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惡性腦腫瘤的早起表現----局灶性癥狀
孫崇然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5月04日1131
0
0
-
嘔吐 惡性腦腫瘤的早期表現
孫崇然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5月03日1062
1
2
-
惡性腦腫瘤的早期癥狀----頭痛
孫崇然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5月03日1078
0
1
-
話說顱底腫瘤
一.什么是顱底腫瘤?顱底是一層特殊結構,向上托起顱腔里的腦組織,向下分隔眼眶、鼻竇鼻咽腔(圖1)。顱底腫瘤包括顱內顱底腫瘤、顱底骨腫瘤和顱外顱底腫瘤即累及顱底的各種頭頸部腫瘤。顱底溝通腫瘤指同時累及顱底內外結構的一組特殊顱底腫瘤。圖1,綠色部位為顱底,右上方為顱腔二.常見顱底腫瘤有哪些?(一)顱內顱底腫瘤1.垂體瘤,包括泌乳素型垂體腺瘤、生長激素型垂體腺瘤、無功能型垂體腺瘤等。2.顱底腦膜瘤,包括嗅溝腦膜瘤、鞍結節(jié)腦膜瘤、蝶骨嵴腦膜瘤、巖斜腦膜瘤、斜坡腦膜瘤、枕骨大孔區(qū)腦膜瘤等。3.神經鞘瘤,包括聽神經瘤、三叉神經鞘瘤等。4.顱咽管瘤(二)顱底骨腫瘤1.斜坡脊索瘤2.軟骨肉瘤和軟骨瘤(三)顱外顱底腫瘤1.嗅神經母細胞瘤2.累及顱底的頭頸部腫瘤,副鼻竇腫瘤、腮腺腫瘤、鼻咽血管瘤、鼻咽癌等。(四)顱底溝通腫瘤以上各種腫瘤同時累及顱底內外結構即形成顱底溝通腫瘤,它是一組特殊顱底腫瘤。三、顱底腫瘤如何就診治療?按照傳統(tǒng)就醫(yī)模式,顱內顱底腫瘤、顱底骨腫瘤到神經外科就診,顱外顱底腫瘤去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治療。而顱底溝通腫瘤受學科分科的限制,在單一學科就診往往得不到了徹底治療,容易殘留和復發(fā)。因此,需要多學科綜合治療。顱底腫瘤的治療原則是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手術前應對每例病人進行臨床評估,目的是確定診斷、確定腫瘤分期和制定治療方案。術前盡可能活檢明確病理學診斷,腫瘤累及頸內動脈者作球囊阻塞試驗評估腦血管代償功能,血管異常豐富的腫瘤如鼻咽血管瘤、副神經節(jié)瘤、腦膜瘤作術前栓塞,T3、T4期惡性腫瘤選擇術前誘導化療(靜脈化療、動脈化療)或放療,縮小腫瘤體積以便做到保器官手術或根治性手術。四、多學科顱底腫瘤診療模式顱底腫瘤,尤其是顱底內外溝通腫瘤的治療相當棘手,其外科治療涉及神經外科、眼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單一學科常常難以徹底切除;超過半數的顱底腫瘤是惡性的,還需要放療科、腫瘤內科等多個學科參與進行后續(xù)綜合治療方能取得理想效果。為此,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早在2006年就開始探索“顱底腫瘤多學科綜合治療模式”,2018年成立國內第一個“多學科顱底腫瘤中心”,即神經外科、頭頸外科三病房。在這里,每周二由神經外科、頭頸外科、腫瘤內科,腫瘤放射科、病理科醫(yī)生組成多學科團隊共同評估病人、共同討論制定治療方案;手術由多學科外科醫(yī)生共同完成,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密切配合,這樣既提高了顱底腫瘤的治療效果,又避免轉診和分期手術,大大減輕了患者因分期手術帶來的痛苦和經濟負擔。我院顱底腫瘤綜合治療優(yōu)勢明顯,臨床經驗豐富,據此神經外科萬經海教授和頭頸外科徐震綱教授聯合主編出版了國內第一部102萬字的大型專業(yè)參考書《顱底腫瘤外科學》(圖2)。
萬經海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4月10日2369
0
4
-
認識腦腫瘤,戰(zhàn)勝腦腫瘤
一、什么是腦腫瘤腦腫瘤或腦瘤是顱內腫瘤的統(tǒng)稱或俗稱。生長于顱內的腫瘤通稱為顱內腫瘤。腦腫瘤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段,其中以20—50歲人群最為多見。腦腫瘤包括來自大腦、小腦、腦干等腦組織內的腦內腫瘤和來自腦膜、神經、垂體等顱內、腦組織外腫瘤兩大類。常見的腦內腫瘤原生于腦實質的膠質瘤、淋巴瘤和由身體其他部位轉移至顱內的繼發(fā)性腦瘤即腦轉移瘤,大多數屬惡性腫瘤;常見的腦外腫瘤有腦膜瘤、神經鞘瘤、垂體瘤、顱咽管瘤等,大多數屬良性腫瘤。良性腦瘤生長緩慢,包膜較完整,不浸潤周圍組織,只是擠壓腦組織;惡性腦瘤生長較快,無包膜,界限不明顯,呈浸潤性生長,破壞腦組織。但是,無論良性或惡性腦腫瘤,擠壓或破壞正常腦組織,引起顱內壓升高,破壞神經功能,最終威脅人的生命。近年來,顱內腫瘤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很多腦腫瘤被發(fā)現已經很大了,即使是良性腫瘤手術也存在著巨大風險。因此,腦腫瘤的早發(fā)現、早治療顯得至關重要。要做到腦腫瘤的早診早治,就要熟悉腦腫瘤的常見臨床癥狀,尤其是那些容易忽視的早期癥狀。二、腦腫瘤常見癥狀腦腫瘤常見癥狀包括顱內壓增高癥狀和局灶性癥狀,當出現這些癥狀時應該盡快就醫(yī)檢查。⑴頭痛:頭痛是臨床上常見的癥狀之一,通常是指局限于頭顱上半部的疼痛,也常常伴有頭昏的癥狀。頭痛的原因繁多,大部分是神經性頭痛或血管性頭痛,其特點是反復發(fā)作的、間歇性的頭痛;間歇期可以完全正常。腦腫瘤引起顱內壓增高的頭痛只占很小的比例,其特點是緩慢加重的頭部脹痛和眼眶周圍疼痛,嚴重時常伴有嘔吐。當感覺頭痛、頭昏時,不應緊張,但絕不應大意。如果頭痛、頭暈癥狀持續(xù)存在或繼續(xù)加重,并能排除因其他疾患造成頭痛的情況下,我們建議盡早到醫(yī)院就診,行頭顱CT或MRI檢查,了解顱內情況,排查腦腫瘤的可能。⑵嘔吐:因腦腫瘤引起顱內壓增高時可出現嘔吐的癥狀,大多數會伴有頭痛。嘔吐常為噴射性反復發(fā)作,嘔吐后頭痛有暫時好轉。當發(fā)生頭痛、嘔吐并伴有意識狀態(tài)下降時,應高度懷疑腦腫瘤性或腦血管性疾病,必須盡快前往醫(yī)院尋求治療。⑶癲癇發(fā)作:民間也俗稱“羊角瘋”、“羊角風”、“抽風”等,是指腦神經元異常和過度放電所造成的臨床現象。其特征是突然發(fā)作和一過性癥狀,異常放電的神經元在大腦中的部位不同,癲癇發(fā)作的表現也有所不同,包括意識喪失、肢體抽動、精神異常、腹痛型癲癇、肢痛型癲癇、暈厥型癲癇或心血管性發(fā)作型癲癇發(fā)作等等。其中大部分的小兒癲癇患者常為發(fā)育異常所致,一般情況下應經神經內科或兒科診治。如果是原本無癲癇病史的成年患者,應高度警惕腦腫瘤,需要注意避免勞累,保證有氧環(huán)境,避免情緒波動,并立即于醫(yī)院就診。⑷一側肢體乏力:腦腫瘤引起的偏側肢體無力一般表現為進行性加重,常常合并有肢體痛、溫覺減退,病人多描述為一側肢體沉重、不聽使喚,有時候還有“踩棉花”樣感覺。一旦出現肢體無力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yī)。⑸語言障礙:包括運動性失語和感覺性失語,前者系優(yōu)勢半球額下回后部受損所致,表現為心里想表達卻無法說出來;后者系優(yōu)勢半球顳葉后部受損所致,表現為患者不能理解別人和自己說話的含義,或叫不出常用物品的名稱(如鑰匙、筷子等)。⑹行走不穩(wěn)與共濟失調:肢體無力或者主司平衡的小腦、前庭器官病變可引起行走不穩(wěn)癥狀。其中,因肢體無力引發(fā)的行走不穩(wěn)以上已有描述。而累及小腦或前庭器官的腫瘤引起的行走不穩(wěn)表現為頭部眩暈感,閉目加重,行走直線困難,小腦病變的某些患者會出現自發(fā)性眼球震顫、言語異常、肢體控制力下降等癥狀,且活動后可伴有惡心嘔吐感,類似于“暈車”、“坐船”的感覺。三、腦腫瘤容易忽視和誤診的癥狀腦腫瘤還有一些容易被忽視或誤診的癥狀,認識這些癥狀有助于早期發(fā)現腦腫瘤,具體介紹如下。⑴嗅覺障礙與幻嗅:嗅覺喪失是最容易忽視的。大部分嗅覺喪失是因鼻部疾病如感冒引起的,是可逆的。腦腫瘤引起的嗅覺障礙一般表現為持續(xù)的、不可逆的嗅覺減退或喪失;時間長了可以伴有頭痛或性格改變、記憶力減退等神經系統(tǒng)癥狀?;眯崾窃谀涿畹那闆r下聞到怪味道。在大腦顳葉有個稱為海馬鉤回的地方是嗅覺中樞。它發(fā)生了病變,尤其是腫瘤,就會產生幻嗅。一旦出現幻嗅要及時就醫(yī)檢查。⑵視力障礙:腦腫瘤可以引起視力障礙,包括視力下降、視野缺損和復視。視力下降癥狀主要表現為短期內視力明顯下降或視力下降進行性加重,可雙側對稱,亦可偏側發(fā)生。視野缺損主要表現為視物時某方向“看不清”或“看不見”,一些患者甚至會出現行走過程中誤撞。復視是看東西出現重影,可以是向某一個方向注視時更明顯,系支配眼球運動的神經功能障礙所致。當出現視力障礙、排除一些眼科疾病因素后,都應該到神經外科或神經內科診治,謹防誤診、漏診。⑶聽力下降:聽神經瘤是引起聽力下降最常見的腦腫瘤。聽力下降往往是單側的,常常是先出現耳鳴,然后再出現耳聾,可以伴有頭暈和行走不穩(wěn)感。如果單側聽力下降伴有同側面部麻木、共濟失調就應該高度重視了。⑷吞咽困難、飲水嗆咳:一些顱底腫瘤會引起此類癥狀。如果這些癥狀越來越重,不要認為只是嗓子的問題,需要及時就醫(yī)診治。⑸性與生育功能障礙:性與生育功能受性腺調控,而性腺的上司是下丘腦和腦垂體。所以,下丘腦、腦垂體本身或附近腫瘤就會引起性與生育功能障礙,女性表現為月經不調、閉經、不育、非哺乳期溢乳;男性表現為陽痿、不育;兒童表現為性早熟、性發(fā)育遲緩等等。這些癥狀最容易被誤診,因為一方面,很多人覺得難以啟齒,不及時就醫(yī)或不到正規(guī)大醫(yī)院或??漆t(yī)院就醫(yī);另一方面,很多患者甚至個別醫(yī)務人員也沒有把這些癥狀和腦腫瘤聯系起來。所以,如果出現這些癥狀,男科和婦產科診治效果不好或伴有視力障礙者應該高度警惕腦腫瘤可能,及時到神經外科就診。⑹記憶力下降、性格改變:這是老年人常見癥狀,常常被認為是大腦衰老的必然結果。多表現為反應遲鈍,生活懶散,近記憶力減退,甚至喪失,嚴重時喪失自知力及判斷力,亦可表現為脾氣暴躁,易激動或欣快。四、如何早診早治、遠離腦腫瘤要想做到腦腫瘤的早診早治,就要認識腦腫瘤,熟悉腦腫瘤的常見和不常見的癥狀,當出現上述癥狀時就及時去醫(yī)院進行詳細檢查。目前,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檢查能發(fā)現小至0.5cm的早期腦腫瘤。早期腦腫瘤可以選擇的治療方式很多,如無創(chuàng)的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都可以取得較好的治療結果;一旦發(fā)現晚期腦腫瘤,尤其是惡性腫瘤,治療效果就比較差了。
萬經海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4月10日3078
1
3
-
腦腫瘤患者在手術后是否需要放療?
腦腫瘤在臨床上并不少見,由于腫瘤生長于人體的中樞,一旦出現異??赡苡绊懮窠?、腦組織等,表現出多種癥狀,很多患者痛苦不堪。臨床中,如果患者被診斷為腦腫瘤,神經外科醫(yī)生一般建議患者做手術切除腫瘤,防止腫瘤再生長導致癥狀的不斷加重。但是,很多時候腦腫瘤患者即便做完手術,還是需要做放化療。對于很多女性而言,放化療時期頭發(fā)掉光帶來的心理壓力一點也不比腫瘤本身帶來的壓力小。 很多患者在做完手術醫(yī)生給出放化療建議時都會詢問一個類似的問題:醫(yī)生,為什么要做放化療呢?不是已經做過手術了嗎? 唐都醫(yī)院趙天智教授介紹:希望患者了解,手術是盡可能的全部切除腫瘤,但不能保障所有腫瘤全部切除,也不能保證腫瘤不會再生長,所以放化療是為了進一步治療,通過手術+放化療的方式盡可能減小腫瘤帶來的不良影響。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腦腫瘤患者都需要做放化療。當患者出現以下任何一種情況時,在手術切除腫瘤以后還需要做放化療。 腫瘤病理診斷及手術類型 低級別的腫瘤、良性腫瘤多數可以完整切除,不需要放療和化療。但高級別的腫瘤、惡性的腦腫瘤與腦組織往往邊界不清,手術往往難以全部切除,因此需要放療與化療控制腫瘤生長情況。 一般來說如果手術中能夠全部切除腫瘤,術后多數時候沒有必要做放化療,但是如果是惡性腫瘤,比如腦膠質瘤,手術難以全切,手術后必須通過放化療進一步處理腫瘤。 如果腫瘤生長于重要的腦功能區(qū),那腦腫瘤切除的時候不僅僅要考慮切除腫瘤的問題,還需保護功能區(qū)腦組織不受到影響,會影響腫瘤切除的計劃,一般做次全切,術后進行相應放化療。 患者的身體狀況 如果患者需要做放化療,那么患者的身體條件一定要能夠支持相應的治療,如果患者身體狀況不好,那么放化療是不可以做的。 總的來說,腦腫瘤患者是否需要做放化療,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手術是否全切了腫瘤,如果做了完整的腫瘤切除,多數時候不需要放化療,但是如果沒能全切,多數需要進行放化療做進一步治療,除非患者身體難以耐受放化療。
趙天智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4月09日2570
0
0
-
腦腫瘤一般會有哪些癥狀?
張發(fā)兵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3月21日1646
0
6
-
鼻前顱底腫瘤怎么治
鼻前顱底腫瘤一般是指腫瘤貫穿鼻與前顱底。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前顱窩腫瘤向下侵及鼻竇,另外一種是鼻腔鼻竇腫瘤侵蝕前顱底進入顱內。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對于鼻前顱窩底的腫瘤,強調盡可能的通過手術方法來進行全切,這往往需要耳鼻喉科醫(yī)生和神經外科醫(yī)生共同協(xié)作來完成。在腫瘤切除之后,要進行牢靠的硬腦膜修補,以防止腦脊液鼻漏。以往經典的手術是顱面開放性手術,雖然這種手術視野開闊,便于全切腫瘤,但遺留面部巨大傷口瘢痕,甚至面部毀形。近些年隨著內鏡顱底外科的飛速發(fā)展,多數鼻前顱底腫瘤可以在內鏡下獲得全切,并可進行多層硬腦膜重建。這種經鼻內鏡拓展手術,既避免了面部切口,保住了面部外形,有縮短了住院時間。已經成為治療鼻顱底腫瘤的主流術式。
陳愛平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3月02日1201
0
0
-
關于顱腦腫瘤手術風險問題
關于顱腦腫瘤手術風險和成功率問題這個問題回答起來比較困難,也是患者及其家屬最關心的。手術成功率問題手術成功率對于個體來說既有意義,也無意義。因為對于個體來說,要么闖過去,要么闖不過去。打個比方,聽神經瘤死亡率1%左右,總有某個患者就是那發(fā)生死亡的1%。同樣,有的腫瘤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死亡率99.9%,如果手術闖過去了,就是那幸運的0.1%,但不手術,肯定是100%死亡。就這么個道理。絕大多數顱腦腫瘤的年發(fā)生率在個人身上發(fā)生的幾率是10萬分之幾,概率很低,某個患者患了顱腦腫瘤,那他就是那10萬人中不幸的幾個。任何人改變不了這個事實。醫(yī)生只能告訴你手術對于病情來說,利大于弊。以及手術最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任何醫(yī)生都不能給你百分之百的保證。就像你乘坐汽車一樣,再經驗豐富的駕駛員也不能保證你路上沒有意外發(fā)生,只能告訴你大多數安全到達目的地。不同部位不同性質的腫瘤,手術風險及難度系數不一樣。即使是同樣部位的同樣性質的腫瘤,其難度系數也不一樣。顱底腫瘤手術多數風險很高,死殘率高于一般顱腦腫瘤。比如巖斜坡腦膜瘤、顱咽管瘤、松果體區(qū)腫瘤。愿意接收治療的醫(yī)生都希望病人好,但總有看不好的病,醫(yī)生只能盡最大努力,永遠不能保證治療效果。(只有江湖騙子包你100%)影響手術風險的因素較多。主要因素:一.、疾病本身,也就是腫瘤本身是決定因素,包括腫瘤位置、血供、大小、質地軟硬、形態(tài)、是否侵犯包繞周圍重要血管或神經,腫瘤類型等。1.腫瘤生長的位置是決定手術風險的最主要因素,腫瘤大小并不是最主要因素。這個很好理解,四肢體表長個小包塊與腹腔內長個小包塊相比。打個比方,平地挑50斤擔子和空手在懸崖絕壁行走,肯定是空手在懸崖絕壁行走風險大,可以想象!顱底復雜手術不少都是在懸崖絕壁行走,比如顱咽管瘤、巖斜坡腦膜瘤、松果體區(qū)腫瘤等。再經驗豐富的醫(yī)生也不能保證每次都成功。2.腫瘤是否侵犯包繞周圍重要血管或神經是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如果重要的過路血管神經被包繞侵犯了,切除腫瘤本身的操作就會損傷這個血管或神經,導致不同程度的并發(fā)癥,甚至危及生命。3.腫瘤質地腫瘤軟,有的像爛泥或者豆腐腦一樣,可以很輕松的從重要神經血管旁邊用吸引器吸走,神經血管無任何損傷。反之,如果腫瘤像擦字的橡皮泥一樣堅韌,少數腫瘤可像石頭一樣堅硬,同時又粘連血管神經,則切除起來非常困難,容易發(fā)生神經血管損傷。腫瘤質地在術前的CT和磁共振上只能預判,但無法準確判斷,只有術中才能準確知道。二、病人本身因素1.年齡。老年人尤其是70歲,80歲以上的,有的家屬說病人平時身體很好,但請注意,年齡大的可以睡一覺第二天早晨就發(fā)現沒有氣了,這是自然規(guī)律。再好的汽車,用了20年,30年有突然壞的時候。2.合并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等,這些是高危因素,血管老化明顯,不手術,就是在平時,隨時都可以發(fā)生心梗、或腦梗、腦溢血等死亡3.抽煙飲酒,尤其是長期或者大量吸煙或飲酒的。這些患者血管老化明顯。有的家屬說,病人已經戒除煙酒多年了,沒影響了。舉個例子,大家就知道了。兩根同樣質量的塑料自來水管,一根放在露天風吹日曬10年,再拿回室內使用個2年,和另外一根一直在室內使用12年的塑料自來水管相比,顯然前面經過風吹日曬的水管老化明顯,容易破裂或堵塞。三、手術醫(yī)生因素這是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同樣難度的手術,經驗豐富、技術高超的醫(yī)生處理,風險會降低,但永遠不能保證百分之百。任何一個正規(guī)醫(yī)院的手術醫(yī)生,都希望手術完美成功。就像所有的學生參加考試一樣,都想考好。遇到題目難的試卷,都想考好,但能考到好的成績的人就少了,有的試卷,可能沒有一個人能考到100分,甚至沒有一個人能及格。正如有的復雜腫瘤,沒有一個醫(yī)生能夠保證不出并發(fā)癥,甚至沒有一個醫(yī)生能保證把命保住,盡管都盡最大努力了。手術風險可以簡要的概括為闖三關:麻醉關、手術關、術后關麻醉關:主要是與麻醉相關的各種風險?,F在很多過去不能做的手術之所以能做,沒有麻醉保駕護航是絕對不可能的。麻醉的藥物、各種操作如氣管插管,深靜脈穿刺等都是有風險的。極少數患者手術還未開始,就可以因麻醉藥物反應而心跳驟??赡?。這就是個體差異,而其他人使用常規(guī)的麻醉藥和劑量沒有問題。這是醫(yī)護都不希望發(fā)生的。手術關:顱腦手術非常精細,絕大多數在顯微鏡下操作,手術中各種操作可能涉及到重要的血管神經,可能發(fā)生損傷或出血,特別是意外的血管破裂出血,容易發(fā)生死殘。腦內出血不同于腹腔出血,因為腦出血會把腦組織(正如:豆腐腦可以反映腦組織的嬌嫩)壓迫碎裂損傷,損傷不可逆。腹腔的臟器如腸管一般出血不可能直接壓迫導致壞死的。尤其是高血壓、糖尿病、嗜好煙酒、高血脂、高尿酸患者、老年人血管脆性大,發(fā)生出血的概率遠高于正常人。術后關:主要是出血關,水腫關、感染關、腦脊液漏關。出血關:為什么術后還可能出血?因素比較多。腫瘤切除后有個創(chuàng)面,這個創(chuàng)面很多情況下就是泡在腦脊液里的,沒有任何壓迫出血的物質,也無法壓迫出血,因不少創(chuàng)面本身就是重要的神經血管或腦組織,不能壓。腫瘤切除后,其內部原先受壓的血管隨著心跳搏動開放,血液量增加,血管壁可能經受不住壓力而遲發(fā)破裂??梢韵胂笠幌?,一塊豆腐里的石塊,你把石塊取出來,周圍的豆腐會發(fā)生什么改變。豆腐里沒有血管,而腦組織中有血管。越大的腫瘤,創(chuàng)面越大,腫瘤周圍腦組織受壓越厲害,其內的血管受壓也越厲害,如果再加上高血壓、糖尿病等,血管條件更差。打個比方,一個被重物壓在下面的老化的塑料自來水管,把壓迫的重物搬走后,這個水管隨時有破裂的危險,不僅是在搬走的一瞬間。有時病變切除后,特別是巨大腫瘤切除后,由于顱內壓力降低,在非手術區(qū)域發(fā)生遠隔血腫,無法預測和預防,完全看患者運氣。水腫關:因手術操作、顱內病變性質等原因,術后發(fā)生腦水腫幾乎是必然的,程度不一。打個比方,皮膚長個癤腫,癤腫周圍肯定腫。這就是病變性質決定的。腦水腫主要在術后3-7天,不是手術后立即腫,一般2周內。大家應該有個體會,四肢外傷后腫最厲害都不是在當天。腫瘤越大,影響的血管越多越重要,術后越容易腫。這是必然過程,醫(yī)生需要通過使用消腫的藥物如甘露醇,白蛋白、維持血鈉等手段幫助度過水腫關,但有時候還不行,需要去掉顱骨,增加代償水腫的空間。舉個例子:地震墻倒了把人的大腿壓在下面,把壓迫大腿的重物去除,這個救出來的大腿肯定腫,腫的程度與傷的程度,受壓時間長短有關,有時還不一定能保住這條腿,需要截肢。因此說,水腫的發(fā)生幾乎是必然的,可輕可重,只有少數情況下不發(fā)生水腫。腫瘤越大,位置越深,越靠近腦中央,越容易發(fā)生術后水腫。感染關:顱腦腫瘤尤其是顱底手術,術后容易發(fā)生感染發(fā)熱。原因在于手術時間長,暴露在空氣中,不可避免有細菌進入(盡管手術室空氣已經經過特殊處理過濾了大量細菌)。腦組織自身抗感染的能力弱于四肢肌肉組織。另外顱底手術為了暴露腫瘤,常常必須要打開顱底的骨質內的氣房,氣房與耳鼻口都是相通的,氣房內有大量細菌,另外,這些氣房開放,增加腦脊液漏的機會,細菌會順著漏液的部位進入顱內,因此顱底手術感染發(fā)生率要遠高于非顱底部位的手術(比如頭頂部位開顱)。病人會出現發(fā)熱、頭痛、食欲下降,精神萎靡。感染一般通過腰池引流和抗生素升級,絕大多數可以控制,最終治愈。腰池引流是局麻下在病床邊即可操作,從腰部背后置入一根細的引流管到腰池(腰池與腦部的腦脊液相通)每天引出感染的臟東西(可能含有細菌、手術時切除腫瘤等操作后的碎屑少許滲血等),腦脊液每天產生約500ml,不斷產生的,等于是腦內浸泡洗刷作用,洗刷后的“臟的”液體經腰部引出,顱內感染就逐漸被控制了。腰池引流必須保持通暢,相對勻速,每小時5-10ml,每天約150-250ml,少數情況下可以每小時15ml。一般10-14天腰池引流可以拔除。腦脊液漏關:前面已經說過腦脊液漏的原因,顱底手術為了暴露腫瘤,常常必須要打開顱底的骨質內的氣房,氣房與耳鼻口都是相通的,術中醫(yī)生會想盡辦法用患者自身的組織如肌肉等去修補,但修補后必須要等修補處疤痕修復才可能密不透水,因為腦脊液是清水樣的液體。就像你家里修水管漏水一樣,誰都不能保證一次成功,而且顱內還不是那么容易修補的,修補部位的血管神經等妨礙了修補操作。腦脊液漏則會導致顱內感染,因此醫(yī)生會想法設法盡力避免腦脊液漏,但有時仍然難以避免。腦積水:少數患者在術后可以發(fā)生腦積水,有急性的,有慢性的。前者見于腫瘤位置靠近腦室系統(tǒng)的患者,后者多見于老年、有高血壓、糖尿病、術后有感染的患者。(關于腦積水及其治療請查看我網站內文章)腦積水的診斷與治療http://bdsjw.cn/station/zhuanjiaguandian/xiachengyu_3550149123.htm腦積水的腦室腹腔分流術常見問題介紹http://bdsjw.cn/station/zhuanjiaguandian/xiachengyu_3614264766.htm
夏成雨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2月20日11177
31
77
-
大腦在長腫瘤?這些癥狀是腦瘤發(fā)出的早期信號
臨床上,神經外科醫(yī)生或腫瘤科醫(yī)生也遇到過不少一聽說顱腦腫瘤就被恐懼擊垮、放棄治療的患者。實際上顱腦腫瘤和身體其他部位的腫瘤性疾病一樣,也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不是所有的腦腫瘤都是惡性,所以顱腦腫瘤并非絕癥,作為患者及家屬要學會正確面對,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積極治療。 腦瘤的分類 有資料統(tǒng)計,顱腦腫瘤的發(fā)病率是萬分之一,它的發(fā)病原因現在還不十分清楚,而且這種病任何年齡都有可能得上,隨年齡的增長患病的幾率也在增加,但是30-40歲之間的人發(fā)病率最高。 腦瘤可以劃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腫瘤兩大類:原發(fā)性顱內腫瘤發(fā)生于腦組織、腦膜、腦神經、垂體、血管及殘余胚胎組織等;繼發(fā)性腫瘤則是指身體其他部位惡性腫瘤轉移或侵入顱內的。 腦膠質腫瘤惡性腫瘤 小于30歲和大于60歲的人群發(fā)病率較高。I級膠質瘤多可治愈。II級以上膠質瘤治療難度較大,需要手術、化療、放療等綜合治療。 腦膜瘤 也是顱腦中的主要腫瘤。多數為良性,也有部分腫瘤可以生長活躍或為惡性。 垂體瘤良性腫瘤 大中城市檢出率較高。多表現為女性不孕、溢乳,男性可有性功能障礙等。如果腫瘤較大,可壓迫視神經,影響視力和視野,常有患者因視力下降就診于眼科,最終發(fā)現顱腦中腫瘤。 腦轉移瘤惡性腫瘤 為身體其他部位腫瘤播散至腦中。目前,主張采取綜合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和化療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顱內淋巴瘤惡性腫瘤 與機體免疫力低下有關。以往歐美國家發(fā)病率較高,近年來,我國發(fā)病率也在不斷上升。 …… 良性腫瘤包括腦膜瘤、垂體瘤以及神經鞘瘤等。良性腫瘤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病情發(fā)展大多很緩慢。很多患者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腦子里有個腫瘤,相當多的患者是在因為其他原因或常規(guī)體檢時發(fā)現問題。 惡性腫瘤則以膠質瘤居多,膠質瘤分類繁多,最嚴重的就是膠質母細胞瘤。預后和腫瘤惡性程度及采取的治療措施密切相關,短至幾個月,長到幾年、甚至十幾年都有。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革新、發(fā)展,腫瘤患者的生存期明顯延長,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即使是惡性度最高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有一部分患者經過手術及術后放化療等綜合措施可以生存5年以上。 猝不及防的腦腫瘤往往會 發(fā)出一些信號 通常我們會覺得腦腫瘤離我們非常遙遠,生活中很少有人真的能夠重視腦腫瘤的危害,可是狡猾的腦腫瘤偏偏就是在人們最猝不及防的時候向我們襲來,那腦腫瘤晚期到底會出現哪些癥狀,而且容易被忽略呢? 01 頭痛 大部分顱腦腫瘤的前兆是頭痛。這種頭痛常常是晨起時出現,活動后不減輕,而且頭痛程度日漸加重。 02 幻嗅 經常聞到一些難聞的氣味,如濃烈刺鼻的藥物氣味、腐敗尸體的氣味,如果只是長時間、單單的聞到一種氣味,那就很有可能是顱腦顳葉腫瘤。 03 性格或精神改變 如果長時間出現興奮、煩躁、欣快、抑郁等情緒,要注意檢查顱腦額葉的腫瘤。 04 言語障礙 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言語障礙,比如聽不懂話,說不出話,那很有可能是腦瘤在大腦語言中樞區(qū)域的表現。 05 視力或視野異常 這很有可能是腦瘤壓迫視覺傳導通路的表現。另外,腦瘤導致顱內壓升高時,會使眼靜脈回流不暢,也會導致眼底水腫,視力下降。 06 耳鳴或耳聾 如果是單側耳鳴,則需要警惕聽神經瘤或聽神經區(qū)域腦瘤。 07 偏側感覺異常 如果半身頭面感覺異常,比如麻木、疼痛等,應該警惕腦瘤壓迫到了三叉神經傳導通路;如果一側肢體痛,應該考慮到對側腦瘤的可能。 08 肢體無力 如果突然出現一側肢體無力,或發(fā)生抽搐,應當警惕對側大腦半球運動區(qū)或延髓以上的腦干腫瘤。 09 醉酒步態(tài) 如果出現踉蹌或醉酒步態(tài),走路不穩(wěn),應該警惕小腦腫瘤。
王拓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1月23日1560
0
0
顱底腫瘤相關科普號

高鵬醫(yī)生的科普號
高鵬 副主任醫(yī)師
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神經外科
1376粉絲7351閱讀

孫崇然醫(yī)生的科普號
孫崇然 主任醫(yī)師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
神經外科
425粉絲19.8萬閱讀

李賓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賓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新華醫(yī)院
神經外科
589粉絲24.4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夏成雨 主任醫(yī)師廣醫(yī)一院 神經外科
腦膜瘤 131票
垂體瘤 61票
腦腫瘤 37票
擅長:腦膜瘤(尤其巖斜部、矢狀竇旁腦膜瘤)、膠質瘤、垂體瘤、聽神經瘤、頸靜脈孔區(qū)腫瘤、腦轉移瘤;煙霧病搭橋、頸動脈狹窄,膽脂瘤(表皮樣囊腫)其他各種顱腦腫瘤 各種顱底腫瘤(鞍結節(jié)、蝶骨嵴腦膜瘤、嗅溝腦膜瘤、枕骨大孔區(qū)腦膜瘤、鞍區(qū)顱咽管瘤、海綿竇區(qū)三叉神經鞘瘤) -
推薦熱度4.6夏海堅 主任醫(yī)師重醫(yī)大附一院 神經外科
腦膜瘤 48票
聽神經瘤 46票
腦腫瘤 42票
擅長:顱腦疾病的個體化微創(chuàng)治療:1.聽神經瘤;2.腦膜瘤;3.三叉神經鞘瘤;4.膽脂瘤;5.血管母細胞瘤;6.室管膜瘤;7.髓母細胞瘤;8.膠質瘤;9.顱腦損傷;10.腦積水等。 -
推薦熱度4.4王林 主任醫(yī)師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 神經外科
腦膜瘤 94票
煙霧病 39票
聽神經瘤 30票
擅長:專攻復雜腦血管病和腦腫瘤的顯微(微創(chuàng))手術,包括:腦膜瘤、聽神經瘤、動脈瘤、煙霧病、動靜脈畸形、膠質瘤、顱底腫瘤(三叉神經鞘瘤、頸靜脈孔區(qū)腫瘤、巖斜區(qū)腫瘤、顱咽管瘤、垂體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