理作用,但共同的一點就是都能在腦內幫助蛋白質代謝。維生素 B1 、葉酸、維生素 B12 、長期缺乏都可導致智能下降,引起癡呆?!?維生素 E 維生素 E 的重要作用之一是防止不飽和脂肪酸的過氧化,使腦和身體處于酸性狀態(tài)。臨床研究已證實,維生素 E 不但可預防癡呆病的發(fā)生,而且還可用于治療癡呆病。富含維生素 E 的食物有小麥胚芽油、棉籽油、米糠油、大豆油、紅花油、雞蛋、豌豆、紅薯等。(2)有益于大腦的食物如下:● 核桃仁 是傳統(tǒng)的健腦食品,它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而充足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使人具有良好的腦力;一般來說,生核桃仁不宜多吃,應進行灸、烤、炒、炸等加工,再拌以紅糖,可起到健身、健腦、助消化的效果?!?黃綠色蔬菜和水果 富含維生素 C ,多吃有益。受精的禽卵也富含維生素 C ,而且還含有卵磷脂。● 紅花油 是植物油之冠,含有豐富的亞硝酸等不飽和脂肪酸,是構成頭腦細胞的重要物質?!?魚蝦海藻 對人腦有益,魚體內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比其他動物肉的含量豐富,魚體內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比其他動物肉的含量豐富,魚的內臟、腦、卵巢中含有充足的維生素 C 和不飽和脂肪酸,海藻類食物含豐富的鈣和大量的多糖類?!?豆類食品 如大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維生素 A 、維生素 B 、谷氨酸等大腦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豆類制品的不足之處,在于吃后易使人發(fā)生腸脹氣,有胃腸道疾病者應少食。● 五谷雜糧 好處多,大米各種營養(yǎng)素含量比例相當平衡,小麥含量高,小米中富含鐵和維生素 B1 ,黃米中蛋白質含量最高;各種雜糧不能相互代替,應因地制宜,盡量多吃一些糧食品種,則一定起到保障健康、增加腦力的作用。2012年10月18日
8517
0
0
-
黃永宏副主任醫(yī)師 洛陽市第五人民醫(yī)院 精神科 1. 補充葉酸和維生素B12 老年癡呆的發(fā)生與機體葉酸和維生素B12缺乏有關。歐洲一些醫(yī)院對數(shù)百名已確診為老年癡呆癥的病人進行血液測定時發(fā)現(xiàn),這些病人血液中高半胱氨酸的含量特別高,由于葉酸與維生素B12能降低體內高半胱氨酸含量,故補充葉酸及維生素B12有助于防止老年性癡呆癥的發(fā)生。2. 常食大豆 大豆含有豐富的異黃酮、皂甙、低聚糖等活性物質。美國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大豆異黃酮具有一定的腦保健作用,其化學物質極為穩(wěn)定,無論炒煮燉均不會破壞其結構,也不影響其效果,所以常食大豆不僅可以攝取充分的植物蛋白,預防血脂異常癥、動脈硬化,還有抗癌及預防老年性癡呆癥等功效。 3. 多吃魚或適當補充魚油 加拿大的科研人員對70名多倫多老人(其中1/4患有老年性癡呆癥)研究發(fā)現(xiàn),健康的老人血液中歐米伽3脂肪酸(尤其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遠遠高于癡呆的老人。這種脂肪酸在魚油中含量豐富,還能預防心臟病的發(fā)生。因此,多吃魚,尤其是高油脂的魚,如鮭魚、鱒魚和魷魚等,可有效預防癡呆癥和心臟病。 4. 增加卵磷脂的攝入 日本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乙酰膽堿的缺乏是老年癡呆癥的主要原因。卵磷脂是腦內轉化為乙酰膽堿的原料,人們可以從食物中攝取卵磷脂來預防老年性癡呆癥。在人們的食譜中,大豆及其制品、魚腦、蛋黃、豬肝、芝麻、山藥、蘑菇、花生等都是富含卵磷脂的天然食品。攝入人體后可為大腦提供有益的營養(yǎng),提高智力,延緩腦力衰退。 5. 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的攝入 高不飽和脂肪酸、低鹽、低脂肪膳食有助于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E、維生素C)具有清除自由基、延緩衰老的作用。2009年10月26日
12387
0
0
相關科普號

李華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華 主任醫(yī)師
東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
神經(jīng)內科
1.5萬粉絲25.2萬閱讀

唐毅醫(yī)生的科普號
唐毅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
神經(jīng)內科
119粉絲4.6萬閱讀

袁勇貴醫(yī)生的科普號
袁勇貴 主任醫(yī)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
心理精神科
565粉絲39.5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