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有榮主治醫(yī)師 北醫(yī)三院 運動醫(yī)學科 損傷發(fā)生后,血管破裂,此時不要熱敷和揉搓,而是要選擇冷敷,這樣才能讓血管受冷發(fā)生收縮,使血液流出進一步減少,起到消腫的作用。 1、冷敷部位:疼痛腫脹或者損傷發(fā)生的部位。 2、自制專用的運動醫(yī)學冰袋:①使用超市購物的大塑料袋(為防止塑料袋破損建議同時使用2個);②將小冰塊與水按照1:1的比例進行混合置于塑料袋內(總體積可根據膝關節(jié)的大小自行調整),排凈袋內空氣,這樣冰袋容易貼服,扎緊封口;③這種冰袋的優(yōu)點在于,放上冰和水之后形成一個軟性結構,能夠不斷地變形,從而使損傷處的各個方向都能得到很好的冰敷。 3、冷敷注意事項:①防止皮膚凍傷——冷敷之前要在皮膚上方鋪上一塊毛巾,主要是為了防止皮膚凍傷(對于術后的患者,由于裹有敷料,為防止敷料冷敷后潮濕,也建議墊一塊薄毛巾或者使用保鮮膜防潮);②冷敷時間——通常來說,關節(jié)損傷或者術后康復練習每次冷敷持續(xù)時間為20~30分鐘(不能太短或太長),使整個損傷部位有一種“涼透”的感覺;需要注意的是,若冷敷過程中,感覺皮膚被冰得疼痛,注意及時停止冷敷,防止皮膚凍傷;③間隔時間及次數——兩次冷敷間隔1~2小時,輕度損傷(淤血少、腫脹不明顯)每天可冷敷3~5次;損傷較重的情況(淤血多、腫脹明顯)可增加至6~8次。④冷敷時機:一般在受傷后48~96小時內使用,盡早冷敷效果更佳。 4、冷敷禁忌:大面積組織受損、感染性休克、皮膚青紫時,不宜用冷敷,以防組織壞死。 枕后、耳廓、陰囊等處忌用冷敷,以防凍傷;腹部不宜冷敷,以防引起腸痙攣或腹瀉;冠心病伴高熱患者,應避免足底冷敷,以防一過性冠狀動脈收縮引起心絞痛。 5、注意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冷敷。2022年01月03日
1731
0
5
-
鄒劍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骨科-足踝外科 穿好鞋子以后呢,那么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就來了,那就如何打氣和放氣。每次穿好鞋子以后,我們都要把這個閥門擰緊啊,從擰順時針方向擰,也就是in flat這個地方擰,擰緊了以后,我們按壓這個黑色的按鈕,那么整個鞋子就打氣了。打到什么程度?打到小腿稍微有些緊,感覺這個壓力恰好把你這個腳完全包緊,那么這個呢,才算打氣成功了。那么拆的拆的時候呢,我們只需要把這個閥門按照逆時針的方向擰開,擰開以后呢,他就有放氣的聲音了,放了氣以后,這邊擠擠,那么就可以按照順序把這個先脫下來了。那么對于踝關節(jié)不穩(wěn)定的病人,做完手術,他的確不想穿這個鞋子,覺得鞋子很悶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把這個鞋子拿下來,拿下來的時候呢,一定要記住這個。 踝關節(jié)要保證90度,那么如何才能保證90度呢?那病人一定要找一個頂有墻壁的部位,把這個腳頂住,然后呢,慢慢往前移,讓這個腳后跟放在這個墻壁上面,那么這就是一個踝關節(jié)90度的位置,那么白天移,保證這樣一個位置放個四五個小時也沒有什么特別大的問題,但是晚上的話,一定要把鞋子穿好,那么把鞋子脫掉以后呢,我們這個踝關節(jié)就要保證90度啊,只能往上翹,不能往下踩啊,不能往下踩,只能往上翹,往上翹2021年12月19日
2869
4
12
-
趙亮主任醫(yī)師 廣醫(yī)一院 骨關節(jié)科 我們很多人在崴了腳之后,慢慢的發(fā)現雖然沒有那么痛了,但是站久了或者走很遠的路的時候,會出現腳踝偏下方的區(qū)域疼痛,甚至會有腫脹。經常出現這種情況,有可能是我們巨非前韌帶的損傷,可能是損傷后一直沒有恢復好。我們可以用自己的大拇指去尋找這個外踝偏下方的區(qū)域,對著這個外踝的方向按壓,一般會出現比較明顯的痛點,這個時候把痛點揉一揉,一次呢控制在三分鐘左右,堅持一周。多數情況下,我們崴腳之后,巨飛前韌帶的損傷會給我們的身體留下很多后續(xù)的隱患,如果不及時處理的話,膝關節(jié)、髖關節(jié)有可能都會跟著出現問題。2021年12月08日
713
0
5
-
王月康復師 北京博愛醫(yī)院 運動療法科 當一名康復師崴腳之后… 在雨雪季節(jié),我們經常會出現不小心摔倒,造成踝關節(jié)扭傷,嚴重者甚至骨折... ? 崴腳之后,很多人不顧自己腳傷如何匆忙站起,還扭一扭,轉一轉,甩一甩,甚至跺跺腳…受傷病人習慣用熱水或熱毛巾燙洗患處,或用酒精搓揉患部,有的人則認為是小毛病,堅持行走、工作,等等這些都是錯誤的做法,不但不能減輕疼痛,反而會使損傷加重。 ? 下面,用一名康復獅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崴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采取了錯誤的方法~ 臨床上,崴腳被稱為踝部扭傷,指在下臺階或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行走,踝關節(jié)處于跖屈位,遭受內翻或外翻暴力時,使踝部韌帶過度牽拉,導致韌帶部分損傷或完全斷裂,也可導致韌帶被拉長、撕脫骨折、踝關節(jié)或下脛腓聯合半脫位、全脫位。若急性韌帶損傷修復不好,韌帶松弛,易致復發(fā)性損傷,導致踝關節(jié)慢性不穩(wěn)定。 首先,崴腳之后,先不要著急起來,輕輕活動腳腕,盡量用另一只腳負重站起,立即找一舒適的體位坐下,保持踝關節(jié)良肢位制動。 第二,判斷是否出現踝部的骨折,若你感覺到疼痛難以忍受,或局部有明顯淤青腫脹了,很可能發(fā)生撕脫骨折;若感到不能負重且關節(jié)松弛感,很可能發(fā)生踝部脫位;若目前還沒有腫脹也沒有淤青,但是活動受限勉強可以走路,注意不能放松大意!還需要觀察… 踝關節(jié)扭傷之后,不論是哪種情況都應立即送醫(yī)院進行專業(yè)檢查治療?。ㄅ孽钻P節(jié)正、側位X光片排除是否有踝關節(jié)骨折。隨后可進行MRI檢查,近一步確定韌帶損傷的情況,并知曉關節(jié)囊及關節(jié)軟骨損傷的情況。) 在就診前如有條件可采用PRICES原則(對于軟組織急性損傷的緊急救治原則)進行處理。 1. P:protect(保護):保護損傷的部位,減輕疼痛,防止進一步的損傷。 2. R:rest(休息):減少運動,減少滲出,減輕腫脹。 3. I: ice(冰敷):用于急性期損傷的處理,其目的是減輕疼痛痙攣,抑制水腫加重。受傷部位的降溫冷卻可用涼水、冰水、冰敷、冰袋、冷噴劑來進行,但要小心凍傷。 4. C:compression(加壓):可用繃帶、充氣泵來抑制水腫,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快吸收。加壓時,繃帶松緊力度、充氣壓力要適中,注意不要產生血運障礙。 5. E:elevation(患肢抬高):抬高患部至高于心臟的位置,可防止軟組織內部的大量出血,促進血液和淋巴回流,消除水腫。 6. S:support(支撐):保持損傷部位的舒適體位,也可用矯形器來保持支撐,促進恢復。 急性期過后,可介入一些理療的治療方法,逐漸開始運動。 ??? 寫了這么多理論的東西,還是用事實說話吧,和大家分享自己崴腳的經歷和感受~ 記得2015年5月一天,下樓梯踩空崴到腳,當時就覺得有點疼,沒大事,腳背也沒腫,和大多數頭一次崴腳的人一樣,心想多走一走,揉一揉就好了,當時也沒有接觸到這方面的醫(yī)學知識,忍者疼走,還用熱毛巾敷患處,結果… ? 對,就成了這個樣子…見此情形便去醫(yī)院照了個踝關節(jié)正、側位片,發(fā)現有距骨有裂紋,這才意識到嚴重性,聽醫(yī)生的建議打石膏靜養(yǎng)。 徹底可以正常走路差不多真的要三個月之久~ 前幾天,又一次不小心崴腳后,總結經驗教訓和自身所學的康復知識,立即進行了緊急 處理,如圖 簡單的利用了PRICE原則,家里沒有紗布可以利用別的物品予以固定。我把冰塊敷在患處,每4小時敷一次,一次15-30分鐘,冰塊敷在上面會有燒灼感,刺痛感,若感到麻木則立即取出,防止凍傷皮膚,麻痹神經。 由于及時處理,加上減少活動,患部沒有出現淤青,紅腫熱痛等表現。休息一天后,我便可以進行各種日常生活活動,第三天我的踝關節(jié)可以進行正常范圍的背屈,跖屈活動。第四天,可以進行小范圍的內翻外翻活動。大多數人崴腳都是踝關節(jié)外側韌帶損傷,其一是由于距骨和脛腓骨之間的位置關系,其二是由于外側韌帶少而薄,內側韌帶多而厚。 在急性期制動之后,恢復期要進行康復訓練。 一、 關節(jié)活動度的訓練(傷后一個月內) ?包括背屈,跖屈,內翻,外翻,旋轉 二、 踝關節(jié)周圍肌力增強訓練(傷后半個月至一個半月) 采取長坐位,膝關節(jié)伸直,勾腳,可以靠墻跟自己練習,有條件買一彈力繃帶類似這樣 ? (沒有彈力繃帶只能用這個做示范了) 三、 負重訓練(傷后一個半月之后) 開始可進行短時間的患腳負重,逐步過渡到長時間的,最后可用沙袋綁在患腿上,或患腳單獨負重訓練。 ? ?2021年11月22日
1491
0
3
-
孫香蘭主任醫(yī)師 山東省立醫(yī)院 內分泌科 扭傷后應該冷敷還是熱敷?好多人都弄反了,扭傷了第一時間就熱敷,熱敷是為了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腳扭傷本來里面的血管就破裂了,在熱敷的話,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更快,就越腫越厲害,所以扭傷以后啊,應該上冷敷,冷敷可以讓血管收縮,收縮血管以后才能減少里面的這個組織液滲出,滲出減少了之后,局部腫脹疼痛的感覺就慢慢的減輕了,可以用冰塊或者是任何冰的東西都可以用毛巾包起來敷,在扭傷的地方,一般冷敷24小時左右,等過了24小時淤血減輕之后,再改熱敷,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讓局部的淤血盡快的吸收掉,局部的損傷能夠盡快的修復,這樣才能好的更快,您關心誰就請轉發(fā)給他。2021年11月20日
579
0
2
-
2021年11月11日
605
0
1
-
李華南副主任醫(yī)師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推拿科 踝關節(jié)扭傷是最常見的運動損傷,85%為外踝損傷。不少人遇到踝關節(jié)扭傷,首先想到的是在家自我治療,但由于方法不當,經常陷入治療誤區(qū),不僅延誤病情,還容易遺留疼痛、腫脹、反復崴腳等后遺癥。而且一旦踝關節(jié)扭傷不能得到正確治療,50%的病人會出現慢性踝關節(jié)不穩(wěn),15%進展為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 那么,踝關節(jié)扭傷應該怎么防護,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今天就給大家做一個明確而且詳細的科普。 圖源自soho 一、踝關節(jié)急性損傷的評估 踝關節(jié)外側韌帶分布 圖源自QQ 為了明確扭傷輕重,建議就診患者常規(guī)拍X光片,以排除骨折。損傷嚴重的需要MRI(核磁共振)檢查,它能清楚地顯示軟骨、韌帶損傷。 二、踝關節(jié)扭傷的分期診療 踝關節(jié)扭傷分期 圖片來源自soho (一)急性期(炎癥期5~7天) ? 休息、冰敷、加壓包扎、抬高患肢(RICE)4-5天 ? 制動5-10天,推薦剛性固定,如小腿石膏托 ? 不建議延長下肢制動時間 ? 早期康復鍛煉 (二)修復期(組織增生期6~12周) ? 可控應力(負重) - 促進I型膠原蛋白纖維生長 - 抑制II型膠原蛋白生長 ? 應用半剛性支具固定踝關節(jié),避免踝關節(jié)內翻 ? 本體感覺訓練、腓骨肌腱力量訓練、跟腱牽拉訓練、內外側肌力平衡訓練 (三)重塑期(預防受傷期6個月~1年) 預防再次損傷 - 加強踝關節(jié)活動及腓骨肌肌力訓練 - 訓練雙下肢速度、平衡型、靈活性及協(xié)調性 -矯形鞋墊、彈力繃帶、踝部夾板(高風險運動時) 因此,對于踝關節(jié)扭傷的病人,即便您的踝關節(jié)已經消腫而且活動自如,也需要您多加注意功能鍛煉,必要時進行專門的踝關節(jié)保護與鍛煉。俗話說的傷筋動骨一百天,在這里也適用。 三、踝關節(jié)扭傷后如何進行外部急救 發(fā)生踝關節(jié)扭傷時應及時對其進行正確的急救治療。一般來說,在踝關節(jié)扭傷的緊急治療中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RICE治療原則)。 (一)停止移動,注意休息 當腳踝受傷時,應立即停止活動,可用衣服或其他布包裹固定腳踝,并保持靜止和休息。 (二)及時冷敷 踝關節(jié)扭傷時,應盡快進行冷敷。冷敷能有效起到血管收縮的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炎癥介質的釋放,從而起到很好的消腫止痛作用。扭傷后 24 小時內,如果皮膚完好,踝關節(jié)可以直接浸入冰水中,同時,還可以用浸在冰水里的濕毛巾對踝關節(jié)扭傷部位進行冰敷。一般情況下,每 6 小時進行一次冰敷,每次冰敷的時間最好是 15 分鐘左右。 (三)加壓包扎 當腳踝受傷時,應盡快在受傷部位加壓繃帶,從腳內側到足底纏上彈性繃帶,然后纏到腳踝外側,進行包扎。同時,仔細檢查繃帶的彈性,如果繃帶太緊,可能會加重腳踝關節(jié)的損傷,如果繃帶太松,不能達到壓力效果。 (四)抬高患肢 如果腳腕有損傷,應將受傷的下肢抬高,并保持腳腕略高于心臟位置的姿勢,這樣可以有效地促進靜脈和淋巴反流,并有效地幫助患者的腳踝消腫。在疼痛較輕的情況下,可以口服芬必得和西樂葆等藥物,如果懷疑骨折,應在經過短暫的緊急治療后盡快送到附近的醫(yī)院治療。 RICE治療原則 圖源自SOHU 四、預防踝關節(jié)扭傷的方法 (一)軟組織貼扎技術 軟組織貼扎技術是將治療膠帶(或購買肌效貼)貼在人體表面,這樣既能起到限制關節(jié)過度活動的作用,又能增強人體軟組織的強度,它還具有保護肌肉骨折的功能,保持和促進運動能力,并取得顯著的效果,這是一種非侵入性治療技術。方法如下圖: 簡易貼扎方法1 圖源自www.diyitui.com 簡易貼扎方法2 圖源自www.diyitui.com 如果您覺得這樣的方法不方便可以選擇佩戴護踝進行固定。 護踝佩戴樣式 www.t-bb.net/ (二)運動前積極準備 在日常運動中,計劃適當的運動內容和運動量,注意對脆弱的肌肉進行適當鍛煉,做適當地肌肉拉伸運動。特別要注意容易受傷的部位,或者受過傷的部位。另外,在訓練和比賽后放松和整理肌肉,消除疲勞,防止肌肉僵硬,預防運動性疾病和扭傷。 (三)重視腳踝的日常訓練 在日常生活中,集中訓練腳踝周圍的肌肉,加強肌肉的力量,可以提高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比如適當地練習負重提踵、足尖走練習、跳繩、踝關節(jié)繞環(huán)和勾腳尖等練習,通過這些方式練習踝關節(jié)的靈活性,加強踝關節(jié)的伸展和活動度。 (四)自我推拿的方法 對于踝關節(jié)扭傷的患者,自我推拿及功能鍛煉可有效地改善踝關節(jié)的腫脹疼痛和活動障礙。但需要注意,若發(fā)生嚴重扭傷致骨折、韌帶撕裂時,暫不可自我推拿、鍛煉,須待病情穩(wěn)定后再進行。一般自我推拿需在急性期(24小時)后進行,且操作時應輕柔緩和,以免加重癥狀。下面介紹一下具體步驟: 1.按揉解溪穴 用拇指螺紋面置于患側解溪穴上,旋轉按揉約1min,以局部酸脹感為宜。 按揉解溪穴 2.按揉昆侖穴 用中指螺紋面置于患側昆侖穴上,旋轉按揉約1min,以局部酸脹感為宜。 按揉昆侖 3.按揉懸鐘穴 用拇指螺紋面置于患側懸鐘穴上,旋轉按揉約1min,以局部酸脹感為宜。 按揉懸鐘 4.按揉陽陵泉穴 用中指螺紋面置于患側陽陵泉穴上,旋轉按揉約1min,以局部酸脹感為宜。 按揉陽陵泉 5.按揉傷處局部 用拇指或手掌置于踝關節(jié)傷處周圍,以傷處局部為中心,向周圍方向輕揉,約1~2min,手法應輕柔,力量由輕到重。 按揉傷處局部 6.搖踝 用一手握住足背部,另一手握小腿下部,旋轉搖動踝關節(jié)1~2min,手法應輕柔,逐步增大搖動范圍。 搖踝 上述治療可以有效增加踝關節(jié)周圍肌肉及韌帶的力量,提高踝關節(jié)穩(wěn)定性,預防扭傷再發(fā)生。如果您也有上述問題,不妨試一試。 參考文獻: [1]張冬蓮.急性踝關節(jié)扭傷早期RICE干預療效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10):1891-1892.2021年10月27日
1308
0
7
-
居家寶主治醫(y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創(chuàng)傷骨科 在日常生活中,扭腳很常見,很多朋友都有過扭腳的經歷,扭腳后的緊急處理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1.立即停止當前進行的活動,可以就近坐下休息,脫掉鞋襪,觀察腳踝有無明顯的畸形,盡可能避免走路活動,必要時可以拄拐或坐輪椅;2.應當盡快開始冰敷,可以選擇化學冰袋,也可以家用的保鮮冰袋,冰敷時應當用毛巾包裹冰袋,然后置于扭傷的腳踝處,冰敷每次持續(xù)15-20分鐘,每天進行3-5次;3.在家休息時應當在扭傷一側的小腿下方墊一個枕頭把腳抬高,這樣有助于促進回流,減輕軟組織腫脹;4.可以于醫(yī)療用品商店購買護踝支具進行踝關節(jié)加壓固定;5.如果踝關節(jié)扭傷后出現明顯的畸形,疼痛劇烈,無法負重站立等,應當立即到醫(yī)院就診,進行X線檢查評估有無骨折。6.對于反復踝關節(jié)扭傷的朋友來說,急性扭傷的處理較為類似,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到醫(yī)院進行相關檢查,包括踝關節(jié)B超、踝關節(jié)核磁檢查等,評估有無踝關節(jié)韌帶的損傷。2021年09月03日
1038
0
2
-
趙松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骨科-運動醫(yī)學科 各位患者朋友,首先感謝您信任趙松醫(yī)生并積極配合手術的完成!其次出院并不意味著您的治療的結束。接下來需要您更積極地按照康復計劃進行功能鍛煉哦。關于出院后康復期間的問題,大致總結如下:1、切口問題:由于是微創(chuàng)手術,術后換藥可選擇就近的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三到四天一次,彈力繃帶可繼續(xù)使用至拆線。一般術后兩周切口愈合可拆線。期間如有切口異?;蝮w溫升高,可及時聯系。此外,在術后幾天,您可能會發(fā)現在手術區(qū)域周圍肢體出現青紫瘀斑,請不要緊張,這是手術中的出血逐漸沉積至皮下所致。2、術后用藥:即使是微創(chuàng)手術,術后也會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腫脹等反應。不同患者術后反應持續(xù)時間也不同。所以術后出院帶藥建議使用至癥狀緩解。用藥也有利于減輕康復鍛煉后的反應。3、術后復診:一般復診的時間節(jié)點為:術后2周、術后6周、術后三月、術后半年、術后一年、術后二年。具體患者可能會有少許調整。每次復診請務必帶上之前的康復計劃和門診病歷。是否需要復查X線、CT、MRI可先咨詢趙松醫(yī)生。預約門診可參考趙松醫(yī)生另一篇就診指南《如何預約我的門診》。對于術后患者掛號困難,趙松醫(yī)生會酌情照顧加號。如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聯系。2021年08月28日
2041
3
19
-
忻慰主治醫(yī)師 上海長征醫(yī)院 關節(jié)外科 在我們平時生活中會經常聽到有人“崴腳”,而“崴腳”后我們一般會進行以下兩種處理狀態(tài):(1)靜養(yǎng),噴點云南白藥或敷點“中藥黑藥膏”;(2)第二種情況會稍微重視點,去醫(yī)院拍了張X線后發(fā)現沒有骨折,于是就不把“它”當回事,就靜待自己消腫恢復。一般來說,過了2周左右踝關節(jié)的腫脹就自己慢慢好轉了,疼痛也會逐漸好轉。但是很多“崴腳”并不是真的好了,很多人會感覺崴腳之后進行劇烈運動或長時間行走后踝關節(jié)酸脹不適,甚至有些人還容易反復崴腳,影響生活質量。那就讓我們來了解下這個常見情況的常見問題。那我們首先要了解何為崴腳?其實崴腳就是我們常說的踝關節(jié)扭傷。它是我們運動或日間生活中極為常見的損傷之一,尤其在我們有氧運動、打籃球、排球、戶外運動及攀巖時容易發(fā)生。踝關節(jié)扭傷就是踝關節(jié)在某個特定方向過度扭轉,導致起踝關節(jié)穩(wěn)定作用的韌帶牽拉過度甚至撕裂。常見類型如下圖。踝關節(jié)扭傷后會引起什么樣的癥狀?踝關節(jié)扭傷后最常見的癥狀就是腳踝疼痛、壓痛、腫脹及瘀斑,踝關節(jié)可能還會出現活動受限,甚至無法負重。但踝關節(jié)扭傷后病情不一,有些可能很輕微,有些癥狀卻很重。一般踝關扭傷分為I-III級:I級:有輕度腫脹和壓痛,能夠負重和行走,只伴輕微疼痛。II級:有中度疼痛、腫脹、壓痛和淤斑。關節(jié)活動度受到一定限制,且有功能損失,負重和行走時疼痛。III級:有重度疼痛、腫脹、壓痛和淤斑,嚴重的功能和活動度下降,不能負重和行走。踝關節(jié)扭傷后何時需要去醫(yī)院就診呢?當踝關節(jié)扭傷后出現下面情況就要及時就診了:(1)踝關節(jié)出現明顯的疼痛及腫脹(2)受傷的踝關節(jié)無法負重(3)腳踝出現歪斜或畸形時(4)腳踝出現不穩(wěn)定,如在走樓梯時出現“打軟腿”的情況當然,如果你無法確定自己的病情,穩(wěn)妥起見,也需及時就診,尤其是出現上文提到的II-III級損傷的癥狀。到了醫(yī)院會有針對踝關節(jié)扭傷的檢查嗎?有針對的檢查,但是否進行需看當時受傷的具體情況。醫(yī)生會問診和查體來判斷是否有扭傷,他可能會向不同方向轉動患足,以觀察你的疼痛情況并鑒別腳踝松弛程度(檢查過程中可能會有較明顯的疼痛,如有不適,需及時提出)。同時根據受傷情況,可能會加做X線檢查以排除骨折可能。有些還會安排超聲檢查,以確定有無韌帶損傷及損傷程度的判斷。踝關節(jié)扭傷后該怎么辦呢?在扭傷早期,比較公認的治療方法就是“RICE”療法。R,Rest,休息---使用拐杖或停止足部活動以便休息腳踝。I,Ice,冷敷---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腳踝,每1-2小時1次,一次15分鐘。冰袋和皮膚之間需要敷層毛巾。損傷后應該至少冷敷6小時,甚至2日內都可以冷敷,直至腫脹緩解。C,Compression,加壓---使用彈性繃帶加壓包裹踝關節(jié),以減輕踝關節(jié)腫脹并加強踝關節(jié)穩(wěn)定性。需要在醫(yī)師指導下使用,以免壓力過大壓迫血管。D,Elevation,抬高患肢---抬高患足高于心臟平面,躺臥時用枕頭或毯子墊足,坐著時將患足放在桌子或椅子上。同時可在醫(yī)師指導下口服藥物消炎鎮(zhèn)痛,如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萘普生、塞來昔布等。輕微的扭傷通常無需夾板固定患踝和患足,嚴重時可能需要。有些損傷嚴重的踝關節(jié)扭傷甚至需要手術修復扭傷引起的韌帶撕裂。踝關節(jié)扭傷既然沒有骨折,為什么醫(yī)生還推薦打石膏固定呢?對于較嚴重的的韌帶損傷,固定足踝是很有必要的治療方式,不單單有助于減緩疼痛和腫脹,同時有助于促進受傷韌帶的恢復(尤其是在正確的位置上恢復),減少之后出現慢性踝關節(jié)不穩(wěn)的發(fā)生。固定足踝的方式通常有加壓繃帶、支具和石膏固定。許多研究表明,石膏固定相較于其他兩種固定方式,功能改善更快,同時能更快重返工作和運動。雖然打石膏后生活有諸多不便,但它的性價比是最高的,所以如果有醫(yī)生讓你打石膏也不要覺得意外。既然踝關節(jié)扭傷大多可通過保守治療治愈,那為何有些人還要進行手術呢?雖然大多數扭傷能通過保守治療完全治愈,但是還有近1/3的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踝關節(jié)慢性不穩(wěn),表現為6個月后出現踝關節(jié)復發(fā)扭傷、復發(fā)性踝關節(jié)疼痛及腫脹、踝關節(jié)出現打軟腿、有不穩(wěn)定感、不敢進行之前的體育運動,甚至因此改變生活方式。這時候醫(yī)生會先進行功能鍛煉、佩戴支具及本體感覺訓練等保守治療,如果保守無效并且發(fā)現受傷的韌帶明顯松弛的話,就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手術治療。踝關節(jié)扭傷后何時能復工呢?首先受傷的程度決定了恢復運動和工作能力的時間,正確的制動和康復訓練可縮短這一時間。具體復工時間需咨詢??漆t(yī)師。2021年08月25日
5110
0
2
踝部扭傷相關科普號

韓奇醫(yī)生的科普號
韓奇 副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yī)院
疼痛科
1557粉絲8.1萬閱讀

薛劍鋒醫(yī)生的科普號
薛劍鋒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骨科-足踝外科
5498粉絲9.7萬閱讀

劉東生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東生 副主任醫(yī)師
天津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肝膽胰外科
1.3萬粉絲135.9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