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2月21日
891
0
0
-
2021年12月14日
1245
0
6
-
方旭紅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新華醫(yī)院 婦科 每個月總有那么幾天,女性最愛抱怨的: 為什么男生不來月經? 有大姨媽,為什么就沒有大姨夫? 由于生理基礎的區(qū)別,確實沒有大姨夫,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們:鬧心巴拉的更年期,有女更,也有男更哦,OMG,男性也有更年期! 早在20世紀30年代末,隨著睪酮的合成與臨床應用,“男性更年期綜合征”成為一種疾病名稱,然而,對于這一疾病的真實性和療法的有效性的質疑,使得“男性更年期綜合征”如曇花一現般,很快淡出了醫(yī)學界。直到90年代,隨著新疾病名稱“遲發(fā)性性腺功能減退”的出現,男更再次得到關注,我國早在20世紀80年代引入“男性更年期綜合征”的概念,但直到2000年以后,“男更”才逐漸普遍化。但是,已經流行了20年的男更,依然不為人熟知哦,這主要因為“男更”表現的更低調。 什么是男性更年期綜合征呢? 男性更年期綜合征是指男性由成熟走向衰老的過渡階段,多數男性在不知不覺中度過,可能沒有任何癥狀,部分老年男性則出現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相似的表現,對多器官系統造成不良影響,并降低生活質量。原因主要是由于睪丸合成雄激素減少,雄激素水平低下或靶組織對雄激素的敏感性下降。一般發(fā)病于40-55歲,有時也有提前至35歲或推遲至70歲,發(fā)病率約40%。 男性更年期綜合征有什么表現呢? 1. 性欲減退:由于睪丸合成雄激素減少所致 2. 肌肉力量減少:以前是個壯小伙、肌肉男,現在成了虛胖大叔。 3. 脂肪堆積:腹部脂肪堆積,油膩大叔,大腹便便,隨之出現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 4. 情緒變化并伴有腦力和空間定向能力下降:焦慮抑郁易怒,記憶力下降。 5. 骨質疏松:隨著年齡增加,鈣質流失,具體參見我們明天的文章“更年期了,更應該搬著小板凳來曬太陽啦--更年期維生素D補充” 6. 毛發(fā)減少:睡覺掉幾根,洗頭掉幾根,梳頭掉幾根,用腦掉幾根。啊,地中海了! 男性更年期綜合征如何治療呢? 一、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減少高糖高脂食物攝入,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戒煙戒酒(少一些觥籌交錯,多一些閑庭信步:魔都可能沒有閑庭), 適當運動,減輕體重,有活力的老人總是老的比較慢; 二、調整心態(tài):保持心境平和,心情開朗,豁達,家人也需要多給予關心、體貼、理解和開導; 三、激素替代治療:補充睪酮,但是,激素替代治療是把雙刃劍,由于男性更年期綜合征癥狀不太明顯,睪酮水平沒有明確的界限,且補充睪酮可能增加中老年男性前列腺癌的風險。有報道GnRH、抗雌激素和芳香化酶抑制劑的應用治療“男更”,但目前研究還不太充分,長期應用有所限制。 男性更年期綜合征是一種多因素性疾病,是由于老齡化以及同時伴發(fā)的多種疾病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睪酮水平下降只是其中一個主要的因素,人們對男性更年期綜合征的認識還有待進一步提升。2021年12月13日
420
1
0
-
2021年12月02日
326
0
1
-
鐘璋花副主任醫(yī)師 嵊州市婦幼保健院 婦科 乳腺癌是女性朋友最最關注的一個癌癥。無論在全球,還是在中國,女性癌癥中發(fā)病率最高的都是乳腺癌。2018年,全球癌癥新發(fā)病例1810萬例,其中女性860萬例,這860萬例中,乳腺癌占到24.2%。乳腺癌發(fā)病跟遺傳、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緊張、不運動、飲酒、高脂飲食、不生育不哺乳等多種因素有關。乳腺是雌激素的靶器官,長期雌激素水平過高,確實與乳腺疾病的發(fā)生有關。更年期激素補充治療使用天然或非常接近天然的藥物,用的是最低有效劑量(約為有正常月經時的1/5-1/10),并且經專業(yè)醫(yī)生定期檢查評估,因此風險可控。激素補充治療在歐美國家已有五六十年的歷史,大量的觀察研究顯示,用藥5年內不增加乳腺癌的發(fā)病風險,5年以上風險略有增加,每1000人增加不到1人,比肥胖、飲酒、不運動對乳腺癌的風險更低。另外,研究顯示,子宮切除單用雌激素,幾乎不增加乳腺癌風險,提示激素治療的乳腺癌風險主要來自孕激素,而目前使用的孕激素是天然或非常接近天然的藥物,風險更小。當我們采用某項醫(yī)療措施的時候,都需要權衡利弊。利大于弊,用;弊大于利,則不用,激素治療也一樣?!吨袊^經管理和絕境激素治療指南》指出:對年齡小于60歲或絕經10年內、無禁忌癥的女性,激素治療對緩解血管舒縮癥狀、減緩骨量丟失和預防骨折的收益/風險比最高。是選擇每天忍受更年期潮熱、失眠、心慌、頭暈、關節(jié)痛、尿道炎、性生活困難等各種癥狀,任憑骨量流失、心血管老化,還是選擇承擔一點點風險,使身體更舒服、生活質量更高?每個人的答案不一樣。更年期激素治療與乳腺癌①激素治療使用天然/接近天然的孕激素以及替勃龍,對乳腺癌的風險低于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風險。②用藥前必須進行乳腺B超/鉬靶檢查,并了解乳腺疾病史和乳腺癌家族史,有乳腺癌病史或懷疑乳腺癌,不能使用激素治療,用藥過程中定期檢查監(jiān)測,以及時發(fā)現乳腺問題,有乳腺結節(jié)、乳腺癌家族史等情況的患者更應嚴密監(jiān)測,必要時乳腺科會診。③乳腺癌發(fā)病率高,其發(fā)病與多種因素有關,平時要注意健康飲食,少/不飲酒,多運動,避免肥胖,保持心情愉快。2021年11月28日
785
0
1
-
曲金鳳副主任醫(yī)師 濟南市中心醫(yī)院 婦科 大家好,我是濟南市中心醫(yī)院婦科曲醫(yī)生,女性在50歲前后會進入更年期的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被認為是一種激素缺乏的狀態(tài),我們應該給予一定的激素補充治療。作為國人來說,對于激素總是含有恐懼的心態(tài),就目前來說,絕經激素治療經過半個世紀不斷的研究,已經趨于成熟。對于絕經激素治療來說,從早期各種各樣的狀態(tài),包括潮熱盜汗、情緒波動、月經紊亂,到中期的各種各樣的萎縮的問題,再到絕經晚期的各種各樣的退化代謝問題,補充激素毫無疑問都是有它明確的效果,只要掌握好適應癥、禁忌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絕經激素治療應該是利大于弊的。2021年11月14日
564
0
0
-
劉東光主任醫(yī)師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婦科 首先聲明,之所以稱呼更年期,只是為了附和既往習慣,更容易明白;絕無歧視。因為用圍絕經期替代更年期,恐怕不是大多數人能夠知曉的,所以,把更年期加了引號,指代有圍絕經期癥狀者。 接下來實錄一段與有圍絕經期癥狀者的聊天(時間:周二下午,地點:門診) 這位就診者,比較有特點,一直站著,不肯就坐(可能是嫌我們診室的凳子臟,偶爾會遇到這樣的就診者,據以往類似的就診者說,是怕傳染病。也就悉聽尊便吧?。?患者:大夫,切子宮,是不是必須切卵巢? 大夫:您是什么情況啊?您切卵巢了? 患者:那個大夫讓我切附件,手術后就失眠,手術前一點都不失眠,躺倒就睡。這是不是更年期癥狀?是不是切除卵巢的原因? 大夫:是,失眠是更年期癥狀之一。不過,那位大夫為啥讓您切除卵巢呢? 患者:我有個囊腫,很小的。 大夫:是卵巢囊腫吧?多大??? 患者:嗯,很??! 大夫:一邊翻閱她的病歷,一邊說,哦,您的卵巢囊腫3厘米多了。是這個原因建議您切除卵巢的吧! 患者:過去,我一直找你看的,你都沒讓我手術,那位大夫嚇唬我說會惡變,哪有惡變?良性的。 大夫:一邊繼續(xù)翻閱她的病歷(子宮3X2cm大,內膜3mm厚,還有個肌瘤7mm大,雌二醇93,孕酮小于0.1),一邊說,哦哦,您手術前還有月經嗎? 患者:絕經2年了。 大夫:手術前您有沒有自汗?。烤褪悄欠N,陣發(fā)性的、不由自主的出汗,主要是前胸、后背、額頭出汗,持續(xù)1-2分鐘。 患者:啥都正常。啥事都沒有。躺倒就睡?,F在就是不睡,是不是切除卵巢的原因啊? 大夫:失眠只是更年期癥狀之一。像您這種情況,手術前卵巢分泌的雌激素還不低于18,切除卵巢后雌激素在短時間內快速下降到18以下,您會有不適的感覺。不過,最常見的是自汗,情緒不穩(wěn)定。如果因此而思慮過多,就會導致失眠、多夢。 患者:那個大夫為啥還要切除我的卵巢?。?! 大夫:基于我個人的認識推測,大夫之所以建議您切除卵巢,是因為一、絕經后卵巢囊腫惡變的機會較大;二、您的雌激素水平還蠻高(當然是與絕經后正常女性比較的),那么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就進一步升高。一旦惡變了,大夫給您的幫助就有限了。您明白嗎? 患者:我就一個囊腫,為什么要切兩個卵巢呢?切一個不行嗎? 大夫:當然也可以僅僅切除患側卵巢,不過,您已經絕經2年了,卵巢也沒用了,既然做手術了,還保留一個,不是留下一個再手術的風險啊! 患者:沒用?。课艺κ吡?? 大夫:當然,不是一點用也沒有。所以,絕經后是否切除(正常萎縮的)卵巢,一直存在爭議。贊同切除的學者認為,絕經后的卵巢分泌功能非常微弱,都不足以維持月經來潮了,它的使命也就完成了,而卵巢癌的危害非常大,至今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都不高于30%,既然做婦科手術切除患側卵巢和子宮,就沒有必要再保留另一側卵巢。相反,反對切除的學者則認為,即使絕經后卵巢分泌功能很微弱,還是有分泌功能的,是有益處的,而卵巢癌的發(fā)生率是非常低的,不足以去切除卵巢來預防一個幾乎不可能發(fā)生的卵巢癌,卻還要付出忍受更年期癥狀的代價。這些,我想大夫都給您談過,也肯定是征得您同意后切除的,對吧?!那就補充雌激素吧!看您的肝功腎功、血常規(guī)凝血像都正常、乳腺甲狀腺彩超也沒大事,可以口服戊酸雌二醇,每天一片,很快就能改善您的睡眠。如果不切除卵巢和子宮,還不敢給您開這個藥呢! 患者:那得吃多久??? 大夫:十天半月就能改善您的睡眠。 患者:那得一直吃藥了? 大夫:睡眠改善了停藥也是可以的。 絕經后做婦科手術,是不是一定要切除雙側卵巢,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過去(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前),別說是絕經后了,就是45歲以后,做婦科手術,尤其是切除子宮者,都順便切除雙側卵巢輸卵管。理由是,45歲以后就接近絕經狀態(tài)了,沒大作用了,擔心剩下的卵巢扭轉、罹患腫瘤、惡變,又不方便隨診,一旦患病,還要再花更多的醫(yī)療費不說,更重要的是還會危及生命安全。當時的醫(yī)療條件差,多數病人是樂意接受的。 三十多年過去了,醫(yī)療條件改善了,頭疼發(fā)熱也要去三甲醫(yī)院就診了,隨診方便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提高了。對于“順便”切除卵巢輸卵管有不同要求了。 大約十年前,婦科腫瘤大夫達成共識,順便切除雙側輸卵管,有預防卵巢癌的作用。而順便切除雙側卵巢,則有了不同的聲音,認為卵巢正常萎縮過程中,卵巢分泌雌激素越來越少,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是符合肌體衰老過程的,而人為切除卵巢,尤其是切除雙側卵巢,雌激素水平就會出現“斷崖”式下降,肌體難以適應,就會出現癥狀,尤其是血管舒縮障礙而導致自汗。另外,還會引起外陰陰道萎縮、乳房萎縮,以及皮膚彈性變差、干燥、粗糙,等等。從而誘發(fā)自卑、抑郁等心理障礙。因此,婦科內分泌大夫反對所謂的“順便”切除卵巢。而婦科腫瘤大夫主要思考的是,卵巢腫瘤問題,卵巢腫瘤演變?yōu)槁殉舶┦且粋€非常隱匿的過程,極其難以發(fā)現,一旦病人感覺到了,百分之七十屬于晚期了,百分之七十的卵巢癌患者盡管對化療敏感,但有百分之七十在半年后產生耐藥,并在5年內付出生命代價。盡管卵巢癌發(fā)病率很低,一旦患病是非常可怕的,是要冒生命風險的。因此,認為“犧牲”絕經后卵巢,避免這個風險是值得的。 看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好在,如今認為卵巢癌的發(fā)生與輸卵管有關,切除輸卵管可以預防卵巢癌,也就沒有必要再切除正常萎縮的卵巢了。 現實臨床實踐過程中,與受術者充分有效溝通,曉以利害,尊重病人選擇,才是根本。2021年11月10日
1151
2
14
-
2021年11月04日
641
0
0
-
花琪主任醫(yī)師 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 婦科 絕經過渡期及絕經后期女性因雌激素水平降低而出現的一系列泌尿生殖道癥狀,如外陰瘙癢、陰道干澀、灼痛、性交痛、尿頻尿急、反復尿路感染(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RUTIs)等。過去常用“老年性或萎縮性陰道炎”、“外陰陰道萎縮(VVA)”來描述女性在絕經后出現的生殖道萎縮癥狀。大約有50%的絕經期婦女可能面臨因為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導致的泌尿生殖系統的一系列癥狀。GSM 的診斷并不困難,但如果不適時加以干預,GSM 相關癥狀往往隨時間的推移進行性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更年期泌尿生殖道癥狀的治療主要包括激素與非激素治療:(1)非激素治療:如果僅僅是陰道干澀,可用非激素陰道潤滑劑和保濕劑。若合并尿路感染或陰道炎,則需要給無禁忌證患者雌激素霜、片或栓劑局部應用及抗生素應用。此外,戒煙、控制體重、穿著寬松的內外褲等也有助于泌尿生殖道健康。(2)激素治療:雌激素補充是GSM 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在緩解癥狀的同時對于陰道萎縮也有積極作用。激素治療(包括全身及局部用藥)可緩解因雌激素缺乏引起的泌尿生殖道萎縮性改變,降低陰道pH值,并隨之重建陰道菌群,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性功能;同時,陰道低劑量雌激素還能明顯改善尿頻尿急癥狀,且不增加血清雌激素水平,相比全身用激素治療的方案更安全有效。醫(yī)生建議:當更年期患者出現了反復發(fā)作的陰道干澀、灼痛、性交痛、尿頻尿急、尿路感染等情況時,需要考慮到可能是由于雌激素下降引起的生殖道萎縮癥狀,不能簡單的治療炎癥,需要在婦科醫(yī)生指導下,合理應用雌激素如果有炎癥同時治療炎癥,有利于改善癥狀。2021年10月11日
2869
0
4
-
2021年10月01日
1042
0
0
相關科普號

朱梅醫(yī)生的科普號
朱梅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yī)醫(yī)院
婦科
1.9萬粉絲161.4萬閱讀

高劍虹醫(yī)生的科普號
高劍虹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yī)院
中醫(yī)科
2854粉絲14.4萬閱讀

高輝醫(yī)生的科普號
高輝 副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yī)院
婦產科
124粉絲11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