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04月30日
2144
0
2
-
于衛(wèi)星主治醫(yī)師 即墨區(qū)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nèi)科 最新的羅馬IV診斷標準:1.反復發(fā)作的腹痛(近3個月內(nèi)至少每周發(fā)作1日)。2.伴有排便異常(符合2項或2項以上)。2.1癥狀與排便有關。(排便前后加重或緩解)2.2伴排便性質改變。(結干,硬塊或糊狀,水樣)2.3排便頻率變化。3.診斷前上述癥狀至少持續(xù)6個月。3個月內(nèi)符合上述診斷標準。符合上述2,3條而無腹痛。1.如果單純便秘就是功能性便秘。2.如果單純腹瀉就是功能性腹瀉。3.如果單純腹脹就是功能性腹脹。與IBS診斷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就是1年前診斷為IBS~C,1年后可能就變成功能性便秘了)IBS診斷并不是做了全面細致的檢查,沒事,就是可以診斷。要根據(jù)上面的診斷標準來。首次看病時,應該完善相關輔助檢查特別有報警癥狀時,更應該行胃腸鏡檢查,大便化驗等常規(guī)的輔助檢查排除器質性病變。并且要完善隨訪計劃。(在我國胃腸鏡檢查價格還是很便宜的。)2020年03月08日
4458
0
0
-
張理主治醫(yī)師 鄭州市中醫(yī)院 心內(nèi)科 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功能性腸道疾病,該病最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是腹部不適、腹痛與排便習慣和糞便形狀的改變。在腸易激綜合征患者中,女性明顯多于男性,其原因未明。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多發(fā)生在青少年和成年早期,50歲以后首次發(fā)病少見,目前尚無一種藥物可以治愈所有類型的IBS,必須強調(diào)個體化的治療原則,其中心理治療及抗焦慮抗抑郁療法對難治性IBS有良好的療效。IBS在我國也是值得重視的醫(yī)療問題,因為它不僅會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質量,還增加了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對“難治的患者”如果診治該病單從胃腸或某一器官著眼,不從整體包括心理和藥物治療,療效是不很滿意的。鄭州大學一附院消化內(nèi)科陳玉龍 你是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嗎? 腸易激綜合征起病隱匿,癥狀反復發(fā)作或慢性遷延,病程可長達數(shù)年至數(shù)十年,但患者的全身健康狀況卻不受影響。精神、飲食等因素??烧T使癥狀反復或加重。此外,部分IBS患者常伴有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胃食管反流病等,常常有容易被忽略的腸道外表現(xiàn),比如頭痛、腰背等多部位疼痛、排尿困難或尿頻、尿痛等。由于篇幅所限,患者朋友可以根據(jù)以下腸道癥狀,判斷自己是否患有腸易激綜合征(以下簡稱IBS)。 1.腹痛 大部分IBS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疼痛的性質呈銳痛、痙攣痛和鈍痛等。部位不定,以下腹和左下腹多見。多于排便或排氣后緩解。極少睡眠中痛醒者。腹痛通常是在飯后出現(xiàn),但是沒有證據(jù)表明是哪一種或哪一類食物能引起IBS。 2.腹瀉 一般每日3~5次,少數(shù)嚴重發(fā)作期可達十數(shù)次。大便多呈稀糊狀,也可為成形軟便或稀水樣便,多帶有黏液,部分患者糞質少而黏液量很多,但絕無膿血。排便不干擾睡眠。部分患者腹瀉與便秘交替發(fā)生。 3.便秘 排便困難,糞便干結、量少,呈羊糞狀或細桿狀,表面可附黏液。 4.其他消化道癥狀 腹部脹氣或腹脹感,可有排便未盡感、排氣過多、排便窘迫感。部分患者同時有消化不良癥狀。 5.全身癥狀 相當部分患者可有非特異的精神癥狀,如失眠、焦慮、抑郁、頭昏、頭痛和注意力難以集中,可伴有強迫觀念(如總擔心排便影響開車等)和強迫行為(一定要在上車前去廁所2次才敢出行)等。 6.體征 無明顯體征,可在相應部分有輕壓痛,部分患者可觸及臘腸樣腸管,直腸指檢可感到肛門痙攣、張力較高、可有觸痛。 如何快速識別IBS伴心理障礙的患者? IBS伴有心理障礙的患者中普遍存在這樣一些特點,比如過分關注軀體不適,很在意排氣的多少,排氣的氣味,不敢去公眾場合等等??诳?、口干、口腔異味,實際上并不存在口苦(精神科稱其為“轉換癥狀”,即精神上的焦慮轉換成軀體某一部位的不適感)。筆者從多年研究心身消化疾病臨床與基礎中總結出以下心理障礙的識別線索供大家參考,對快速識別IBS伴心理障礙的患者具有實用價值。 1. 病史長,自我感覺全身上下都有病。(病史越長,發(fā)生重大器質性病變可能越小) 2.“過度”檢查及治療:大量檢查單據(jù)。(檢查越多越?jīng)]意義,治療越多越不準確) 3. 離奇的主訴:過分關注大便(把正常當異常),排氣,軀體變形(常做美容,減肥),吃保健品,咽部不適,過度心細,對事較真,易被暗示。 4. 患者候診不耐煩,頻頻叩門,唯恐前邊有人加塞插隊。 5. 難以解釋的各處疼痛(肛門疼,胸疼,腰背疼,乳房疼),鎮(zhèn)痛劑無效,經(jīng)歷多次手術(常見膽囊、闌尾切除術、乳房、脊柱、剖腹手術史、剖腹探查等手術)卻療效不佳,常常被各科誤診而施行一次以上或多次多種手術。 6. 胃腸鏡檢查高度敏感,進鏡困難,呼痛不止或頻頻嘔吐,打嗝。 7. 自帶一張病情介紹,唯恐有任何遺漏(符合率>90%) 8. 口苦、口干、舌苔厚(其實并不干并不苦)口腔異味。 9. 說話滔滔不絕,難以打斷,或答話表現(xiàn)反應遲鈍,所答非所問。 10. 反復多次出入于門診室咨詢醫(yī)師同一個問題,唯恐醫(yī)生沒有聽清或沒有注意自己的訴說,或者自己說了也記不清楚(一種焦慮狀態(tài),認知障礙的)。 11. 一次就醫(yī),同時會掛3-4個或者更多科室、更多專家的號,到大小醫(yī)院跑過幾遍想全面搞清自己患了什么病,結果并不滿意。 12. 癥狀多變,不同時期有不同癥狀,按多種疾病治療有療效不佳,甚至越治病越多。 13. 性格完美,細致,不甘落后,對疾病的治療,服藥依從性差,而考慮服藥可以治病,但有副作用,在副作用和治愈疾病之間難以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是典型認知障礙的表現(xiàn)) 14. 所有癥狀在真正入睡后基本消失 (1).中華診斷學電子雜志 2016年3(3) (2). 菊賢,陳玉龍主編“內(nèi)科醫(yī)生眼中的心理障礙”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腸易激綜合征(IBS)應該如何治療? 鑒于IBS發(fā)病原因涉及許多方面,因此,治療也不能千篇一律,應針對患者的主要病情進行個體化治療。在常規(guī)治療中除了注意起居、飲食規(guī)律,調(diào)整膳食結構,避免辛辣刺激和過冷食物外,還要禁止不耐受食物(如乳糖等);對小腸細菌過度生長者可用抗生素益生菌治療。改善腸道動力,恰當?shù)剡x擇促動力劑和動力抑制劑等。 由于難治的IBS患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和與之相關的腸道內(nèi)外癥狀,因此,更應關注患者的心理認知治療,幫助患者合理地選擇、服用抗抑郁抗焦慮劑對改善他們的多種臨床癥狀,重新回歸社會,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病例分享: 患者,男,21歲。性格孤僻內(nèi)向,與陌生人接觸或到陌生的地方就會感到非常緊張。2006年,在一次和朋友乘車外出時,由于緊張半路上開始拉肚子,事后感到非常丟人,自尊心受到不小的打擊。從此之后不敢出門,只要出門去做事,都會下意識的去想肚子,然后就感到肚子疼,想去大便,大便完之后有所緩解,但過一會又有大便感覺。有時候刻意不去想,但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最多時每天大便4-6次,呈糊狀,沒有膿血。有時惡心,食欲也明顯下降,體重減輕到81斤?;颊哒f自己在一些比較輕松的場合,拉肚子的情況很少。曾經(jīng)去過多家醫(yī)院檢查,大便和腸鏡都沒有發(fā)現(xiàn)問題,被醫(yī)生診斷為腸易激綜合征。患者服過各種止瀉藥如金雙歧、腸炎丸、得舒特、舒麗啟能等,療效都不好,近來又出現(xiàn)腰背酸痛,失眠,他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腸癌,精神非常緊張。 在了解了患者的這些基本資料和病史后,作者和患者有了如下的對話: 醫(yī)生:你和你的家庭這些年是否經(jīng)歷過重大的生活事件? 患者:有,我父親去世較早,是母親一人拉扯我們兄妹4人長大的,日子過得很艱難。后來好不容易開了個商店,生活有所好轉,兩個月前店里被盜,我原有的病情加重,一點食欲都沒有。姐妹們和母親逼著我吃飯,可越逼我越不想吃。 醫(yī)生:根據(jù)你的病史資料和你的描述來看,你可能是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并伴有焦慮和強迫。因為你的各項檢查沒有大問題,擔心自己得腸癌的想法是沒有根據(jù)的,而你現(xiàn)在的腰背疼痛、失眠等癥狀,與前一段時間發(fā)生的應激生活事件很有關系。看得出來,家中被盜對你的打擊很大,但你們在和警方配合的同時,要保持正常的生活節(jié)奏,不能因為這件事影響工作和生活。鑒于你現(xiàn)在的精神狀態(tài),我建議你可以服用一些抗焦慮藥。(我詳細叮囑了患者的服藥注意事項,并請他與我保持聯(lián)系) 在這次問診結束后,我給該患者開了個家庭電話會,告知他們的家人患者的病情是可以治療的,家庭施加壓力不僅無用,有時會適得其反。又告知患者只要能配合治療,合理用藥,病情就會較快好轉。 該患者在作者的指導下,堅持服藥22天,大便已成形,背痛、睡覺都有好轉。我又囑咐他別隨便停藥,因為抗焦慮藥至少得服用3個月至半年,甚至更長。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患者反映食欲增加,體重也增加了4斤,連原有的慢性口腔潰瘍也好了(慢性復發(fā)性口腔潰瘍也是心身疾?。7幰荒旰蠡颊咚邪Y狀消失,體重達到105斤,他一邊工作一邊服藥,生活及社會功能慢慢恢復,家庭環(huán)境也有很大改善。 與患者面對面 在臨床工作中,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有些患者過分關注自身的健康,病態(tài)的完美主義讓他們經(jīng)常把正常狀況當異常,因此反復求醫(yī)。以下是患者常問及的幾個問題: 患者:我經(jīng)常在早晨起床和早餐后各解大便一次,是成形軟便,請問這是腹瀉嗎? 醫(yī)生:不是腹瀉,這是正常情況。因為你解的是成形軟便,正常人早晨起床后和早餐后分別發(fā)生2-3次生理性的結腸的集團運動(也叫胃結腸反射),這種集團運動是產(chǎn)生便意的原因,你留心觀察一下,早上去廁所大便的人很多,這就就是正常情況,不必擔心。 患者:我總是便秘與腹瀉交替,解大便時,開頭大便是干的,有便秘的感覺,接著中間是成形的軟便,最后總是稀便。這是不是混合型IBS? 醫(yī)生:不是的,你這是正常的。因為開始的大便最先到達直腸,水分被吸收的最多,所以較干,而最后到達直腸的糞便末端水分被吸收的最少所以最稀,而中間是不稀不干成形軟便,沒大問題,別過分在意。 患者:我前一段腹瀉,醫(yī)生給我開了苯乙哌啶(一種減少腸蠕動的止瀉劑),結果發(fā)生了便秘和腹脹。因為怕排便困難,所以也不敢吃飯。我的便秘該怎樣治療呢? 醫(yī)生:這個得根據(jù)你的具體情況而定。如果你有食欲,檢查腸鏡又沒問題,你就要恢復正常食量,因為解大便的前提就是飲食,不吃飯怎么會有大便呢?你進餐的過程會引起許多有利于消化的腸道動力改變和幫助消化酶的分泌,包括結腸杯狀粘液細胞的分泌,這些都是有利于排便,克服便秘的。 患者:我被醫(yī)生確診為腹瀉伴有心理問題,醫(yī)生開的抗抑郁藥我都吃了4個月了,現(xiàn)在癥狀全好了,我怕有藥物依賴,加上近來感冒我怕對感冒藥有影響,就擅自停藥了???天后就感覺渾身特別不舒服。這是怎么回事? 醫(yī)生:你不該自行停藥的,因為抗抑郁藥至少還要服用半年甚至更長,不會依賴(經(jīng)驗證明抑郁首次出現(xiàn),需要服用3-6個月,停藥過早容易復燃,復發(fā)次數(shù)和再復發(fā)的可能關系密切,如果多次復發(fā)則很可能要長期服藥,所以要堅持長期服藥,就像治療高血壓糖尿病一樣。你這次感冒本身對你就是一次應激,更不能停用抗抑郁藥,所以,堅持服藥很重要。 患者:請問腸易激綜合征(IBS)病人在飲食上有什么禁忌? 醫(yī)生:IBS患者中如有對某種食物不耐受者應盡量避開該類食物,比如對乳糖不耐受者可以避開牛奶等。不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酒,生活規(guī)律,注意身體鍛煉,聽聽自己喜歡的音樂,用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2020年12月31日
2721
0
4
-
李靖濤主任醫(yī)師 中日醫(yī)院 消化內(nèi)科 什么是腸易激綜合征?—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一種可引起腹痛和排便問題的疾病。一些該病患者會出現(xiàn)頻繁的水樣便(腹瀉),而另一些患者排便次數(shù)不足(便秘)。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腹瀉與便秘交替發(fā)作。IBS的癥狀是什么?—其癥狀包括:●腹部疼痛和痛性痙攣,與排便有關●腹瀉或便秘(某些患者會出現(xiàn)腹瀉與便秘交替發(fā)作)●腹脹感●產(chǎn)氣增加有針對IBS的檢查嗎?—沒有,目前尚無特異性檢查。然而,通過詢問一些問題以及進行一些檢查來確保您沒有IBS以外的其他疾病,醫(yī)生或護士可以識別出您是否有IBS。許多醫(yī)學問題都可引起與IBS相同的癥狀。因此,醫(yī)護人員須查明其他可能性。能做些什么來獲得緩解嗎?—您可以:●開始寫日記,以跟蹤記錄您每日吃了什么、做了什么以及感覺如何。這樣的話,您就可以發(fā)現(xiàn)哪些事情或哪些食物會導致您的癥狀好轉或加重。●停止食用可能導致IBS加重的食物。開始時您可停止食用導致產(chǎn)氣增多的食物,隨后停止食用奶、冰激凌和其他含微量奶的食物,持續(xù)2周。咨詢您的醫(yī)生或護士哪些食物會導致IBS加重?!襁M食更多纖維(如果您便秘的話)。您可通過食用更多水果和蔬菜來做到這點,或者您可服用纖維藥片或纖維粉。(如果進食更多纖維會使您的癥狀加重,則減少纖維用量。)●鍛煉。您可進行某些活動,持續(xù)20-60分鐘,一周鍛煉3-5日。研究顯示,這有助于改善IBS癥狀。如何治療IBS?—一些藥物可減輕IBS的癥狀,但尚無治療可治愈該病。進行咨詢可能也對IBS患者有幫助,因為壓力和擔憂可能加重該病。有助于緩解IBS癥狀的藥物包括:●減輕腹瀉的藥物●減輕便秘的藥物●抗抑郁藥–這些藥物通過減輕疼痛而發(fā)揮作用。當使用抗抑郁藥來治療IBS時,其劑量遠低于治療抑郁時的常規(guī)劑量。●解痙藥●抗菌藥物–在部分患者中,這些藥物有時有助于緩解腹脹感和腹瀉。我的生活將會怎樣?—大多數(shù)患者的IBS會伴隨余生。即便如此,大多數(shù)患者能找到方法來改善其癥狀。關鍵在于與醫(yī)護人員配合,直到找出有效的解決方法。2018年09月12日
4346
3
10
-
鄭中文主治醫(yī)師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nèi)科 腸易激綜合征(IBS)影響著15%的美國人(中國約為11%),是第二大造成工作缺勤的原因(僅次于感冒)。傳統(tǒng)的治療方案僅僅著眼于處理癥狀,因而往往并沒有效果。只有找出IBS的根本原因,才能真正恢復健康,而不需要吃下無數(shù)不必要的藥物。 IBS是全球范圍內(nèi)最常見的功能性胃腸失調(diào),不同的地區(qū)患病率從9%-23%不等。在全美,腸易激綜合征占據(jù)了12%的基層治療門診病例,每年造成的直接損失以及由生產(chǎn)力下降和礦工帶來的間接損失達210億美元。 IBS的癥狀包括:噯氣、腹脹、便秘、腹瀉、便秘和腹瀉的交替進行、腹痛。這些癥狀從輕微到嚴重不等。 那么,究竟什么是IBS? 在醫(yī)學術語中,這是一種排除診斷(Diagnosis of Exclusion)。這即是當其他疾病被排除后給病人貼上的一種標簽。當你向醫(yī)生講述你噯氣、腹脹和腹痛的癥狀時,她可能就會安排一系列的檢查看你是否患有炎癥性腸?。↖BD)、胃食管反流?。℅ERD)、憩室炎以及其他器質性問題。 如果這些器質性的病變都被排除了,醫(yī)生會依據(jù)羅馬診斷標準來評估你的狀況。這包括: 在過去3個月內(nèi),每個月都有3日以上的反復腹痛和不適,并且符合下列三項中的兩項以上: 排便后癥狀緩解 伴隨排便性狀的改變 伴隨排便次數(shù)的改變 如果你符合這些標準,你就被診斷為了IBS。你的醫(yī)生會根據(jù)你的癥狀,給你開出以下處方: 抗腹瀉藥。包括一些非處方藥以及膽酸結合劑等等。(但諷刺的是,許多抗腹瀉藥都會造成腹脹) 抗膽堿藥或抗痙攣藥。包括莨菪堿和雙環(huán)胺,用于減輕腸道痙攣和疼痛(不幸的是,這些藥物會加重便秘,并可能引起其他癥狀,比如排尿困難。同時,這些藥物會增加小腸細菌過度生長(SIBO)的風險,而小腸細菌過度生長是IBS的潛在原因之一。 抗抑郁藥(SSRIs)。這類藥物能夠幫助減輕抑郁(和IBS相關)并且能夠抑制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活動從而控制腸道功能。 腸易激綜合征的傳統(tǒng)治療方式有什么問題? IBS的傳統(tǒng)治療方法僅僅是在抑制癥狀,而并沒有解決根本的問題。上述的藥物只是注重于增加或減緩腸道運動(減輕腹瀉或便秘)以及減輕疼痛。 即使有些藥物能有效地起到這些作用(但根據(jù)患者來看,很多藥物并沒有太大作用),許多藥物都會引起IBS患者已經(jīng)經(jīng)歷的同樣癥狀----比如噯氣和腹脹。 在有些情況下,藥物會存在嚴重的并發(fā)癥和風險。前段時間就有一種用于嚴重腹瀉型IBS的藥物(藥名省略),曾在出現(xiàn)嚴重的致命性副作用的案例出現(xiàn)后被暫時召回。這其中包括5例死亡和一些需要手術治療的案例。 治療IBS的更好方式:解決根本問題。 鑒于傳統(tǒng)的醫(yī)療手段未能起到很好的療效以及藥物治療會帶來種種副作用和風險,病人們需要更好的治療方案。 那么IBS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這取決于每個病人的不同狀況。IBS不是由簡單誘因導致的簡單疾病。它是一種綜合征——由許多可能因素導致的一系列指征和癥狀。 實驗研究表明,以下5種病理是許多IBS病人的根本原因。 傳統(tǒng)來看,IBS被認為是『功能性』胃腸功能失調(diào)。這意味著,它是由于消化道的異常功能造成的,而不是器質或生化異常造成的。在某些情況下沒錯,但在一些病人中確實存在生化異常(比如細菌過度生長)。 理解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很多年以來許多病人都被告知他們的IBS在『腦袋里』。這好像就是在說IBS是一種由焦慮、抑郁和一些未知心理問題造成的身心失調(diào)。 當然,IBS可能包括腦-腸軸的的失調(diào),但我們現(xiàn)在知道這主要是腸道中生化或器質性的病變導致的。這一重要的發(fā)現(xiàn)除去了IBS是『精神病』的誣名,也讓世界范圍內(nèi)數(shù)千萬的IBS患者找到了希望。 一、小腸細菌過度生長(SIBO) 小腸細菌過度生長(SIBO)表現(xiàn)為小腸中細菌的不正常的過度繁殖。一項研究表明84%的IBS患者患有SIBO,并且相比健康對照組,IBS患者有SIBO的情況是26倍。 隨后關于SIBO和IBS相關性的研究結果混雜不清。這一部分可能是因為SIBO的檢測沒有一致的金標準,使得研究用于檢測SIBO的方法各不相同。 然而,有證據(jù)表明,在部分IBS患者中,SIBO是誘因。 用于治療SIBO的抗生素——比如利福昔明和新霉素——對IBS患者有效。 比如,在一個隨機對照實驗研究中,用利福昔明治療10天的IBS患者,癥狀的恢復能夠持續(xù)達10周。 最近的一項對5個研究的分析發(fā)現(xiàn),利福昔明對IBS的各種癥狀都有所改善,并且相比于對照組,更能減輕腹脹問題。 二、腸道菌群失調(diào)(也叫微生態(tài)失調(diào)——dysbiosis) 人類的腸道微生物群是非常復雜的結構,其中包括超過100萬億的微生物。這些腸道微生物影響著我們的生理、代謝、營養(yǎng)和免疫功能。腸道菌群失調(diào)和胃腸道問題相關,比如IBS和IBD;同時,菌群的失調(diào)和許多腸外疾病相關,其中包括糖尿病和肥胖。 研究發(fā)現(xiàn),83%的IBS患者的糞便生物標志物存在異常,73%的患者存在腸道菌群失調(diào)。 許多研究都表明,用于調(diào)節(jié)菌群的益生菌能夠對IBS起到一定療效。除此之外,低FODMAP飲食(限制某些能喂養(yǎng)腸道細菌的碳水化合物)能夠對IBS起到作用。 三、腸道通透性增加(也叫腸漏癥——leaky gut) 消化道最主要的作用之一就是作為一道屏障,防止病原體和未消化的食物顆粒等物質進入內(nèi)環(huán)境。 許多研究發(fā)現(xiàn),IBS和腸道通透性增加相關聯(lián),一種叫白介素-22的細胞因子參與其中。白介素-22會影響腸道通透性。 值得提出的是,腸道通透性的增加是一種器質性的改變,這也就說明了IBS并不總是功能性的失調(diào)。 四、腸道感染 由于胃酸的保護作用,我們的腸道天生不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襲。然而,現(xiàn)代生活中的許多方式損害了這一免疫作用,比如長期的壓力、不良的飲食、以及長期使用抑酸藥物。 許多腸道感染和IBS相關。比如,在長期的IBS患者中,有10%的病例和彎曲桿菌造成的食物中毒有關。像人芽囊原蟲、雙核內(nèi)變形蟲、藍氏賈第鞭毛蟲等腸道寄生蟲的感染也是比較常見的IBS的原因。但這些病因常被漏診,即使是在發(fā)達國家中。 五、非乳糜瀉的麩質敏感(Non-Celiac Gluten Sensitivity)以及其他食物不耐受 非乳糜瀉的麩質敏感是對麩質產(chǎn)生的一種反應,但并不是自身免疫(乳糜瀉)或過敏(小麥過敏)。 和許多媒體的聲明相反,非乳糜瀉的麩質敏感是被醫(yī)學界承認并且可能會導致嚴重后果的病癥。 事實上,我認為非乳糜瀉的麩質敏感比乳糜瀉面臨著更大的公眾健康挑戰(zhàn)。 非乳糜瀉的麩質敏感的患者常出現(xiàn)噯氣、腹脹、腹痛、大便頻率和性狀改變的癥狀。這些癥狀和IBS無法分辨。 這些患者常有腦袋迷糊(brain fog)以及疲勞等腸外癥狀,這些癥狀在IBS患者中也很常見。 對食物的不耐受,比如乳制品、雞蛋、花生、海鮮,在IBS患者中也很常見。這些不耐受可能是食物過敏(由IgE調(diào)節(jié)),也可能是慢性的不耐受(由IgG或IgA調(diào)節(jié)) 最近的一項評估了73例患者的研究推斷,食物過敏和不耐受——包括對于小麥和麩質的反應——應該考慮為IBS的潛在病理。 值得提出的是,在多數(shù)情況下,食物不耐受是由上述其他病理導致的。換句話說,IBS和食物不耐受都是更深層次問題的癥狀,比如SIBO和腸道感染。 總結和建議 對IBS的傳統(tǒng)治療方法效果并不理想,并且還存在潛在的風險。僅僅是簡單地用藥物抑制IBS的癥狀而不解決根本的問題,這注定只會讓病人終生使用沒有必要的藥物,并讓病人持續(xù)受到病痛。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現(xiàn)在更加了解了造成IBS的原因。當這些根本問題被解決后,完全治愈是可能的。 假設被診斷為IBS,建議找一位愿意關注根本原因的醫(yī)生來找到造成問題的根本原因。而不是去接受一個叫做“IBS”的診斷,更沒有必要花無盡的時間與疾病抗爭。2017年11月14日
3525
12
15
-
張書信主任醫(yī)師 東直門醫(yī)院 肛腸科 大家好,我就是大名鼎鼎的腸易激綜合征。我存在已久,中醫(yī)叫我腸郁,我也很喜歡這個名字,形象、充滿想象力!當然,作為接軌世界的“好青年”,我的英文名叫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經(jīng)常打交道的都叫我IBS。初次見面,簡單介紹下我自己!我的特長就是可以隨意的讓別人 腹痛 、腹瀉 、 便秘 或腹瀉與便秘交替發(fā)作、糞便夾帶黏液等。我喜歡這樣玩,但是醫(yī)生掌握的“邪術”總能發(fā)現(xiàn)我。其實人家就是跟腸道開個玩笑,讓他郁悶一會兒,又不會讓他真的缺胳膊少腿兒,本寶寶不開心!交友原則1.抑郁、焦慮、緊張等情緒都是召我出來玩的小伙伴,我覺得有點兒小情緒挺好的。2.我喜歡和年輕人玩,比如20-50歲之間的男男女女。3.我喜歡吃和清涼的環(huán)境,你要是經(jīng)常飽食、貪涼(比如喜飲冷等),我是很愿意和你交朋友的。近些年我在疾病家族和人類中出盡了風頭,俗話說樹大招風,我受到了人類醫(yī)學界的通緝。醫(yī)學專家為了抓我也是無所不用其極,甚至專門訂制出一套標準方案(醫(yī)學家美其名曰:診斷指南)。羅馬Ⅳ標準 反復發(fā)作的腹痛,最近3個月內(nèi)平均每周發(fā)作至少1天,伴有以下2項或兩項以上: 1.腹痛與排便相關 2.發(fā)作時候伴有排便頻率改變 3.發(fā)作時伴有大便性狀改變 診斷前癥狀出現(xiàn)至少6個月,近3個月符合以上診斷標準。另外,我和家族里一些玩的不錯的 大姐姐 長得很像,醫(yī)生們常常通過血糖、血沉、C-反應蛋白、甲狀腺功能、便常規(guī)、電子腸鏡等檢查將我們區(qū)分開。醫(yī)生有了這些方案在手,對我構成了很大威脅,經(jīng)常是我還沒有玩開心呢,就得被迫轉移,弄得我都快郁了。這是醫(yī)生為了不讓別人和我做朋友而編的小本本,哼!1、保持心情愉悅,比如適當放松,適度運動。2、避免進食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暴飲暴食;3.合理飲食:腹瀉者避免食油膩食物。便秘者多飲水、多食果仁、蔬菜、豆類、燕麥等。若通過自我調(diào)護,癥狀仍不能緩解者,應及時就醫(yī),并接受系統(tǒng)治療。我喜歡把人類的腸道弄郁悶了,躲在旁邊看他們疼啊、瀉啊的,但是醫(yī)生常常會“不合時宜”的出現(xiàn),打亂我的計劃,讓腸道重新健將康康。雖然我本事很大,但是本寶寶怕他們帶來的武器呀……我最不喜歡的就是解痙藥,什么東莨菪堿、西托溴銨、奧替溴銨、雙環(huán)維林、甲苯凡林的,長的不好看,名字又難記,無奈本事大呀,經(jīng)常一來腹痛馬上緩解,但是它們也就是暫時嘚瑟,它們一走我就又活蹦亂跳了。有的腸郁了,我就會讓他們便秘,醫(yī)生就給他們輕瀉劑、膨脹劑,讓他們富含纖維素飲食。醫(yī)生們針對我的特點,找來了很多我的克星,這是他們的幫手榜……說多了都是淚呀,大家自己看吧。幫手榜止瀉藥:洛哌丁胺、地芬諾酯止瀉效果好,適用于腹瀉癥狀較重者,但不宜長期使用。輕證者可使用蒙脫石散等瀉藥:滲透性瀉藥如聚乙二醇電解質散、乳果糖等,可選用??挂钟羲帲号R床研究表明抗抑郁藥甚至對不伴有精神癥狀的腹痛患者也有一定療效。腸道菌群調(diào)節(jié)藥:雙歧桿菌等可糾正腸道菌群,提高腸道免疫力。穴位埋線:適便秘明顯的患者取雙側天樞穴、脾俞穴、腎俞穴、足三里穴。艾灸:腹瀉患者,取雙側足三里、天樞、三陰交。脾胃虛弱者加脾俞、腎俞;脾腎陽虛者,加腎俞,命門、關元。記一次悲慘的遭遇自從他們有了武器和幫手,我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記得有一天,我正玩得興起,那個竟然去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求助。我依稀記得那天肛腸科張書信主任說對付我要從肝論治,調(diào)和肝脾%!@#¥%¥&%……最后拿出一個朱丹溪的方子——痛瀉藥方,又加了些中藥。我以前聽某些人說中醫(yī)都是偽科學、啊騙人的,我當時就樂了。誰知道那個中醫(yī)方子竟那么厲害,讓我吃盡了苦頭。人類套路還是深呀,睜眼說瞎話,這么好的東西說不好,搞不懂。哎呀,扯多了,我趕緊回去療傷去了……2017年03月03日
12839
12
7
-
楊曉東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胃腸外科 腸易激綜合癥是一種功能性胃腸疾病,常表現(xiàn)為腹部不適或疼痛,但反復檢查后,又查不出有什么毛病,也有人將其稱之為“胃腸神經(jīng)官能癥”。因為是功能性疾病,即使不治療,也不用擔心會變成什么不治之癥,一旦確診,應消除恐懼心里理,放松心情。 此類患者應調(diào)整生活方式,如避免過量的脂肪及刺激性食物,包括咖啡、酒精的攝入,日常飲食中還應減少產(chǎn)氣食物的攝入,如奶制品、大豆等。對于以腹瀉為主的患者,應酌情限制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比如芹菜、蘋果等),而以便秘為主的患者,則提倡攝入富含纖維素的食物,緩解便秘,減輕腹痛。另外,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降低機體對各種應激的反應,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對于腹痛或腹部不適的不甚明顯的患者,著重進行生活治療便可,如果癥狀明顯,甚至影響工作、生活,可適當服藥治療(如匹維嗅胺),或服用微生態(tài)制劑(如乳酸桿菌、雙岐桿菌),調(diào)節(jié)腸道局部內(nèi)環(huán)境,恢復腸道正常的免疫功能。 若藥物治療還是難以控制癥狀的嚴重患者,可以考慮腸道起搏器治療。2016年03月18日
17480
2
0
-
王玉明主治醫(yī)師 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 消化科 如果說您的腸子也會鬧脾氣,您可能很驚奇,但是舉個簡單例子您就明白了。也許大家都經(jīng)歷過這樣的情形,老師一說考試,馬上得趕緊上個廁所?。老百姓也常常說,懶驢上磨屎尿多!上述情形都是這個道理,比較敏感的腸道,一旦遇到緊張、壓力、飲食及氣候等等不良刺激,就會激惹,也就是我們說的“犯脾氣”! 臨床上把以上情形稱為腸易激綜合征,該病屬于功能性腸病范疇,所以需要做結腸鏡檢查除外器質性疾病方可診斷。腸易激綜合征分為腹瀉型、便秘型及腹瀉便秘交替型,其病因多樣,包括飲食因素(辛辣刺激生冷煙酒及不耐受食物等)、腸道菌群紊亂、腸道動力失調(diào)、內(nèi)臟高敏感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生活、工作及學習壓力過大、情緒波動等等,所以往往難以預防及在意。 心病還需用心治,通過做一系列檢查除外器質性疾病之后,您首先第一位需要做的,就是真正從腦子里放下壓力,把緊張、擔憂及對腫瘤等嚴重疾病的恐懼拋出身外! 其次,藥物治療,一般建議:1.雙歧三聯(lián)活菌3粒/次,3次/日,飯后半小時服用;2.馬來酸曲美布汀1片/次,3次/日,飯前半小時服用;3.固本益腸片4片/次,3次/日,飯后半小時服用。療程8周。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注意避免上述各類刺激及誘發(fā)因素。 本文系王玉明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2016年01月18日
3892
0
1
-
郭喜軍主任醫(yī)師 河北省中醫(yī)院 脾胃病科 正常人胃黏膜上皮、小腸上皮以及結腸上皮細胞的形態(tài)都是不一樣的,這些細胞在它們各自的位置上,按照它們各自的形態(tài)生長。當胃黏膜細胞偏離了正常的生長方式,形成了小腸或結腸上皮形態(tài)的細胞時,分別稱為完全性小腸型化生和不完全性結腸型化生。腸上皮化生也有輕度、中度和重度之分。在胃黏膜組織中出現(xiàn)了與胃黏膜細胞形態(tài)不一樣,也和小腸、結腸上皮細胞形態(tài)不同的細胞,叫做異型細胞。異型細胞的出現(xiàn)叫做異型增生,也叫不典型增生。異型增生按照細胞異型程度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由于許多胃癌患者在發(fā)生胃癌前都有胃黏膜的不完全性結腸型化生和中度至重度的異型增生,因此醫(yī)學上把這些改變稱為胃癌的癌前期病變。而萎縮常常是細胞向腸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發(fā)展的必經(jīng)之路,所以萎縮性胃炎被認為是胃癌的癌前期狀態(tài)。胃炎演變?yōu)槲赴┑倪^程,即從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胃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雖然腸化生和異型增生的細胞都有演變成癌細胞的可能,但其演變過程緩慢,也不是所有癌前期病變的患者都會發(fā)展成胃癌而且這種癌前期病變是可逆的。本人治療萎縮性胃炎以及腸化生和異型增生多年,頗有心得。腸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的有效治療結果分為兩種,一種是使細胞從腸化生和異型增生的狀態(tài)逆回到正常的胃黏膜上皮狀態(tài),這是最理想的結果;另一種是控制腸化生和異型增生的發(fā)展,使其停留在癌前期病變,無法跨越到癌變。臨床上經(jīng)治療的患者,絕大多數(shù)都可以達到第一種結果,即將胃黏膜細胞恢復至基本正常的形態(tài)。但也有一部分患者,由于個人體質、遺傳因素、患病時間長久或疾病較頑固,難以使其胃黏膜細胞恢復到完全正常的狀態(tài),但可以阻斷腸化生和異型增生的細胞向癌細胞惡變的路程,基本保持相對健康的生理狀態(tài),提高其生活質量。中藥在治療腸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疾病方面具有獨特的療效,但因為疾病乃經(jīng)過漫長的發(fā)展而來,復雜而頑固,所以治愈時間往往較長,患者應持有耐心。中醫(yī)講究治病求本,從整體著眼,調(diào)節(jié)胃腸道功能,改善身體機能,使陰陽和合,身心條達。同時患者應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相信醫(yī)生,謹遵醫(yī)囑,爭取早日康復。2012年04月27日
13912
0
0
-
雷蕾副主任醫(yī)師 四川省人民醫(yī)院 消化科 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又稱為痙攣性結腸或結腸激惹綜合征,這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腸道功能性疾病,是一種特殊病理生理基礎的,獨立性的腸功能紊亂性疾病。其特征是腸道壁無器質性病變,但整個腸道對刺激的生理反應有過度或反常現(xiàn)象。表現(xiàn)為腹痛、腹瀉或便秘或腹瀉與便秘交替,有時糞中帶有大量黏液。腸道易激綜合癥是最常見的一種功能性腸道疾病,在普通人群進行問卷調(diào)查,有上述癥狀者歐美報道為l0%~20%,我國北京和廣州的報道分別為7.3%和5.6%?;颊咭灾星嗄昃佣?,50歲以后首次發(fā)病少見。男女比例約1:2。 臨床表現(xiàn):1、腹痛:幾乎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部位不定,多位于下腹或左下腹,便前加劇,多于排便或排氣后緩解;冷食后加重,多在清晨4~5點出現(xiàn)。睡眠中痛醒者極少。腸道易激綜合征 2、腹瀉:一般每日3~5次左右,少數(shù)嚴重發(fā)作期可達十數(shù)次。大便多呈稀糊狀,也可為成形軟便或稀水樣。多帶有黏液,部分患者糞質少而黏液量很多,但絕無膿血。排便不干擾睡眠。3、便秘排便困難:部分患者腹瀉與便秘交替發(fā)生,糞便干結、量少,呈羊糞狀或細桿狀,表面可附黏液。 1.4 其他消化道癥狀:多伴腹脹感,腹脹是常人的3倍,并常與便秘或腹瀉相伴,以下午或晚上為重,肛門排氣或排便后減輕??捎信疟悴粌舾?、排便窘迫感。部分患者同時有消化不良癥狀。4、消化道外癥狀:約40%~80%患者有精神因素,對各種外界反應過敏,有心煩、焦慮、抑郁、失眠多夢、頭痛等精神癥狀。約50%的患者伴有尿頻、尿急、排便不盡的感覺。2012年02月04日
6678
1
0
相關科普號

張理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理 主治醫(yī)師
鄭州市中醫(yī)院
心內(nèi)科
10粉絲9371閱讀

張蓉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蓉 副主任醫(yī)師
西安市胸科醫(yī)院
消化內(nèi)科
361粉絲22.6萬閱讀

林國樂醫(yī)生的科普號
林國樂 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基本外科
2069粉絲62.6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