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新冠、流感、感冒如何鑒別診斷?
隨著全國各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下簡稱新冠)疫情政策的調整,又恰逢即將進入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稱流感)流行的季節(jié),僅以本文,希望大家對新冠、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以下簡稱上感)有個簡單的認知,減少不必要的恐慌。先來個速讀版(點擊可放大查看):普通感冒普通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最常見的社區(qū)獲得性感染,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很多,主要包括鼻病毒、冠狀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甚至是腸道病毒。普通感冒又稱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大家也俗稱它為“傷風”。上呼吸道感染多發(fā)于冬春季節(jié),多為散發(fā),且可在氣候突變時小規(guī)模流行,可反復發(fā)病。主要通過患者噴嚏和含有病毒的飛沫空氣傳播,或經污染的手和用具接觸傳播。【臨床表現(xiàn)】普通感冒通常疾病較急,主要表現(xiàn)為鼻部癥狀,如鼻塞、打噴嚏、流清水樣鼻涕,也可表現(xiàn)為咳嗽、咽干、咽癢或燒灼感甚至鼻后滴漏感。2~3天后鼻涕變稠,可伴咽痛、頭痛、流淚、味覺遲鈍、呼吸不暢、聲嘶等,有時可由于咽鼓管炎導致聽力減退。嚴重者有發(fā)熱、輕度畏寒和頭痛等。查體可見鼻腔黏膜充血、水腫、有分泌物,咽部可為輕度充血。(圖源:太帥圖庫)【實驗室檢查】血液檢查因多為病毒性感染,白細胞計數(shù)正?;蚱?,伴淋巴細胞比例升高。繼發(fā)細菌感染者可見白細胞計數(shù)與中性粒細胞增多和核左移現(xiàn)象。并發(fā)癥】少數(shù)患者可并發(fā)急性鼻竇炎、中耳炎、氣管-支氣管炎。以咽炎為表現(xiàn)的上呼吸道感染,部分患者可繼發(fā)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風濕熱、腎小球腎炎等,少數(shù)患者可并發(fā)病毒性心肌炎,應予以警惕?!驹\斷】根據(jù)鼻咽部癥狀特征,結合周圍血象和陰性的胸部X線檢查可做出臨床診斷。一般無需病因診斷,特殊情況下可進行細菌培養(yǎng)和病毒分離,或病毒血清學檢查等確定病原體。咽炎、扁桃體炎、中耳炎、鼻竇炎這些上呼吸感染未涉及下呼吸道氣管、支氣管、肺部,因此單純的上呼吸道感染胸部X線的影像診斷多為未見異常(圖1)。圖1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節(jié)性流行,北方常在冬春季,而南方全年可以流行。流感主要通過打噴嚏和咳嗽等飛沫傳播,經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感染。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過上述途徑感染。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主要傳染源。從潛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傳染性,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續(xù)排毒3~7天,兒童、免疫功能受損及危重患者排毒時間可超過1周,人群普遍易感?!九R床表現(xiàn)】主要以發(fā)熱、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起病,體溫可達39~41℃,可有畏寒、寒戰(zhàn),多伴全身肌肉關節(jié)酸痛、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適,顏面潮紅,眼結膜充血等。部分患者癥狀輕微或無流感癥狀。感染乙型流感的兒童常以嘔吐、腹痛、腹瀉為主要表現(xiàn)。無并發(fā)癥者呈自限性,多于發(fā)病3~4天后發(fā)熱逐漸消退,全身癥狀好轉,但咳嗽、體力恢復常需較長時間。(圖源:太帥圖庫)【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外周血白細胞總數(shù)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癥病例淋巴細胞計數(shù)明顯降低。血生化可有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乳酸脫氫酶、肌酐等升高。少數(shù)病例肌酸激酶升高,部分病例出現(xiàn)低鉀血癥等電解質紊亂。休克病例血乳酸可升高。從動脈血氣分析來看,重癥患者可有氧分壓、血氧飽和度、氧合指數(shù)下降,酸堿失衡。腦脊液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受累者細胞數(shù)和蛋白可正?;蛏?,急性壞死性腦病典型表現(xiàn)為細胞數(shù)大致正常,蛋白增高。病毒核酸檢測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很高,且能區(qū)分病毒類型和亞型。目前主要包括實時熒光定量PCR和快速多PCR。影像學表現(xiàn)并發(fā)肺炎者影像學表現(xiàn)為肺內斑片狀浸潤影、間質性改變和大片實變(圖2)、磨玻璃影、多葉段滲出性病灶;進展迅速者可發(fā)展為雙肺彌漫的滲出性病變或實變,個別病例可見胸腔積液。圖2【并發(fā)癥】肺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流感病毒可侵犯下呼吸道,引起原發(fā)性病毒性肺炎,重癥流感患者容易合并細菌、真菌等其他病原體感染,嚴重者可出現(xiàn)ARDS。神經系統(tǒng)損傷:包括腦炎、腦膜炎、腦病、脊髓炎、吉蘭-巴雷綜合征(Guillain-Barresyndrome)等,其中急性壞死性腦病多見于兒童。心臟損傷:主要有心肌炎、心包炎。可見肌酸激酶升高,心電圖、心臟超聲等異常,嚴重者可出現(xiàn)心力衰竭。此外,感染流感病毒后,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臟病相關住院和死亡的風險明顯增加。肌炎和橫紋肌溶解:主要表現(xiàn)為肌痛、肌無力、血清肌酸激酶、肌紅蛋白升高和急性腎損傷等。膿毒性休克:主要表現(xiàn)為低血壓、組織灌注不足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等【診斷】主要結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xiàn)和病原學檢查進行診斷。在流感流行季節(jié),即使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特別是有重癥流感高危因素或住院患者,仍需考慮流感可能,應行病原學檢測。在流感散發(fā)季節(jié),對疑似病毒性肺炎的住院患者,除檢測常見呼吸道病原體外,還需行流感病毒檢測。臨床診斷病例有流行病學史(發(fā)病前7天內在無有效個人防護的情況下與疑似或確診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觸,或屬于流感樣病例聚集發(fā)病者之一,或有明確傳染他人的證據(jù))和上述流感臨床表現(xiàn),且排除其他引起流感樣癥狀的疾病。確定診斷病例有上述流感臨床表現(xiàn),具有以下一種或以上病原學檢測結果陽性:流感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流感抗原檢測陽性;流感病毒培養(yǎng)分離陽性;急性期和恢復期雙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異性IgG抗體水平呈4倍或以上升高。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屬于β屬的冠狀病毒,與其他病毒一樣,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也會發(fā)生變異,某些變異會影響病毒生物學特性。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提出的“關切的變異株”(variantofconcern,VOC)有5個,分別為阿爾法(Alpha)、貝塔(Beta)、伽瑪(Gamma)、德爾塔(Delta)和奧密克戎(Omicron)。目前Omicron株感染病例已取代Delta株成為主要流行株?,F(xiàn)有證據(jù)顯示Omicron株傳播力強于Delta株,致病力有所減弱,我國境內常規(guī)使用的PCR檢測診斷準確性未受到影響,但可能降低了一些單克隆抗體藥物對其中和作用?!玖餍胁W】傳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在潛伏期即有傳染性,發(fā)病后5天內傳染性較強。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在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中經氣溶膠傳播。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后可獲得一定的免疫力?!九R床表現(xiàn)】潛伏期1~14天,多為3~7天。以發(fā)熱、干咳、乏力為主要表現(xiàn)。部分患者可以鼻塞、流涕、咽痛、嗅覺味覺減退或喪失、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為主要表現(xiàn)。重癥患者多在發(fā)病一周后出現(xiàn)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癥,嚴重者可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fā)熱。輕型患者可表現(xiàn)為低熱、輕微乏力、嗅覺及味覺障礙等,無肺炎表現(xiàn)。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后也可無明顯臨床癥狀。曾接種過疫苗者及感染Omicron株者以無癥狀及輕癥為主。有臨床癥狀者主要表現(xiàn)為中低度發(fā)熱、咽干、咽痛、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多數(shù)患者預后良好,少數(shù)患者病情危重,多見于老年人、有慢性基礎疾病者、晚期妊娠和圍產期女性、肥胖人群。兒童病例癥狀相對較輕,部分兒童及新生兒病例癥狀可不典型,表現(xiàn)為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或僅表現(xiàn)為反應差、呼吸急促?!緦嶒炇覚z查】病原學檢查主要采用核酸擴增檢測方法,在鼻、口咽拭子、痰和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糞便等標本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核酸檢測會受到病程、標本采集、檢測過程、檢測試劑等因素的影響,為提高檢測準確性,應規(guī)范采集標本,標本采集后盡快送檢。血清學檢查包括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IgM抗體、IgG抗體陽性,發(fā)病1周內陽性率均較低。由于試劑本身陽性判斷值原因,或者體內存在干擾物質(類風濕因子、嗜異性抗體、補體、溶菌酶等),或者標本原因(標本溶血、標本被細菌污染、標本貯存時間過長、標本凝固不全等),抗體檢測可能會出現(xiàn)假陽性。一般不單獨以血清學檢測作為診斷依據(jù),需結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xiàn)和基礎疾病等情況進行綜合判斷。胸部影像學早期呈現(xiàn)多發(fā)小斑片影及間質改變,以肺外帶明顯。進而發(fā)展為雙肺多發(fā)磨玻璃影、浸潤影,嚴重者可出現(xiàn)肺實變,胸腔積液少見。多系統(tǒng)炎癥綜合征(MIS-C)時,心功能不全患者可見心影增大和肺水腫?!驹\斷】診斷原則根據(jù)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等綜合分析,作出診斷。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為確診的首要標準。未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者,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抗體檢測可作為診斷的參考依據(jù)。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者和既往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者,原則上抗體不作為診斷依據(jù)?!九R床分型】(一)輕型臨床癥狀輕微,影像學未見肺炎表現(xiàn);(二)普通型具有上述臨床表現(xiàn),影像學可見肺炎表現(xiàn);(三)重型成人符合下列任何一條:1.出現(xiàn)氣促,RR≥30次/分;2.靜息狀態(tài)下,吸空氣時指氧飽和度≤93%;3.動脈血氧分壓(PaO2)/吸氧濃度(FiO2)≤300mmHg;4.臨床癥狀進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學顯示24~48小時內病灶明顯進展>50%。兒童符合下列任何一條:1.持續(xù)高熱超過3天;2.2.出現(xiàn)氣促(<2月齡,RR≥60次/分;2~12月齡,RR≥50次/分;1~5歲,RR≥40次/分;>5歲,RR≥30次/分),除外發(fā)熱和哭鬧的影響;3.靜息狀態(tài)下,吸空氣時指氧飽和度≤93%;4.輔助呼吸(鼻翼扇動、三凹征);5.出現(xiàn)嗜睡、驚厥;6.拒食或喂養(yǎng)困難,有脫水征。(四)危重型符合以下情況之一者:1.出現(xiàn)呼吸衰竭,且需要機械通氣;2.出現(xiàn)休克;3.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監(jiān)護治療。【重型/危重型早期預警指標】(一)成人有以下指標變化應警惕病情惡化低氧血癥或呼吸窘迫進行性加重;組織氧合指標(如指氧飽和度、氧合指數(shù))惡化或乳酸進行性升高;外周血淋巴細胞計數(shù)進行性降低或炎癥因子如白細胞介素6(IL-6)、CRP、鐵蛋白等進行性上升;D-二聚體等凝血功能相關指標明顯升高;胸部影像學顯示肺部病變明顯進展。(二)兒童有以下指標變化應警惕病情惡化:呼吸頻率增快;精神反應差、嗜睡;乳酸進行性升高;CRP、PCT、鐵蛋白等炎癥因子明顯升高;影像學顯示雙側或多肺葉浸潤、胸腔積液或短期內病變快速進展;有基礎疾?。ㄏ忍煨孕呐K病、支氣管肺發(fā)育不良、呼吸道畸形、異常血紅蛋白、重度營養(yǎng)不良等)、有免疫缺陷或低下(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和新生兒。上海市公共衛(wèi)生臨床中心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李鋒教授點評:普通感冒很常見,因為導致普通感冒的病原體很多,包括鼻病毒、腺病毒、冠狀病毒(大部分)等,更重要的是這些病毒在普通個體身上有一定程度的定植(共存),尤其是老年人、長期臥床、合并有呼吸道基礎疾病的人群。流感的病原體很明確,即流感病毒。盡管流感病毒分為4型,對人類有影響的主要是A型和B型,其中A型的致病力更強。A型和B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流感也分別被稱為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在甲型流感中,學界根據(jù)病毒的特定標志物對其進行亞型分類,血凝素(hemagglutinin,H)和神經氨酸酶(neuraminidase,N)最常用,民眾經常聽到的H3N2既是如此。在甲型流感中,有一類疾病容易引起概念混亂,即“禽流感”。禽流感指的是禽流感病毒在禽類中導致的流感樣疾?。ù蠹宜熘摹半u瘟”),由于該類病毒同樣也屬于甲型流感病毒,因此也使用HxNx進行亞型分類。一般情況下禽流感病毒并不直接影響人類,但是有些禽流感病毒亞型對人也會產生影響,引起人感染,稱為“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如前些年的H5N1、H7N9,這些病毒一旦感染人,病死率較普通人流感更高。流感被認為是傳染性疾病,它的基本特點之一就是要有流行病學史,即出現(xiàn)在流感季節(jié)。假如在非流感季節(jié),診斷流感的可能性就大幅下降了。新型冠狀病毒特指的是2019年新出現(xiàn)的冠狀病毒的一個亞型(SARS-CoV-2),由此病毒引發(fā)的疾病被稱為COVID-19,全稱應翻譯成“新型冠狀病毒病”而不是“新冠肺炎”,這告訴我們:1、只有這個亞型的冠狀病毒感染才能被認為是“新冠”,其它亞型的感染很可能只是普通感冒;2、盡管該病毒最早被人類認識時是因為其導致了“肺炎”,但是隨著疫情和病毒的演變,大家逐漸認識到“肺炎”只是病程中比較嚴重的一種形式,對于大多數(shù)人而言,遠沒到這種程度,目前大量出現(xiàn)的無癥狀感染者即是最好的說明。癥狀的出現(xiàn)提示了病毒對人體的侵犯,由于侵犯部位的不同,比如鼻、咽、喉等,也導致了不同的臨床表現(xiàn),比如流涕、咳嗽、咽痛、聲音嘶啞等。有些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發(fā)熱或者頭痛,但往往是自限性的,時間較短。無癥狀感染者提示的是一種人與微生物共存的狀態(tài),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病毒附著在口、鼻腔粘膜而對人體沒有傷害。這種共存的現(xiàn)象,不僅僅在于新冠,還有普通感冒和流感,甚至超越“病毒”的領域。在我們人體中,大量的微生物(遠不止病毒)定植在腸道、口、鼻腔,隨著微生物鑒定技術的發(fā)展,在下呼吸道也發(fā)現(xiàn)大量的微生物,最大的種類是真菌,而下呼吸道在傳統(tǒng)認知中被認為是“無菌”的。在個體與病毒共存的情況下,個體是否發(fā)病以及發(fā)病后病情的嚴重程度,取決于個體的免疫狀態(tài)以及病毒的致病能力。上述三種疾病都是如此,對于某一種特定基因型的病毒來說,比如奧密克戎,是否發(fā)病以及嚴重與否,人群中最大的變量是“個體的免疫狀態(tài)”。一旦感染或者發(fā)病,感冒、流感、新冠這三類疾病單從上述的臨床表現(xiàn)上,幾乎無法區(qū)分,一般也不推薦使用抗體檢測進行診斷,最終確診仍然要靠核酸。但是問題來了,對于絕大多數(shù)無癥狀感染者,或者一般情況良好的癥狀輕微的感染者,為什么一定要搞清楚病原體呢?參考文獻:[1]內科學/葛均波.徐永健主編.—8版本.—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2]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年版/《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修訂工作組主編.—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5[3]《哈里森感染病學英文第3版·中文第1版》[4]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202203/b74ade1ba4494583805a3d2e40093d88/files/ef09aa4070244620b010951b088b8a27.pdf[5]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202011/a943c67d55c74e589d23c81d65b5e221/files/a671529d4c7b428b88489f71212df083.pdf?
胡述提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12月09日492
0
2
-
新冠、流感、感冒的鑒別診斷?
隨著全國各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下簡稱新冠)疫情政策的調整,又恰逢即將進入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稱流感)流行的季節(jié),希望大家對新冠、流感及普通感冒有個簡單的認知,減少不必要的恐慌。一、普通感冒普通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最常見的社區(qū)獲得性感染,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很多,主要包括鼻病毒、冠狀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甚至是腸道病毒。普通感冒又稱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大家也俗稱它為“傷風”。上呼吸道感染多發(fā)于冬春季節(jié),多為散發(fā),且可在氣候突變時小規(guī)模流行,可反復發(fā)病。主要通過患者噴嚏和含有病毒的飛沫空氣傳播,或經污染的手和用具接觸傳播。臨床表現(xiàn):普通感冒通常疾病較急,主要表現(xiàn)為鼻部癥狀,如鼻塞、打噴嚏、流清水樣鼻涕,也可表現(xiàn)為咳嗽、咽干、咽癢或燒灼感甚至鼻后滴漏感。2~3天后鼻涕變稠,可伴咽痛、頭痛、流淚、味覺遲鈍、呼吸不暢、聲嘶等,有時可由于咽鼓管炎導致聽力減退。嚴重者有發(fā)熱、輕度畏寒和頭痛等。查體可見鼻腔黏膜充血、水腫、有分泌物,咽部可為輕度充血。實驗室檢查:血液檢查因多為病毒性感染,白細胞計數(shù)正常或偏低,伴淋巴細胞比例升高。繼發(fā)細菌感染者可見白細胞計數(shù)與中性粒細胞增多和核左移現(xiàn)象。并發(fā)癥:少數(shù)患者可并發(fā)急性鼻竇炎、中耳炎、氣管-支氣管炎。以咽炎為表現(xiàn)的上呼吸道感染,部分患者可繼發(fā)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風濕熱、腎小球腎炎等,少數(shù)患者可并發(fā)病毒性心肌炎,應予以警惕。診斷:根據(jù)鼻咽部癥狀特征,結合周圍血象和陰性的胸部X線檢查可做出臨床診斷。一般無需病因診斷,特殊情況下可進行細菌培養(yǎng)和病毒分離,或病毒血清學檢查等確定病原體。咽炎、扁桃體炎、中耳炎、鼻竇炎這些上呼吸感染未涉及下呼吸道氣管、支氣管、肺部,因此單純的上呼吸道感染胸部X線的影像診斷多為未見異常(下圖)。二、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節(jié)性流行,北方常在冬春季,而南方全年可以流行。流感主要通過打噴嚏和咳嗽等飛沫傳播,經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感染。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過上述途徑感染?;颊吆碗[性感染者是主要傳染源。從潛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傳染性,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續(xù)排毒3~7天,兒童、免疫功能受損及危重患者排毒時間可超過1周,人群普遍易感。臨床表現(xiàn):主要以發(fā)熱、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起病,體溫可達39~41℃,可有畏寒、寒戰(zhàn),多伴全身肌肉關節(jié)酸痛、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適,顏面潮紅,眼結膜充血等。部分患者癥狀輕微或無流感癥狀。感染乙型流感的兒童常以嘔吐、腹痛、腹瀉為主要表現(xiàn)。無并發(fā)癥者呈自限性,多于發(fā)病3~4天后發(fā)熱逐漸消退,全身癥狀好轉,但咳嗽、體力恢復常需較長時間。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外周血白細胞總數(shù)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癥病例淋巴細胞計數(shù)明顯降低。血生化可有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乳酸脫氫酶、肌酐等升高。少數(shù)病例肌酸激酶升高,部分病例出現(xiàn)低鉀血癥等電解質紊亂。休克病例血乳酸可升高。從動脈血氣分析來看,重癥患者可有氧分壓、血氧飽和度、氧合指數(shù)下降,酸堿失衡。腦脊液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受累者細胞數(shù)和蛋白可正?;蛏?,急性壞死性腦病典型表現(xiàn)為細胞數(shù)大致正常,蛋白增高。病毒核酸檢測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很高,且能區(qū)分病毒類型和亞型。目前主要包括實時熒光定量PCR和快速多PCR。影像學表現(xiàn)并發(fā)肺炎者影像學表現(xiàn)為肺內斑片狀浸潤影、間質性改變和大片實變(下圖)、磨玻璃影、多葉段滲出性病灶;進展迅速者可發(fā)展為雙肺彌漫的滲出性病變或實變,個別病例可見胸腔積液。并發(fā)癥:肺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流感病毒可侵犯下呼吸道,引起原發(fā)性病毒性肺炎,重癥流感患者容易合并細菌、真菌等其他病原體感染,嚴重者可出現(xiàn)ARDS。神經系統(tǒng)損傷:包括腦炎、腦膜炎、腦病、脊髓炎、吉蘭-巴雷綜合征(Guillain-Barresyndrome)等,其中急性壞死性腦病多見于兒童。心臟損傷:主要有心肌炎、心包炎??梢娂∷峒っ干撸碾妶D、心臟超聲等異常,嚴重者可出現(xiàn)心力衰竭。此外,感染流感病毒后,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臟病相關住院和死亡的風險明顯增加。肌炎和橫紋肌溶解:主要表現(xiàn)為肌痛、肌無力、血清肌酸激酶、肌紅蛋白升高和急性腎損傷等。膿毒性休克:主要表現(xiàn)為低血壓、組織灌注不足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等診斷:主要結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xiàn)和病原學檢查進行診斷。在流感流行季節(jié),即使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特別是有重癥流感高危因素或住院患者,仍需考慮流感可能,應行病原學檢測。在流感散發(fā)季節(jié),對疑似病毒性肺炎的住院患者,除檢測常見呼吸道病原體外,還需行流感病毒檢測。臨床診斷病例有流行病學史(發(fā)病前7天內在無有效個人防護的情況下與疑似或確診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觸,或屬于流感樣病例聚集發(fā)病者之一,或有明確傳染他人的證據(jù))和上述流感臨床表現(xiàn),且排除其他引起流感樣癥狀的疾病。確定診斷病例有上述流感臨床表現(xiàn),具有以下一種或以上病原學檢測結果陽性:①流感病毒核酸檢測陽性;②流感抗原檢測陽性;③流感病毒培養(yǎng)分離陽性;④急性期和恢復期雙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異性IgG抗體水平呈4倍或以上升高。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屬于β屬的冠狀病毒,與其他病毒一樣,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也會發(fā)生變異,某些變異會影響病毒生物學特性。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提出的“關切的變異株”(variantofconcern,VOC)有5個,分別為阿爾法(Alpha)、貝塔(Beta)、伽瑪(Gamma)、德爾塔(Delta)和奧密克戎(Omicron)。目前Omicron株感染病例已取代Delta株成為主要流行株?,F(xiàn)有證據(jù)顯示Omicron株傳播力強于Delta株,致病力有所減弱,我國境內常規(guī)使用的PCR檢測診斷準確性未受到影響,但可能降低了一些單克隆抗體藥物對其中和作用。流行病學:傳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在潛伏期即有傳染性,發(fā)病后5天內傳染性較強。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在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中經氣溶膠傳播。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后可獲得一定的免疫力。臨床表現(xiàn):潛伏期1~14天,多為3~7天。以發(fā)熱、干咳、乏力為主要表現(xiàn)。部分患者可以鼻塞、流涕、咽痛、嗅覺味覺減退或喪失、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為主要表現(xiàn)。重癥患者多在發(fā)病一周后出現(xiàn)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癥,嚴重者可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fā)熱。輕型患者可表現(xiàn)為低熱、輕微乏力、嗅覺及味覺障礙等,無肺炎表現(xiàn)。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后也可無明顯臨床癥狀。曾接種過疫苗者及感染Omicron株者以無癥狀及輕癥為主。有臨床癥狀者主要表現(xiàn)為中低度發(fā)熱、咽干、咽痛、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多數(shù)患者預后良好,少數(shù)患者病情危重,多見于老年人、有慢性基礎疾病者、晚期妊娠和圍產期女性、肥胖人群。兒童病例癥狀相對較輕,部分兒童及新生兒病例癥狀可不典型,表現(xiàn)為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或僅表現(xiàn)為反應差、呼吸急促。實驗室檢查:病原學檢查主要采用核酸擴增檢測方法,在鼻、口咽拭子、痰和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糞便等標本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核酸檢測會受到病程、標本采集、檢測過程、檢測試劑等因素的影響,為提高檢測準確性,應規(guī)范采集標本,標本采集后盡快送檢。血清學檢查包括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IgM抗體、IgG抗體陽性,發(fā)病1周內陽性率均較低。由于試劑本身陽性判斷值原因,或者體內存在干擾物質(類風濕因子、嗜異性抗體、補體、溶菌酶等),或者標本原因(標本溶血、標本被細菌污染、標本貯存時間過長、標本凝固不全等),抗體檢測可能會出現(xiàn)假陽性。一般不單獨以血清學檢測作為診斷依據(jù),需結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xiàn)和基礎疾病等情況進行綜合判斷。感染奧密克戎后,抗原多久能測出來?答:抗原檢測的速度更快,操作更便捷。但一般要等到病毒復制到較高水平、感染者排毒量較高時,抗原才可以檢測出來。在初期,即使感染者出現(xiàn)一些輕微癥狀,由于病毒載量低,抗原檢測未必顯示陽性。根據(jù)奧密克戎的潛伏期估算,一般感染后2至3天可以檢測出來。部分感染者尤其是無癥狀感染者,由于病毒載量持續(xù)較低等原因,可能要5天甚至更長時間后才能檢測出來。胸部影像學早期呈現(xiàn)多發(fā)小斑片影及間質改變,以肺外帶明顯。進而發(fā)展為雙肺多發(fā)磨玻璃影、浸潤影,嚴重者可出現(xiàn)肺實變,胸腔積液少見。多系統(tǒng)炎癥綜合征(MIS-C)時,心功能不全患者可見心影增大和肺水腫。診斷:診斷原則根據(jù)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等綜合分析,作出診斷。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為確診的首要標準。未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者,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抗體檢測可作為診斷的參考依據(jù)。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者和既往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者,原則上抗體不作為診斷依據(jù)。臨床分型:(一)輕型臨床癥狀輕微,影像學未見肺炎表現(xiàn);(二)普通型具有上述臨床表現(xiàn),影像學可見肺炎表現(xiàn);(三)重型成人符合下列任何一條:1.出現(xiàn)氣促,RR≥30次/分;2.靜息狀態(tài)下,吸空氣時指氧飽和度≤93%;3.動脈血氧分壓(PaO2)/吸氧濃度(FiO2)≤300mmHg;4.臨床癥狀進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學顯示24~48小時內病灶明顯進展>50%。兒童符合下列任何一條:1.持續(xù)高熱超過3天;2.出現(xiàn)氣促(<2月齡,RR≥60次/分;2~12月齡,RR≥50次/分;1~5歲,RR≥40次/分;>5歲,RR≥30次/分),除外發(fā)熱和哭鬧的影響;3.靜息狀態(tài)下,吸空氣時指氧飽和度≤93%;4.輔助呼吸(鼻翼扇動、三凹征);5.出現(xiàn)嗜睡、驚厥;6.拒食或喂養(yǎng)困難,有脫水征。(四)危重型符合以下情況之一者:1.出現(xiàn)呼吸衰竭,且需要機械通氣;2.出現(xiàn)休克;3.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監(jiān)護治療。重型/危重型早期預警指標:(一)成人有以下指標變化應警惕病情惡化:①低氧血癥或呼吸窘迫進行性加重;②組織氧合指標(如指氧飽和度、氧合指數(shù))惡化或乳酸進行性升高;③外周血淋巴細胞計數(shù)進行性降低或炎癥因子如白細胞介素6(IL-6)、CRP、鐵蛋白等進行性上升;④D-二聚體等凝血功能相關指標明顯升高;⑤胸部影像學顯示肺部病變明顯進展。(二)兒童有以下指標變化應警惕病情惡化:①呼吸頻率增快;②精神反應差、嗜睡;③乳酸進行性升高;④CRP、PCT、鐵蛋白等炎癥因子明顯升高;⑤影像學顯示雙側或多肺葉浸潤、胸腔積液或短期內病變快速進展;⑥有基礎疾病(先天性心臟病、支氣管肺發(fā)育不良、呼吸道畸形、異常血紅蛋白、重度營養(yǎng)不良等)、有免疫缺陷或低下(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和新生兒。
孫普增醫(yī)生:《好大夫》專號2022年12月08日717
0
2
-
醫(yī)生,我流感反復發(fā)燒六周以后就開始突發(fā)失眠,每到快睡著下一秒就清醒,反復長期發(fā)燒是否會燒壞神經中樞
孫元鋒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11月01日401
2
3
-
甲流和乙流有什么區(qū)別?
甲流全稱甲型流感,容易引起大規(guī)模爆發(fā)。甲型流感傳染性更強、癥狀重、發(fā)熱持續(xù)時間長、全身癥狀較重,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進展,來勢兇猛,可致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損傷等等,導致死亡。乙流全稱乙型流感,以小規(guī)?;蛘呱l(fā)為多見。乙型流感多數(shù)起病急驟,伴有畏寒、發(fā)熱表現(xiàn),體溫在數(shù)小時至24小時內升達高峰,往往還伴頭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減退等癥狀,但呼吸道癥狀較輕。
曹玉紅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10月28日1951
0
3
-
奧司他韋使用需注意這三點
黃劍峰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10月04日976
0
18
-
四價和三價流感疫苗都能約到, 要優(yōu)先選四價嗎
根據(jù)今年2月份WHO公布的北半球2022—2023流感季流感疫苗的病毒株建議,三價流感疫苗(雞胚培養(yǎng))包括H1N1、H3N2、Victoria三系,四價流感疫苗(雞胚培養(yǎng))包括H1N1、H3N2、Victoria、Yamagata四系。四價比三價多了一個乙型Y系,從理論上講,因為多了一種毒株,所以四價的保護范圍要大于三價。但是,疫苗的保護效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疫苗所含病毒株與當?shù)亓餍卸局曛g的匹配程度。我國流感流行趨勢主要以甲型流感為主,乙型流感中今年常見的是Victoria系與Washington系。只有當流行毒株中包含Yamagata系時,接種四價的性價比才能顯現(xiàn)出來。如果三價和四價都能約到,又不在意之間的差價,可以選擇接種四價,買個安心。如果四價約不到,接種三價也是一樣的,沒有必要為了等一個Yamagata而給更具流行趨勢的H1N1、H3N2、Victoria以可趁之機。
付朝杰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9月04日537
0
5
-
2022年有哪些流感疫苗可以打
根據(jù)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中檢院)每周生物制品批簽發(fā)公示信息,按照疫苗類型來分,2022年國內批準的流感疫苗主要為以下幾種:按技術路線來分,裂解疫苗和亞單位疫苗都屬于滅活疫苗。不過國內生產亞單位疫苗的只有中逸安科一家,且上市量很小,基本約不到,留給絕大多數(shù)家長選擇的是裂解疫苗和鼻噴型減毒活疫苗。按照年齡段來分,不同年齡段可選擇的流感疫苗種類有:劃重點:6個月以上才可以接種流感疫苗,3歲以上才可以用鼻噴型流感疫苗。接種完疫苗之后,要等2~4周免疫效果達到峰值,疫苗保護效力通常維持6~8個月。有些小寶寶是第一次接種疫苗,要接種兩劑,間隔4周。最好在流感病毒活躍之前接種流感疫苗,建議家長們規(guī)劃好時間,盡量在十月底之前完成疫苗接種。至于疫苗種類的選擇,家長們不用過于糾結,可以遵循兩個原則:1.四價可以約到,且經濟允許,可以優(yōu)先打四價,沒有四價的話打三價也可以,不要因為等四價耽誤了疫苗接種。2.對于3~17歲的孩子,如果孩子對打針存在抵抗情緒,不愿意配合,且經濟允許,可以選擇三價鼻噴疫苗。如果孩子可接受打針,注射疫苗的性價比更高。
付朝杰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9月04日1828
0
2
-
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可以同時接種嗎?
黃劍峰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8月27日180
0
3
-
流感疫苗保護期多久,什么時間注射保護力最佳?
通常接種流感疫苗2-4周后,可產生具有保護水平的抗體。接種流感疫苗后獲得的免疫力會隨時間衰減,衰減程度與人的年齡和身體狀況、疫苗抗原等因素有關,臨床試驗的證據(jù)提示,接種滅活流感疫苗對抗原類似毒株的保護作用可維持6-8個月。接種一年后血清抗體水平顯著降低,但部分毒株的保護作用持續(xù)時間可更長。建議只要本年度的流感疫苗開始供應,可盡早接種,盡量在當?shù)亓鞲辛餍屑厩巴瓿山臃N,尤其是孕婦等高風險人群。低齡兒童(9歲以下)首次接種流感疫苗應接種2劑(間隔≥4周),才能獲得最大程度的保護。
付朝杰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8月27日1276
0
0
-
國內上市的流感疫苗有哪幾種?
我國現(xiàn)已批準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價滅活疫苗、四價滅活疫苗和三價減毒活疫苗這幾類。四價滅活疫苗都是裂解疫苗,三價滅活疫苗里大多數(shù)品牌是裂解疫苗,還包括一種亞單位疫苗。亞單位疫苗是在流感裂解疫苗的基礎上選用新裂解工藝和純化技術制備的高純度流感疫苗,副作用更少一些。
付朝杰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8月27日1781
0
0
流感相關科普號

劉廣義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廣義 主任醫(yī)師
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
腎內科
4263粉絲26.7萬閱讀

王麗萍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麗萍 主任醫(yī)師
張家口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院區(qū)
內四科
40粉絲12.3萬閱讀

薛海虹醫(yī)生的科普號
薛海虹 主任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新華醫(yī)院
小兒內科
1.3萬粉絲12.4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