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慶華副主任醫(yī)師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yī)院 神經外科 一.面肌痙攣概述:主要以一側面部肌肉陣發(fā)性的不自主的抽搐為特點,多局限于單側,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緩慢進展的周圍神經疾病。在情緒激動或緊張時癥狀又會進一步加重,但是查體無其他神經系統(tǒng)病變。盡管該疾病是良性疾病,但由于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部分患者甚至出現焦慮抑郁,因而需要及時對患者進行診斷治療。二.疾病類型根據發(fā)病順序不同,面肌痙攣可分為典型和非典型兩種。 典型面肌痙攣是指痙攣癥狀從眼瞼開始,并逐漸向下發(fā)展累及面頰部表情肌等下部面肌;而非典型面肌痙攣 是指痙攣從下部面肌開始,并逐漸向上發(fā)展最后累及眼瞼及額肌。臨床上非典型面肌痙攣較少,絕大多數都是典型面肌痙攣。三.病因包括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類。原發(fā)性多數由微血管壓迫引起,是由神經根出腦干區(qū)(REZ)受搏動性血管長期慢性刺激壓迫,造成神經局部脫髓鞘,神經纖維接觸傳導及神經沖動“短路”,面神經過度興奮所致。繼發(fā)性一般有腫瘤、炎癥、多發(fā)硬化等四.臨床表現原發(fā)性面肌痙攣多數在中年后發(fā)病,女性較多。病程初期多為一側眼輪匝肌陣發(fā)性不自主的抽搐,逐漸緩慢擴展至一側面部的其他面肌(口輪匝肌和面部表情?。瑖乐卣呱踔量衫奂巴瑐鹊念i闊肌,以口角肌肉的抽搐最為明顯。抽搐的程度輕重不等,為陣發(fā)性、快速、不規(guī)律的抽搐。初起抽搐較輕,持續(xù)僅幾秒,以后逐漸處長可灰數分鐘或更長,而間歇時間逐漸縮短,抽搐逐漸頻繁加重。嚴重者呈強直性,致同側眼不能睜開,口角向同側歪斜,無法說話,常因疲倦、精神緊張、自主運動而加劇。一次抽搐短則數秒,長至十余分鐘,間歇期長短不定,入眠后多數抽搐停止。雙側面肌痙攣者甚少見。若有,往往是兩側先后起病,多一側抽搐停止后,另一側再發(fā)作,而且抽搐一側輕另一側輕重。少數病人于抽搐時伴有面部輕度疼痛,個別病例可伴有同側頭痛、耳鳴。五.相關檢查 面肌痙攣的診斷主要根據病史及面肌陣發(fā)性抽動特點,神經系統(tǒng)無其他陽性體征輔助檢查包括電生理檢查和影像學檢查,電生理檢查多數能監(jiān)測到異常肌反應時,影像學檢查包括CT和MR,查找可能導致面肌痙攣的顱內病變。六.治療方法1.口服藥物治療包括卡馬西平、奧卡西平以及安定等。其中,卡馬西平成人最高劑量不應超過每天1200mg。常用于發(fā)病初期患者、無法耐受手術或者拒絕手術者;有時也作為術后癥狀不能緩解者的輔助治療。對于臨床癥狀輕、藥物療效顯著,并且無藥物不良反應的患者可長期應用。不良反應肝腎功能損害、頭暈、嗜睡、白細胞減少、共濟失調、震顫等,其中應用卡馬西平治療有發(fā)生剝脫性皮炎的風險,嚴重的剝脫性皮炎可危及生命,一旦發(fā)生應即刻停藥并就診。 2.肉毒素治療 肉毒素治療的機制是運用肉毒素阻斷神經肌肉的傳遞,降低面肌痙攣的程度。常用藥物為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肉毒素治療適用范圍主要應用于不能耐受手術、拒絕手術、手術失敗或術后復發(fā)、口服藥物治療無效或藥物過敏的成年患者。90%以上的患者對初次注射肉毒素有效,1次注射后痙攣癥狀完全緩解及明顯改善的時間大多集中在3-6個月。肉毒素代謝后癥狀復發(fā),需重復注射。隨著病程延長及注射次數的增多,療效逐漸減退。因此,肉毒素注射射不可能作為長期治療面肌痙攣的措施。 肉毒素治療不良反應 少數患者可出現面癱、眼球干澀、復視、吞咽困難等,多在3-8周內自然恢復。反復注射肉毒素患者將會出現永久性的眼瞼無力、鼻唇溝變淺、口角歪斜、面部僵硬等體征。3.手術治療 微血管減壓術是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的手術方法,指在顯微鏡下將壓迫血管與面神經根部出腦干處墊開,這是國內外廣泛應用的治療面肌痙攣的方法。主要適用范圍包括 手術意愿強烈的原發(fā)性面肌痙攣患者 應用藥物或肉毒素治療療效差或無效的原發(fā)性面肌痙攣患者 癥狀較為嚴重的原發(fā)性面肌痙攣患者手術并發(fā)癥:可能面癱、聽力障礙、腦脊液漏等,發(fā)生率并不高,而且一旦發(fā)生后絕大多數可以在3個月到半年內逐漸恢復。七:預后該病預后良好,大部分患者都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其中口服藥物治療和肉毒素注射治療均無法徹底治療,需要長期用藥。微血管減壓術是治療效果最好,能徹底治愈的手術方法,總體有效率大于95%。八.日常生活管理注意保暖,避免面部著涼,清淡飲食;注意鍛煉;禁煙酒;避免勞累、情緒激動或緊張。如果患者有高血壓病,需要控制好血壓。動脈硬化患者,可以適當服用軟化血管的藥物,這些都有利于減輕面肌痙攣的癥狀。2021年03月07日
971
0
0
-
姜海濤主任醫(yī)師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神經外科 左眼跳財,右眼跳災?可能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出現這樣的眨眼、眼皮跳,實在是一件常事,大家也沒太當回事,可如果您的眼皮不停的跳,問題可不小??赡芑忌狭艘环N疾病,叫面肌痙攣。其實,嘴角不由自主的抽搐;眼皮跳動;嘴角不自覺歪斜;都有可能是面肌痙攣。那到底什么是面肌痙攣?這種疾病到底有沒有辦法治療呢?面肌痙攣大多數人都是一側面部抽搐,個別人會出現雙側面部抽搐,有些還會連動到嘴角,嚴重的連帶頸部,而且這種抽動在情緒激動、精神緊張,或者疲憊時會更重,這個病通常發(fā)病于中年后,女性發(fā)病率高于男性。大部分的眼皮的跳動,可能是因為休息不夠、用眼疲勞、精神緊張或是外界的刺激所致,大部分人可在短期內自行消失,但是,如果間接性眼皮跳超過三個月,或者隨著時間推進,不僅僅是眼皮跳,嘴角,面部肌肉也跟著開始抽動,這就可能是面肌痙攣了。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面肌痙攣的發(fā)生?①血管壓迫:面神經出腦干區(qū)域存在血管的壓迫所致。大多數患者都是這種原因所致。②非血管壓迫因素:像肉芽腫、腫瘤、囊腫的壓迫。③炎癥:面神經的炎癥所致。我們的大腦里有很多的神經,血管如果搭在不同的神經上是不是會產生不同的疾病呢?面肌痙攣是血管搭在了面神經上,如果血管搭在了三叉神經上就產生三叉神經痛,舌咽神經會產生舌咽神經痛。在醫(yī)學高度發(fā)達的今天,面肌痙攣的手術成功率越來越高,手術并發(fā)癥越來越少。除術者的手術技術外,應用先進的設備保障手術療效避免并發(fā)癥發(fā)生,就是術前相關各影像學檢查和術中電生理監(jiān)測。2021年03月04日
865
0
1
-
李紅偉主任醫(yī)師 鄭大一附院 神經外科 專家簡介:李紅偉,博士,美國哈佛大學神經腫瘤學博士后,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yī)師。從事神經外科20年,擅長膠質瘤,深入了解膠質瘤發(fā)病機制并個體化治療,明顯延長患者生存期。對顱底腫瘤全切率達95%以上,術后并發(fā)癥低。在全省率先開展了顱內外搭橋手術治療煙霧病,現已全省第一,國內領先。對顱頸交界區(qū)畸形及脊髓空洞擅長。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其他各類基金多項,多種治療手段與國際接軌。擅長:煙霧病顱內外血管搭橋術,頸內動脈狹窄及閉塞(搭橋及內膜剝脫),膠質瘤,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顱底腫瘤,動脈瘤,脊髓脊柱疾?。ōh(huán)枕畸形,齒狀突脫位,脊髓空洞)。去年,網絡上流行著一個“歪嘴戰(zhàn)神”的詞語。但是,歪嘴的不一定是戰(zhàn)神,更有可能是面肌痙攣。本文收集了一些面肌痙攣患者比較關心的問題并做出了解答,一起來看看吧!問題一:面積痙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有哪些癥狀?面肌痙攣的病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腦血管對面神經根部的長期壓迫;其他的一些原因可能有外傷、腫瘤等等。面肌痙攣早期的癥狀表現為眼瞼不受控制地跳動(也就是俗話說的“眼皮跳”)、隨著疾病的進展,會出現一側面部肌肉陣發(fā)性、節(jié)律性抽出、痙攣或強直。這些情況在情緒激動或緊張時會加重。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口角歪斜、耳鳴等癥狀。問題二:是不是眼皮跳就意味著得了面肌痙攣?眼皮跳,絕大多數情況是因為太過勞累,沒有休息好,一般休息好了就不會出現了。所以,如果您偶爾出現眼皮跳,不必緊張,也不需要特別的治療。如果休息好后癥狀沒有緩解,還是建議您及時就醫(yī)。問題三:面肌痙攣有哪些治療方法?1、藥物治療:治療面肌痙攣的常用藥物有:卡馬西平、氯硝西泮、巴氯芬等。2、注射肉毒素:大家應該聽說過注射肉毒素來消除皺紋的消息,這也是同樣的機制:運用肉毒素阻斷神經肌肉的傳遞。但是肉毒素注射治療的效果只能維持3-6個月,因此需要反復注射治療。反復注射后可能導致不可逆的面癱、肌萎縮,甚至面部變形。3、手術治療: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手術方法為面神經微血管減壓術。我們之前說到,絕大多數的面肌痙攣都是由于腦血管壓迫面神經引起的,而面神經微血管減壓術就是在血管和面神經之間防止一塊減壓棉墊,這樣就可以減輕腦血管對面神經的壓迫了。問題四:面肌痙攣治療前要做哪些檢查?診斷面肌痙攣一般需要做核磁的頭顱平掃和MRA。這兩種檢查對應面肌痙攣的兩種病因。頭顱平掃是檢查有無顱內占位,簡單來說就是檢查是不是有瘤子壓迫了面神經;而MRA是檢查是不是有血管壓迫了面神經。問題五:面肌痙攣可以根治嗎?上面提到的面神經微血管減壓術,就是一種能根治面肌痙攣的方法。其原理是:在顯微鏡下,將壓迫面神經的血管推開,并在神經與血管之間墊入減壓棉片,使血管不接觸到面神經,從而解除血管對面神經的壓迫,使面肌抽搐癥狀得到緩解。問題六:面肌痙攣的治療療效如何?微血管減壓術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治療原發(fā)性面肌痙攣的首選方法,術后有效率達98%左右,復發(fā)率很低。問題七:面神經微血管減壓術安全嗎?有哪些后遺癥?該手術的安全系數較高,絕大多數患者術后可以恢復如正常人,只有極少數的患者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面癱、耳鳴、聽力減退、感染、出血等并發(fā)癥。手術所用的墊片材質為Teflon棉,不會被人體吸收。問題八:手術后萬一復發(fā)了怎么辦?要注意的是,有些患者,因為面神經被壓迫的時間較長導致變性,即使減壓后仍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正常,所以會出現延遲恢復的現象(一般會延遲3~5個月)。所以,手術后痙攣仍沒有停止,并不一定是手術無效或者復發(fā)。但是,手術后很長時間后(半年)痙攣還是沒有停止,則需考慮進一步的治療??梢赃x擇再次手術減壓,若患者不愿再次手術則可選肉毒素注射治療。2021年03月01日
1297
0
3
-
2021年02月21日
1729
0
3
-
姜海濤主任醫(yī)師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神經外科 面肌痙攣的發(fā)作受到情緒,睡眠,飲食等方面的影響。面肌痙攣指面神經所支配的肌肉發(fā)作性無痛性陣攣性收縮,常始于眼輪匝肌隨即波及到口輪匝肌,幾個月至幾年內逐漸加重。嚴重者整個面肌及同側頸闊肌均可發(fā)生痙攣,眼輪匝肌嚴重痙攣時使眼睛不能睜開。安靜時減輕,情緒緊張、疲勞激動時加重,睡眠時消失。發(fā)作時,病人半側面肌強勁地、陣發(fā)性抽搐,眼瞼緊閉,口角歪斜,抽搐時間短則數秒,長則10余分鐘。從而嚴重影響正常生活。有時可和三叉神經痛同時發(fā)作。晚期患側面肌無力萎縮,舌前2/3味覺可能喪失。面肌痙攣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的。原發(fā)性的面肌痙攣可以表現為靜止時,也出現面部的抽搐病癥。而繼發(fā)性的面肌痙攣,多發(fā)生于面癱的不完全康復的后遺癥。因此,對待這種病情,一定要去正規(guī)的神經外科醫(yī)院,接受治療。面肌痙攣臨床癥狀分級1級:患者癥狀輕微,相應外界刺激時會輕微眨眼、面部抽動;2級:患者自發(fā)、不自主的出現面部輕度抽搐,不伴有功能障礙;3級:患者出現單側面部痙攣,同時伴有輕度的功能障礙;4級:患者出現嚴重的面部抽搐,同時伴有功能影響,甚至如由于長時間持續(xù)的面部抽搐,患者無法睜眼,不能正常生活、工作。一般來說,面肌痙攣這個疾病會越來越嚴重,所以不要報僥幸心理,希望以后能夠好轉。如果覺得面抽困擾您的工作生活,還是早日決定手術,目前的技術發(fā)展越來越高,這個手術也是越來越安全。面肌痙攣的主要特點:一側面部,間斷性的抽搐,或伴有耳鳴、聽力下降。抽搐多是從眼周開始,逐漸擴散到口周直至整個臉部。姜海濤教授提醒:患者病情發(fā)展至2-3級,藥物控制較差,需要考慮手術治療,顯微血管減壓手術后可以達到立竿見影、徹底根治的目的,同時保護患者面部神經功能不受損。2021年02月20日
799
0
0
-
王景副主任醫(yī)師 空軍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 功能神經外科 面肌痙攣經的患病年齡逐漸趨向年輕人,面肌痙攣患者越來越趨于年輕化。通常面肌痙攣患者發(fā)病沒有疼痛感覺,初期患者在不影響正常生活的情況下多不予以治療,隨著癥狀加重不治療面肌痙攣會有哪些后遺癥:1、面肌痙攣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原發(fā)型面肌痙攣,一種是面癱后遺癥產生的面肌痙攣。兩種類型可以從癥狀表現上區(qū)分出來。原發(fā)型的面肌痙攣,在靜止狀態(tài)下也可發(fā)生,痙攣數分鐘后緩解,不受控制;面癱后遺癥產生的面肌痙攣,只在做眨眼、抬眉等動作產生。2、面肌痙攣指面神經所支配的肌肉發(fā)作性無痛性陣攣性收縮,常始于眼輪匝肌隨即波及到口輪匝肌,幾個月至幾年內逐漸加重。嚴重者整個面肌及同側頸闊肌均可發(fā)生痙攣,眼輪匝肌嚴重痙攣時使眼睛不能睜開。安靜時減輕,情緒緊張、疲勞激動時加重,睡眠時消失。3、面肌痙攣患者由于面神經傳導受到某種壓迫發(fā)生病理性干擾導致疾病的發(fā)生,大部分的面肌痙攣患者是血管交叉壓迫神經,如小腦后下動脈、小腦前下動脈、椎神經動脈壓迫等情況,偶爾也會由于動脈瘤、動靜脈畸形或腦瘤等面神經根部的壓迫引起面肌痙攣發(fā)作。4、極少部分的面肌痙攣患者因為外傷或外科手術后出現患側面肌痙攣。由于面神經的恢復過程中與其他腦神經出現短路,所以當其他神經興奮時也會出現一側面部肌肉抽動的現象。面肌痙攣的治療方法:1、藥物治療:常見藥物治療為卡馬西平和苯妥英鈉:卡馬西平:服藥24h~48h后即有鎮(zhèn)痛效果??R西平止痛迅速,只是起到暫時控制和緩解病痛的作用,長期使用藥物可能會有一定的副作用,會出現眩暈、乏力等現象,同時會對肝腎、 骨髓的正常功造成一定的影響。苯妥英鈉:別名大倫丁,此藥起效慢,控 制病情較穩(wěn)定,但是藥物起不到徹底治愈的效果。2、手術治療:顯微血管減壓術,一般引起此病的大部分原因是顱內血管壓迫神經導致,可通過顯微血管減壓術找到壓迫面神經根部的血管后將其游離,在血管與神經之間墊入Teflon棉團,在消除引起面肌痙攣的病因后面肌痙攣會立即或逐步停止。顯微血管減壓術已成為治療面肌痙攣的首選方法,治愈率在95%以上。2021年02月20日
928
0
0
-
楊濤副主任醫(yī)師 黃河中心醫(yī)院 神經外科 1、臉部抽動 如果有面部肌肉痙攣的問題,抽搐的時間可能會有幾秒,長的甚至會有十多分鐘的痙攣,間歇時間的長短屬于千篇一律,并且患者心里會感覺到煩躁,沒有辦法繼續(xù)學習和工作,對身心健康也是一種影響,在睡眠的時候抽搐也就會停止 2、單側抽動 雙側肌痙攣的少見,若有,常是雙側先后起病,多一側在停止抽搐后,另一側再發(fā)作,且抽搐的一側比另一側重,雙側同時發(fā)作,同時抽搐的人無報告。 3、面部疼痛 有一部分的患者在抽搐的時候還會有疼痛的情況發(fā)生,并且還可能是同側的頭疼問題,耳朵也會出現耳鳴的情況。 4、口角抽動 發(fā)病初期,多為一側眼輪匝肌陣發(fā)性不自主抽搐,會逐漸擴張到另一側的面部肌肉,并且嘴巴邊的肌肉也會有抽搐的情況,這種情況比較容易引起注意,嚴重的人可能還會對頸闊肌造成影響,但是額肌的影響比較少。 5、抽動程度 痙攣的嚴重程度不同,有陣發(fā)性,快速性,無規(guī)律性。初發(fā)性抽搐較輕,持續(xù)僅幾秒鐘,之后可逐漸延長至數分鐘或更長,而間歇期則逐漸縮短,抽搐頻繁加劇。 6、強直性 患有強直性面肌痙攣的病人,會出現疲勞,同側口角歪斜,不能說話,情緒緊張,同側眼睛不能睜開等癥狀。在靜默或睡眠期間,癥狀減輕或消失,一旦情緒激動,癥狀又再次加重。2021年02月19日
710
0
0
-
王景副主任醫(yī)師 空軍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 功能神經外科 面肌痙攣是指一側或雙側面部肌肉 (眼輪匝肌、表情肌、口輪匝?。?反復發(fā)作的陣發(fā)性、不自主的抽搐,在情緒激動或緊張時加重,嚴重時可出現睜眼困難、口角歪斜以及耳內抽動樣雜音。面肌痙攣包括典型面肌痙攣和非典型面肌痙攣兩種,典型面肌痙攣是指痙攣癥狀從眼瞼開始,并逐漸向下發(fā)展累及面頰部表情肌等下部面肌,而非典型面肌痙攣是指痙攣從下部面肌開始,并逐漸向上發(fā)展最后累及眼瞼及額肌。臨床上非典型面肌痙攣較少,絕大多數都是典型面肌痙攣。面肌痙攣好發(fā)于中老年,女性略多于男性,但發(fā)病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面肌痙攣雖然大多位于一側,但雙側面肌痙攣也并非罕見。面肌痙攣診斷與鑒別診斷面肌痙攣的診斷主要依賴于特征性的臨床表現。對于缺乏特征性臨床表現的病人需要借助輔助檢查予以明確,包括電生理檢查、影像學檢查、卡馬西平治療試驗。面肌痙攣的鑒別診斷面肌痙攣需要與雙側眼瞼痙攣、梅杰綜合征、咬肌痙攣、面癱后遺癥等面部肌張力障礙性疾病進行鑒別。雙側眼瞼痙攣:表現為雙側眼瞼反復發(fā)作的不自主閉眼,往往雙側眼瞼同時起病,病人常表現睜眼困難和眼淚減少,隨著病程延長,癥狀始終局限于雙側眼瞼。梅杰綜合征:病人常常以雙側眼瞼反復發(fā)作的不自主閉眼起病,但隨著病程延長,會逐漸出現眼裂以下面肌的不自主抽動,表現為雙側面部不自主的異常動作,而且隨著病情加重,肌肉痙攣的范圍會逐漸向下擴大,甚至累及頸部、四肢和軀干的肌肉。咬肌痙攣:為單側或雙側咀嚼肌的痙攣,病人可出現不同程度的上下頜咬合障礙、磨牙和張口困難,三叉神經運動支病變是可能的原因之一。面肌痙攣術前影像學評估面肌痙攣病人在接受微血管減壓(MVD)手術之前必須進行影像學評估,最好選擇MRI檢查,MRI檢查的意義在于明確可能導致面肌痙攣的顱內病變,如腫瘤、腦血管畸形(AVM)、顱底畸形等,MRI檢查的重要意義還在于明確與面神經存在解剖接觸的血管,甚至顯示出血管的類別、粗細以及對面神經的壓迫程度。但必須指出的是,MRI檢查顯示的血管并不一定是真正的責任血管,需要再次檢查病人的面肌痙攣診斷是否確切,必要時應參考電生理學評估結果。面肌痙攣治療面肌痙攣治療的常用藥物包括卡馬西平 (得理多)、奧卡西平以及安定等 。其中,卡馬西平成人最高劑量不應超過1200mg/d。備選藥物為苯妥英鈉、氯硝安定、巴氯芬、托吡酯、加巴噴丁及氟哌啶醇等。顯微血管減壓手術治療面肌痙攣醫(yī)院及科室應具備的條件:醫(yī)院應具備獨立的神經外科建制;具備開展顯微外科手術的設備(顯微鏡)及器械;CT及MRI,有條件的單位應配備神經電生理監(jiān)測的設備及人員;應由掌握嫻熟顯微手術技術的神經外科專家完成。手術適應證:原發(fā)性面肌痙攣診斷明確,經頭顱CT或MRI排除繼發(fā)性病變;面肌痙攣癥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病人手術意愿強烈;應用藥物或肉毒素治療的病人,如果出現療效差、無效、藥物過敏或毒副作用時應積極手術。2021年02月18日
805
0
0
-
2021年02月16日
1254
0
1
-
2021年02月11日
1165
0
5
面肌痙攣相關科普號

宮安靜醫(yī)生的科普號
宮安靜 主任醫(yī)師
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
神經外科
94粉絲7224閱讀

倪兵醫(yī)生的科普號
倪兵 副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
功能神經外科
1349粉絲38萬閱讀

袁一飛醫(yī)生的科普號
袁一飛 副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yī)院
眼科
2.5萬粉絲61.1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