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傷口為什么要涂藥膏?你知道的可能都是錯的
看了這個題目,有些朋友可能會以為:“傷口是不是不應該用藥膏?敞著晾干最好!”比如下面這段我在網上問診時和患者的對話:有這個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其實不上藥是錯誤的,傷口需要使用藥膏。為什么傷口需要用藥膏?換句話說:藥膏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很多人對此是有誤解的。今天我給您專業(yè)地解釋一下。很多醫(yī)生會這么解釋,藥膏有兩個作用:促進生長和抗感染。通俗地講就是:長皮和消炎。說的沒有錯,但遺漏了重點。藥膏最主要的角色是“溶劑”,也就是用來引流滲出液,把傷口上滲出來的水引導出來,是一個“中介”。這么說還是很難懂??!舉個例子您就明白了。藥膏就像我們洗澡時使用的香皂一樣。香皂起什么作用呢?廣告上說:潤膚、抗菌。這些都是噱頭、賣點,不是香皂真正的作用。回想一下:您買香皂的時候,可能滿懷希望,真的用下來,也只不過如此,沒有哪塊香皂是給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因為香皂的主要作用是一種溶劑,被揉搓后打出泡沫,皮膚上的油脂和污垢溶解于其中,再被水流一起沖走,起到清潔皮膚的效果。香皂是油脂和污垢的溶劑,其他的成分只是點綴而已。我們祖輩用一塊齷里齷齪的臭肥皂,不也把下一代洗的干干凈凈,沒看哪個后代是渾身的爛瘡。香皂就是一種溶劑、一個“中介”。藥膏是什么東西的溶劑呢?藥膏是創(chuàng)面滲出液的溶劑!用了藥膏以后,能幫助滲出的液體更快更充分地排出來。那么問題來了!一、為什么滲出液要靠藥膏作為溶劑呢?自己風干不行嗎?不行!請看圖可以看到傷口表面干痂覆蓋,周圍紅腫明顯,底下還有膿液從邊緣漏出來。這是感染了!那么干痂是怎么形成的呢?大部分都是滲出液風干后留下的固體物質。有人認為:結痂是好事啊,痂皮一掉,傷口就好了。真的是如此嗎?您說的這種情況只適合于比較淺的傷口。對于比較深的傷口,一旦表面結痂,下面再滲出的液體就捂在里面出不來了,等到過幾天終于破出來的時候,就是膿液。還有一些面積比較大的傷口,滲出液根本來不及風干,甚至會流淌下來,那么感染的風險就更高了。所以醫(yī)生需要使用紗布吸收滲液,即使?jié)B出液再多,通過一層一層地加厚紗布,也能及時吸收。二、那么只包紗布不行嗎?紗布也吸水,為啥需要藥膏這個溶劑呢?多一個中介有啥用?相似的疑問,房產交易咱繞過中介不行嗎?可以,但是會有問題!什么問題呢?還是看圖說話!仔細看,這些紗布看似蓋住了傷口,但其是并沒有充分接觸創(chuàng)面。表面起起伏伏、高高低低,像堆放的桌椅,看著嚴嚴實實,其實真正接觸地面的面積并不大。顯微鏡下的圖像是這樣的:如果紗布無法真正接觸傷口,又怎么能把水懸空吸起來呢?所以,我們需要膏狀的藥物作為溶劑和中介,讓紗布嚴絲合縫地接觸到創(chuàng)面的每一處,幫助紗布充分吸水。光用紗布的話,對滲出液的引流是不充分的,還容易粘連傷口。這就是為什么燙傷藥膏都是油油的、黏黏的,看著就想吐的那種性狀。一是為了充分接觸創(chuàng)面,只有足夠軟,才能貼合的好;二是為了保濕,傷口表面干掉了以后,就無法溶解滲出液了。保濕還有兩個很重要的好處:一是防止黏連,紗布干了以后會粘在傷口上,換藥時撕下來的感覺,只要經歷一次,就永遠不會忘記。二是濕潤環(huán)境傷口不會因為干燥而引起疼痛。所以您如果不想受疼痛之苦的話,最好還是上點藥膏吧。說心里話,我也希望那么不幸受傷的朋友們不上藥膏就能好。倒不是我有悲天憫地的菩薩心腸,因為這樣您也省事兒,我也省心。一說要上藥,您也焦慮,我也煩躁。“上什么藥?不上藥行不行?藥哪里買?不想去醫(yī)院怎么辦?網上訂了藥,不能及時送到怎么辦?光上藥不包扎行不行?買不到紗布怎么辦?怎么包扎?包幾層紗布?傷口晚上晾著白天包行不行?”一大串的問題會接踵而至……我能猜中開頭,卻猜不中這個結局。Tony老師再厲害,要他在網上教會客人理發(fā),還是會讓他很崩潰的吧。Eason陳醫(yī)生也是一樣的……總結一下:傷口涂藥膏的作用是作為溶劑來引流滲出的液體,藥膏是創(chuàng)面滲出液和紗布之間的中介。長皮、消炎、止痛是次要的效果。傷口上了藥膏,最好配合紗布包扎,一天一次。如果只上藥膏不包扎,就要一天涂多次,確保藥膏濕潤,才能起到引流的作用。藥膏一旦干了以后,會形成薄膜,只能起到一定的物理保護膜的作用,沒有辦法幫助引流滲出液,更不可能抗感染和促進生長。涂藥膏要趁早,干痂形成以后再涂,效果就差很多,因為很難滲透進去了。下面容易積膿,導致感染。
陳鄭禮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3月29日5481
0
4
-
燒傷
彭銀波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3月24日243
0
0
-
燒傷的止痛治療
燒傷(burns)太常見,在美國,每年大約有1百萬個被燙傷的患者。燒傷,在陜西話里也叫燙傷。一旦被燒傷,止痛治療最迫切!是藥三分毒,在我這個老醫(yī)師的眼里,能不吃藥當然就不吃藥了。如果不得不吃藥,那就吃對乙酰氨基酚、或塞來昔布、或阿片了。不過除了阿片,我不覺得其它藥物真的沒有多大作用,不過,這幾種藥物我都沒有吃過,也不能過多發(fā)表意見。下面請看美國的止痛推薦,不一定都對的:降溫在移除任何衣物、戒指、非粘附性碎片后,燒傷傷口可以用室溫或冷卻的自來水來冷卻,以提供一些疼痛的緩解。使用流動的冷水或靜水處理傷口,直到疼痛減輕,但不應使用超過5分鐘,以避免傷口被過度浸泡。或者,可以用濕的紗布或毛巾覆蓋傷口,這樣可以在不浸泡傷口的情況下減輕疼痛,并且可以在傷口上保持長達30分鐘的時間,直到換上新的敷料。應避免直接使用冰塊或冰水,因為這樣會增加疼痛和燒傷的深度。使用冷卻至12°C左右的水或鹽水浸泡的紗布,是一種有效的降溫方法。在臨床上,這可以通過混合一部分冷凍生理鹽水和一部分室溫生理鹽水來實現。病人,特別是小孩子,在被冷卻的燒傷面積占全身表面積超過10%以上時,應仔細監(jiān)測體溫是否降低。止痛對于小面積燒傷,對乙酰氨基酚和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單獨或與阿片類藥物聯合使用通常足以鎮(zhèn)痛。最初,應全天候使用止痛藥,在更換紗布和增加身體活動之前給予額外的補充藥物。受傷后幾天內,將燒傷的下肢和上肢的高度升高在心臟水平以上時,可減輕肢體的疼痛和腫脹。一旦灼痛持續(xù),用冷水浸泡的紗布敷在傷口上接近30分鐘是一種減輕疼痛的合適方法。一旦傷口開始出現了上皮化,治療疼痛的需求通常會明顯下降。但是,如果急救藥物不充足,鎮(zhèn)痛的需求實際上會增加。燒傷較大的或近期持續(xù)灼痛的患者可能會出現明顯的疼痛,并且可能需要靜脈輸注阿片類藥物進行初始鎮(zhèn)痛。親身體會昨天被燙傷了。立即用水龍頭的水沖洗,企圖止痛。之后,只要停止沖洗,即刻就會出現鉆心的疼痛。繼而拿來冰塊放進杯中的水里,再把手指頭浸在里面,疼痛即可緩解。再后來,拿來冰袋,直接把燙傷的中指放在冰袋上。過了一個小時,還是疼痛,涂抹了牙膏,也不見絲毫的緩解。只能繼續(xù)拿來冰袋冰敷被燙傷的中指指腹。中間有過幾次停止冰敷,但是疼痛會再次襲來。大概冰敷了超過10個小時的時間,漸漸進入了夢鄉(xiāng)。本來是打算在睡覺前口服思諾思一粒,渴望盡快入睡,后來不知是困倦了,還是疼痛逐漸緩解了,反正是睡著了。早上一覺醒來,未再感覺到疼痛了。這次燙傷應該是這一輩子里第3次有記憶的燙傷。第1次應該是很小的時候,饅頭蒸熟了,我向自己的正前方推開鍋蓋,結果,右側手腕部被騰起的蒸氣給結結實實燙了個正著。那真的是鉆心的疼痛啊。一整晚沒有睡著。那時候應該是冬天,家人們也沒有處理燙傷的常識。第二天再看時,右側手腕部生出了明顯的水泡??偨Y,小的淺表的燒傷,止痛很關鍵。我的經驗是,如果表皮沒有破損,盡可以用冰水來緩解疼痛。只要熬過十幾個小時,疼痛應該就自然緩解了。這次我就是堅持用冰袋,沒吃止疼藥,熬過去了。人生在世,其實每個人都是醫(yī)師。也許當你親身經歷過病痛,你才能真正理解患者的不易。
魏社鵬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3月21日2182
0
1
-
什么是脂肪液化傷口不愈合
脂肪液化是手術傷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別是切口處脂肪較多并采用電刀手術時,其發(fā)生機制可能是由于電刀所產生的高溫造成皮下脂肪組織的淺表燒傷及部分脂肪細胞因熱損傷發(fā)生變性, 同時脂肪組織內毛細血管由于凝固作用而栓塞, 使本身血運較差的肥厚脂肪組織血液供應進一步發(fā)生障礙, 術后脂肪組織發(fā)生無菌性壞死, 形成較多滲液, 影響切口愈合。診斷原則尚無統(tǒng)一標準,一般認為具有以下表現者應診斷為切口脂肪液化。(1)多發(fā)生在術后5~7d,大部分病人除訴切口有較多滲液外,無其它自覺癥狀;部分病人于常規(guī)檢查切口時發(fā)現敷料上有黃色滲液,按壓切口皮下有較多滲液。(2)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組織游離,滲液中可見飄浮的脂肪滴。(3)切口無紅腫及壓痛,切口邊緣及皮下組織無壞死征象。(4)滲出液涂片鏡檢可見大量脂肪滴,連續(xù)3次培養(yǎng)無細菌生長。發(fā)生的原因推測切口脂肪液化與體型肥胖,并與術中是否使用高頻電刀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有一定的關系。其發(fā)生機制可能是由于電刀所產生的高溫造成皮下脂肪組織的淺表性燒傷及部分脂肪細胞因熱損傷發(fā)生變性,同時脂肪組織內毛細血管由于熱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運較差的肥厚脂肪組織血液供應進一步發(fā)生障礙,術后脂肪組織發(fā)生無菌性壞死,形成較多滲液,影響切口愈合。另外,切口暴露時間較長,在機械作用如擠壓、鉗夾等刺激下很易發(fā)生氧化分解反應,引起無菌性炎癥反應,使脂肪組織發(fā)生液化。處理原則應根據切口愈合情況及滲液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若滲液較少,切口僅部分愈合不良,只需剪去1~2根縫線,內置以鹽水紗條引流,通過換藥就可使切口順利愈合,不要輕易敞開全部切口,以免延長切口愈合時間,增加病人住院時間,從而加重病人的經濟負擔。若滲液較多,切口不愈合,應及時敞開切口,充分引流并以慶大霉素鹽水紗布濕敷,待肉芽組織新鮮后及時行Ⅱ期縫合,以縮短愈合時間。治療以2% 甲硝唑注射液沖洗后,填塞康復新液紗布條引流,再覆蓋無菌紗布,以膠布固定即可,每日1次。直至切口肉芽組織長滿后行Ⅱ期縫合,在治療期間口服或靜滴抗生素預防感染。康復新液為美洲大蠊干燥蟲體的提取物,內含多元醇、黏糖氨酸、黏氨酸和多種氨基酸,可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及血管新生,具有修復潰瘍創(chuàng)面、使創(chuàng)面迅速愈合的功效,有效緩解疼痛癥狀,改善微循環(huán)。同時能有效激活創(chuàng)面的免疫、活性細胞,抑菌消炎,通過抑制蛋白質及RNA的合成,達到抑菌抗感染的目的,使局部炎性反應輕、滲出力強的特點。預防除精細操作、仔細止血、縫合時不留死腔外,作者認為以下處理措施有利于減少術后脂肪液化的發(fā)生。(1)慎用電刀。對于肥胖病人需用電刀時,應將電刀的強度調到以恰好能切割組織為佳,切勿圖快以高強度電流切割組織。同時應盡量縮短電刀與脂肪組織接觸的時間并避免反復切割組織,以免造成大量脂肪組織破壞。(2)以大量生理鹽水沖洗切口,將已壞死脂肪組織沖洗掉,減少術后壞死組織的量。(3)縫合時應將皮下組織全層縫合,不留死腔。打結時,動作應輕柔以免切割脂肪組織造成死腔形成。若皮下脂肪組織過厚,估計有脂肪液化的可能,應置橡皮片于皮下引流壞死物和滲液,24~48h后拔除。(4)對于肥胖病人,術后以紅外線照射切口,保持切口的干燥有利于預防切口脂肪液化的形成。
張濤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3月21日3692
0
0
-
創(chuàng)面經久不愈的原因及治療策略
在臨床工作中,各類創(chuàng)傷術后繼發(fā)感染,傷口裂開或植皮壞死等原因所形成的感染傷口,有時創(chuàng)面較大,深層組織外露較多,因此傷口長期不能愈合,以至于持續(xù)發(fā)生肌腱、肌肉等軟組織和骨組織的壞死。影響關節(jié)的僵硬,周圍大量的瘢痕化增生,影響患肢(指)功能。今天小編為大家總結一下近年來臨床工作中對創(chuàng)面持久不愈合的一點個人見解。 一傷口不愈合的原因 1、引流不通暢,不徹底。由于感染較為深在,因而不能將膿液或壞死的組織很好的排出,形成慢性感染;有時急性炎癥反復發(fā)作,周圍區(qū)域軟組織?;植垦貉h(huán)受限,使傷口長期不易愈合。 2、異物存留。一些創(chuàng)傷機制例如:爆炸傷,機器傷等,傷口局部常有大量異物存在。雖然手術進行了清創(chuàng)處理,但仍有遺留異物的可能。一旦發(fā)生感染,感染物在未排出之前,傷口很難愈合。手術過程中的結扎線或內固定物等,也會發(fā)生類似情況。 3、死骨形成。感染傷口內有死骨形成,在死骨未排出以前,實際上是一種異物存留。勢必會影響傷口的愈合。 4、局部血液循環(huán)不良。局部嚴重創(chuàng)傷,大片組織缺損或長期局部感染,形成較多,較厚的瘢痕組織,妨礙血運。這樣創(chuàng)面抗感染能力降低,即使使用抗生素,全身使用在局部不能形成足夠的濃度,同時也影響肉芽組織的生長和皮膚的再生。 5、大面積皮膚缺損。皮膚缺損面積較大,自然愈合時間會較長,如不及時手術,肉芽組織勢必老化、水腫,愈合時間更會明顯延長。 6、深部組織外露。創(chuàng)面內有骨、肌腱、神經裸露,特別是骨質外露,常是造成傷口不愈合的原因。深部組織外漏后,必然發(fā)生感染和壞死,如不及時處理,壞死組織脫落較慢,因而影響正常組織的生長。 7、壞死組織存留。傷口內組織發(fā)生壞死以后,由于壞死組織較多,或由于壞死組織與深層組織界線不清,造成壞死組織長期存留,因此傷口長期不愈合。 8、神經營養(yǎng)障礙。神經營養(yǎng)性障礙可分為兩類:其一,原發(fā)性神經疾病引起的潰瘍;其二,外傷引起的損傷同時伴有神經損傷。神經影響良下肢較上肢居多。 治療 長期傷口不愈合,需根據具體情況作相應的處理: 1、創(chuàng)面面積不大,不愈合的原因是異物,小壞死骨塊,壞死組織存留或引流不暢。應進行擴創(chuàng)術,去除死骨,壞死組織或異物。如果因為引流不暢,應擴大傷口,術后正確換藥,可局部引流、沖洗,抗生素治療。待原因去除后,傷口可自然愈合。經臨床證明,如果擴創(chuàng)徹底,良好止血,一期閉合傷口的成功率是相當高的。術后配合局部及全身的抗生素治療,能顯著縮短病程。 2、由于感染或壞死組織較深,且范圍較大,擴創(chuàng)后雖然可以直接縫合皮膚,但術后可能留有較大或較深的腔隙,局部存留積血,很容易再次感染或形成膿腫,導致手術的失敗。這類情況需采取相應的措施,手術或者換藥,填充腔縫促進傷口愈合。 3、由于大片皮膚缺損或壞死組織存留造成的傷口不愈合,應及時實行擴創(chuàng)術。如條件允許,可一次性完成植皮手術。如果基底較差,無骨外露或其他缺血組織外露,可以促進肉芽生長良好條件后再次植皮手術閉合創(chuàng)面;若肉芽組織老化,水腫,可去除肉芽組織待新鮮組織長出后進行手術。 4、創(chuàng)面大而深,病情時間長久。在清除壞死組織、異物、死骨后,創(chuàng)面內有較大范圍的缺血組織及骨質外露,既不能直接縫合傷口,又不能植皮閉合創(chuàng)面。如果任其開放,暴露組織必將持續(xù)感染、壞死,創(chuàng)面很難自行愈合。如果這種情況,可考慮皮瓣或肌瓣治療,閉合創(chuàng)面。 總結 感染創(chuàng)面行清創(chuàng)后施行皮瓣移植術,感染對皮瓣的預后威脅較大。但臨床實踐證明,只要適應癥和手術時機得當,手術步驟操作符合要求,術后緊密觀察及時處理,可以保證皮瓣移植成功。對于反復發(fā)作頑固性,多重耐藥菌感染,造成的皮膚缺損甚至肢體骨髓炎患者,肌瓣由于可靠的血液供應,大大提高了抗感染能力,從而提高成活率,為臨床較為首選的治療方法。
李巍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3月20日2198
0
1
-
食管化學燒傷及其治療原則
腐蝕性食管灼傷多為誤吞強酸或強堿等化學腐蝕劑引起食管化學性灼傷。強堿產生較嚴重的溶解性壞死;強酸則產生蛋白凝固性壞死。 病理: 食管化學灼傷的嚴重程度,決定于吞服化學腐蝕劑的類型、濃度、劑量、食管的解剖特點、伴隨的嘔吐情況以及腐蝕劑與組織接觸的時間。 吞服化學腐蝕劑后,灼傷的部位常不止限于食管,還包括口咽、喉、胃或十二指腸。通常腐蝕劑與食管三個生理狹窄段接觸的時間最長,因此常在這些部位發(fā)生較廣泛的灼傷。 根據灼傷的病理程度可分為以下幾類: ①Ⅰ度:食管黏膜表淺充血水腫,經過脫屑期后7~8天而痊愈,不遺留瘢痕。 ②Ⅱ度:灼傷累及食管肌層。在急性期組織充血、水腫、滲出,組織壞死脫落后形成潰瘍。3~6周內發(fā)生肉芽組織增生。以后纖維組織形成瘢痕而導致狹窄。 ③Ⅲ度:食管全層及其周圍組織凝固壞死,可導致食管穿孔和縱隔炎。 灼傷后病理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即在傷后最初幾天內發(fā)生炎癥、水腫或壞死。常出現早期食管梗阻癥狀。第二階約在傷后1~2周,壞死組織開始脫落,出現軟的、紅潤的肉芽組織。梗阻癥狀??蓽p輕。這時食管壁最為薄弱,約持續(xù)3~4周。第三階段瘢痕及狹窄形成,并逐漸加重。病理演變過程可持續(xù)數周至數月,但超過1年后再發(fā)生狹窄者少見。瘢痕狹窄的好發(fā)部位常在食管的生理狹窄處。 臨床表現: 誤服腐蝕劑后,立即引起唇、口腔、咽、胸骨后以及上腹部劇烈疼痛,隨即有反射性嘔吐,嘔出物常帶血性。若灼傷涉及會厭、喉及呼吸道,可出現咳嗽、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嚴重者可出現昏迷、虛脫、發(fā)熱等中毒癥狀。瘢痕狹窄形成后可導致食管部分或完全梗阻。因不能進食,后期常出現營養(yǎng)不良、脫水、消瘦、貧血等。如為小兒,其生長發(fā)育也會受到影響。 診斷: 依據有吞服腐蝕劑病史以及上述有關臨床表現,體檢發(fā)現口咽部有灼傷表現,即可確立診斷。但有時口咽部有無灼傷表現不一定能證明食管有無灼傷,故必要時要通過食管造影確診。胸骨后疼痛、背或腹痛應排除食管或胃穿孔。晚期行食管造影能明確狹窄的部位和程度。 治療: 1.急診處理程序如下 ①采集病史,明確所服腐蝕劑的種類、時間、濃度和量。 ②迅速判斷病人一般情況,特別是呼吸系統(tǒng)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狀況。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氣管切開。盡快建立靜脈通道。 ③盡早吞服植物油或蛋白水,以保護食管和胃黏膜。無條件時可吞服生理鹽水或清水稀釋。慎用酸堿中和的方法,因化學反應產生的熱可造成二次損傷。 ④積極處理并發(fā)癥,包括喉頭水腫、休克、胃穿孔、縱隔炎等。⑤防止食管狹窄,早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和抗生素,可減輕炎癥反應、預防感染、減緩纖維組織增生及瘢痕形成。對疑有食管、胃穿孔者禁用激素。是否放置食管支架或食管加壓法防止狹窄,目前尚有爭議。 2.擴張療法 宜在傷后2~3周后食管急性炎癥、水腫開始消退后進行。食管擴張應定期重復進行。 3.手術療法 對嚴重長段狹窄及擴張療法失敗者,可采用手術治療。將狹窄段食管曠置或切除,以胃、空腸或結腸代食管。替代物上提途徑可經胸腔、胸骨后或皮下。
張臨友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3月14日2819
0
0
-
皮膚燒傷后為什么會呈現黑色?
盧丙侖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3月11日870
0
2
-
關于燒燙傷后“滲水”、“起皰”、“消腫”的簡答
科普大作戰(zhàn)# 關于燒燙傷后“滲水”、“起皰”、“消腫”的簡答 首先,通俗所說的“滲水”指燒燙傷后創(chuàng)面的局部滲出,此“水”其實為經毛細血管滲出來的血漿,專業(yè)稱之為漿液性滲出。 然后呢,當有些滲出來的“水”遇到燒燙傷后完整的壞死表皮后不能留至外界,故形成局部水皰。 最后,毛細血管經一定時間后張力、通透性恢復正常,那些沒流到外界的“水”將又回到血管內,稱為回吸收,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消腫。不同程度燒燙傷每個時期持續(xù)長短不一,通常,“滲水”最嚴重的時間為傷后6-12小時,持續(xù)24-36小時,嚴重者延至48小時以上,部分小的水皰可在回吸收期自行消除。
郭波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2月24日4041
1
3
-
燙傷皮膚為什么會腫,如何消腫?
陳鄭禮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2月19日1034
0
1
-
疫情之下,不慎燒燙傷后怎么辦?
近期新冠狀病毒防控力度一再加強,呼吁廣大群眾盡量減少出門,尤其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就醫(yī)。眾所周知,醫(yī)院是交叉感染高危地帶,尤其急診,病人繁雜,疫情防控難度大。然而,長海醫(yī)院燒傷科的急診醫(yī)生,連日來總會接診一些不慎燒燙傷的患者。醫(yī)生們發(fā)現,這些燒燙傷患者的傷情,很多可以在家自行處理。尤其部分創(chuàng)面早期并不嚴重,如果大家能掌握正確的急救知識,對傷口進行得當的處理,就可以避免到醫(yī)院就診了。如何急救:基本的急救步驟以下幾點:沖、脫、泡、蓋、送。 疫情之下,盡量少去醫(yī)院,不慎燒燙傷后,不管早期有沒有起水皰、破皮,前三步“沖、脫、泡”切記要做,冷療是早期緩解疼痛、避免組織進一步損傷加重唯一而有效的方法,一般是用冷水沖洗或浸泡,也可以冷敷,但不要用過低溫度的冰袋直接冷敷,過低的溫度容易導致血管劇烈收縮而加重損傷。冷療不僅要做,而且要做得及時、充分,做好了可以減小水皰形成,甚至不起水皰,就不用去醫(yī)院了。有時冷療了,還是起水皰了,或一開始就起水皰甚至破皮了,請不用害怕,繼續(xù)充分冷療,直至冷療停止一段時間仍然沒有明顯灼熱疼痛感,再進一步處理創(chuàng)面。面積判斷:受傷者五指并攏后一手掌的面積就是1%。如果創(chuàng)面面積小,不是特殊化學品灼傷,患者又沒有基礎疾病,可以自行處理創(chuàng)面。如何處理創(chuàng)面,且看以下問答。問:有水皰要不要挑破?答:一般水皰小于受傷者本人大拇指指甲蓋大小,可以不予以挑破;如果持續(xù)增大則可以考慮挑破,最好用無菌注射器針頭,沒有的話可以用酒精或火焰消毒縫衣針,挑破水皰,引流出水皰液,保留水皰皮,破口稍大便于水皰液引流。注意該操作應在傷口消毒后進行。問:用什么消毒?答:燒燙傷后的創(chuàng)面不能用酒精或帶有酒精成分的液體(如碘酒)消毒,也盡量不要用有顏色的藥水(如紫藥水)。醫(yī)學上常用刺激性較小的洗必泰(醋酸氯己定溶液)進行消毒,但是一般人家里不會備,也可選用碘伏(如刺激性較大,可用生理鹽水稀釋)。疫情期間,實在不方便的化,可以用酒精消毒燒燙傷周圍的正常皮膚,創(chuàng)面可以用生理鹽水沖洗或擦拭,后期換藥時同樣可以這樣。問:要不要包扎?答:不包扎是干性療法,也叫暴露療法,會結痂,創(chuàng)面可能痂下愈合。包扎是濕性療法,往往用一些有溶痂作用的藥膏,溶解壞死組織,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要不要包扎跟燙傷的部位、面積大小和深度有很大的關系。一般在頭面、會陰部位多采取暴露療法,其他部位多用包扎療法。面積較小的散在小水皰,也可以選擇暴露療法。問:用什么藥膏?答:經典的包扎用藥多用磺胺嘧啶銀乳膏,可以抗感染也能溶解壞死組織,而且不容易使紗布粘在傷口上,可以在網上藥房自行購買。如疫情期間受封路等因素影響,可因地制宜尋找可用的藥膏,比如金霉素眼膏、莫匹羅星軟膏(百多邦)等。問:要不要打破傷風?答:疫情期間去醫(yī)院打破傷風,如防護不到位風險相對較高,如果是清潔的水燙傷的,傷后創(chuàng)面沒有明顯被污染,傷口又不太深的情況下,經過正規(guī)急救處理,可以不打破傷風。問:多久換藥?答:如果是暴露療法,結痂了,創(chuàng)面可用碘伏涂搽,周圍繼續(xù)酒精消毒,一天2-3次即可。如果是包扎的,視滲液程度而定,前三天滲液多,建議每天更換敷料一次,后期滲出少了可以適當延長。問:怎么判斷創(chuàng)面是否感染,感染了怎么辦?答:創(chuàng)面感染的主要癥狀是紅、腫、熱、痛,還有功能障礙。燒燙傷創(chuàng)面會有壞死組織溶解、分泌物增多,如果沒有以上癥狀,就不是感染,同樣創(chuàng)周用酒精,創(chuàng)面用生理鹽水或燒開過的冷水沖洗、擦拭。如果有紅腫熱痛,可以到藥店購買碘伏消毒濕敷,有功能障礙就要抬高患肢制動休息,并進行網絡、電話咨詢,必要時醫(yī)院就診,尤其是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病人,長期服用激素的病人,應及時就醫(yī),以免延誤病情。問:熱水袋燙傷一個月了,傷口老是不好,怎么辦?熱水袋燙傷是低熱燙傷,往往傷口較深,常為三度燙傷,愈合緩慢,而且早期也表現為水皰樣,不易識別。如后期傷口處理又不是特別得當,導致傷口一直不愈合,或表現為硬痂,或變現為壞死組織溶解(往往被誤認為流膿),周圍皮膚紅腫或濕疹等。不必過于擔心,按照上述的原則或網上咨詢醫(yī)生后耐心換藥,待疫情好轉后至正規(guī)醫(yī)院燒傷科就診。問:哪些情況必須要到醫(yī)院就診?燒燙傷面積大,一般小兒燒傷面積5%以上,成人燒傷面積10%以上,容易發(fā)生燒傷休克,必須至正規(guī)醫(yī)院燒傷科就行補液治療;電燒傷、氫氟酸等特殊化學品燒傷;傷口嚴重感染,引起全身癥狀。問:燒燙傷后有發(fā)熱怎么辦?一般成人小面積燒燙傷引起發(fā)熱的情況不多,小兒因體溫調節(jié)中樞發(fā)育不健全,有時候會引起發(fā)熱。因此如遇到發(fā)熱,特別是高熱或持續(xù)發(fā)熱,應及時至發(fā)熱門診就診,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流感等。如排除后仍有發(fā)熱,可由發(fā)熱門診醫(yī)師請燒傷科醫(yī)師會診。
鄭興鋒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2月06日2622
0
4
燒傷相關科普號

姜偉華醫(yī)生的科普號
姜偉華 主治醫(yī)師
江蘇省中醫(yī)院
血管外科
209粉絲1.3萬閱讀

岳曉潔醫(yī)生的科普號
岳曉潔 副主任醫(yī)師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兒童醫(yī)院
燒傷整形科
114粉絲8299閱讀

周沂醫(yī)生的科普號
周沂 副主任醫(yī)師
成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皮膚科
16粉絲1.8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黃曉琴 主任醫(yī)師上海瑞金醫(yī)院 燒傷整形科
燙傷 61票
燒傷 14票
疤痕 6票
擅長:瘢痕整形、美容修復;激光治療;小兒燒傷;皮膚年輕化、微整形;熱瑪吉、超聲炮、童顏針認證醫(yī)師 -
推薦熱度4.9陳勇 副主任醫(yī)師東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 燒傷整形科
皮瓣移植 31票
體表腫瘤 21票
燒傷 13票
擅長:乳房整形,瘢痕修復,體表良惡性腫瘤,慢性創(chuàng)面修復,眼鼻整形,腹壁整形,形體雕塑 -
推薦熱度4.6易磊 副主任醫(yī)師上海瑞金醫(yī)院 燒傷整形科
疤痕 56票
皮膚腫瘤 14票
瘢痕疙瘩 13票
擅長:1.瘢痕綜合治療 2.皮膚腫瘤與黑痣治療 3.傷口、創(chuàng)面及糖尿病足修復重建 4. 頭面部微創(chuàng)整形及注射美容 5.四肢軀干整形及吸脂塑形 6.燒燙傷及外傷綜合治療