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旗主任醫(yī)師 東直門醫(yī)院 骨科 編者注:患者在閱讀時,可直接選擇自己感興趣部分閱讀,難以理解的專業(yè)問題可略過,或者僅閱讀專為患者推薦內容(藍色字體部分)骨自溶癥是一非常罕見的原因不詳而引起骨或相鄰數骨的自發(fā)性、進行性的廣泛溶骨性病變,病變骨可部分消失或全部消失。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一)命名侵裝性血管擴張性骨溶解癥的命名繁多,多稱為大塊骨質溶解癥(massive osteolysis)或Gorham病,亦稱自發(fā)性骨吸收癥(spontaneous absorption of bone)、骨消失癥(disappearing bone disease)、特發(fā)性骨溶解(essential osteolysis)、進行性骨萎縮(progressive atrophy of bone)、影子骨(phanton bone)等。Jackson(1938)首先描述本病,Gorham等(1954)提出將此病作為一種獨立性骨病。(二)病因病變病因不詳,既不同于血管瘤病,也不同于痛性萎縮。既不是內分泌素亂失調,也不是外傷的結果,也與代謝障礙無關。Gorham(1955)、Stout(1959)等認為系繼發(fā)于血管瘤;Johnes(1958)、Schajowicz(1981)認為是血管瘤和淋巴管瘤并發(fā)所致;Thompson(1974)認為系骨內血管畸形所致。外傷常促使病變加重。也有人提出與感染有關(三)病理1.大體標本病變?yōu)閰^(qū)域性分布,除骨外,其周圍軟組織(肌肉,筋膜,皮下組織)亦受累及,表現為紅色或黃紅色嫩葡萄串珠樣,其中含有血清樣液體。有時疏松纖維組織構成的"蜘蛛網”樣結構腔中可含有大量液體成分。軟組織與骨連接并不緊密,不同軟組織分層明。2.液體腔周圍肌肉組織退行性變、萎縮。根據病變的不同階段,骨疏松明顯伴大量出血或空腔。空腔壁光滑,由白色彈性纖維構成,其中包含有血性血清樣液體2.鏡下表現病變鏡下表現為進行性骨結構消失,取而代之為疏松膠原纖維組織,伴有血性及淋巴腔隙,其內膜增生。在管腔周圍可見淋巴單核細胞及漿細胞浸潤。最終,僅存有無內皮細胞覆蓋的膠原纖維組織構成的薄膜壁,其中伴有血性血清樣液體。無成骨跡象,破骨性骨吸收現象少見。通常在相鄰軟組織中有毛細淋巴管及海綿狀腔隙,類似血管瘤結構。(四)發(fā)病年齡、性別和部位本病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但其好發(fā)年齡為10~30歲。性別無明顯傾向性。此病往往單骨發(fā)病,也可多骨發(fā)病,一般在一個區(qū)域中或多個鄰近骨中。除顱骨外,其他骨骼均可受侵。按其發(fā)病率順序排列為肩部、髓部、肢體長骨、手足小短狀骨。此病還可發(fā)生于椎體、肋骨、掌骨、腕骨、距骨及顏面骨。上肢帶者較多,如鎖骨、肩押骨、肽骨同時侵犯,眩骨、曉尺骨次之,掌指骨少見。下肢帶以骼骨、恥骨同時發(fā)病較多,股骨次之,脛骨、胖骨、附骨、距骨少見。(五)臨床表現本病起病緩慢,常有輕微的局部損傷史。開始往往無痛或少有疼痛。疾病進展時局部出現疼痛及壓痛,局部皮膚正常。如相鄰骨發(fā)生病變,關節(jié)部位出現腫脹、功能障礙,常易引起病理性骨折,疼痛癥狀則更明顯。骨吸收消失可經數年,十幾年或更長,也可呈自限性生長,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病變可自行停止進展,最后留下一纖維束條。可造成區(qū)域性肌肉萎縮、骨不連、肢體畸形、短縮、關節(jié)僵直等。骨自溶癥起病急促時,局部疼痛及功能受限明顯,有時可伴有發(fā)熱,肢體慢性水腫。軟組織腫塊邊界不清,累及皮下組織及其深層組織,皮膚表面可呈充血性紅色,有時可伴有病理性骨折發(fā)生。以后病程逐漸緩慢停止。最嚴重的并發(fā)癥為位于脊柱的病變引起的神經障礙,或位于肋骨及胸椎的病變引起的呼吸系統并發(fā)癥。在有些病人中可出現胸水,在行胸穿刺術后可緩解。死亡多由于肺不張及或肺部感染所致。實驗室檢查無特殊變化,血清鈣、磷及堿性磷酸酶均在正常范圍之內。病變進展快時可有堿性磷酸酶增高現象(六)放射學檢查起始表現為單骨的骨質疏松,然后在長骨骨干出現進行性溶骨表現,骨皮質變薄變尖、病理骨折,最終造成骨不連。在長骨干酯端、扁平骨及短管狀骨中呈空泡樣溶解。血管造影及淋巴造影檢查見不到任何異常循環(huán)及與周圍的交通支。如果病變中注入造影劑,則其可保留較長時間。有時在淋巴造影中可見軟組織淋巴管擴張。有時,病變可跨越過關節(jié)軟骨屏障而累及鄰近骨。最終的影像為完全性骨吸收,先發(fā)病骨也可不完全吸收。未見到有反應性骨增生或骨膜增生,也不發(fā)生鈣化。由于早期骨的吸收而見不到任何骨修復的跡象。病變活動期行骨移植之移植骨亦會被吸收。在病變活動期骨掃描表現為放射物高度濃集,在病變靜止期,骨掃描恢復正常。(七)診斷與鑒別診斷典型病變診斷容易,但在病變早期應與以下疾患進行鑒別:Sudeck綜合征、炎癥、腫瘤。與此病相鑒別的還有結核性骨關節(jié)炎、神經性骨關節(jié)病、(溶骨表現的)類風濕關節(jié)炎。(八)治療與預后目前尚沒有任何治療方法可以治愈,甚至阻止骨自溶癥的病理發(fā)展過程。放射治療被認為在有些病例中可有助或加快骨溶解停止的到來。骨溶解停止后,如需要可行外科重建術(人工關節(jié)或植骨融合)。如在進展期行外科治療則由于病變的進一步發(fā)展將導致外科治療的失敗。以往曾試探過多種治療方法,如廣泛病灶切除,給予維生素D、雄激素、胎盤制劑、類固醇、維生素B12、甲狀旁腺激素等治療,均無明顯療效。由于此病??勺孕徐o止,故也難以對療效進行可靠的評價。對于病灶廣泛而嚴重影響肢體功能者,可行截肢治療。多發(fā)性病灶又廣泛者,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2020年03月30日
2932
0
0
-
袁霆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骨科-骨腫瘤科 這陣子新冠肺炎曝出的“神醫(yī)”李躍華事件,官方最終的解釋是一起無證行醫(yī)的違法事件,然而在民間仍然有很多人為他辯護。他所用的“苯酚療法”,主要是出自于自己創(chuàng)造的理論,搭載了一些中醫(yī)經典概念。很多“神醫(yī)”出現的背景往往都是這種相似的版本:一個人突然發(fā)明了一種理論,這次的苯酚治新冠,與前些年火熱中國的茄子治百病,泥鰍治百病相似,然后用這種方法治好了一些現代醫(yī)學束手無策的疑難雜癥。其實這些治療有效,不過是所謂的“幸存者偏差”。這里我們無意于討論該事件的對與錯,僅讓大家了解一下苯酚在骨腫瘤這個領域的應用。 學過高中化學的人都知道,苯酚也稱為酚酸、石炭酸,羥基苯,是酚類有機物,一種弱酸。常溫下為一種無色晶體,有毒。不過有研究數據表明,苯酚在骨腫瘤的外科手術治療中,可以起到滅活的作用。當石炭酸的濃度為0.1-1%時,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濃度為1-3%時,可以殺滅細菌;而當濃度為3-5%,可以起到非選擇性細胞毒性作用。 因此,在合理利用苯酚毒性的情況下,苯酚的確在骨腫瘤的治療中,占據著一席之地。簡單來說,在骨腫瘤的病灶刮除的手術中,可以使用在刮除腫瘤后,用苯酚來處理腫瘤殘腔,使腫瘤細胞的蛋白變性壞死,破壞細胞。但在術中操作的時候,仍然考驗著手術醫(yī)生的手術技巧。一般我們不用直接灌注的方式,而是用紗布做成小方塊蘸取石炭酸涂抹殘腔,但是考慮到石炭酸的腐蝕性,需要注意對周圍軟組織尤其是血管、神經的保護。石炭酸滅活后,要用大量的滅菌注射用水徹底沖洗干凈。同時,有研究表明,石炭酸沖洗至少使用3次。 石炭酸應用于骨腫瘤手術從第一例至今已有100余年的歷史,期間國內外有上百項相關研究。每項研究病例數少則幾十例,多則上千例,并且經過了多年的隨訪,才得出了石炭酸對于骨腫瘤復發(fā)率降低有效果這樣一個結論。臨床試驗的道路是漫長的,臨床試驗結果的得出是需要非常嚴謹的,同時整個試驗的流程也要非常規(guī)范,才能得出較為準確的結論。而不是簡單的幾個病例,就可以草率做出結論,否則與草菅人命何異。2020年03月25日
5273
0
0
-
2020年03月23日
2943
1
1
-
智春升主任醫(yī)師 沈陽市骨科醫(yī)院 骨病腫瘤科 骨腫瘤簡介一、定義:凡發(fā)生在骨內或起源于各種骨組織成分的腫瘤,不論是原發(fā)性、繼發(fā)性還是轉移性腫瘤統稱為骨腫瘤。二、流行病學:我國原發(fā)性骨腫瘤發(fā)病率約為每年2/10萬~3/10萬人口,其中1/3是惡性骨腫瘤,約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2%。原發(fā)性骨腫瘤分為良性、惡性和交界性,還有一類骨腫瘤稱為瘤樣病變,部分良性骨腫瘤或瘤樣病變可有惡變傾向。三、骨腫瘤的分類:原發(fā)骨腫瘤中良性骨腫瘤約為惡性骨腫瘤的2倍,其中骨軟骨瘤最多見,其次為巨細胞瘤及軟骨瘤等;骨惡性腫瘤中以骨肉瘤最多,其次為軟骨肉瘤、纖維肉瘤及尤文肉瘤等;瘤樣病變中以纖維性結構不良最常見,其次是骨囊腫、嗜酸性肉芽腫和動脈瘤樣骨囊腫等。轉移性骨腫瘤是指身體其他組織或器官的惡性腫瘤轉移到骨組織,其發(fā)病率明顯高于原發(fā)骨腫瘤。據估計其發(fā)病率是骨原發(fā)惡性腫瘤的30~40倍。繼發(fā)性骨腫瘤是指在原發(fā)良性骨腫瘤或瘤樣病變基礎上發(fā)生其他類型的腫瘤。骨腫瘤的發(fā)病部位最常見于四肢的膝、髖及肩部和脊柱。骨腫瘤的男女比例為1.71:1。骨惡性腫瘤有兩個發(fā)病高峰,第一個出現在5~19歲,第二個出現在50歲以后的老年人。骨腫瘤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一)疼痛與壓痛:疼痛是惡性腫瘤的重要癥狀之一。骨的良性腫瘤病程較長,一般不出現疼痛癥狀,即使出現疼痛也不嚴重,但若發(fā)生惡變或合并病理性骨折,疼痛可突然加重;惡性骨腫瘤的病程較短,疼痛多較嚴重,夜間痛、靜息痛和不規(guī)則疼痛是骨惡性腫瘤重要臨床特征,早期疼痛常呈間斷性,逐漸發(fā)展為持續(xù)性疼痛,嚴重時影響生活的睡眠,服用鎮(zhèn)痛藥不能緩解,發(fā)生病理骨折性可以產生劇痛或銳痛。發(fā)生于脊柱的惡性腫瘤除局部疼痛較重外,還可出現壓迫神經或截癱等相應癥狀。(二)局部腫塊和腫脹:良性腫瘤包塊多生長緩慢,無癥狀,通常被偶然發(fā)現。惡性骨腫瘤包塊往往生長迅速,病程較短,局部腫脹明顯,有時出現局部血管怒張和皮溫升高。(三)功能障礙:骨的良性腫瘤一般不引起病變部位功能障礙,而骨的惡性腫瘤可因病情發(fā)展迅速、腫脹、疼痛劇烈而引起相鄰關節(jié)活動障礙。(四)病理性骨折:輕微創(chuàng)傷或無明顯創(chuàng)傷就發(fā)生骨折是骨腫瘤所致病理性骨折的顯著臨床特點,也是惡性骨腫瘤和骨轉移癌的常見并發(fā)癥。創(chuàng)傷常引起腫瘤的早期發(fā)現,但不會導致腫瘤。晚期惡性骨腫瘤可出現貧血、消瘦、食欲不振、體重下降。低熱等全身癥狀。遠處轉移多為血行轉移,最常見轉移部位是肺。五、骨腫瘤的診斷:骨腫瘤的診斷必須臨床、影像學和病理學三結合。(一)影像學檢查:影像學檢查是骨腫瘤術前診斷的重要檢查手段,X線檢查能反映骨的基本病變,CT和磁共振(MRI)檢查可更清楚的顯示腫瘤的范圍,識別腫瘤的侵襲程度,與鄰近組織的關系,幫助制定手術方案和評估治療效果。一般來說,良性骨腫瘤的密度高而均勻,邊緣與正常骨組織或軟組織有明顯分界,周圍無骨膜反應,無軟組織腫塊形成。而惡性骨腫瘤除骨質破壞外,還可見瘤骨形成,與正常骨組織分界不清楚,多見層狀或針狀骨膜反應,周邊可形成軟組織腫塊。全身骨掃描(ECT)檢查能早期發(fā)現全身可疑的骨轉移灶。(二)室驗室檢查:大多數骨腫瘤患者化驗檢查是正常的。血鈣、堿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尿本-周蛋白、骨髓象及腫瘤因子等檢查可以為一些骨腫瘤的診斷及治療和預后提供一定的依據。(三)病理檢查:病理組織學檢查是骨腫瘤診斷的“金標準”,可分為切開活檢和穿刺活檢兩種。切開活檢優(yōu)點是能夠直視下取得腫瘤組織,取樣準確,準確率可達98%以上,缺點是容易引起出血或形成血腫,并有引起腫瘤散播和擴散的可能。穿刺活檢簡便易行,創(chuàng)傷小,疼痛輕,并發(fā)癥少,準確率可達90%以上,一般首選穿刺活檢。六、骨腫瘤的治療:(一)、良性骨腫瘤的外科治療:可采用刮除植骨術或腫瘤切除術,可完整切除腫瘤并重建骨缺損,多可獲得治愈,也有復發(fā)及惡變可能。(二)、惡性骨腫瘤的外科治療:1、保肢治療:不斷成熟的化療促進和發(fā)展了保肢技術。實踐證明保肢治療與截肢治療的生存率和復發(fā)率相同。保肢手術腫瘤切除術后的重建方法有異體骨重建、自體骨移植、滅活骨重建、骨延長、人工假體重建等方法。2、截肢術:對于就診較晚,破壞廣泛和對其他輔助治療無效的惡性骨腫瘤,截肢術仍是一種重要有效的治療方法。(三)化學治療:化療的開展,特別是新輔助化療概念的形成及其法則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惡性骨腫瘤患者的生存率和保肢率。(四)放射治療:主要用于一些對放療敏感的惡性骨腫瘤切除術后和無法手術切除腫瘤的姑息治療以及某些手術難以徹底切除的腫瘤的治療。2020年03月22日
2485
1
0
-
袁霆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骨科-骨腫瘤科 對于骨腫瘤,可采用的外科手術治療方式很多。手術的目的在于將腫瘤盡可能地完全切除,同時又要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肢體的功能。因此根據腫瘤性質不同而選擇不同的外科手術方案非常重要。骨腫瘤的手術方法有兩個基本前提:首先,原發(fā)性骨腫瘤按通常的方式在發(fā)生的解剖部位生長和擴展;其次,手術切除的目的是通過解剖間隙達到腫瘤肉眼和微小病灶的全部切除。 骨腫瘤手術治療方式的確定與腫瘤性質、分期有直接關系。一般地,根據切除邊界與腫瘤之間的解剖位置可分為4種:1)病灶內即囊內(Intralesional)切除;2)邊緣性(Marginal)切除;3)廣泛性(Wide)切除;4)根治性(Radical)切除。(圖1)前兩種切除方式對于良性腫瘤較為常用,后兩種則更多用于治療惡性腫瘤。1.囊內切除:其典型術式為腫瘤病灶刮除術。這種手術是沿腫瘤與宿主骨之間的反應帶進行。此外,會在囊內切除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切除邊界,如利用磨鉆消磨病變周圍的反應帶(圖2),或者利用雙氧水、液氮、苯酚進行腫瘤滅活等輔助措施。2.邊緣切除:該切除方式不同于囊內切除的病灶內操作,而是從腫瘤外圍將腫瘤病灶連同包囊整塊切除。該手術的切除面通過腫瘤及其包囊周圍的反應帶,以確保完整的切除腫瘤。3.廣泛切除:是指整塊切除腫瘤的同時將腫瘤周圍附著包裹的部分正常組織一并完整切除。切除周圍正常組織的厚度根據腫瘤性質與部位決定,一般來說,軟骨,筋膜有比較好的腫瘤阻擋作用。該術式在理論上能夠將腫瘤、反應帶以及侵入反應帶的微小病灶一起切除。除非存在跳躍病灶,否則廣泛切除能夠徹底根除任何良性骨腫瘤及部分低度惡性腫瘤。但是,整塊切除或廣泛切除骨腫瘤后會造成較大的骨缺損,這些缺損可能發(fā)生在骨干、干骺端以及關節(jié)面,會造成嚴重的功能障礙或缺失的潛在可能,因而需要進行復雜的重建。因此,手術需要選擇合適的切除邊界,從而既能盡可能根除腫瘤、降低復發(fā)率,又要將重建的復雜性降至最低。4.根治切除:是指將發(fā)病的骨連同附屬組織的整個所在間室完整切除。這種術式對于良性骨腫瘤幾乎沒有必要,而是更常用于惡性腫瘤的治療。 圖1 骨腫瘤不同切除方法與腫瘤之間的關系圖2 顯示腫瘤的假包膜、反應區(qū)和在腫瘤周圍中的衛(wèi)星病灶2020年03月11日
4034
0
1
-
臧杰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骨腫瘤科 混合移植(熱狗技術)包括大段異體骨聯合帶血管蒂腓骨移植或滅活自體骨聯合帶血管蒂重建。帶血管蒂的腓骨可以通過髓內技術或表面技術與自體滅活骨或異體骨組裝到一起。對于股骨和脛骨,多采取髓內技術。帶血管蒂的腓骨插入到前外側開好槽的異體骨或自體滅活骨的髓腔內。理想上,腓骨要比缺損段長5cm,這樣可以保證每個端端能有2cm的腓骨插入到患者的正常骨髓腔。如果異體骨或滅活的自體骨髓腔較細,不能夠插入腓骨,這就需要將帶血管蒂的腓骨植在骨表面。由于軟組織覆蓋的問題,這一方法更方便在股骨應用。由于患者骨與異體骨的外形不完全匹配,因此腓骨表面移植技術可能不能實現腓骨與移植骨或患者骨的完全貼附。因此,髓內技術更多被應用。并發(fā)癥包括骨折,感染,不愈合。大概有50%的患者需要至少一次翻修手術。但是,并發(fā)癥都能夠通過得到處理,植入物最終失敗的案例還是較少。截止到目前,Capanna等報道的最長的隨訪病例中,經過平均9年的隨訪,植入物的存活率為93.3%。證據顯示,帶血管蒂的腓骨由于血管化的因素,抗感染能力更強;與單純異體骨比較,不愈合率較低;由于腓骨的增粗可以補償異體骨的強度降低。但是,這種重建方式需要延長非負重的時間,進行連續(xù)的隨訪。滅活骨的并發(fā)癥還包括:腫瘤滅活不徹底,術后復發(fā)率高,無法進行化療效果評估。適應癥:良性或低度惡性的腫瘤;高度惡性的腫瘤(骨肉瘤,尤文肉瘤),對化療反應良好;能夠獲得良好的外科邊界;應用滅活骨,去除腫瘤組織后,需要有足夠的骨殼殘留,以保證足夠的強度。對于兒童患者,用于股骨或脛骨的干骺段的大段缺損;成人中,用于腫瘤靠近關節(jié)面。禁忌癥:高度惡性的間室外腫瘤;對化療反應不佳;術后需要放療。 手術后處理:長腿石膏固定4周;去除石膏,應用關節(jié)活動器活動1周;繼續(xù)石膏固定4周;去除石膏,佩戴支具,開始部分負重。當影像學顯示出現愈合和移植腓骨肥大后,可以完全負重。(From Capanna,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2020年02月22日
2087
0
2
-
2020年02月10日
3025
0
0
-
張余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 骨腫瘤科 微波消融術如何進行特邀專家張于廣東省人民醫(yī)院骨腫瘤科主任醫(yī)師。 微波消融術,他目前有一種開放式的方式,一種是閉合式的方式,首先我們講開放式的方式就是在傳統的手術的顯露過程中,他的手術的入路和病灶的顯露與機械重建的方式是完全相同的,而在劉段處理上顯露出的這個瘤段機械重建的方法是把它切走耳微波的方法呢,是在這個上面用微波的辦法把劉段。 把它進行一個滅活,俗話講就是把它烤熟,這樣使腫瘤組織呢,完全失去功能,失去活力,然后進行一個鋼板的一個預防骨折的固定這是他的一個方式。 另一種方式呢,對于一些病灶比較表淺或者是比較小的,可以通過透視下的經皮穿刺的方法使微博真達到病灶的部位進行一個消融,特別適用于轉移癌。 還有的就是骨樣骨瘤非常小的病灶太大的損傷,又不容易,那么進行微博笑容會達到一個非常好的效果。2020年01月22日
1349
0
1
-
張余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 骨腫瘤科 微波消融術可以治療哪些疾病特邀專家張于廣東省人民醫(yī)院骨腫瘤科主任醫(yī)師。 微波消融術呢。 目前呢,在無腫瘤之外,在甲狀腺腫瘤肝臟腫瘤以及肺的腫瘤上都有應用古都腫瘤里在用微博的時候呢,常用于一些。 診斷不明良惡性不清楚的,這樣的腫瘤,那么這個呢發(fā)病率雖然不高,但是在臨床上接近10%-20%左右的病例呢,是始終弄不清楚的這個時候我們在處理的時候就是非常棘手,而通過微博消融,對于這種。 病理模棱兩可的是一個非常好的一個選擇。 在有一些呢,已經是良性的,但是呢,他反反復復復發(fā)的這種腫瘤這個呢,也是一個非常好的。 另一部分呢,就是對于一個轉移性腫瘤,它的創(chuàng)傷太大的時候,會導致病人的生活質量下降而微波消融呢,可以通過一些介入的辦法進行一個轉移癌的消融,這都是一個非常好的適應癥。 當然呢,微波消融,對于一些傳統的保值困難的或者生物重建效果不好的,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2020年01月22日
2020
0
4
-
沈宇輝主任醫(yī)師 上海瑞金醫(yī)院 骨科 骨腫瘤中有一類腫瘤,需要做病灶刮除厚植骨或骨水泥加內固定的。比如骨巨細胞瘤,纖維結構不良,骨囊腫,軟骨瘤,軟骨肉瘤1級等等。這類骨病灶在具體進行內固定的鋼板如何選擇呢?與癌癥骨轉移病理骨折或骨水泥填充后內固定選擇有何區(qū)別呢? 區(qū)別很大。 首先,如果是良性骨腫瘤病灶刮除,植骨后,內固定的選擇原則,是一種支持性質和保護不發(fā)術后骨折的。但是這類骨病灶會自己愈合的,這種情況的鋼板選擇一般需要滿足一以下條件,即作為支持性質鋼板足夠力學穩(wěn)定,鋼板盡量減少對局部的組織或運動的影響,所以和普通骨折后的鋼板力學要求是不同的,并不需要去滿足骨折損傷的鋼板選擇原則,這是一個普遍骨腫瘤醫(yī)生或損傷醫(yī)生會犯下的錯誤。比如在股骨病灶鋼板選擇中,有時候根據病灶可以選擇比較小的鋼板,尤其在膝關節(jié)的位置盡量減少對關節(jié)活動的影響何對軟組織的影響。但是如果病灶的皮質很薄,或者已經發(fā)生病理骨折,這種時候的選擇鋼板就要按參考損傷骨折鋼板選擇原則。 在癌癥骨轉移病理骨折或即將可能病理骨折之中鋼板選擇,則正好相反。因為癌癥骨轉移病理位置幾乎不會骨愈合,所以這類鋼板選擇需要比損傷骨折鋼板選擇更長,而且在骨水泥之中也需要固定?;蛘哌x擇髓內釘會更好。而在良性病灶之中髓內釘選擇并不是很好的。 由于骨腫瘤病情千變萬化,所以在鋼板內固定選擇方面,確實需要根據不同類型和目的,采取不同上原則進行,而不是簡單參考損傷骨折的模式選擇鋼板。這是由于損傷骨折愈合過程的生物機制和骨折的力學機制與骨腫瘤不要,在良性和惡性中也不同,在皮質破壞程度不同時候也不同。所以,醫(yī)生需要知道這些內固定鋼板選擇設計的最初的機理和考慮的重點,才可以明白為何在不同疾病之中,內固定使用實際上需要不同的原則參考。2019年12月18日
2039
0
2
骨腫瘤相關科普號

李大森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大森 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骨腫瘤科
3831粉絲8.3萬閱讀

譚智超醫(yī)生的科普號
譚智超 主治醫(yī)師
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
骨與軟組織腫瘤科
324粉絲2.5萬閱讀

楊勇昆醫(yī)生的科普號
楊勇昆 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積水潭醫(yī)院
骨腫瘤科
767粉絲5450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