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0月19日
75
0
0
-
王波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脊柱外科 啊,這個問這個問題是個頸椎問題,頸椎管狹窄,然后壓迫硬膜囊,54歲需要手術嗎?你這個問題太簡單太籠統(tǒng)了,你也沒告訴我狹窄多多不有有多重,也沒告訴我你這個,呃,這個你的癥狀有多重啊,如果你是一個只是壓迫硬膜囊,呃,如果沒有壓迫神經和脊髓的話,應該問題,因為硬膜囊本身不是脊髓,是硬膜的一個包裝層啊,它本身是壓迫用末囊危害是很小的,所以就看你的臨床表現,如果你手腳不靈活啊,手發(fā)麻呀,走路發(fā)飄啊,如果有有有臨床表現生生活困擾很大的話,那有可能呃,就是說這個,呃,需要手術,如果你是癥狀很輕的話,就是呃,頸椎放松就可以了。 呃,這個人的問題是。2022年10月18日
74
0
1
-
2022年10月18日
169
0
1
-
2022年10月17日
62
0
1
-
富靈杰主任醫(yī)師 上海新華醫(yī)院 脊柱中心 好的,那么今天的時間呢,已經接近了,那么再來回答大家的一個問題啊,今天的問題啊,都很好啊,我覺得都問到點子上了啊,希望我提供的信息呢有所幫助。那么這個問題呢,是吃賽萊西布可以吃多久?那么通常來講呢,賽萊西布可以吃兩到三個月左右,那么這個經驗呢,數據呢,可能是基于一個大數據啊,比如說外國人他們一般開塞萊西布呢,可以開到六周兩三個月都是可以的。 啊是這樣,當然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講呢,我不希望你吃這么多的藥,為什么啊,因為它是第一呢,它是有對癥的作用啊,另外呢,它還有一些副作用啊,長期吃呢,可能對胃口不好啊,當然有的人特別敏感,對心臟也不好啊,盡管這個藥呢,相對來說他的副作用并沒有那么大,所以呢,如果是頸椎不好呢。 當然用越少的藥片能夠解決他的問題是最好的啊,如果是需要吃很多藥片,說明這個病情呢,可能有點厲害,那這個時候做做核磁再去看一下。 還有呢,后面講吃賽萊西布和西貝林可以嘛,是可以的,但是要觀察癥狀,我們期待呢,在一到兩周呢,就會逐漸的好起來,停止用藥,通過其他的方式啊,熱敷啊,呃,理療啊。 或者是針灸啊,其他的一些物理治療來看一看,或者是藥膏也可以啊,不希望你吃太多的藥2022年10月14日
39
0
1
-
翟曉雪主治醫(yī)師 北京清華長庚醫(yī)院 康復醫(yī)學科 康復科門診,不乏因“頸肩痛”來診的患者,他們經?!包c名”要進行“頸椎牽引”治療,認為“頸肩痛”就是“頸椎病”,牽引幾次就好了。事實上,有關“頸椎牽引”的爭議一直不少,“講究”也很多,接下來,幫你一一解答。首先,要明確,您得的是不是“頸椎病”?頸椎病是頸椎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及繼發(fā)的相鄰結構病理改變累及周圍組織結構(神經、血管等)并出現與影像學改變相應的臨床表現的疾?。▓D1)。通常表現為頸肩部僵硬、疼痛,頸部活動受限,單側或雙側上肢疼痛、麻木、眩暈等不適,嚴重時出現惡心嘔吐、進行性無力、走路踩棉花感、二便障礙等。其次,要明確,您得的是“哪種類型”的頸椎病?根據不同組織結構受累而出現的不同臨床表現,可將其分為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和其他型。具體診斷標準如下:1.頸型頸椎病患者主訴枕部、頸部、肩部疼痛等感覺異常,可伴局部壓痛點影像學檢查顯示頸椎退行性改變除外其他頸部疾病或其他疾病引起的頸部癥狀2.神經根型頸椎病具有較典型神經根刺激癥狀,例如:手臂麻木疼痛,其范圍與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qū)域一致,查體壓頸試驗或臂叢牽拉試驗陽性(圖2)影像學檢查與臨床表現相符除外頸椎以外疾病所致以上肢疼痛為主的疾病,例如:胸廓出口綜合征,網球肘,腕管綜合征,肩周炎,肱二頭肌腱炎,肺尖部腫瘤等3.脊髓型頸椎病出現頸脊髓損害的表現,以四肢感覺運動障礙、二便障礙及反射異常為主影像學檢查顯示有明確的脊髓受壓征象,并與臨床癥狀相應除外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椎管內占位,急性脊髓損傷,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脊髓空洞癥,慢性多發(fā)性周圍神經病等4.其他型頸椎病涵蓋既往分型中的椎動脈型,交感型頸椎病臨床表現為眩暈、視物模糊、耳鳴、手部麻木、聽力障礙、心動過速、心前區(qū)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經癥狀,查體可見旋頸試驗陽性影像學表現:X線片可見節(jié)段性不穩(wěn)定,MR可表現為頸椎間盤退變除外眼源性、心源性、腦源性及耳源性眩暈等其他系統(tǒng)疾其中,神經根型頸椎病是頸椎病中最常見的類型,占頸椎病的60%以上。需要強調的是,“頸椎牽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相對安全且有效,是常用的非手術治療方式。那么,頸椎牽引是如何改善頸椎病的癥狀的呢?頸椎病多因勞損造成頸段脊柱生物力學失穩(wěn),內外平衡失調,椎間盤、椎體及椎間關節(jié)退行性變,刺激或壓迫周圍的神經、血管組織或脊髓,引起各種臨床癥狀。利用牽引“力”的作用,獲得頸椎病的生物力學治療效應。首先,牽引狀態(tài)下,頸椎制動,有利于神經肌肉組織水腫和炎癥的吸收,解除頸部肌肉痙攣,減少對椎間盤的壓力。其次,頸椎牽引通過調節(jié)椎間關節(jié)紊亂,改善或恢復頸椎生理曲度;拉大狹窄的椎間隙和椎間孔,降低椎間盤內壓,使纖維組織復位,脊髓、神經根所受刺激和壓迫得以緩解,扭曲的椎動脈得以伸張,恢復或重建了頸椎生物力學平衡,從而起到治療作用。哪些人適合頸椎牽引,哪些人不適合呢?頸椎牽引的適應證:頸部肌肉痙攣;頸椎退行性疾??;頸椎椎間盤突出或脫出;頸脊神經根刺激或壓迫;頸椎退行性骨關節(jié)炎;頸椎椎間關節(jié)囊炎;頸椎前、后縱韌帶病變等。頸椎牽引的禁忌證:頸椎結構完整性受損害時,如:發(fā)生于頸椎及其鄰近組織的腫瘤、結核等疾??;頸椎鄰近有血管損害性疾??;頸椎活動被禁忌的疾病,如:頸椎嚴重的失穩(wěn),頸椎椎體骨折;頸脊髓壓迫癥;頸椎突出的椎間盤破碎;牽引治療后癥狀(特別是疼痛癥狀)易加重的疾病,如:頸部肌肉急性拉傷、扭傷、急性炎癥等;嚴重的骨質疏松。頸椎牽引有什么不良反應嗎?頸椎牽引的不良反應來自于牽引方式或牽引的器具不適合。如:在頸椎伸展位牽引時可使伴有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疾病的老年患者產生頭暈現象。不適宜的頸椎牽引帶可誘發(fā)顳頜關節(jié)(TMJ)疼痛,此外,合并有腰椎解剖方面變異或退行性改變的患者,頸椎牽引的力量可能通過硬脊膜傳遞至腰椎部導致腰椎根性疼痛。頸椎牽引效果受哪些因素影響?牽引治療的影響因素有牽引體位、牽引重量、牽引時間、牽引角度頸椎牽引最佳體位:頸椎牽引體位一般有坐位跟臥位兩種,臨床上用的比較多的是坐位牽引。但相比坐位牽引,臥位牽引安全舒適,讓患者更放松,且有利于腦供血,減輕心臟負荷,可預防性減少牽引過程中所產生的不良反應,適用于不同類型的頸椎病。根據生物力學的角度,臥位時按照頸椎原有曲度牽引,不破壞頸椎的生理曲度才能盡量避免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副作用,甚至加重原有病情。頸椎牽引最佳牽引重量:由于實際頸椎牽引的力量可受體位、頭頸部的重量、牽引方法、牽引時摩擦力的大小和牽引裝置等因素的影響,因此頸椎牽引究竟該用多大力量,各家看法不一。據臨床觀察,患者個體差異(年齡、性別、健康狀況等)要結合患者頸椎病類型、病變部位、患者體質來選擇牽引方式,由此推崇最佳牽引力為體質量的15%~20%。患者臥位時頸部肌肉群較坐位時更放松,并且可減輕頭部重量對頸部脊柱的負荷,降低椎問盤和椎間關節(jié)的壓力,所以臥位時的最佳牽引力的選擇比之前得出的以體質量的15%~20%的標準要小。牽引時間:分為間歇式、持續(xù)性牽引2種。大量臨床實踐后認為間歇牽引治療效果優(yōu)于持續(xù)牽引,牽引時間以15~20min為佳。頸椎牽引最佳角度:用生物力學觀點加以綜合分析,認為頸椎的最大應力點隨牽引角度的改變而改變。牽引角度小時,最大應力位置靠近頸椎上段,牽引角度增大,最大應力位置下移,牽引角度不同,拉伸的間隙亦不同。牽引角度視病情及X線改變而定:上頸段后伸5°~20°,C4~C5,為0°,C5~C6為前屈5°~10°,C6~C7為前屈15°,C7~T1為前屈20°~30°。神經根型頸椎病還有其他非手術治療方法嗎?物理治療在頸椎病的治療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包括頸托制動、電療、光療、溫熱療法、運動治療等。手法治療是神經根型頸椎病的常見治療方法,通過解除患者的機械性壓迫,緩解局部肌肉疲勞、解除痙攣、消除疼痛、促進血液循環(huán),達到治療目的。但是該方法對技巧性要求較高,治療效果和安全性與手法操作的規(guī)范性、經驗性直接相關。建議到有專業(yè)資質的醫(yī)院進行治療,避免手法不當造成病情加重。藥物治療是頸椎病治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主要應用的有鎮(zhèn)痛性藥物、擴血管藥物和神經營養(yǎng)藥物。頸部硬脊膜外皮質類固醇注射通常作為上述非手術治療的輔助治療(圖3)。神經根性頸椎病何時需要手術治療呢?進行了6-8周的保守治療但神經根性疼痛仍未緩解出現進行性運動無力存在脊髓病的癥狀和體征(前提是影像學檢查顯示為手術可糾正的解剖學脊髓壓迫)頸神經根病的預后如何?頸神經根病的預后在一定程度上根據病因是壓迫性的還是非退行性的而異壓迫性神經根病:部分壓迫性頸神經根病患者可不經特異性治療而獲得改善。多達1/3的患者在初始改善后會復發(fā)頸神經根病癥狀。癥狀復發(fā)時應重新開始保守治療,除非出現明顯的運動障礙或脊髓病。非退行性神經根?。喊ㄌ悄虿?、感染性病變(特別是帶狀皰疹和萊姆病)、神經根梗死、神經根撕脫、腫瘤浸潤、肉芽腫組織浸潤和脫髓鞘。這些情況下的頸神經根病預后會受到基礎疾病自然病程及其治療反應的影響。溫馨提示:頸椎病的發(fā)病率呈逐年遞增且年輕化趨勢,合乎生理要求的生活和工作體位是防止頸椎病的基本前提,應避免高枕、長時間低頭等不良習慣。如出現上述頸椎病癥狀,建議盡早就診評估病情,如處于疾病早期,通過非手術治療,可以幫助您遠離“頸椎病”復發(fā)。參考文獻1.頸神經根病的治療和預后–UpToDate2.楊子明,李放,陳華江.頸椎病的分型,診斷及非手術治療專家共識(2018)[J].中華外科雜志2018年56卷6期,401-402頁,MEDLINEISTICPKUCSCD,2018.3.陳威燁,王輝昊,梁飛凡,等.牽引治療頸椎病的研究進展[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6,31(5):3.4.涂豫建,張允,李怡.牽引治療頸椎病的生物力學研究及其應用[J].中國臨床康復,2004.5.呂慧,張錦明.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治療現狀與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7,23(12):6.6.楊建偉,李澤兵.有關牽引的力學機制[J].中國康復,2000,15(1):46-47.7.徐軍.頸椎牽引技術的應用與進展[J].中華理療雜志,2000,23(5):315.2022年10月13日
736
0
3
-
史強主治醫(yī)師 長沙市中心醫(yī)院 脊柱外科 頸椎是人體脊柱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向上托舉整個頭部,向下連接著整個軀干,是神經中樞的重要部位。隨著智能手機、電腦平板等電子產品的廣泛應用,長時間看電腦和低頭玩手機的“低頭族”人數不斷增多,頸椎病的發(fā)病率逐年增加,并表現出年輕化的趨勢。教師、辦公室白領、學生黨、醫(yī)護人員、司機等人群由于長時間伏案工作、學習或長久保持單一姿勢,常常引起頸椎的慢性勞損,進而導致頸椎生理曲度變直甚至頸椎病的發(fā)生。由于頸椎周圍毗鄰重要的血管、神經、氣管、食管等組織,一旦頸椎出現問題,身體會出現一系列癥狀,因此如何保護好頸椎并預防頸椎病的發(fā)生非常重要。今天就來談一談頸椎病的發(fā)病原因、分型、診斷、治療和科學的預防等方面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什么是頸椎?。堪l(fā)病原因有哪些?頸椎病(CervicalSpondylosis)是指頸椎椎間盤退行性病變及其繼發(fā)病理受累及周圍組織結構(神經根、脊髓、交感神經等)并出現相應的臨床癥狀。頸椎功能單位由兩個相鄰椎體、椎間盤、關節(jié)突關節(jié)和鉤椎關節(jié)構成,由于頸椎活動度較大,因而容易退變。臨床上頸椎病是導致頸肩痛的最常見原因,發(fā)病率約3.8%-17.6%,男女比例約6:1。人們在二十歲以后,隨著纖維環(huán)和髓核成分的改變,造成椎間盤的脆性增加,椎間隙的高度降低,椎間盤承載各個方向的牽拉負荷能力下降,進而出現椎間盤的膨出、突出和脫出,最后刺激、壓迫神經根和脊髓,造成頸椎病的發(fā)生。因此頸椎病的病因主要包括內因和外因兩部分。內因主要包括頸椎退行性變、頸椎先天性椎管狹窄、頸椎先天性畸形等;外因主要是長時間的低頭伏案,包括低頭看手機、看電腦、看書等,另外受涼、勞累和姿勢不良也是誘發(fā)頸椎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二)頸椎病的分型和臨床表現根據受累組織和結構的不同,頸椎病主要分為頸型頸椎病(早期)、神經根型頸椎?。?0-70%)、脊髓型頸椎?。?2-13%)、交感型(10-15%)和椎動脈型(罕見)。其中頸型頸椎病主要表現為頸肩部疼痛酸脹、局部有壓痛點、肌肉僵硬易疲勞、頸部活動欠靈活;神經根型頸椎病臨床上最常見,常常由于椎間孔處壓迫頸神經根所致,主要的臨床表現包括頸肩部疼痛、發(fā)僵、沿患側上肢由近端向遠端的放射性疼痛(根性痛)、上肢感覺沉重、握力減退、手里握不住東西等;脊髓型頸椎病常常出現四肢明顯的麻木感,雙手無力,握不住東西,寫字、系扣子、拿筷子等精細動作難以完成,雙下肢有沉重感或踩棉花感,嚴重者可出現大小便異常。由于脊髓型頸椎病可導致四肢癱瘓,致殘率高,因此一旦發(fā)現需盡早手術治療。(三)影像學檢查在頸椎病診斷中的意義頸椎的正側位以及動力位過屈、過伸側位X線片是最常見的影像學檢查,其中正側位X線平片有利于了解頸椎骨性結構的基本情況,頸椎曲度變化,頸椎椎間關節(jié)的退變程度、頸椎在矢狀面和冠狀面的平衡狀態(tài),是否存在發(fā)育性或退變性椎管狹窄和是否存在椎管內韌帶骨化等。動力位過伸、過屈位攝片可以顯示頸椎是否存在節(jié)段性不穩(wěn)定。另外頸椎斜位片可以了解有無椎間孔狹窄、鉤椎關節(jié)的增生以及小關節(jié)的情況;CT檢查可顯示及頸椎間盤突出、頸椎管矢狀徑變小、脊髓受壓等征象,也可以早期發(fā)現后縱韌帶和黃韌帶骨化及骨性增生;磁共振檢查(MRI)由于可以清晰地顯示椎管內、脊髓內部的改變及脊髓受壓部位和形態(tài)改變,已經成為脊柱外科的常規(guī)檢查。三者不可替代,相互補充。盡管上述三種影像學檢查在頸椎病的診斷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脊柱外科醫(yī)生仍要注意避免單純依賴CT、MRI檢查而忽視臨床表現,有時影像學顯示脊髓、神經根已經存在很嚴重的壓迫,卻沒有任何相應的神經損害的癥狀和體征,不能診斷為頸椎病。更不能因為影像學檢查顯示有脊髓和神經根的壓迫就直接告訴患者需要手術,這是非常武斷的。切記臨床表現是診斷的基本和前提條件。(四)頸椎病的診治誤區(qū)由于電子產品的普及和廣泛應用,人們無論在工作、生活中,常常低頭看抖音、發(fā)微信、刷微博……因此頸后方肌肉常常處于繃緊狀態(tài),時間長了會牽扯到肩部、后背等部位,引起頸椎肌肉勞損,如果進一步發(fā)展,可能會導致頸型或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發(fā)生。目前人們對于頸椎病的診治上有些誤區(qū),我們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一一作答:誤區(qū)一、脖子疼就是頸椎病盡管脊柱外科門診病人中頸椎病的發(fā)病有年輕化的趨勢,但事實上很多二十歲左右的大學生或年輕白領因為頸部酸痛不適來就診時,絕大多數都不是頸椎病,而是長期伏案或駕車等不良姿勢所導致的頸項部肌肉和筋膜的無菌性炎癥(頸肩部肌筋膜炎)。這種肌筋膜炎患者大多數可以通過改變不良的姿勢、局部熱敷、牽引和藥物治療后獲得緩解。只有頸肩痛伴有上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或肌力下降,并且磁共振檢查顯示突出的頸椎間盤壓迫神經根、脊髓等表現時,才能診斷為頸椎病,所以不能片面地將脖子疼與頸椎病等同起來。誤區(qū)二、按摩推拿可以治療頸椎病許多頸痛的朋友非常喜歡到各種網紅推拿按摩店放松休息,基本上每周都要去一次,感覺按摩以后整個人都輕松了很多,然而不是所有的頸椎病都能采用推拿按摩治療。對于已經出現頸椎間盤突出或退變(特別是脊髓型頸椎病)、嚴重頸椎骨質增生的患者,不恰當的手法按摩可能會增加神經損傷的風險,甚至出現脊髓損傷或高位截癱的風險,因此對于長期頸痛的患者不建議推拿按摩。相反,由于適當重量的皮牽引作用時間持續(xù)、緩慢,可以很好的緩解頸痛和神經根壓迫的癥狀,特別適宜于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因此值得推薦。(五)頸椎病的治療頸椎病的治療主要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保守治療包括改變不良的生活姿勢,以及各種藥物治療、熱敷、牽引治療、康復理療等,主要原理是減輕神經的炎癥水腫或增大椎間隙和椎間孔,有利于突出的椎間盤復位,進而減輕神經壓迫,緩解癥狀。1.非手術治療:1)藥物治療口服藥物主要包括消炎止痛、營養(yǎng)神經、消腫肌松的西藥以及活血化瘀等中成藥,對于疼痛癥狀重,但神經損傷較輕的患者,可考慮靜脈應用脫水藥甘露醇或激素治療3-5天。第一類,消炎止痛類藥物,主要以非甾體類消炎藥(艾瑞昔布)為主,其作用是通過控制局部炎癥反應減輕炎癥反應對神經根的刺激,從而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第二類,營養(yǎng)神經藥物,主要是b族維生素的藥,可改善上肢麻木的癥狀,臨床上常用甲鈷胺。第三類,消除水腫的藥物或者改善神經根周圍微循環(huán)的肌肉松弛藥物,減輕神經根周圍的炎癥化學刺激反應,而達到緩解疼痛癥狀的目的。臨床上以乙哌立松、七葉皂苷鈉為代表。第四類,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中成藥,此類藥物對胃腸道刺激小,包括頸痛顆粒、大活絡膠囊,草烏甲素片等。2)牽引、理療、針灸等頸椎皮牽引是患者將下頜置于枕頜帶上,并包裹住整個臉頰,然后牽引繩通過滑輪連接一定重量的秤砣,從而起到對頸椎牽引的效果。這種治療可減輕椎間盤的壓力,使突出的椎間盤部分回納,還可以減輕神經根的壓迫,對于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患者效果確切,長沙市中心醫(yī)院20病室脊柱外科住院病房中有多個頸椎牽引床,可以大大緩解頸椎病患者的頸部酸痛、手麻、乏力等情況,非常值得推薦。針灸治療頸椎病的機理可能是由于針刺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消除神經根炎癥和水腫、松解粘連,改善突出物與神經根的關系,促進神經損傷的修復。對于輕度頸椎病的患者推拿按摩理療可以減輕疼痛,但暴力、不當的推拿按摩可能會增加神經損傷的風險。3)經皮激光椎間盤氣化減壓術+臭氧注射消融術(PLDD)經皮激光椎間盤減壓術(percutaneouslaserdiscdecompression,PLDD)方法也被稱為“深部理療”,是目前頸椎病微創(chuàng)治療方法中比較成熟、安全、有效的微創(chuàng)技術,至今已經有30多年的廣泛應用。該技術是將在局麻下使用比針還要細小的光導纖維將激光引入頸椎椎間盤,通過激光熱量將部分椎間盤髓核組織汽化消,同時臭氧注射消融術是將具有強氧化性的臭氧(同時具有抗炎和鎮(zhèn)痛的作用)注射到椎間盤內部,使髓核組織逐漸脫水、萎縮,通過減少椎間盤內壓力、消除椎間盤內炎性因子、解除突出椎間盤對神經的壓迫,從而達到治療頸椎病的目的。由于創(chuàng)傷小、激光能量易控制、操作簡便安全、療效確切,已成為美國、英國、日本等發(fā)達國家治療頸椎病的首選治療方案。美國FDA發(fā)布報告顯示在全美30個州,56家醫(yī)院做得為期10年的可行性調查研究,認為PLDD技術治療頸椎病具有顯著的效果,其安全性要高于開刀手術。整個治療過程約30-40分鐘,治療后90%的患者立即見效,第2天即可出院。2.手術治療:在門診上經常被問到“我的頸椎病嚴重嗎,需不需要做手術”,實際上對于絕大多數頸椎病患者(脊髓型頸椎病除外),手術都不是首選治療方法,當出現頸肩痛痛或者手麻無力時,我們可以先給予藥物、牽引等保守治療,只有當其它保守治療無效時,才需要外科手術干預,也就是說手術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最后辦法。當頸椎病發(fā)展到以下幾種情況,應采取手術治療:①神經根性疼痛劇烈,保守治療無效;②脊髓或神經根明顯受壓,伴有神經功能障礙;③癥狀雖然不甚嚴重但保守治療半年無效,或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者,應采取手術治療。1)頸椎前路減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主要包括頸椎前路椎間盤切除+椎體間植骨融合術(ACDF)和頸椎前路椎體次全切除+椎體間植骨融合術(ACCF)。前路手術最大的優(yōu)勢是暴露手術視野充分,可以讓脊柱外科醫(yī)生很方便地在顯微鏡下直接切除突出的椎間盤和增生的骨贅、解除神經的壓迫并進行椎體間的融合固定等操作。2)頸椎后路椎管擴大成形術(單開門)????頸椎后路手術根據“弓弦原理”可以間接解除脊髓前方的壓迫(弓弦);可以不融合椎間關節(jié);可多節(jié)段廣泛減壓,既可以解決椎間隙水平的壓迫,也可以對椎體水平的壓迫進行減壓。主要手術適應證是頸椎后縱韌帶骨化導致多節(jié)段的脊髓受壓。(六)如何預防頸椎病的發(fā)生?一、避免長時間的低頭伏案,包括看手機、電腦和書籍報紙等,切記少打牌、少打麻將、少刺繡,一般40-50分鐘需要起身活動下頸椎,并看看窗外的風景,緩解頸椎和眼睛的疲勞;二、睡覺時的枕頭不宜太高,一般高度在10公分左右即可,質地太軟或太硬都不利于頸部的休息;三、使用電腦時最好雙眼的高度和電腦屏幕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不要趴在桌子上睡覺或者在床上斜躺著看電視;四、注意頸部保暖,避免受涼,夏天吹空調和風扇時一定不要讓冷風對著頸部吹,冬天建議圍上圍巾,保護頸椎周圍的肌肉;五、加強頸部的肌肉鍛煉,比如游泳、打羽毛球,還有做一些頸部保健操(如米字操),可以很好的鍛煉頸椎后方的肌肉力量,使痙攣和僵硬的頸椎勞損得到緩解;六、避免在外面按摩店里進行頸部按摩推拿,有加重頸椎病的風險,相反可以適當做一下頸椎皮牽引,能夠拉伸椎體之間的間隙,增大椎間孔的容積,減輕神經根的壓迫,這也是早期治療頸椎病的方法之一。雖然脖子痛不一定是頸椎病,但是由于當前社會生活壓力變大,人們的工作量也在加大,頸椎成了現代人易受損的部位。因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學習中,我們應注意保護自己的頸椎,盡量少低頭、避免頸部受涼并適當多活動頸部肌肉,以更好地預防頸椎病的發(fā)生。參考文獻:[1]頸椎病的分型、診斷及非手術治療專家共識(2018).中華外科雜志,2018,56(6):401-402.[2]BinderAI.Cervicalspondylosisandneckpain.BMJ,2007,334(7592):527-531.[3]AzchariaIsaac,HillaryKelly.Evaluationofadultpatientwithneckpain.UpToData2019Jan.[4]莫文,袁文.脊髓型頸椎病中西醫(yī)結合診療專家共識[J].中國骨傷,2022,35(08):790-798.[5]賀石生,方凡夫.頸椎病牽引治療專家共識[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20,30(12):1136-1143.[6]任龍喜.PLDD在頸椎病應用中的相關問題[C].第20屆中國康協肢殘康復學術年會論文選集.2011:107-108.作者簡介:史強,男,主治醫(yī)師,醫(yī)學博士、博士后。擅長各種類型頸椎病、胸腰椎骨質疏松性壓縮骨折、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腰椎滑脫、脊柱結核和感染、脊髓損傷的微創(chuàng)治療。歡迎大家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好大夫網上診室,填寫個人信息后咨詢溝通各種脊柱外科相關疾病,科室電話:0731-85667780。2022年10月12日
2004
3
21
-
李國民主治醫(yī)師 頸椎病手麻治療無效,是因為你忽略了這2個原因做對治療,遠離癱瘓!你好,我是肩頸腰專家李國民。每天寫一篇文章,分享我的實際治療經驗和案例,希望給你些啟發(fā)和幫助,這是第1522篇原創(chuàng)文章。?今天有位朋友咨詢手麻,他的手麻主要是手指的麻木,但是他治療了3年了,還沒有好轉其實從他用的治療來看,吃藥吃的最多,扎針或理療也做的不少,確實沒什么效果他的整個治療其實都沒有治療到根本上,因為手麻的原因沒有弄清楚手麻其實很多都不是頸椎壓迫神經導致的,如果你的手麻是頸椎壓迫神經導致的那么你的頸椎磁共振上面,會有一句描述在里面,比如神經根受壓如果你的頸椎磁共振中沒有這句話,其實很大可能性,你的問題不在頸椎最近這些天看了好幾十例手麻的,只有2例是頸椎壓迫神經導致的,其實這個幾率還是挺低的所以,很多情況是你自己錯誤的診斷,或者錯誤的治療,讓你沒效果那么手麻還有哪些原因呢1、局部神經的擠壓局神經的擠壓,引起的手麻,其實是最常見的因為因為你的勞損,局部的肌肉筋膜出現過緊,那么神經在期間走的時候,就會受到擠壓這種就會出現手麻,而且這種的比較隱匿,一般人不容易覺察,常常被忽略比如常見的腕管綜合征、肘管綜合征、橈神經擠壓等等,這些都是極容易導致手麻的但是你看了頸椎之后,只要看到上面有頸椎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就會認定是這個原因也有些醫(yī)生會告訴你,就是這個原因導致的,其實不然去年7月份找咨詢的一個患者,來自江蘇,是朋友介紹過來的,他主要的不舒服就是手麻他自己在用一些特制的膏藥,應該是秘方吧,當時我問他,他沒有說他自己治療了將近1年多時間,確實沒效果,后面找我給他評估,評估后給了他一整套方案治療了7天,訓練堅持了半個月,他的手麻減輕了80%,后期讓他持續(xù)訓練其實他以前治療都在頸椎敷膏藥,但是我給他的方案,沒有一個治療在頸椎局部,而是在他的肘關節(jié)附近,再加上一些增加供血的方法其實當你治療沒效果的時候,你就應該能夠想到,你方案錯了如果你不能意識到這點,那么你很可能會走彎路,就像剛剛的這個患者,如果他早一年找我呢是不是這一年的彎路是不是不會走,而且這一年花費3、4萬,也是白花費了,因為沒效果2、代謝性問題這類問題引起的手麻,也要非常小心很多人都會忽視,我今年評估的患者中有好幾個是這樣的這種類型的手麻,多數出現在2類人中1、20來歲小伙子2、上班族壓力大的這2類人,都有一個特點,比較年輕,應該是壓力都很大20來歲可能在剛開始工作,上班族任務重,所以他們的代謝會無形中比較大的這種壓力因素,你單純的吃營養(yǎng)神經藥物是沒用的,而且你扎針灸等治療幾乎沒用必須要處理壓力因素,這里的核心就是調節(jié)交感神經,如果沒有這個動作,大概率都不會好轉這種手麻,往往需要補充的營養(yǎng)劑,還有就是讓你的自律神經節(jié)律調整好相信你吃了很多藥都沒用,即使是抗焦慮的藥物,或者有些剛開始有用,不到2周立馬就沒效了這種只能通過訓練,調節(jié)你的呼吸、你的交感神經、你的飲食和補充膳食營養(yǎng)劑沒有其他的辦法,而且這塊的治療需要詳細的方案不是單單一個藥就可以改善,這幾年遇見這類的也比較多,必須要全方位的調整否則都會失敗告終,而且大多數都會被冠上焦慮癥你的手麻處理了這2方面嗎??2022年10月06日
239
0
2
-
2022年09月29日
92
0
0
-
2022年09月29日
99
0
1
頸椎病相關科普號

房緯醫(yī)生的科普號
房緯 主任醫(yī)師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頸腰損傷科
1543粉絲2.6萬閱讀

李良滿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良滿 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骨科
873粉絲8427閱讀

吳奉梁醫(yī)生的科普號
吳奉梁 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
骨科
1.5萬粉絲25.4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