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學順主任醫(yī)師 中日醫(yī)院 肛腸科 俗話說十男九痔,確實得痔瘡的人很多,尤其是中老年人,幾乎都有或輕或重的痔瘡,因痔瘡發(fā)生大便出血的人也很多,很多人司空見慣,大便帶血就覺得又是痔瘡犯了,也不重視,耿誤了治療。 1.大便帶血的原因很多 除了痔瘡外,大腸癌、炎癥性腸病、結腸息肉、肛裂、小腸出血等都會導致便血。 所以,不能理所當然地把大便帶血當成痔瘡。 發(fā)現(xiàn)便血后,一定要及時查明原因,查明原因是治療的第一步。 2.是痔?還是癌? 主要有兩種方法: 直腸指檢:直腸指檢能檢查8~9cm的腸段,可初步鑒別痔瘡與直腸癌,若指檢可疑還要進一步做腸鏡檢查; 腸鏡:腸鏡可以對整段結腸進行檢查,是發(fā)現(xiàn)腸息肉、癌癥的重要手段。50歲以上沒做過腸鏡的朋友,尤其是有便血者須進行一次腸鏡檢查。 3.既往有痔瘡的人,該如何警惕? 痔瘡出血的原因是排便時糞便擦傷、擠壓造成出血,血液多數(shù)是隨著糞便排出后滴下來一般是便后滴血、便后手紙帶血,一般不 與糞便混合,顏色多為鮮紅色,少有粘液存在。 腫瘤出血的原因是腫瘤壞死,不斷地出血或滲血。所以一般是混在糞便內,血液顏色稍暗,?;煊姓骋夯蚰撘?。 如果既往有將瘡的人,出現(xiàn)消瘦、便秘加重或排便次數(shù)增多、便血性質改變時,也應該及時做腸鏡檢查。2019年06月27日
1366
0
1
-
2018年12月20日
11245
1
2
-
2018年12月19日
3029
0
2
-
2018年12月18日
2247
0
0
-
2018年12月11日
2977
0
0
-
2018年12月06日
2739
0
0
-
尤鵬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 癌癥已經(jīng)成為全世界人類的最大致死原因,而中國大陸的癌癥發(fā)病率已經(jīng)處于世界首位。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食管癌等成為中國人患病最多的癌癥,并呈明顯上升趨勢。癌癥如果發(fā)現(xiàn)較晚,治療就會非常困難,預后亦會很差,因此,早期防治非常重要。因此我們談談如何防治胃腸道早癌。 一.早期預防: 胃癌與幽門螺旋菌感染、不良生活行為及生活習慣密切相關。鹽腌、煙薰、油炸、烘烤的食物含有3,4-苯并芘等強烈致癌物質,變質發(fā)霉的食物可產生黃曲霉素,有強烈的致癌作用。吸煙、過度飲酒、愛吃過咸過熱食物、進食速度過快、進食不規(guī)律等都有增加誘發(fā)胃癌危險性。 結腸癌發(fā)病的主要原因包括遺傳因素、高脂肪食譜和纖維素攝入不足、結腸的慢性炎癥等,有結腸息肉者結腸癌發(fā)病率顯著高于無結腸息肉者。因此,從預防角度來說,應當改變這些不良飲食習慣,油膩、動物脂肪及甜食要少吃。多吃些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質、纖維素食物,多吃新鮮蔬菜(包括大蒜,洋蔥、香菇、肉類)、水果。情緒對腫瘤的發(fā)生有重要影響,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增加體育鍛煉能使機體免疫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能有效的防止癌的發(fā)生及進展。 二.早期發(fā)現(xiàn): 很多人都會詢問:“我的癥狀是不是得了胃癌啊?”,遺憾的是早期胃腸癌沒有任何特異癥狀,一但出現(xiàn)便血、黑便、體重下降等報警癥狀都提示已到了進展期,也就是大家經(jīng)常說的中晚期。臨床上經(jīng)常見到因一些不適來檢查而發(fā)現(xiàn)早癌,而這些不適與早癌無關。胃癌的發(fā)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 ,我國40歲以上人群胃癌發(fā)生率顯著上升, 因此建議以40歲為胃癌篩查的起始年齡。約1 0%的胃癌表現(xiàn)為家族聚集性。根據(jù)我國國情和胃癌流行病學,以下符合第1條和2~6中任一條者均應列為胃癌高危人群 ,建議作為重點篩查對象:(1)年齡40歲以上, 男女不限;(2)胃癌高發(fā)地區(qū)人群; (3)幽門螺旋菌感染者;(4)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 手術后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癌前疾??; (5)胃癌患者一級親屬;(6)存在癌其它高危因素(高鹽、 腌制飲食、 吸煙、 重度飲酒等)。做為高危人群要提高警惕啊。胃癌篩查方法有血清胃蛋白酶原檢測、胃泌素17、上消化道造影、胃鏡等。內鏡及內鏡下活檢是目前診斷胃癌的金標準。 對于結直腸癌的篩查,國內多項結直腸癌篩查研究均選擇50歲作為篩查的起始年齡。先確立一般風險人群和高風險人群,分別給予不同的篩查方案。有以下任意一條者視為高風險人群:① 大便潛血陽性。② 一級親屬有結直腸癌病史。③ 以往有腸道腺瘤史。④ 本人有癌癥史。⑤ 有排便習慣的改變。⑥ 符合以下任意2項者:慢性腹瀉、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慢性膽囊炎或膽囊切除史、長期精神壓抑,有報警信號(便血、體重下降等)等。大家可對照上述標準,如有符合,要積極到醫(yī)院篩查。全結腸鏡檢查是早期診斷結直腸癌和結直腸腺瘤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早期發(fā)現(xiàn)和治療結直腸癌前病變及早期癌。 三.早期治療: 早期胃腸癌的治療方法包括內鏡下切除和外科手術,根據(jù)病情醫(yī)生會做出最佳選擇。與傳統(tǒng)外科手術相比,內鏡下切除具有創(chuàng)傷小、并發(fā)癥少、恢復快、費用低等優(yōu)點,且療效相當 ,5年生存率均可超過90%。因此,國際多項指南和本共識均推薦內鏡下切除為早期胃腸癌的首選治療方式。 只大家能重視起來,改善不良生活習慣,早期、定期篩查,胃腸道早癌是可以得到早期防治的。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消化科 尤鵬 本文系尤鵬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2017年12月14日
5100
3
12
-
于濤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 消化內科 屁是人生之氣,因此人生難免在放屁時遇到一些小尷尬。比如跟朋友聚餐,或者同乘電梯時,腹中腸鳴倒還可忍,最怕突然安靜時你卻放了一個屁,尷尬指數(shù)絕對爆棚。肚子脹氣這件事,幾乎每個人都有機會面對,正常成人每天胃腸道逗留約100~150毫升的氣體,當氣體量增多時,就形成胃腸道脹氣,同時也會感到肚子脹,甚至自己敲肚子像敲鼓一樣。作者簡介:于濤副主任醫(yī)師副教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消化內科入選中山大學優(yōu)秀青年教師培育計劃及孫逸仙紀念醫(yī)院逸仙優(yōu)秀醫(yī)學人才計劃美國馬里蘭大學醫(yī)學院VA Health Center胃腸研究所訪問學者擅長:消化內科疾病診治,消化內鏡檢查及手術操作熟練1.三種類型的脹氣細分辨臨床上常見導致胃腸脹氣的原因主要有三類:功能性腹脹,生理性腹脹和病理性腹脹。如果認為胃腸脹氣僅是由飲食不當造成的,總是抱著忍一下就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是容易耽誤病情的做法,也是對自己身體的“不負責”。功能性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所致的腹脹主要因工作繁忙、熬夜、暴飲暴食、吃肥膩食物、高淀粉類食物、喝酒、情緒緊張等誘發(fā),45歲以上的人往往逐漸開始出現(xiàn)消化功能減弱,也容易發(fā)生功能性腹脹;而生理性腹脹多見于新生兒,多在吃奶后出現(xiàn);病理性腹脹則更加需要關注,多是由一些消化道器質性疾病引起,比如肝硬化、胃/十二指腸潰瘍、膽管疾病、膽結石、腸道腫瘤等。因此發(fā)生腹脹時,不能全當成消化不良處理,建議及時到醫(yī)院就診,查明病因,方便治療。當出現(xiàn)莫名其妙的脹氣連續(xù)3天以上,無法緩解,且越來越嚴重;長期感到肚子脹氣或打嗝、放屁不止,排便不暢;經(jīng)常放屁、體重減輕、或是排出淺色、惡臭的糞便,若出現(xiàn)以上3種原因,一定要及時就診,請教于醫(yī)生。2.發(fā)生脹氣的原因小腸中未完全消化吸收的短鏈碳水化合物成分可進入結腸,在腸道細菌,尤其是產氣菌的作用下發(fā)酵,產生氫氣、甲烷等氣體,導致腹脹,甚至腹痛。有研究顯示,飲食中減低短鏈碳水化合物的成分除能減少小腸液體分泌外,亦可減少結腸氣體的產生。除此之外,一些生活、飲食習慣也非常關鍵,進食時邊吃邊說或狼吞虎咽,在不經(jīng)意間就吃進了很多空氣;生活壓力過大、情緒緊張、焦慮等均可導致消化酶分泌不足,出現(xiàn)化學性消化不良,食物消化吸收水平下降,結腸產氣增多;還有,大量攝入易發(fā)酵產氣的食物,以及長期飲食不當,腸道菌群失調等,均是造成胃腸脹氣的原因。3.妙用飲食控制脹氣功能性腹脹可通過控制飲食量、低脂、規(guī)律飲食、戒酒、情緒放松等方法來進行緩解。首先,三餐飲食定時定量非常重要,盡量吃溫熱的食物。要學會和養(yǎng)成“總結經(jīng)驗教訓”的習慣,每次出現(xiàn)胃腸脹氣時要回想發(fā)作之前的飲食情況,下次盡量避免類似的飲食行為。平時盡早識別不耐受的食物,避免飽食,減少果糖、咖啡因、乙醇、乳糖以及產氣食物的攝入,逐漸增加飲食纖維,保持大量通常,并適當補充益生菌等。健康知識小貼士:FODMAP(即短鏈碳水化合物):包括豆類、蘆筍、甜菜根、西蘭花、甘藍、蘋果、桃子、柿子、西瓜、開心果等;果糖含量豐富的食物主要包括蘋果、梨、西瓜、芒果、蜂蜜等日常飲食;乳糖主要來源于牛奶、奶酪等日常飲食中。易產氣的食物主要有豆類、花生、山芋、麥麩、洋蔥、甘藍菜、谷類以及地瓜、馬鈴薯等。醫(yī)生建議您,通過改善生活習慣來和肚子脹氣說byebye:改變習慣:吃東西時需細嚼慢咽,不要一次吃得太多。常喝粥湯:多次少量的進食米湯、大麥湯或稀的梗米粥、大麥粥。喝點稀醋:每天飲2-3次稀醋,或者每天早上喝杯檸檬水,天天喝瓶酸奶,能保持胃內酸化食物的能力,提高消化功能,也有利于保持腸道內益生菌的數(shù)量。注意細節(jié):避免碳酸飲料、口香糖,多喝溫開水,少喝飲料。多做運動:避免餐后久坐,適當增加運動,如快走、體操等。運用腹式呼吸:有利于刺激胃腸蠕動。有氣就排:暫時回避下人群,釋放出來可以讓胃腸舒解下。參考文獻:1.周福生,祝淑貞.功能性消化不良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臨床消化雜志.2005;17:256-258.2.常雄飛,張聲生.低FODMAP飲食在腸易激綜合征治療中作用的研究進展.胃腸病學.2016;21:701-704.3.海鄰.排掉脹氣,全身輕松.人人健康.2011;第22期:56.4.范志紅.食物溫度也會影響消化.家庭醫(yī)藥.2014;第3期:66.本文系于濤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2017年05月15日
22228
5
7
-
宗華副主任醫(yī)師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胃腸外科 今日門診來的病人不多,我心里就納悶了:這艷陽高照,萬里無云的天氣,應該正是看病的好日子,怎么病人這么少?“門可羅雀”可不是我宗醫(yī)生一貫的門診風格啊!正當我閑的差點入(shui)定(zhao)的時候,來了一位20多歲年輕男性患者,一臉緊張的樣子?!敖裉齑蟊憷鰜砗枚嘌獣粫昧四c癌啊?”我看他面色紅潤,身體健碩,還有點嬰兒肥的樣子,心里大概有了答案。做完肛門指檢,沒有發(fā)現(xiàn)直腸病變,內痔倒是有幾個,估計是痔瘡出血??纯磿r間還早,后面沒有預約病人,就決定好好跟他聊一聊。于是我佯裝老中醫(yī)表情,問了一些問題:確定是血嗎?是鮮紅的血,還是暗紅的血?是和大便一塊拉出來的,還是單獨拉血?是滴出來的,還是射出來的?是頻繁的拉血,還是隔很長時間拉一次?出來多少血?有血塊嗎?除了便血還有其他不舒服嗎?家里有人得腸道腫瘤的嗎?平時有便秘嗎?大便次數(shù)多嗎?大便有變細或者有壓痕嗎?大便帶有粘液嗎?……年輕人一臉懵比:“不好意思,沒聽清楚您能一個一個問嗎?”好吧,今天時間充裕,我就一個一個的解釋一下。確定是血嗎?很多時候大便是紅色的,但不一定是有血哦!這可能跟吃的食物有關,比如西瓜、豬血、莧菜、紅色火龍果等紅色的食物時,大便可能變成紅色的;還有一些紅色的藥物,比如利福平等,也可能使大便變成紅色的。所以有時為了確定是不是血,要拿大便去檢查做大便潛血試驗才能確定。是鮮紅的血,還是暗紅的血?剛剛從病變組織中流出來的血液是鮮紅色的,但當血液沉積一段時間后,特別是和消化液混合后,血液會變成暗紅色。這樣就可以大致判斷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直腸下段或者肛門部的病變(腫瘤、痔瘡)出血,因為出血后很快從肛門排出,血液一般都是鮮血。小腸或者結腸的出血,如果出血量不大,排出的血液可能就是暗紅色的;上消化道中食管、胃的出血,因為和消化液混合,排出的顏色更深,有時像瀝青一樣,叫做柏油樣便。如果是大量出血,比如一次出幾百上千毫升血,就不好判斷了,因為出血量很大、很快,來不及在消化道中沉積,拉出的血都是鮮紅色的。是和大便一塊拉出來的,還是單獨拉血?通常血液和大便一起拉出來,可以看到正常的大便,我們稱為大便帶血。這種情況往往腸道病變出血量不大,只有大便時才帶一些血出來。如果是單獨拉血,那出血量就比較大了。因為血液較多充滿了直腸,大量血液刺激直腸肛門產生排便動作,出現(xiàn)拉血。就像前面提到的,這里拉出的血根據(jù)出血的部位不同,顏色會有不同。是滴出來的,還是射出來的?血液滴出來的比射出來的出血量小。是頻繁的拉血,還是隔很長時間拉一次?頻繁拉血(間隔不到1小時)可能出血量很大,或者是遠端結腸、直腸、肛門病變出血。因為小腸和結腸之間有回盲瓣阻隔,像個閥門一樣控制腸內容物排向結腸,所有上消化道和小腸出血,可能隔一段時間(數(shù)小時)拉一次。結直腸出血量不大時,會在直腸里聚集到一定量才排出,也會出現(xiàn)隔很長時間拍一次血的情況。出來多少血?這個是個關鍵問題,包括拉了多少次,一次拉多少,如果一次出血800ml以上(大概三飯碗),就算是大出血了,可能會出現(xiàn)休克表現(xiàn)。有血塊嗎?上消化道或者小腸的出血,因為混合了消化液,血液呈現(xiàn)不凝固狀態(tài),是液態(tài)的;或者是混合了腸內容物呈柏油樣。直腸或者遠端結腸的出血,血液集聚在腸腔內,因為這里沒有多少腸液影響,一段時間后血液出現(xiàn)了自凝,就出現(xiàn)了大量血塊。除了便血還有其他不舒服嗎?上消化道出血有時會伴有惡心、嘔吐、嘔血,膽道、胰腺疾患出血可能有腹痛,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還會伴有腹瀉,肛門部疾病可能會伴有肛門疼痛。但很多時候便血突如其來,除了頭暈,沒有其他不適。所以,消化道出血是普外科和消化內科的疑難雜癥哦!還有,家里是否有人得腸道腫瘤,是否有便秘、大便次數(shù)多、大便形狀變化、大便帶有粘液等等問題,這些都跟結直腸腫瘤相關的家族史、大便習慣和性狀變化有關,合并這些問題時,可能就是結直腸腫瘤(息肉或者惡性腫瘤)引起的出血哦!想想是不是只有這么多呢?仔細一想,還真是復雜呢!說完了,年輕人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恩我這個是鮮血出血又不多直腸沒有病變那應該是痔瘡出血?!惫牰?!我開心的給他開了些塞肛的痔瘡藥,囑咐它這段時間清淡飲食,多喝水,多吃青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如果仍有反復出血,再來就診。更多宗醫(yī)生醫(yī)學科普知識可以點擊這里獲得!2016年11月15日
12915
6
1
-
羅敏主任醫(yī)師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肛腸科 人的腸道分為小腸和大腸,后者包括結腸和直腸兩部分。在直腸、結腸部位生長的腫瘤統(tǒng)稱為大腸癌。其中,左半腸(直腸、乙狀結腸及降結腸)癌占75%,右半腸(升結腸)癌占20%,而橫結腸癌只占5%。直腸癌發(fā)病率最高,約占大腸癌的60%。(1)大腸癌的發(fā)病年齡段?大腸癌發(fā)病多在41~60歲人群(第一高峰期),其次是40歲以下人群(第二高峰期),61歲以上發(fā)病率較低(第三高峰期)。大腸癌第二高峰期人群多集中在25~35歲,所以青年人也不能忽視大腸癌。(2)哪些人易患大腸癌?長期便秘者 長期便秘導致糞便在大腸內停留時間過長,其中的致癌物質對腸壁黏膜不良影響很大。長期腹瀉者 引起腹瀉的原因有多種,其中之一是大腸息肉,若息肉長期不被發(fā)現(xiàn),可演變成癌。所以,大腸息肉病人必須定期進行腸鏡檢查。長期高脂飲食者 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在體內的代謝產物容易誘發(fā)細胞惡變,可引發(fā)大腸癌。長期患炎癥性腸病者 若治療不當,病情多次復發(fā),病程在8年以上者要警惕大腸癌的發(fā)生。有大腸癌家族史者 有此病家族史的各年齡段人群均應隨時注意大腸癌癥狀的出現(xiàn)。痔瘡出血者 發(fā)生痔瘡出血的病人中,有些已在肛門以上的大腸內長了息肉或癌瘤,若在診斷中只注意到出血癥狀,很有可能會漏診發(fā)生在大腸的腫瘤!建議凡有痔瘡出血者,一定要在近期到醫(yī)院消化內科做腸鏡檢查。2011年08月08日
9375
0
0
腸腫瘤相關科普號

楚瑞閣醫(yī)生的科普號
楚瑞閣 主任醫(yī)師
江西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
腫瘤科
894粉絲154.1萬閱讀

鄭松醫(yī)生的科普號
鄭松 主任醫(yī)師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腫瘤內科
1768粉絲3.8萬閱讀

申占龍醫(yī)生的科普號
申占龍 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胃腸外科
2559粉絲41.8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