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管瘤是一種良性的小汗腺導管腫瘤。呈慢性經過,很少自行消退,基本上不會對患者產生危害,一般不需要治療。
本病好發(fā)于青春期和中年女性。
主要癥狀為下眼瞼、面頸部、腋窩和外陰等部位出現一個或多個的粟米粒樣的小丘疹。
汗管瘤是一種良性的小汗腺導管腫瘤。呈慢性經過,很少自行消退,基本上不會對患者產生危害,一般不需要治療。
本病好發(fā)于青春期和中年女性。
主要癥狀為下眼瞼、面頸部、腋窩和外陰等部位出現一個或多個的粟米粒樣的小丘疹。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確,目前認為,本病的發(fā)生與下列因素密切相關:
汗管瘤一般無明顯不適,僅有皮膚上的皮損表現,也可能有輕微瘙癢。
皮損形態(tài):皮膚局部出現小米到綠豆大小的柔軟丘疹(直徑多為 1~3 毫米,大的可達 1 厘米),呈半球形或扁平,稍微隆起于皮膚表面。
皮損顏色:皮損可與正常皮膚顏色相同,或呈淡黃色、紅色、褐色。
皮損數量:一般多發(fā),可以成十成百密集分布,但并不融合成片。也有少數病人表現為單發(fā)的丘疹。
發(fā)病部位:根據其所在位置,可分為:
眼瞼型:臨床占絕大多數,常對稱分布于眼瞼周圍,尤其多見于下眼瞼。
發(fā)疹型:男性青少年居多,成批發(fā)生于軀干前面及上臂。
生殖器型:位于外陰及陰蒂。
肢端型:臨床少見,汗管瘤局限于手指、腕部、前部和足部。
本病病因未明,尚無有效的預防方式。高危人群要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
本病的診斷主要依賴于皮膚科體格檢查,如果皮損表現不典型,可能需要取病理組織進行進一步檢查和確診,具體檢查方法如下:
汗管瘤不會傳染,一般不會惡化,如果沒有明顯不適癥狀或嚴重影響外觀,大多無須治療。
如果存在明顯不適,或嚴重影響外觀,可進行治療,一般效果比較理想。
治療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治療、手術治療和藥物治療。以物理治療為主。
激光治療:用特定波長的激光光束穿透病變皮膚的表皮和真皮層,破壞局部組織的治療方法。
此法安全性高,療效好,損傷小。
皮損較多者,可能不適宜用此方法或需要多次治療。
瘢痕體質者,可能會遺留瘢痕。
液氮冷凍治療:此法為目前廣泛使用的治療手段,適用于多種皮膚損害。
在極度冷凍的狀態(tài)下,將皮損部位的細胞迅速殺死。
治療后可能會出現疼痛、局部水腫、感染、色素異常、瘢痕形成等不良反應。
電解治療:此法是將電極針刺入皮損內,用直流電使組織內細胞發(fā)生化學變化,從而破壞病變組織。此法簡單,一般不遺留瘢痕或色素沉著。
其他:還包括電凝治療、磨削治療、化學剝脫治療等治療手段,臨床上由醫(yī)生根據具體需求進行選擇。
單一病損可采用手術切除,但如果為多發(fā),因其創(chuàng)傷過大,已很少選用該方法治療汗管瘤。
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外用三氯乙酸治療汗管瘤。
本病預后較好,經及時治療后可痊愈。治愈后有可能會出現色素沉著,瘢痕體質者容易遺留瘢痕。
有復發(fā)可能。
蘇映軍醫(yī)生的科普號
蘇映軍 副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陜西
整形科
1398粉絲150.6萬閱讀
張?zhí)煊钺t(yī)生的科普號
張?zhí)煊?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yī)院
眼耳鼻整形外科
1.2萬粉絲69.4萬閱讀
郭秀麗醫(yī)生的科普號
郭秀麗 副主任醫(yī)師
曲阜市中醫(yī)院
皮膚科
6341粉絲89.7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