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長骨大段骨缺損的重建:異體骨/滅活自體骨聯合帶血管蒂的腓骨重建(熱狗技術)的優(yōu)勢與缺點?
混合移植(熱狗技術)包括大段異體骨聯合帶血管蒂腓骨移植或滅活自體骨聯合帶血管蒂重建。帶血管蒂的腓骨可以通過髓內技術或表面技術與自體滅活骨或異體骨組裝到一起。對于股骨和脛骨,多采取髓內技術。帶血管蒂的腓骨插入到前外側開好槽的異體骨或自體滅活骨的髓腔內。理想上,腓骨要比缺損段長5cm,這樣可以保證每個端端能有2cm的腓骨插入到患者的正常骨髓腔。如果異體骨或滅活的自體骨髓腔較細,不能夠插入腓骨,這就需要將帶血管蒂的腓骨植在骨表面。由于軟組織覆蓋的問題,這一方法更方便在股骨應用。由于患者骨與異體骨的外形不完全匹配,因此腓骨表面移植技術可能不能實現腓骨與移植骨或患者骨的完全貼附。因此,髓內技術更多被應用。并發(fā)癥包括骨折,感染,不愈合。大概有50%的患者需要至少一次翻修手術。但是,并發(fā)癥都能夠通過得到處理,植入物最終失敗的案例還是較少。截止到目前,Capanna等報道的最長的隨訪病例中,經過平均9年的隨訪,植入物的存活率為93.3%。證據顯示,帶血管蒂的腓骨由于血管化的因素,抗感染能力更強;與單純異體骨比較,不愈合率較低;由于腓骨的增粗可以補償異體骨的強度降低。但是,這種重建方式需要延長非負重的時間,進行連續(xù)的隨訪。滅活骨的并發(fā)癥還包括:腫瘤滅活不徹底,術后復發(fā)率高,無法進行化療效果評估。適應癥:良性或低度惡性的腫瘤;高度惡性的腫瘤(骨肉瘤,尤文肉瘤),對化療反應良好;能夠獲得良好的外科邊界;應用滅活骨,去除腫瘤組織后,需要有足夠的骨殼殘留,以保證足夠的強度。對于兒童患者,用于股骨或脛骨的干骺段的大段缺損;成人中,用于腫瘤靠近關節(jié)面。禁忌癥:高度惡性的間室外腫瘤;對化療反應不佳;術后需要放療。 手術后處理:長腿石膏固定4周;去除石膏,應用關節(jié)活動器活動1周;繼續(xù)石膏固定4周;去除石膏,佩戴支具,開始部分負重。當影像學顯示出現愈合和移植腓骨肥大后,可以完全負重。(From Capanna,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
臧杰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2月22日2087
0
2
-
什么是骨腫瘤,有哪些治療方案?
什么是骨腫瘤? 凡起源于各種骨組織成分或累及骨組織的腫瘤,不論是原發(fā)性還是轉移性,統(tǒng)稱骨腫瘤。 發(fā)病情況: 在原發(fā)性骨腫瘤中,良性比惡性多見。常見的良性骨腫瘤有骨樣骨瘤、骨軟骨瘤、軟骨瘤等。常見的惡性骨腫瘤有骨巨細胞瘤(交界性)、骨肉瘤、軟骨肉瘤、骨髓瘤、脊索瘤、尤文肉瘤等。多數惡性腫瘤,晚期可發(fā)生骨轉移,形成轉移性骨腫瘤,好發(fā)于脊柱,常發(fā)生骨轉移的腫瘤有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狀腺癌、肺癌和腎癌等。 在骨腫瘤中,脊柱腫瘤極具危害性及隱匿性,常造成患者難以忍受的疼痛、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甚至發(fā)生截癱、死亡。近年來,脊柱腫瘤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與生命,逐漸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 得了骨腫瘤有哪些表現? 1、疼痛:是最常見、最顯著的表現。開始為間歇性、輕度疼痛,以后發(fā)展為持續(xù)性劇烈疼痛、夜間痛,常常需服用止痛藥才能緩解疼痛。 2、腫塊:發(fā)生在四肢的骨腫瘤,位置較表淺時,可見局部隆起的腫塊。而脊柱腫瘤,常常發(fā)生在位置較深的椎體,因而較難在體表發(fā)現。 3、神經功能障礙:脊柱腫瘤常常引起脊髓及神經壓迫癥狀,可造成患者進行性疼痛加重和神經功能障礙(如肢體麻木、無力、截癱、大小便障礙等)。而由于脊髓及神經的不可再生性,有些癥狀經過手術等治療后不能緩解。鄰近關節(jié)的骨腫瘤,可使關節(jié)活動障礙。 4、病理性骨折與畸形:輕微外傷即造成骨折,發(fā)生在四肢的骨腫瘤較為明顯。而脊柱腫瘤,則可引起椎體壓縮性骨折、脊柱側凸、后凸等畸形。 該做哪些檢查? 1、X線、CT、MRI(核磁共振):對發(fā)現骨腫瘤、手術方案的確定及預后評價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病理學檢查:如穿刺活檢、切開活檢及術后病理檢查。是骨腫瘤最后確診的唯一可靠檢查。 3、全身骨掃描及PET/CT:在轉移性骨腫瘤的診斷中更具有顯著作用。 4、生化測定:抽血檢測相關腫瘤標志物,如CA125、AFP、堿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M蛋白等。 應注意的是:部分骨腫瘤患者的化驗檢查結果是正常的。 5、基因檢測:一些骨腫瘤患者可發(fā)生基因點突變及染色體重組異常等,基因檢測能夠幫助診斷骨腫瘤,指導篩選應用靶向藥物。 得了骨腫瘤該如何治療? 需考慮患者年齡、一般狀況、預后、腫瘤性質、腫瘤負荷、局部穩(wěn)定性及脊髓功能等多因素的綜合影響,以制定患者最佳治療方式。同時也強調多手段綜合治療:外科手術治療,化療、放療、免疫治療、靶向藥物治療等。 1、外科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主要目的:①盡可能切除病灶;②解除脊髓與神經根的壓迫,盡可能恢復和保留神經功能,防止出現截癱;③最大程度改善患者術前癥狀、改善生存質量及延長生存期。 2、放射治療:惡性骨腫瘤,尤其是累及脊柱椎體附件的腫瘤,由于解剖位置特殊,手術常難以完整切除病灶。因此放射治療也是治療骨腫瘤的一種重要方式。其主要目的可有:①殺滅腫瘤細胞;②緩解疼痛;③縮小瘤體,以便手術切除。 3、化學治療:新輔助化療的應用明顯提高惡性骨腫瘤患者的保肢率與生存率。對于化療敏感的腫瘤,如尤文肉瘤、淋巴瘤、骨髓瘤、精原細胞瘤及神經母細胞瘤,化療可作為首選的治療方式。 4、其他治療:靶向藥物、免疫治療、血管栓塞、射頻消融等治療。 總之而言:得了骨腫瘤,需要積極綜合治療,治療時機越早,治療效果越顯著。 參考文獻: 1. Weinsten JN,Mclain RF.Primary tumors of the spinal.Spine ,1987,9:843~851. 2. Jensen ME,Kallmes DE.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spine disease.Cancer J,2002,8(2):192~206. 3. 肖建如.脊柱腫瘤外科學.第1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4. 陳孝平、汪建平.外科學.第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
脊柱外科醫(yī)生許煒教授的科普號2020年02月10日3026
0
0
-
微波消融術如何進行?
張余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1月22日1349
0
1
-
微波消融術可以治療哪些疾???良惡性骨腫瘤,原發(fā)瘤,骨轉移瘤(開放或微創(chuàng)經皮)
張余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1月22日2020
0
4
-
什么是骨腫瘤
張余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1月08日1673
0
4
-
骨病或癌癥骨轉移灶刮除,內固定的鋼板的正確選擇原則
骨腫瘤中有一類腫瘤,需要做病灶刮除厚植骨或骨水泥加內固定的。比如骨巨細胞瘤,纖維結構不良,骨囊腫,軟骨瘤,軟骨肉瘤1級等等。這類骨病灶在具體進行內固定的鋼板如何選擇呢?與癌癥骨轉移病理骨折或骨水泥填充后內固定選擇有何區(qū)別呢? 區(qū)別很大。 首先,如果是良性骨腫瘤病灶刮除,植骨后,內固定的選擇原則,是一種支持性質和保護不發(fā)術后骨折的。但是這類骨病灶會自己愈合的,這種情況的鋼板選擇一般需要滿足一以下條件,即作為支持性質鋼板足夠力學穩(wěn)定,鋼板盡量減少對局部的組織或運動的影響,所以和普通骨折后的鋼板力學要求是不同的,并不需要去滿足骨折損傷的鋼板選擇原則,這是一個普遍骨腫瘤醫(yī)生或損傷醫(yī)生會犯下的錯誤。比如在股骨病灶鋼板選擇中,有時候根據病灶可以選擇比較小的鋼板,尤其在膝關節(jié)的位置盡量減少對關節(jié)活動的影響何對軟組織的影響。但是如果病灶的皮質很薄,或者已經發(fā)生病理骨折,這種時候的選擇鋼板就要按參考損傷骨折鋼板選擇原則。 在癌癥骨轉移病理骨折或即將可能病理骨折之中鋼板選擇,則正好相反。因為癌癥骨轉移病理位置幾乎不會骨愈合,所以這類鋼板選擇需要比損傷骨折鋼板選擇更長,而且在骨水泥之中也需要固定。或者選擇髓內釘會更好。而在良性病灶之中髓內釘選擇并不是很好的。 由于骨腫瘤病情千變萬化,所以在鋼板內固定選擇方面,確實需要根據不同類型和目的,采取不同上原則進行,而不是簡單參考損傷骨折的模式選擇鋼板。這是由于損傷骨折愈合過程的生物機制和骨折的力學機制與骨腫瘤不要,在良性和惡性中也不同,在皮質破壞程度不同時候也不同。所以,醫(yī)生需要知道這些內固定鋼板選擇設計的最初的機理和考慮的重點,才可以明白為何在不同疾病之中,內固定使用實際上需要不同的原則參考。
沈宇輝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12月18日2041
0
2
-
造成手腕痛的常見疾病有哪些?
(1)手腕部囊腫;主要由于韌帶、肌腱周圍的組織因局部營養(yǎng)不良,慢性病變導致局部病變鼓起突出。 (2)狹窄性腱鞘炎,狹窄性腱鞘炎主要表現為手指活動靈活性下降,并且伴有彈響聲,這種彈響聲是由于肌腱與狹窄的劍鞘摩擦發(fā)生的聲響。 (3)腕部韌帶慢性炎癥萎縮壓迫部分神經。 (4)類風濕及風濕性關節(jié)炎:類風濕為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響小關節(jié),如手指的關節(jié),大關節(jié)如膝關節(jié)、髖關節(jié)累及較少;早期主要表現為早晨容易出現僵硬(晨僵)、疼痛,腫脹,隨著時間延長及病情加重,則會出現骨質損壞,關節(jié)變形等。風濕性關節(jié)炎為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主要變現為發(fā)熱,四肢關節(jié)疼痛腫脹,常常伴有心臟及瓣膜的損害,四肢關節(jié)表現為「游走性」,即是一側關節(jié)治療一段時間后反復多次發(fā)作。 (5)腕部骨腫瘤:如腕部骨巨細胞瘤,腕骨骨樣骨瘤等。
李永平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12月12日3260
0
2
-
骨腫瘤活檢要注意哪些臨床問題?
骨腫瘤是高度異質性腫瘤,活檢是骨腫瘤臨床診斷之中非常重要的步驟,如果臨床影像學片子無法確認診斷或者懷疑惡性概率較高,就需要活檢明確病理學診斷。 在骨腫瘤活檢中,有切開活檢,也有穿刺活檢。具體如何選擇?是不是都可以,還是有時候哪種方式更好?這些臨床具體問題非常具體和現實。 一般而言,成骨性并病灶較少軟組織貨沒有軟組織病灶,穿刺活檢比較困難,需要切開活檢病理。而如果是深部組織軟組織腫塊比較大的,一般不建議切開活檢而采取穿刺活檢。穿刺活檢分為細針和粗針。在很多其他專業(yè)采用細針穿刺,而在骨腫瘤領域一般需要粗針穿刺活檢。這是因為骨腫瘤異質性很強,需要多點穿刺和更多組織進行準確病理診斷。 在具體活檢操作中,避免活檢的污染和減少術后血腫非常重要,因為這兩種情況會增加以后手術難度和增加局部復發(fā)率。操作之中,切口盡量小,入路避免涉及血管神經通路,避開有血腫或內部有液性組織壞死部位,需要多個點取材活檢。在縫合活檢切口需要非常注意,必須非常嚴密的縫合,止血充分,不可以隨意簡單縫合,縫線側面需要狹窄不能過于寬。術后加壓包扎是可以的,也可以降低并發(fā)癥。術中活檢通道需要在必要時候沖洗干凈,把潛在可能的殘留腫瘤喜細胞或組織處理干凈不殘留,從而減少復發(fā)概率。
沈宇輝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12月07日1629
0
0
-
骨腫瘤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能預防嗎?
骨腫瘤是發(fā)生于骨及其附屬組織(肌肉、血管、神經、淋巴管等)的腫瘤,包括發(fā)生于“骨頭”上面的腫瘤和軟組織(“肉”)的腫瘤,又可以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以及腫瘤樣病變。骨與軟組織腫瘤的種類繁多,診斷和治療都比較困難。那么:骨腫瘤是如何發(fā)生的?有哪些預防措施嗎?一、骨腫瘤的發(fā)病原因腫瘤的發(fā)生是一個多因素、多階段、漸進的過程,發(fā)生過程涉及遺傳、基因突變、代謝、微環(huán)境、放射、化學刺激和病毒感染等。1、物理致癌——電離輻射是其中最主要的致癌因素。長期接觸放射性核素(例如鈾、鍶等)可引起惡性腫瘤,例如核電站核泄露的接觸人員、原子彈爆炸的幸存者,多種惡性腫瘤的發(fā)生率都明顯增高。2、化學致癌——包括直接致癌物、間接致癌物、促癌物質等。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致癌物質包括烷化劑、亞硝胺類、多環(huán)芳香烴、黃曲霉素等。3、遺傳和基因突變——正常細胞在受到某種刺激的情況下,可能發(fā)生基因突變,多種基因突變、細胞微環(huán)境的改變、代謝免疫等相互作用,正常細胞失去原有生理特征而變成“腫瘤細胞”,具有腫瘤細胞的特征(生長不受抑制、轉移、失去正常形態(tài)等)。遺傳性骨腫瘤例如先天性多發(fā)性骨軟骨瘤病,這種病還具有一定惡變風險。4、某些病毒5、惡變(某些良性腫瘤或病變因為某種刺激或誘導變成惡性腫瘤)——例如軟骨瘤、骨軟骨瘤、骨巨細胞、纖維結構不良等,都有一定的惡變風險。
2019年12月03日1479
0
0
-
骨與軟組織腫瘤都要治療嗎?如何治療?(骨與軟組織腫瘤的常見治療方法)
骨腫瘤是指骨骼及其附屬組織(肌肉、血管、神經、淋巴管等)來源的腫瘤,包括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還有一部分屬于腫瘤樣病變(雖然不是腫瘤,但具有一些腫瘤生長的特征)。 首先,正常人聽到“得了腫瘤”,都會“望瘤止步”、“緊張焦慮”,但事實上,“不是所有的腫瘤都需要治療(手術、化療、放療)”。例如,常見的脂肪瘤和血管瘤,如果病變范圍、體積很?。?-2cm),沒有任何不適感,也不影響您的肢體功能,近期腫瘤也沒有出現迅速長大的情況,這種腫瘤是可以不治療,繼續(xù)觀察的。 如果需要治療,常見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骨與軟組織腫瘤科常見的治療方法有——手術(囊內切除、邊緣切除、廣泛切除、根治性切除)、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 A.其中,手術是治療骨與軟組織腫瘤(及瘤樣病變)最常見、最主要的治療方式,手術切除范圍以及能否保肢需要個體化評估病情后制定。腫瘤與周圍正常組織之間不是“非黑即白”的關系,大多數惡性腫瘤周圍都會有一定區(qū)域的水腫帶(過渡區(qū)),(類似墨水滴入水中的表現),手術的切除需要把握如何切除“水腫帶”。
2019年11月29日1657
0
0
骨腫瘤相關科普號

劉星池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星池 副主任醫(yī)師
北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
胸外科
250粉絲3.5萬閱讀

林峰醫(yī)生的科普號
林峰 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腫瘤內科
240粉絲3.6萬閱讀

張安明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安明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公共衛(wèi)生臨床中心
兒科
52粉絲14.4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鄭炳鑫 主治醫(yī)師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 骨腫瘤科
骨腫瘤 201票
軟組織腫瘤 88票
體表腫瘤 34票
擅長:①四肢惡性及良性骨腫瘤(骨轉移癌,軟骨肉瘤,骨巨細胞瘤,骨軟骨瘤,骨樣骨瘤,單純骨囊腫/動脈瘤樣骨囊腫,骨纖維結構不良,纖維皮質缺損,非骨化纖維瘤等)的外科治療; ②各類骨與軟組織肉瘤(骨肉瘤,尤文肉瘤,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未分化肉瘤等)的保肢外科治療和規(guī)范新輔助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肢體黑色素瘤的外科綜合治療; ③脊柱、骶骨、骨盆轉移癌(肺癌,乳腺癌,腎癌,前列腺癌,甲狀腺癌,肝癌等)的射頻消融+骨水泥微創(chuàng)治療和外科手術綜合治療; ④脊柱原發(fā)腫瘤(椎管內神經鞘瘤/神經纖維瘤/脊膜瘤,脊柱漿細胞骨髓瘤、淋巴瘤、骨巨細胞瘤、脊索瘤、骨母細胞瘤/骨樣骨瘤等)的外科治療; -
推薦熱度4.9岳斌 主任醫(yī)師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 骨腫瘤科
骨腫瘤 161票
軟組織腫瘤 73票
體表腫瘤 25票
擅長:骨與軟組織肉瘤的新輔助化療+腫瘤根治性切除保肢重建+術后放化療、基因檢測聯合靶向藥物治療等規(guī)范化綜合性治療;利用計算機三維重建系統(tǒng)術中精確切除高風險脊柱(頸、胸、腰、骶椎及椎管內)腫瘤、骨盆腫瘤并重建中軸穩(wěn)定性及功能;精確切除肢體腫瘤進行腫瘤髖、膝、肩、肘關節(jié)置換;全肱骨置換、節(jié)段性假體置換等保肢手術等。熟練掌握軟組織肉瘤的間室切除、根治性切除,并輔以術中射頻滅活有效降低腫瘤復發(fā)率等一系列骨腫瘤專業(yè)技術。 -
推薦熱度4.6孫偉 主任醫(yī)師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北部) 骨腫瘤科
骨腫瘤 108票
骨肉瘤 42票
骨轉移癌 26票
擅長:骨與軟組織腫瘤的精準治療,骨肉瘤、軟骨肉瘤、尤文肉瘤、骨巨細胞瘤、脊索瘤及骨轉移性腫瘤的綜合治療,尤其骨盆及骶骨腫瘤的外科治療、四肢惡性腫瘤的保肢治療、骨轉移瘤的微創(chuàng)綜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